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童年讀后感模板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童年讀后感模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個人童年讀后感模板1
假期里,和兒子一起讀了高爾基的《童年》。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面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高爾基刻苦自學文化知識,并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實的途徑!锻辍、《在人間》、《我的大學》被人們稱為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讀完這本書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高爾基那悲慘,令人憐憫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這部書真實地再現了十八世紀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
《童年》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阿廖莎孩時的磨難。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外公的粗暴、自私,兩個舅舅的愚蠢、惡毒,甚至他們的兒女也不善良,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人們的丑陋面目:既貪婪,又殘忍,為了個人的利益吵鬧、打架,勾心斗角,甚至不惜傷害別人的性命。
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也有善良、正義的存在。外祖母給了阿廖莎正義的力量,讓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她經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故事,在無形中教會他做人的道理,使阿廖莎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沒有染上陋習,并且不畏艱難,堅強的和邪惡做斗爭。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四周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fā)生那樣的事情。和阿廖沙相比,現在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他(她)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多彩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為很多的孩子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在他們看來,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F在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誰也沒有走進“人間”,當然,大街的乞丐不必說,那是極少數的,F在,如果讓一個11歲的孩子獨自在社會上闖蕩,我們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有阿廖莎那種堅持不懈、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童年》,讓我們學會珍惜,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學會感恩,感恩我們和諧的社會。我們現在的生活是美好的,在美好的生活中要有一顆美好的心靈;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多為別人著想,關心身邊的弱者;尊重、關愛我們的長輩,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不應該為一些小事情而耿耿于懷,要有一顆純潔、寬容的心,美好的走完這一條人生的道路!
個人童年讀后感模板2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是歡歌笑語的,童年是“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在一個祥和安靜的夜晚,我呆呆的躺在溫暖的被窩里,準備睡覺,側頭一躺,看見書桌上有一本書,好奇心驅使著我下床去看看那本書!啊锻辍,不是我上一次去書店買的嗎?反正我現在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多吸收點知識”,于是,我就翻開了這本書,映入眼簾的是一段前記。我仔細地看了看,開門見山,點明了主人公是阿列克謝。我繼續(xù)向下瞧了瞧,說阿列克謝的童年是苦難的。這就不得不引起人的深思,我們的童年都是豐衣足食的,放學后還可以和伙伴們在草地上,公園里盡情的玩耍,但為何阿列克謝的童年過得不好呢?我就一發(fā)不可收拾,迷上了《童年》。他三歲那年,父親便英年早逝,他還小,并不理解死亡是什么意思。他只覺得父親的樣子很恐怖,母親的行動很詭異。他外祖母是位和藹可親,善良溫柔的人。然后,他外祖母和他母親辦理完父親的喪事后,來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家的風氣非常不好,他的兩位舅舅因為奪家產的事而互相爾虞我詐,他的外祖父的脾氣火爆,喜怒無常,經常不分青紅皂白打外祖母,阿列克謝在這種黑暗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了脾氣暴躁,叛逆的性格,偶爾,還大打出手,與外祖父拳頭相見。他的媽媽因婚姻的事經常與外祖父吵架,后來她的媽媽嫁給了一個比她小的子弟,最終受盡折磨而亡,阿列克謝還產生了想要殺死繼父的念頭,但還有一道圣光在照耀著他,那就是他的外祖母,他的外祖母對他諄諄教導,并把他撫養(yǎng)成人。他最后一次回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與他白頭偕老的外祖母分割了家產,阿列克謝開始賺錢,不顧被人歧視而走上街頭撿破爛換些戈比,來贍養(yǎng)他的外祖母,看出了他濃濃的一片孝心,這就是他的'童年。
但阿列克謝的童年只充滿酸辛嗎?答案是否定的。他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在一起自由自在的玩耍,看出阿列克謝是多么渴望有一段美好童年呀。
比起我們現在,他是多么悲慘呀,在七彩繽紛的童年里,早上起來,還略帶睡意,為了要上學,爸爸媽媽還給我們穿衣服,中午回來,爸媽早早的準備了一頓豐盛大餐,到了下午我們又“飽飯歸來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漸漸地,我們認為爸媽為我們做的事都是理所當然的,有些小朋友竟然還說出“如果幫父母做事,還有違天理!卑謰寣欀覀儯覀円裁从惺裁,而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還經常做出對父母不敬的事。這種生活對我們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了,哪里還懂得去珍惜。讀了《童年》后,我懂得了要靠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才真正算得上是收獲。童年匆匆去也,少年就要到了,就讓我們打開塵封的記憶,回首自己的童年去感受高爾基所著的《童年》,去感受不一樣的童年。
個人童年讀后感模板3
這幾個星期,我一直在讀《童年》這本書?催^之后我被書中的內容震撼著,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童年》講述了阿廖沙的父親去世了,母親帶著他去投奔外祖父。外祖父開了家染坊,隨著家業(yè)的衰落,外祖父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阿廖沙,還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阿廖沙的兩個舅舅也很粗野、自私,整天為爭奪家產爭吵斗毆,瘋狂地虐待自己的妻子。但是,善良的外祖母常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故事給阿廖沙聽,使他能明辨是非。外祖母就像一盞啟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又孤獨無助的心,讓他懂得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外祖母給予阿廖沙勇氣和力量,使他在這個彌漫著殘暴與仇恨的家庭里仍保持著對生活的信心與熱情,讓他在這個冷冰冰的人世間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并逐漸成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男子漢。
《童年》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外祖母和阿廖沙之間深厚的感情。書中的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圣徒一般寬廣的胸懷。每當阿廖沙晚上睡覺的時候,外祖母總是給他講故事,還配著滑稽的動作。無論那一天,阿廖沙有多么不高興,只要一聽外祖母講上帝的故事,心里就會無比的喜悅。這些美妙動聽的故事如春雨點點滋潤著阿廖沙幼小的心。外祖母給了阿廖沙很大的幫助和影響,正如書中寫到:“她沒來時,我好像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喚醒了,把我領到明亮的地方……”而阿廖沙也總是在外祖母遭到外祖父毒打時勇敢地跳出來,為外祖母打抱不平,甚至去幫外祖母打外祖父。
看完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我才深刻體會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我有愛我的父母、長輩,有溫暖的家,有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基本上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阿廖沙卻生長在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嘗遍了人間的痛苦和丑惡!霸跓o盡的日常生活中,痛苦就是節(jié)日,火災就是游戲,在空無一物的臉上,有一條抓痕也算是點綴……”如果說,阿廖沙像生活在地獄,那我就像生活在天堂。我就好似溫室里的花朵,沒有經歷過風吹雨打,沒有遭受到磨難挫折。我無法想象如果我生活在阿廖沙的時代,我是否能像他一樣勇敢、堅強、樂觀。阿廖沙的陰暗童年并沒有影響他的成長,在無盡的苦難及與惡勢力的頑強斗爭中,在接受和認識現實中所有美好事物的過程中,阿廖沙成長為一位偉大的作家,蜚聲世界文壇。從阿廖沙的身上,我懂得了:無論身處多么惡劣的環(huán)境,無論前途多么的黑暗,無論遭受多少的打擊,只要堅持信念,滿懷希望,明確目標,不懈努力,就一定可以到達陽光普照的頂峰。
個人童年讀后感模板4
寒假中讀了一些文學名著,其中有一篇就是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高爾基出生在俄國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一個木工家庭,早年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歲走向社會,飽嘗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據他童年的生活而寫成的,可以說是自傳體小說,正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小說中的主人公同樣是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著這樣的風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祖父經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阿廖沙幼小的心靈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嗎?!所以這本書都會令我們每一個人感到不快和壓抑,這也是必然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惻隱之心。
處在這樣丑陋的社會,我們不得不擔心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完全是丑陋不堪的一面,身邊還會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于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窩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藹、最有人性的形象,她總是用她的溫存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fā)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祖母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里。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然而我覺得與其說是被他們害死的',還不如說是被這個黑暗的社會所吞噬的。高爾基正是以他無產階級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嫻熟的藝術技巧,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成功地再現了阿廖沙作為一代新人從覺醒到成長的艱難歷程。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于相信,竟會發(fā)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钡,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fā)光。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么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我想這大概就是高爾基想要表達的另一個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題——批判俄國幾世紀以來形成的小市民習氣,痛斥小市民的卑鄙靈魂。讓這種卑鄙靈魂消失,正是無產階級努力的方向,直至今天還在繼續(xù)……
個人童年讀后感模板5
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著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后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fā)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后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fā)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里,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么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么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并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里,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后,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么,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
【個人童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童年個人讀后感11-26
憶童年 思童年 -《童年》讀后感02-15
有關《童年》個人讀后感08-16
假期《童年》個人讀后感08-03
個人童年讀后感范文03-09
童年讀后感_童年讀后感02-17
童年的個人讀書筆記12-19
童年個人讀書筆記11-28
中學生《童年》個人讀后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