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項鏈教學反思
《項鏈》是法國名作家莫泊桑作于1884年的短篇小說。講述了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鉆石項鏈,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鏈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鏈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jié)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項鏈原是一串假鉆石項鏈。本以下是由應屆畢業(yè)生網站為大家整理的兩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
篇一
《項鏈》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一篇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也是莫泊桑這位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代表作。作品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質。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jié)和心理描寫惟妙惟肖,人物語言精彩生動,故事結尾耐人尋味。正如魯迅所說:“無論從形式、結構,以及表現(xiàn)手法來看,都達到了短篇小說的要求具備的高度。”作為高中生接觸到的第一篇外國小說教材,可以從多角度去挖掘文本的意義,對學生提高鑒賞小說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可以初步了解中外文學、世界文學的迥異和異彩紛呈的特點。
一、選好角度,打開小說藝術之門。
《項鏈》這篇小說可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解讀、鑒賞,但教學課時和知識的容納吸收是有限度的,所以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和范圍內做到抓重點、理順難點,最大限度的有所收獲是最佳效果。為此,可以設計把文本的精巧構思和細膩深刻的心理描寫作為重難點。在此基礎上整體把握,精心設題,深入體會。
二、解讀文本,感受藝術魅力。
1.引導學生讀很關鍵。在讀前設計問題:小說的線索是什么?圍繞項鏈寫了幾件事?帶著這兩個問題,學生很容易就能梳理故事情節(jié),把握全文內容。
2.讓學生的身心沉入到作品中,隨之動,隨之思考,隨之感悟。繼續(xù)設疑:馬蒂爾德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說明了什么?這樣順理成章把學生引向對馬蒂爾德思想性格的分析上。
3.在重點品析人物的心理描寫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我把小說第一部分的七個“夢想”——得請柬后的復雜心理——借項鏈前后的心理變化——舞會部分的四個“陶醉”——十年艱辛部分中的一個“回想”這五部分作為解決的教學策略。不僅讓大家欣賞到了名篇的語言技巧,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小說的人物形象,感受文學的藝術魅力。
4.設計續(xù)寫練習,讓同學的思維火花得到展現(xiàn)的機會,同學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
三、遷移拓展,引發(fā)文化反思。
通過這篇小說我們了解了小說刻畫人物的細致手法和小說人物的復雜性。帶領同學走出了小說閱讀只重情節(jié)新奇的簡單閱讀,初步建立起了鑒賞小說這種文學作品的思維。希望這篇課文的學習能夠成為同學們文學作品閱讀鑒賞的起點,激發(fā)學生課下的閱讀興趣,懷著一顆欣賞之心去廣泛的閱讀古今中外藝術大師們的心血之作,關注優(yōu)秀作家那些精湛獨到異彩紛呈的作品。
語文課堂,應該多方面開拓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引導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誘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篇二
在講解莫泊桑短篇小說——《項鏈》時,我就在思考:這篇小說的主人公瑪蒂爾德的形象,一直是理論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我該如何向中學生們講解這個問題并在課堂上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究的興趣呢?
上課后我就對學生們說:“今天我們來分析瑪蒂爾德的形象,希望大家各抒己見、踴躍發(fā)言。你們可以隨時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學也可針對某位同學的觀點提出不同意見。我們也來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我趁熱打鐵,問同學們:“讀完這篇小說以后,你對瑪蒂爾德的印象如何?你喜歡她嗎?”
課堂上很快形成針鋒相對的兩派,有人說“喜歡”,有人說“不喜歡”。抓住這個機會,我把班上的同學分成兩大組,要求觀點相同的,坐得比較近的同學互相討論,然后推舉代表站起來談談自己為什么“喜歡”或為什么“不喜歡”,最后集體評議看看誰說的道理更充分。
幾分鐘以后,我首先讓“不喜歡”瑪蒂爾德的同學說說理由。
甲同學說:“瑪蒂爾德整天奢望得人歡心,被人艷羨,被人追求。說明她不能正確面對現(xiàn)實,想入非非,心中充滿了空想,我不喜歡她。”
乙同學說:“瑪蒂爾德追求奢華生活,幻想擠入上流社會,渴望能過上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富裕生活,她貪圖享受,虛榮心太強,我不喜歡。”
丙同學說:“十年的艱辛就是對她虛榮心的懲罰;钤!”
等到他們再也沒有什么補充意見時,我又請“喜歡”瑪蒂爾德的同學發(fā)言。
A同學說:“她誠實守信,當她確信項鏈的確是再也找不回來時,她想的依然是如何按時還上,從沒有想過賴著不還,或是買個假的還上,體現(xiàn)出她高尚的人格。”
B同學說:“她有自尊和自愛,丟失項鏈后她決定靠自己的勞動來還債,決不出賣自己的靈魂和肉體,比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以不正當方式不勞而獲的人不知要強多少倍,在她的身上閃耀著人性的光芒!”
C同學說:“她還有堅韌、忍耐、吃苦的精神,丟失項鏈后,面對巨額債務,勇于向命運抗爭,值得尊敬。”
雙方爭執(zhí)不下。
此時,我便對同學們說:“先撇開自己觀點,想想對方剛才所說的,你覺得有道理嗎?”
“好像都有道理啊!”同學們小聲地談論。
“的確如此。”我連忙肯定,“雙方的同學所說的都言之有理,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隨后,我又對雙方觀點作了簡評和總結。同時,我又不失時機地贊揚了雙方的同學:“這說明大家的確認真閱讀了文章,并認真思考了,雙方的發(fā)言都很精彩。”我看到了有些同學臉上露出了笑容,我的內心更是高興。因為學生們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又體味到學習的樂趣。
這時,又一個同學突然站起來問:“老師。像您這樣說,我們對人物的分析不是喪失了一個標準了嗎?”
這也正是我想要說明的問題。作為本節(jié)課的結束,我因此向學生們點明了文學鑒賞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對文學作品的鑒賞和評價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而具有某種未定性和模糊性,給我們帶來無盡的閱讀快感和遐想,這也正是文學經典的魅力之所在。我也希望同學們在解讀文學經典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獨特體驗,讀出經典新的含義。”
講到這里,同學們都露出若有所悟的樣子。
我又和學生約定,我們都以《我心目中的瑪蒂爾德》為題寫一篇人物短評,然后在一起交流。我從交上來的作文情況中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都寫出了論點鮮明、有理有據的好文章。
這節(jié)課基本上實現(xiàn)了我所預期的目標,形成多元對話的課堂氛圍。靠學生與文本對話、生生對話、師生對話主動探究問題。我不再為學生代言,而僅僅起到了引導的作用。我講的少,學生講得多;我教得輕松,學生們也學得輕松。學生們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文學經典的蘊藉之美,在寬松民主的氛圍中領略到了語文學習之樂。
【項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項鏈教學反思范文07-21
《項鏈》心得04-11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29
項鏈讀書筆記11-05
《項鏈》讀書筆記11-22
初中教學教學反思02-02
小學教學教學反思02-03
教學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8-12
教學反思要反思什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