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成功是大多數(shù)人的人生目標,但是,成功的模式千千萬萬。
第一種模式:生前落寞而身后成功。
陶淵明一生五次出仕,均不得志,最終辭官歸隱,回歸田園,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批田園詩,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著名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仕途并不順利,他的創(chuàng)作在當時也得不到時人的認可,《晉書》《宋書》《南史》都有陶淵明的傳記,但均入《隱逸傳》。陶淵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被人們當作一位隱逸者看待。唐代,陶詩的價值才逐漸被人認識。宋代,陶淵明及其詩歌被人們奉為楷模。我們今天所認知的陶淵明其實是宋人解讀的陶淵明。
陶淵明顯然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成功”人士。他的身后盛名與他生前的落寞形成鮮明對比。陶淵明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詩人,他的詩歌、散文、辭賦,樣樣俱精。陶淵明與西方一些大師相類,在他生活的時代他不被人理解,不受人關注,遭受種種不公的待遇,但在身后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韓非亦是如此!生前事業(yè)無成,身后享譽學界。
第二種模式:前期事業(yè)成功而后期被殺。
商鞅變法,事業(yè)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自他實行變法至秦王贏政兼并六國成功,歷六世秦王而統(tǒng)一天下。但是,商鞅最終被車裂而死。商鞅雖死,其法未廢。商鞅的一生是事業(yè)的成功者,又是生活的失敗者。
第三種模式:生前有事業(yè)的成功,亦有事業(yè)的失敗。
屈原前期深受楚王信任:“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后來,楚王信人讒言,“怒而疏屈平”。屈原人生出現(xiàn)重大轉折。晚年,令尹子蘭惱怒屈原,派人在楚頃襄王面前詆毀屈原,屈原遭受放逐(頃襄王怒而遷之)?傮w上看,屈原的人生失敗了,但他卻留下了傳誦千古的楚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永遠激勵著人們奮進!
第四種模式:生活的成功者。
人生短暫,歲月如簫,并非每個人都能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事業(yè)不能成功則經(jīng)營生活的成功。這是大多數(shù)人的現(xiàn)實選擇。雖然這種選擇有些許苦澀,但是,它仍然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世情閱盡忘今古,一合乾坤幾廢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