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話說端午節(jié)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話說端午節(jié)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話說端午節(jié)教案1
活動:話說端午節(jié)
重點領域:(語言領域、社會性領域)
活動要求:
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說及人們在節(jié)日中的習俗。
培養(yǎng)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鮮肉粽子、咸肉粽子、 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jié)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jié)的古老故事。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了解它們的特征,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jié)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jié)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fā)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并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話說端午節(jié)教案2
【學習目標】
1.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感受鄉(xiāng)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2.真切體會過端午節(jié)的快樂,并產生熱愛祖國精神文化遺產的感情。
3.品味龍舟賽的精彩場面描寫。
【學習重難點】
1.真切體會過端午節(jié)的快樂,并產生熱愛祖國精神文化遺產的感情。(重點)
2.品味龍舟賽的精彩場面描寫。(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這兒有一首詩,大家來齊聲朗讀一下,看看寫的是哪一個傳統節(jié)日,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龍舟迅疾如流矢,萬人喝彩青潭邊!苯裉煳覀円黄饋砜纯脆l(xiāng)土小說家沈從文是怎樣記錄茶峒人歡度這一傳統節(jié)日的。通過傳統節(jié)日,我們又可以感受到怎樣的民族精神與文化魅力?
二、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苗族,湖南鳳凰縣人。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qū),192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箲(zhàn)爆發(fā)后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2.掌握重點字音。
額角(é)蘸酒(zhàn)茶峒(dòng)
短槳(jiǎng)纏裹(guǒ)伶俐(líng lì)
吶喊(nà)老鸛河(guàn)頸脖(jǐng)
泅水(qiú)束縛(fù)洞穴(xué)
擂(léi)鼓打鑼(luó)嘭(pēng)嘭鐺(dāng)鐺
3.解釋詞語。
嘭嘭鐺鐺:形容撞擊金屬器物的聲音。
吊腳樓:也稱吊樓,為苗族、壯族、布依族、水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
泅水:游水渡河。
調理:調弄整理。
4.初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
作者詳細地描寫百姓到河邊看比賽的場面與龍舟競渡有什么關系?
明確:首先,這種萬人空巷、爭看比賽的場景,為下文的龍舟大賽設置了懸念。其次,說明了賽龍舟不僅僅是賽手的事情,而且是全茶峒人的一件盛事,為下文中“兩岸人吶喊助威”的景象做了鋪墊。觀看的人并不是比賽的旁觀者,而是完全把情感投入其中、沉浸其中的參與者,河岸邊與河面共同形成了熱火朝天的富有感染力的比賽場面。
三、合作探究
。ㄒ唬┱w感知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明確以下內容:(1)茶峒人端午這天的風俗習慣(分別用3字短語概括)。(2)介紹這些風俗習慣的順序(畫出相關的詞語)。(3)這些風俗中詳寫的是什么,這樣安排的理由。
明確:(1)概括風俗:穿新衣、畫王字、吃魚肉、賽龍舟、捉鴨子。(2)時間順序:上午11點鐘左右;把飯吃過后;賽船過后;天晚。(3)這些風俗習慣中詳寫的是賽龍舟。詳略安排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詳寫賽龍舟,是因為它最具代表性,最能體現節(jié)日的氣氛和民族精神。
。ǘ﹥热萏骄
閱讀全文,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你在龍舟賽上的所見所聞所感:我看到(聽到、了解到)了________________,那情景真是________________!前一條橫線上摘錄課文中有關語句,后一條橫線上用形容詞或修飾性短語來表達你的感受。
示例:1。我看到了那龍舟形體狹長兩頭高翹,船身繪著朱紅色長線,那情景真是鄉(xiāng)土風味濃厚!
2.我看到了龍舟上的人分工不同,有一個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還有12到18個槳手,那情景真是壯觀非凡!
3.我看到了纏裹著紅布包頭的手拿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只,擂鼓打鑼的很單純地敲打,槳手手持短槳應著鑼鼓聲節(jié)拍用力劃船,那情景真是場面恢宏、令人振奮!
4.我聽到了鼓聲如雷,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那情景真是扣人心弦!
5.我聽到鞭炮聲四起,那是軍人們?yōu)閯倮哌M行慶祝,那情景真是讓人高興和感到光榮。
6.我看到勝利者有限的獎品被大家分享著,這情景真是充滿友誼,人情味十足!
。ㄈ┝咙c探究
1.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寫出湘西的端午日的氛圍的?
明確:湘西的端午日,以龍舟競賽作為重頭戲。作者就抓住了這個重點,像一個向導一樣,為我們詳細描述了龍舟競賽的精彩場面。并通過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式,突出了龍舟競賽的熱烈與歡騰。同時運用了聯想的手法,渲染出競賽的緊張、激烈程度,讓我們仿佛置身于這一場景中,一同和茶峒人歡笑、嬉戲,共同度過這個充滿了喜慶的節(jié)日。
2.什么是場面描寫?本文有哪些場面描寫?
明確:場面描寫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環(huán)境之中,對以人物為中心的生活畫面所做的具體描寫。場面描寫一般是截取一個事件發(fā)展過程中的橫斷面,將比較廣闊的生活畫面逼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本文中主要有三個場面描寫。第一場面:寫全茶峒人端午日到河邊觀看賽龍舟的歡騰場景。第二場面:寫劃船前的準備、船上賽手的配置和龍舟競賽的盛況。第三場面:寫劃船競賽的優(yōu)勝者領賞和軍人放鞭炮慶賀的情景。
四、板書設計
端午日
出城看劃船
河上賽龍舟
勝利者領賞全民同樂
下水去捕鴨——軍民同樂
天晚方完事——歡樂之久淳樸民風
奮發(fā)向上
合作爭先
五、課外拓展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不過100多字,只是簡單地提了一下“軍民捉鴨子”的風俗。可是愛與動物嬉戲的學生卻對簡單的文字充滿好奇!氨堪30只綠頭長頸大雄鴨,頸脖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水面各處是鴨子……”此時此刻,作為游客的你也情不自禁地跳入湘西小河,請你想象隨后的情形。要求口頭作答。
話說端午節(jié)教案3
活動目標:
1、 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說及人們在節(jié)日中的習俗。
2、 培養(yǎng)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3、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 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 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鮮肉粽子、咸肉粽子、 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2、 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jié)的傳說)
說說端午節(jié)的古老故事。
3、 提問:
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了解它們的特征,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4、 拓展談話范圍:
為什么在端午節(jié)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jié)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fā)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并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5、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反思:
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jié)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jié),感受端午節(jié)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fā)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fā)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
話說端午節(jié)教案4
活動目標:
1、 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說及人們在節(jié)日中的習俗。
2、 培養(yǎng)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3、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 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 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鮮肉粽子、咸肉粽子、 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2、 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jié)的傳說)
說說端午節(jié)的古老故事。
3、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了解它們的特征,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4、 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jié)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jié)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fā)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并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5、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反思:
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jié)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jié),感受端午節(jié)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fā)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本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龍舟、香袋等,激發(fā)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
話說端午節(jié)教案5
教材說明:
《習作5話說端午節(jié)》是蘇教版第六冊教材第五單元的一篇習作。教材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收集資料的目的。通過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的情境,滲透了根據生活和學習中的需要,有目的地收集信息資料的教育。第二部分是關于端午節(jié)的資料。第三部分是習作要求。要求學生在充分閱讀教材提供的關于端午節(jié)的資料后,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選取需要的資料寫一篇介紹端午節(jié)的短文。提高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思維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學習目標:
。、通過閱讀資料,知道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流行地區(qū)和民間習俗。
。、能根據內容或需要,有目的地選擇并整理資料,培養(yǎng)初步處理信息的能力。
。、能按一定順序把你想要向大家介紹的端午節(jié)的知識,寫成一篇語句通順,條理清楚的短文。
學習重、難點:
。薄⑦x擇、歸納、整理所提供資料。
2、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課前準備:
。、準備相關的文本資料和圖片資料。
。病⒔虒W幻燈片數張。
設計理念:
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本次習作要求學生根據所獲得的有關端午節(jié)的'資料,寫一篇介紹端午節(jié)的短文。這樣的習作,如果引導不當,學生很容易就會將各種文字資料簡單拼湊,導致結構不合理,內容銜接不當。因此,我設計了“連詞成句”、“連句成段”的游戲,以此營造了和諧、寬松的氛圍和復習串詞串句的方法,為習作時分析、選擇、整理資料打下了基礎。此外,我還讓學生觀看《屈原》的動畫故事、閱讀課外相關的端午節(jié)資料等方法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吸收、內化,激發(fā)其表達、協作的欲望,使學生樂陶陶地表達自己覺得有趣的端午節(jié)知識。
學校與學生狀況分析:這堂課面對的是使用蘇教版教材的城鎮(zhèn)小學的三年級小學生。學校需要有多媒體教室,學生能自主收集端午節(jié)的相關資料,對端午節(jié)的風俗有一定的了解。
教學時間:50分鐘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教學程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玩,為習作鋪墊教師出示游戲:“連詞成句”。1、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完成游戲,復習“連詞成句”的方法。由游戲切入,既營造了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又為學生提供了具體的語言材料和復習了寫作方法,為習作做好鋪墊。
二、說,再現生活畫面1、讓學生觀看《屈原》的動畫故事。2、揭示課題3、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端午節(jié)知識。1、學生觀看動畫。2、齊讀課題。3、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知道的端午節(jié)知識。有了游戲、看動畫的啟發(fā),學生能根據生活經驗暢所欲言,這不僅調動課堂氣氛,同時也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和語言環(huán)境中吸收、內化知識。
三、讀,明確習作要求,了解相關資料。1、讓學生閱讀課內外資料。2、點明習作要求。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內外資料。2、明確習作要求。1、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從而銷蝕畏懼作文的心理,使學生體會到作文是簡單的、有趣的。2、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四、寫,表達真情實感1、要求學生在閱讀、選擇、整理資料的基礎上,把自己想向大家介紹的端午節(jié)知識按一定順序寫下來。2、教師進行巡視,及時給予個別輔導。學生根據要求,完成習作。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沒有提出過多的要求,減少對學生的寫作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表達。
五、改,追求完美表達1、要求學生自改。2、要求學生互改。3、進行集體評改。1、自改。2、互改。3、集體評改。1、由于學生年齡相仿,相互之間有很多的相通、相似之處,同伴之間的建議可能會更中肯,更利于彼此接受。所以,自改之后,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別人聽,可以征詢別人的意見,把作文修改得更好。要讓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反思:
學生寫作文最怕沒東西可寫。本次習作,要求學生根據所獲得的有關端午節(jié)的資料,寫一篇介紹端午節(jié)的短文。如果處理不當,學生很容易就會將各種文字資料簡單拼湊成一篇文章。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出現,在這堂課上,我讓學生通過“連詞成句”、“連句成段”的方法,復習了寫作方法。又通過讓學生觀看《屈原》的動畫故事、閱讀課外相關的端午節(jié)資料等方法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吸收、內化,激發(fā)其表達、寫作的欲望,使學生樂陶陶地表達自己覺得有趣的端午節(jié)知識。這樣的教學設計符合中年級學生的認知過程,能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東西,抒發(fā)自己想抒發(fā)的感情。葉圣陶:“修改文章的權力首先應屬于作文者本人,老師只給些引導和指導,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考慮決定……養(yǎng)成自己改的能力!痹趯W生完成習作后,我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來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自悟自查,學生自改。
。2)相互換讀,商議互改。
。3)選準范例,集體修改。
點評:
習作教學是大部分語文教師望而生畏的課題,然而黃老師卻作了大膽的嘗試。我看了教案,也聽了課,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習作教學案例。本堂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理念。以“玩”作為習作鋪墊,為學生營造了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復習鞏固了“連詞成句”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結合已有的資料和自己收集的資料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暢所欲言,在具體的生活情境和語言環(huán)境中吸收、內化、整理知識。激起了學生表達、寫作的欲望,再作適當的習作點撥,也就水到渠成了。在習作點評的過程中,黃老師仍以學生為主人,改變了以往的老師點評學生聽的模式,讓學生自悟自查,再小組商議互改,最后再集體修改。突出了學生間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
話說端午節(jié)教案6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說及人們在節(jié)日中的習俗。
2、培養(yǎng)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鮮肉粽子、咸肉粽子、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2、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jié)的傳說)2、說說端午節(jié)的古老故事。
3、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教師出示艾草、蒜頭,了解它們的特征,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4、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jié)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
從端午節(jié)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fā)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并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話說端午節(jié)教案】相關文章:
話說端午節(jié)作文(通用58篇)01-13
話說責任作文03-19
浪漫情話說說03-31
情話說說短句11-23
關于情話說說11-26
虐心話說說05-13
話說港大的面試09-15
話說職場那些“族群”10-08
創(chuàng)業(yè)海歸有話說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