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實踐活動課教研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fā)現問題的能力,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實踐活動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1
一、指導思想
《標準》解讀指出,數學實踐活動課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已有知識體驗的基礎上,從所熟悉的現實生活中發(fā)現、選擇和確定問題,主動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边@是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經過一學期的教研實踐,使我的教學觀念有了很大轉變,教學方法有了長足改進。
二、基本做法
1、學習《標準》、更新觀念,實踐創(chuàng)新。
學習《標準》。學習《標準》,對實踐活動課的具體目標、具體要求、具體內容逐步心中有數。邊學習、邊實踐。
2、落實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內容。
按照《標準》對實踐活動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不同教學內容:“與生活密切聯系”,開展數學小調查的等內容;聯系周圍事物組織活動;投入社會,組織活動展開一些小課題研究。
3!八膫強調”
數學活動課開展后,就根據《標準》提出四個強調:強調人人參與,動手實踐;強調從學生身邊生活取材;強調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交流;強調教學互動,合作交流,團體精神。
三、師生體會
1、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發(fā)開展了數學實踐活動。
2、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學生從周圍情景中發(fā)現數學問題運用以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數學實踐活動了解數學與社會的聯系,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增進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四、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師生的可喜變化
1、在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景中學習,師生樂陶陶。
學生喜歡自己的數學,老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以學生的生活經歷為基礎,營造和諧,平等的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有利于發(fā)揮教和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在上實踐活動課時老師發(fā)現學生特別興趣,探討時發(fā)表意見特別積極,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多。至于到下課時,討論還在繼續(xù),興趣還是那么濃厚。他們將已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數學活動中去的本領常常叫大人驚喜。
2、只有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才會有創(chuàng)新:有創(chuàng)新才會有驚喜。
五、今后的打算。
1、將繼續(xù)積極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教師要打破原有課堂模式,室內外,課內外均可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根據活動需要學生的活動時間可以一節(jié)課30分,也可40分還可50分。課堂上讓學生成為真正主人,可以插嘴,可以下座位交流,總之要營造有利于數學實踐活動的環(huán)境、氣氛。
2、要繼續(xù)學習《標準》,實施《標準》。要在實踐活動課的資料很下功夫。努力上好實踐活動課,要及時分析數學實踐活動的過程,成功失敗之處,不斷總結交流,不斷精益求精,把數學活動課開展的有水平、有出特色。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2
這學期,我根據總課題組研究方案,積極開展了《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課題立項研究,在課堂上,小組合作有了鮮活的生命力,小組分工明確,共同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在合作中體會到與人分享與人交流的樂趣,F將課題實驗情況小結如下:
一、嚴格要求,務實開展
自我申報“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課題立項后,為保證課題研究能在科學有序的工作狀態(tài)下順利開展,我制定了課題研究的管理細則。在期中、期末分別進行一次初評和總評,及時交流。加強自身理論的學習,做實驗記錄,每學期上一節(jié)實驗匯報課,寫一份實驗論文或實驗心得體會、教學反思等,做到邊實踐邊學習邊總結。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順利的實施本課題,我清楚的認識到必須轉變教師“角色”意識。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在改革教育同時,必須從居高臨下的主宰課堂的局面中解放出來,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愉悅和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表現空間”,讓學生積極思維,任意表達,敢于標新立異。
三、積極探索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
首先,從的實驗研究課中,我不難看出學生被教師牽著走的現象明顯少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節(jié)課的教學都力求做到: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例如:《長方體的面積》一課的教學,讓學生先試著為長方體做個漂亮的外衣,再想一想如何用簡捷的辦法計算出它的用料(即如何計算長方體面積),再引導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發(fā)表個人見解后,再小組合作交流,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創(chuàng)設出了五種之多的計算方法。這樣設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為自主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fā)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緊扣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灌輸的市場就大大削弱。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fā)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獲,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
其次,從教學形式上,重視小組合作研討的學習方式。要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積極探索班級和小組、個人多種方法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采用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本課題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一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二是:可以讓學生嘗試發(fā)現,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過程,三是:學生在小組交流、全班交流過程中,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逐步完成對知識的認識,有時還會受同學的啟發(fā),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從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出發(fā),為學生提供了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便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的探索性材料,給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探索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這一特殊的認識活動去體驗數學、感悟數學、領會數學。
四、營造濃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氛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客觀需要。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需要,學生才能真正去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探究學習,也唯有如此,課題研究才能實現實質性進展。在具體的實施中,通過正面引導、樹立榜樣等手段給予落實。我要做到:
1、尊重、熱愛、信任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和關注的;充分發(fā)揚教學民主,以平等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應更多一份關懷。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信任學生,才能使學生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開掘出創(chuàng)新的潛質。
2、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做到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堅決讓學生解決,凡是學生能獨立發(fā)現的教師絕不暗示,多給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機會。
4、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即指導學生怎樣當學習的主人,怎樣當好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尋找學習的需要,激發(fā)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清楚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深度;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步驟;引導學生探索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學習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使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的結果;引導學生總結過去,使學生學會不斷調整自我、超越自我。
五、課題研究的成果
在近段的實驗中,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學校組織的統考中,尤其是有關創(chuàng)新能力的命題,我班學生答的準確,有創(chuàng)新。
2、提高了參研教師的素質。近段的實驗探索,也使我校教師自覺地加強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業(yè)務水平和科研能力,對于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六、存在與急需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在實驗中取得了點滴成績,但由于實驗時間不長,在以后的實驗中我們還有許多解決的問題:在繁重地教學任務壓力下,懶于思考,積極性不高,缺乏主動探索的精神。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3
一、努力加強理論學習。
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數學課程標準,通過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對新教材、新理念的認識。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還觀看了一些名師課堂,學習吳正憲老師、魏書生老師、馬云鵬教授等名師的教學風格,領會他們的課堂中蘊含的教學理念。
進行課題研究首先需要理論的指導、理論的學習、理論的普及。因此,我們采用了個人自學與集體學習,必讀內容與選學內容相結合的辦法組織教師定期認真學習有關專著和文章。同時還讓教師對本課題的研究方案作深入的解讀,進一步明確本課題實施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及基本規(guī)律。在組織集中學理論的同時,還要求教師對有關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著作和實際案例進行自學,對相關信息進行摘錄,并寫出心得體會,通過學習,努力從理論層面上引導教師對實驗課題產生背景、科學依據、教育思想、實踐價值全面把握,實現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
二、立足課堂,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活動,以“教研”促“科研”。
課題研究課體現著我們課題研究組的思想和研究活動的進展,因此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研究的主陣地,在上好研究課上下功夫。本學期我們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課題研究研討活動,我們采取的研究方法是:以大學年組為單位,對教材先進行梳理,進行個人備課,再在教研組內進行討論修改,然后立足課堂進行實踐,集體評議時,執(zhí)教老師要按照課題思想,說明為什么這樣上,一名老師作中心評課,其他老師再集體評議,使每次研討課都能讓課題組的所有教師得到收獲和提高。
三、扎實研究
1、教學內容生活化的研究。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人們對數學早就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教學中,在不違背教學宗旨的基礎上,應盡量優(yōu)化以“生活”為背景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從中感受數學是從生活中而來的。如:在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活動課中,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的位置與方向展開教學,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2、備課生活化
我認為學生的學習材料不能只依賴于現有教學教材,而應開辟教材、拓展教材,把教材中所要表達的思想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去感知。因此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如:教學《統計》時,我就向提供了我班學生出生月份的數據,然后讓學生進行統計。在教學《年、月、日》時我又讓學生收集相關年月日的信息資料,課堂中再反饋。這一部分的材料提供相對老師提供的材料要簡單,但對學生而言它更具有吸引力,而且調查者本身更是一種學習與生活聯系的過程。
3、對家庭作業(yè)設計的研究。課堂練習是教師檢測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途徑,要使課堂教學生活化,使學生把數學知識成功的實踐到生活中去,教師的前提就是要精心的設計課堂練習。我們需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挖掘開放性的素材,練習題的設計要具有開放性,要是學生感興趣的,要能直接反映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化。
我覺得在這樣的作業(yè)中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現實生活中去,體驗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并運用于生活。從這個作業(yè)中看到學生根據自己所搜集的信息,利用已學的知識加以計算,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選擇、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覺得教師設計的習題應盡可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數學知識學以致用,盡量避免讓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無意義的練習。這樣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性。
四、研究成效
1.優(yōu)化了教材內容呈現方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取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于是我們采用對話、圖文、表格、信息、漫畫、游戲等形式呈現教材內容,使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原先感覺較模糊、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形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2.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了數學學習的能力。
通過多種方式呈現教材,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的新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把靜態(tài)的知識結論建立在動態(tài)的思考之上,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規(guī)則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將教材內容生活化、動態(tài)化、情境化、形象化。大力推進教學活動由教向學的轉變,使學生體驗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數學自身的魅力,逐漸進入學習數學的角色。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與人合作交流等活動,可以獲得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興趣,理解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體會數學的探索過程,體會數學與自然、社會和人類生活的聯系,從而獲得知識、能力、情感的全面發(fā)展。
3.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
通過對教材內容呈現方式的研究,使每一位課題組成員對現行教材的編排體系和設計意圖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并從實際出發(fā)進行重組和優(yōu)化,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同時也提高了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使教師由“教學型”向“思考型”、“研究型”轉變。通過課題研究過程,培養(yǎng)了一批富有教學經驗,富有教改意識,熱心教育科研的青年教師,他們已成為我校的科研的中堅力量。
五、取得的成效和反思
我能根據在課題研究中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在教學實踐中的經驗,積極在上完課后進行及時的反思。寫了案例《面積和面積單位》當然還存在很多的不足。
1、自己的教育理論有待提高。自己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卻沒有及時總結、形成書面材料,使一些可貴的發(fā)現就從身邊溜走了。
2、缺少豐富的活動充實研究。
3、數學生活實踐課的開展要走向課堂外、走向社會,那么如何取得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家長,學校與社會的合作,這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
4、在研究中我們有這樣一種感覺:目前雖然對教材內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優(yōu)化,但是總覺得這種形式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只能對學生的視覺產生刺激,讓學生感覺好奇和新鮮而已,不能從根本上達到學生內心需求,不能從更深層次上去使學生進入一種內在的、不由自主的學習和探究狀態(tài)。
總之,我們的課題研究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已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們課題組成員有決心和信心繼續(xù)努力,相信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4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地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增設“實踐活動與綜合應用”的目標,其要求是: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既是適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數學教育改革的必然。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我們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用心經營,激發(fā)“學趣”;用心創(chuàng)設,激活“學識”;用心發(fā)掘,激進“學技”,真正有效地“激”起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強調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合作學習等策略的運用,鼓勵學生建立各種聯系,從而走出封閉的個體學習行為,邁向個體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學生成長為一個學生合作與交流的社會主體,使學習既具有個人意義又具有社會意義。而《數學課程標準》也明確地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增設“實踐活動與綜合應用”的目標,其要求是: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既是適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數學教育改革的必然。但數學綜合實踐課的目的不是為了實踐而實踐,更不是為了場面的熱鬧而開設的,而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活動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發(fā)展、有所提高,其目的也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供機會,為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具備著個人和社會兩重意義,真正達到“活學活用”的境界。由此可見,有效性的教學正應該朝著學生們的“綜合性學習”目標而邁進。
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是雙邊活動。數學新課程標準也較為明顯地強調課堂中的教學應轉變教師的角色,指出教師不但是綜合性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也是活動的參與者。也強調了我們的綜合性活動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中獲得對學數學的理解。如果說我們的教學是為學生的生活,那么學科綜合性活動則是讓學生回歸生活的真正領域。所以,如何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體驗生活中的數學樂趣,從而愛上了數學。這就是數學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會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著眼點。但如何讓教好學生解決問題,應用知識,真正起到學以致用呢?從多年來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fā)與探索中,我們認為應該大膽創(chuàng)設出學科綜合性學習活動,讓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
因此,教學時,我們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用心經營,有效地“激”起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真正得以發(fā)展。
一、用心營造,激發(fā)“學趣”。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毙抡n程所倡導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建構自己認知結構的過程。真正的學習并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兒童的,而是出自學生本身,要讓學生自發(fā)的、主動的進行學習。而這一系列活動都源于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故此,作為數學綜合性學習活動課的經營者,我們更有必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學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科特點,用心營造有利的時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而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興趣的培養(yǎng),充分地體現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中。特別是對于這些枯燥泛味的數學知識來說,我們更應創(chuàng)設一切實踐時機,重視所有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活動組織形式,讓每個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都能發(fā)現問題并且樂于去解決這些問題,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
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主要是運用已有知識于活動中,沒有統一的具體要求,沒有統一的做法,其活動的過程和活動的結果都是開放的,不可預測的,因此,教師必須徹底拋棄傳授、講解等陳舊的教學方法,必須放手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設計具有意義的感興趣的問題,安排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心甘情愿地感興趣地參與實踐活動,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自主地探究,自由地選擇,獲得自己的成果。例如,二年級學生在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幾何圖形之后,教師可設計“拼出美麗的圖畫”操作性實踐活動課,讓學生動手制作一套七巧板,自主的、有選擇的選用學具,開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畫一畫,比比誰的圖案最美麗”的系列活動;又如,六年級比例知識講授完后,教師亦可結合內容及學生的年齡特點,開拓了“爭當小小設計師”的活動,畫出自己家的平面圖,或創(chuàng)設出理想的家園等實踐活動。這學期,在教學“時、分、秒的認識”后,教師用心引導學生進行收集關于時間方面的信息。他們很感興趣地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有的到客運站收集關于汽車運行的時間;有的對校園內師生的作息、工作、學習方面的時間;有的去到商店門前等地方記錄下關于時間的內容等等。然后,讓他們在班上與同學們交流和探討。最后,學生還很有興趣地制作了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從而培養(yǎng)了珍惜時間、合理運用時間的好習慣。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教師都不提具體要求,只提一般性要求,學生就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并感受到自我成就的喜悅,從而激起了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對數學的“學趣”,同時易于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再加上教師的鼓勵,讓學生感受到實踐活動的情趣及數學知識用處之大,讓他們在創(chuàng)新運用中中培養(yǎng)審美情趣。
二、用心創(chuàng)設,激活“學識”。
數學課內容的構建是專家在理論研究、實踐基礎上,按知識的生成體系,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分年級,精心選擇優(yōu)化組合的。而數學實踐活動內容則不同,它應融入現實生活中,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盡量保持日常生活的原形,注重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為學生實踐活動提供知識基礎及實踐空間。正如《大綱》中所指出:“使學生能夠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边@正充分體現了數學活動課獨特的實踐性。但對于這些以具體形象為主、生活經驗匱乏的.學生來說,難以達到透徹的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讓抽象的數學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要善于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還原成學生看得見、摸得到、聽得到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理解透化知識。同時教師還要用心創(chuàng)造,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用于解釋日常生活中有關數學的現象,去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使知識、技能同步發(fā)展,相得益彰。首先,要結合不同階段的年齡和知識特點用心引導,創(chuàng)設切合學生實際的生活題材,要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富有創(chuàng)意地生活。。讓學生在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知識實踐化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知識,并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巧妙地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數學實踐情景,是日常中有效地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必要前提之一。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的設計實踐活動的情景,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關注數學問題,主動的探究解決這些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徑。創(chuàng)設“配菜、配衣服”等生動形象的活動環(huán)節(jié),更讓學生體驗到知識來源于生活的真蒂┅┅,通過教師的用心創(chuàng)設,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之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處處需要數學,領悟到數學的用處及樂趣,從而提高了學數學的欲望。
三、用心發(fā)掘,激進“學技”。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誕生的一門新課程。它充分強調讓學生通過觀察、收集整理各種信息,動手實踐操作等活動,逐步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數學課程標準》中也強調了“從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思想,教學中應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小學數學的全過程。也明確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面向學生生活而設計的一門經驗性、實踐性課程,活動中讓學生要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提出問題、理解問題,用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思考方法去研究問題。
但由于傳統的數學課程不太注意與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相聯系,對數學應用的處理總是留有人為編造的痕跡,各類知識相互之間的聯系不多,即使有一些也比較牽強,綜合運用就更談不上了。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們的學生強于基礎、弱于應用,強于答卷、弱于動手,強于筆試、弱于創(chuàng)造的局面,農村小學生尤為突出。因此,作為數學綜合性活動的指導者,更應用實踐教學改變現有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的生存,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倡導有效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從而真正地體現了新形勢下的教學改革的要求。實踐證明,在開展學科綜合性活動課程中,活動的方式可以不受教學大綱和教材的限制,他們可以標新立異,可以超越常規(guī),各種潛在的創(chuàng)造欲望可以盡量的發(fā)揮,各種獨具的才能可以充分的展示,這種教育環(huán)境十分有利于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其綜合性更高層次上明確了學生在進行活動中應用具備的多種能力:有獲取直接知識前提的觀察力,適應信息化網絡時代的收集、處理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也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協調發(fā)展的動手操作能力,與人合作、交流思維的交流表達能力;還有大膽質疑嘗試的質疑思考能力,自主研究學習的探究能力,以及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地分析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等,都是數學綜合性活動課必備的能力所需。
而數學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從一定程上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更高于學生的生活,甚至其他學科,再加上學生的生活經驗、年齡特點、數學知識抽象性及教育環(huán)境等客觀原因的局限,更造成了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不知從何入手”、“不懂怎樣實踐”、“不會合作交流”等的不良現象。所以,我們用心地去發(fā)掘學生內在的潛能,在活動中,教師要擺脫傳統的束縛,讓學生大膽嘗試,允許失敗,鼓勵學生努力克服困難,不斷探究。并把增強學生的策略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落腳點。同時在活動中,教師還應努力提供機會,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更應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全方位上教給學生實踐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激進學生的“學習技能”,從而有效地綜合再現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核心——活學活用數學知識,發(fā)展學生各種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思考和表達的機會,有表達自己想法和展示自己才華的場所。我們相信,只有用心去經營,全面去“激起”,我們的數學綜合性學習活動才能真正實現其“活動”性——“活”而有效,“動”而有得!
學了《綜合實踐活動》課以后,在教學小學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的“確定起跑線”時,教師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冬季運動會即將來臨,體育教師正在忙著各項準備工作,教師與體育教師協調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確定田徑400米的起跑線,交接到任務后,老師在征求學生的意見時,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個個眼睛轉悠、發(fā)亮,一種被學科知識束縛、壓抑之后的大解放場景。教師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并安排學科組長為小組長,每個小組負責一圈跑道。任務下達后,各組爭先恐后的到運動場上查看,并根據任務確定了所需工具,老師要求所需工具能小組內解決的就在小組內解決,實在沒辦法的再向老師請求。工具準備好后,各小組根據組員的個性、特長分工,有計算的、測量的、畫線的,在活動中,學科知識基礎差的同學不再是觀眾,熱情洋溢的參與其中。教師在各組的邀請下,與組員共同解決出現的問題,教室里因敬畏教師權威而不敢說、不敢做的現象消失了。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撰寫活動報告。
這次活動課的開發(fā)與實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一是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二是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fā)展空間;三是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
這一實踐活動做到了“綜合實踐活動”四大領域之一——研究性學習的基本要求: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fā)點;強調知識的聯系和綜合運用;注重過程;強調開放;重視師生互動。
活動本身也為教師專業(yè)成長提供了廣闊的環(huán)境和有利條件。
1、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有利于教師更新觀念、提高理論素養(yǎng)。教師由單一知識傳授者成為問題解決的合作者,學習過程的分享者;由知識權威變成“平等中的首席”:由課程“消費者”變成課程“設計者”、“開發(fā)者”;由活動主宰者成為活動指導者和組織者。
2、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助于教師形成強烈的課程意識。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教師具有強烈的課程開發(fā)意識,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斷開發(fā)、生成新的、適合學生發(fā)展需要的綜合課程體系。
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助于教師形成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1)、提高教師的活動規(guī)劃、實施能力。
(2)、增強教師的人際交往能力。
(3)、發(fā)展了教師的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
(4)、培養(yǎng)了教師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的原動力,是實踐活動的基本動力之一。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教學中要盡量避免書本知識的機械傳授,要解放學生的手腦,甚至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充分與具體事物和大自然直接接觸,培養(yǎng)他們興趣。如:提出疑問,創(chuàng)造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運用分組競賽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運用巧妙的語言藝術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徹底解放學生;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等。
總之,我通過這次實踐活動認識到:生活是知識的寶庫,四季變換,萬物興衰,日月星辰,無不蘊含于生活之中。讓綜合實踐活動面向生活,就能使活動如生活般充滿情趣。絢爛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聲、有色,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不竭之源,更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延伸與發(fā)展。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5
“實踐與綜合應用”是《數學課程標準》中課程內容的四個領域之一。在傳統的教學觀念指導下,教師習慣于按照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教學,習慣于上新授課、練習課和復習課。而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數學學習的直接經驗與感受而開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之相適應的基本學習方式是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是相對于“接受性學習”而言的。探究性學習注重對生活的感受與體驗,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發(fā)現和探究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為了讓學生樂于學數學,學好數學,提高數學實踐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我們廣辟渠道,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
一、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資源,探究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數學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教科書是數學課堂教學資源之一,學生在校期間,主要進行的是課堂學習。例如:《小鬼當家》就充分發(fā)揮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自己從小探索,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尋求解決辦法。我們搞教研,目的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進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教研不能與日常教學活動割裂開來,應以教育科研促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開展教研。因此,我們以教材為依據,充分利用好課堂這塊陣地,把生活中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料與教材相結合,建立開放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展綜合性的數學實踐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真正地行動起來。
二、開展小組學習,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學習、表達,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探究活動離不開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既有明確的分工,防止出現互相推諉、被動參與或惟我獨尊的情況,又要注意小組成員之間的通力合作。如讓學生設計“我是拼圖小巧手”方案時,我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互動。給予學生更大的自由活動空間,以獲得更多的相互交流機會,以利于學生更自然、更大膽、更主動地進行交流合作,互幫互助,產生共生效應,達到共同發(fā)展提高。教師積極指導學生學會在合作中與人協調和施展自我,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探究活動的效率。
三、在設計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趣味性。
實踐課以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游戲、故事、競賽等活動中愉快輕松地學習。因此,活動要富于童趣,為學生喜聞樂見,盡可能求新、求奇。
2、實踐性。
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倡:“ 讓學生從做中學”。因此,數學實踐課必須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要引導學生廣泛接觸事物,盡量感知事物,從中發(fā)現問題,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3、啟發(fā)性。
數學實踐課內容的選擇要考慮能鼓勵學生通過探索發(fā)現規(guī)律,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學習,增長才干,成為學習的主人。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中,有機地組織好學生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主動參與,使學生從中獲得豐富的感知材料。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思維,又能培養(yǎng)學生探索規(guī)律的能力和實踐活動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6
數學活動課,是數學知識與實踐活動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也可以說是學校教學和課堂教學的延伸。其中,數學活動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也就是手段和目的的統一體,兩者不可分割。實踐活動起到了傳播數學知識,強化數學能力,踐行數學理念的作用,它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啟發(fā)學生去提出問題,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而數學,則為相應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必要的知識。正因為數學活動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本學期,我將數學活動課引入校本實踐課程,通過豐富的活動課的內容,引入一些具體的實例,感染學生的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下面,我把本學期校本實踐活動(數學活動課)工作總結如下: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數學活動課,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一位哲人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因為每一片樹葉都不同于其它任何一片樹葉,所以,對于每一片樹葉而言,其本身就是創(chuàng)新。”正是有了這一理由的支持,在進行數學活動課的過程中,我努力保護每一個學生發(fā)現的每一個不同于他人的發(fā)現,予以肯定、鼓勵和支持。比如在“快樂的郊游”活動中時,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很強,提出了不少問題和解決方案。當然,也有一部分同學所提問題和解決方案并不完全符合要求,或者說他們的方案尚有欠缺,但是,在一開始,我沒有否定他們,而是先鼓勵他們這種敢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行為,然后支持他們完善自己的想法,從而達到真正意義的創(chuàng)新。
二、通過具體事例讓學生感染數學思想
數學活動課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滲透性,所謂滲透,指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例和操作來感染數學思想,來體會數學方法,來應用數學技能。故而,我在設計和布置活動的主題時,在很大程度上側重于實踐性,動手性,滲透性。在進行《節(jié)約用水》活動時,我要求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從實際生活中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努力解決問題,最后組織學生在活動課上匯報交流自己的方法和過程,以及自己在這次實踐活動中的收獲。將具體的生活實例和數學方法、數學思想整合起來,讓學生在動手與動腦中感悟數學,應用數學。
三、豐富活動課的內容,增強活動課的靈活性。
數學活動課的內容應該涉及到廣泛的領域,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它可以沒有嚴密的知識體系,但一定要有利于學生豐富知識,發(fā)展能力,陶冶情操。當數學實踐活動課有了豐富多彩的內容時,它的形式就一定會靈活多樣。在安排數學活動課的內容時,我盡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學生可以通過眼睛去看、雙手去摸、去做,通過大腦去想的實踐活動。如讓學生調查自己家的開支情況,在家長的指導下,嘗試當一于的小管家,啟發(fā)學生學會節(jié)約,學會珍惜;讓學生動手剪七巧板,擺七巧板,摸摸幾何圖形,培養(yǎng)學生對圖形的感知能力……豐富靈活的活動內容,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去參與活動,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從整體上來說,這學期自己的數學活動課是成功的,但其中也不乏有不完善的地方,如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技巧欠缺,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很好地與學生互動等。我想,只要自己再接再厲,在以后的工作當中,自己會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的。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7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數學實踐活動是對這句話最好測驗證。 針對五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所學的知識,我設計了幾個與學生、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如:今天我當家、做個小糖盒、愛護水資源、生活中的電視、到超市購物去等等,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走出教室,接觸社會,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打開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生的信息量,使他們看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一、活動側重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學生在整個綜合實踐活動中所需材料和知識,除了在教師幫助下獲取外,學生自己可通過進行實地考察或現場調查、綜合運用有關圖書資料、查閱電子資料等途徑獲得。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同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掌握一定的科學的學習方法。
二、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不再是傳授者,而是促進者,作為促進者的關鍵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自己去感知體驗、實驗觀察、探究研討。教師成為學生最可信賴的心理支持源。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充滿主動精神的探索的主體,一個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研究者。師生之間是合作的關系,共同投身于問題的研究過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
三、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花費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家長擔心活動會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成績,對綜合實踐活動并不非常支持,由此可見,家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態(tài)度還有待改善。
數學實踐活動課解放了學生的頭腦、眼睛、嘴巴,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個新課題,我們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開展好數學實踐活動,教師任重而道遠。我們應不斷學習和思考,不斷探索和嘗試,構建具有個人特色的數學實踐活動教學模式,為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努力。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8
6月11日下午,xx市藝術小學舉行了“小學數學導學稿的設計與運用實踐研究”試點項目研討活動。本項目自年初立項以來,數學教研組已經多次開展圍繞項目研究的教研活動,本次活動請來了區(qū)教研員胡老師蒞臨指導。
首先,全體參與活動的人員集中于303班教室,聽取了王書記的研討課“認識小數”。本節(jié)課采用課中導學形式開展教學,課堂教學中分四次穿插使用了導學稿,導學稿設計適時科學、任務要求清晰明確,不光關注了知識的“導”,更關注方法的“導”,以導促學,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王書記在整節(jié)課中都使用白板軟件來輔助教學,互動性強,即使是下午第二節(jié),學生依舊興趣濃厚。
課后,全體老師集中會議室進行研討活動。首先由王書記介紹自己對本節(jié)課設計的一些想法,再由胡老師進行點評,胡老師首先肯定了王書記試水的邊學邊教課堂模式,再針對課堂中的一些細節(jié)做了打磨式的點評。
本次活動是我校中段年級基于導學稿的邊學邊教模式的首次下水,王書記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下學期我們將全面鋪開、全員參與。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9
時間過得真快,今學期又結束了。今學期結合教材、學生的實際及學校計劃,通過一學期地教學,完滿地完成了語文數學實踐活動的教學任務。為了更好地總結教學經驗、吸取教訓,以利于今后更好地開展語文數學實踐活動教學工作,現在對今學期的語文數學實踐活動教學工作來做一個總結。
一、指導思想:
開展學科活動課的研究是當前小學教學整體改革進一步深化,貫徹落實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課程計劃,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課外活動是語文和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發(fā)揮特長,發(fā)展個性;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語文數學實踐活動課應以學生活動為主,應該十分注意活動內容的深度、廣度及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在活動課上,要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欲望、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
二、基本概況:
三年級共有4個班級,本級的學生大部分能遵守紀律,學生普遍活潑好動,喜歡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
三、 達到的教學目的要求:
a) 通過讓學生充分的動腦、動口、動手,加強了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增長了知識,增長了才干,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了和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愛好。
b)通過小組比賽等活動形式,增進了學生間的友誼,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c)學習了與語文數學有關的知識,發(fā)展了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觀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四、 按時完成的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周次
活動內容
活動形式
課時安排
第1周
成語接龍
競賽
1課時
第2周
口算比賽
競賽
1課時
第3周
新聞摘要
演講
1課時
第4周
計算大比拼
計算、競賽
1課時
第5周
古詩新唱
唱歌表演
1課時
第6周
解答應用題
小組比賽
1課時
第7周
小小作家
演講
1課時
第8周
誰更重
觀察、討論
1課時
第9周
看誰讀得好
朗讀、比較
1課時
第10周
時間的問題
觀察、思考
1課時
第11周
組詞比賽
競賽
1課時
第12周
家用電器的使用
小組交流
1課時
第13周
不做垃圾蟲
討論
1課時
第14周
猜謎語
思考、竟答
1課時
第15周
年、月、日的'關系
講解、
1課時
第16周
拼圖
動手
1課時
第17周
生活中的長方形
搶答
1課時
第18周
不講衛(wèi)生的小熊
講故事、討論
1課時
第19周
怎樣分吃水果
搶答
1課時
第20周
復習的方法
經驗介紹
1課時
五、心得體會:
在今學期的語文數學活動教學工作中, 我們通過游戲、比賽等多種方法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引導學生將語文、數學課內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外去;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強化了學生認真學習的好習慣;基本達到不斷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良好愿望。令學生從被老師“逼著學”直覺升華到“我要學”、“我愛學”。但是,今后我們還會更加努力,讓學生獲得更大的所獲。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10
《心情日歷》這個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從開發(fā)到實施,教師和學生都得到了提高,教師在實踐活動的開發(fā)實施中不僅專業(yè)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使自己更能在實際教學生活中和學生更親近,利用高效評價機制來評價指導教師教和學生學。學生在發(fā)現哪些負面情緒容易左右自己的同時,學會管理自己情緒,明白當遇見問題時,需要有技巧地和家長老師溝通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更深一步體會數學這個學習工具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為以后的數學教學打好基礎。具體如下:
一、通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解決生活中問題
“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本質上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具有實踐性、綜合性和應用性的特點!靶那槿諝v”是貼合學生實際的實踐活動,建議活動中要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發(fā)現自己和同伴心情不好的原因,反思決定心情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活動可以按照以下幾個階段開展:理解問題情境——做好記錄心情日歷的前期準備——小組合作制作心情日歷表——以一個月為期,記錄心情——獨自分類整理心情數據——小組分享心情出現原因,討論尋找對策——寫活動感受,反思改變心情的策略,特別是從根本上如何減輕來自老師和家長對學生的雙重壓力和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因此,在活動設計時,要強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觀察的現象,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體驗和交流,在活動的過程中,結合所學數學知識,感悟數學思想方法、積累相應的'活動經驗。
二、明確活動要求,課下實踐、課上總結相結合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以“心情日歷”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一方面是引發(fā)學生對自己負面心情問題的思考,通過記錄自己5月心情的實際操作,促使小學上能養(yǎng)成堅持的良好習慣,老師布置的任務和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堅決每天執(zhí)行,再者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對出現負面情緒的反思,從根本上減輕來自老師和家長對學生的雙重壓力的同時,更要把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當成教育目標中的重要方面,保障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另一方面是通過該實踐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標20xx》要求“綜合與實踐”學習活動可以以“長作業(yè)”的形式呈現,將課堂內的數學活動延伸到課堂外,經歷收集數據、查閱資料、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踐檢驗、推理論證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靶那槿諝v”活動意義深刻,一節(jié)課是不能承載它的全部內涵的,所以可以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形式,引導學生圍繞心情日歷開展思考與研究,為落實素質教育、關注核心素養(yǎng)等作出自己積極的判斷。本實踐活動的開展,也許會給小學生留下創(chuàng)新的契機,如我想對你們說——老師、爸媽到底應該怎么做、當面對批評和挫折時我應該怎么做等。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11
為了讓學生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增強學生規(guī)范投放垃圾的意識,近日,xx小學多措并舉開展“垃圾分類、你我同行”的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從身邊點滴做起,讓學生小手拉起大手,創(chuàng)造家校共育的新氣象。
一、宣傳工作
在本次主題教育活動期間,xx小學首先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利用學校的校園網、宣傳板、LED電子屏幕循環(huán)播放宣傳標語進行宣教,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切實提高學校全體師生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二、設立垃圾分類領導小組
學校設立垃圾分類領導小組,有明確的分管領導、責任人、清潔員等,制定校園可回收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利用升旗儀式向全校師生發(fā)出垃圾分類的活動倡議,介紹校園垃圾和生活垃圾分類的意義,布置落實垃圾分類的具體活動安排。在校園、班級、辦公室、食堂等地按要求嚴格設置分類垃圾桶,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可腐爛的廚余垃圾等,引導全體師生及家長抵制亂丟亂扔,并樹立良好的垃圾分類意識。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活動
在各班級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活動。如:開展“垃圾分類,保護環(huán)境”的垃圾分類主題班會、舉行繪畫、手抄報設計比賽、利用廢舊可回收的垃圾制作藝術作品等等。同時,各班實行垃圾分類回收積分制,學生定點定時回收廢棄的可回收垃圾,每周統計上報。每周進行一次垃圾分類情況總結,對不進行垃圾分類的學生和現象進行批評指正,對垃圾分類到位的學生進行獎勵。并且,鼓勵每個隊員爭當小小記錄員和監(jiān)督員,準備一本記錄冊專門記錄每位家庭成員的垃圾分類執(zhí)行情況,互相監(jiān)督,創(chuàng)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垃圾分類的實踐活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要持之以恒的堅持做下去,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信,xx小學全體師生和家長必將共同努力,提倡低碳環(huán)保,享受綠色生活,為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美麗家園作出更多的努力!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12
本學期我們學校成立了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實施的研究課題小組,我成了課題組成員之一,自課題開題以來,課題組全體成員積極投身到課題研究中去,為了提高理論水平,加深對”綜合與實踐”教學實施的理解,借助常規(guī)研修課、校公開課等教研活動,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對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實施研究進行了初步探索,現將第一階段的課題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一、深化理論學習,提高理性認識
我認為推動教師觀念的改變,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需要學習。為了“綜合與實踐”教學不流于形式,我們堅持將不斷的學習貫穿于課題研究的全過程中。通過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在全面進行課題研究中,我們組長定期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有關的文章,定期組織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交流有關實施研究情況和問題,并組織一些課堂教學進行學習觀摩活動,及時總結,在總結中,推廣成功做法,解決存在的問題,重新完善方案,課題成員每人都要做好總結,并撰寫專題教學論文。整個活動中參加課題研究人員都能積極參與研討,自覺學習有關的文章,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撰寫學習心得和制作課件,同時輔導學生撰寫關于“綜合與實踐”實施的數學小論文;除定期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還經常召集數學學科教師對照案例進行探討。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情況進行分析研討,探究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使課題研究走向深入。
二、強化調研評估,促進合作交流
通過匯報課例、聽課、參與活動、現狀調查座談討論等形式檢查、指導課題研究的實施,并以此作為過程性評估的依據。要求教師汲取經驗教訓,總結得失,進行反思,促進合作。每學期每個課題組成員都上了一節(jié)研究公開教學課,還撰寫了一篇以上研究心得。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尤其是在我們進行了深刻反思之后,我們研究組全體成員對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三、研究成果的自我評價
經過全體成員的努力,我們實驗教師都認為實施“綜合與實踐”教學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學習的效果比原來要好。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1、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學會合作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因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將是未來社會的主流,而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重要方式。
2、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觀念:“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決定了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必須做到互相幫助,互相監(jiān)督,其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對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體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要求。可以使學生在交往中產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從而對集體的形成和鞏固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學生在相相互討論、爭辯中取長補短,集中小組成員的智慧,從而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四、研究中發(fā)現的一些問題
1、學習時間內學習內容難以完成。學生思想活躍,創(chuàng)新意識強,教師不能充分考慮、估計課堂上可能產生的多種變化;由于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手段豐富,給教師駕馭課堂帶來了困難。
2、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對教材重點內容編排意圖的理解和設計是影響合作學習非常重要的因素。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明確教學重點、難點及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并精心設計教學方法。一但讓每個小組的代表發(fā)言匯報時間不夠時,就匆忙結束合作學習,進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實際上這是教師沒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和重點,沒有很好地設計怎樣通過“綜合與實踐”學習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沒有向學生說清楚學習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
這樣的問題該如何有效解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盡量避免負面影響的滋長,發(fā)揮“綜合與實踐”教學的學習對教學工作的積極作用,這是我們在下階段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繼續(xù)研究和探討的。
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隨著我們認識的不斷提高,我們對“綜合與實踐”教學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白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數學教育的新時代!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13
“做中學,學中做”是知行統一的學習方式,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傲x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币獙崿F“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fā)展”,除了每天35分鐘的課堂教學以外,若能有課堂教學之外的數學實踐活動作為對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定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學習方式單一,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偏重書本知識、運算技能和推理技能的學習和訓練”。要改變學生這種學習狀況,把他們從被動的接受式學習中解放出來,從封閉的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重要的問題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皠邮謱嵺`、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學生“動手實踐”提供了極大的活動的空間,也為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創(chuàng)設了重要的活動環(huán)境。
一、對數學實踐活動的再認識與再理解:
數學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的目的一致,但內容和形式的不同,使這種活動與之相比表現出更加自主、靈活、豐富、開放。
從活動內容和空間看,學科課有較穩(wěn)定的教學內容,教材有嚴密的、科學的編排體系,數學實踐活動活動內容可以是學科內容的擴展和延伸,也可以是不受課內學習內容的限制,不拘泥于教學大綱和教材,不受教材、課時的限制,可多可少,可以是按照課本上安排的活動內容開展活動實踐,對課本知識的深化和提高,也可以選擇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的素材做學習、調查研究性的內容,還可向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材料,開拓視野,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和發(fā)展的空間,讓其他學生也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數學實踐活動是數學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數學學科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是對學生理解、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升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發(fā)揮學生主體性這一思想,包含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來設計活動,同時要保證教師的指導地位,忌放任自流。它具有強烈的實踐性、研究性、參與性、生活性和開放性等特點。
二、開展實踐活動所取得的成效:
1、我們不斷更新了觀念,提高對數學實踐活動的認識。
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活動,我們引導孩子們做中學,學中做,回顧這個課題整個的實驗與研究的過程,我們自己何嘗不也是“做中學,學中做”。
我們引導孩子如何捕捉“生活現象”,聯系“生活畫面”,設計“生活情境”,把數學知識巧妙地結合于學生生活之中,讓他們體驗數學的可親、可感、可用。
知識源于實踐,更應用于實踐,結合新學的知識去探索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解釋周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意義,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我們精心設計實踐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
2、數學來源于實踐,F實生活、生產中處處蘊涵著數學問題,教師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教師善于引導學生把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問題抽象出來,轉換成數學問題設計實踐活動課。
三、數學實踐活動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活動是數學教材中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開展實踐活動的意義眾所周知,實踐活動開展得好,將強化數學學習和學生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等。但由于數學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教師教育觀念轉變的滯后及一些現代教學技能、素質的欠缺,影響了活動效果。四、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設想: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活動,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新的嘗試,無論從內容、形式、方法上講都是新的。因此對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及教師對數學教育的理解都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嘗試之后還認識到,與實際情境密切相聯的方式,不只在組織數學實踐活動中需要,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也是需要的,應該在教學中自覺地運用它來組織學生學習。
數學實踐活動活動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于我們來講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數學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還促使學生去發(fā)現和研究問題;不僅讓學生積累了知識,還增強了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不僅讓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還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體現了現代的主體性教育思想。通過實踐活動的教學,拓寬現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空間,增強數學學習的意義。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 篇14
為了更好的貫徹xx江市與xx江師范學院共建的協調,充分發(fā)揮大學生自身優(yōu)勢,使學生們能夠“走出校園,回報社會,體驗人生”,我數學系響應我院團委的號召到xx江市東華苑小區(qū)開展“四進社區(qū)”社會實踐活動。
同時為了更好地了解小區(qū)的情況,使我們開展的活動更加符合居民的要求,貼近居民的生活,使我們更有計劃更有組織更加深入的.走進東華苑小區(qū)。我系于20xx年3月25日在東華苑居民區(qū)開展了一次“四進社區(qū)”社會活動調查問卷。
根據小區(qū)居民的反饋情況,我們做了詳盡的統計和分析,統計結果如下:
96.6%的居民支持大學生進入社區(qū)服務,3.4%的居民表示無所謂;支持的居民當中有20%的是工人,20%是知識分子,有20%是離退休人員,8.3%是政府工作人員,6.6%是個體戶或私營企業(yè)主,剩下的8.3%是其他職業(yè)的人員。
居民的文化程度有25%是初中畢業(yè),25%高中畢業(yè),20%本科畢業(yè),18.3%是?飘厴I(yè),8.3%是小學畢業(yè)。
東華苑小區(qū)目前提供的服務有老年人服務,醫(yī)療保健服務,社區(qū)治安服務,環(huán)境綠化服務等,小區(qū)居民希望大學生提供青少年服務的占38.3%,文化娛樂服務的占38.3%,老年人服務的占26.6%,其余希望得到的服務有環(huán)境綠化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和協助居委會工作等。
小區(qū)的學生以小學生為主,對于免費助學方面有51.7%居民希望能給孩子個別輔導,有48.5%的居民希望集體授課。
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社區(qū)居民特別支持大學生進社區(qū)服務,并且對我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其中離退休人員和知識分子尤為突出,居民也給我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要求:希望我們能把“大學生進社區(qū)服務活動”長期開展下去,并且持之以恒,不搞形式化主義;希望我們開展文明樓道,書畫協會等方面的活動,豐富居民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希望我們對青少年進行學習方法及法律常識方面的輔導;同時希望“四進社區(qū)”活動能落到實處;希望多搞一些此類的活動等。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知道了社會對我們大學生的期待,也確定了為社區(qū)居民服務的方向與重點,希望能盡我們大學生的微薄之力為社區(qū)的居民多做貢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也希望通過社會鍛煉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做好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
【數學實踐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數學實踐活動課教研總結范文07-04
實踐活動總結11-02
實踐活動總結05-09
實踐活動的總結03-11
假期實踐活動總結 寒假期間實踐活動總結08-18
暑假實踐活動總結10-07
野外實踐活動總結11-15
支教實踐活動總結11-15
課題實踐活動總結11-04
團日實踐活動總結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