- 相關推薦
“易”的意指符號學分析
摘要:易的符號學語義層級分字源符號學語義和符號學語義,字源符號學語義是文化符號學語義的基礎,并規(guī)定了文化符號學語義的基本走向,文化符號學語義則是字源語義的提升、拓展與哲理化,不同層級的語義共生于“易”這一文化符號的語義拓撲空間,摹寫出漢文化獨特的生命世界,同時,其語義的生成也依賴這一符號對漢文化生命事件的參與。?關鍵詞:易;字源符號;文化符號
?
Analysis on the semioligic semantics of Yi
??
FAN Ai?xian?
(School of Litera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49, China)
; Abstract:By level, the semiologic semantic meanings of the Yi can be divided into character?origin and cultural semiologic semantic meanings. The former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latter and determines its basic trend, while the latter elevates, expands, and philosophicalize the former. Different levels of semantics simultaneously spring from the cultural semiologic semantic space of the Yi, depict the unique living world of Chinese linguistic culture, meanwhile, the producing and forming of its semantic meanings also depend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symbols into Chinese cultural events of life.
?Key words: Yi; character?origin semiotic symbols; cultural semiotic symbols
; “易”的涵義在易學研究領域一直爭論不休,人們從字源學、考古學、學、人類學等角度對其進行了廣泛探討。大體有,(1)“蜥蜴說”。許慎《說文解字》:“易,蜥蜴,…守宮也,象形!保2)“易字從日月”!秴⑼酢罚骸耙鬃謴娜赵隆!薄墩f文解字》:“日月為易,象陰陽也!保3)“易牙說”!兑笮鏁跚熬帯肪硭模骸巴跫玻疒)齒,唯易?”卷六“王疾(疒)齒,亡易!鼻爸^王由于換牙生了病,生出了新牙;后謂王由于換牙生了病,沒有生出新牙。因此,楊樹達“釋易”認為“更易之易”當為換齒之意(第17頁)[1]。(4)“易一名而三義!薄兑拙暋で彾取罚骸耙滓幻x,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5)“生生之謂易”,明代喻國人《周易生生真?zhèn)鳌罚骸跋热褰庖诪樽円住榻灰,總不如系辭‘生生之謂易’五字最確!碑斎贿有其他一些說法,在此不再一一列舉,但我們仔細審查這些說法,能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即這些說法表面看來差異很大,但內(nèi)在實質(zhì)并非不相融。對易的各種釋讀,是一個典型的解釋學事件,每一種解釋,都力圖探求到易的真義,但每一種解釋又不得不接受闡釋學語境的限制,闡釋意圖與闡釋結(jié)果的矛盾,在語境轉(zhuǎn)換后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但又不可否認,每一種闡釋,都是對“易”的語義空間的一次開拓,一次豐富。問題在于,能否找到一種方法,對“易”的語義空間層次進行合理的梳理呢??
; 按照著名學者李幼蒸的觀點,“符號學只研究那些意指關系欠明確的現(xiàn)象”(第49頁)[2]。語義曖昧模糊處,正是符號學的用武之地。“易”的符號學分析,首先面對兩個大的層次,第一是“易”的字源符號學層次,第二是“易”的文化符號學層次,而這兩個層次又有著一種內(nèi)在的關聯(lián)。就字源符號學層次看,漢字與西方拼音文字符號結(jié)構(gòu)的最大不同,后者的符號能指為音,所指為義,即音義雙面體,漢字則是形義雙面體,漢字字型本身較完整地保存了文字起源時必然具備的指事喻物能力。從漢字的形義結(jié)構(gòu)特點分析,“蜥蜴說”作為對“易”的字義闡釋是合理的。從象形角度看,“金文易字作‘’ ”,像蜥蜴的頭、身體和四條腿,其中的一條腿和尾巴合并在一起。”(第15頁)[1]從字義分析,守宮乃蜥蜴的一種,遇敵能自斷其尾而逃,且能再生出尾巴來,又守宮的“頭能一天十二時改變顏色”,以適應周圍,保存自己。(第15頁)[1]“蜥蜴說”最符合文字起源的象形說,是易字符號起源的根。文字作為一種符號,是人類認識、應對外部世界的工具,其基本要求是以簡化的形式來摹寫外部世界,以簡馭繁,以少馭多。因此文字發(fā)展的優(yōu)先策略必然是從本義到引申義的語義擴展,以便能用有限的符號組織豐富、復雜的世界。“易從日月”,從字形上“易”與“日、月”缺少象形性的聯(lián)系,但從字義上,日、月交替,應是狩獵農(nóng)耕社會最重要的生活事件,這種日月交替的變化現(xiàn)象與易的本義有語義上的關聯(lián),也顯示語義抽象力的提高,符合字義發(fā)展的一般趨勢。至于“易牙說”,生活中的“換齒”事件,與“蜥蜴說”的本義關聯(lián)雖然牽強,但也并非不可理解,它們畢竟都涉及到了生活中的變化現(xiàn)象。況且甲骨文的“見證”,也使人不能忽視“易牙說”的字源學意義。這是“易”在字源層次上的語義擴展。?
; 但最能顯示“易”的闡釋學價值的應是它的文化符號學意義,“易”在《周易》文本中的首要地位就在于它的文化符號學意義!吨芤住纷畛跄艘徊坎敷咧畷,這是易學領域所公認的。而卜筮乃先民最初的、最重要的文化活動,是先民借助符號應對世界的突出表現(xiàn)。卜筮最關鍵的操作程序其實是闡釋,闡釋的傳承便形成特有的語義場,這一語義場,一方面借助既有的符號世界的規(guī)約,同時又要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生活文化場景,這就使它能夠隨著生活的演變不斷拓展語義空間。《周易》作為一部卜筮之書,經(jīng)受了數(shù)千年文化闡釋的改寫、豐富、完善、充實,已成為中華博大精神文化的集成,“易”在《周易》文本的文化闡釋中也成為最重要的文化符號。關于符號的基本結(jié)構(gòu),索緒爾按能指、所指的二分法劃分,葉爾姆斯列夫則在此基礎上提出表達面—內(nèi)容面的形式關系分析,使符號的結(jié)構(gòu)分析更為精確、豐富,同時更具可操作性。葉氏分類法在符號結(jié)構(gòu)分析中的方法論意義被艾柯、巴爾特進一步發(fā)展,其基本原則是結(jié)構(gòu)分析的層級性,即低層次上,符號的表達面—內(nèi)容面可構(gòu)成較高層級的表達面,然后進行較高層級的結(jié)構(gòu)分析。這種方法對文化符號學的分析具有重大意義。對“易”的文化符號學分析可分兩條途徑,第一從《連山》易、《歸藏》易的文化符號學到《周易》的文化符號學;第二從“易”的字源符號學到《周易》的文化符號學,兩條途徑交匯于《周易》。?
; 先從第一條途徑開始,世有三《易》,其基本順序為《連山》、《歸藏》、《周易》,已是學界定論,但對三種文本命名的理解卻不盡相同。鄭玄認為“《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笨追f達則不同意鄭說,認為“鄭玄雖有此釋,更無所具之文!浮妒雷V》等群書,神農(nóng)一曰連山氏,亦曰列山氏;黃帝一曰歸藏氏。既連山、歸藏并是代號,則《周易》稱周,……其猶《周書》、《周禮》題周,以別余代!保ㄒ姟吨芤渍x·序》)孔氏的論據(jù)表面很有說服力,但對于《連山》、《歸藏》的文化分析,還是太表面化。從直接指事的層次看,把“連山”、“歸藏”、“周”對“易”的限定歸結(jié)為年代號,有合理性,容易把握彼此的區(qū)分,事實上眾多研究者也主要著眼于三《易》的區(qū)分。但三《易》作為先民日常文化事件的重要構(gòu)成成分,得以發(fā)揮其應有的文化闡釋價值,主要在于其語義空間的開放性,能夠容納歷史性的文化慣約。事實上從《連山》到《歸藏》再到《周易》,“易”作為文化符號,呈現(xiàn)為語義空間的不斷深化拓展。首先我們來看連山易中“易”符號結(jié)構(gòu)的語義構(gòu)成。連山—易第一層次:表達面是符號“連山—易”,內(nèi)容面是連山易,即連山氏時代的《易》。但這一層次的文化語義是很貧乏的。連山—易的第一層次在文化事件的闡釋中,是作為第二層次的表達面來指涉其文化蘊涵的。賈公彥注《周禮
:應屆畢業(yè)生論文網(wǎng)畢業(yè)論文論文網(wǎng)
·太卜》釋“連山易”“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云氣出內(nèi)于山……。大意為云出于山,山上山下連成一片之意。”(第24頁)[1]在這一層次“連山”的語義已大大地擴展。連山易第二層次的表達面與內(nèi)容面又共同構(gòu)成了第三層次的表達面,指涉連山—易的最深層內(nèi)蘊——變易!稘h魏叢書》載《古三墳·山墳·連山易爻卦八宮分宮取象歌》有崇山君、伏山臣、列山民、兼山物、潛山陰、連山陽、藏山兵、疊山象等(第22頁)[1],伏、列、兼、潛、連、藏、疊等動詞,顯示了“易”在文化闡釋中蘊涵的變換、更新等深層意義,但連山易爻卦取象歌除上列幾個動詞外,其它多為名詞,偏于象的靜態(tài)摹寫,雖然漢字有名詞活用的規(guī)則,但對易象的動態(tài)體悟畢竟相當欠缺,顯示“易”作為文化符號在連山易中的闡釋局限。相比連山—易,歸藏—易的文化語義空間更為深入充實。分析程序與連山—易相同,第一層次,表達面是符號“歸藏—易”,內(nèi)容面乃歸藏易,即歸藏氏時代的易。第二層次表達面由第一層次構(gòu)成,但在這一層面,歸、藏皆為動詞,相比“連山”只有一個動詞“連”,顯然更能充分摹寫“易”的文化語義?追f達《周易正義·序》云:“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其中。”就的表達本性看,有表達就有遮蔽,有遮蔽也就有開啟。故有歸藏也就必然有生發(fā),歸藏與生發(fā)就共生于語義拓撲空間。歸藏—易的第三層次更充分展示了“易”的語義空間,連山易的八宮取象都以山為主體,但歸藏易的八宮則不同,分別是天氣歸、地氣藏、木氣生、風氣動、火氣長、水氣育、山氣止、金氣殺。與連山八宮相比有三點不同,第一,除山外,增添了天、地、木、風、火、水、金七種元素;第二,以氣為主體;第三,每一宮都以一個動詞摹寫該卦的化生屬性。另外,對各分宮取象的摹寫,連山易只出現(xiàn)了食、執(zhí)、樂、譴、佐幾個動詞,并且在整個取象歌里都只出現(xiàn)了一次。歸藏易對各分宮的摹寫則分別用了歸、藏、定、生、動、乘、長、育、造、止、居、殺、降、交、化、孕、克、受、從、違、順、流、濟、潤、養(yǎng)等,并且許多詞在每一宮都重復出現(xiàn)。應該說歸藏易對“易”第三層次的語義摹寫,已比較深入地觸及到了易的深層蘊涵——周流六虛,生生不息。僅從后人的歸藏八宮取象歌進行語義分析,可以看出歸藏易已經(jīng)比較接近今天的流行的《周易》文本。至于《古三墳·形墳·乾坤易爻卦大象八宮分宮取象歌》,其語義摹寫比較偏于靜態(tài),比歸藏易倒退,更接近連山易,雖然其構(gòu)成元素較連山易豐富,因此其資料的準確性值得懷疑。而從“易”文化語義的遞進層次看,山墳、形墳、氣墳,山—形—氣的順序也更合理。故周易—易的符號分析應以《周易》文本為據(jù)。?; 從符號結(jié)構(gòu)的層級分析出發(fā),字源符號學層面的語義是最低層次,是人類以符號來應對世界的最初出發(fā)點,構(gòu)成了文化語義擴展的基礎,這也是“易”字源符號學意義的層級定位。同時,這一層級進入文化語義闡釋空間,又成為文化語義的基礎表達面,一方面,它意指了文化語義的擴展方向,另一方面,文化語義又是對這一方向的提升和超越,使之在文化事件中更具闡釋價值與哲理性。連山—易,歸藏—易,是對易文化語義層級的初步摹寫,其層級順序是連山—歸藏,或山—氣,《周易》則是對語義最高層級的摹寫。其最高層級又可分為中心層次、衍生層次。中心語義層次即“生生”,《周易·系辭上》云“生生之為易”。對易這一語義的摹寫從這樣幾個表達面進行:首先是陰—陽符號表達面,這是《周易》文本中最具生發(fā)力、概括力的一對范疇。其它如剛?cè)帷屿o、升降、顯隱、曲伸等都由此衍生!吨芤住は缔o》“一陰一陽之謂道!薄吨芤住ふf卦傳》“觀變于陰陽而立卦!薄丁ぬ煜隆菲耙滓缘狸、陽!蓖跬⑾唷渡餮浴さ荔w》“二氣(陰陽二氣)感化,純象顯設,天地萬物所由以生也!薄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贰包S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本府也。”《周易本義·周易序》對此有一個很好的總結(jié):“故易者,陰陽之道也。卦者,陰陽之物也。爻者,陰陽之動也。”“萬物之生,負陰而抱陽!保ǖ186頁)[3]太極乃氣,氣分陰陽,陰陽是萬物化生、消長的基本動因,是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根。其次是乾—坤符號表達面,乾、坤乃《周易》首卦,地位舉足輕重!吨芤住は缔o上傳》“乾坤其易之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彼^“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所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弊詈,整個《周易》文本卦爻象的闡釋生發(fā)原則、卦序、爻位變換,作為一種語義表達形式無不指涉“生生”這一中心內(nèi)蘊。由這一中心語義作為表達面輻射的衍生語義,即不易、簡易。生生摹寫了天地萬象的生命場景與永恒原則,此即“不易”;此場景與原則不是繁雜生命構(gòu)件的堆砌,它尚簡,它是由陰陽、剛?cè)、動靜、乾坤等最簡而又最具活力的生命位相互根、相蕩、相摩生成的,唯其簡,才更具生命空間、場能的輻射力,此即“簡易”。正是“易”中心層次的文化語義,才充分摹寫出漢世界的生命景觀。?
通過“易”的符號學結(jié)構(gòu)分析,其語義層級可總結(jié)如下,由低到高依次為:字源符號學語義,文化符號學語義。具體展現(xiàn)為:變換更新(蜥蜴說、易牙說、易從日月);變易(連山—易、歸藏—易);生生、不易、簡易(周易—易)。字源符號學語義是文化語義的基礎,同時規(guī)定了易之文化語義的走向,文化語義則是字源語義的提升、拓展與哲理化,不同層級的語義共生于“易”這一文化符號的語義拓撲空間中,摹寫出漢文化獨特的生命世界,同時,它的生成又依賴于對漢文化生命事件的參與。
??
參考文獻:
?
[1]郭揚.易經(jīng)求正解[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
[2]李幼蒸.理論符號學導論[M].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93.?
[3]朱熹.周易本義[M].蘇勇校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應屆畢業(yè)生論文網(wǎng)畢業(yè)論文論文網(wǎng)
【“易”的意指符號學分析】相關文章:
符號學視角下的清朝宮廷服飾紋樣特征分析03-05
表面之后,造型之外-從設計符號學分析中國傳統(tǒng)圖形的再設計03-19
中國哲學和符號學03-18
小數(shù)乘法計算中易出現(xiàn)的錯誤與教學策略分析03-15
淺析廣告符號學方法論03-21
帛書《易之義》的解易思想03-20
試析建筑符號學與中國傳統(tǒng)園林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