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
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行清節(jié)、三月節(jié)、祭祖節(jié)等,節(jié)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jié)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jié)氣點,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清明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
我國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爸矘湓炝,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jié)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jié)的由來與來歷,有以下兩種傳說:
清明節(jié),又稱寒食節(jié),關于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xù)續(xù)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shù)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介之推的傳說
晉文公執(zhí)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墒,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墒,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fā)現(xiàn)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jù)說就是來源于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jié)。
以后,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zhí)政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jié)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
【2】習俗內容
掃墓祭祖
清明祭祖清明節(jié)是傳統(tǒng)的春祭大節(jié),與之相對應的是重陽節(jié)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據(jù)考古,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fā)現(xiàn)萬年前的墓葬,經加速器質譜(AMS)測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萬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和禮俗觀念。掃墓祭祖,是清明節(jié)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異,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廟祭是宗族的共同聚會,有的地方徑直稱為“清明會”或“吃清明”。清明節(jié)祭祖,按照習俗,一般在清明節(jié)上午出發(fā)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拜祭。
踏青
踏青為春日郊游,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節(jié)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春日景象,郊外遠足,這種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觀賞春色。踏青這種節(jié)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后世影響深遠。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鄉(xiāng)野間游樂一番。也有的特意于清明節(jié)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郁結心胸。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jié)習俗的一項重要內容。踏青郊游,是清明時節(jié)與春祭并存的古老主題。
插柳
清明時節(jié)清明節(jié)是楊柳發(fā)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唐人認為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后,人們踏青歸來,往往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這是因為春天氣候變暖,各種病菌開始繁殖,人們在醫(y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還可以預報天氣,古諺云:“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
游樂
清明節(jié)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游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xù)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蕩秋千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cùjū)。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fā)明于春秋后期,開始盛行于軍中,后來流傳于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guī)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jié)叫作“植樹節(jié)”。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jié)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于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后來,風箏亦逐漸發(fā)展成廣為流行的郊游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于墳前施放較勝!惫湃诉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肚寮武洝分姓f:“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痹诠湃四抢,放風箏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jié)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征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蕩秋千
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jié)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fā)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yǎng)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秋千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肚G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碧拼幥锴б呀浭呛芷毡榈挠螒颍⑶页蔀榍迕鞴(jié)習俗的重要內容。由于清明蕩秋千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jié)為秋千節(jié),皇宮里也安設秋千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如今的公園和游樂場仍然有秋千,供兒童玩耍。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在細長搖曳的柳枝上,拴上一縷紅綢,即是被射的目標。大多是青年男子,騎馬挽弓,在百步以外,用特制的前頭分杈的箭,射斷那枝柳條,待柳條落地之前,飛馬前往,將柳條接住。據(jù)明朝人的記載,射柳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jié)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蹴鞠,就是中國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
蹴鞠在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xiàn)“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在講求“中庸”的傳統(tǒng)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漸由對抗性比賽演變?yōu)楸硌菪愿偧。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關蹴鞠活動的記載,就寥寥無幾了。
斗雞
古代清明盛行斗雞游戲,斗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斗雞記錄,見于《左傳》。到了唐代,斗雞成風,不僅是民間斗雞,連皇帝也參加斗雞。如唐玄宗最喜斗雞。[17]五代女詞人花蕊夫人有詩云:“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樓雙夾斗雞場。內人對御分明看,先睹紅羅被十床”;蕦m里舉行斗雞比賽,還用10床被子當作賭注,可見玩興極濃。
蠶花會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xiāng)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jié)期間,梧桐、烏鎮(zhèn)、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于洲泉鎮(zhèn)西,在當?shù)赜小皬R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shù)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xiāng)特色。
禁火寒食
寒食節(jié)也是屬于清明節(jié)期間的傳統(tǒng)活動之一,在平時生活中出現(xiàn)了一些祭祀活動之前都會進行改火寒食,這是屬于一種很傳統(tǒng)也是很嚴謹?shù)募漓牖顒又弧?strong>
【3】清明節(jié)氣
清明節(jié)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彪m然作為節(jié)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志的清明節(jié)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guī)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所以清明對于古代農業(yè)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農諺說“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jié),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yǎng)蠶。其中的“清明節(jié)”還只是一個節(jié)氣,不是節(jié)日。
清明節(jié)氣在時間和天氣物侯特點上為清明節(jié)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jié)氣被看作清明節(jié)的源流之一。
【4】發(fā)展歷史
融合寒食節(jié)習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jié)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jié)日與寒食節(jié)有關。寒食節(jié)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jié)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跡。原始社會,先民們鉆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jié)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jié),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jié)為禁煙節(jié),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并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寒食節(jié)期間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來成為清明節(jié)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
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墳丘標志,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后來在挖墓坑時還筑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托。戰(zhàn)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據(jù)《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xiāng)祭掃墓地。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jié)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jié),由于清明距寒食節(jié)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卑拙右滓灿性娋湔f:“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鑒于民間寒食、清明并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guī)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jié)一起放假。這項規(guī)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說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jié)日的色彩。
宋元時期,清明節(jié)逐漸由附屬于寒食節(jié)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jié)的地位。這不僅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jié)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蕩秋千等,也都被清明節(jié)收歸所有了。
融合上巳節(jié)習俗
清明節(jié)后來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xiàn)的節(jié)日—上巳節(jié)的內容。上巳節(jié)古時在農歷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游黃河。”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jié)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
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游樂的活動。由于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順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jié)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jié)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jié)。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于踏青游樂僅僅在清明舉行一次,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5】國內各地特色
廣東
在廣東,清明掃墓,稱為掃山、拜山、拜清。清明時節(jié)廣東地區(qū)已呈現(xiàn)春和景明之象,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廣東人過節(jié)的主要禮俗主題;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鄉(xiāng)野間踏青游玩一番。廣東人對宗廟、祖先非常重視,對于宗廟、祠堂、祖墓的祭祀,歷來被看作頭等要事。每逢清明,不管是在海外的,還是離家鄉(xiāng)不遠的,都要趕回老家來,同父老鄉(xiāng)親一起去拜祭祖先,清明也成了合家團圓的聚會的日子。
廣東有“行清”與“踏青”的習俗!靶星濉迸c“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親近自然,行清則是一家或一族人約定時間齊齊去掃山。在每年拜山時,首先將祖墓周圍的雜草清除,然后扎紙,擺上祭祖金豬、雞鵝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供品進行拜祭。完成了拜祭儀式后,就地切燒豬配以鮮果茶點野餐聚宴,又或回家聚宴。清明節(jié)在廣東是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jié),一些地方自古就有舉行清明會、吃清明宴的習俗,全族男女老少都參加,場面宏大、熱鬧非凡。
港澳
港澳的清明習俗與廣東大體相同。清明時節(jié),香港民眾一般會到先人墓前拜祭,焚燒香燭、冥鏹,清除雜草及供奉水果、香酒、鮮花、燒豬或白切雞等。盡管香港大部分墳地墓園都有公共交通連接,但清明節(jié)當天交通依然擁堵。民眾時常為避免人多擠迫,習慣錯峰祭拜,而不一定恪守清明當日掃墓祭祖的傳統(tǒng)。
清明是澳門的法定假期。清明掃墓祭袓是澳門居民很重視的習俗,澳門人把清明當天叫作“正清”,在清明當天掃墓叫作“行正清”。每逢清明節(jié)前后,“行正清”的人們除了自備香燭、冥紙以外,還攜帶了燒肉或是一整只乳豬、水果、糕點、酒等來供奉祖先。
浙江
在浙江,清明俗稱祭清明,或“祭墳”拜太公。各地習俗有所差異,有的地方在清明日祭墳,有的地方卻一定清明日上墳。一般本族人拜太公都提早幾天祭拜,先祭拜太公,后祭自己各戶的祖宗。祭清明時先給祖墳“加土”或“添土”,即用畚箕取土添加在祖墳之頂。祭品擺好,先點蠟燭,后點香,按人多少發(fā)香,由輩份高的,主祭禱詞,然后大家一起跪拜。祭畢,小孩子可以分享清明馃吃。最后收拾祭品離開,所有的墳都要到過,全用同樣的程序祭祀。
舊俗清明要祭祖,祭祖有家祭、族祭及祠祭三種,清明日祠堂門大開,合族行祭,上廳掛大祖宗畫家,男女老少共聚一堂,共祭族祖,祭禮用全豬、全羊、全雞三牲及諸類時果。祭畢,分份子給子孫,并設宴招待族人,場面盛大,儀式隆重,座席上位置不論老幼,以輩份為序,不分貧富,小者執(zhí)壺。建國后,很少有祠祭。現(xiàn)在只有家祭,每家每戶一桌齋飯祭拜祖宗。
江蘇
江蘇各地清明節(jié)習俗不盡相同,泰州人于清明節(jié)舉行劃船比賽,稱為“撐會船”。鎮(zhèn)江人以柳葉七片泡茶,據(jù)說喝了可以明目。武進縣方茂山以清明為龍母化身之日,鄉(xiāng)民競相拜禱。徐州人清明掃墓,猶稱“上陵” (陵讀音“林”,指陵地),將近清明時,徐州人便紛紛舉家上墳祭祖,最遲不得超過清明節(jié)這一天。清明上墳,除羅列醇酒、肴饌、燃香燭、化冥紙祭祖外,還須替祖墳添土;徐州清明節(jié)不僅要吃蒸菜和青團子,還要插柳、上墳祭祖、掩骨會、掃“金銀灰”、春游踏青遠足。
上海
上海清明節(jié)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于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此外,青團是江南地區(qū)的清明時令點心。其主體由糯米粉制成,經青艾(草頭汁)調和而呈綠色糕團,一般為豆沙餡或芝麻餡。對上海人而言,青團是清明祭祖時必不可少的供品。
安徽
安徽省內不同地區(qū)的清明節(jié)習俗也不一樣。貴池縣清明節(jié),婦女制米繭以祭蠶姑,祈禱蠶桑有好收成;涇縣稱清明為插柳節(jié);壽春清明,家家插柳,并懸紙錢于墓樹,稱為贐野鬼;合肥家家戶戶則習慣在門頭上方懸柳枝、往墳地祭祀已故的先祖和至郊鄉(xiāng)踏青游春。清明節(jié)的習俗除了祭祖、掃墓外,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海南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guī)的民俗傳統(tǒng)。海南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懊耖g祭祀過程中,還要念誦祖訓族規(guī)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guī)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后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干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后為祭“眾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廣西
按照廣西的習俗,晚上掃墓是禁忌。清明祭掃要按祖先的輩分進行,先掃祖墳,再掃家墳。按照習俗,祭掃的程序是先將墓園打掃干凈,若墓地是在山上的,要將墓地里的雜草清除干凈;然后是祭祀,過去人們都喜歡將攜帶的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供祭在親人墓前,上香、敬酒,然后叩頭行禮祭拜,表達對先人的尊敬,寄托哀思。在廣西,許多人會提早制作五色糯米飯,還有三牲(雞、豬肉、魚),寓意子孫衣食豐厚,年年有余。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福建
閩南僑鄉(xiāng)對于清明節(jié)十分重視,閩南清明節(jié)習俗是民間傳統(tǒng)的溯源追本節(jié)日,其主要活動力掃墓祭祖。祭祖:是日中午,各家各戶要煮“潤餅菜”(春卷)、帶牲醴,到廳堂、祖厝孝敬嫡系祖先魂靈,以及厝主、地基主等。福建閩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節(jié)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jié)前后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jié)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jié)之后。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huán)境后(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福州清明,東郊踏青之游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稱為“煮菜臛”;莅踩藪吣箷r放紙鳶,吹麥簫。泉州清明吃“潤餅”、制“腳目粿”,這是一種球狀的點心。
山東
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在清明掃墓時,要在墳上加新土。據(jù)說這是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棲霞、黃縣等地全族公祭祖墳后,一起吃祭后的饅頭及菜肴,稱為“房食”或“祊社”。魯北地區(qū)還保留了南北朝時“斗雞子”的習俗。濱縣的兒童,在這天以煮熱的雞蛋互頂,誰的雞蛋先破,誰就是輸。齊山、博山等地在清明節(jié)煮一鍋小米干飯讓牛飽餐一頓,稱為“飯!。
湖南
湖南長沙將掃墓稱為“掛山”,有“前三后七”之稱,即清明節(jié)的前三天后七天為掃墓期。掃墓祭祀有先后順序,一般都要先將墓地清理干凈,拔除墓地雜草,插上“掛山條子”在墓前拜祭。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永州府清明節(jié)凌晨汲水,經數(shù)月味色不變,用以造酒尤佳。新田縣農諺:“清明晴,萬物成”。
湖北
湖北各市的清明節(jié)習俗各不相同。武漢清明節(jié)有“掛紙”習俗。有的人家以五色彩紙制作燈籠和幡標,掛于祖墳上,并鳴鞭炮,供祭品。坪壩、三陽、羅店、宋河等地還有抬香案、抬整豬至墓地祭祖的習俗。黃石人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云南
云南各地習俗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會在清明節(jié)前后,一個家族就會邀約在某一天,幾十個人一行,買好菜,帶上鍋碗瓢盆,一大早就出發(fā)去往山上找一塊空地開始做飯。到中午時分,再把酒食果品供祭在墓前,燒點紙錢、叩頭行禮,緬懷先人。
四川、重慶
川東和重慶萬州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節(jié)前后,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四川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后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卜吉兇,稱為“油卜”。成都一帶則賣炒米團,上面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江西
江西省內各個地方也有差異,像時間的選擇就有很大不同。永豐縣的清明掃墓以清明節(jié)“前三后七”為期,九江各地則習慣在清明節(jié)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后四”。大部分袁州區(qū)人選擇在農歷三月初三掃墓,只有少數(shù)外出工作的人才會在清明節(jié)趕回家掃墓。新建縣清明拜掃,例用春餅。永豐縣除例行的牲禮外,還以米粉作果,稱為繭果,或壓糯米為糕,澆上糖汁,稱為飯果,猶有寒食之遺風。安義縣清明祭掃惟男丁行祭,婦女皆不參加。
貴州
老貴陽人在清明這天掃墓時的“清明食品”,往往是糕點、涼粉、涼面加鹵菜、涼菜;鍋魁加鹵菜、涼菜。人們掃墓除了帶上紙錢香燭外,還會帶上一串用紙剪成的紙串,掛在墳前,用以招魂,俗稱“掛青”。
陜西
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富平縣每戶人家于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共禮一神。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游水”。同州縣清明祭掃后,折柳枝插門;并以紙錢貼于樹干,據(jù)說如此可以防蟲蟻。洛川縣清明蒸饃為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據(jù)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作為紀念。
青海
青海人過清明節(jié),有些獨特的風俗。青海人的過清明節(jié)從春分過后就開始了,俗稱“田社”。從田社開始,就要準備上墳掃墓,每一天都可以去掃墓,一直到清明節(jié)。西寧的傳統(tǒng)祭祀品是紙錢、黃表紙、冥幣,還有12個大饅頭,準備的食物有酒、米湯、奶茶、肉類,到墳上燒過紙后,就點燃煤火,把各家?guī)淼氖澄锛衅饋,放在火上燒熱了吃。男人們猜拳行令,喝得痛快淋漓。女人們坐在一邊拉家常,順便拾點撒在墳頭上的祭祀品,拍拍土就吃了。
甘肅
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祭文悼念、網絡祭奠等逐漸成為甘肅過清明節(jié)的時尚。過去,老蘭州人掃墓的時間,一般從“田社”開始,到清明當日為止。“田社”也叫做第一個祭祀日!疤锷纭痹诿耖g有個簡單的推算法:即“九盡十日為田社”。
山西
清明節(jié)上墳,山西南部多數(shù)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說法。原因是寒食節(jié)習慣禁火,而清明節(jié)又在寒食節(jié)期間。山西北部多數(shù)地方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習慣白日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燒冥錢冥帛。
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肴,祭畢祖先,便在墳地里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晉南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嵌棗糕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說是為死去的老人抓癢癢。晉中的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為面餅,形如盤蛇。回家后將面餅放在院里,吹曬干以后再吃。老人們講究可治病,其源蓋出于寒食禁火的緣故。
河北
在河北的上墳燒紙錢講究“早清明,晚十一”。掃墓燒紙在清明前一周就開始了,而清明當天已很少有人去掃墓了。冀南地區(qū)則選擇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寒食節(jié)掃墓。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諺語道:“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東安縣清明插柳、看花。節(jié)前五、七日即有人祭掃墳墓,清明節(jié)當天則在自家堂上祭祖先。永平府以寒食前一日為蛆日,造酰醬。官府祭厲壇。元氏縣清明節(jié)又稱花節(jié),人家買花置酒宴請賓客。
北京
北京,除掃墓之外,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等活動。此外,清明節(jié)之所以吃寒食,傳說為了紀念春秋時介子推被火焚于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只吃寒食。
河南
河南鞏縣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墳。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諸神。孟津縣清明插青苗于麥地。 在北宋時,“頒新火”是從皇家、官府到社會各界都盛行的重要習俗,每年清明節(jié)期間舉行。在儀式上,要熄滅舊火,重新鉆木取火,將火種發(fā)給百姓,取除舊布新之意。
臺灣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一,所以清明節(jié)也因地而異,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臺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jié)則是在農歷三月初三。臺灣清明節(jié)習俗和閩南差不多,臺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jié)過后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為止。
臺灣民眾的掃墓習俗,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祭掃,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類和糕餅;二是修整祖墓,祭禮相當隆重,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粿類、糕餅等。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墓紙”(用五色紙剪成長方形)每張紙壓上小石頭,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獻給祖先的錢。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蛋殼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
【6】節(jié)日淵源
清明節(jié)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jié)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jié)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jié)日。斗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jié)氣,交節(jié)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后。這一時節(jié),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xiàn)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jié)。清明祭祖節(jié)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jié)期內。
清明節(jié)是傳統(tǒng)的重大春祭節(jié)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jié)融匯自然節(jié)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先祖?zhèn)冏非?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思想。
【7】文化內涵
清明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jié),屬于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fā)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節(jié)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據(jù)現(xiàn)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據(jù)考古發(fā)掘,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fā)現(xiàn)了萬年前的墓葬,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萬年前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與禮俗觀念。"墓祭"禮俗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清明"墓祭"是傳統(tǒng)春季節(jié)俗的綜合與升華。上古干支歷法的制定為節(jié)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節(jié)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jié)令傳統(tǒng):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游、親近自然。清明節(jié)不僅有祭掃、緬懷、追思的主題,也有踏青郊游、愉悅身心的主題,"天人合一"傳統(tǒng)理念在清明節(jié)中得到了生動體現(xiàn)。經歷史發(fā)展,清明節(jié)在唐宋時期融匯了寒食節(jié)與上巳節(jié)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8】清明節(jié)節(jié)令食品
由于寒食節(jié)的冷食習俗移植到清明節(jié),我國北方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jié)吃冷食的習慣。
青團
南方部分地區(qū)清明節(jié)時有吃青團的風俗。
馓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jié)有吃馓子的食俗!扳套印睘橐挥驼ㄊ称罚愦嗑,古時叫“寒具”。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jié)日有關的馓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
清明螺
清明時節(jié),正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jié)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
【清明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相關文章:
中國清明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03-25
2016浙江清明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07-02
清明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介紹04-26
清明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和習俗08-07
清明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介紹10-18
清明節(jié)習俗由來手抄報07-11
清明節(jié)習俗的來歷和由來介紹03-29
冬至的由來與習俗12-23
中秋的習俗及由來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