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拳胸背部練習的注意事項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太極拳胸背部練習注意事項
陳式太極拳所鍛煉的內(nèi)養(yǎng)功就是使心火下降于腎,與腎陽共同溫熙腎陰,使腎水不寒,久之,則水中火發(fā),腎水必然上濟于心,與心陰滋養(yǎng)心陽,則心火不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太極拳胸背部練習注意事項,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太極拳胸背部練習注意事項
胸廓介于頸與腹之間,其中有心、肺等器官。前面稱之為胸,是人體任脈的主要通道,屬陰性;后面稱之為背,是人體督脈的主要通道,屬陽性;兩側稱之為肋。太極拳對于這部分的要求是含胸、拔背、束肋。
含胸
是指在沉肩垂肘的協(xié)助下,使胸鎖關節(jié)放松,鎖骨相合,胸骨、胸肌同時向下松沉,有向膻中穴(中丹田)合聚之意,這樣既能使整個胸部在重力作用下處于自然松沉狀態(tài),又有利于心氣下降、氣機暢順、氣沉丹田和胸腰運化,以及降低人體重心。
拔背
含胸拔背是緊密相連的,含胸自然拔背,二者的關系體現(xiàn)了人體陰陽升降、相輔相成的作用。拔背就是在虛領頂勁和骶骨尖上泛下沉的合作下,使背部骨節(jié)間虛虛拉開攏直。同時要求在兩肩前卷中,使兩肩連線背部的中點處橫向拉開,引導背肋部肌肉向前抱合而含松沉之感,使膻中穴與夾脊穴(中間即中丹田)相吸相系,利于心氣貼背,這就是橫中寓下的開,背部具有一張弓和彈性,從而使縱橫都備有弓的彈性和蓄勢。
束肋
含胸的前提下,肋骨節(jié)節(jié)放松,肋骨和肌肉同時由后向前下中線卷合之意,形成自然的松沉抱合之狀,謂之束肋。也叮助心氣下行或氣沉丹川,兩肋隨呼吸如同魚鰓,開合有序又能幫助休內(nèi)之氣升降。
束肋必須合腹
合腹指的是腹的側部肌肉,尤其是兩軟肋處自然松沉,向身體中線聚合,隨著心氣下降,引導氣機向中極穴與關元穴處合聚。合腹的動作有利J:“氣沉丹田”“氣沖命門”“氣聚結中官”。
含胸、拔背、束肋無論從醫(yī)學和健身的角度,還是從技擊攻防角度來看,都有其完備的必要性和科學性。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含胸拔背這一靜態(tài)姿勢,是太極拳大部分動作和定勢的要求(除開胸動作外):拳論日:“一開一合為之拳!庇邢鄬o態(tài)的“含”,必有絕對動態(tài)的“開”,才能構成矛盾的開合運動。
推手技擊中含胸的目的是為了運化,含得越適當,運化就越靈便。但是,我們要看到這靜態(tài)的“含”,只是運化與引空的前提,真正的“運”和“化’是靠胸部的旋轉、折疊等具體動態(tài)手段來實現(xiàn)的。為了動作需要,時常要有兩肩爭衡、傳遞和開胸合背的過程,在必要時,開胸不但叮以化解對手的來勁,還可以在含胸變開胸的一瞬間,以胸擊敵,稱為胸靠,運用此法往往可以出奇制勝。
應該注意含胸決不是凹胸(胸部內(nèi)含過度即為凹),開胸也決不是挺胸,即使使用胸靠也應該不失身法中正、不挺胸凹腰,而應脊椎下降、腰部塌平、胸骨上泛前擊。有些動作,初學者會感到不可思議,但功積日深,自見真諦。
拳論上講:“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胸部的運化主要指胸大肌的旋轉,“七星位,’的氣機打旋催動兩肩窩氣機旋轉,兩肩窩又以“七星位”為中軸,反過來又帶動七星位旋轉。
這樣,胸部的運動便可以做到上與兩臂相系,下與腰隙傳遞。胸的吞吐、開合、運化等能助胸部的散亂之氣收斂于擅中穴內(nèi),意加旋轉使之沿任脈下行,氣歸丹田,以達胸部空闊虛靈,避免橫氣填胸,即所謂“氣以直養(yǎng)而無害”。拳套中的“上步一七星”即典型的“七星位”(膻中穴)內(nèi)氣機打旋的拳式。
拔背的作用在于使身弓蓄勢,具有張力,便于內(nèi)勁貫串,力由脊發(fā).、含胸多為使勁力更好地運聚,拔背是將勁力更充分地發(fā)放,二者既是蓄發(fā)相變的根本,又是太極拳中柔化剛發(fā)的關鍵所在。拔背時脊背攏直,由后弓前拔成近似直線狀(脊背曲中求直),不僅使脊椎得到鍛煉、脊神經(jīng)受到良好刺激,而且直狀脊柱較彎曲脊柱有更強的傳遞能力,利于氣直通暢,中氣貫串,更便利牽動往來氣貼背。
脊是左右身之關鍵,脊骨虛虛攏直,上下相照,內(nèi)氣節(jié)節(jié)貫串,中氣扶搖直上,這樣才能做到氣達脊背,力由青發(fā)。人體督脈下起于會陰,經(jīng)長強(尾間穴)順脊上行,過百會,止于人中。督脈兩側的腦穴是人體氣穴總匯,臟腑諸氣都由腑穴相貫通。脊部肌肉向前抱合,利于臉!丁納氣,血脈暢通,增強身體的機能。
胸膛內(nèi)有心、肺、胸腺及重要的血管和神經(jīng),中醫(yī)認為心藏神,心主神明、司呼吸、主一身之氣。拳論有"自為令,氣為旗,心氣一發(fā),五官百骸無不聽命……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人骨”之語。為此.太極拳要以“心”作為人體的主宰。
太極拳術中,以心腎作為人體中陰陽的表。心居膈上。為陽性,在八卦中稱之為離宮,方向為南;在五行中屬火,火者,陽明在離之外、陽濁在內(nèi),故火能照外物,不能人影于內(nèi)。腎居隔下,為陰性,在八卦中稱之為坎官,力一向為北;在五行中屬水,水者,陽明居坎之中,陰濁在外,故水可入影以內(nèi),不能照物于外。心腎之間的聯(lián)系,反映為人體上下、陰陽、水火平衡協(xié)調和互相制約的關系。
陳式太極拳所鍛煉的內(nèi)養(yǎng)功就是使心火下降于腎,與腎陽共同溫熙腎陰,使腎水不寒,久之,則水中火發(fā),腎水必然上濟于心,與心陰滋養(yǎng)心陽,則心火不亢。年久功深,既可入影以內(nèi),又可照物于外,這即是"心腎相交”“水火即濟”“取坎填離”“坎離對位”
基本姿勢:
練習太極拳應該先重形后重意,力求姿勢正確,并在連貫復雜的動作中處處保持正確的姿勢,先求做到“形似”,然后向“神似”方面下功夫。只有遵循一定的規(guī)格要求,使身體各部分的姿勢在整體動作中形成動力定型,即所謂“明規(guī)矩而守規(guī)矩”,才能“脫規(guī)矩而合規(guī)矩”,達到技術的規(guī)范化和自動化。太極拳對身體姿勢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 虛靈頂勁:
虛靈頂勁即“頂頭懸”。太極拳練習時很講究頭部的端正、頂平、項直、頦收,要求頭頂?shù)陌俸狭曁幭蛏陷p輕頂起,好象有根繩兒將頭向上提懸似的。同時又須保持頭頂?shù)钠秸,在運動時即使頭頂上放一碗水也不能使它酒出似的。要使頭正、頂平就必須頸項豎直,下頦里收。過分地向上頂勁,緊收下頦,會導致頸項的僵硬,動作便失去靈活。所以,頂頸不可過分用力,要有自然虛靈之意,做到虛靈頂勁,精神才提得起來,動作才能沉穩(wěn)扎實的基本技術。
(2) 含胸拔背:
含胸是習略向內(nèi)含虛,使習有舒寬的感覺。這樣有利于做好腹式呼吸,能在肩鎖關節(jié)放松、兩肩微合和兩助微斂的姿勢下,通過動作使胸腔上下徑放長,橫膈活動加強。拔背與含胸是相互聯(lián)系的,要含胸就勢必拔背,拔背是在胸略向內(nèi)涵虛時背部肌肉向下松沉,兩肩中間、頸下第三脊骨起上提并略向后上方拉起。這樣,背部肌肉就會有一定的張力和彈力,皮膚有繃緊的感覺。凡是運用化勁的手法,都離不開含胸的輔助,而拔背則是為了有利于發(fā)發(fā)勁。
(3)松腰斂臀:
太極拳要求含胸,又要求沉氣,因此在含胸時就必須松腰,腰部松沉,整個背部向下略呈淺度弧形,這樣會使坐身或蹲身的姿勢更加穩(wěn)健。松腰不僅幫助沉氣和下肢的穩(wěn)定性,更主要的是它對動作的進退旋轉、用軀干帶動四肢的活動及動作的完整性起著主導作用。斂臀是在含胸拔背和松腰的基礎上使臀部稍內(nèi)收,主要作用是在“氣沉丹田”的要求下能使腹部充實團聚。斂臀時,可盡量放松臀部和腰部肌肉,使臀肌肉向外下方舒展,后然輕輕向前、向內(nèi)收斂,像用臀把小腹托起來似的。
(4) 圓襠松垮:
襠即會陰部分。頭頂百會習的“虛靈頂勁”要與會陰習上下相應,這是保持身法端正、氣血上下貫通的鍛煉方法。襠要圓,又要實。兩胯撐開,兩膝微向里合,襠自然能圓,會陰處虛虛上提,襠自然會實,加上腰的松沉、臀的收斂,自然有一股襠產(chǎn)生出來。有了襠勁,下肢更加有力,從而樁步更加穩(wěn)固。太極拳講究“邁步如貓行”,要求步法輕靈穩(wěn)固,兩腿彎曲輪換支撐著身體進行活動。因此。髖關節(jié)必須放松,膝關節(jié)必須靈活,才能保證上體旋轉自如,踢腿、換腿靈便。
(5) 沉肩墜肘:
太極拳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墜肘,使肩肘向下沉墜,這時兩臀由于肩、肘的沉墜會有一種沉重的內(nèi)勁的感覺。這就是上肢內(nèi)在遒勁。這中遒勁,外似綿軟,內(nèi)實剛健,猶如“綿里裹針”。兩肩除沉之外,還要有一些微微向前合抱的意思,這樣能使習完全涵虛,使脊背成圓形。兩肘下墜之外,也要有一些微微向里的裹勁。這樣的沉肩墜肘才能使勁力貫穿到上肢手臂。
【太極拳胸背部練習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太極拳胸背部練習的注意事項05-24
太極拳練習的注意事項10-25
練習太極拳基本的注意事項10-13
練習太極拳推手的注意事項06-06
冬天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09-30
練習太極拳的要領及注意事項01-14
太極拳練習注意事項有哪些08-19
練習太極拳的十大注意事項07-10
老年人練習太極拳的方法及注意事項05-25
練習太極拳的要求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