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四川省少妇一级毛片,老老熟妇xxxxhd,人妻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時間:2022-12-13 18:56:07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5篇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5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

  前段時間讀完了一本叫做《被討厭的勇氣》的書,書的副標題是“自我啟發(fā)之父阿德勒的哲學(xué)課”。最開始,我并沒有注意到副標題,吸引我的是書里面新穎的小標題,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沒法改變一個人”以及“自卑情結(jié)只是一種借口”。這些充滿成長性的觀點正投我所好。

  貫穿整本書的是心理學(xué)“三巨頭”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學(xué)思想,以對話錄的形式展現(xiàn)。書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著阿德勒,青年就像是個愣頭小子,沒大沒小地不斷質(zhì)問和懷疑著智者的說法。

  談起心理學(xué),很少有人會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點的還會知道榮格,但是大多數(shù)人聽到阿德勒的名字都會一頭霧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學(xué)歷史上的地位如何?這本書都給我們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數(shù)《超越自卑》了吧,傳說阿德勒其貌不揚,身材矮小,成績還不好,三歲時弟弟死在他身旁,兩次被車撞,五歲差點死于肺炎,可以說命運多舛。他有足夠的理由自卑,但他卻成為逆襲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幫助別人超越。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2

  這篇讀書筆記是一名大一新生寫的。年近半百,讀來也覺得頗受教益。自由是件奢侈品,做自己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榮耀,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路上,勇氣是承受命運的必備鎧甲。但愿,我們都能聽從內(nèi)心的召喚,做一個閃閃發(fā)光的自己。 ——木羽/薦

  如果說自卑是人類與世界互動的必然結(jié)果,那么勇氣就是人們在追尋有意義的人生中的必然能力。它就藏在每個生命體的某個角落,期待著特別的機遇。正如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fā)之父”阿德勒的哲學(xué)課》,承擔(dān)這種自由和責(zé)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本書絕對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稍帶苦澀,但又可治病的良藥。

  成長意味著獨立,青年在面對獨立的人生之時,以往的各種存在焦慮會涌現(xiàn)而出。本書是人生路上思想的燈塔,它堅定而讓人愉悅的言語,是青年未知世界的一點火種,照亮并引導(dǎo)我們屬于自己的未來。哲人指引青年成長,《被討厭的勇氣》指引我們成長。

  書中設(shè)計的案例樸實平直,沒有以“躁郁癥”或“多重身份”等險奇案例吸引眼球,更多的是:“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里?”“如何面對自己的缺陷?”“如何處理自己的人生課題?”——這些都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生活議題。很多時候,在閱讀中甚至?xí)䦶娏业馗杏X到,我就是那個不斷發(fā)問的年輕人。

  岸見一郎采用了對話的形式,為我們介紹了奧地利心理學(xué)家阿德勒的哲學(xué)思想。阿德勒曾經(jīng)是弗洛伊德的追隨者,但是后來因為觀點不同而分道揚鑣。弗洛伊德把現(xiàn)狀歸因于過去的經(jīng)歷,而阿德勒則認為你的現(xiàn)狀,不管成功還是痛苦,都取決于你自己。

  書中的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對自己的出身、學(xué)歷甚至容貌都抱有強烈的自卑感。也許是因為這樣,他往往過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無法衷心地去祝福別人的幸福,從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惡的痛苦境地。

  我們需要終結(jié)用“犧牲自己,討好他人”獲得價值感的病態(tài)模式,而從自身去發(fā)現(xiàn)屬于自己的獨特價值感,阻斷“自卑情結(jié)”,體會到“共同體感覺”,從良好的關(guān)系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存在。

  “如何看待”這一主觀就是全部,并且我們無法擺脫自己的主觀。問題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樣。

  人并不受過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著自己定下的目標前進。

  阿德勒說:“無論是追求優(yōu)越性還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態(tài),而是一種能夠促進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長的刺激。”只要處理得當,自卑感也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當然,這在于主觀選擇。

  我過去總是因為害怕被別人討厭而做出自己不愿去做的事,常常為此耽誤自己的計劃。我討厭別人打亂我原有的計劃,但卻由于害怕被別人討厭而做出妥協(xié)。

  我總是害怕被別人討厭,于是活成了別人的期待,但卻委屈了自己。

  其實,比起別人如何評價我們,我們更應(yīng)該關(guān)心自己過得如何。

  如果過度拘泥于勝負就無法作出正確的選擇!把坨R模糊了,只能看到眼前的勝負就會走錯道路,我們只有摘掉競爭或勝負之爭的眼鏡才能夠改變完善自己!

  在猶太教教義中有這么一句話:“倘若自己都不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還有誰會為自己而活呢?”

  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被人討厭,它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命運,只有你擁有了這種被討厭的勇氣,才可以換得自由。”

  阿德勒說:“一切痛苦都是因為你想干涉別人的課題!

  別人喜不喜歡你,是別人的事,我們不能讓所有的人都喜歡自己,更不能干涉別人去喜歡誰。每個人生活都很累了,為什么還要去花精力和時間去干涉別人?我們能做的,只有尊重自己內(nèi)心。

  不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只有你是你自己的時候,才能吸引真正喜歡你的人。

  哲人說,“人的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guān)系。”

  干涉甚至擔(dān)負起別人的課題會讓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為自己的人生而苦惱——這種苦惱源于人際關(guān)系——那首先請弄清楚“這不是自己的課題”這一界限;然后,請丟開別人的課題。這是減輕人生負擔(dān),使其變得簡單的第一步。

  讀書的時候如果離得太近就會什么都看不見。同樣,要想構(gòu)筑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距離太近,貼在一起,那就無法與對方正面對話。

  當我被別人討厭的時候或者感覺可能被人討厭的時候會感到很痛苦,會非常自責(zé)并耿耿于懷地冥思苦想:為什么會招人討厭、自己的言行哪里不對、以后該如何改進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甚至未來幾天,多年之后都糾結(jié)于自己的言行。

  其實在生活中,面對被討厭,沒必要太過悲觀,畢竟人際相處大概就是喜歡,討厭,和無感的三種態(tài)度。被討厭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的,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會明白自己在學(xué)校中所受的苦只不過是“杯中風(fēng)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風(fēng)暴也會變成微風(fēng)。”世界那么大,我們只是滄海一粟。把格局放大,其實許多事情沒有必要糾結(jié)。

  “如果是因為你的反對就能崩塌的關(guān)系,那么這種關(guān)系從一開始就沒有必要締結(jié),由自己主動舍棄也無所謂;钤诤ε玛P(guān)系破裂的恐懼之中,那是為他人而活的一種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書中這句話十分觸動我。

  ”人生是連續(xù)的剎那!闭驗榘涯:⑷醯墓獯蛳蛉松w,所以才能夠看到過去和未來。

  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糾結(jié)過去、關(guān)注未來,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體,自認為看到了些什么,卻一直忽略“此時此刻”,只關(guān)注根本不存在的過去和未來,對自己的人生和無可替代的剎那撒了一個大大的謊言。沒有目標也無妨,認真過好“此時此刻”。常年近視的人初次戴上眼鏡時受到?jīng)_擊,原本模糊的世界輪廓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就連顏色也鮮艷了許多。而且,不是視野的一部分變得清晰,而是能夠看到的一切世界都變得清晰起來。我想如果能夠有同樣的體驗,那一定會無比幸福。

  沒有必要勉強去認可。只是不要用線的形式去看其到達了哪里,而是應(yīng)該去關(guān)注其如何度過這一剎那。

  期許我這一年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繼續(xù)大膽地許下“做自己”的愿望,并勇敢實現(xiàn)它!”

  不要活成別人的期待,我們應(yīng)生出被討厭的勇氣,去認可自己,活成自己的樣子。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3

  前些天偶然的機會看到這本書的幾句介紹,頓時起了興趣。

  光看推薦就覺得應(yīng)該是一本有意思的書,內(nèi)容采取青年和哲人對話的形式,引用的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例子。

  弗洛伊德的名字聽得很多,而同為心理學(xué)三大巨頭的阿德勒卻似乎未接觸,足以證明我是多么的淺薄。他的“既不要批評,也不要表揚你的孩子”的教育理念,以前學(xué)到過,眨眼幾年功夫,記憶煙消云散。

  阿德勒的名字不太被提及,但是他的思想?yún)s影響著無數(shù)人,不信,你可以看看下面的內(nèi)容,有沒有你似曾相識或耳熟能詳?shù)睦碚撃兀?/p>

  岸見一郎說他想做阿德勒的柏拉圖,古賀史健說他想做岸見的柏拉圖,于是便有了這本書。

  本書以青年和哲人的每次見面為時間線,共分成第一夜、第二夜、第三夜、第四夜、第五夜5個章節(jié),不斷進行進階的談話。

  我也將分成這5個板塊來講一講我讀到的,我想到的和我悟到的內(nèi)容。

  第一夜《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這個章節(jié)的核心在于提出兩個互斥的觀點:看待事物的“決定論”(現(xiàn)在的我是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典型即弗洛伊德的心理創(chuàng)傷學(xué)說)和“目的論”(我們是在為了某種目的而選擇現(xiàn)在的我,也即阿德勒心理學(xué)觀點)。

  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如把一切歸因于原生家庭,童年創(chuàng)傷而逃避現(xiàn)實自我的責(zé)任)。過去不是現(xiàn)在的決定性因素,關(guān)鍵在于你如何看待過去,也即給過去的經(jīng)歷賦予什么樣的意義。人人可以改變,選擇安于現(xiàn)狀是由于你的內(nèi)心出于某種目的而刻意選擇的結(jié)果。就連你的各種情緒,也都是你為達到某個目的而選擇的一種手段。

  哲人舉了很多的生活實例幫助青年理解他的話。比如,憤怒也是可收可放的一種手段,就像沖孩子發(fā)火的母親,她的怒火可能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quán)威地位,讓孩子順從罷了。

  心理學(xué)基礎(chǔ)知識里的“本性難移”,阿德勒心理學(xué)中用“生活方式”來說明,他認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jié)果,是可以改變的。

  第二夜《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guān)系》

  為了活在虛假的自我幻想中,人們可以表現(xiàn)出各種癥狀以逃避現(xiàn)實。

  “鼓勵”這個詞再次回到我的視野中,是的,表揚不是鼓勵,鼓勵對于對于勇氣的形成非常重要,鼓勵的運用對教育者而言非常重要!

  阿德勒心理學(xué)的一個基本概念便是“人的煩惱皆源于人際關(guān)系”。人際關(guān)系中如果存在競爭,就一定會帶來煩惱,因為有競爭就會有勝有敗。

  自卑感來自主觀的臆造,哲人舉了自己身材矮小的例子。健全的自卑感不是和別人比較,而是和理想的自我比較?陀^事實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對其的主觀解釋。自卑感和自卑情結(jié)完全不同,自卑情結(jié)有時還會發(fā)展出特殊心理狀態(tài)——優(yōu)越情結(jié)。

  “夸耀不幸”解釋了人過往經(jīng)歷中的不幸也可以成為其武器來支配對方,這讓我大為震撼。當你把不幸作為武器時,那你可能永遠都需要不幸。

  憤怒分“私憤”和“公憤”!皺(quán)力之爭”的概念進入視野,復(fù)仇階段人的表現(xiàn),再次論證了阿德勒的目的論。情緒只是人們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我們完全可以選擇更好的手段,比如說有邏輯的語言。

  這個章節(jié)里,分析了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和愛的課題。其他關(guān)系都可以選擇、解除,唯獨親子關(guān)系不能,我們要勇敢面對關(guān)系。

  決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狀態(tài))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這是事實。通過種種借口來回避人生課題的情況稱為“人生謊言”,哲人反復(fù)列舉了臉紅女孩兒的例子。

  其實每個學(xué)派和理論都有學(xué)習(xí)者、擁護者和反對者,我們沒有必要非此即彼、爭出輸贏,正如阿德勒所宣揚的那樣,不要陷入權(quán)力之爭。

  第三夜《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什么是自由?如何才能獲得自由?本章節(jié)從阿德勒心理學(xué)主張的“課題分離”著手。

  很多人為什么會尋求別人的認可,或者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很多情況下,這是由于受賞罰教育的影響。如果一味地在意別人的評價、看法和認可,便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如何才能為自己而活呢?阿德勒提出要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

  如何區(qū)分什么是自己的課題?什么是別人的課題?哲人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解釋。

  我覺得課題分離中最難做到的便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分離。孩子雖然還小,可他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我們要給予他充分的尊重,給他創(chuàng)造最好的氛圍,當孩子向我們求助的時候伸伸手便能幫助到他。比如說簡單到系鞋帶、吃飯、做作業(yè)、列計劃、實施方案、布置自己的房間等等,把權(quán)力交還到孩子手上。確實很多時候我們大人幫他們完成更快,按照大人說的做會少走很多的彎路。但請明白,那不是我們?nèi)松,請把最終的選擇權(quán)和決定權(quán)還給孩子,讓他完成他自己的人生課題,讓他學(xué)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zé)。

  孩子需要我們的,是無條件的愛!不管他是好是壞,成功亦或失敗,我們都接納他,愛他。但愛他并不代表闖進他的領(lǐng)域指揮一通,所有親密關(guān)系必須特別注意界限感。

  另外,切記:你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不要妄圖去改變他人,包括你的伴侶和孩子,因為那些都是他人的課題。

  不要在意別人的評價,做好自己的課題,別人怎么看、怎么說那是別人的課題,無需你去關(guān)注,你也無法改變。有時候,對別人來說,真實的你是怎樣的,現(xiàn)實是怎樣的完全不重要,他們評價的只是他們自己的幻想而已。

  第四夜《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這個章節(jié)承接上一章人際關(guān)系的出發(fā)點——課題分離,接著談?wù)撊穗H關(guān)系的終點——共同體感覺。

  一切煩惱皆源于人際關(guān)系,同時,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際關(guān)系。

  首先要做的便是把self interest變成social interest。課題分離并不意味著冰冷的割裂,或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關(guān)心但不替代。每一個人同時屬于多個共同體,很多人際關(guān)系和聯(lián)系你可能看不見(這在《理性樂觀派》這本書中有非常詳細的解釋),每個個體的存在都會有其價值。在共同體中努力地邁出第一步,給予別人什么,從中尋找自己的價值,這是我們自己的課題。主動做好自己的課題就行,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在共同體中找到自我價值,覺得自己對這個共同體來說是有用的,你便有了“歸屬感”。

  不批評也不表揚,這是阿德勒心理學(xué)的立場。不管是批評,還是表揚,本質(zhì)目的都是“操縱”。實施賞罰的人無意中都會營造一種上下級的關(guān)系,也即我比你優(yōu)秀,我比你有能力。這在親子教育中最常見,也最易理解。如果你把孩子當成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的話,想一想,你對孩子做的、說的一切,你會那樣對朋友或同事嗎?

  賞罰教育呈現(xiàn)出的是“縱向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里把對方看得比自己低,進而去干涉。

  我們需要的是“橫向關(guān)系”。所謂橫向關(guān)系是平等的關(guān)系,雖不同但平等。這種關(guān)系里我們可以給對方的是援助和鼓勵,幫助其建立自信、提高能力。橫向關(guān)系里即便是對長輩、領(lǐng)導(dǎo),我們應(yīng)該尊重,但不是服從,我們也應(yīng)該提出并堅持自己的主張。

  用這個章節(jié)的知識解釋一下為什么不要在意別人的評價?因為評價暗含著你們是縱向關(guān)系,而事實上,我們都是平等的橫向關(guān)系。

  第五夜《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如何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獲得歸屬感?哲人提出要做到“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三點。

  和無條件地愛孩子一樣,你也要無條件地接納自己。世間之人大多都是普通人,你的孩子是,你也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這是擁有良好關(guān)系的第一步。

  無條件地信賴他人,你們之間的關(guān)系會因此轉(zhuǎn)變。當然,如果遭遇了對方的背叛或者傷害,你也有權(quán)切斷你們之間的聯(lián)系,因為這是你的課題。

  接著,就是對作為伙伴的他人給予影響、做出貢獻。但請弄清,這并不代表是自我犧牲、一味地去付出和迎合,那樣的話,你又活在別人的期待中了。

  上面的三點缺一不可,是一個完整的整體,而且處于不斷的循環(huán)中。

  哲人提出,我們的人生不是一條線,而是無數(shù)的點的連續(xù),也即人生是連續(xù)的剎那。我們只存在于剎那之中,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過去和將來是不存在的。這就是現(xiàn)實性的人生,只有當下是真實存在的。

  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過去或?qū)恚乾F(xiàn)在就被你弱化了,變得模糊了。過去不是免罪符,警惕不要讓它成為你的人生謊言。

  書里的很多語言都十分喜歡,有些光看著就很感動,也把它們送給你!

  “對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歡自己。”“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薄拔业牧α繜o窮大!薄懊總人都能獲得幸福!

  人生其實很簡單,人際關(guān)系也很簡單。

  人生很短,愿我們都能早日獲得幸福。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4

  哲人和青年相遇了,倆人對人生的問題進行探討,既有故事又有道理。青年是和我們一樣有各種煩惱事的青年,我們跟著談話的節(jié)奏,反思對照自己的種種。

  1.原因決定論到目的論

  弗洛伊德的原因論認為現(xiàn)在是過去決定的,我們也習(xí)慣依賴于原因論。很多人埋怨父母埋怨過去,于是容忍自己安于現(xiàn)狀。你的不幸,都是自己選擇的結(jié)果。決定我們的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而是我們賦予經(jīng)歷的意義。

  2.人際關(guān)系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不與任何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

  我們并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別人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著。

  3.把自己和別人的課題分離

  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能夠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課題。對于學(xué)習(xí)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的課題,在他學(xué)習(xí)的時候父母隨時準備給予幫助,但不妄加干涉。

  4.批評不好,表揚也不行

  批評和表揚都是居高臨下的狀態(tài),都是有能力者對沒能力者所做的評價,是上下級不平等的關(guān)系。而鼓勵和幫助,則是平等的橫向的人際交往。

  5.接納自我,甘于平凡

  人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歡自己。實際上誰都是普通人,普通并不等同于無能。

  6.活在當下

  如果把人生當成爬山,不是只有到達山頂才有意義。爬山的過程,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意義。如果沉溺于已經(jīng)逝去的過去和不確定的未來,卻不能著眼于可以努力的當下,其實是對現(xiàn)實的逃避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5

  在六月末的安靜夜里開始抽點時間看這本書,沒有恍然大悟的驚喜,也沒有相見恨晚的興致勃勃。但不妨我不急不慢地讀完它。讀到大概一半才真正明白標題的含義,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一開始我以為是很多人都不喜歡勇氣的意思。讀完,不是全部同意作者的觀點,但也有一些喜歡的章節(jié)和自己的賞析。

  筆記1:當你急著奔向未來的時候,說明你已經(jīng)不喜歡現(xiàn)在了。

  賞析:這句話在本書剛開始的所有文字中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過去三個月我非常典型的心態(tài)。我可能從未如此不活在當下,那種急迫讓我全然忘了生活。好在已漸漸復(fù)原。也許當我能夠安靜地聽清晨的鳥語時,我的心也逐漸恢復(fù)了寧靜。我開始慢慢喜歡現(xiàn)在了,我開始好好做飯了,我開始慢慢看書了,我開始漸漸控制不好的情緒了。雖然沒那么快抽離,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筆記2:任何經(jīng)歷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我們并非因為自身經(jīng)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chuàng)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jīng)歷中發(fā)現(xiàn)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jīng)歷的意義。

  筆記3:人生不是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筆記4: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筆記5:假如應(yīng)征落選也應(yīng)該去做。那樣的話,或許能夠有所成長,或許會明白應(yīng)該選擇別的道路。總之,可以有所發(fā)展。

  賞析:就好像最近很火的女團選秀節(jié)目,能成團,能備受萬眾矚目的永遠是少數(shù),可是她們勇敢地努力過爭取過,哪怕會失敗,嘗試過,總有成長。是鍛煉了才能或是勇氣,還是認清現(xiàn)實自己不適合走這條路,做過、參與過,都是成長,都有收獲。

  筆記6:無論之前的人生發(fā)生過什么,都對今后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賞析:這句話有點太絕對。我覺得是有影響的,過去的經(jīng)歷、過去的選擇才讓我們走到現(xiàn)在這里。更為準確的說法應(yīng)該是,不要讓過去不好的經(jīng)歷,影響現(xiàn)在的自己去獲得成功和幸福。我們可以對自己的生活掌握主動權(quán),可以主觀干預(yù),讓自己決定現(xiàn)在“此時此刻”所采取的心態(tài)和行動,從而掌舵自己的人生。

  筆記7:不想成功VS不能成功

  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簡單地說就是害怕向前邁進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為了改變自我而犧牲目前所享受的樂趣——比如玩樂或休閑時間,也就是拿不出改變生活方式的“勇氣”,即使有些不滿或者不自由,也還是更愿意維持現(xiàn)狀。

  筆記8: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于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價值在于不斷超越自我。

  問題1:控制怒氣是否就是一味忍耐呢?

  回答: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不使用怒氣這種感情的方法,因為怒氣終歸是為了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和工具。首先你要理解,發(fā)怒是交流的一種形態(tài),而且不使用發(fā)怒這種方式也可以交流。我們即使不使用怒氣,也可以進行溝通以及取得別人的認同。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發(fā)怒之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要找到發(fā)怒之外的有效交流。我們有語言,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要相信語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邏輯性的語言。

  賞析:在產(chǎn)生分歧或交流不同想法的時候,我是對的,并不代表別人就是錯的。如果做錯了,承認錯誤并不等于承認失敗,反而是謙卑和追求進步的表現(xiàn)。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6

  讀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覺得這本書真的讓我了解了很多,特別是書中講到我們成人對兒童缺乏理解,在與兒童打交道的過程中,成人會慢慢變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為中心,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看待與孩子有關(guān)的一切,這樣最終結(jié)果只能使他們之間誤會越積越多。兒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時候成人應(yīng)該站在兒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賞兒童,也要對自己的行為多做自我反省。

  書里還提到:我們無論多么熱愛自己的孩子,從他一出生,我們就本能的開始對他提防,憑著一種本能的守財欲,我們趕緊保護擁有的每一件東西,即使是毫無價值的破爛。從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這樣一種思想支配,管住這個孩子,不能讓他惹麻煩,看住他。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熱衷于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yōu)榇烁械讲豢衫碛鳎麄冋J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但對于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比如,孩子會要求自己擰瓶蓋、吃飯、穿鞋等,他們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復(fù)中探索、發(fā)現(xiàn)、興奮著、愉悅著,但成人們看不下去了,最后一切事務(wù)全部由父母代勞。

  兒童成長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書中舉例:帶孩子出去散步的時候,當孩子停下來的時候,大人也應(yīng)該停下腳步等待孩子,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大人往往會因為自己不愿等待,不斷的催著孩子往前走。有時候?qū)和淖鹬,我們(nèi)诉是動物做的好,像小象跟著象群走,走累了,停下來時,大象也會停下來等待?吹竭@里我想到了曾經(jīng)看到帶著蝸牛去散步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讓我們知道,尊重兒童成長步伐。

  我覺得成人真的應(yīng)該承認自己的錯誤,對兒童的成長我們真的不能再干預(yù)太多,有時候成人的冷眼旁觀,對于兒童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看這本書,解開了心中有些疑惑,更愿意去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覺讓自己的理論知識也增加了不少,看來多看書真的還是有這個必要的。

  《愛的教育》800字讀書筆記

  《愛的教育》一書是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xué)生在一個學(xué)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全書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構(gòu)成。該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完成。無論哪一章,哪一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這本書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學(xué)習(xí)。寫發(fā)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戒啟發(fā)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愛的教育》里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里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shù)人的腦海里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為我們?nèi)狈鄣慕逃,才使我們的生活里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xué)的愛,這是我們?nèi)鄙俚模@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xué)習(xí)、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里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稅鄣慕逃吩谠V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tài)度行為可能不同。

  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7

  很少有這么一本書,看的時候想極力否認“怎么可能開什么玩笑,我不信”,但鼓起勇氣看完后,又會覺得他好像是對的。他把行為撕碎,露出人內(nèi)在的心理需要,赤裸裸血淋淋,你才發(fā)現(xiàn)自己也被騙了。而這本書的核心就是帶你一步步認識自己,獲得被討厭的勇氣!

  阿德勒有3個重要的心理學(xué)觀點,貫穿了全書

  01、任何經(jīng)歷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敗的原因,而對過去的看法才決定你的人生。

  我們并非因為自身經(jīng)歷中的刺激(心理創(chuàng)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jīng)歷中發(fā)現(xiàn)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jīng)歷,而是我們賦予經(jīng)歷的意義。比如:你在咖啡廳看書,服務(wù)員把咖啡灑在你新買的衣服上,你忍不住發(fā)火吼起來了。按常理說,是因為服務(wù)員的行為引起了你的憤怒情緒,沒毛病吧【原因論】。但阿德勒認為你是為了大發(fā)雷霆這個目的而制造了憤怒情緒【目的論】。

  思路是這樣的:你想通過大發(fā)雷霆來震懾服務(wù)員,進而讓對方認真聽你的話,為了這個目的,你捏造了憤怒的情緒。即便你不大聲斥責(zé),服務(wù)員可能也會道歉給你擦擦,你也預(yù)料到接下來的行為,但為了快點同時引起對方的重視,你選擇了憤怒這種方式。“怎么可能,那會哪有時間,怎么可能思考選擇”。確實,情緒肯定不是思考得來的,但它是一種可放可收的手段,如果這時候你喜歡的人/領(lǐng)導(dǎo)突然出現(xiàn)了,你還會憤怒的大吼大叫嗎?不一定了吧!也就是說那一刻的憤怒情緒是可以控制的。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原因其實是目的,是為了逃避或呈現(xiàn)更深層需求而偽裝出來的擋箭牌。正視痛苦和恐懼,心理學(xué)上有一種療法叫“延遲暴露”,反復(fù)回憶過去的經(jīng)歷,時間長了會減少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就是改變賦予它們的意義。然而人們常常下決定“不改變”,這樣就可以為自己的現(xiàn)狀找理由。很多人想做的事一直沒做,實際上是想保留一種“如果做的話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評價,更不愿去面對失敗的現(xiàn)實,只想活在“只要有時間我也可以、只要環(huán)境具備我也能”之類的可能性中,或許再過5年或者10年,又會開始使用“已經(jīng)不再年輕”或者“也已經(jīng)有了家庭”之類的借口。

  想一想,多少人都是這樣的!面對變化產(chǎn)生的“不安”與現(xiàn)狀帶來的“不滿”,大多數(shù)人選擇了后者。

  02、理想的人際關(guān)系,是我愛你但與你無關(guān),聚焦于自己的課題。

  阿德勒認為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guān)系的煩惱,任何煩惱都會有他人的因素,而且在人際關(guān)系中不可能不受傷。

  首先,聊聊自卑感,也就是對自己的價值判斷。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我們之所以自卑,是因為對周圍人抱有競爭意識,凡競爭必有輸贏,那就勢必會產(chǎn)生自卑感,長期下去就容易產(chǎn)生自卑情結(jié)/優(yōu)越情節(jié)。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無法真心祝福過得幸福,或無法祝賀親朋好友取得的成就(有也無可厚非)。這是因為站在了競爭的角度來考慮人際關(guān)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敗,所以才無法真心祝福。把自己從競爭比較的怪圈中解放出來,正視自己的價值和成長。

  然后,人生三大課題:交友、工作和愛!

  最后,把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開。

  怎么分辨?只需考慮“某種選擇帶來的結(jié)果最終由誰來承擔(dān)”。不要害怕被討厭,有人不喜歡你,并不是你的課題。同時,也不要過多干涉別人的課題,比如父母為孩子做決定。

  03、過好當下,是生活的真諦!

 。1)自我意識過剩,反而會束縛自己。

  一味在意“別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實是關(guān)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生活方式。擔(dān)心自己出糗,擔(dān)心說錯話,擔(dān)心別人怎么看我,都屬于自我意識過剩。怎么調(diào)整呢?把對自己的執(zhí)著變成對他人的關(guān)心,有3個方面: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

  自我接納:誠實的接受自己,承認自己的不完美。這個容易和自我肯定混淆,簡單來說,自我肯定是對60分的自己說“這次運氣不好,我一定能拿100”,自我接納是“誠實接收60分的自己,并思考如何接近100”,不必悲觀,關(guān)注可以改變的就行。他者信賴:在相信他人時不附加任何條件(無條件相信)。這點很難,需要熟練掌握課題分離。他者貢獻:為體會到我的價值而采取的手段,即“我對他人有用”。

  (2)甘于平凡的勇氣

  人具有“優(yōu)越性追求”的普遍欲望,希望引起他人的關(guān)注,脫離普通狀態(tài),成為“特別的存在”。就像登山,總想著到達山頂,但沒能到達山頂呢?該怎么辦?這是對人生一種“線”的理解,阿德勒建議我們把人生理解為“點的連續(xù)”,也就是說,人生是在每個瞬間不停旋轉(zhuǎn)起舞的連續(xù)的剎那。所有的人生不是終結(jié)“在路上”,只要跳著舞的“此時此刻”充實就已經(jīng)足夠。人生很簡單,要認真但不深刻!

  對人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歡自己。阿德勒給了我們“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的建議,如果“我”改變,“世界”就會改變。

  閱讀這本書,就是不斷推翻認知并重新思考的過程,書中有很多新穎的觀點,能真正理解并受用還需要多年的實踐!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8

  1:對于原因論,更能貼合的是阿德勒的目的論。

  原因只是事情的起發(fā)點,而不是確認結(jié)果的結(jié)論,中間還有一個過程,其過程都在于你想變成什么樣的結(jié)果。(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有能做到自己賦予結(jié)果的勇氣)

  對于目的論,我也有疑惑。

  例如:我不喜歡這個人,因為她經(jīng)常隨意拿別人東西,這是原因論的角度,按目的論來說,是我一開始對她這個人已經(jīng)下定啦不喜歡,所以我才會找到這個事來討厭她?我覺得也不合理!按這樣推斷,那我為什么不喜歡她呢?

  2:人往往很多時候容易被太多的虛幻主義的思想理論而填滿認知(這個結(jié)論我不知道我看的那一節(jié)得結(jié)論啦,我寫本上啦,但是內(nèi)容想不起來了)

  3:從別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過是對癥治療而已……

  4:在選擇生活的時候,我們常常一邊想要改變又沒有改變的勇氣……

  5:自卑時主觀性自己給自己下的結(jié)論,自卑有一定程度得促使激勵自己

  過度得自卑是自卑情節(jié),過度得自我意識,反而回束縛自己!

  6相信分為信用(為抵押的相信)和信賴(對人得信賴)

  7:自我肯定不是自我接納,好與不好我都接受,而不是到達什么地步!他者信賴,對別人的信賴也是自我接納,他者貢獻,都是相互存在主義的

  8:人生是點組成的,而不是一條線。

  人生的每一個剎那間得此時此刻,不是過去不是未來…

  人生不存在普遍性的意義,人生意義在于你的賦予!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9

  看過阿德勒《自卑與超越》,并沒有了解他的思想。本書用通俗簡易的語言講述了深刻的思想。阿德勒哲學(xué)不是讓你成功的學(xué)問,這是一門讓你幸福的生活哲學(xué)。阿德勒生活哲學(xué)通過三個步驟讓你通往幸福之路,一自我接納,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以及平凡的自己,接納了自己的平凡與不足就為自我改變埋下了種子;二他者信賴,關(guān)鍵思想是課題分離,不再執(zhí)著于他人的評價與期待;三他者貢獻,關(guān)鍵思想是共同體,通過貢獻感獲得幸福的意義?偨Y(jié)下阿德勒的心理學(xué)現(xiàn)實意義,可以掙脫三重枷鎖。

  第一來自過去,甩開弗洛伊德塑造原生家庭媽媽的錯的鍋,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你對過去的看法,從而把自我從過去中解脫出來;第二來自人際關(guān)系,我們太在意周圍人的期待與評價,造成人會太容易被別人束縛,徒增很多糾結(jié)與煩惱;第三來自未來,我們太在意未來的成功,導(dǎo)致把現(xiàn)在看成未來成功的工具,然而當下的生活才是生活的意義。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后,卻會發(fā)現(xiàn),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

  把昨天留給過去,把明天交給未來,專注于眼前的瞬時瞬刻,我們都愛自己想象的很脆弱,也比我們想象的更強大,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就是現(xiàn)在。加油?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0

  《簡愛》這本書是我很久以前看的了。最近又看了一遍,要說這本書里面讓我感觸最深的莫過于簡·愛小時候的可憐遭遇,她少年時的堅韌。

  我在看見她舅母對待她時惡毒的言語以及她舅母三個兒女的行為,看到簡被他們幾人欺負,我的眼睛不由得一酸,心也有些疼痛。之后又再次捫心自問:“如果我是簡我能堅持么?我能像簡那樣長大后你不去憤世嫉俗么?”我相信我不會。因為從小我的環(huán)境太好了。從小便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寶貝下長大。從沒有受過苦,受過累。之后,在一位善意的女仆的幫助下,她去了那所學(xué)校。在那所條件艱苦的學(xué)校里,簡刻苦的學(xué)習(xí),她也學(xué)得很快。沒有抱怨過,只有感覺有些許的寬慰,不知是不是因為在她舅母家的痛苦日子讓她感覺現(xiàn)在的生活反而很好。

  我兩次看到簡在學(xué)校的日子,總是會放下書靜靜地想著:簡她真的好厲害!在經(jīng)歷了那么不公平的生活后,在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下,她仍能保持著心態(tài)。就好像之前一切的不幸都是上天對她的考驗,考過之后,她從中成長,她的心靈越發(fā)的美麗,而不是變的扭曲。這也許就是簡的堅強體現(xiàn)吧~若她就會變成不思進取,厭世的人。

  再到之后她的默默離去。她毅然離開了愛德華·羅杰斯特。但是簡卻在愛德華最窘迫的時候回到他的身邊,照顧她,陪伴他。這里,簡對愛德華的愛讓我感動。

  簡·愛就是一個混合體,一個理智,堅韌,執(zhí)著的混合體。當然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堅韌,我相信堅韌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你不夠堅韌,怎么面對現(xiàn)在這個復(fù)雜多變的世界?這個社會市場是不公平的,這就需要我們堅強的去面對。你若不堅韌,我想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你會過得很痛苦。面對危險,我們需要勇敢。然而面對困難,我們不但要勇敢還要堅韌!

  對于我們來說,困難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從小就一直走在大人們鋪好的道路上,那上面的大石頭沒有,有的只是一些小石子,或許會扎到我們,有些硌腳?墒亲畲蟮睦щy都沒有了~,F(xiàn)在我們說的苦啊苦啊的,其實都是假的。那是我們沒受過什么苦,所以碰到一點挫折就會大叫!現(xiàn)在我們路上的大石頭被大人小心的搬走,那我們以后呢?難道還要讓父母來么?這不可能。∫虼,我們必須要學(xué)會堅韌,面對挫折困難都堅持下來。堅韌的面對今后的人生!

  簡愛讀書筆記

  《簡愛》是一部帶有自轉(zhuǎn)色彩的小說,它告訴人們一個人生的真諦。

  《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溫柔,清純,喜歡追求一些美好的東西,盡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失去了母愛,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眾,但也許就是這樣一種靈魂深處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她描寫的簡愛也是一個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著極其強烈的自尊心。

  簡愛生存在一個寄人籬下的環(huán)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性格,一種可戰(zhàn)勝的內(nèi)在人格力量她堅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種光明的,圣潔的,美好的生活。

  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并且深深愛上了她。

  而當他們結(jié)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雖然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fā)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但是從內(nèi)心講,更深一層的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著羅切斯特。但簡愛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說有一個光明結(jié)尾——羅切斯特的莊園雖然毀掉了,而且他自己也成了一個殘廢,但正是這樣一個條件,使簡愛不再在尊嚴與愛之間矛盾,而同時獲得自己的尊嚴和真愛。

  在當今社會,人們都瘋狂地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簡愛》所展現(xiàn)給我們的正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愛情,還有作為一個人應(yīng)有的尊嚴。它猶如一杯冰水,凈化每一個人的心靈。

  簡愛讀書筆記

  讀完《簡·愛》,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愛在卑微的同時又那么偉大,它可以讓人盲目的同時也可以讓人清醒,是愛的力量,讓簡沒有放棄她自己的愛情,沒有嫌棄殘疾的愛人。

  簡·愛是一個很可憐的女孩兒,由于父母早逝,她只能住在舅媽家。從小她受盡舅媽的欺凌、表哥表姐的欺負和痛打。十歲時舅媽把她送入慈善學(xué)校當修女,修女在當時地位是最低賤的,可簡并沒有因為這個而自暴自棄,在那里,簡·愛學(xué)會了堅強,并在那里一呆就是八年。長大后,她一邊當家庭教師,一邊反抗政府的偏見,她追求平等,打破傳統(tǒng)地位觀念,最終她嫁給了自己愛的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難道就因為我貧窮,地位低下,相貌平平而且身材矮小就沒有靈魂,沒有一顆心了嗎?你想錯了!我的心靈和你一樣豐富,我心里所裝的也和你一樣充實!边@是《簡·愛》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一句名言,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相信書中敢于抗爭、性格倔強的簡·愛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個曲折的故事,讓我意猶未盡,簡·愛的倔強和獨立的性格,深深地震撼了我。簡·愛從小就寄人籬下,受盡了別人的冷眼對待,而她并沒有屈服,敢于面對現(xiàn)實,與偏見和命運抗爭,以勇敢頑強的毅力克服所有的人生挫折,這就是我喜歡簡·愛的理由。更讓我驚訝的是簡·愛在那所修女學(xué)校竟然待了八年,在那所學(xué)校里學(xué)習(xí),不是被老師害死,就是被餓死凍死,這就讓我更佩服簡·愛堅強的意志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許多困難,當困難來臨時,不要哭泣,也不要絕望,要學(xué)習(xí)簡·愛,勇敢地面對困難,敢于正視現(xiàn)實,不屈服不放棄,擁有簡·愛一樣的毅力,堅強的克服困難,這樣任何困難也都能迎刃而解了。記得有一次體育測試,因為我身體不舒服不想?yún)⒓,但想到這次測試又很重要,不能因我一人而拖了全班的后腿,剛剛讀了《簡·愛》,她的堅定地影子又再次浮現(xiàn)在我的面前,因為簡·愛給了我動力,我終于參加了這次重要比賽。

  我很喜歡簡·愛這個書中人物,也相信這種人物并不只存在于書中。我希望能成為一個像她一樣的人,一個敢于與命運、偏見抗爭,擁有堅定意志的人。如果大家愿意去讀一讀這個精彩的故事,我相信一定也會有深深的感觸。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1

  前段時間讀完了一本叫做《被討厭的勇氣》的書,書的副標題是"自我啟發(fā)之父阿德勒的哲學(xué)課".最開始,我并沒有注意到副標題,吸引我的是書里面新穎的小標題,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沒法改變一個人"以及"自卑情結(jié)只是一種借口".這些充滿成長性的觀點正投我所好。

  貫穿整本書的是心理學(xué)"三巨頭"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學(xué)思想,以對話錄的形式展現(xiàn)。書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著阿德勒,青年就像是個愣頭小子,沒大沒小地不斷質(zhì)問和懷疑著智者的說法。

  談起心理學(xué),很少有人會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點的還會知道榮格,但是大多數(shù)人聽到阿德勒的名字都會一頭霧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學(xué)歷史上的地位如何?這本書都給我們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數(shù)《超越自卑》了吧,傳說阿德勒其貌不揚,身材矮小,成績還不好,三歲時弟弟死在他身旁,兩次被車撞,五歲差點死于肺炎,可以說命運多舛。他有足夠的理由自卑,但他卻成為逆襲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幫助別人超越。

  阿德勒想讓我們超越的第一道坎兒叫"過去",精神分析療法喜歡挖掘人的曾經(jīng),將如今的心理問題一股腦地歸結(jié)于"創(chuàng)傷"這個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糾結(jié)于過去,就會陷入"決定論",仿佛命運已被"決定",無法改變。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chuàng)傷",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jīng)歷,而是我們賦予經(jīng)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愛迪生在找到最合適做燈絲的材料之前,嘗試過一千六百種材料,而他僅僅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我只是知道了這一千六百種材料不能做燈絲而已。"這是安迪生賦予失敗的意義。一千六百次的失敗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變世界。失敗至少讓我們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賦予這樣的意義,是否會讓人更加堅強?

  阿德勒主張我們掙脫過去,聚焦于當下的"目的論".他認為人的行為都圍繞著"目的"在運作,這個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時候當事人自己都意識不到。例如憤怒并不是一種失控,而是有意放縱,目的是使他人妥協(xié)。按照這個思路,"心理創(chuàng)傷"的概念被創(chuàng)造出來,是否是為了滿足"逃避責(zé)任"的目的?前兩天讀到李笑來的一篇文章,談到"英語思維"是否存在的問題,他認為"英語思維"純屬捏造,那么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為許多人因為說不好口語而編撰的借口呢?這個觀點提供了我重新審視自己行為的視角,或許主動權(quán)一直在我們手上,我們只是一直不愿承認因沖動和懶惰而闖下的禍罷了。

  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fā)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說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改變意味著要承擔(dān)更多的責(zé)任和風(fēng)險,比慘淡的現(xiàn)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xué)是關(guān)于"勇氣"的心理學(xué)。"目的論"的核心觀點是,曾經(jīng)發(fā)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后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夸大主觀能動性的調(diào)調(diào)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diào)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diào)"心理創(chuàng)傷"更有現(xiàn)實意義吧。

  阿德勒想讓我們掙脫的第二個束縛是人際關(guān)系,他甚至大言不慚地宣稱: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guān)系。人際關(guān)系會帶來競爭、嫉妒以及討厭我們自己。既然不喜歡自己有這么多壞處,人類為什么要進化出這樣的心理機制?因為我們太害怕被別人討厭,所以必須先人一步,討厭自己,才不會在批判來臨時如此尷尬。用"目的論"解釋的話,討厭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在人際關(guān)系中受傷".越懼怕受傷,就越會通過自我厭棄來逃避人際關(guān)系。阿德勒還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們錯誤地評價自我價值,我們無法輕易改變現(xiàn)實,但我們可以通過主觀詮釋來改變對自我價值的判斷。自卑來源于"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jié)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jié)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jié)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yīng)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他主張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賽,所有人都在同一個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進,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學(xué)關(guān)于人的行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行為方面的目標是"自立"和"與社會和諧共處,"心理方面的目標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并沒有因為人際關(guān)系是煩惱的根源而提倡放棄社交,他提出人際關(guān)系的終極目標是獲得"共同體感覺",也就是所謂的歸屬感。歸屬感不是別人給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歸屬感需要把對自己的執(zhí)著轉(zhuǎn)換成對他人的關(guān)心,阿德勒還提出了三點具體步驟:"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人際關(guān)系就是把雙刃劍,一切煩惱來自于人際關(guān)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幸福也來源于人際關(guān)系。

  阿德勒想讓我們掙脫的第三個束縛叫做未來。人生由一連串的剎那組成,時間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舊夢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會壓慢我們的步伐。很多人都覺得人生是為了到達山頂,其實人生大半的時間都在"登山"的過程,如果登頂才算人生,那么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時光算什么呢?難道是我們"臨時"的人生嗎?書中有句話我記憶特別深:即使生命終結(jié)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稱為不幸,全部是完結(jié)的、幸福的人生。活著的每時每刻都是完滿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個普適于所有人的意義,意義是自己賦予的,所有,請把聚光燈打向當下的舞臺,好好享受活著的此刻。

  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很多觀點都讓我有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之感,讀起來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讀完,可讀完后,你卻希望再多讀一遍,慢慢咀嚼,讓回甘在腦中持續(xù)得久一些。判斷一本書的好壞在于這本書帶給人多少新思考和改變,我相信,等過一段時間再讀它時,又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也許我已經(jīng)潛移默化的在實踐著其中的教義,會有更深的共鳴。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2

  有人說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學(xué)直至改變生活方式,需要“相當于自身歲數(shù)一半的時間”;蛟S可以開始嘗試“不再從屬于縱向關(guān)系,不畏懼惹人討厭地自由前行。”第二次完成的讀《被討厭的勇氣》并且把目前能夠理解到的問題點總結(jié)出來,我對阿德勒又理解了一點點,也還差億點點~

  什么是個體心理學(xué)和整體論?——心靈和身體雖然是不一樣的存在,但卻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個體,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為“整體的我”來考慮的方式叫作“整體論”。

  人際關(guān)系的終極目標是什么?——“共同體感覺”:在英語中,共同體感覺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對社會的關(guān)心”。只要有兩個人存在,就會產(chǎn)生社會、產(chǎn)生共同體。把對自己的執(zhí)著變成對他人的關(guān)心就是終極目標。

  人際關(guān)系的起點和終點是什么?——“課題分離”和“共同體感覺”。

  “共同體”的范圍?——最小的共同體是“你和我”,最大的共同體是無限大。當人際關(guān)系遇到瓶頸時可以不用固執(zhí)于眼前的小共同體,小到你我,大到宇宙萬事萬物都可以獲取到共同體的感覺。

  “橫向關(guān)系”是什么?——“雖不同但平等”。以親子關(guān)系為例,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就是橫向關(guān)系。從目的論的角度來講,表揚或者批評他人是“用糖還是用鞭子”的區(qū)別,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縱。

  “對存在本身的感謝”是什么?——以親子關(guān)系為例,不將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對他的存在心懷喜悅與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從零起點出發(fā)。

  如何建立共同體感覺?——“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體,正因為接受了真實的自我“自我接納”——才能夠不懼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賴”;正因為對他人給予無條件的信賴并能夠視他人為自己的伙伴,才能夠做到“他者貢獻”;正因為對他人有所貢獻,才能夠體會到“我對他人有用”進而接受真實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納”。

  為什么要做到自我接納而不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優(yōu)越情結(jié)的產(chǎn)物,需要接受真的自我,而不是自我欺騙。接受事實存在,接受現(xiàn)實的“這個我”,對于可以改變的事情,拿出“勇氣”改變,才是自我接納。

  為什么在社交關(guān)系中應(yīng)采用信賴而非信用?——信用有附加條件,信賴無前置條件。信賴的反義詞是懷疑,從目的來看社交的目的是把別人當成朋友,決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課題。你只需要考慮“我該怎么做”!叭绻麑Ψ街v信用我也給予信任”,這只不過是一種基于抵押或條件的信用關(guān)系。

  如何理解:“所有的人都能夠獲得幸!钡坏扔凇八械娜硕夹腋!?——“幸福即貢獻感”,能夠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益”或者“我對他人有用”需要擁有“甘于平凡的勇氣”。

  什么是“甘于平凡的勇氣”?——平凡即普通,但普通不等于無能。普通是不會刻意炫耀自己的優(yōu)越性,甘于平凡的勇氣即不會可以炫耀自己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3

  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對,是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靠自己。

  很多人在抱怨的那個結(jié)果,其實是自己從一開始選擇的。早干什么去了。不會正確歸因,就大概率跳不出這場循環(huán)。

  心理創(chuàng)傷并不存在,憤怒都是捏造出來的。

  這個觀點真的是恍然大悟啊,可以選擇不憤怒,你偏偏選擇了憤怒,這不是你自己選擇的嗎,自己捏造出來的這個情緒,你可以選擇平靜,別的處理方式,文中舉的例子真棒,非常容易理解。

  問題不在于發(fā)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詮釋”

  舉個例子,出生農(nóng)村,如果一直覺得農(nóng)村不好,農(nóng)村貧苦這是一種說法,造就自卑的你

  出生農(nóng)村,造就了獨立自強自立的你,這是一種說法,造就樂觀積極的你

  這就看你選擇你的詮釋

  人并不受過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著定下的目標前進。

  過去是過去了已經(jīng)就是那樣了,現(xiàn)在怎樣你自己決定,此時此刻你選擇愉悅還是煩躁看你選擇,未來的目標是要成為一個自己都愛的人,那現(xiàn)在此時此刻你就用上身法,哪些品質(zhì)你會愛,現(xiàn)在開始訓(xùn)練自己,保持穩(wěn)定情緒,慢點說話等等。

  改變的第一步是理解

  也可以說改變的第二步是覺知,理解后才能覺知,覺知后才知道我應(yīng)該怎樣,不應(yīng)該怎樣,及時修正。

  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父母給了我生命,讓我接受了大學(xué)教育,我應(yīng)該如何利用我的知識,讓自己越來越好呢。

  希臘語中“善”是有好處,“惡”是無好處

  文中說人不會去干對自己沒好處的事,比如有人去犯罪,他為啥選擇這條路,他覺得是對他有好處的,并不是說犯罪這個結(jié)果對他有好處。

  人們常常下定決心不改變,是自己主動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借用面包嬸的感受,她說,如果我提出建設(shè)性意見,無毒無害有百利,對方第一反應(yīng)就是擺出困難1234,立即打住,這種人帶不動。不要白費力氣。我要成為那個帶得動的人。

  即使人們有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為保持現(xiàn)狀更加輕松,更能安心。

  突破舒適區(qū)來到挑戰(zhàn)區(qū)太難了,太辛苦了,太累了,還是回到舒適區(qū)吧,這是大多數(shù)的選擇,那些極少數(shù)人選擇了迎難而上,我要成為那極少數(shù)人。

  無論之前的人生發(fā)生過什么,都對今后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活在當下,過好當下。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4

  一個有臉紅恐懼癥的女孩有一個想要交往的男孩,但是一直沒能表明心意?删褪怯羞@個“臉紅恐懼癥”存在,她才有借口“我之所有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為這個臉紅恐懼癥”這樣子的想法來自我逃避。所以很多時候,很多事情自己給出了一個借口去逃避,其實就像這個女孩一樣,不是你不想,只是你沒有勇氣,你害怕真的去做了之后,結(jié)果不盡人意。所以可以抱著“我因為學(xué)歷低所以無法成功”之類的想法,維持現(xiàn)狀,而害怕向前邁進或者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為了改變自我而犧牲目前所享受的樂趣。不滿于現(xiàn)狀,但甘于現(xiàn)狀。

  一個身高很矮的人,因為自己的身高感到自卑,心善的人會用“沒必要在意”,或者“人的價值并不由身高決定”之類的話安慰他,但是如果此時他甩出一句“你怎么能夠理解矮子的煩惱呢”。如此一來,周圍的人一定會更加小心翼翼的對待他。這就是弱者強勢的理論。以自己的不幸為武器來支配對方,通過訴說自己如何不行、如何痛苦來讓周圍的人擔(dān)心或者支配其言行。遇到過很多人在很多爭吵中,反而把自己放在更卑微,弱者的位置,來占據(jù)更大優(yōu)勢。學(xué)到了這個理論之后才覺得,這真是高段位。

  你討厭一個人,說是因為對方有讓人無法容忍的缺點,但實際是你為了逃避與他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所以找到了這個符合目的的缺點。到底是因為討厭一個人才找到了一個他的缺點來支撐自己討厭他的理由,還是因為一個缺點討厭一個人,我覺得都可以前后成立。但是為了逃避與他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說的是太準了。

  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這句是原文,其實要表達的意思是,自由就是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一個有招人喜歡的魅力,有被人討厭的勇氣,這就是自由。至于勇氣,只有在能夠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大概就是有底氣的人才容易凝聚更多的勇氣吧。還有一個基礎(chǔ)大概就是接納自己吧。承認人無完人,更承認自己短處,接納自己,而不是處處肯定自己。一直肯定自己的人,會變得自傲而自命清高,不如接納自己,認知自己。

  登山的人總是以山頂為目標嗎?我沒去問過,也沒有登過,但是肯定都會想登頂,才感覺完成了一項壯舉吧。人生如果是登山,大半的時間都在在路上,而真正的人生也都是到達山頂之后才開始。不談?wù)撋巾數(shù)臉藴适侨绾危吘挂蛔街挥幸粋頂,但是山頂每一座山都有。把每一個目標細分,山頂就是一步一步接近的前進。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5

  在人際關(guān)系中,因為迫切地想要被認可以及不被討厭,我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然而這樣的我顯得非常不自然以及不自在,因為我沒有自由地表現(xiàn)真實的我自己。

  我太害怕真實的我讓人討厭了,所以竭力讓自己保持我認為的溫和有禮的狀態(tài),可是這種自我控制并不能達到討人喜歡的目的,同時還會讓我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

  只有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擁有做自己的自由。

  不再尋求認可就是自由。不再懼怕被人討厭也是必須做到的勇敢。

  至于如何做到不再尋求認可,答案是——不再過度關(guān)注自己。

  討好型人格其實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這個表述非常嚴厲,但事實確實如此。太關(guān)注自己,太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所有的你自己的目光都聚焦給了你自己,這難道不算以自我為中心嗎?

  你應(yīng)該明白,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你只是世界地圖中的一個點,你可以把你的軀體當作一個看世界的視角,是這樣的視角讓你產(chǎn)生了你是世界中心的錯覺,你要意識到自己的本質(zhì)還是滄海一粟一樣的渺小。

  沒有那么多雙眼睛看著你,所以不用再有壓力,所以,請毫無負擔(dān)地去勇敢做自己!

  而要做到不懼怕被人討厭,需要了解課題分離。做出怎樣的行為是自己的課題,別人會因此有怎樣的反應(yīng)是別人的課題。我們不能干涉別人的課題,你試圖用某一種行為來討得別人的喜愛,這鐘行為本質(zhì)上就是在干涉別人的情緒,是干涉別人課題的表現(xiàn),是一種隱藏性的對別人的掌控欲。

  害怕被背叛所以不敢付出真心的行為也是因為沒能做到課題分離。你把別人當伙伴,這是你的課題,別人是否會背叛你,這是別人的課題。所以這個行為本質(zhì)上不是因為害怕所以逃避自己的課題,而是試圖掌控別人的課題,卻又沒有勇氣接受事態(tài)脫離掌控的結(jié)果。

  學(xué)會課題分離,人際關(guān)系里會少很多矛盾,對個體而言,煩惱也會減少很多。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10-29

被人討厭的勇氣11-25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11-14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范文10-28

高中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10-26

被討厭的勇氣讀后感600字07-17

《被討厭的勇氣》寫給青少年的心理書12-05

《我討厭小草》讀書筆記04-30

勇氣讀書筆記11-04

《討厭黑夜的席奶奶》讀書筆記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