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今中外名人讀書名言
良書即益友,今明永如斯,下面由yjbys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今中外名人讀書名言,歡迎大家觀看~
1.書到精絕潛心讀;文窮情理放聲吟。——《對聯(lián)集錦》
2.不要為已消盡之年華嘆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布萊希特
3.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wěn)心安。——《對聯(lián)集錦》
4.喜愛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孟德斯鳩
5.閱讀一切好書如同和過去最杰出的人談話。——笛卡兒
6.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7.人的全部本領無非是耐心和時間的混合物。——巴爾扎克
8.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朱熹
9.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10.求學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書摘
11.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課思子自知。——蘇軾
12.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1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4.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15.除了野蠻國家,整個世界都被書統(tǒng)治著。——福爾特爾
16.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赫爾岑
17.飽食、暖衣而無書教,則近于禽獸。——孟子
18.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系,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只有它們才屬于我們。——叔本華
19.知識,主要是靠主動“抓”出來的,不是靠“教”出來的。——錢三強
20.如果我閱讀得和別人一樣多,我就知道得和別人一樣少。——霍伯斯
21.讀者的好惡能決定書的命運。——莫魯斯
22.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tài)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高爾基
23.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培根
24.讀書之法無它,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25.敢于浪費哪怕一個鐘頭時間的人,說明他還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價值。——達爾文
26.良書即益友,今明永如斯。——塔帕
27.不要為已消盡之年華嘆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布萊希特
2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韓愈
29.要掌握書,莫被書掌握;要為生而讀,莫為讀而生。——布爾沃
30.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養(yǎng)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yǎng)料。——雨果
31.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了翅膀。——莎士比亞
32.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劉向
33.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34.養(yǎng)子莫徒使;先教勤讀書。——《對聯(lián)集錦》
35.勞于讀書,逸于作文。——程端禮
36.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對圖書傾注的愛,就是對才智的愛。——德伯里
37.書籍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基礎,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的基椽。——茨威格
38.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克尼雅日寧
39.讀一書,長一智。——諺語
4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41.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chuàng)作的意境,那么閱讀就像陽光。——池莉
42.沒有哪本書壞到一無是處的地步。——小普林尼
43.節(jié)飲食以養(yǎng)胃,多讀書以養(yǎng)膽。——莊周
44.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們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jié)合的過程。——高爾基
45.書籍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基礎,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的基椽。——茨威格
46.有些人生來只會吸收書中的毒素。——瓊森
47.讀書可以培養(yǎng)一個完人,談話可以訓練一個敏捷的人,而寫作則可造就一個準確的人。——培根
48.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克尼雅日寧
49.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50.過去一切時代的精華盡在書中。——卡萊爾
【關于古今中外名人讀書名言】相關文章:
古今中外讀書經(jīng)典名人名言12-23
關于禮貌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言12-23
關于時間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言11-28
關于愛國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言01-03
古今中外的讀書名言01-05
關于愛國的名人名言薈萃(古今中外)01-08
關于名人讀書的名言摘抄10-23
古今中外名人優(yōu)秀事跡12-21
古今中外名人故事素材12-14
關于友誼的古今中外名言警句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