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600字(精選10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600字(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1
宋濂先生小時家窮,有句話叫“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今讀《送東陽馬生序》徒生若干感慨!先生幼時艱難若此與我等幾乎一致,可他立志求學之心無從減少一分一毫,卻日益努力,鞭策自我,頗有孔夫子所言“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氣概。直至終有成就,成為一代理學大師,此間種種奮斗事跡令我輩感佩至深,此乃世間之大人也!
予自幼貧苦,自小盼望學有所成。今日觀來,至難!小時上初中須到家外十幾里地的學校讀書,三日一回,母親備好饅頭,干凈衣服等我拿走。夏秋之際還好,溫度適宜,直到秋冬季節(jié),北風怒號,冰雪益深,我獨自一人騎著自行車走在黃河大堤上,毫無遮擋,徹骨的涼意浸透身體。有時車子壞了,還要扛著車子走,幼小的肩頭容不下這重量,曾棄車一旁哭號不止,無法,繼續(xù)前行,疲憊不堪,到學校時遲到已久,老師責罵,罰站一節(jié)課,雙腿酸軟,滿眼淚珠,委屈至深,不能訴冤。今日思來亦感觸頗深,苦日子待在心底很深了,沒讀到先生這篇文章以前,很少從心底泛上來,今日如遇摯友,一吐為快!
與先生相同,我求得一良師益友,便是書籍。自高中起,讀得錢鐘書、梁實秋,還有竹林七賢,便覺得有頓開茅塞之感。后追求學業(yè)十幾年直至見日仍一事無成,有愧于父母親友!
近幾年日讀書漸多,涉略廣泛,文史哲皆可通讀,智識愈多,見解也深刻起來,與丈夫切磋并給予孩子很多指導,三人同時進步,家庭里增加了更多討論與辯解之聲,此亦蒸蒸日上,漸有起色,深感欣慰!
而立之年,日日三省吾身,今日雖食飽寢暖,卻不忘時時讀到自己,勿忘初心,努力前行,終有一日可厚積而薄發(fā)矣!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2
《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章講述了宋濂為激勵后生馬君則而現(xiàn)身說法自己年幼時求學的經(jīng)歷與環(huán)境。
我看到文中的宋濂有很多美好的品質,比如尊師重道,即使面對老師的訓斥,并沒有感到難堪,而是表現(xiàn)的更加尊重老師,禮節(jié)更加周到;信守承諾,借了別人的書,就算是冬天,硯臺里的墨汁凍成堅冰,手指不能屈伸,仍不放松,抄錄完后就趕緊給人家還回去,不敢稍有越過約定的期限。
在文中我特別注意到一點,他并沒有因為自己衣著破舊而同學者衣著華麗就感到自己低人一等。相反,他并不覺得吃穿享受不如別人,絲毫也沒有表現(xiàn)出羨慕的意思。我覺得這在現(xiàn)代社會是很珍貴的品質?旃(jié)奏時代中,人人都講究時尚,要跟隨潮流,甚至稍有一點落后,就會被別人所恥笑。社會上充斥著攀比的壞風氣,這在學生之間尤為突出。
所以學校才會統(tǒng)一制做校服,從而杜絕了攀比的壞風氣,但是在同學之間并不能夠徹底杜絕。有的學生甚至為了一條小小的發(fā)帶不吃不喝幾天,只為買到和別人相同的一款,只為滿足自己的那點虛榮心。甚至在某些同學眼里,這居然是一種常態(tài)。長此以往,就算有的同學并不攀比,但當自己沒有和他人相同的東西時心中不免也會有一種自卑感,甚至感覺自己低人一等。循環(huán)反復,這就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也形成了社會上的攀比風氣。
面對物質上的匱乏,宋濂卻沒有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而不是物質上的攀比。我覺得現(xiàn)代人更應該學學古代人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氣質吧!物質的確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但是卻也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們不應將目光全部著重于物質生活,還要去追求我們的精神方面的滿足,去做一個知世俗而不世俗的人吧!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3
《送東陽馬生序》講述的是現(xiàn)代的那些為科舉考試而讀書人,講述他們的恒心。他們把四書五經(jīng)讀了上百遍上千遍,但是他們度不會感到膩煩,他們認為想要為國家做貢獻,做這點致力是必須付出的,這是一個必經(jīng)的過程。在宋濂的這篇贈序中就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大文豪艱苦的求學歷程。
讀過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想就是我太僥幸了。
從時間上,我慶幸我沒有生在封建社會,而是生在了二十世紀,不必被當時的制度所壓著,我喜愛我如今的自由。
從家庭條件和生活上,我非常地同情他。他小時候由于家貧以致于買不起書,他只好把從他人家借來的書抄一遍再還給人家。即便是在冬天,墨汁都結成了冰,手指都很難蜿蜒,他照舊會按照商定的時間抄完后送還給人家。他怕沒有名師指點,經(jīng)常跑幾百里路去請教成績。冬天在深山巨谷中行走,皮膚都龜裂了也渾然不知。他總是穿得破襤褸爛,但他素來都不艷羨那些身穿綾羅綢緞的人。
看看咱們?nèi)缃竦臈l件,你如果想看書,父母就會給你買;你如果有成績不會,父母就會給你請家教;你的衣服破了舊了,就會給你買新的衣服。咱們的任何條件都不比他差,但是學習卻沒有他那種用功刻苦的精神。
我們的確要好好的反思一下,是不是咱們的條件太好了,讓咱們只懂得享用,卻不懂得利用。咱們總是在叫苦叫累,可是細心的想一下,中國現(xiàn)代時的人為什么能受得了,而咱們?nèi)ナ懿涣四?缺少一種想要刻苦學習的信心而已。如今的咱們很僥幸,咱們要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4
讀《送東陽馬生序》,我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寧濂在冰雪天里忍受著刺骨寒風抄寫書籍,在鄉(xiāng)野的小路間奔波尋師、在深山中若覓住處,以及身穿破絮卻仍自得其樂的樣貌。不禁深深感嘆:果然唯有勤與苦,才能為將來開闊一片天地,造就一位將才。
宋濂元疑是在貧苦中求學的一他幼時家中沒有書,成年時無法拜師,無法有鮮艷明麗的服飾甚至是保暖的衣服。這一切的辛苦,是我們無法體會的。對于我們而言,所謂的“辛苦”是父母教師給予的期望和幾份作業(yè)。
我們應對著父母教師般切的期望,卻把它們想象成無形且巨大的壓力,我們應對著書桌上的作業(yè),卻把它們想象成無法跨越的`大山。于是我們仰天長嘆:“我們很辛苦!”可這“辛苦”沒有半點能與宋濂的苦相比,因為至少我們能坐寬敞明亮的教室,捧著屬于自我的嶄新的書本,聆聽教師的講課。這些,怕是宋濂幼時所不能企及的。
可是宋濂沒有在苦難中退縮,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勤,去攻克那些苦所帶來的困難。沒有書箱,他便借他人的來抄寫,沒有教師,便四處訪問;沒有衣物,便默默忍耐寒冷與嘲諷。尺因他心中有讀書的愿望與樂趣,他便能克服苦難,以勤求知。
而我們,在應對學習中的難題,學習中的苦難時,是否也應把苦難作為度過無涯大海的舟,以勤奮作為登頂?shù)慕輳,不懼一切,向上攀爬?/p>
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們應當向宋濂那樣,把苦難與困難當作是到達彼岸的幫忙者、墊腳石,把勤勞當作是通往成功的陽光大道,以勤為徑,以苦作舟,在生活、學習中奮力前進。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5
讀《送東陽馬生序》的時候,我眼前似乎出現(xiàn)了宋濂在天寒地凍時忍受寒冷抄寫書籍、在鄉(xiāng)間小路奔波求學、在大山深處苦尋住處和身穿破衣卻積極樂觀的樣子。我不禁深深感嘆,果然只有勤奮和苦干,才能為未來開辟一片天地,造就一位人才。
宋濂無疑是在家境貧寒的時候讀書的,成年時不能拜師,更不能有鮮艷亮麗的服飾甚至是暖和的服飾。這一切很難,我們無法理解。對我們來說,所謂的“辛苦”就是父母和老師給我們的期望和一些作業(yè)。我們面對的是家長和老師們殷切的希望,但是卻把這些希望看成無形的、巨大的壓力;我們面對的是課桌上的作業(yè),但是卻把這些作業(yè)看成不可逾越的大山。
所以我們仰望天空,感嘆著“我們很努力”,可這“辛苦”絲毫比不上宋廉的苦,因為至少我們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拿著屬于自己的新書,聽老師講課。這些,恐怕是宋濂小時候無法企及的。
但宋濂并沒有在苦難中退縮,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勤奮,去克服那些苦難。沒有書,他借別人的來抄;沒有老師,他到處求學;沒有衣服,他默默地忍受著寒冷和嘲笑。懷著讀書的欲望和樂趣,他能夠克服苦難,獲取更多知識。
而我們,面對學習上的苦難,我們是否也應該把苦難當作一葉扁舟,穿越茫茫大海,用勤奮作為捷徑攀登頂峰,不怕一切,勇往直前?
古人說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們應該學習宋濂,把苦難當做到達成功的墊腳石,把勤奮看作到達成功的陽光大道,在苦難中積極生活,奮力學習,博取成功。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6
古人學習時與我們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他們的求學之路是否一帆風順?這個讀了《送東陽馬生序》你就知道了。
《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章是作者宋濂為了勉勵同鄉(xiāng)晚輩馬君則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怂鶎懙囊黄浶颉N闹袑懥俗髡叩脮y,從師之艱和求學之苦。令人不禁感嘆作者的好學精神與苦學精神。
結合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要比作者好上百倍甚至千倍。不用千里迢迢去求師,也不用想盡一切辦法去得書。我們現(xiàn)在的條件優(yōu)越,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想看書直接去書店買,到上學的年齡是會直接去學校報名,有老師來指導你?晌覀儏s唯一少了作者的好學精神與苦學精神。文中寫道:“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弗之怠。”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學習的刻苦。我們不用抄書,有充足的時間去讀書,可是,有些同學卻從未好好多過,他們與宋濂相比,多了一份優(yōu)越,少了一顆好學的心。
文中有一句話:“余則溫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北憩F(xiàn)了作者對學習的癡迷,對衣著打扮的不在乎。而我們呢?有些同學不比學習,只比吃,比穿,看誰打扮的“靚”打扮的“帥”,存在明顯的攀比心理。這樣一來,學習成績一定有所下降。
你可否想過,衣著只是一個外表,而內(nèi)心的美才是最令人著迷的。我們喜歡美麗,沒有錯,但不要過分追求美麗,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在內(nèi)心上給自己增加美麗,有知識的人是美麗的。我們應當學習作者,學習他那以學為樂的精神。記住,用珠寶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同學們,看看《送東陽馬生序》,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是美好的,告訴我們要擁有一顆好學的心,讓我們一同努力吧,一同去展望美好未來,為了明天而努力奮斗!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7
《送東陽馬生序》是選自宋濂的《宋學士文集》。文章先敘述作者青少年時求學的種種艱辛,然后聯(lián)系馬生求學的優(yōu)越條件,這樣,我們不難就可以得出其中之一道理:一個人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于自己的專心與否。
文章中提到宋濂自己小時候讀書的情況──“余幼時即嗜學。學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在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宋濂小時候讀書的環(huán)境是那么惡劣,家中無錢,問人借書,寒中抄錄,而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是勤奮好學,刻苦鉆研,專心求學。因此,他后來有名望有地位,詩文成就高。由此看來,一個人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于自己的專心與否。
其實,學有所成并一定要在順境中、逆境中、優(yōu)越的社會年度中、機遇中才能達到的,最重要的也是自己,自己的專心與否。
外國有這們一則故事:貝多芬小時候跟外國的老師學唱歌和彈鋼琴,由于貝多芬對彈琴方面有興趣,學得比較好,老師看好他,并想把自己畢生精力傳授給他,但貝多芬的語言跟其老師的有所不同,導致他聽不懂、理解不了。因此,貝多芬在那時起,在練習彈琴之余,還要學老師的語言,他很認真,一天有20小時,他的眼睛是有光線射進去的。皇天不負有心人,2個月之后,他根本把該語言學到七七八八了。這樣一來,貝多芬就可以得到老師的指導,最終在世界上有名義;有地位,對于第六交響曲,我想人人都有聽過、聞過。
誠然,學有所成、成才不是三心兩意,亂來就可以達到、實現(xiàn)的。而是要努力、勤奮、艱苦、刻苦鉆研。再加上自己對學習的專心。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8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贈序,是明朝文學家宋濂贈給他的學生馬生的《送東陽馬生序》,這篇贈序透過介紹作者的求學經(jīng)歷來勉勵馬生勤奮學習。讀了這篇文章,我確立了人生的新目標,擁有了前進的動力。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確立了人生的新目標。是它讓我明白了路途的坎坷,人生的艱難,是它讓我學會了堅持。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這就是作者當年的學習環(huán)境。它激勵我從失敗邁向成功,在不斷地體驗挫折與失敗的過程中完成自我的人生追求,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擁有了前進的動力。有時遇到困難真想放下,但這時,宋濂求學的身影便浮此刻我的眼前,給了我堅持下去的信心,讓我重新振作,迎接挑戰(zhàn)。在挑戰(zhàn)過程中,跌倒是難免的,但只要把自我與宋濂相比較起來,就會感到很慚愧,只能擦干眼淚,繼續(xù)前行。個性是當我讀到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時,我更加體會到宋濂當年求學時所遇到的困難之大,學習勤奮之至。在那種條件下,他都能學習,而我們又有什么做不到呢?
作者在校舍中不與別人比吃穿也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同舍生皆被綺繡,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袍敝衣處其間。盡管如此,作者還是略無慕艷意。聯(lián)系到自我來談,以前我總是與同學相攀比,因此浪費了許多時光和錢財。此刻呢?我讀了這篇文章后,已經(jīng)為自我樹立了一個警示牌了:不要把過多的時光浪費于與別人攀比上,這與圖財害命沒什么兩樣。
讀了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我確實明白了很多道理。有宋濂的經(jīng)歷在前,又能有什么困難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呢?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9
前些時候,我又預習了一篇名叫《送東陽馬生序》的古文,讓我獲益良多。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例子,使同為學生的我感到這似乎不是幾百年前的故事,而是我的身邊事,更使我知道求學路上一路坎坎坷坷,我們應不畏艱辛,勇于探索,才能業(yè)有所精,德有所成。
從文中我們知道,古人因家境貧寒而借書親手抄寫,雖然辛苦卻一點也不放松,抄完便跑去送還,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終于有機會看到各類書籍。而面對著父母為我買的一大堆書,我卻很少細心地讀過,真不敢與古人相比。古人向先生請教問題時畢恭畢敬,遇到先生訓斥、呵責時,他的態(tài)度變得更加恭順,禮節(jié)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辯解,直到先生高興了,才再次請教。
面對古人在如此艱難的求學條件下,對知識的渴望與決心,我羞愧得無地自容。古人為了求學,不畏天氣寒冷,即使四肢都凍得動彈不得,一日只吃兩餐,穿戴不如他人也全都不在乎,而我們豐衣足食從不為受凍挨餓擔憂,也沒有奔走的勞累,更不必親手抄書,但仍學業(yè)不精通,那只能怪我們用心不專一了。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都把心思放在比吃穿上,對自己的成績毫不在意,每逢考試都一心思地想著多抄幾道答案,多對幾道題目,卻從不肯自己好好用功讀書,真是可悲啊!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拉扯大,費盡了他們所有的心思和精力,為的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殊不知我們卻弄巧成拙,辜負了他們的期望,這能怪誰?怪的只能是我們自己。單單是嘴里說著,自己長大以后要出人頭地,找一份好工作孝敬父母,可是實際行動呢?天上永遠不會掉下黃金,一切只能靠我們自己。不要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10
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至今我都沒有真正讀懂“勤”、“苦”的真正含義。我自詡聰明絕頂,任何老師講的東西,只需稍稍意會就能學透,于是乎,對學習很不用心,幸遇幾位良師,成績才沒有下滑。但當我讀了《送東陽馬生序》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
宋濂,明朝著名詩文家、政治家,官至宰相。年幼時家境貧寒,但勤勉苦學,終成一代文豪。是勤奮、是信念、是執(zhí)著成就了他。
宋濂“幼時即嗜學,”但“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只得“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且“計日以還”。當讀到“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依舊“弗之怠”時,我被他的勤奮和執(zhí)著而震撼了。想想自己的境況,較之宋公好上不止百倍,可面對學習,就是惰性十足,怕苦,下不了決心。因而學業(yè)平平,所得知識就十分有限。
成年后的宋濂外出求學,那求學的艱苦,更是不可想象——老師態(tài)度的嚴厲,路途遙遠,環(huán)境惡劣,在校生活的粗劣,都沒有讓他放棄刻苦求學的念頭。即使在與同舍生天壤之別的條件對比中,他“略無慕艷意”,依然執(zhí)著于自己的信念,以“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聊以自我安慰。他憑借著自己的勤苦專一,百折不撓,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美好未來,實現(xiàn)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大轉折。這不正應驗了“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嗎?
捧讀在手,反復品味,書中的字字句句,每個細節(jié),無不撞擊著我的心扉,使我倍感羞愧,無地自容。宋濂能在物質條件極度困窘,無師咨詢的艱苦條件下頑強成才,身處條件優(yōu)越的今天的我們,是不是該考慮考慮自己的未來呢?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600字(精選10篇)】相關文章: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作文03-19
讀送東陽馬生序有感07-18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650字03-19
讀送東陽馬生序有感作文03-19
送東陽馬生序讀后感600字(精選5篇)01-06
《馬橋詞典》讀后感12-04
《馬燕日記》讀后感800字(精選16篇)01-15
草房子細馬讀后感11-27
馬云語錄精選11-07
廣東陽江旅游攻略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