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jīng)典成語典故大全
●.開門揖盜
東漢末年,江東地區(qū)是孫策的勢力范圍。吳郡太守許貢見孫策在江東的勢力不斷擴大,便寫信給漢獻帝,請求將孫策調(diào)走,以免后患。不料送信人被孫策的士兵抓獲,孫策得知許貢有叛逆之心,一怒之下便絞死了許貢。
許貢有三個門客,決心為許貢報仇。有一天,這三個門客趁孫策在丹徒西山行獵的時候,埋伏在隱蔽的地方突然向?qū)O策發(fā)動了攻擊。孫策躲閃不及,臉上中了一箭,傷勢很重。回府沒幾天,孫策便箭傷發(fā)作,醫(yī)治無效而死。孫策臨死前將代表權(quán)力的印綬留給了弟弟孫權(quán),要他勵精圖治,把江東治理好。
孫策死后,孫權(quán)十分傷心,一直沉浸在兄長去世的悲痛之中。孫權(quán)手下有一個謀士張昭,勸他說:“現(xiàn)今奸邪作亂,豺狼當?shù)溃绻活櫛瘋,而不去考慮天下大事,這就好像開著門請強盜進來一樣(原文是:‘開門揖盜’),豈不自招禍患?希望主公以國事為重,這樣才能不辜負您兄長的囑托啊!”
聽了張昭的勸說,孫權(quán)止住悲傷,很快便振作起來。張昭請孫權(quán)換上衣服,扶他上馬視察軍隊。東吳從此有了新主,人心逐漸穩(wěn)定下來。過了幾年,吳與蜀、魏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成為一方霸主。
后來人們就用“開門揖盜”來表示開門請強盜進來,比喻引進壞人,招來禍患。揖,拱手作禮。
●.克己奉公
東漢初年,潁陽有個人名叫祭(zhài)遵。祭遵從小喜歡讀書,知書達理,雖然出身豪門,但生活非常儉樸。公元24年,皇帝劉秀攻打潁陽一帶,祭遵便去投奔他,被劉秀收為門下吏。后隨軍轉(zhuǎn)戰(zhàn)河北,當了軍中的執(zhí)法官,負責軍營的法令。任職中,他執(zhí)法嚴明,不徇私情,為大家所稱道。
有一次,劉秀身邊的一個小侍從犯了罪,祭遵查明實情后,依法把這小侍從處以死刑。劉秀知道后,十分生氣,想祭遵竟敢處罰他身邊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馬上有人來勸諫劉秀說:“嚴明軍令,本來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堅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對。只有像他這樣言行一致,號令三軍才有威信啊。”劉秀聽了覺得有理,非但沒有治罪于祭遵,還封他為征虜將軍。祭遵為人廉潔,為官清正,處事謹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劉秀的賞賜,但他將這些賞賜都拿出來分給手下的人。他自己的生活卻十分儉樸,家中也沒有多少私人財產(chǎn)。等他年老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時,他仍囑咐手下的人,不許鋪張浪費,只要用牛車裝載自己的尸體和棺木,拉到洛陽草草下葬就可以了。祭遵就是這樣一名良臣,即使死后多年,漢光武帝劉秀仍對他十分懷念。
后來人們就把祭遵的這種高尚的精神概括為成語“克己奉公”,用來比喻一個人對己要求嚴格,一心為公?思,克制、約束自己;奉公,以公事為重。
●.空中樓閣
古時候,有一個既愚蠢又固執(zhí)的富翁。有一天,他去拜訪另外一個富翁。到了這個富翁的家里之后,他看見那樓房造得十分華麗美觀,明亮寬敞,心中非常羨慕。他呆呆地望著樓房,暗暗地想:我的錢財一點兒也不比他少,為什么不可以建造一座這樣高大美觀的樓房呢?他回到家里以后,馬上就把當?shù)氐墓そ痴襾恚瑔柕溃?ldquo;那座氣派非凡的高樓是你建的嗎?”工匠回答說:“是我建的。”富翁很高興,跟工匠說:“你也照樣給我建一座那樣的高樓吧。”木匠答應(yīng)了這個富翁的要求。
沒多久,工匠就動手建造高樓了。富翁看到工匠從地上建造房屋,感到奇怪,就問:“你們這是干什么呀?”木匠答道:“建三層樓房啊。”富翁聽了,直搖腦袋,著急地說:“我不要下面兩層,趕快給我建造最上面的第三層。”木匠聽了這傻話,真是哭笑不得,耐著性子給他解釋:“這是辦不到的。如果不造第一層和第二層,第三層是建不起來的。”富翁堅持他的意見:“我不要下面兩層,你們一定要給我建最上面的那層。”當?shù)氐娜藗兟犝f這件事后,都覺得這個富翁太愚蠢可笑了。
“空中樓閣”就是從這個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原意是指懸在半空中的樓房亭閣。后來,人們就用它來比喻虛幻的事物或脫離實際的空想。
●.口蜜腹劍
唐玄宗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但是他的大臣兵部尚書李林甫卻是一個心術(shù)不正、狡猾陰險的小人。他用卑鄙的手段討好唐玄宗的妃子楊貴妃,楊貴妃經(jīng)常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好話,因此李林甫很得唐玄宗的寵信,官位一直升到了兵部尚書兼中書令,成了大唐的宰相。
有一次,唐玄宗很賞識外官嚴挺之的才能,想重用他。李林甫心中嫉妒,就設(shè)法陷害嚴挺之。他故意慫恿嚴挺之裝病回京,以便任用。等嚴挺之回來了,李林甫又上奏唐玄宗,說嚴挺之得了很嚴重的病,不能行動。因此,嚴挺之最終也沒有得到重用,有苦說不出。
又有一次,李林甫想打擊另一個與他爭權(quán)的大官李適之,假意對他說:“華山那地方儲藏著大量的金礦,如果能開采出來,皇上一定很高興。”李適之聽了李林甫的話,就立即稟告唐玄宗,并請求派自己去開采。唐玄宗征求李林甫的意見,李林甫回答:“華山是帝王之氣集中的地方,如果在那里挖金子,恐怕對皇上不利。”從那以后,唐玄宗就對李適之不太信任了。
李林甫這樣陰險狠毒,一直為后人所唾棄。北宋的司馬光在編纂《資治通鑒》時評價李林甫的為人說:“口有蜜,腹有劍。”
后來,人們就用“口蜜腹劍”作為成語,形容某些人話講得甜蜜動聽,但心里卻極其陰險惡毒。
●.口若懸河
晉朝時,有一位大學問家,名叫郭象,字子玄。年輕時的郭象,不僅好學,而且對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一些現(xiàn)象,都能留心觀察,然后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這使得他知識淵博,對于事情的分析也常常很獨到。因此,郭象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一個很有才學的人了。
后來,他又潛心研究老子和莊子的學說,并且對他們的學說有了深刻的理解。當時,有不少人慕名而來,請他出去做官,他都一概謝絕,每天只是埋頭研究學問,或者和志同道合的人談?wù)撜芾。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永恒的快樂,活得充實自在。但是,又過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來請他,他實在推辭不掉,只得答應(yīng)了,到朝廷中做了黃門侍郎。
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識很豐富,所以無論對什么事情他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而且又非常喜歡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因此每當人們聽他談?wù)摃r,都覺得津津有味。當時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賞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贊揚郭象說:“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意思是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后來,人們根據(jù)王衍的`話,引申出“口若懸河”作為成語,用來形容某人能言善辯,講起話來滔滔不絕。
●.膾炙人口
春秋時,有父子二人,他們同是孔子的弟子。父親曾皙喜歡吃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兒子曾參是個孝子,父親死后,竟不忍心再吃羊棗。這件事情在當時曾被儒家子弟大為傳頌。
到了戰(zhàn)國時期,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師孟子請教。
公孫丑問:“老師,膾炙(膾,細切的肉;炙,烤肉)和羊棗,哪一樣好吃?”
孟子說:“當然是膾炙好吃啊,這世上沒有哪一個人不愛吃膾炙的!”
公孫丑又問:“既然膾炙好吃,那么曾參和他父親肯定也都愛吃,為什么曾參不戒吃膾炙,而只戒吃羊棗呢?”
孟子回答說:“膾炙是大家都愛吃的(原文是:‘膾炙,所同也’);羊棗的滋味確實比不上它,但羊棗卻是曾皙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就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所獨有的。”
孟子的一席話,使公孫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膾炙人口”這個成語就是從孟子所說的“膾炙,所同也”引申出來的,原意是指人人都愛吃的美食,后來人們常用它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曠日持久
戰(zhàn)國時期,燕國有個名叫榮 蚡(fén)的人。他驍勇善戰(zhàn),而且足智多謀。燕國國君封他為高陽君,命令他率軍攻打趙國。趙王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立即召集大臣商議對策。
國相趙勝想出一個辦法,說道:“齊國的名將田單,善于帶兵打仗。我國割三座城池送給齊國,以此為條件,請?zhí)飭蝸韼椭覀儙ьI(lǐng)趙軍作戰(zhàn),一定可以取得勝利。”
但大將趙奢不同意這么做,他說:“即使田單肯來指揮趙軍,我國也不一定取勝,如果打不過榮蚡,那就是白請他來了;即使田單確實有將才,那他也未必肯為我國出力,因為我國強大起來,對他們齊國稱霸不是很不利嗎?因此,他不可能為我國的利益而真心實意地抵抗燕軍。”
趙奢又分析說:“田單要是來了,他一定會把我們趙國的軍隊拖在戰(zhàn)場上,不戰(zhàn)不降,荒廢時間。曠日持久,幾年之后我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將會被消耗掉,后果不堪設(shè)想!”
但是,趙王和趙勝還是沒有聽趙奢的意見,仍舊割讓了三座城池請?zhí)飭蝸懋斱w軍的統(tǒng)帥。結(jié)果,趙國被卷入了一場得不償失的消耗戰(zhàn),消耗了很大的國力。
后來,人們就用“曠日持久”來形容荒廢時間,拖延很久。曠,荒廢,耽誤;持,持續(xù),拖延。
【中華經(jīng)典成語典故大全】相關(guān)文章:
中華成語故事大全3篇01-20
國學經(jīng)典之中華傳統(tǒng)禮儀大全08-27
成語典故故事:大材小用01-22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12-24
投筆從戎成語典故12-19
噤若寒蟬的成語典故12-25
成語典故:別開生面01-17
成語典故:天道酬勤12-18
成語高山流水的典故12-18
望梅止渴的成語典故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