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碩士論文:晚清中國的社會脫榫
從戊戌變法到民國初年,中國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走完了“泰西變法三百年而強”的路程,而起于社會上層的這種思想觀念之日新月異和政治制度的天翻地覆,其變化所及和震蕩所及,大半又只能以社會上層為止境。與之成為反襯和對比的,則是筑成了中國社會的生存基礎(chǔ),從而為極大多數(shù)人口所托命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依然如舊。
十八世紀的中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遞相承接,構(gòu)成了秦漢以來兩千多年歷史里的最后一個盛世。而相隔不過數(shù)十年,人間的景象已在翻然大變中走入內(nèi)憂外患交相困逼之間,遂使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后的中國人不得不用“智勇俱困之秋”為修辭,以表述他們面對的“亙古未有之變局”。之后是六十年代的“變局”演為九十年代的“危局”;九十年代的“危局”演為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的“殘局”。然則與“殘局”和“危局”互相對映的,無疑是中國人更深一層的“智勇俱困”。在這種世局推移里,十九世紀的數(shù)十年改變了十八世紀的一百年,并因改變了一百年而實際上改變了兩千多年。
十八世紀過去之后,成書于道光初年的《皇朝經(jīng)世文編》曾以學術(shù)、治體、吏政、戶政、禮政、兵政、刑政、工政為要目,選錄輯集了此前一百八十多年里的文書、奏議、論說、信札,其范圍所及,便是那個時候中國人視野中的時艱之所在和時務之所在。由于盛世的十八世紀同時又與文禍連綿相伴隨,而后是忌禁之下的史學不振和當代史尤其不振,便成為清代士林守之已久的共趨。因此《皇朝經(jīng)世文編》引一百八十多年里的因果說眼前的時務,顯然是以當代史在長期不振之后的一朝重振,反映了盛世已經(jīng)過去之日的中國人舉目四顧,正由世路里的弊象感知國運之由盛轉(zhuǎn)衰的式微。弊象和式微都出自中國社會本身的起落變動之中,所以由前此一百八十多年說因果,便是從中國社會本身尋因果。之后沿此以為先路和體例,至光緒朝后期,又有同以《經(jīng)世文編》為名目的續(xù)編、三編、四編、五編、新編,以及 “新編續(xù)集”、“新增時務洋務續(xù)編”等等先后蓬蓬然繼起,以十九世紀中葉以來數(shù)十年之間的論說寫照數(shù)十年之間的時艱和時務。這些繼起的《經(jīng)世文編》全神貫注的仍然是世路里的弊象,但其間的論域已在不停地伸到舊時熟見的范圍之外,隨國運的顛沛起伏而越來越多和越來越急地移及“富強當求本原論”、“萬國公政說”、“中國宜求格致之學說”、“議院得失論”、“新議說貼”、“通商八策”、“弭教禍說”、“利國宜廣制造論”、“西學包羅六經(jīng)說”、“泰西世爵中國科目優(yōu)劣問答”、“論中國參用民權(quán)之利益”一類題目里。若由十九世紀后期返視十九世紀前期,顯然是道光初年經(jīng)世之學所直面的問題都發(fā)生于中國社會的內(nèi)里,與之相比,則后起的數(shù)十年之間,中國人所面對的這些問題顯然都不是出自中國社會的內(nèi)里和中國社會本身,而是沖擊之下的自外入內(nèi)和由外變內(nèi),因此除了中國人的論說,后來的《經(jīng)世文編》里還常常收有來華西人的論說。隨后是前一面猶在眼前而后一面已來到身邊,歷史留給十九世紀中國人的問題和外力引入十九世紀中國社會的問題,便醒目地共存于同一個時間和空間里,并以其相互纏繞和彼此牽拽,使衰世中國長在古今中西的深度交困之中。
《皇朝經(jīng)世文編新編續(xù)集》的序言稱匯輯于其中的文字皆“明達之士憂時之作”。“明達”所指是判斷事理的程度,“憂時”所指是關(guān)懷世務的程度。兩者都因其切近社會而顯示了一種觀照社會的品格。因此,以十九世紀后期的《經(jīng)世文編》比十九世紀前期的《經(jīng)世文編》,顯見得與這種“憂時”而“明達”的讀書人筆下的題目之于古無征直接對應的,其實都是數(shù)十年之間西潮灌入的了無止境,以及中國社會在回應西潮灌入的同時身不由己的一變再變。在這個過程里,以“撫夷局”為前身蛻變而來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最先筦接中西,又最久地主持與“外國事務”折沖往來的全局,遂以其四十一年回應西潮的漫長生涯為實例,成了這種身不由己而又一變再變里的典型和代表。從“撫夷局”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其名目的前后不同,既說明了英法聯(lián)軍之役以后中國人在沖擊之下的前后不同,也說明了這種不同既生于被迫又生于倉促。被迫和倉促都不會計及長遠。因此,當其初立之日,創(chuàng)置了這個機構(gòu)的中國人期望的卻是這個機構(gòu)的暫時和短命,于是而有奏折里 “俟軍務肅清,外國事務較簡,即行裁撤”,以“符舊制”的預先籌算。然而在后來的歲月里,一面是“外國事務”前后相接,源源不絕而來;一面是中國人既以 “借(西)法”圖“自強”為懷抱,則不得不與之一面相拒一面相迎。而后是西方人的鍥入和中國人的引入都成了外國物事的移入?偫硌瞄T居兩面之間并以應對提調(diào)為職司,其應對提調(diào)的范圍之所及,便一定會隨這個過程的由淺入深和由表及里而節(jié)節(jié)伸展,延及四面八方。至戊戌年間,時人條陳時務,已經(jīng)以總理衙門為牽匯萬端之所在:
凡策我國之富強者,要皆于該衙門為總匯之地,而事較繁于六部者也。夫銓敘之政,吏部主之,今則出洋大臣期滿,專由該衙門請旨,海關(guān)道記名,專保該衙門章京,而吏部僅司注冊而已。出納之令,戶部掌之,今則指撥海關(guān)稅項,存儲出洋公費,悉由該衙門主持,而戶部僅司銷核而已;ナ幸詠,各國公使聯(lián)翩駐京,租界約章之議,燕勞賚賜之繁,皆該衙門任之,而禮部主客之儀如虛設(shè)矣。海防事起,力求振作,采購戰(zhàn)艦軍械,創(chuàng)設(shè)電報郵政,皆該衙門專之,而兵部武庫、車駕之制可裁并矣。法律本掌于刑部,自各國公使以公法相持,凡交涉詞訟之曲直,悉憑律師以為斷,甚或教案一出,教士多方袒護,畸輕畸重,皆由該衙門理論,而刑部初未與聞也。制造本隸于工部,自各國船堅械利,耀武海濱,勢不得不修船政、鐵政,以資防御,迄今開辦鐵路,工作益繁,該衙門已設(shè)有鐵路、礦務總局矣,而工部未遑兼顧也。是則總理衙門之事,固不獨繁于六部,實兼綜乎六部矣。
以十九世紀前期《皇朝經(jīng)世文編》列為要目的吏政、戶政、禮政、兵政、刑政、工政作對比,顯然是時至此日,六者俱因這種“兼綜乎六部”正變得非常不同于往昔,其間既有起于鍥入的變化,也有起于引入的變化。而“實兼綜乎六部”的總理衙門又被目為“策我國之富強”的“總匯之地”,則說明數(shù)十年之間,鍥入和引入所造就的變化已層層累積,并越來越深地盤踞于中國社會和政治的重心之內(nèi)。因此,辛丑之后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從先倡此議的西人一面看去,是有了一個與他們的制度相等類的機構(gòu);但就中國人一面來說,則是以外務部的有限職掌,其實遠不足以把總理衙門在四十一年里“總匯”的種種變遷承接過來。于是而有隨后而來的十年新政里增設(shè)商部、學部、巡警部、財政處、練兵處、稅務處,以及由此更進一程而厘定官制,改巡警部為民政部;改戶部為度支部;改兵部為陸軍部;改刑部為法部;改商部為農(nóng)工商部,并增郵傳部,稍后又再增海軍部。就其各自的內(nèi)容而言,由此形成的“次第更張”之所改和所增,大半都是從“總匯之地”分派和分蘗出來的。這種以總理衙門為源頭的前后相承,正具體地顯示了四十多年新陳代謝里鍥入和引入的東西,已在一路移接的過程之中轉(zhuǎn)化為中國自身的內(nèi)在之物。然而由此日的規(guī)模對比總理衙門籌立之初,中國人以“裁撤”為期盼的愿想,則又俱見這個過程之起于被動,以及這個過程本性上的缺乏自主,與之相伴相隨的便是這個過程常常只能變陌生為夾生。因此,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中國社會內(nèi)在之物的東西,便仍然會是中國社會并沒有完全消化的東西。
這種因鍥入和引入?yún)R成的移入,是在回應西潮的沖擊里實現(xiàn)的。但回應西潮的中國人同時又身在千年歷史留下的積久積重之間,因此,以回應對沖擊,中國人的拒和迎都不能不背著自己的歷史,并不能不沿歷史的舊經(jīng)為腳下的熟路而蹀躞前行。十九世紀的后六十年間,中國曾一次一次地卷入民族戰(zhàn)爭,而比之四十年代的中英戰(zhàn)爭和五十年代的英法聯(lián)軍之役,則八十年代的中法戰(zhàn)爭因法國侵越南而起;九十年代的中日戰(zhàn)爭因日本侵朝鮮而起,就直接的因果來說,都是被形成于數(shù)百年歷史之中的宗藩關(guān)系所牽,一步一步拖入彌天戰(zhàn)火里的。宗藩關(guān)系在西方人筆下稱作“朝貢制度”,后來的東方人效西方人,又常常引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的種種法則與之作對比,以見其別成一類和非常落后。然而在西方人東來之前,產(chǎn)生和形成于東亞各國歷史往來與歷史聯(lián)結(jié)里的這種宗藩關(guān)系,卻曾為東亞世界真實地提供了不能為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所詮釋,而又使彼此能夠長久相安于咫尺之間的秩序。維持于宗和藩之間的“以小事大”與“以大字小”顯然不是一種平等關(guān)系。但時至清代晚期,前者以定期而來的貢使、貢物和表文為慣態(tài),是“事大”的本相已大半演為一種禮儀。而同時的西人拓張牽動中國周邊列邦的國計、民生、邦交,致東亞攪動于深度不寧之中,則使后者的“字小”之義正在變?yōu)橐环N沉重的責任。于是而有越南“乞援中朝”而中國出兵越南;朝鮮“乞援我國”而中國出兵朝鮮。在宗藩關(guān)系里,“字” 之本義訓為保和育,因此以禮“事大”的一方遂對等地有了一種要求上國為之紓難濟急的權(quán)利。而對于被“事”的一方來說,保和育便是有“乞”則不得不“援”。身歷中法戰(zhàn)爭的唐景崧曾追說越南自同治年間以來的因內(nèi)亂而乞援和因外患而乞援,綜貫始末而統(tǒng)括言之曰:“國家為藩服用兵二十年糜帑千余萬。”顯見得在禮儀中被宗奉的中國因吁請而出兵,實際上不僅要付出兵力,而且要付出財力。
這種單面的付出說明:“以大字小”之對應于“以小事大”,不僅與貫連兩者的利益相牽結(jié),而且與貫連兩者的文化相牽結(jié),尤其與貫連兩者的文化同時又成為一種守則和擔當相牽結(jié)。這些牽結(jié)形成于西人東來之前,但在十九世紀后期,因西人東來的逼入和翻攪所造成的東亞震蕩里,卻使中國人不得不力掮著這種積久而成的東西,與法國和日本對峙于后起的條約外交之間,并因之而無可選擇地一步一步卷入深深的漩渦之中,又在力不從心之后致宗和藩都創(chuàng)巨痛深。在這個過程里,無可選擇正是過去的歷史對于此時此地的制約。美國歷史學家馬士后來評說中法戰(zhàn)爭的結(jié)果,曾直言法國人用來替代“宗藩”的“保護”,其實是在以“一個壓制者”替代 “一個無權(quán)之王”,對于越南人來說,這個過程無異是災難。而以日本之于朝鮮比法國之于越南,其用來替代宗藩的東西,顯然又更加等而下之。但與歷史學家的事后評判相比,作為一個真實的歷史過程,則是暴力促成的此消彼長使中國因此而大變,東亞也因此大變。而中國大變和東亞大變都深度地影響了當日的世局和后來的歷史。
與這種歷史制約下的因沖突而變遷相比,歷史留給后來的影響里,也有過曾經(jīng)助成了晚清中國的古今之變和新舊之變的東西。自《海國圖志》舉“國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滿衙門,公議乃行”說“英吉利”之政體;舉二十七部酋“公舉一大酋總攝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載即受代”,以及“議事聽訟,選官舉賢,皆自下始,眾可可之,眾惡惡之”說“彌利堅”之政體,中國人已經(jīng)看到了西方世界里的議會制度和民主制度。雖然當日中國猶在以夷夏辨中西的界限板結(jié)之中,而以“制夷”為抱負的魏源卻被西方世界里的這一面所吸引,流露出一種明顯的推許贊賞之心,并徑直稱之為“一變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謂公乎”。與他同時的梁廷枏作《海國四說》,于西人立國的這一面也言之津津,并且尤為詳備細密。詳備細密顯然也出自心中的推許贊賞。后來使節(jié)出洋例有聞見之述,以記錄聞見之知。其中也常常要說到議會政治,而大半都引為可圈可點可觀可想。即使是在后來的歷史敘述里被歸于守舊一類的劉錫鴻,出使英國之日描寫彼邦“議政院”開會,印象深刻的同樣是其間的“辯論之久”而“務適于理,當于事而后已”,以及“官政乖錯,則舍之以從紳民”。嘆為“合眾論以擇其長,斯美無不備;順眾志以行其令,斯力無不殫也”。
在十九世紀的中國,比之西方人帶來的種種物事大半都曾經(jīng)是被排拒的東西,這種身處君權(quán)之下而以王綱為大的士大夫前后相接,從一開始便普遍地親近西方代議制度的現(xiàn)象,便顯然成了一種不能用常理相詮釋的一派奇異。然而就當日具體的歷史過程而言,“巴厘滿”或者“議政院”的這種吸引力,并不在于其自身的本義和道理,而是起于中國的歷史和歷史留給中國人的問題。
自秦漢改封建為郡縣,之后郡縣之下的吏治便在兩千多年里常常出毛病,常常要糾弊,又常常舊弊未除而引出新弊,“蓋自郡縣之制以來,戶丁混淆,縣治為極,積重難返矣”。與之相對映的,則是吏治常常成為時論中的大題目,至明清之交,則“梨洲之《方鎮(zhèn)篇》,船山之《噩夢》,亭林之《郡縣論》”,以及近代“馮桂芬之《校邠廬抗議》”都已在層層深論中追究到郡縣制度本身,而以“津津道自治”為救病之方。州縣官臨民,因此以 “縣治為極”說郡縣之“積重難返”,著眼的都是官與民相否隔的由來已久!翱h令藐然七尺耳,控一二百里之廣,馭千百萬戶之眾,其能家至戶到而周知其循莠勤惰,飽饑甘苦哉?”因此否隔之下的吏治很容易“蠹民而已,何有乎治民”。而由此催生的“復宗法”、“復鄉(xiāng)職”、“折衷周、漢之法”以及設(shè)“世官”以糾積弊之想則都是意在從古有的制度里翻尋出民間“自治”之義,以消解苦之已久的官與民之間的懸隔。與這種因郡縣之弊而作古之思相伴隨的,便是身在這個過程里的士大夫?qū)τ谌鍖W典籍里所記述的君民因相近而相親,遂能“謀及卿士,謀及庶人”的三代之治的懷念。若以這種梨洲、船山、亭林以來的思想路徑為背景和反襯,則通觀前后以讀歷史,便不難明了,魏源以及魏源之后的士人對彼邦代議制度的稱道,其實大半是中國人自己的問題和中國人對自己歷史的懷念,經(jīng)此牽動而憬然有觸于胸中之所積。雖說對于西方代議制度的本來涵義而言,這種出自中國歷史的投射和反照都只能算是別解,但在中國一面,由這種別解所推衍而來的卻曾是一種真實的思想歷史。因此沿此一脈不絕,直到二十世紀初年的時論里,猶有言之侃侃而以“議院雖行于秦西,而實仿于中土。試觀三代之議禮明堂,鄭人之議政鄉(xiāng)校,即議院之由來”為理所當然者。而西方政治制度中本與君權(quán)中國相隔遼遠而不易溝通的東西,則在中國歷史的投射和反照之下,成了士大夫眼中似曾相識而可以親近的東西。
有此數(shù)千年里的似曾相識和可以親近,而后才可能有甲午后一年康有為領(lǐng)公車上書皇帝,由“先王之治天下,與民共之”起講,力請民舉“議郎”共議“大政”而行 “三占從二”;并“上駁詔書,下達民詞”。他相信由此可以“合天下之心志”,致“君民同體”以共圖“富強”而“耀我威掕”。之后,清末新政籌備立憲,當日大臣的奏議說西國政體“深合周禮之遺制,實為內(nèi)政之本原”;朝廷的詔書說“國勢不振,實由于上下相睽,內(nèi)外隔閡”,而“各國之所以富強者,實由于實行憲法,取決公論,君民一體,呼吸相通”。其間的理路,與康有為以大言發(fā)為策論的那些道理顯然不僅相似,而且相同。這種由廟堂之外進入廟堂之內(nèi)的相似和相同,都反映了清末最后一段時日里言論的渲染已演為取向之共趨。因此辛亥革命之后立議會制度為政治主干便成了大勢之所歸。
在這個過程里,歷史留下的余響助成中國人接納了一種西方的政治制度。然而就西方之自有自己的歷史而言,則西國的議會本起于對政府權(quán)力的限制,又實現(xiàn)于不同政治力量的論爭、妥協(xié)和合作中,其源頭既不同于中國的三代,其旨歸也不同于中國的富強。由此形成的學理出自彼邦的歷史過程,大半都在中國人的理路之外,并因之而為多數(shù)正在效仿這種制度的中國人尚未熟識真知。隨后是革命雖然已經(jīng)移接了議會制度,但身在議場之中的中國人知識上和精神上仍然在代議政治之外,兩者之間的深度矛盾曾一路翻出層層波瀾,最終使議場之內(nèi)的各是其是由分爭走向廝斗,由廝斗走向逐利,與之相對稱的,便是議員先被目為“暴徒”,后被稱作“豬崽”。而已經(jīng)移接過來的東西,遂在這個過程中因不斷的試錯而成了面目全非的東西和千瘡百孔的東西,同時是中國社會自身也在這個過程中成了時人筆下的兩頭不到岸。此后漫長的歲月里,曾經(jīng)很早就親近“巴厘滿”和“議政院”的中國人,則不得不從頭去認知代議制度和民主政體,以期識得其間的本義之所在和限度之所在,并識得中西之間的相同和不相同。作為一個歷史過程,這種因移接而造成的兩頭不能到岸,同時又在以非常典型的方式具體地說明: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在鍥入、引入?yún)R為移入的重重曲折里發(fā)生的社會變遷,常常是從脫榫開始,并與脫榫相伴隨的。
西人從海上來華,以時序而論,是先由口岸進入東南。而同治后期曾國藩說“東南新造之區(qū),事事別開生面”,指述的則是內(nèi)戰(zhàn)之后,中國人以“自強”回應西人的事業(yè)同樣先起于東南。兩面交集之下,是中國的財賦出自于東南,外國的資本積聚于東南,中外貿(mào)易的重心在東南,西學東漸的灌入在東南,中外之間的沖突和纏結(jié)深化于東南,遂使變法起于東南,革命也起于東南。在這種被清末志士稱作“歐風美雨馳而東”的激蕩起伏里,東南沿海先為“歐風美雨”所罩,遂隨之而先被牽入西人主導之下的經(jīng)濟過程、公法秩序、文化觀念之中,既由此一變再變,也由此走向世界。然而積數(shù)十年之間的一變再變而成丕然巨變,則走向世界的東南沿海,已不能不因其被動的西方化和主動的西方化而別成一類,與西北社會和內(nèi)地社會越來越遙遠,越來越不像,越來越互相隔膜而陌然相向。與之相因果的,便不能不是同屬一個中國的東南與西北脫節(jié)和沿海與內(nèi)地脫節(jié)。這個過程以一種直觀可見的方式顯示了古今中西之變,以及古今中西之變所帶來的深度離析。
十九世紀中葉,西方人用暴力打碎了中國人的夷夏之辨,而后中國人因中西之爭而知古今之爭,并在時勢的推挽之下沿此一路深掘,由古今之爭而入新舊之爭。以其間的始末而論,是中西之爭起于外來的沖擊,但由中西之爭而古今之爭和新舊之爭,則是在回應沖擊的跌撲起伏里,越來越自覺和越來越執(zhí)著于移西法重造舊邦,以期用西方人的辦法來對付西方人。重造舊邦發(fā)端于回應西人的沖擊,而演化為改變中國本身,因此,由古今之爭而新舊之爭,其理路和取徑實際上已是從鋒芒朝外轉(zhuǎn)變?yōu)殇h芒向內(nèi)了。于是而有除舊布新的變法,于是而有革故鼎新的革命,于是而有由此開啟而發(fā)生于中國社會之中的漫長的交爭和沖突。
變法和革命都是在外患的逼迫下促成的,而一經(jīng)開始,又會循自身的邏輯越走越遠和越走越快。至民國初年,這種起于新舊之爭的過程以其生生不息的前后相接和彼此相克,已成為時人眼中的“內(nèi)變之烈”甚于“外患之亟”。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天演進化、民族主義、世界主義、國家主義、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以及君民共主、君主立憲、開明專制、民主共和等等接踵而至,漚浪相逐,并催生出“世局原隨士議遷,眼前推倒三千年”的時朝鼓蕩,既改變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也改變了中國人的國體和政體。對于古老的中國來說,這是一種顯然的急變和劇變。但古老的中國同時也是廣土眾民盤根錯節(jié)于傳統(tǒng)厚蓄之中的中國。因此,由急變而劇變,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走完了“泰西變法三百年而強”的路程,而起于社會上層的這種思想觀念之日新月異和政治制度的天翻地覆,其變化所及和震蕩所及,大半又只能以社會上層為止境。與之成為反襯和對比的,則是筑成了中國社會的生存基礎(chǔ),從而為極大多數(shù)人口所托命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依然如舊。以民國初年比道咸同光,其整體的結(jié)構(gòu)其實并沒有顯然的大變。然則急變與劇變的此起彼落和前后相接之間,便不能不是中國社會上層與底層的脫節(jié),從而不能不是中國社會的思想狀態(tài)、政治狀態(tài)與經(jīng)濟狀態(tài)的脫節(jié)。而以“世局原隨士議遷”寫照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的中國,說明的是時人眼中的變法和革命,都是以知識人為主體,并以思想改造社會為導向的。然而就占人口多數(shù)的大眾既漠漠然視變法,也漠漠然視革命的事實作推比,顯然又說明知識人著力于用思想之急變造人世之劇變,心中常抱一腔救世的愿望,但他們引來醒世的種種道理則大半以東西洋的思想為淵源,并因之而與當日的大眾社會太過遙遠,持此外來的道理以說明中國社會的世相,遂既不能為大眾所明了,也不能為大眾所消受。同舊日的士與農(nóng)之間密邇相接作對比,由此引發(fā)的歷史走向便不能不導致知識分子和大眾的脫節(jié)。
與這種變化相類似的,還有同一個過程所造成的社會重心移于城市而致城市和鄉(xiāng)村的日趨日遠。因此辛亥革命后三十年,許地山作《民國一世》寄托閱世多年的感慨,其中特別舉“都市底商店記得西洋的時節(jié)如復活節(jié)、耶穌誕等,比記得清明、端午、中秋、重九、冬至等更清楚”,以及與之對稱的外國節(jié)日里買賣兩旺說市閭眾生相,以刻畫上個世紀以來“都市”與“鄉(xiāng)間”積久而成的彼此隔塞和“互相脫節(jié)”,其筆下之譏諷所流露的顯然是一種格格不入。而比之市閭眾生相,三十年代之時論所說的“農(nóng)村破產(chǎn)”,則反照了城鄉(xiāng)脫節(jié)所造成的更加痛苦的一面。這一類脫榫接二連三而且由此及彼地發(fā)生于中國社會的深處,構(gòu)成了后人理解歷史與說明歷史的脈絡(luò)和關(guān)節(jié)點。但對身在其間的中國人來說,則脫榫便是舊的整體性已經(jīng)碎裂,而新的整體性卻始終立不起來,隨之是利益的沖突、主張的沖突、理想的沖突都會成為長久的社會動蕩。這個過程既反映了中國社會從衰世走向亂世的曲折多難,也反映了中國社會新陳代謝的曲折多難。在真實的歷史里,兩者常常同處于一種因果之中,因此兩者常常很難剝離開來。
收錄于本書的文字是我近年讀史留下的一點思想痕跡。就晚清中國處西法與衰世之間的舊邦新造和社會脫榫而言,這些文字所涉及的范圍和程度都是非常有限的。與歷史本身的無邊無際相比,治史和論史其實始終只能是一種以有涯隨無涯。自司馬遷以來,史學所追求的境界皆在通古今之變,但王安石曾作詩詠史,說“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又說“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用“精神”和“意態(tài)”比歷史之內(nèi)在的一面和人物之內(nèi)在的一面,則俱言以人寫人之難和以今通古之難。多年來我常常會想到前人讀史和說史的這些深思遠想,以提醒自己在歷史面前的局限和渺小,以及深入歷史的阻隔和困難,從而使自己多一點敬慎,少一點獨斷。
【歷史學碩士論文:晚清中國的社會脫榫】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哲學專業(yè)碩士論文開題12-06
哲學碩士論文:論中國哲學的特質(zhì)11-25
碩士論文致謝06-24
碩士論文 致謝11-15
美術(shù)碩士論文03-05
哲學碩士論文11-23
碩士論文的排版11-15
藝術(shù)碩士論文03-07
-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