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書商富人路金波:從“盜墓”里撈到大油水
八月中旬的上海天氣雷隆隆的,每天都有幾場始料未及的暴雨驟至,卻沒有阻擋上海書展的人潮洶涌。一圈逛下來,除了有各類簽售活動的中心會場,各分會館尤以民營書業(yè)館最具人氣,吆喝最為大聲,人頭最為攢動。
在這里匯聚了圖書策劃、出版、零售等各個鏈條上的民營圖書企業(yè)22家?磿䦂龅臍夥,似乎他們活得還不錯,但在對銷售人員的一圈詢問下來,卻感嘆不過只是雷聲大雨點小,褪去書展一次性銷售的華麗面紗,真正能夠持續(xù)享受書海盛宴的公司可謂鳳毛麟角。
出版公司:大多處于生死邊緣
暢銷類圖書出版獨領風騷
沈浩波創(chuàng)立的“北京磨鐵文化”也參加了這次的書展,作為業(yè)界知名的民營出版商,磨鐵的年銷售額達4000多萬元,擁有30多位暢銷作家三年內所有作品的國內版權,近年策劃推出的暢銷書不在少數(shù)。
“《明朝那些事兒》已經出了5本,銷量近300萬冊。”該攤位銷售拿著這本暢銷書自豪地介紹。
磨鐵在盜墓小說的熱銷中也是大有斬獲,2007年,沈浩波推出了盜墓文學。由他策劃的《盜墓筆記》賣了100萬冊。
曾經以“李尋歡”為筆名的出版人路金波也在業(yè)界享有“點石成金”的美名。業(yè)內有個說法:如果預計一本書能賣2萬冊,交給路金波,他就能賣到10萬冊。
去年,路金波團隊銷售額達到3億,對于簽約作者,平均每本銷量一般達到20萬冊。
路金波一直坦承,自己出的書不是做給知識分子看的,“大部分出版商都是知識分子,他們會給知識分子出書,不用我再來摻和了”。至于他從來不做翻譯書,一個原因也是覺得翻譯作品“是知識分子看的,不針對我的受眾”。
在22個展位中,民營出版商占了半壁江山,而它們一般被稱為圖書公司。記者隨機與其中幾家攤位的店員了解情況,得到的答復都不太樂觀。“只夠溫飽,還達不到小康。”上海惟才圖書公司一位店員說。
曾經做過個體書商胡申告訴記者,國內的出版社都屬于事業(yè)單位,今年即將面臨改制。而民營圖書公司已經逐漸成為出版業(yè)的主力。而他們最大的瓶頸就是沒有書號,只能通過與出版社合作攤薄利潤,或者向他們購買書號。“一般一個書號在1.5萬元上下浮動。”
據(jù)了解,2008年全國共出版圖書27萬種,其中民營出版就達8萬種,占據(jù)了30%的市場份額。
他舉了個例子:一本定價20元左右的書,一般以10-12元的價格發(fā)到批發(fā)市場--印制成本約2元,對作家支付的版稅一般為書價的7%-8%,最高不超過12%。出版商的賬面利潤是4-6元。
【書商富人路金波:從“盜墓”里撈到大油水】相關文章:
行千里路取回真經03-26
測試:富人共有的特質03-14
富人共有的15種特質11-13
如何做好富人區(qū)的生意?03-27
窮人VS富人-腦袋決定口袋03-10
成為富人25種方法03-01
測試:富人共有的15種特質03-27
為什么會成為富人的幾大秘密03-26
三年后能否成為富人?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