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寒假到來了,小朋友們你們是不是很開心呢!應(yīng)屆畢業(yè)生網(wǎng)小編以匯總的形式向大家呈現(xiàn)了寒假手抄報邊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下吧!
節(jié)日活動
小年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小年是整個春節(jié)慶;顒拥拈_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xí)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傳統(tǒng)習(xí)俗:祭灶、蒸花饃、寫春聯(lián)、吃灶糖、掃塵
寒假手抄報邊框
除夕
每年農(nóng)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農(nóng)歷年的最后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它與春節(jié)(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日子。由于農(nóng)歷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這一天常常不論是二十九還是三十,習(xí)慣上都被稱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年夜飯以后有發(fā)壓歲錢和熬年夜的習(xí)俗、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qū)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傳統(tǒng)習(xí)俗:置天地桌、吃年夜飯、接神、踩祟、接財神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后引申為“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傳統(tǒng)習(xí)俗:開門炮仗、拜年、占歲、飲屠蘇酒、聚財
寒假手抄報邊框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北方地區(qū)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xiāng)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xiāng)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jīng)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xí)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3
傳統(tǒng)習(xí)俗:祭財神(北方)
寒假手抄報邊框
《寒假趣事》
我想評論一下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轉(zhuǎn)眼間,二十天的寒假已經(jīng)過去,新的學(xué)期就要來臨。在這個寒假里,有似星星的趣事銘記在我心中,抹不抹不掉。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事就是和表哥一起放爆竹。
其實,我?guī)啄昵斑不敢放。而是在九歲那年,大部分像我一樣大的小孩都玩起爆竹來,我不能落后,自已壯壯膽子,開始放起來。放了挺好玩,所以每到寒假我最喜歡放爆竹。
寒假的一天,我來到表哥家。剛一到他家,表哥就在門口等著我,他拉著我來到他家后院里。我一看,驚呆了。他家院子里的田地里,有一個用泥巴做的軍人打仗的基地,旁邊還還挖了一個小池塘,里面加滿了水,水里還有一個小潛水艇,陸地上還有坦克、飛機和小人。表哥對我說,我們要用各種爆竹來炸它們,直到它們?nèi)姼矞鐬橹。我們先炸陸地上的。我們先用普通的爆竹來炸它們。炸了十來分鐘,才倒了兩三個,看來這種爆竹的殺傷力不強。我們又換了一種威力強點的來炸它們,一下子就能炸它個五六個,看來郊果是好的,但是太慢了。我們只好拿出了我們的王牌武器“火導(dǎo)彈”。我們把它放在地上,一點火“火導(dǎo)彈”就飛了出去。只聽“啪”的一聲,它們就炸倒了一大堆小人,就連坦克都炸得飛起來了。我們只發(fā)了五大發(fā),陸地上的小兵全部炸倒了。接下來要炸水里的,潛水艇更是不一般,我們才發(fā)了一發(fā)“魚雷炮”,潛水艇就炸壞了,我們勝利了。
寒假就在我們的歡呼聲中不知不覺中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