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shù)民族之怒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怒族(The Nu nationality)是中國人口較少、使用語種較多的民族之一,是溜索飛渡,天塹變通途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簡稱怒江州)的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簡稱貢山縣)、福貢縣、瀘水縣及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簡稱蘭坪縣)。此外在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縣及西藏的察隅縣也有少量怒族分布。怒族是該族的自稱,另外還有“怒蘇”、“阿怒”、“阿龍”等自稱,后統(tǒng)稱為怒族。
怒族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yjbys小編收集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主要節(jié)日有:春節(jié),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jié);仙女節(jié),又稱鮮花節(jié),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期為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歷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谷神保佑。
節(jié)日藝術
鮮花祭英雄
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貢山怒族群眾都要歡度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鮮花節(jié)(又稱“仙女節(jié)”)。節(jié)日這天一早,怒族群眾穿上節(jié)日盛裝,帶上早已準備好的祭品和野餐所需的各種食物,手捧一束束鮮花,前往村寨附近的溶洞去祭祀、朝拜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仙女”阿茸,并舉行聚餐和各種娛樂活動。人們邊吃邊喝,邊唱邊跳,整個山谷都沉浸在古樸而隆重的節(jié)日氣氛中。關于鮮花節(jié)的來歷,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久以前,怒家山寨有一個勤勞、聰明而又美麗的姑娘阿茸。她不辭艱辛,劈開了高黎貢山,引來了泉水,使常年干旱、荒蕪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澆灌,使兩岸的巖石變成了沃土,荒山變成了綠野。可是她卻被可惡的頭人燒死在高黎貢山的山洞里。這一天是農歷三月十五日,時值陽春三月,怒江兩岸鮮花怒放。怒族人民為了紀念阿茸,便將這一天定為節(jié)日──鮮花節(jié),以此來紀念他們崇敬、熱愛的阿茸。
怒族非常講究禮貌,團結互相。在路上無論遇到熟人或生人,都會主動讓路并致問候。有客人來訪,全家起立鞠躬相迎,臨別要再三挽留后送到寨邊的大路上。
古樸典雅的模擬舞蹈
怒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怒族山寨,哪怕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也會依呀學語般地哼上幾句歌,也會踏出歪歪斜斜的舞步。怒族的山寨是歌舞的海洋,他們的歌唱不完,舞跳不盡。怒族的傳統(tǒng)舞蹈有120多種,內容涉及歷史、宗教、生產勞動、生活習俗等各個方面。怒族舞蹈模擬性強,動作粗獷豪放,敏捷有力,節(jié)奏鮮明。如反映動物習性的《雞抖腳舞》、《母雞下蛋舞》、《烏鴉喝水舞》、《猴子打架舞》、《斗羊舞》;反映生產勞動的《挖地舞》、《載秧舞》、《放羊舞》;反映愛情婚姻的《找情人舞》、《逗趣舞》、《迎親舞》、《逃婚舞》;反映藝術生活的《反彈琵琶舞》、《雙人琵琶舞》等等。
怒族善于演奏樂器,瑟琶和口弦較普及。青年男女談戀愛,不是用語言來交談,而是靠“達變”和“擬力”兩種怒族樂器來“彈”。這兩種樂器音域廣,表現(xiàn)力強,怒族青年自小就要學習,如果大了還不會,就會被認為是笨,他有可能連對象也找不到。當怒族小伙向姑娘求愛時,首先向她彈響懷中的“達變”,“叮咚”地向她傾訴心中的秘密。女青年聽到求愛,會吹起“擬力”以作答。雙方可以提問、討論,相互交換意見。從思想到生產、生活等各種問題都都可以“彈”,他們都能夠從對方的曲調和音色中理解其中的含義。據說有的青年從認識到結婚都不說過一句話,完全靠音樂來溝通,從中可以反映出他們對音樂的獨到之處。這種獨特的戀愛方式,也許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
新中國成立以來,怒族的文藝工作者在整理、挖掘本民族音樂、舞蹈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鑒現(xiàn)代音樂、舞蹈的方法與技巧,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歌頌黨、歌頌新中國、歌頌社會主義新生活的歌舞,如《歌聲飛出心窩窩》、《怒江在歌唱》、《怒族姑娘》、《蝴蝶舞》等。
【少數(shù)民族之怒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相關文章:
路怒族為何駕馭不了自己的情緒07-04
少數(shù)民族舞蹈的要領10-02
少數(shù)民族的經典名人名言09-03
少數(shù)民族蒙古舞的基本知識10-06
少數(shù)民族樂器有哪些11-14
五大少數(shù)民族舞蹈的要領10-01
關于中西南少數(shù)民族法學論文09-26
婚慶策劃必備少數(shù)民族婚禮習俗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