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園林設計的心得體會
不知不覺中,園林建筑設計這門課程結束了,雖然學習的時間有限,但卻受益非淺。在老師的指引下,初步認識了我國園林建筑設計方面的知識�;玖私饬宋覈緢@林建設程序;各階段設計文件的要求和深度;工程招標與投標以及項目全程管理(PM)的相關知識等等。這些內(nèi)容都是實質(zhì)性的,在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會碰到的問題,這給我們出去社會,很好的上了一課。
通過學習,我深深地的意識到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園林建筑師的知識面是很廣的,不僅僅要有很強的專業(yè)素質(zhì),還必須具備與本行業(yè)相關的知識。比如經(jīng)濟法規(guī)、道德觀念等。園林設計建筑師并不是天生的,每一位建筑師都經(jīng)歷過挫折,那些挫折也就是他們的經(jīng)驗。作為對園林建筑業(yè)充滿熱情的我,面臨著極大的壓力,因為我深知自己知識的匱乏,總感覺我還要學好多的東西,出去社會才知道我好多的東西不會。
因此,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首先,是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諸如設計技能、客戶交談和業(yè)務管理等素質(zhì)),以及面對未來建筑發(fā)展新形勢的應變能力。再者,是要不斷地增加其他方面的素質(zhì)。因為園林建筑學是一門綜合的學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中,我覺得了解歷史是非常重要的,是設計構思的源泉。設計構思源于舊的存在,新和舊,兩者都被強化。最后,也是落實于建筑本身的實際經(jīng)驗�!皩嶋H檢驗真理,存在就是真理!”。社會是最考驗人的,也是讓人成長的。因此,要積極投身于社會建設中去,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吸取經(jīng)驗,不斷地將知識融入到實際工作當中去,這也許就是我的最終目標了。 在即將到來的7月份,我們即將走出校園,踏入社會,這對于我們而言,既有緊張也有興奮�。∵@是我們?nèi)松凶钪匾奶魬?zhàn)。所以我們必須需要足夠的實力去爭取。這就需要我們?nèi)チ私庾约旱膶I(yè),細化它們,這就需要我們把握園林建筑設計的幾個方面:
(一)因地制宜
園林地貌是園林的骨架,我國傳統(tǒng)的自然山水園的一大特點就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原有地貌。因此進行園林規(guī)劃時,首先要考慮到園林內(nèi)自然地貌條件的特點:原有地貌或平坦或起伏,有山崗、沼澤等,可能基本符合或部分符合設計要求,這就應在原有的地貌基礎上,結合園林使用功能和園林景觀構圖等方面的要求,加以利用和改造,可就低掘池,因勢掇山,“宜亭則亭,宜榭則榭”。使之“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使園林中的山水景觀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其中改造地貌,特別是較大規(guī)模的挖湖堆山,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非常大,所以設計時更要考慮到財力等條件,景物的安排、空間的處理、意境的表達都力求依山就勢,高低錯落,疏密起伏,自由布局,引造出坡隴坪谷,磯渚洲島、溪澗池灣、山巒平臺、疊嶂錯層、林中空地、疏林草地等等。同時應根據(jù)需要和可能,
進行全面分析,并貫徹對原地貌堅持“利用為主,改造為輔”的原則,使土方工程量降到最小限度。若需改造的地貌,也應力求達到園內(nèi)填挖土方量平衡。
城市和郊區(qū)園林綠地對原有地貌的利用,因隨各自的性質(zhì)、功能要求以及面積大小等而有較大的差異。如城市中的公園、花園、小游園等在利用原地貌的基礎上,還需有一定的改造,以滿足使用和造景等方面的要求。而郊區(qū)的自然風景區(qū)、森林公園、休療養(yǎng)地等在較大程度上是追求自然景觀,所以它不必大興土木,應偏重于對原有地貌的利用,做到因地制宜,就低挖池,就勢堆山。在設計園林佳境的同時就考慮到施工的需要,使人力物力都得到最大節(jié)省,同時縮短施工時間。
(二)滿足園林使用功能的要求
游人在園林內(nèi)進行各種游憩活動時,對園林空間環(huán)境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園林地貌的設計要盡可能為游人創(chuàng)造出各種游憩活動所需的不同地貌環(huán)境。如游人開展集體活動、野餐、唱歌、日光浴等活動,就需要有一個較大面積的草坪廣場;進行泛舟、游泳等水上活動,則需要有一定面積的水面;登高遠眺常需要有山重水復、峰回路轉(zhuǎn)的層次豐富的山林等等。同時為使不同性質(zhì)的活動互不干擾,可利用地貌的變化來分隔園林空間。在一個高密度的小區(qū)中,可用的綠化空間很小,那么園林就要充分利用地形,分割制造出較多空間,為小區(qū)營造出有各種使用功能的空問。
(三)滿足園林景觀的要求
園林應以優(yōu)美的園林景觀來豐富游人的游憩活動,所以在園林設計中,應力求創(chuàng)造出游憩活動廣場、水面、山林等開敞、郁閉或半開敞的園林空間境域,以便形成豐富的景觀層次,使園林布局更趨完美。廣廈林立的城市中,綠色顯得那么寶貴,因此,園林設計中更要注意地形地貌,最大限度的營造出不同的園林景觀,做到步步有景,步步不同。地形景觀設計必須與景園建筑及平立面設計同步進行,使人工建筑與自然景觀渾成一體,形成一幅具有人文氣息的山水畫。
(四)符合園林施工的要求
園林地貌在滿足使用和景觀需要的同時,必須使其符合園林施工上的要求。如山高與坡度的關系、各類園林廣場的排水坡度、水岸坡度的合理穩(wěn)定性等問題,都需嚴格地推敲,以免發(fā)生如陸地內(nèi)澇、水面泛溢或枯竭、岸坡崩坍等工程事故。切不可不顧后果,執(zhí)意要求景觀效果。
(五)創(chuàng)造園林植物的種植環(huán)境
首先要考慮因“綠”制宜,保護自然植物群落有利于生態(tài)與園林綠化相結合。在1:200地形圖上做方案,在1:100地形圖上復核綠地率和大樹破壞情況,盡可能保留或避讓或結合于人工地形之中、使樹木得以重點保護,維持原有風貌。對長有古樹名木的位置,就更應保持它們原有的地形標高,以免古樹名木遭到破壞。另外,豐富的園林地貌,可形成不同的小環(huán)境,從而有利于不同生態(tài)習性的園林植物生長,因此創(chuàng)新的植物配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園林植物有耐蔭、喜光、耐濕、耐旱等類型,根據(jù)園林景觀需要,在園林中各自適宜的環(huán)境中配置,或與其它園
林素材結合配置,構成意趣不同的園景。如山體的南坡宜種植喜光樹種,北坡可選擇耐蔭、耐濕的植物種植;水邊及池中可選擇耐濕、沼生、水生等植物配置。
�。﹫@林地貌的效果作用還有很多,在園林設計中一定要加以分析,綜合利用,結合施工,營造出優(yōu)美宜人的景觀環(huán)境。
園林建筑作為造園四要素之一,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筑,既要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滿足園林景觀的造景要求,并與園林環(huán)境密切結合,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建筑類型。
一、 功能:
�。薄M足功能要求: 園林是改善、美化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設施,也是工人們休息、游覽、文化娛樂的場所,隨著園林活動的日益增多,園林建筑類型也日益豐富起來,主要由茶室、餐廳、展覽 館、體育場所等等,以滿足人們的需要。
�。�、園林景觀要求:
(1) 點景: 點景要與自然風景融會結合,園林建筑常成為園林景觀的構圖中心主體,或易于近觀的局部小景或成為主景,控制全園布局,園林建筑在園林景觀構圖中常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2) 賞景: 賞景作為觀賞園內(nèi)外景物的場所,一棟建筑常成為畫面的管點,而一組建筑物與游廊相連成為動觀全景的觀賞線。因此,建筑朝向、門窗位置大小要考慮賞景的要求。
�。�3) 引導游覽路線: 園林建筑常常具有起乘轉(zhuǎn)合的作用,當人們的視線觸及某處優(yōu)美的園林建筑時,游覽路線就會自然而然的延伸,建筑常成為視線引導的主要目標。人們常說的步移景異就是這個意思。
�。�4) 組織園林空間: 園林設計空間組合和布局是重要內(nèi)容,園林常以一系列的空間的變化巧妙安排給人以藝術享受,以建筑構成的各種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墻、圓洞門等恰是組織空間、劃分空間的最好手 段。
二、特點:
�。�、布局 園林建筑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規(guī)劃選址除考慮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結合自然環(huán)境,與自然融為一體。
�。�、情景交融 園林建筑應結合情景,抒發(fā)情趣,尤其在古典園林建筑中,常與詩畫結合,加強感染力,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场⒖臻g處理 在園林建筑的空間處理上,盡量避免軸線對成,整形布局,力求曲折變化,參差錯落,空間布置要靈活通過空間劃分,形成大小空間的對比,增加層次感,擴大空間感。
�。�、造型 園林建筑在造型上更重視美觀的要求,建筑體型、輪廓要有表現(xiàn)力,增加園林畫面美,建筑體量、體態(tài)都應與園林景觀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造型要表現(xiàn)園林特色,環(huán)境特色、地方特色。一般而言,在造型上,體量宜輕盈,形式宜活潑,力求簡潔明快,通透有度,達到功能與景觀的有機統(tǒng)一。
�。怠⒀b修 在細節(jié)裝飾上,應有精巧的裝飾,增加本身的美觀,又以之用來組織空間畫面。如常用的掛落、欄桿、漏窗、花格等。
三、園林建筑的分類按使用功能分為 :
�。保� 游憩性建筑:有休息、游賞使用功能,具有優(yōu)美造型,如亭、廊、花架、榭、舫、園橋等。
2: 園林建筑小品: 以裝飾園林環(huán)境為主,注重外觀形象的藝術效果,兼有一定使用功能,如園燈、園椅、展覽牌、景墻、欄桿等。
3: 服務性建筑:為游人在旅途中提供生活上服務的設施,如小賣 部、茶室、小吃部、餐廳、小型旅館、廁所等。
�。矗� 文化娛樂設施開展活動用的設施:如游船碼頭、游藝室、俱樂部、演出廳、露天劇場、展覽廳等
�。担� 辦公管理用設施:主要由公園大門、辦公室、實驗室、栽培溫室,動物園還應有動物獸室。
四:園林建筑設計的方法與技巧:
要符合藝術均衡法則: 可居、可游、可觀。
1:立意: 設計目的“巧密于精細,神儀在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選址: “南方欲就亭臺,低凹可開城池”。
3:布局: 自然式:(1)中國古典,山水為骨架,建筑為眉目,山水為主,建筑配合。(2)統(tǒng)一中求變化,對成中求差異。
4:借景:
種類:(1)借形:借建筑,山石。(2)借色:借月色、植物、顏色。 (3)借聲:借溪谷泉、鳥、幕鼓、晨鐘。(4)借香:如廣州蘭圃、荷風四面亭。
方法: 遠借、仰借、鄰借、俯借,應時而借,借景有因。
5:尺度與比列
6:大小與質(zhì)感:園林建筑外在特征:南方,淡雅、輕盈。北方,造型渾厚。
只要我們掌握住以上的專業(yè)知識點,在社會上我們就有足夠的立足點�。∠嘈盼覀兡軌蚪o自己一個舞臺,展現(xiàn)自我的風采�。�
【園林設計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園林設計的知識有哪些-園林設計必備常識06-21
園林設計有哪些禁忌-園林設計八忌07-29
了解園林設計理念08-10
園林設計-植物空間10-23
園林設計-植物空間09-15
園林設計樹木的畫法06-17
哪些是園林設計的誤區(qū)08-24
園林設計-景物配置10-04
園林設計就業(yè)前景07-01
各國園林設計的風格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