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外面陽光正好空氣正好,是不是要出去植樹種草呢,這樣對我們的環(huán)境也是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下優(yōu)秀的植樹節(jié)黑板報。
數字說植樹
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jié),然而把12這個數字前后顛倒一下,就是國外一些國家的植樹節(jié)。3月21日是世界林業(yè)節(jié)。這個節(jié)日是西班牙在歐洲農業(yè)聯盟1971年召開的特內里弗島大會倡議并得到會議一致通過的。同年11月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予以確認,因而不少國家把這一天定為本國植樹節(jié)或植樹日。
印度加爾各答農業(yè)大學德斯教授對一棵樹的生態(tài)價值進行了計算:一棵50年樹齡的樹,以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涵養(yǎng)水源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實和木材價值,總計創(chuàng)值約196000美元。
一棵樹可以生產200公斤紙漿,而這些紙漿如果要生產衛(wèi)生紙,則至少有重為100克的衛(wèi)生紙750卷。
優(yōu)秀的植樹節(jié)黑板報
在城市,一棵樹一年可以貯存一輛汽車行駛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樹木可以吸收有害氣體,如1公頃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夾竹桃、銀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當城市綠化面積達到50%以上時,大氣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氣濕度。一株成年樹,一天可蒸發(fā)400公斤水,所以樹林中的空氣濕度明顯上升。據計算,城市綠地面積每增加1%,當地夏季的氣溫可降低0.1攝氏度。
城市林帶、綠籬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寬30米的林帶可降低噪音6至8分貝。
林區(qū)每立方米大氣中有細菌3.5個,而人口稠密缺少綠化的城市可達到3.4萬個。有樹木的城市街道比沒有樹木的城市街道大氣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
城市防護林具有減緩風速的作用,其有效范圍在樹高40倍以內,其中在10至20倍范圍內效果最好,可降低風速50%。
在農田林網內通?蓽p緩風速30%~40%,提高相對濕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據測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大削弱了雨滴的沖擊力;地表只要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葉,就可以把地表徑流量減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減少到裸地的7%以下。
一公頃林地與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儲水3000立方米。1萬畝森林的蓄水能力相當于蓄水量達100萬立方米的水庫,而建造這樣一個水庫需要投資千余萬元。
有專家預測,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約有450萬個生物物種將不復存在,陸地上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人類將面臨嚴重水荒。森林的喪失使許多地區(qū)風速增加60%~80%,因風災而喪生的人就會上億……
植樹習俗
優(yōu)秀的植樹節(jié)黑板報
值此植樹節(jié)來臨之際,說說植樹節(jié)的習俗,看看古人是如何對待植樹這一問題的,都有怎樣的植樹節(jié)習俗。
戰(zhàn)國時期的孟子曾經向梁惠王獻策說,五畝大的宅地,如果周圍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何愁沒有衣服穿?(《孟子·梁惠王上》)司馬遷說:“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濟之間千樹萩;陳、夏千畝漆……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史記·貨殖列傳》)最后一句話,太史公說得很明白——擁有很多樹木的人,財富可以與千戶侯相比。
在古代,有“居之一歲,種之以穀;十歲,樹之以木”的諺語,就是說,如果你在某地僅住三兩年,種種糧食就可以了,如果要長住,那就要考慮種點樹了。當然,這個樹多是指經濟林木,如太史公所說的棗樹、栗樹、橘樹等!度龂·吳書·三嗣主傳第三》引《襄陽記》載,吳國丹陽太守李衡,生前種柑橘樹千余株,臨終前對兒子說,我們家很窮,但我種有千株柑橘樹,就像一千個木奴,不吃你的喝你的穿你的,卻可以替你納稅,補貼你用度。后來,李衡種的柑橘樹長成了,“歲得絹數千匹,家道殷足”。一直到東晉成帝咸康年間(335-342年),其宅周圍尚存所種之樹的枯株。
歷史上,許多王朝都特別重視植樹。唐代沿襲北齊和隋制,王公以下皆有永業(yè)田。什么是永業(yè)田呢?即私有田(現代曾稱“自留地”),免稅,但是按要求在永業(yè)田里必須種上一定數量的榆、棗、桑樹,或其他適宜的樹木(《新唐書·食貨一》)。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之后,重申后周顯德三年(956年)的法令:“課民種樹,定民籍為五等,第一等種雜樹百,每等減二十為差,桑棗半之。”太宗即位,規(guī)定“兩京、諸路許民共推練土地之宜、明樹藝之法者一人,縣補為農師……”(《宋史·食貨上一》)這就是說,不光是會種田的,會種樹的同樣可以做農師,足見朝廷對種樹的重視。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一登基就下令:“凡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倍之……栽桑以四年起科。不種桑,出絹一疋。”(《明史·食貨二》)種桑樹者四年之后再納稅,如果不種,就要接受“罰款”了。
優(yōu)秀的植樹節(jié)黑板報
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或靠“惠農政策”引導、鼓勵人民多植樹,一方面能夠加快社會財富的積累,另一方面可以使國家在林木消費上不至匱乏,老百姓也能從種樹中得到實惠。據賈思勰記載,有些地方的人生兒育女了,要給每個嬰兒栽上二十株樹。當然,這也是出于經濟考慮,等孩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樹也成材了,可以做車輪,按一棵樹可做三副車輪,一副值三疋絹計算,二十棵樹共值一百八十疋絹,足夠結婚的費用了。(《齊民要術》卷5)
不過也有種樹是為了綠化環(huán)境的,西漢政府就曾規(guī)定:“城郭中宅不樹藝者為不毛,出三夫之布。”(《漢書·食貨志下》)住宅周圍要種樹,否則就視為不毛之地,要受罰的。這顯然是為了美化居住環(huán)境,至于種么樹則沒有明確規(guī)定,可以是柳樹,也可以是其他的樹種。
歷史上也有人種樹是出于其他目的。元末有個叫陳灌的人,看到世道變了、社會亂了,他卻什么也不做,偏偏植樹造林,鄉(xiāng)里的人多不理解。十余年之后,盜賊蜂起,陳灌率鄉(xiāng)親藏在他種的林子里。俗云“窮寇莫追,遇林莫入”,因為盜賊不敢進入他種的林子,全鄉(xiāng)人的生命財產得以保全(《明史·循吏》)。
從陳灌事跡中我們可以知道,植樹造林不僅可以致富、改善環(huán)境,還可以御敵呀!陳灌后仕明為知府,多有惠政,洪武四年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