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長》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長》讀后感1
一口氣讀完了王海鸰的新書《成長》,心情還沉浸在書中的人物里、情節(jié)中。王海鸰的書不白讀,總能給人一些有益的思考。
《成長》寫了兩代人,兩對夫妻關系在婚姻中的成長。老一代的妻子為了丈夫的事業(yè),為了兒子辭去工作當起了家庭主婦,她的犧牲不僅換來了丈夫的突出成就,也換來了兒子的健康成長;新一代的妻子選擇了事業(yè),家庭卻遭遇危機,不僅夫妻關系瀕臨解體,母子關系也越漸疏遠。到底孰是孰非,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解答,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個女人在家相夫教子,支持丈夫在外做貢獻,將子女培養(yǎng)成人,送上社會,這樣的家庭主婦理應得到社會的認可。
在書中,王海鸰告訴我們:做父母是需要能力的。不要認為只要們生育了孩子就當然成了父母。以為是父母就擁有了天然的教育資格和教育能力并且終身擁有,這是一個大大的誤解。所謂青春叛逆,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家長沒有跟上孩子的成長。沒有能力教育的家長不如干脆放棄自以為是的教育,那樣至少可以使孩子免受干擾和誤導。
在新經(jīng)濟時代,要想成為一個好的父母,首先就要有終生學習的理念,而終生學習,不僅是為了孩子,也更是為了我們自己。
學習,是終生的事情,而成長,也應貫徹生命的始終。共同成長,不僅拉近了我們與孩子的距離,也是我們自己的生活更豐富,更精彩。
《成長》讀后感2
從教以來,接觸新課程也有一段時間了,但對新課改理念理解不夠深入全面,教學中總存在許多困惑:雖然教材基本知識沒有多大的變化,但備課就總是想到不夠新穎吧?
通過學習《教師成長》,我感到長了許多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活動多多而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的尊重學生;再者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那樣又成了“滿堂灌”的形式;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但是不能全靠問題來牽引學生,讓學生跟著老師走,這樣便又成了“滿堂問”的形式;另外教師的個人修養(yǎng)和素質也需要不斷提高,要靠不斷的汲取知識,學習先進經(jīng)驗來作保證。
總的來說,我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后,無論是教育教學的思想理念,還是具體的課堂操作能力,個人基本素養(yǎng)等等,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另外,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不斷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并認真地做好記錄,便于今后教學時借鑒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如: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照顧到學困生、合作學習沒有達到實效、對學生的評價語不夠恰當、沒有及時解決學生的提問等,我會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請教其他老師,為今后進一步的改進作充分的準備。
《成長》讀后感3
我最近讀書只是為了樂趣,想要培養(yǎng)讀書習慣。那為什么近期會看這本書?是因為我遇事又開始出現(xiàn)逃避心理了。于是,通過老鐵介紹,我就去看了這本書。其實這類書我以前讀的時候會覺得很艱澀,所以會拒絕讀它們。但是這本書里提到了2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我覺得對于我最近的狀態(tài)有非常大的啟發(fā),所以我才想要硬著頭皮把它們讀下去。一遍看不懂,那就多看幾遍。相信會有逐漸理解的時候。
固定型思維模式在我身上表現(xiàn)的非常明顯。
1、對于努力,我其實從來沒有真正去思考過。我從來沒有把它與成功掛鉤。努力就真的會成功嗎?
2、天賦,我也沒有真正了解過它。但是我認為人們會成功是與天賦有關的'。
3、當一開始我做事情很順利的時候,我可能會洋洋得意,然后,當我碰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會放棄這件事情。
4、我很著急。當我學習新事物的時候,我不能接受這需要一段漫長的過程,我總是覺得它可能一個月就得會有效果,要不然,我就不會成功的。
5、我時常拒絕溝通。我可能是覺得別人都是錯的。我自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是媽媽有時候會這么說我。而我只是覺得我是對的,我不想聽你們說的,你們就讓我犯錯誤,犯過錯誤后我下次自然就不會再犯了。
以上這些情形在我看來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所導致的結果,讓我深受其害。通過最近看這本書,我思考了這些問題,覺得很苦惱。我明白自己一定要通過努力來邁向成長型思維模式?墒钱斘以诂F(xiàn)實生活中真正遇到這些問題時,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依然被固定型思維模式控制著大腦,從而做出一系列不理性的行為。所以,即使你發(fā)現(xiàn)了問題,但是突破口在哪里呢?我還在尋找。
《成長》讀后感4
歲月無情,時間象流水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長大了,已經(jīng)上小學一年級.為了能夠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從孩子出生開始我便經(jīng)常翻閱一些能夠教育孩子的書籍,從中吸取一些方法用于自己孩子的教育.
從孩子六七個月開始,我們就一起讀《寶寶叢書》。哪個時候是我讀他聽,時而他也會在書上指指點點.一歲左右,我們就一起念間單的兒歌如《鵝》《鋤禾》等,他也能準確地指出動物,植物.到二三歲的時候就能夠背下這間單的歌謠,甚至能夠讀一些簡單的帶彩圖的兒童故事.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孩子養(yǎng)成了每天睡覺前必須讀書的習慣,先是自己讀,然后我在給他讀,周而復始從不厭倦.而且我們讀書的內容也很廣泛:有益智類,道德類有兒童成語故事等,而孩子喜歡讀的還是那古老的《恐龍百科全書》。他認為恐龍個個本領高,有會跑的,還有會飛的,他會一遍一便地讀,我也會經(jīng)常一遍一遍地講給他聽.日積月累孩子認識的字也越來越多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幸福的人生.我也一路緊隨同大多數(shù)家長一樣與孩子一起成長著.
現(xiàn)在的孩子接觸的新鮮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有時候作為家長也常常會被孩子提出的.問題給難住,弄的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來.每當這時我會告訴他去看書,書上有你要找的答案.慢慢地在孩子的提問和解決問題中讀書也成了我們的一種習慣.
孩子的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提高一個孩子的閱讀能力對于一個孩子的綜合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多讀書能夠豐富孩子的知識,拓展孩子的視野,更好地激發(fā)孩子的智力.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huán)境雖然不能造就人,卻能改變人.在培養(yǎng)孩子讀書性趣的過程中,我也會經(jīng)常帶他一起去書店在哪里看看書.因為書店里有無數(shù)個大小讀者或立或站都在聚精會神地翻看著自己喜歡的書,其中有許多是和他同齡的孩子.讓孩子置身于書的海洋中會給孩子一個強烈的熏染,常在書邊走,自會沾書香.有喜歡的書本回家時再買上一兩本.
書是人類的好朋友,因為在書中有我們一生都求之不盡,享之不完的知識財富.孩子已經(jīng)上學了,我們也感到了和孩子一起讀書的快樂.我們會有選擇地為孩子購買書籍,能配合孩子拼音學習的兒童讀物,讓他自己閱讀.我們會和他一起講書中的故事,他會很開心地給我們講丑小鴨是怎樣變成白天鵝的;他會告訴我們不要說慌話,怕長出長鼻子;他會告訴我們小燕子冬天會飛去哪里等很多。這樣的時候我們是快樂的,因為他讀懂了故事,可以把他從讀書中學來的知識和我們一起分享。
無疑對孩子閱讀的重視,現(xiàn)在正是全社會的一種潮流。多讀書可以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求知的渴望。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有許多伴隨他成長的書,我也多了些教育孩子的書籍,書成了我們的朋友和解答問題的幫手。我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成長,我將繼續(xù)為孩子的讀書而讀書,更好地引導他探索知識,了解世界的奧妙。
《成長》讀后感5
一說起書,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好處,當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去翻翻書,當自己閑著的時候也可以去翻翻書,因為書可以幫你消除一切煩惱,讓你在無聊中找樂趣,總之,書的好處很多很多。
書帶領我走進知識的海洋;書讓我嘗到了知識的樂趣;書讓我開闊了眼見,領悟到了自然的樂趣;從小到大,都是書陪伴我成長。
讀書寫需要一種良好的情操。
比如,在天氣晴朗的清晨,看著《安徒生童話》,我想我走進了大森林,與小矮人們一起玩耍,與動物們歡笑,我想我游進那富麗堂皇海底宮殿,尋找一只只小鯉魚玩耍,這些童話為我展現(xiàn)了一個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讓我懂得了什么是愛,什么是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惡。
正如我去年看的一本叫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以意無窮的藝術魅力吸引和影響著全世界青少年朋友。我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正直,勇敢,純潔,真誠的優(yōu)秀品格是激勵人們永遠向上的動力,而友誼,人性和人道則永遠是溝通靈魂的橋梁。
書,你讓我隨著你開心而開心,也會讓我隨著你哀傷而哀傷,和你在一起,使我的童年,少年過的是那么的絢麗多彩,你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易友。謝謝你,一路伴我成長。
《成長》讀后感6
利用暑假的時間,我閱讀了任永生寫的《學習即成長》這本書。作為一名教師,細細品讀此書,感受良多,收獲頗多。
此書的作者作者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動力、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式等方面系統(tǒng)闡述了成長本位下高效學習的途徑與方法,指導教師轉變角色,真正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fā)成為學習的設計者。課堂革命的核心是一場學習的革命。今天的課改要始終以學生的學習為邏輯起點,讓教師的教服務于學生的學。本書旨在討論如何更簡單地學、更科學地學、更高效地學。在建構三重體系的過程中,作者著重強調了三個觀點: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讓人真正成為人,讓不同的學生通過教育成為更加不同的人;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從知識本位向成長本位轉變,促進學生的成長;課堂是破解基礎教育諸多難題的指點和杠桿,要通過小課題撬動大教育。
此書中有個章節(jié)提到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學會,結合我們的教育現(xiàn)實,教學是一門藝術,永無止境。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知識和能力在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面臨的是一群孩子,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敢說敢做,無所顧忌,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的教學一定要突破傳統(tǒng)的說教,要以各種豐富多樣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主動的去學,是樂于學習,而不是被逼學習?墒窃鯓硬拍芗ぐl(fā)學生的學習呢?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 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學生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師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平時要多注意與學生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個性特點,愛護關心每一個學生,運用一些平等的語言和關切的語言與學生交流,不僅融洽了師生關系,又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升華為高漲的學習熱情。
情感伴隨著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它是一種推動學生學習和約束自己的巨大動力,“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苯處熞獙W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包容學生,經(jīng)常聆聽學生對英語教學的'需要和建議。
教師應以指導者的形象活動在課堂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平靜良好的心境下,接受語言知識,主動參與英語交際,保證擁有獨立的思維空間和人格空間。
二、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時代不同了,社會正在不斷地發(fā)展和進步。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提出現(xiàn)代青年應當“學會做人,學會關心,學會相處,學會學習”,而其中“學會學習”恰恰也是我們教師十分缺乏的一種現(xiàn)代社會所必備的品質。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揮者,對自己要嚴格要求,要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語言總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現(xiàn)代媒體及教學手段的高度發(fā)展打破了英語課堂教學的封閉性,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更是給人一種“世界就在眼前”的感覺。這就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地學習和充電,確保自己的知識更新和提高。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應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斷地學習語言技能、教學藝術,不斷提高自我素質。要想在課堂上揮灑自如,游刃有余,并非一日之功。
教師要把工夫下在課外,課前要吃透教材,深究兩綱,確定準確目標,把握好重難點,根據(jù)教材內容,精心設計風格各異的教案。上好每一節(jié)課,提高45分鐘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教師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講究教師的人格力量,以身作則,加強自身修養(yǎng),以行動給學生做出表率作用。
三、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是課堂中的主角。我們要放手讓學生多實踐。在每節(jié)課的設計上,教師都應該立足于學生的經(jīng)驗和年齡特點,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盡量的使教學內容生活化,通過游戲,課本劇表演等調動學生的學習。
希望教師的改變能促進學生們的學習,使他們真正做到樂學會學學會的目的。
《成長》讀后感7
《終身成長》的作者提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智力是天生的,固定不變的,做事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因此害怕錯誤,覺得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智力是后天努力可以提高的,做事的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會把錯誤和挑戰(zhàn)看成成長和改善的機會。
看完這本書,我的感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自我成長,另一個是人際交往;對我思維的最大改變,是學會了如何從“固定型思維模式”轉變?yōu)椤俺砷L型思維模式”的方法;不可否認,我們每個人,甚至一些成功人士,都在某一個時間段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去學習以及做任何事,甚至打游戲都是在不斷地證明自己的天賦與能力,喜歡裝作一個輕松可以完成所有事的人、不喜歡提問、不喜歡向他人求助……其實這是一次次故步自封的自我限制,不但是對自己發(fā)展的限制,看待事物發(fā)展的眼光也會受到局限。
比如,我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魔獸世界”狂熱追求者,從大學伊始,孜孜不倦的玩了很多年,平時也會與我交流一些游戲情況,因此,我認為游戲里不同等級的資源都是恒定的,所以我理所當然的認為部落的能力也是恒定的,低級別不可能打敗高級別的角色;直到有一天,我先生告訴我,他帶團成功的把一個八十級的boss打敗,當時他們團隊基本都是七十級左右,并向我展示他是如何布局下兵的、細節(jié)到每一秒、每一處,策略又是怎么講究的,換作以前,我一定會不屑一顧,本身對游戲的`興趣就不大,但恰巧那段時間我讀到了這本書,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固定型思維模式在我身上就是這樣運作的。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思維模式呢?這本書指出了很多的案例與方法,但是我覺得首先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認清自己,必須承認自己的普通。承認自己普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來就是特別的——倘若不是天才,也要帶有著一些別的光環(huán)。當你覺得自己普通時、當你覺得自己并非一個天才時,你才會更虛心地學習技能、接受他人的建議、不介意向他人求助,更平和地接受失敗與成功,這樣才能更好的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
第二點的啟發(fā)來自人際關系中相處的思維模式的改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如果一個人只想找完美的人來做朋友,那么他的社交圈子會變得非常有限。這也是“完美主義”這個詞第一次從我的認知發(fā)現(xiàn)原來它含有貶義。無論是要求他人還是要求自己,“完美主義”的出現(xiàn)都需要反省。
我覺得并不是說明企業(yè)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勝過固定型思維模式,這絕對是一句廢話結論,而是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比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更容易盲目自大,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更容易在任何環(huán)境下保持謙虛平和的心態(tài),從而這種人,不論是員工還是領導更有助于企業(yè)的發(fā)展,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
《成長》讀后感8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它被譽為“昆蟲的史詩”。而且一問世就被看作是昆蟲心理學的誕生,讀后我有許多感觸,也了解到了昆蟲們的各種習性。這本書記錄的是生物界中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有螢火蟲、螞蟻、密封和蟑螂等等。在大自然中是怎樣生活的,是吃什么樣的食物的`,如果繁衍后代,在雷雨中的以生存的等等。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一些平常我不了解的,例如螢火蟲的身上有斑斕的色彩,身體是栗棕色的。胸部呈現(xiàn)紅色,身上的花紋是環(huán)形狀的,邊緣還點綴著幾顆小紅點,如同穿了一條美麗的裙子,在這本書中我還了解到可愛的螢火蟲是一個肉食主義者,獵物竟是如櫻桃般大小的蝸牛,這真是我萬萬不曾想到的事情,一只如此嬌小的螢火蟲竟會以比它大好幾倍的蝸牛作為下手對象,這讓我聯(lián)想到一個在動物界人類界,甚至昆蟲界都行的通的道理——“弱肉強食”。
我除了螢火蟲,還了解到一種有趣的“泥水匠蜂”,它造的屋子全部有泥土做成,也沒有加水泥,或其它堅固的東西,那它的房子怎么住呢?其實,它們用的是從濕地上去來的潮濕的泥土,且泥水匠蜂直到做好房子才休息,做好后不易倒塌很堅固。讀完這本書,我了解到昆蟲界竟有如此之多的昆蟲,也了解到它們各種生活習性,讀完后,我也想像作者一樣,去大自然中探秘,去了解而各種昆蟲,這本書讓我更愛大自然。
《成長》讀后感9
古人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可這句話似乎一直無我無緣。書,是人類忠實的朋友,對于書我很少有過懷疑?善沁@本《終身成長》讓我品嘗了一回懷疑的滋味。
書中說到”無論一個人的智力水平怎么樣,你總是可以大幅改變它;無論你是哪一種人,你總是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既定類型!睂Υ,我深表懷疑。我本愚鈍,性格內向,一度自卑,缺乏自信,這是天生的本我,難道還可以改變嗎?
作者卡羅爾·德韋克不愧是杰出的心理學家,她竟然提前預測到了會有一批像我這樣不易改變的讀者,因此她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向讀者娓娓道來,她的話語像輕柔和煦的春風不斷從我耳畔吹過。終于在第78頁,當我看到“有一些老師宣揚并運用成長型思維模式,他們注重的理念是:所有學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拓展。一年后,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后進組和優(yōu)秀組都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弊源,我的想法被春風化雨般的卡羅爾·德韋克改變了,我對成長型思維感興趣起來,并且開始相信她。
一、改變
同樣的事情發(fā)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比如同樣是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方法和結果會有很大差異。有的同學死記硬背,像吸塵器一樣,如果學得不好,就會自己得出結論,認為這科并不適合我;而有的同學完全掌控著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動力,他們會尋找潛在的規(guī)律,不斷重新審視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保持學習的動力,即使他們認為課程無聊也不會讓自己的動力消失。原來,前者屬于固定型思維,后者屬于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模式會將人們變成不愛學習、不愿努力、怨天尤人的人;成長型思維模式能帶領你走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并且作者堅信地告訴我們: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
查爾斯·里德說過:播種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我想成長型思維應該就屬于查爾斯·里德所說的的播種一種思想吧。其實,每個人都是同時具備雙重思維模式的',通往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個長途旅程,需要經(jīng)過接受自己、觀察自我、命名困難,自我教育,制定計劃等過程。
當你成為一個成長型思維方式的人以后,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別人變得愿意幫助和支持你了,你想去改變他人的行為,結果他人的行為還真的因你而改變了。
二、運用
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要改變自己的思維,而且要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運用集體的力量,進行有效地聽說,改變也會奇跡般地發(fā)生在孩子身上。
不管是優(yōu)等生還是后進生,我們都要積極發(fā)現(xiàn)他的努力和進步,并表達出來。還記得我們班的小碩嗎,那個疫情期間不上網(wǎng)課也不寫作業(yè)甚至還說上學沒意思的他,自從開學被大家推選為組長之后就像變了人似的。我肯定了他作為組長的積極帶頭作用,后來他總是第一個找我背書,而且背誦的流利度也比之前提高了不少,平時上課時也是積極舉手發(fā)言。這次期中考試取得了96分的好成績,得到我們全體師生的鼓勵,成了組長和全班同學學習的榜樣。他的笑容百般燦爛,全然不見假期中沉默的影子,我想這也許是因為,碩是個大方外向、樂于助人、喜歡表現(xiàn)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一定喜歡在班級中學習,不喜歡獨自一人在家上網(wǎng)課。
我們班的文,是個家庭破裂的男生,也是個沉默的后進生,平時上課時總愛做小動作,常把文具拿在手里玩耍。一天早讀課上,我檢查孩子們背書,只見文手中拿著一卷衛(wèi)生紙不停地卷,卷好的白白的衛(wèi)生紙中彷佛還透出淡淡的黃色,我這才注意到原來他不舒服吐了。我趕緊走到他跟前,拍拍他的肩膀說:“是不是吃涼東西了,要不要去衛(wèi)生間?要不要去醫(yī)院?”他說:“老師,我不想吐了!蔽易屗鋈グ研l(wèi)生紙扔在垃圾桶,回來后我看見周圍的幾個同學又給他衛(wèi)生紙,后來他也沒吐,一直安靜地坐著看書,沒有小動作。我當眾表揚了他:“這節(jié)課,我發(fā)現(xiàn)文同學,雖然身體不舒服,可堅持了一節(jié)課,這種精神是可貴的,也是難得的,我還發(fā)現(xiàn)周圍同學送他衛(wèi)生紙,我想文同學也會感覺到大家的關愛,他身體雖然難受,但心理一定是溫暖的!彪y受的文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成長型思維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并有意識地做出調整,會更有把握獲得并保持成功,會讓改變發(fā)生。
《成長》讀后感10
之所以說喜歡上這本書是因為作者不僅深入淺出帶給我們全新的理論,更給我們指出了實現(xiàn)的策略。越到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不由自主的與自己的教育教學聯(lián)系了起來。我不斷審視著我的教學過程,我在教學中的一言一行。
我們要為他們提出誠實而有建設性的反饋。面對遭遇失敗的伊麗莎白,“我知道你的感受,你對比賽寄予了如此大的希望,而且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表現(xiàn),但是依然沒能贏,你一定感到很失望。但你要知道,你并沒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有許多女孩練習體操的時間都比你長,而且比你更努力。如果這是你真心想要的東西,那么你就要為此付出努力。”他父親的話給我?guī)韱⑹,我將它用在我課堂上的那一刻內心無比的喜悅。這是一堂測試課,當我宣布考試時,教室里一陣唏噓,擔心考不好而不想考試。我告訴學生們:“測試是學習的另一種方式,只有在考試中我們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盲點,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去加強和補償,從而達到學習目標,實現(xiàn)自我能力的提升。每次考試都只是我們學習的又一個新的起點,而不是終點。我們注重的不是分數(shù),而是考試時暴露出來的問題,如果我們把每次出現(xiàn)的問題都解決掉、克服掉,便有了新的收獲和提升!睂W生們安靜下來,從他們的眼神我知道,我們已經(jīng)達成共識。
同樣我們要為孩子提供建設性批評。批評孩子就要對孩子有幫助,然而好多時候我們的批評變成了抱怨、責備、懲罰,這對孩子有百害而無一利。正如那位勃然大怒的父親“這就是你的作業(yè)?你就不能認真做一次嗎?你要么笨,要么就是不負責任。你說,你是哪一種?”他的口氣是不是很熟悉呢?不要評判,要去指導。就像這樣,面對將釘子灑了一地的菲利普,你會說“你怎么這么笨手笨腳!”而是應該告訴他“以后要小心些,我們一起把它們撿起來”。這便是建設性批評。
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孩子們思維模式的建立。很多父母認為,當他們評判和處罰孩子的時候,他們是在教育孩子。然而他們教給孩子的僅僅是如果不按父母的規(guī)則和價值觀辦事,就會受到評判和處罰。而沒有教給孩子思考問題的方法,讓他們自己做出更有道理、更成熟的決定。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孩子覺得你覺得他不夠好或比喜歡他或自己不優(yōu)秀,久而久之就容易有固定思維的傾向。我們要給孩子的不是評判,而是指導。告訴他們標準,并教會他們如何達到標準。泰格.伍茲的父親給我們做出了榜樣,雖然他希望兒子在高爾夫方面有所建樹,但他尊重兒子的選擇“如果泰格想成為一名水管工我不會介意,只要他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水管工。我的目標是培養(yǎng)他成為一個出色的人!辈⑶宜o兒子的建議是要去付出,付出時間、才能和滿腔的熱愛。
如何成為好老師和好父母呢?
通過降低標準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我們需要的`是在提高標準的同時,交給學生達到標準的方法。這讓我想起前不久朋友對我的訴苦:“兒子一學習就鬧情緒,還一邊學習一邊玩橡皮,摳手指,作業(yè)老師不能完成!币环勗捄笪业弥,她將所有的作業(yè)一次性全告訴孩子,而沒有告訴他怎樣去安排時間。在他責備孩子的時候,也沒有注意給孩子提出建設性意見。我給他的建議是:“根據(jù)作業(yè)量,將孩子的作業(yè)分段,并告訴孩子沒完成一項作業(yè)就在已完成作業(yè)下畫一個對號,并且給孩子休息的時間。另外,如果孩子完不成作業(yè),也不要一味的批評他不認真,精力不集中。而應該跟他共同分析問題原因,并跟他一起克服困難,并分享解決問題后的樂趣!笨傊⒆訑[明立場,我是來教你的,我不是來評判你的能力的。面對問題學生我們要告訴他們真相,之后交給他們縮小這個差距的方法,我們能為孩子提供的是資源和技能,面對孩子的成就,不要一味夸獎,更應關注孩子的努力過程,讓他們知道我們相信他們有成長的潛力,知道我們會全心全意的幫助他們學習。
《成長》讀后感11
思維方式?jīng)Q定一切!
在聽這本書時,我想到了聽的另外一本書《百歲人生》。
《百歲人生》中說,長壽時代已經(jīng)來臨,我們或將活到100歲,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辦?
80后的我們,如果有50%的機會能活到90歲, 我們該怎么安排余下的人生?
00后的你們,如果有50%的機會能活過100歲,你們會怎么安排余下的人生?
如果沒有正確的思維方式,沒有終身成長的思維理念,我們不是活著,而只是在等待死亡。
整本書,都在說兩種思維: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急于證明自己,喜歡把責任推給別人,徘徊在自大和自卑之間,在乎結果,相信天賦,視失敗為一種身份。
成長型思維:能正確看待自己和現(xiàn)狀,能100%承擔責任,分析為什么比結果重要,相信努力,視失敗為一個行為。
從兩種思維模式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成長型思維的`人更理性,能直面困難和挫折;而固定型思維的人更感性,不敢面對失敗,抗壓能力弱,經(jīng)受不了打擊。
我們就假設一下,如果對于一個有可能活到90歲的70后,兩種思維的人如何來策劃另外50%的生命時間。此時的70后,人已到中年, 面對復雜多變的時代,原有能力已不足以滿足未來持續(xù)的需求。
固定型思維的人,會覺得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榮譽、地位、經(jīng)歷和能力不容挑戰(zhàn),不能接受和自己理念觀念不一致的人和事,等待退休的休閑生活,躺在前半身的成果上坐吃山空,等待死亡那一天的來臨。
成長型思維的人,會預測時代的變化和需求,努力學習新技能,虛心向年輕的人學習,擁抱改變,延長工作階段,迭代知識和能力,擁有好奇心。腳踏云彩時,心如履平地,深陷泥潭時,氣自高潔,活的豐滿而富有生機。
任何時候我們都有一個權力是別人無法剝奪的:選擇的權力。
所以,現(xiàn)在是什么樣的人和未來準備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成長》讀后感】相關文章:
《經(jīng)典與成長》讀后感11-16
《成長》讀后感范文08-28
《名人成長故事》讀后感11-24
成長心靈雞湯讀后感06-04
成長心理:在觀察寵物中成長08-28
激勵寶寶成長格言|兒童成長格言09-26
成長的寄語02-10
成長煩惱07-05
成長的日記12-12
經(jīng)典成長的語錄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