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大明湖導游詞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時常要開展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游覽景觀、遵照一定的游覽路線、模擬游覽活動而創(chuàng)作的。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導游詞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介紹大明湖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介紹大明湖導游詞1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泉城濟南!您在此停留期間將由我來做為您的陪同,希望您能喜歡我的講解,我將盡我所能回答您提出的問題。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大明湖。
大明湖歷史悠久,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逼湮恢迷诮裎妪?zhí)兑粠。另有史料記載,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五龍?zhí)逗捅眻@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唐時又名“歷水波”,宋代稱“西湖”。
宋時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可知當時此處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曾鞏任齊州(今濟南)知州時,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門,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經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臺、堤、橋,使之漸成游覽景觀。至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墻,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勝古跡爭輝。沿湖垂柳環(huán)繞,曲徑虹橋,花木拂疏,成片的草坪碧綠如茵,蓮花怒放,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畫舫穿行,小舟蕩波,快艇疾馳,游客云集,歡聲笑語,儼若北國江南。綠蔭之間,曲廊秀亭、橋臺樓閣時隱時現,似仙境一般。
海右古亭--歷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島子上,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內嵌有杜甫絕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園中之園--鐵翁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園內楊柳垂蔭,藤蘿攀緣,院外南臨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環(huán)境清幽曠遠,建筑古樸典雅,其中小滄浪亭更是獨具秀色。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鑲嵌在這里。
道教廟宇--北極閣高聳于七米臺基之上,建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廟中供奉道教中的真武大帝等二十三尊神像,并繪有真武大帝傳奇故事和樂伎獻壽圖等壁畫。
好了,今天我們的講解就到這里,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我們建議各位租一條小船到湖上領略一下這湖光山色,一定會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明湖泛舟”可是濟南八景之一,現在大家可以親身體驗一下。同時歡迎大家明年春天還能來大明湖游玩,大明湖一定會帶給您全新的感受。
介紹大明湖導游詞2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泉城濟南觀光游覽,我是大家的導游小劉,您在停留其間將由我來做為您的陪同,希望您能喜歡我的講解,我將盡我所能回答您提出的問題。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大明湖。
大明湖作為一處風景名勝,之所以盛名遠播、歷久彌新,自有其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它自然風景和人文內涵兼而有之,不僅風光秀麗,更有深厚悠久的文化積淀。因為自古以來濟南就是齊魯文體交匯之地,所以人文薈萃,文教昌盛,又因大明湖風物絕佳,更受到四方文士名流的鐘愛,吟詩作賦,在這里留有大量的遺跡,歷代文人也都有詩文留在大明湖。古代的時候大明湖比現在大幾十倍,它的名字也幾經變更,宋朝時稱湖,北魏和唐朝時因這湖里盛產蓮子而得名蓮子湖。“大明湖”的稱謂最早是在金代詩人元好問的《濟南行記》中。
好了,前方這座古樸端莊的仿古建筑就是大明湖的東門了,大明湖公園于1958年正式建成,一共有三個門,東門于1985年9月落成,門上的題字是當代書法家會同題寫的,讓我們一起進去吧。大家一定看到了,迎門的就是環(huán)列的假山,這在中國園林藝術中有個名字叫“開門見山”,與這個成語的意思恰恰相反,中國園林講究迂回曲折,借助花木山石的掩映,增強園林的層次感和儲蓄美,陸游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這種意境的生動寫照。古人說“曲徑通幽”,我們順著這條小路往前走,就會看到風光旖旎的大明湖象一幅巨大的畫卷一樣徐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大明湖公園面積約86公頃,其中湖面面積約為46公頃,它的水源是濟南七十二名泉的泉水,水質清冽而且水量充足,固有“久旱不干”的特點。前方那座精巧別致,色彩明快的建筑是“匯波樓”,傍晚登臨,霞光滿天,映在湖面上別有情趣,這就是濟南八景之一的“匯波晚照。”匯波樓始建于元代,下面的這座北水門原為舊城的城門,宋代時候建有泄洪排水的作用,大明湖多余的湖水就是從這里流入城外的小清河,最后匯入大海。因此大明湖“久雨不漲”的關鍵就在于此。那么,這座北水門又是誰興建的呢?說起他來,那可是鼎鼎大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當時曾鞏任齊州知州,愛民如子,頗有政績,后人為紀念他就在這里修建了一座“南豐祠”,就是左邊這一組院落。
大家看,大明湖的全景已盡收眼底了,我們站在北岸,向南可以望見南山蒼翠,近觀盈盈碧波。沿岸種植了八百余株垂柳,盛夏之時,柔枝點水,婀娜多姿,紅蓮白荷爭奇斗艷,一紅一綠相映成趣,可是大明湖中一大盛景,豈不知這碧柳紅荷還真有一段婉約動人的“荷柳情緣”呢。傳說在很久以前,湖畔有一對青年男女,兩人癡心相受,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真是天有不測風云,有一天,一個闊少年路過此地,見姑娘生得美貌,硬要搶了去做妾,姑娘萬般無奈,躍入湖中,殉情而死,小伙子見狀,也脫身為柳,根植在湖邊,這湖里的粉荷綠柳就是他們的化身。他們隔湖相望,只能用輕風來互訴衷腸,但兩個人永遠永遠也不會分離了。夏天走在湖邊,輕風吹過時,我真的感到空氣中彌漫著脈脈的溫情。
如果說大明湖是姑娘的美目,那歷下亭就是美目中的眸子了。前方小島上的亭子就是大明湖的點睛之筆—歷下亭。它年代久遠,幾經興廢,唐朝時,在現今五龍?zhí)陡浇,清初移至湖中,唐天寶四年中,著名詩人杜甫,和當時任北海太守的大書法家李邕曾飲宴于此,杜甫即興做詩一首《陪李北海宴歷下亭》,歷下亭就是由此而得名。詩中的名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就題在游廊的門上,為清代的木質結構建筑,門上的楹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一片大明”就是郭沫若先生的傳神之筆。
大明湖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因而也就流傳了許多故事和傳說。關于大明湖的由來就有這樣一種說法。古時候,這一帶有一個大明國寺,表面上香火鼎盛,莊嚴肅穆,可是寺里的和尚卻不守規(guī)矩,與官府勾結欺壓百姓,坑騙擄掠前來進香的良家婦女。這附近住著一位官人,他的妹妹虔心信佛,非常想親自到大明國寺燒香還愿,官人怕她遭到不測不讓她去,妹妹于是乘著官人不在家時來到了大明國寺。和尚們見她如花似玉,就將她霸占在寺內。官人回家一聽,又驚又怒,騎上馬提著大刀就追到了大明國寺,這時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閃電過后,天塌地陷,大明國寺從此就沉入地下,官人也救出了妹妹。再說那些惡僧遭了天遣,有的變成了蛤蟆,見到人們安居樂業(yè),只能氣得生氣鼓肚,卻叫不出聲來了。
介紹大明湖導游詞3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
各位團友,你一定聽說過這樣一首詩吧:“濟南人說勝江南,菱葉荷花互有參。無數聲光收不盡,欲明染得水波藍”。這首古人的贊美詩形象地描繪出大明湖碧波瀲滟,翠柳煙籠,荷花飄香的美麗景色,大明湖這顆鑲嵌在泉城濟南王冠上的明珠,古往今來,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到此暢游。
大明湖歷史悠久,至今已經歷了1400多個春秋。早在北魏之前,就是未被命名的天然湖泊,那時的水面比現在大數十倍,所謂:“湖闊數十里,波光搖碧山”。眾多泉水不分晝夜地噴涌,汩汩的泉水向地勢低洼的北邊流去,無涯無際的匯聚在這里,便形成湖泊。歷史上就有:“眾泉匯流,平吞濟濼”之說。明朝時,這里就具備了游覽的價值,舊《歷城縣志》中寫道:“湖光浩渺,山色遙連。冬泛冰天,夏揖荷浪。
秋容蘆雪,春色揚煙。鼓枻其中,如游香園。鷗鷺點乎清波,簫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矣!笔前!這片湛湛綠波,如在江南水鄉(xiāng),自然是不足為異。但它卻是在華北地區(qū),又偏偏位于繁華鬧市之中,透出一派自然天簌之美,因而就彌足珍貴了。后來具有一定審美眼光的文人們發(fā)現了這里的美景,常來游覽,為方便游覽,逐漸地修些堤橋、亭臺、樓閣,以便休憩、宴飲和雅集。明清時期,大明湖已成為名揚天下的游覽勝地,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名流士家,傾倒了千萬文人墨客。
但是在解放前的大明湖水流淤塞、亭榭傾頹、草木荒蕪,哪有什么風光景色可言?“物換星移幾度秋”,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的大力疏浚、修繕、擴建,對大明湖進行全面綜合治理,1958年辟建為公園,才使得古老的明湖重放光彩。目前的大明湖水面面積為46公頃,湖濱游覽面積為35公頃,名勝景點20多個,歷代碑刻50多方,是一座南北方園林特點兼具、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融、傳統文化與現代設施結合的大型園林公園。
踏入公園,湖水碧波蕩漾、湖中荷花飄香、湖岸楊柳翠綠,還有樓臺亭閣、長廊曲橋、名勝古跡點綴其間,一派古老、典雅、恬靜、秀麗的風景,猶如一幅巨大的充滿詩意的畫卷。
各位團友,我們的游覽將從大明湖公園的正門——南大門開始。大家看,前面這座造型精美、色彩艷麗的民族形式的牌坊,就是大名湖南門。這座牌坊最早是明代建筑的,后經歷代數次修復,保存至今。牌坊頂為黃色琉璃瓦覆蓋,檐下由云頭斗拱承托。拱下的額枋彩繪是旭日云鶴、金龍戲珠等細膩優(yōu)美的圖案。牌坊匾額“大明湖”三個鎏金大字,是清代著名書法家于書佃書寫的,蒼勁有力,渾厚敦莊,為此大門增色非淺。
入大明湖南門,沿曲水橋西行,便是遐園了。這座具有江南風格的庭園建筑,是1909年山東提學使羅正鈞創(chuàng)辦省立圖書館時建筑的。遐園的設計造型參考了浙江寧波“天一閣”的樣式,其宏麗優(yōu)雅不比天一閣遜色,故有“南閣北園”之譽。據建筑學家說,濟南的遐園、蘇州的獅子林、寧波的天一閣有同工異曲之妙,三者又各具風采。
遐園正門外石碣上篆書“遐園”二字,是羅正鈞于宣統元年(1909年)親筆題書。遐者,意味深遠也。遐園的構筑,布局得體,使有限的地面,容納了不少東西。面臨遼闊的湖面,建筑依托自然,從外窺望,似深奧莫測。園內古木蒼藤、曲徑回廊、假山亭閣、泉流瀠回。景物遠近高低、錯落有致,幽曲深邃,置身其中,則有無限空闊而無擁塞之感,是合乎我國庭院設計的優(yōu)良傳統的。它雖不及蘇州挫政園的柳暗花明、含蘊多姿,卻也贏得濟南第一標準庭院的稱譽。
向里跨過一座拱橋,迎來了一古雅小院,這里的宏雅閣、海岳樓里珍藏著許多名貴的金石、嘉祥漢畫像石、北齊古業(yè)寺造像、北魏正光年間李璧墓志、隋開皇時造像殘石、唐天寶時元載造像。還有岳飛手書、諸葛亮的前后出師表,刻工精細,狂草飛舞。這些藝術精品,堪稱國寶,閃爍著齊魯古國文化之光,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給遐園平添了文化色彩。遐園回廊盡頭,假山之巔,巧立一座尖頂四面涼亭——浩然亭。登上亭子,可以縱覽湖光景色,回味遐園深奧的意趣,頓覺心曠神怡。
出遐園西行,湖南岸這座古代官暑型建筑,就是南宋愛國英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紀念祠。
辛棄疾,號稼軒,濟南人。他所處的時代正值北宋最慘痛的靖康之難,中原淪于金人,家鄉(xiāng)被占,百姓倍受涂炭,而南宋小朝庭寧棄中原,換取暫時茍安。辛棄疾自幼受愛國主義教育,立志抗金復國。二十一歲時在家鄉(xiāng)起兵抗金,并與耿京起義軍匯合,屢破頑敵。后來叛徒張安國謀害了耿京而投敵,義軍潰散。辛棄疾憤恨之下,率五十多人闖入金營,活捉叛徒,驚破敵膽,伸張了正義。
南歸后,他眼看南宋小朝廷茍且偷安,不思抗戰(zhàn),憂心如焚,遂上書《美芹十論》、《九議》等,卻被棄置不顧。他一生躍馬橫戈,“氣吞萬里如虎”,卻落得這樣的下場,報國無門的悲憤心情可想而知。辛棄疾是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詞人。他的詞作沉郁雄奇、氣勢恢宏、憂怨悲壯,是中國文學史上開創(chuàng)豪放派詞風的代表之一。辛棄疾屢經坎坷,晚年還終以祖國為念,寫下了大量的詩詞,抒發(fā)了憂國憂民,壯志難酬的情懷。
歷史是公正的,人民對歷史上的愛國者和賣國賊從來都是愛憎分明。這座稼軒祠的舊址是“李公祠”,人民痛恨賣國賊李鴻章,把他的塑像早就搗毀扔入湖中;人民懷念愛國詞人李辛棄疾,所以在1961年把這座舊祠改成稼軒祠。
稼軒祠占地約1400平方米,前后兩進院落,結構緊揍、布局嚴謹、青磚灰瓦、古樸典雅。大門正中高懸的“辛棄疾紀念祠”金字匾額是陳毅元帥的手書。正廳前的抱柱楹聯為1961年郭沫若先生的題詞:“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上聯概括出辛棄疾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藝術成就;下聯展示了辛棄疾憂國憂民、壯志難酬的愛國情懷。該聯與辛祠一樣豪放雄闊,言簡語驚,道出了我們的心聲。來濟南游覽的人,都會想到大明湖的稼軒祠和趵突泉的李清朝故居,垂念濟南的這兩位杰出的大詞人。
從明湖南巖可乘船去歷下亭。乘坐雅致宜人的畫舫,泛舟湖上,一路魚躍荷塘,蓮葉濺珠,如游香園,真可謂“舟行著色屏風里,人在回文錦字中”,令人欣然陶醉。歷下亭位于湖心島上,掩映在蔥蘢的綠蔭之中,碧波環(huán)抱,風景佳麗。明湖中央有了歷下亭。好似畫家“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使湖面這個若大的空間,有了層次,更有了神韻。
歷下亭是因為位于歷山之下而得名。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即北魏的“客亭”。自那以后歷下亭數易其地,宋代遷至今大明湖畔,到了清代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重建于湖心島上。
現在的歷下亭,基本上保持了清代的規(guī)模,亭高9米,寬7米,紅柱碧瓦、八角重檐、古意盎然,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木結構建筑。亭前回廊臨水,兩側東西長廊,東接臨湖閣,西連小四面亭,形成回廊之勢。歷下亭上高懸乾隆皇帝手書“歷下亭”匾額。亭北有五間大廳,正廳襲用了曾鞏在州衙齋中的題名——名士軒。廳前抱廈柱上有郭沫若的楹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一片大明”。此聯中的“楊柳”、“芙蕖”均為大明湖獨特之景觀,“萬方”、“一片”亦正切合大明湖湖面開閣、碧波蕩漾之狀,尤其是聯中溶入大明湖的名字,更為巧妙。
歷下亭是古往今來文人志士匯集的地方,李白、杜甫、蒲松齡、郭沫若、王盡美、老舍、臧克家等都曾在這里揮毫詠嘆,題詩作文、論古道今,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華章妙句,珍貴黑跡。其中亭前楹聯“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千萬年來,不知贏得了多少游人的品評和贊嘆。唐天寶四年(745年),詩人杜甫來到濟南,與當時任北海太守的李邕相遇,兩人早就彼此仰慕,此次相見分外驚喜。李邕遂設宴于歷下亭招待杜甫,并邀濟南名士、學者、好友同聚一堂,即席酬答,談古論今,氣氛熱烈。
席間,杜甫寫下了《陪李北海宴歷下亭》的著名詩篇。其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詩句由清代書清家何紹基書寫,鐫刻在亭前楹柱之上,流傳至今,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句。令濟南人引為榮耀,也使得歷下亭名傳天下。名士軒內西墻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線描畫像,神態(tài)自然、栩栩如生。東壁嵌有何紹基寫的《歷下亭詩碑》,還有清代書法家張祥河,清末濟南名畫家松小夢的書法刻石,都為古代珍品,為古亭增添了詩情畫意。
從歷下亭劃船向北,就到了北極閣。北極閣始建于元代初年(1200年),是濟南地區(qū)最大的道教廟宇。為什么要在風景秀麗的大明湖畔建造北極廟呢?北極閣又名真武廟。真武即玄武,因避帝諱改“玄”為“真”。玄武是我國古代北天星區(qū)的象征,在神話傳說中它是一個龜蛇合體的動物,其后道教奉尊為“真武大帝”。玄武是代表北方的水神,在大明湖北岸,奉祠北方星區(qū)的主水之神,建筑北極廟,以道教的眼光來看是順理成章的。金元之際,濟南道教盛行,因此,真武廟也就在元代創(chuàng)建了。
北極閣巍峨矗立于明湖北岸高臺之上。閣門三重雕梁畫棟,是一組綠瓦紅柱的古建筑群。這組建筑由鐘樓、鼓樓、前殿、后殿、東西配房組成,雖然規(guī)模不龐大,卻也氣派非凡。前殿正中為真武帝君像,高2.5米,上有“位極天樞”匾,兩旁塑龜蛇二將和金童玉女以及風伯、雷公、雨師、電母等十二余尊彩塑。尤其是龜蛇二將造型獨特,栩栩如生,令人驚嘆。那突起的肌肉和微微跳動的脈管,表現了武士威風凜凜征服邪惡的正義之美,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北極閣原有一名聯:“作湖山一日主人看萬脈爭流諸峰羅列;歷唐宋百年過客有少陵詩筆曾鞏文章”。寫登閣所見,發(fā)無限感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頗具氣勢,此聯雖題于北極閣,卻毫無宗教色彩,而是以自豪的語氣來稱頌大明湖。
站在北極閣高臺之上,南望群山連綿,低瞰明湖如鏡。青山碧水,花樹搖映。滿湖荷花,四面垂柳,令人心曠神怡。此時更覺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詩句何等絕妙!
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鐵公祠,鐵公祠是為紀念明代建文帝時兵部尚書山東布政使鐵鉉而建。
明朝建文帝時,燕王朱棣自北京揮戈南下,要奪其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兵臨濟南時,遭到山東布政使鐵鉉的頑強抵抗,嚴防死守,屢挫燕兵。燕兵圍攻不下,只得繞城而走。朱棣奪取皇位后,回兵復攻濟南。因寡不敵眾,城終失守,鐵鉉被俘,仍不屈服,遭酷形慘死,并珠連九族。后人敬其忠烈行為,建祠祭祀。
鐵公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后廢圮不存,現在的鐵公祠是1996年重建的。這是一組仿古式建筑,青瓦紅柱,古樸典雅。正廳置鐵公銅鑄坐像,像高2.3米,重1.8噸。造型威武,神態(tài)凜然,游人到此不禁評說歷史,指點興亡,真乃“大節(jié)凜東藩四百載至今如昨,崇祠留北渚萬千動雖死猶生。”
鐵公祠的西南側,有一處獨立的景區(qū),它由八角亭榭、湖濱曲廊、小石橋和荷花池等組成。清幽脫俗,別有情趣。這就是著名的“小滄浪亭”,為什么叫“小滄浪”呢?原來這組建筑是仿照蘇州著名園林滄浪亭的風格而建造的`。蘇州滄浪亭將園外的水與園內的亭臺、假山、花木聯成一起,借以擴大園景。這里的建筑,也是采用了借景法,借用了大明湖的粼粼碧波綠水,所以這個園中之園的南面不筑圍墻,而設臨水的長廊。西面是漏墻花窗,這樣就把湖光山色引進園景中來,讓碧波蕩漾的湖水和巖上的亭榭、假山連為一體,獲得了無限的外景。因此題名為“小滄浪”。園中有園,借景擴景的中國造園藝術的高明手法在大明湖也得到了證明。
小滄浪亭西墻廊下嵌有若干石刻詩文,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真是要言不煩,絕妙地概括出濟南湖光山影的特色,而且用語又是那么簡潔清麗。這幅聯語是清代學者劉鳳誥創(chuàng)作的,由時任山東巡撫的鐵保書寫。清嘉慶九年,鐵保在這里宴請其僚友山東提學劉鳳浩。席間,劉鳳誥士分贊賞小滄浪亭的精巧別致。明湖夏夜,風輕月朗,柳翠荷香,劉鳳誥觸景生情,才思頓開,吟得此聯,鐵保即席揮毫,為泉城明珠再添一筆光彩。該聯將大明湖荷花鋪面、楊柳抱岸、山罩泉城、湖映藍天的勝景展現于眼前,成為后人贊美濟南的絕句。
各位團友,大家現在可以在這兒劃船游湖,當你泛舟湖上,就會從另一角度去領略大明湖無限風光和萬種風情了。
介紹大明湖導游詞4
在這個熱鬧的季節(jié)里,歡迎各位來到美麗的泉城濟南游玩。今天我們要游覽的地方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大明湖。
清風吹醒楊柳,水波搖曳荷花。陣陣的清風吹拂在我們的臉上,就像是在歡迎各位的到來。大明湖。這個歷久彌新,盛名遠播的地方,正用它豐富的人文內涵,為我們游客講述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用它美麗的風景,為我們帶來心胸的愉悅。
進入大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個影壁,大家知道為什么要在這里建一個影壁么?一說是這是古代造園的一種手法,叫做“障景法”為了使園內的景物不至于一覽無余,所以就在這里建一個影壁,增加園林的幽靜與曲折,給人帶來更多美好的享受。還有一種說法呢是說這是為了阻擋妖魔鬼怪用的,妖魔鬼怪走直路,遇到影壁的話被檔在了墻外,就無法去傷害人了。它上面提有毛澤東同志的《采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今又重陽,歲歲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最后的這個“霜”字寫的很像是一個“霸”字呢?當時也有人問過,毛主席當時告訴大家說,他是希望革命的戰(zhàn)火,燒便祖國的大江南北。
在往前走,大家看這座提有“大明湖”三個字的石碑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么?注意一下,這個“明”字是不是多了一“點”?一說是趵突泉的水勢太大,把趵突泉的突字沖去一點,那一點跑到了大明湖里來了,所以這“明”字上就多了一點。還有就是說,清代的皇帝到大明湖來游玩,因為避諱“明”所以就在“明”字上多加了一點。
大家在岸邊行走,有沒有想起一句詩??柳詠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贝蠹疫有印象么?這一排排的柳樹在清風的出動下,柔枝輕搖。遠處的荷花也隨波蕩漾,送來陣陣荷香。這如此美麗的景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荷花,楊柳)。泉城人民喜愛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濁清廉而不妖,迎驕陽而不懼。所以呢,將荷花定為濟南的市花,并把與荷花相映相和的柳樹定為市樹。
大家知道大明湖是怎樣形成的么?相傳(又是故事)形成原因……….蛇不現,蛙不鳴…..
歷城周郭十二里,大名湖乃居其半。這是乾隆皇帝在來大明湖游玩的時候,寫下的動人的詩句,F在的大明湖雖然因為種.種原因已經沒有以前的大了,可還是擁有著四十六公頃的水域,占據了大明湖公園的一半還要多。在往前走就到了小滄浪亭了,一起去欣賞一下美麗的湖廣山色吧。小滄浪亭是一座一面臨湖,三面荷花環(huán)繞的軒亭,四周游廊環(huán)繞,在秋高氣爽,陽光照射合適的時候,可在此觀賞濟南八景之一的“佛山倒影”。
別致的景色吸引了歷代文人騷客前來乘涼賞荷,也就有了在這美景之中留下的眾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其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堪稱一絕,這是當年著名的書法家鐵保在此宴請劉鳳誥的時,劉鳳誥處景生情,吟詠成詩,鐵保揮筆寫了下來,成為描寫大明湖的最佳詩句。大明湖中還盛產蒲菜、茭白還有鯉魚。她就像是一位即美麗又有才藝的女子,時時刻刻都討人歡心。
(鐵公祠)大家看到前面的美麗的草地了么?經常有人在這里拍婚紗照,不光是因為這草地,還因為大明湖的美麗山色。在往前走就到了明湖樓,這里經常舉行婚禮,而且來
小吃——有空晚上出去走走,看看)介紹當年活捉王耀武的地下室也是當年共產黨的一個指揮所。(北極閣)臺階,獅子,四神,黑水,鎮(zhèn)壓水妖在此建閣。修煉,成仙。父母殿。
【介紹大明湖導游詞】相關文章:
大明湖景區(qū)導游詞03-06
大明湖導游詞(15篇)03-15
大明湖導游詞15篇03-15
大明湖的導游詞9篇02-05
山東濟南大明湖導游詞2篇01-30
大明湖導游詞300字(四篇)10-28
導游詞介紹02-14
大明湖日記400字10-15
黃山介紹導游詞04-02
介紹頤和園導游詞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