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六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山雨》一課。
一、說課本:
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抒懷散文。作者以奇特的感覺、神奇的想象和遐想、清新的筆調(diào),向讀者展示了一幅繪聲繪色的山林雨景圖,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山雨、對大天然那份濃濃的喜好之情。
課文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次序寫山雨的。先寫山雨寂靜而至,刻畫了由遠而近的歌謠般動人的雨聲,接著突出形貌雨中山林那令人難以忘卻的綠色,末了寫山雨寂靜地停了,山林中留下了山雨的余韻。在表達上,文章首尾呼應,重點寫了山雨的聲音和顏色,主次明白;摹聲狀物過細入微,遣詞造句形象生動,突出了山雨和雨中山林的重要特點;寄情于景、景象融會,字字句句婉轉動人,極富熏染力。
說教學目標:根據(jù)素質(zhì)教育的新思想和語文課標的新理念,充分考慮了學生實際,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要求,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正確讀記“神奇、優(yōu)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2、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領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xù)學習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二、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教學的難點是從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
三、學情分析: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對象是六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而且通過這幾年的訓練,也有了一定的問題意識和問題能力。為此,我創(chuàng)設了情境化的教學氛圍,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揣摩中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四、教學方法:
本課采取的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的自學自悟為主,老師組織教學,點撥賞讀部分,指導朗讀,引導適當拓展。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掌握雙基,發(fā)展能力。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第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教學的目標應當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教師的作用是創(chuàng)設情境,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進行探究性學習,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內(nèi)部動機,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學習能力將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我首先利用課件出示了本課所描繪的山林雨景圖的視頻,幫助學生體驗當時的特殊情境。此時,教師相機引出課題。這樣,不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調(diào)動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二、初讀課文,梳理內(nèi)容
通過初讀,使學生明確: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后的順序來描寫山雨的。在梳理內(nèi)容的同時,引導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第三、再讀課文,品味賞析
1、自讀感悟。帶著“閱讀提示”中提出的“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這一問題,再讀課文,畫一畫有關句子,并體會作者蘊涵的情感及語言表達的特色。
2、組織交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描寫山雨的音韻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過反復朗讀,領悟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fā)了奇特想象和聯(lián)想,并運用了比喻等多種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山雨的感受,優(yōu)美抒情的語言背后所表現(xiàn)的是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上,教師無須進行過多的分析和講解。重要的是讓學生經(jīng)歷讀書感悟的過程,將問題的解決和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結合起來,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朗讀指導上,勿作過多的朗讀技巧的指導,只要能讀出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和作者感情的體驗即可,不要強調(diào)學生朗讀時的急緩輕重、抑揚頓挫的步調(diào)一致,否則反倒削弱課文的美感,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因此,要保證學生朗讀的時間,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化,促使朗讀和感悟的水平逐步提高。
3、多讀,多想,多感受。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閱讀感受的交流在本課教學中尤為重要,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鼓勵學生帶著個人的感受、體驗,從不同角度進行閱讀交流和作品欣賞。如,就描寫雨聲的部分(第2—5自然段),有的可從理解內(nèi)容的角度體會到山雨的聲音動聽,雨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越來越清晰連貫;有的可從領悟情感的角度悟出因為作者愛山雨,所以普普通通的雨聲在他聽來才會像“無字的歌謠、優(yōu)雅的小曲”;有的可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發(fā)現(xiàn):作者是按由遠及近的順序描寫雨聲的,并在多處用了比喻手法,如,“飄飄灑灑的雨絲……都帶著幻想的色彩!本陀么虮确降姆椒▽懗隽擞曷暤囊魳访溃磉_了作者喜歡山雨的情感。此外,要讓學生運用不同方法交流,可以用自己的話談閱讀感受,也可以用聲情并茂的朗讀展示自己的閱讀體驗。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過程的隨機性是很強的。教師應該特別注重課堂中的生成性,不斷調(diào)整教學策略,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的合作平臺、充分的發(fā)展空間。
第四、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1、本課的語言如詩般柔美,講授時要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底子上把喜好的段落背誦下來或謄錄下來,積聚柔美的句、段。
2、交換學生、老師網(wǎng)絡的其他“寫雨”的詞語、語段或詩文。從中感覺到:要是我們熱愛大天然,埋頭去看每一處風景都市似人間瑤池,埋頭去凝聽每一個聲音都市是天籟之音。
3、寫話: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樣的呢?你可以用幾句話寫下來。
題目不但僅是一個學習內(nèi)容的完成,而是在總結、反思的底子上又形成一個新的題目。這個關鍵讓學生在說、寫當中進一步感覺到了山雨的魅力,大天然的魅力。同時,也到達了課程尺度提出的讀寫接洽、學用聯(lián)合的要求,也是語文課程東西性與人文性同一的一個表現(xiàn)。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有兩幅插圖和兩段寫法基本相同的對話,插圖充滿童趣,對話簡單但頗有教育意義,全文注音,其中有12個生字,記述了小鴨學會游泳、小鷹學會飛翔的過程。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練習朗讀;難點是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我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提倡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把讀書和思考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盡量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二、說學生
我們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前面已學過了拼音,這又是第二課時教學。他們基本上能流利地把課文讀出來。
三、說教法、學法。
(一)讀中品味,理解感悟。
我在設計教學策略時,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指名讀、合作讀、分角色讀、選讀)體味課文語言,感受小鴨和小鷹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在讀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并通過“自己會做的事情自己做”和“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兩句話對文本進行拓展和提升。
(二)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交流。
我在課文中設計了展示學生自我的平臺,通過“我會認”“我會讀”“我會說”“我會寫”“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的情境創(chuàng)設,使孩子們?nèi)肭槿刖,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展現(xiàn)的愿望。并在學生感悟課文后配上動作讀課文。展示自己對課文的感悟!缎抡n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新課程的教學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得到發(fā)展。所以在課的展開與拓展過程中,我充分凸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自主嘗試、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方式來理解課文,感悟文中蘊藏的道理與情感,同時使他們的識字能力、朗讀能力、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并發(fā)展思維。
(三)拓展延伸,培養(yǎng)想象。
在拓展活動中,我結合本文特點,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和自由表達的空間。如小鴨子學會游泳后對它有什么幫助?這樣設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新課程理念認為: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那么在課的結尾,要引導學生把在課堂中的習得運用到生活中去,與自己的實際結合起來,所以我這樣設計課的結尾。在感悟全文后,我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講述自己最近學會的一件事,是怎么學會的。促進學生樹立自立自強的思想,美化學生的心靈。
這樣整堂課,從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最后又回到學生的生活中去,真正體現(xiàn)了“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學習生活中的語文”這一新課程理念。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對生活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積極的變化,語文素養(yǎng)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教材分析】
《半截蠟燭》描繪了一場沒硝煙的戰(zhàn)斗,但它無時無刻不給們以緊張激烈的感覺,讓們觸摸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這為什么呢?這因為對人物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描寫已經(jīng)達到了入微的境界,特別成功地運用了人物的心理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雖然花費筆墨不多,但簡約而不簡單,循一點,足可以窺見全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目標
。、知識與能力:
能正確流利,感情地朗讀。學會生字新詞,能在理解內(nèi)容基礎上,清楚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怎樣與德軍周旋的。作者對人物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的方法,以及環(huán)境描寫在烘托當時氣氛的作用。
。、過程和方法:
主要采用“以讀促悟,以悟導讀”的方法,通過揣摩描寫人物神態(tài)、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詞語和句子,領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質(zhì)。
。场⑶楦、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朗讀,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重點難點
指導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zhèn)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理念】
應當想法設法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緊抓文本語言不放松,引導通過概括、揣摩、想象、誦讀等方式潛心會文,深入人物的內(nèi)心,去感受當時情況的危急和嚴峻,更要感受他們一家三口的勇敢、智慧和強烈的愛國心。
如何緊抓語言文字?于永正:“要深入鉆研教材,根據(jù)的語言重點和情感重點設計過程……”在這里,想更進一步地實現(xiàn)自身的意圖,那就根據(jù)內(nèi)容,要仔細斟酌、反復鉆研,找到語言重點和情感重點的交融點,把最能體現(xiàn)當時形勢嚴峻,人物的內(nèi)心品質(zhì)的詞句提煉出來,也要大刀闊斧、刪繁就簡地把雖然也很精妙,但與中心無關或關聯(lián)不大的詞句撇開。具體展開就把文中對人物的描寫(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和環(huán)境的描寫(蠟燭)的詞句精選出來,穿插在序的故事情節(jié)中,引導再三咀嚼其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從而深入領會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在啟迪智慧的基礎上陶冶情操,使的人文性凸顯出來,最終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此外,在引導文中三位主人公同德軍周旋斗智的基礎上,本人還力圖在訓練語言、積淀情感的同時,體現(xiàn)一個由扶到放,由指導到自主的過程。實現(xiàn)“教為了不教”和“提倡自悟自得”的理想境界。
本課著力對兩個問題的思考探索。
一、文本解讀的多元性與規(guī)定性
中,強化展現(xiàn)個體理解的豐富的非預期性與創(chuàng)造性,同時認為多元解讀并非沒任何制約的純個體主觀心理反應,而主觀心理與文本隱蔽信號的契合,因而中注意通過價值的引領讓領悟文本對話中“主觀”與“客觀”的辨證規(guī)律。
二、語言轉換的整體性與主動性
在中力求把握整體性與主動性,將體驗,想象與語言發(fā)展結合起來。諸如引發(fā)認知沖突,進行爭辯,憑借文本信息想象描述心理,既力求體現(xiàn)“多維度”“多層次”的豐富性,又旨在激發(fā)思維,表達的積極性,使之獲得整體的發(fā)展。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作者以優(yōu)美的語言和流暢的音韻,沿著“長長的小溪”和“彎彎的小路”,娓娓地向我們述說著,輕輕地撥動著我們的心弦。我們?nèi)滩蛔∫槐橛忠槐榈乩首x,我們在心底里真誠地呼喚著雷鋒叔叔,我們仿佛聽見了小溪在說話、小路也在說話;我們看見了在長長的小溪邊、彎彎的小路上,哪里需要獻出愛心,哪里就有雷鋒精神的體現(xiàn)。
雷鋒的名字經(jīng)常被人們掛在嘴邊,我們都知道雷鋒是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是一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解放軍戰(zhàn)士。讀完這首詩,我們會明白,人們尋找雷鋒、呼喚雷鋒,其實就是尋找雷鋒精神,呼喚我們都要向雷鋒同志學習。
新課標要求詩歌要熟讀成誦。讓我們在朗讀和背誦中去觸摸雷鋒昨天的足跡,去尋找今天的活雷鋒,去沿著雷鋒叔叔的足跡,伸出熱情的雙手,捧出春天般溫暖的愛心。
依據(jù)新課標我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為: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悟,懂得奉獻愛心,樂于助人。
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
。ㄒ唬┱n前預習,了解雷鋒
。ǘ﹦(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ㄈ┳杂衫首x,讀準讀順
(四)選讀感悟,自主表達
(五)質(zhì)疑探究,理解詩意
(六)感情朗讀,深悟詩情
。ㄆ撸╇S情擴展,體驗內(nèi)化
說說你身邊的雷鋒(也可說自己)
(八)實踐活動
1.舉行“雷鋒叔叔知多少”的故事會。
2.學唱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
板書: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邊
小路上 尋找—— 找到了———雷鋒精神
四處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麻雀》是“二期課改”小學語文三年級下的一篇教材,出自19世紀俄國著名現(xiàn)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穎的構思,精練、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敘述了一只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文中通過對不同的角色的神態(tài)、動作的具體描寫,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僅刻畫出小麻雀的弱小,獵狗的兇暴,“我”的同情憐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幼兒奮不顧身的果敢形象。熱情地歌頌了“親子”、“母愛”,這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麻雀》的教學重點是:了解敘述一要真實,二要具體。學習《麻雀》一課,讓學生在熟練運用“讀課文,想畫面”的閱讀方法的基礎上,著重了解作者是怎樣具體地敘述和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進而認識到內(nèi)容真實、具體是寫文章的基本要求,并激發(fā)出熱愛生活,懂得母愛的偉大和愛護弱小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另外本課教學,擔負著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自己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自主學習及創(chuàng)新精神。
二、教學對象分析
我班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經(jīng)過小班化教育的熏陶和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比較強,故而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組長的帶領下自主學習課文。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不夠,表現(xiàn)欲望不強,朗讀水平不理想,往往讀不出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感情。因此本課教學應重視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繼續(xù)運用抓住關鍵詞語朗讀的方法,提高朗讀能力,陶冶學生情操。
三 教學目標設定
1、能在初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能抓住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體會三者的特點,體會老麻雀為了保護小麻雀表現(xiàn)出的英勇無畏的精神,感受“一種強大的力量” 即母愛的力量;
3、能繼續(xù)學習、運用提問的方法;
4、能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特點,體會“一種強大的力量” 就是愛的力量;
繼續(xù)學習、運用提問方法;
·教學難點:
在初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手段:
1、多媒體技術運用;
2、引疑、導析,讀、思、劃、議結合法;
四、教法學法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改精神強調(diào):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教學過程又必須強調(diào)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因此,本課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1、設疑引思
在設計教案時,我結合“從內(nèi)容中體會思想”的閱讀方法,先讓學生欣賞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并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提出兩個問題:“老麻雀、小麻雀、獵狗分別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課文中那些句子體現(xiàn)了他們的這些特點,為什么?”讓學生合作探究,采取“讀——找——劃——議——讀”的方法,從文章中找答案,說理由,并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2、引疑深思
在反饋交流時,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仔細品讀,深入理解。通過各種讀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感,積累詞匯。并引導學生進行邊讀邊劃邊思,讓學生自問自答,互問互答,小組、集體議論,引疑、導析,讀、思、劃、議結合法,提高學生質(zhì)疑提問能力,咬文嚼字能力,語言文字欣賞能力,體會“敘述一要真實,二要具體”的作用。
3、拓展反思
為了加深學生對母愛的理解,我特意設計了課后活動:課后熟讀課文,把感人的故事講給別人聽;課后收集關于動物或人類母愛的故事,召開“小小故事交流會”。目的有二:其一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其二使課堂上被偉大母愛感動的情感共鳴得以延續(xù)、發(fā)展。
五、教學過程
。裕
六、板書設計
為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層次,理清作者寫作的順序,我設計了以文本脈絡為主線的板書,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背誦。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課文特點
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述的是國王用一種獨特的方法選繼承人:誰能用種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是他的繼承人。規(guī)定的日子到了,一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為繼承人。這是為什么呢?故事懸念迭生,引人入勝。不讀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開謎團。原來,國王發(fā)給孩子們的花籽是煮過的。多么生動的故事啊!
這個故事在成年人看來,其含義一目了然:誠實的品質(zhì)最可貴!但是,讓二年級的孩子來讀這個故事,我認為他們未必輕而易舉就能讀得明白,因為如果學生不了解種子是如何發(fā)芽的,以及煮過的種子不會發(fā)芽這些自然常識,便無法體會故事的趣味,就不能真正懂得國王為什么選那個孩子做繼承人。因此,課前可以布置學生完成一次實踐活動:種兩;ㄗ,其中一粒要煮熟以后再種,然后,觀察這兩粒花種的生長情況,看看有何不同。突破了這個難點,再通過閱讀、感悟,文章的內(nèi)容便易于學生接受。
二、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在合作學習中讀悟“誠實的品質(zhì)最可貴”。
設計特色:自讀自悟,研究事因;教師點撥,深化認識。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設計理念,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文中帶生字的詞語,識字14個。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詞語和課文意思的能力、綜合運用學過的認字方法識字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明白誠實的重要性,愿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學過的認字方法識字。
2、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愿意在生活中做一個誠實的人。
五、設計思路
1.談話、講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故事內(nèi)容。在讀課文中結合字音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準字音,認識生字。
3.靈活運用多種形式鞏固生字。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采用“音形義分步走”的教學形式,在學生讀準字音,基本了解字義的基礎上,在游戲中識字形,鼓勵個性化識記方式,鼓勵創(chuàng)新。
4.深讀課文,感受誠實的好品質(zhì)。這是教學的重點,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深入研讀課文,體會故事的內(nèi)涵,真正懂得國王為什么選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感受誠實的可貴。
5.感情讀文。閱讀教學應當以讀為本。教學時以一個覆蓋全文的問題作為研讀專題,通過學生自主讀悟,學習小組合作討論,再結合指導朗讀,以解帶讀,以讀促解,充分保證學生個性化,朗讀理解的時間和空間,避免課文內(nèi)容的繁瑣分析講解。
6.總結全文,拓展延伸。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做誠實孩子的愿望,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六、教學流程
1、談話、講故事引入。課件顯示故事背景畫面,教師講述故事。板書課題,學生認讀。
2、學生自主認讀生字,初讀課文。
。1)猜一猜:學生自己認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猜一猜。
。2)問一問、查一查:再讀課文,猜不出來的字問一問別人,查字典了解字的意思。
。3)拼一拼:看拼音解決不認識的字。
3、認讀字詞。
(1)課件顯示生詞,自由讀,學生領讀,全班齊讀。
。2)課件逐個顯示生字,“開火車”認讀并組詞。
。3)學生介紹自己識字的好辦法,打亂順序認讀生字。
4、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齊讀全文。
。2)學習課文1、2段。自由讀文,思考交流:讀了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教師激發(fā)學生想象:孩子們拿到花籽回家以后會怎么做?他們心里會想些什么?
。3)連讀課文1、2段。
(4)學習課文第3段。默讀思考:三個月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用“有…有…有…”句式練習造句。想象說話:這些手捧鮮花的孩子,他們互相會說些什么?
。5)學習課文4、5段。引讀課文,設問:國王看到漂亮的花卻不高興,你們奇怪嗎?國王去關心一個捧著空花盆的孩子,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同桌分角色朗讀國王和孩子的對話。
(6)學習課文最后一段。齊讀課文后分組合作討論:為什么國王看到手捧美麗鮮花的孩子卻皺起了眉頭?為什么國王選擇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中間插入陳述句與反問句的轉換訓練。)
5、感情朗讀全文。
6、拓展訓練。思考交流: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是個誠實的孩子嗎?你發(fā)現(xiàn)了身邊的哪些人做了哪些事,說明他是個誠實的人?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這是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2冊第7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是蘇教版小語教材采用的一種古詩教學的新課型--文包詩。它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詩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淺近的現(xiàn)代白話短文中,詩是文話題由頭和故事中心,文是詩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說明,詩與文渾然一體,相映成趣。
首先,《詠華山》一文以平實淺近的短文故事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濃厚興趣,學生讀了故事短文進而學習古詩,就好比在已知和未知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很容易登堂入室,進入詩境,這就自然地降低了坡度,化難為易,為兒童學習古讀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其次,《詠華山》以一篇完整的閱讀課文的形式出現(xiàn),學生必須像閱讀其他課文一樣,首先認真讀好課文,借助語言文字,讀懂課文內(nèi)容,捕捉有效信息,學習課文語言,提高閱讀能力,然后借助短文研究古詩,領悟詩的豐富內(nèi)涵,接受美的熏陶,一篇課文既讀文又學詩,可收到讀文、學詩一箭雙雕的功效。再則,學生在讀文與詩的過程中,勢必要以文詩對照進而比較學習,尋找文與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了解古詩寫作的來龍去脈,探索理解古詩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古詩句法結構的特點,這就可以從多角度地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對促進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發(fā)揮綜合效應;谝陨险J識,針對新大綱對一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和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激發(fā)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3、學習本課14個生字,理解本課新詞。對課文第2段詩文的體會領悟是本課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教是為學服務的,如何能讓學生學有所獲,并且學得輕松愉快呢?
在整個充滿靈性感悟的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他們在讀中自悟,自己悟出課文中蘊含的情感、道理,感悟出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情為上,情愈濃,感悟愈深;讀為主,情、理、法盡在讀中悟出,在讀中體現(xiàn)。教師只需當一名導游,引導學生游歷于詩文的意境中,讓學生自己體會文章之美妙。
三、說教學程序在鉆研教材、研究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huán),我在教學中安排了以下幾個教學步驟:
(一)談話揭趣,引入情境。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良好的氣氛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尤其導入語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導入時我說:哎呀!華山可是我國的一座名山呀!小朋友們你們想去看看嗎?我們這節(jié)課就跟著小寇準和先生一塊去登華山好嗎?幾句話就讓學生都做個局內(nèi)人,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之感,使課堂上的氣氛輕松愉快。
。ǘ⿲W習第2段學習這段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整體感知。我們都知道這一程序設計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定的,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在這里我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后讓他們說說,你覺得華山怎么樣?讓學生初步感知華山的高,并且十分自然地引出了第三段的中心句:!華山真高啊!和既是描述華山的高大,又是下文古詩意思的兩句話。然后循文明像,體情悟道。自然過渡華山到底有多高呢?我們一起到山頂上去看一看,再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你站在山頂上看到什么?這樣就將課文的語言文字還原成是具體的形象,將遠在天邊的華山美景一下子拉到了學生眼前,再用生活實際與在華山上的所看到的情景作比較,借助圖文質(zhì)疑,學生就自然地領悟出這些都是因為華山是太高太高了。再精讀品味。人類的學習一般都經(jīng)過形象一-抽象--形象,具體--概括--具體,語言--思維--語言的過程,因此在引導學生感悟華山的高后,這時再引導學生讀出感覺。
這個過程的設計就要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參與下,對語言文字描寫的具體事物進行理解、加工,當他想象出畫面又把自己體會出的情感抒發(fā)出來時,這時的形象是高層次,而此時學生抒發(fā)的感情也就與課文表達的感情融為一體了。接著背誦積累。如果說培養(yǎng)語感是學習語言的前提和關鍵,那么積累語言則是學習語言、積累語感的基礎和目的。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在學生入情入境之時,我順理成章地引導學生把這幾句話背下來,真正達到讓學生話記樂背。在指導背誦時,則是按照提供拐杖(看圖)到去掉拐杖讓學生練習熟讀成誦,積攢語言。最后詩文對照,讀懂詩句。本課的文意即詩意,沒有必要將詩剖開分析。我便將前文的兩句話與古詩放在一起,提醒他們這首詩有兩句話,這里也有兩句話,聯(lián)系起來,讀讀想想,看誰能自己讀懂這首詩,充分地相信學生,讓他們在讀中自悟,再一齊說說詩句的意思。在指導朗讀背誦時,我引導學生移情入境,將自己想象成小寇準,練習吟誦古詩,并且讓他們自己做動作讀,增加了情趣,更調(diào)動了氣氛。
【精選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相關文章:
精選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08-15
有關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08-22
精選語文說課稿初中錦集七篇06-18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07-29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10-07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10-04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模板錦集七篇09-25
精選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八篇07-28
精選語文說課稿初中模板錦集十篇07-24
實用的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七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