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赡苣悻F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1
《鄉(xiāng)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涉及鄉(xiāng)土社會人文環(huán)境、傳統(tǒng)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向讀者們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盤根錯節(jié)的組織關系。本人有幸閱讀了費老先生的作品,并有所感觸,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中國社會是具有鄉(xiāng)土性的,作者在這里定義了土地的重要性,我們以農業(yè)為生。農民向土地索取生存所需,所以敬畏土地。農民聚集在一個空間內,無需具體的規(guī)范、原則,更習慣于通過超越語言地形式形成習慣,放在時間維度來看也就是禮俗。鄉(xiāng)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是沒有法律傳統(tǒng)的,傳統(tǒng)相比于現代社會更為重要。因為,鄉(xiāng)土社會中社會變遷小,農人一年一度,周而復始。越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
從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歷程來看,可以說我們黨很早就認識到了禮俗、好古的鄉(xiāng)土社會特點。鄉(xiāng)村之于革命,是革命的`基礎和動力;而革命之于鄉(xiāng)村,則是千年鄉(xiāng)村秩序和鄉(xiāng)村生活的大顛覆。在革命的邏輯中,這種顛覆是歷史的必然,合情合理;但在中國傳統(tǒng)農民生活的邏輯中,則是對現有的信仰、原則和傳統(tǒng)的背離或放棄。因此,現代革命進入鄉(xiāng)村的最大問題,是農民能否有決心背離傳統(tǒng),親近革命和接受革命的問題。這正如黃琨研究所發(fā)現的:“貧困并不是農民參加革命的唯一理由,革命農民固然出于對物質利益的渴求,但傳統(tǒng)的價值判斷和道義準則仍在考慮之列,革命所面臨的風險也常使他們邁不出革命的腳步。”與通過暴力手段進行強行改造相比,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人民的立場,保護著人民的利益,想人民所想,這樣才成功地突破了這個千年傳統(tǒng)所積淀出來的心理和精神的“防線”。
而其秘訣在于:在努力使鄉(xiāng)村成為現代革命的舞臺,使農民成為現代革命的力量同時,也用現代革命的邏輯改變鄉(xiāng)村,改變農民。簡單地說,就是把革命動員與鄉(xiāng)村的革命性改造有機結合起來,在鄉(xiāng)村改造中動員農民;通過動員起來的農民實現鄉(xiāng)村改造。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2
最近幾天,語文老師讓我們讀幾本書并寫寫讀完后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剛開學,發(fā)了很多的書,其中就有一本《鄉(xiāng)土中國》,讓我產生了興趣,大致翻閱了幾下,寫寫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想讀好一本書,必須要掌握知人論世的本領,我也了解了本書的一個簡述:書是由我國社會學家一費孝通教授創(chuàng)作的,此書也是費教授晚年的文學與智慧的結晶。本書出版于1948年,是國際類文學界的經典之作。
了解完作者,就要開始翻至目錄,大致了解其結構、內容的分化。本書共十四章,以鄉(xiāng)土本色作為其總述,分別從文化家庭,政給等方面來論述鄉(xiāng)土土社會的特點。
一開始作者就提出“從基層上看去,中國會是鄉(xiāng)土性的!,為什么說是鄉(xiāng)土性的?簡單的理解,土指泥土,而在1948年前后.中國大部分人民都屬于農民,住在鄉(xiāng)村。而鄉(xiāng)村人是離不開泥土的。因為在鄉(xiāng)下,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方式,所以,中國社會是一種鄉(xiāng)土社會,具有鄉(xiāng)土性。但更深層的理解分為兩個方面:一、因為中國社會一直是“小農經濟”為主體的農業(yè)社會,國家重視農業(yè)發(fā)展,因此,農民也就直接靠農業(yè)來謀生,農民就因此黏在土地上,依附于土地。
二、在書中,費教授說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然后又解釋:“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fā)生的親密的感覺!睘槭裁凑f中國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呢?在鄉(xiāng)下,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門外有人敲門,一般從來不直接說自己的名字,而是喊“我呀,我呀”這樣的話,但主人卻會馬上開門,并跟其談論起來。為什么會出現這般情況呢?因為“鄉(xiāng)土社會的`特點就是這種社會是在熟人里長大的”。每個村民生活上天天見面,所以就可以做到“見聲辨人”了,這也就解釋了鄉(xiāng)會是個“熟悉“的的社會。
接著,又從政治方面來論述鄉(xiāng)土社會!班l(xiāng)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費教授上來就提出達樣的觀點。在現代社會,一般都常說“人冶“和“法治”但“禮治”又是什么呢,“禮”指合乎常理,認的,公認的”那么“禮治”就是說依靠農民公認的規(guī)則來約束他人,也就類似于西歐在園中人們靠習慣法來約束他人是同性質的,這也就說明了鄉(xiāng)工社會是十一個“相對獨立”的群落,有自己特的風俗與習慣。
以上就是我關于本書的理解,在感嘆費教授偉大的社會能力的同時,也體悟到當時中國的社會的的情況,雖說鄉(xiāng)土社會遠比現在“高智能”社會情況要差得多,但卻符合“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唯物史觀,也推動當代中國向前發(fā)展,為現在的“偉大復興”奠定基礎。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3
《鄉(xiāng)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本影響頗大的書,全書僅五萬多字,可謂“大家小書”。而全文通俗易懂,語言活潑,描述了一個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tǒng)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讀完這本書后,應對大作,當然不敢談有什么意見,只是淺談一下自我的看法。
一、鄉(xiāng)土本色
費先生在書中給我們展示了鄉(xiāng)土社會的特點所在。
從基層上去看,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u中國的禮貌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資于土地的古往今來,中國人有這么一個傳統(tǒng),安土重遷,口袋里有了點積蓄就去買地。哪天衣錦還鄉(xiāng)了,就得置地購宅;蛟S大家都覺得,別的東西說不定哪些時候就失去了,而僅有土地它是正正當當地就在那里的
鄉(xiāng)土的非流動性就直接導致了血緣和地緣的出現。血緣是一套根據血緣親疏關系來決定對對方權力和義務的體系,血緣是穩(wěn)定的力量。而地緣在人口不流動的原始狀態(tài)下是和血緣合一的也就是說血緣相近的群體在土地允許的狀況下是生活在一齊的,僅有土地上的資源不夠了,才會有一部分人漂流帶到外地,要么在另外一個群體里生活下去,要么重新開辟一個群體。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個群體所理解的,因為在地緣上他們是不相接近的
從社會秩序來看,在鄉(xiāng)土社會中,“禮治秩序”是占主要地位的我們能夠說鄉(xiāng)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因為它是“禮治”的社會。但禮治并不是說是根據個人好惡的統(tǒng)治,而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guī)范。所說的“禮治”也并不是君子統(tǒng)治,它包含著國家暴力,社會階層的嚴格命定,各種在今日看來屬于野蠻殘暴的某些行為也是屬于“禮治”的范疇。比如陪葬,株連等那都是禮,是人們心中構成的共同的行為習慣。也就是說,禮并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yǎng)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鄉(xiāng)土社會中,人服于禮是主動的,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價值觀念。但“禮治”在表面上是人們行為不受規(guī)律拘束而自動構成的秩序,其實不然,它只是主動服從于成規(guī)而已。也就是說,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tǒng)能夠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但在一個社會變遷很快的社會里,傳統(tǒng)的效力時無法維持的,所以費先生指出,“禮治”也將會在社會變遷中慢慢走向“法治”,這是“禮治秩序”的未來,也是鄉(xiāng)土社會的未來。
費先生也在書中提到鄉(xiāng)土社會中權利的四種性質方式:從社會沖突中所發(fā)生的橫暴權利,從社會合作中所發(fā)生的統(tǒng)一權力,從社會繼替中所發(fā)生的長老權力,從社會變遷中所發(fā)生的時勢權力。在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長老權力是強勢的,而時勢權力則相對不發(fā)達。時勢權力的權力的構成充分地說明了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環(huán)境是固定的,變遷慢。
二、淺談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chuàng),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qū)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里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于必須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經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zhí)行私人道德!八健钡拿≡谥袊泥l(xiāng)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能夠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系上的,團體是超于個人的存在。其次是確定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著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于不一樣的環(huán)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系,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guī)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于“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能夠是自我和太太,能夠是加上孩子,還能夠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終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系的明確規(guī)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xiāng)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說,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能夠這么說,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齊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并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能夠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于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說個人“圈子”的范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tài)模式也許能夠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復雜和變動的相互關系。
而在中國復雜和變動的社會關系是有著它的社會根源,能夠這么說,“差序格局”的構成是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xiāng)土中國》里,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里,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系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tǒng)“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xiāng)土中國》后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xiāng)土中國》之后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4
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城里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xiāng)下人,但是鄉(xiāng)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占著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巴恋亍边@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著鄉(xiāng)間一切的閑事。他們象征著可貴的泥土。我初次出國時,我的奶奶偷偷的把一包用紅紙裹著的東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來,她又避了人和我說,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著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難忘》的電影里看到了東歐農業(yè)國家的波蘭也有這類似的風俗,使我更領略了“土”在我們這種文化里所占和所應當占的地位了。
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
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wèi)。
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yè),使人口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鄉(xiāng)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tài)的生活是終老是鄉(xiāng)。假如在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系上也就發(fā)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一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fā)生法律。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fā)生的。
人的生活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學習的能力。他的行為方式并不固執(zhí)地受著不學而能的生理反應所支配。所謂學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為的行為方式做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過程。學的方法是“習”。習是指反復地做,靠時間中的磨練,使一個人慣于一種新的做法。
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道德觀念是在社會里生活的人自覺應當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信念。它包括著行為規(guī)范,行為者的信念和社會的制裁。它的內容是人和人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是依著該社會的.格局而決定的。從社會觀點說,道德是社會對個人的制裁力,使他們合于規(guī)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維持該社會的生存和延續(xù)。
在我們的鄉(xiāng)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著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棉續(xù)性的事業(yè)社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配軸雖然和主軸一樣不是臨時性的,但是這兩軸都被事業(yè)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不但在大戶人家,書香門第,男女有著閫內閫外的隔離,就是在鄉(xiāng)村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梢姷默F象。我在鄉(xiāng)間調查時特別注意過這問題,后來我又因疏散下鄉(xiāng),和農家住在一所房子里很久,更使我認識了這事實。我所知道的鄉(xiāng)下夫婦大多是“用不著多說話的”,“實在沒有什么話可說的”。一早起各人忙著各人的事,沒有功夫說閑話。出了門,各做各的。婦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帶孩子。工做完了,男子們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漢如果守著老婆,沒出息。有事在外,沒事也在外。茶館,煙鋪,甚至街頭巷口,是男子們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場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說有笑,熱熱鬧鬧。
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對稱,而且認為西洋是法治的社會,我們是“人治”的社會。其實這個對稱的說法并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說法律本身能統(tǒng)治,能維持社會秩序。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持,還得靠人來執(zhí)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沒有人的因素。
禮治社會并不是指文質彬彬,像鏡花緣里所描寫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禮并不帶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見了人點個頭”,不窮兇極惡的意思。禮也可以殺人,可以很“野蠻”。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禮里被別人用火燒死,這是禮。又好像在緬甸有些地方,一個人成年時,一定要去殺幾個人頭回來,才能完成為成年禮而舉行的儀式。我們在舊小說里也常讀到殺了人來祭奠,那是軍禮。
親密社群的團結性就依賴于各分子間都互相的拖欠著未了的人情。在我們社會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間搶著回帳,意思就是要對方欠自己一筆人情,像是投一筆資。欠了別人的人情就得找一個機會加重一些去回個禮,加重一些就在使對方反欠了自己一筆人情。來來往往,維持著人和人之間的互助合作。親密社群中既無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賬”。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實是維持社會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釋是“無違”,那就是承認長老權力。長老代表傳統(tǒng),遵守傳統(tǒng)也就可以無違于父之教。但是傳統(tǒng)的代表是要死亡的,而且自己在時間過程中也會進入長老的地位。如果社會變遷的速率慢到可以和世代交替的速率相等,親子之間,或是兩代之間,不致發(fā)生沖突,傳統(tǒng)自身慢慢變,還是可以保持長老的領導權。這種社會也就不需要“革命”了。
愛情,好吃,是欲望,那是自覺的。直接決定我們行為的確是這些欲望。這些欲望所引導出來的行為是不是總和人類生存的條件相合的呢?這問題曾引起過很多學者的研究。我們如果從上面這段話看去,不免覺得人類的欲望確乎有點微妙,他們盡管要這個要那個,結果卻常常正合與他生存的條件。欲望是什么?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這里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為了種族延續(xù),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yǎng),人會有五味之好。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5
隨著《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規(guī)劃》的頒布實施,我又重拾農業(yè)方面的書籍,試圖了解當前開展農業(yè)農村工作的社會背景,與費孝通老先生所講的農業(yè)農村鄉(xiāng)土社會有哪些不同。
一直以為反映社會學的書籍,應當比較抽象,但讀費老的書籍一點都不覺得,反而非常生動,語言也時不時透著一股幽默的智慧。比如費孝通老先生說“在一個每代的生活等于開映同一影片的社會中,歷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傳奇’”,生動形象地概括出鄉(xiāng)土社會的相對固定的特征。是啊,農民與鄉(xiāng)土有很深的'情結,這種情結不只是因為鄉(xiāng)土能夠讓農民“向土里討生活”,更是情寄于此地,祖上祖祖上的親人都葬在這里,當下的人過著過去人過著的日子,現在人守候著過去人守著的地方,好像時間空間都在這里停止了,轉動的只是人,繼承了李四長相特征的李小四接過李四的接力棒,世世代代,繼續(xù)耕耘著這片土地。在這樣的一片土地上,歷史真的不是很重要,發(fā)生在李四和李小四身上的事情差別不大,差別大的成了“軼事”,流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6
第一章是“鄉(xiāng)土本色”。作者開篇就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說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是他們都是從鄉(xiāng)村社會分離出去的,在行為方式社會習慣方面還帶有很多鄉(xiāng)土社會同樣的痕跡(雖然他們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認的,因為“土氣”毫無疑問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所以要研究“中國性”,就不得不從根基出發(fā),研究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土壤——鄉(xiāng)土社會。另一層意思是說現在這個鄉(xiāng)土性只局限于基層,就是說雖然地主、知識分子、工人、資本家等社會階層都是從鄉(xiāng)土社會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長時間的發(fā)展,已經與鄉(xiāng)土社會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對鄉(xiāng)下人冠以“鄉(xiāng)巴佬”的稱呼,因為他們對于鄉(xiāng)土社會已經完全沒有了認同感。至于這些階層乃至整個中國社會怎樣具有著鄉(xiāng)土社會的文化的根,后面會有詳細的分析。
在第一章里,作者從“土氣”切入,分析中國人的農業(yè)本性!斑h在西伯里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種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因為農業(yè)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氣”,所以說這個詞很貼切的描述了中國的農業(yè)本性。“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fā)生的”,因此“鄉(xiāng)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們的生活范圍有地域和空間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結成了穩(wěn)定封閉的鄰里關系,這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又一重要特征。許多中國社會的特征都是由此而來。比如說,中國為什么早在戰(zhàn)國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會的觀念,但是兩千年了中國為什么還是人制社會?就是因為這種人際關系的局限性和鄰里的熟悉性。“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還用的著多說么?”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那都是對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說,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中國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從這里來。
第二和第三章講當時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鄉(xiāng)”。很多人認為鄉(xiāng)下人“愚”,但是費老認為不應該這么說,鄉(xiāng)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說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的生活,而對于城市的文明生活當然不甚了了了。這種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麥子和韭菜、不會爬樹、不會抓魚一樣,沒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進而探討了語言的產生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系,文字的產生原是為了不同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但是在鄉(xiāng)土社會,由于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wěn)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可以滿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快捷。文字既不是鄉(xiāng)土社會的基礎,本來就不是鄉(xiāng)土社會的本性。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廟堂性的,都是為了祭祀崇拜和記錄帝王事件,所以不是鄉(xiāng)土社會的必要。因此文字發(fā)明了幾千年,中國的絕大部分農民依舊目不識丁。當然當代的鄉(xiāng)土社會已經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當代農民必須要識字了,因為要科學種田、操縱機器。但是實際上我的母親初中畢業(yè),但是由于農民的生活基本沒有文字,長年沒有閱讀和書寫,因此現在已經忘的差不多了,讀我的家信都很吃力。這無疑是費老觀點的例證,說明雖然過了這么多年,農民的生活還是帶著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的痕跡——地方性和口語化。(待續(xù))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7
《鄉(xiāng)土中國》這本書是我進入大學后課余讀的第一本書?赡苁怯捎诘谝淮紊孀闳宋纳鐣茖W,對這一大類學問很是陌生,書讀得不是太順利,加之日常學習和時間的安排上不合理,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我總共才讀完了前3章。對此,我感到非常羞愧,費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還沒有讀到,真是慚愧萬分。不過,我還是會利用課余時間把全書看完。
然而,只這前三章,就已讓我獲益匪淺。讀完以后,我對中國的鄉(xiāng)土社會有了基本的了解,也認識到世代生活在鄉(xiāng)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質,這是我以前不曾知道、也不曾想過的。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對大師的著作沒有資格做評論,在這里僅就《鄉(xiāng)土中國》的第一章《鄉(xiāng)土本色》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和感悟。
費孝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于1947年根據所講“鄉(xiāng)村社會學”寫成《鄉(xiāng)土中國》。本書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xiāng)土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關于“鄉(xiāng)土中國”這個概念,費先生在書中指出:“這里的鄉(xiāng)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tǒng)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睋Q言之,“鄉(xiāng)土中國”是中國特具的一種體系,它包含在具體的百姓生活里,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開篇,費先生開宗明義的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這為“鄉(xiāng)土中國”下了定論——中國社會的基層(基本)是土生土長的鄉(xiāng)村人。
在這一章,先生著重闡述了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主要特征,即鄉(xiāng)土的.本色是什么。我把它總結概括為下面的四點。
首先,在習俗上,鄉(xiāng)村人和其居住的鄉(xiāng)村有著很強的傳統(tǒng)性,而且這種傳統(tǒng)性很難被改變。也就是說,在鄉(xiāng)村居住的人都有一個“根”在身體里邊。這個“根”,這種傳統(tǒng)性是源于人們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形成的。比如費先生講他媽媽給他一包家里灶上的泥土,讓他在想家的時候煮一點吃。這種方式現在看來很荒謬了,但對世代與土分不開的農村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寄托。就像余光中先生在《鄉(xiāng)愁四韻》中寫的那樣:“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母親一樣的臘梅香。母親的芬芳,是鄉(xiāng)土的芬芳,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逼丛谕,思念家鄉(xiāng),想到的一草一木都散發(fā)著鄉(xiāng)土的芬芳,鄉(xiāng)土跟母親又緊緊聯系在一起,泥土是母親,母親就像泥土。從中可見從農村走出去的中國人對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xiāng),對踩在腳下的泥土的強烈依賴和深厚感情。我們常說“落葉歸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滄海桑田,心中日夜縈繞著的永遠都是故鄉(xiāng),永遠也放不下扎在心里的這個“根”。這個情結可以說是所有傳統(tǒng)中國人的一種特質。像美國就不行,美國的居民是從世界各地移民過去的,才兩百多年歷史,沒根!所以說,“土”在我們的文化里占著最重要的地位。這就是所說的傳統(tǒng)性,很難改變的,它源自農民們(當然這是最初的發(fā)源、基層,后來擴大到不僅是農民)對泥土的依賴。
這個傳統(tǒng)性產生的原因在我看來有兩點。第一點,農民以種田為業(yè),天天與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產生了感情。第二點,農業(yè)是世世代代的工作,從上面不知多少代一直傳下來,幾千幾萬年,一直延續(xù)下來,不曾斷過,是完完整整的一個整體,一個脈絡。滿足這兩點,傳統(tǒng)性就逐漸產生。這是個長久的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形成。
中國鄉(xiāng)村的第二個特征,我總結為不流動性。費先生在書中說:“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tài),遷徙是變態(tài)。”因為種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動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守著你的“一畝三分地”,有許多農活要去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口不流動的特點。一個家族的人住在這里,那么他的后代一般也會在此定居。舉個簡單明了的例子,就是農村的姓氏。雖然不斷有外來人口的遷入,但這只占少數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譜,上面一代一代從上到下,還是同一個姓占主線。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么人們就會認為這一支斷了,沒辦法再延續(xù)下去了。農村里現在依然很重視這個。所以,你不出去,別人也很少進來,這是不流動——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遷”這個詞。
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第三個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與村之間相互較為孤立、隔膜。上面說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上說的,這個是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上說的。兩者有一定關聯,我認為是有點因果的關系。因為村子里的人世代定居,不怎么流動,因此導致村與村的交流、聯系變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這有些像國與國的關系:可以合作,但都自己獨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費先生講得很明白,也很有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wèi)。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yè),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由于大量的聚村而居,因而鄉(xiāng)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即活動范圍有地域上的限制,每個地方有各自不同的風俗。即便在同一個省內,也會有所不同。我是山東人,山東省內一共有17個地級市,各市無論是語言、居民的性格、還是生活習慣、風俗風貌,都有很大不同。你要我講一講山東話,什么叫山東話?這個問法本身就不對。山東話多了,每個市的話都不一樣,你叫我怎么講?要我講,我只會講萊蕪話,還講得不好(從小就說普通話,萊蕪話一直沒學好)。萊蕪市和泰安市,這兩個城市是挨著的,口音上卻有很大差異。萊蕪話音調較平,很少有兒化;泰安話音調起伏較大,兒化音更多一點。濟南和煙臺,口音更是天壤之別。這就是非常明顯的地方性。
第四個特征,我稱之為“熟悉”與“規(guī)矩”。亦即約定俗成。這個比較好理解。農村正是由于它的不流動性,人口性質很少發(fā)生變化,“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因此,許多習慣就慢慢約定俗成,不言自明了,這又叫作規(guī)矩。“規(guī)矩不是法律,是‘習’出來的禮俗!薄班l(xiāng)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蔽业睦霞椅一厝ミ^一次,在那里我看到,一家結婚,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跑去參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這種自發(fā)的不假思索的行為完全是源自長年累月的熟悉,這不是規(guī)定出來的結果。
以上便是我對于費孝通先生所論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主要特征的一些理解和想法。這四大特征,回答了什么是鄉(xiāng)土的本色。盡管本書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對鄉(xiāng)土社會、鄉(xiāng)土文化我已經有了很多想法,對不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覺得這是個好的開端,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xù)走下去。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8
按:由于在西藏出差,時間和精力比較有限,每天的內容可能會少。鄉(xiāng)土中國的筆記我本來可以一次寫完的,現在決定分三次。這一次是談一談大尺度的特點。
中國的農村是中國社會的底色。因為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人大多數都是農民,都生活在農村。在改革開放后,很多人的命運發(fā)生了變化,成為了各行各業(yè)的人才。但他們小時候基本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很大程度上受到農村文化的影響。以至于在中國目前的社會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很多中國農村社會的影子。
費孝通先生這本鄉(xiāng)土中國是我很早就想讀的,但一直沒有足夠的動力。前段時間在得到上購買了每天聽本書的會員,看到有這本書,認真聽過幾遍后把一些筆記整理在這兒。
首先,從大的尺度看,農村社會是一個熟人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口的流動性非常有限,因為人們都被綁在不可流動的土地之上。人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人們相互熟悉,相互制約。所謂制約就是大家都認同了一套傳統(tǒng)的“禮治”,讀書筆記.在禮治中,人們遵循這一些約定俗成的道德規(guī)范,這些規(guī)范在現代法律的視角下可能是不甚合理的,但是卻在農村這個小集體中獲得人們的認可。農民們堅定地甚至有些死板地固守著一些傳統(tǒng)。
在我看來,這便是某種“共生”。在生產力底下的農村,人們需要彼此幫助和協(xié)作才能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而要更好地互助,一個必要條件就是他們有某種共同的理念和認識,這些理念中,有大量的東西是在強調”他人的看法“。比如中國人很喜歡說的一個詞,”面子“,正是這樣的理念的體現。因為共生,人們才需要在意在別人眼中自己的.樣子,才會在各個方面小心翼翼。在這樣共生的體系下,孕育了很多獨特的社會的文化,比如說婚姻文化。至少在我爺爺那一輩那里,老夫老妻不代表著情感深厚,只是相互忍耐的時間比較長。因為從感情的一開始,雙方就往往不是以相互的愛而走到一起的,更多地是考慮社會關系的結合,考慮門當戶對。在大的共生體系下,婚姻實際上是把小共生體轉變?yōu)楦蠊采w的一個紐帶。這樣去理解所謂的”逼婚“,或者是”宅男“現象,都會有不一樣的視角。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9
《鄉(xiāng)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于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后期的所作的一篇偉大的作品。雖然這本書距離現在已經有幾十年了,可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待和閱讀這本書,還是頗有探究性和現實意義的。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我就萌發(fā)了一個疑惑,“鄉(xiāng)土中國”指的究竟是什么呢?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了這次對中國社會的探索之旅。而我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本書講的鄉(xiāng)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tǒng)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里發(fā)生作用。”作者是這樣解釋“鄉(xiāng)土中國”的,看完這個答案的同時,我又對這本書產生了滿滿的好奇,于是我便繼續(xù)探索下去了。
鄉(xiāng)土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起點。作者在書中的開頭部分就說道:“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說到農業(yè)就離不開土地,說到土地自然也離不開勤勤懇懇的農民。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層,土地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是珍貴的,因為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農業(yè)的發(fā)展是在土地的基礎上,農民播種、耕田等都要依靠土地。“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在農民眼里,“土地”是位最近于人性的神?梢,“土地”對中國農民和中國社會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在看完作者對“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的見解之后,我又往后看了其他章節(jié),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差序格局》中水的波紋原理。
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把人際關系比喻成丟石頭而形成的同心圓波紋。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的時候,水面會出現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系。每個人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就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拿我們自己來說,家人永遠是我們最親近的人,而相對來說親戚和朋友就會顯得比較疏遠一點了。
此書中還有很多觀點和看法,作者自己也說“這種一往無前的探索的勁道,看來還是值得觀摩的。”書中具有現實意義的觀點和作者敢于探索的精神,都值得我們不斷探究和學習。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10
第一次閱讀鄉(xiāng)土中國這本書,就被題目深深的吸引,“鄉(xiāng)土”二字引發(fā)了我濃厚的興趣。翻開這本書,走進費孝通先生眼中的中國鄉(xiāng)村,思考他獨一無二的理解與觀念。
這是一本經典的社會學著作,描寫了20世紀40年代中國鄉(xiāng)村以及鄉(xiāng)下人,年代十分久遠。在書中的導讀里,王連明主編告訴我:“這本書有助于我們認識傳統(tǒng)中國,理解現實中國,思考未來中國。”我發(fā)現這句話的中心點怎么也繞不開“中國”二字,于是我就想,難道這本書不只有對鄉(xiāng)村生活的解釋,也會有費先生在舊中國那危難時刻的家國情懷嗎?隨著對于導讀的細致觀看,印證了我這一想法。
王連明主編對于書中的文字說了這樣一句話:“這本書的文字深處,隱藏著一雙含情的眼,藏著一顆多情的心!蔽蚁脒@份情感既是對鄉(xiāng)土社會的情感,也是對于探究問題本質的渴望,更是對中國的關切。
當然,在導讀與語法中,我同時也學會了一些寫作手法,論述方式和論證方法。一本書最重要的就是主旨他是整本書的橋梁。并且在描寫人物或事跡的時候,要多尋找不同的切入點,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看待問題,同時一本真正有價值的書是深入社會,反映現實的,需要作者仔細觀察,需要作者懷著對中國,對社會的濃厚情感。隨著文學素養(yǎng)的被翻開,我知道了,要想將內容理解并做出分析或是真正讀懂,不是看三兩遍,而是以以往的文學積累對有意義的話寫上自己內心獨特的'想法,反復品味,同時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梳理整本書的框架。
接著我翻開了費老先生的生平簡介,先是震撼,再是由衷的欽佩,在那個教育資源貧乏的時代,到處彌漫著硝煙的時代,他一路讀到了大學,為了求學奔赴大洋彼岸,可這讓我最為敬佩的是,在1938年這個戰(zhàn)亂的年代,中國存亡難料的時代,他毅然回國教書育人,他一生的顛沛流離,和他一生的榮譽,譜寫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品質。他深入鄉(xiāng)村,最終寫下了這本鄉(xiāng)土中國。
讀書不止于讀,更要理解情感和主旨,并明白你真正學到了什么。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11
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云南鄉(xiāng)村中,有一所聚集了全中國最優(yōu)秀的知識分子的學府,名曰西南聯大。在聯大里教書的,都是各個科目的頂尖專家。費孝通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教授鄉(xiāng)村社會學。十四講的鄉(xiāng)村社會學講義結成冊,就成了我手中這本《鄉(xiāng)土中國》。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語言并不算是極佳的典范,邏輯性也有待商榷,但是其中蘊含的許多思想,經過了七十年的滄桑變遷,仍然歷久彌新。
作者首先提到了中國社會的鄉(xiāng)土性,他說中國的基層是鄉(xiāng)土性的,而這一說法,即便是經歷了改革開放、生產勞動力向城市顯著遷移的當今,仍是正確的。新聞聯播里總提到“走基層”,領導人走的便是農村農戶小作坊小工廠,可見中國的基層便是鄉(xiāng)土社會。城市里的人,多半也都是由農村遷移而來,他們的思維模式也具鄉(xiāng)土性,總想去尋找土地。譬如說我的父母親,他們便來自湖南的小村莊里,現在在北京享受著城市的各種便利,卻總想去整一塊地種,喜歡去近郊的田野山區(qū),最愛的大概是回老家吧。作者提到中國人具有以土地為根基的文化思想,一點不錯,我認為這是因為土地給人安全感,F在許多人期望在城市里買一套自己的房,明明只是租一套房可以省下更多錢、甚至有更好的居住環(huán)境,人們還是樂意住在一套完全屬于自己的五十平米的小屋里,這便是因為安全感。這種對安全感的渴望,來自于農耕民族的文化根基。若是天天東奔西跑,住在蒙古包里的游牧民族,恐怕也不會這么地對“房子”有追求。鄂爾多斯能成為鬼城,除去規(guī)劃的不合理外,游牧民族的文化也是重要的因素。蒙古族的人往往愛花大價錢買越野車,恐怕也是祖上遺留的文化基因吧。
作者也提到了鄉(xiāng)土社會是長老社會,也一點不錯。在我的老家,人去世后,葬禮是異常重要的。鄉(xiāng)下人辦喪事,有很多習俗要遵循。有的人,兒孫都到城市去了,西去之后還能按規(guī)矩辦事,便是靠著村里“長老”們的幫忙。該請多少桌,做什么菜,進行什么儀式,長老們都諳熟于心,他們是鄉(xiāng)土文化的傳承者。
不過,國家發(fā)展到現在,作為第一產業(yè)的農業(yè)早已不再是幾億人生活的唯一依靠,沒有多少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生活,農村里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也就誕生了“農民工”一詞。領導走基層,見到的多數是留在村子里的老人和小孩,青壯年很少。農業(yè)工業(yè)化,農村人口城市化,是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而未來的逆城市化,則是我國步入發(fā)達國家的重要一步。所以說,鄉(xiāng)土中國面臨著消失的局面。當農業(yè)不再需要很多人拿著鋤頭牽著黃牛的時候,鄉(xiāng)土社會也便消失了。
如若費先生在此,必會哀嘆傳統(tǒng)的消失,而我卻不這么認為。一方面,人類的文化是隨環(huán)境、生產力而產生變化的。另一方面,人類的發(fā)展的方向是多元、高效,也即物理中的熵增焓減論。兩相結合,不難看出鄉(xiāng)土社會的`慢慢消失是一種自然。就如同北京的城墻,當年梁思成先生竭力主張不要拆除,卻還是被國家拆掉了。這其實很正常,我們的社會由君主專制轉向民主集中,從封建主義變?yōu)樯鐣髁x,安能保留那象征封閉的城墻?政府最終留下紫禁城作為文化單位,選擇在旁側的首都辦公,與明人焚毀元朝宮殿相比,好得太多。
有人曾表達過自己對鄉(xiāng)土社會的向往:“我想聞一聞村口的垃圾,聽一聽村頭老漢的爭吵,我相信那一定是真實的”不錯得很,村口的垃圾真的很臟很臭,裹同著牛羊雞豚的糞便味,變質腐爛的豬飼料味,真實的無可附加。村頭老漢的爭吵也真的無聊至極,無非就是昨天你打牌少給了我兩塊錢這類事情罷了。鄉(xiāng)土社會,絕不是什么理想。兩千多年前的老子愿小國寡民,但那時沒有工廠,沒有汽車,沒有計算機,沒有互聯網,沒有核彈頭,也沒有高效的農業(yè)技術,兩千多年以后擁有這些的我們,自然對這個世界應該有不同的期許。但不管怎么發(fā)展,鄉(xiāng)土社會“無爭”的思想,都會為世人所銘記,老子渴求的和平,也永遠不會被人忘卻。因為世界上,最寶貴的永遠是和平。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12
最近看了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這算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從中了解到關于鄉(xiāng)村過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
其中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鎮(zhèn)化的變革之中,一部分人學習了文化知識去適應現代城市生活,但是在農村生活是不需要這些知識的,所以城里人會覺得鄉(xiāng)下人什么都不懂,其實只是他們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里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種地和喂養(yǎng)牲畜。
鄉(xiāng)村生活本來是很穩(wěn)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時候,農田里還是一番熱鬧的景象。在農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資源,而且沒法帶走,所以背井離鄉(xiāng)的無奈、安土重遷都是人們對于土地的情感。
隨著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爛熟于心的農業(yè)技術似乎也后繼無人,農業(yè)社會似乎在漸漸遠去,現代化的農業(yè)我見到的也很少,雖然人們已經擺脫了利用動物耕種換成了各種機器,但是農業(yè)至今還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個人愿意主動的去適應一個規(guī)則,那么這個規(guī)則肯定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例如尊老愛幼等。如果一件事還需要臨時的政策,那么它還是政治的范疇。
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你必須適應它才能更好的生存。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他經過人們不斷的實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在傳統(tǒng)的文化中,年長的人總是正確的,有領導能力的,晚輩永遠是要尊重前輩的。
可是如今的`變革開始加速,與時俱進才是時代的主旋律。很多觀念開始名存實亡甚至崩塌。我們再去因循守舊的發(fā)展自己,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
對于社會的研究屬于社會學的范疇,社會學,一個看似綜合其實也很專業(yè)的學科,有人說社會的推動要依靠政治,后來當經濟問題出現的時候覺得經濟才能推動社會的變革,直到后來才發(fā)現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發(fā)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我雖然是理工科學生,但是對社會學還是很感興趣,社會學的發(fā)展才是人們的進步,觀念的進步。如今社會學的學生除了走科研似乎沒有更好的出路,希望社會學也能得到關注。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13
隨著《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規(guī)劃(20xx-2020年)》的頒布實施,我又重拾農業(yè)方面的書籍,試圖了解當前開展農業(yè)農村工作的社會背景,與費孝通老先生所講的農業(yè)農村鄉(xiāng)土社會有哪些不同。
一直以為反映社會學的書籍,應當比較抽象,但讀費老的書籍一點都不覺得,反而非常生動,語言也時不時透著一股幽默的智慧。比如費孝通老先生說“在一個每代的生活等于開映同一影片的社會中,歷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傳奇’”,生動形象地概括出鄉(xiāng)土社會的相對固定的特征。是啊,農民與鄉(xiāng)土有很深的情結,這種情結不只是因為鄉(xiāng)土能夠讓農民“向土里討生活”,更是情寄于此地,祖上祖祖上的親人都葬在這里,當下的人過著過去人過著的日子,現在人守候著過去人守著的地方,好像時間空間都在這里停止了,轉動的只是人,繼承了李四長相特征的李小四接過李四的接力棒,世世代代,繼續(xù)耕耘著這片土地。在這樣的一片土地上,歷史真的不是很重要,發(fā)生在李四和李小四身上的事情差別不大,差別大的成了“軼事”,流傳下來。
回憶一下,鄉(xiāng)土情結確實影響者我們的文化(所謂“文化是依賴象征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著的`社會共同經驗”),記得小學語文課外讀物曾經有“名人軼事”,還有成語故事,這些故事都引人入勝,講著歷朝歷代的事兒,但每每想起,我總是對時空產生模糊印象,再回憶一下,原來之所以印象模糊,就是因為當時,這些“名人軼事”、成語故事也只是對時間和空間模糊處理了,時間通常會說“一天”“一日”“在某人9歲那年”“有一年”“清末”等等,空間通常會說“中原”“私塾邊”“在路上”等等,沒有時空差別,只是對事件的描述。中國人讀到這些沒有困惑,估計翻譯成英文,外國人讀來一定滿腦子困惑,什么時間?在哪?誰?都有什么人?當時社會環(huán)境、條件怎么樣?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事?等等,一堆的問題等著。
費孝通老師對于語言也是非常有研究的,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往往讓一些感性認識過于強大的人感覺到失望。他說,“我們永遠在削足適履,使感覺敏銳的人怨恨語言的束縛”“所以在鄉(xiāng)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連語言都并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征體系”。由此,我才深刻認識到原來文字并不能和語言劃等號,白瞎為寫不出一點點文字來,痛苦了好多年。在鄉(xiāng)土社會,文字并不是必須的。
最后,我發(fā)現書里面說到了一個詞語“面對面的社群”,讓我想到了“面對面建群”,我想費老是早于微信很多年談到面對面社群這個詞匯的。難道微信里面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也仍然跟鄉(xiāng)土社會的關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書雖已讀完一遍,問題繼續(xù)思考中。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14
《鄉(xiāng)土中國》一書收集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后期,費老根據自己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所講的“鄉(xiāng)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十四篇文章。這十四篇文章分別是:鄉(xiāng)土本色、文字下鄉(xiāng)、再論文字下鄉(xiāng)、差序格局、維系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tǒng)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欲望到需要。以下我就選擇了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幾篇:
一、鄉(xiāng)土本色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我說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xiāng)土性的,那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鄉(xiāng)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fā)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這些社會的特性我們暫時不提,將來再說,我們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的鄉(xiāng)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边@是費孝通先生在本文中的第一段,間斷的一句話,就將對鄉(xiāng)土社會的研究上升到了對于研究整個中國社會極其重要的層面。緊接著,費老便開始大贊人們在藐視鄉(xiāng)下人土氣時用的“土”字用得精妙,因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拔覀冋f鄉(xiāng)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xiāng)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xiāng)下住,中的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中華民族確實與土有著深厚的感情,從半坡、河姆渡開始粟稻種植,中國社會就一直沉浸在與世無爭的小農經濟之中。農業(yè)成為維系社會的經濟支柱。在農業(yè)為主的社會中,‘土’成為與文化緊密聯系的東西!币舱且驗橛辛送恋淖甜B(yǎng),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tǒng)農業(yè),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tǒng)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tǒng)文化根源。
通過費孝通先生的描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農民生活是一幅春耕秋收面土背天、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循環(huán)式圖卷,一個老農所面臨的問題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的變更。他做著和父親爺爺一樣的工作,和子孫后代也一樣的工作,這種工作只需要通過面對面的言傳、手把手的身教即可繼承,而且非常穩(wěn)定。為了這種穩(wěn)定可預期的生活保證,農民只需要氣候正常,不需要技術革命;只需要按部就班,不需要別出心裁;只需要求是,不需要創(chuàng)新。鄉(xiāng)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不得不佩服費老對這一點的精辟解釋,我想如果沒有大量的研究以及本著對基層社會的了解與關懷是很難有這樣獨到見解的。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
二、文字下鄉(xiāng)、再論文字下鄉(xiāng)
“鄉(xiāng)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對于這個“愚”字,作者認為,多數人都陷入了認知的誤區(qū)。許多人都把“愚”當作是鄉(xiāng)下人“智力缺陷”的代名詞,而事實上,鄉(xiāng)下人之“愚”只不過是一種對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缺乏”而已。費老在文中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鄉(xiāng)下人在面對汽車到來時不知如何是好,還有一個是城里的孩子故作聰明地將包谷喊成是小麥。這兩個例子很輕而易見地就說明了那個所謂的“愚”只是見識問題,與智力有何干呢?繼而費老很自然地過渡到了“文字對鄉(xiāng)土社會必要性”的問題。作者概述了“文字”的產生和發(fā)展及其功能和作用,再就鄉(xiāng)土社會生活的特性特征對該問題進行的深刻的論述。在“文字下鄉(xiāng)”一文中,作者指出鄉(xiāng)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xiāng)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范圍里,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系都是很頻繁的,并且時常處于面對面的直接性的溝通交流中,這就使得作為人類交流溝通媒介的間接載體————“文字”在鄉(xiāng)土社會處于一種非必要狀態(tài),從空間上對該問題進行了說明。而在“再論文字下鄉(xiāng)”一文中,作者指出“文字”作為一種經驗和知識的傳承媒介,在鄉(xiāng)土社會“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特質下,也不能發(fā)揮其積極有效的作用。通過對“記憶”的強調和“代代相傳”模式的闡述,從時間上,說明了鄉(xiāng)土社會絕非必要“文字”。總結兩章,我們可以看到,文字的發(fā)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鄉(xiāng)土社會這一基層上,“語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無論是在空間還是時間的格局上,熟人社會的面對面親密接觸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們沒有用“文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生活的需要”。最后作者指出:“只有中國社會的鄉(xiāng)土性的基層發(fā)生了變化,也只有發(fā)生了變化之后,文字才能下鄉(xiāng)!
到了今天,文字的普及工作似乎已經比較圓滿的完成了,那中國的基層是否已經發(fā)生了變化了呢?答案是肯定的。隨著科技在農業(yè)中的普及和應用,鄉(xiāng)村和城市間溝通的加強和頻繁,“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格局的規(guī)劃,使得中國的基層已經遠不同于費老先生《鄉(xiāng)土中國》中的基層了。只是現在的所謂鄉(xiāng)下人看到汽車就像看到自行車一樣頻繁,根本不存在不知如何是好的問題,到時還有些所謂城里人至今還不知道包谷和小麥有何區(qū)別,不過,這自然是題外話了。
三、差序格局、維系著私人的道德
“以‘已’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里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边@就是費老在文中解釋得差序格局的經典形象,為了更好的顯現出“差序格局”的特點,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團體格局”的概念,并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根源的差異中去解釋。他將西洋社會的類型稱為團體格局,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就像一捆捆扎起來的木柴;將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類型稱為差序格局,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按親疏遠近向外擴開一圈圈的社會圈子,就像石頭投入水中蕩起的一圈圈波紋。這種差序格局中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那樣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作者把社會關系的這種一輪輪波紋之間的差序稱為人倫。中國人講究人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講的是一種差等關系,這種種差等關系各自有它們應該遵守的規(guī)則。在這種差序格局里,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倫”為基礎的。當個人以自己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會圈子時,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們往往根據其實際需要而相應擴大或縮小其圈子的范圍。正因如此,在中國的鄉(xiāng)土社會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時候父母子女是一個家,大的時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個家族。
四、家族、男女有別
費老認為,鄉(xiāng)土中國的家和族是分不開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中國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家庭不但承擔著生育功能,更是作為一個事業(yè)社群承擔了許多生育以外的職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態(tài)呈現的。對于這一部分,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作者關于鄉(xiāng)土社會男女關系和感情的論述。作者引用OswaldSpengler在“西方陸沈論”里的理論陳述了兩種文化模式:“一種稱作啊阿波羅式的;一種稱作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為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于人力的創(chuàng)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維持它;但是連維持它的力量都沒有,天堂消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F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沖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是無盡的創(chuàng)造過程,不斷的變!辟M老說,鄉(xiāng)土社會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而生活模式卻是阿波羅式的。這一矛盾勢必使得鄉(xiāng)土社會中的男女感情之間有很難逾越的鴻溝。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是因為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并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而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于在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使得鄉(xiāng)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所以鄉(xiāng)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爸袊l(xiāng)土社會里,以家族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為重要的表示”。最后,費老總結說:“鄉(xiāng)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wěn)的社會。
《鄉(xiāng)土中國》這本書不厚,也就104頁,但是這短短的百來頁文字去很好地剖析了我們國家最基礎的社會,當然我們現如今所處的社會已較費老的那個年代相差甚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那個時代的社會本質來解釋我們當代的某些社會想象,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們這堂課的指定書目里面將這本書歸為歷史類的原因吧。有人說要認識中國就必須先認識中國的農民,而要認識中國的農民,就不能不讀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我很贊同這個觀點。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15
時常看到歷史的書籍里會講到很多家族的長者坐在一齊召開長老會議,并選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里的事物。
在鄉(xiāng)村里,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眾多的事物都會和家族發(fā)生關聯,都會以家族為單位進行著。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能夠解決,但若事情大了,全族的人都會干澀進來。在家族里,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長,他代表家族的形象與利益。而當家族與家族之間發(fā)生利益關聯時就需要長老的協(xié)調,長老一般不止一個,他們總是由各個家族的長者組成。長老處理各種糾紛既不是依靠權利,也不是憑借大家的協(xié)商同意而產生的效力。他們主要依靠仁禮道德來管教人們!他們依靠傳統(tǒng)的約束!因此他們總是很重視教化的實施。但這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tǒng)的東西也有過時的`時候。這時就應怎樣辦呢?反對吧。長老領導下的禮制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于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新生的年輕人既然沒有潛質去反對傳統(tǒng)的東西,但他們能夠選取是用心地執(zhí)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說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tǒng),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構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愿,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zhí)法者依法而治。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08-19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05-06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02-11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范文03-31
讀《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10-12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20篇)08-03
關于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10-12
《鄉(xiāng)土中國》費孝通讀書筆記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