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jié)約的名人小故事
1、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鄉(xiāng)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恢煸敖o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2、季文子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 他一生儉樸,以節(jié)儉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樸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 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見他如此節(jié)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 你在家里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喂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于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說魯國的上卿過 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日子啊。您為什么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于己于國都有好處,何 樂而不為呢?”
季文子聽后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 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 人正在受凍挨餓;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chǎn)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而我則妝扮妻妾,精養(yǎng)糧馬,這哪里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說一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 只能通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xiàn)出來,并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議呢廣這一番話,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 內(nèi)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樸,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喂養(yǎng)。
3、蘇軾之房梁掛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jié)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于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后,按份掛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后,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準剩余,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4、趙匡胤
趙匡胤教女儉樸 "天上神仙府,人間帝王家"。作為一國之主皇帝應該說是人間最富有的,金銀財寶任其享用?墒撬纬_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卻不但生活儉樸,反對奢侈浪費,還嚴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講究儉樸。
5、周恩來
周恩來總理勤儉節(jié)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美談。他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jié)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朱光亞同志曾回憶過這樣一則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專門委員會對當時第二機械工業(yè)部的一個規(guī)劃進行審議,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還沒結束,周總理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擺幾小碟咸菜和燒餅。周總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樣的飯菜。這個故事至今聽來讓人覺得很有教育意義。在周總理身上,這樣的例子也數(shù)不勝數(shù)。1962年夏,周總理到遼寧省視察工作,剛一住下,他就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交給負責接待的同志,說:“上面寫的東西都不能做。”原來,這張單子開著20多種禁吃的菜名,雞鴨魚肉之類都包括在內(nèi)。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小事,鑄就了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和我黨我軍光榮傳統(tǒng)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