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初中」
每個家長對于教育孩子的方法可能就有千萬種,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所以大家要多交流自己的教育心得,下面是yjbys整理的關于關于初中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閱讀!
關于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1、注重發(fā)揮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哪一位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同時,父親和母親要為對方承擔教育責任創(chuàng)造條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應單方獨攬“大權”;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方位發(fā)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品質(zhì),有利于增強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多給孩子以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yōu)點,看到她的一點點進步,肯定她,堅持鼓勵她,耐心引導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實際行動支持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yōu)點發(fā)揚光大,這一點是很必要的。
3、加強與班主任及老師的溝通和聯(lián)系。主動向班主任介紹孩子的情況。比如我們在剛開學時就向班主任重點表明:孩子膽小、老實,請老師給予關照。之后,經(jīng)常向班主任及老師了解情況,堅持每天看一看聯(lián)系本、并簽字,將孩子的點點進步向班主任及老師匯報,這樣便于和班主任及時溝通。衡量一個老師的能力不單單是她的教學質(zhì)量,更應該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家長很重要,老師是關鍵。這一學期來,孩子進步很大,已經(jīng)能自覺地積極主動舉手發(fā)言,發(fā)言的聲音也變得響亮了。孩子通過班主任及老師的培養(yǎng),變得自信、開朗了,也在學校交了幾個朋友。在這方面,作為家長感到十分欣慰。
4、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我們非常注重與孩子的交流,讓她說同學的優(yōu)缺點,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比如我們的女兒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總是把加法當減法,減法當加法。我們就設計一些作業(yè),其中有許多粗心大意的錯誤,故意請她當“老師”批改。反復訓練幾次,在這方面的錯誤明顯減少了。針對她吃飯慢的不良習慣,我們就想辦法培養(yǎng)她做事快的習慣,給她講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盡快做好了,才有時間玩或?qū)W別的東西。
5、不要輕易對孩子發(fā)火。我們覺得,經(jīng)常對孩子發(fā)火。會出現(xiàn)兩種結果。一是她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覺得你發(fā)火沒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會因為她膽小而懼怕你,使她對你望而卻步。如果經(jīng)常發(fā)火,她就會報喜不報憂,家長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實情況,這樣教育起來就會被動。教育孩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只能慢慢來。
6、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培養(yǎng)她學會休息和調(diào)整。好奇心、豐富的想象力和爭強好勝是孩子成長的三大要素。因為一年級的孩子都比較小,天性好玩,在這方面就要保證孩子有充裕的機動時間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同時,孩子每天要上六節(jié)課,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在這方面,作為家長,一是為她做好各種后勤服務工作,加強補充營養(yǎng),幫她解乏;二是教她自己學會休息和調(diào)整。比如聽聽音樂,閉目養(yǎng)養(yǎng)神、輕松活動一會兒等等(當然,最好是學校每個星期三下午讓低年級的學生在家學習,借此機會適當調(diào)整一下)。等疲憊過后馬上是一個智力的高峰,在這個時段內(nèi),再要求她完成作業(yè)和閱讀課外書籍。
關于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大家好,今天我走上這個講臺,看似腳步輕松,實際上卻是心情忐忑。說實在,當我接到電話,要我談一談家庭教育所謂的的“成功經(jīng)驗”時,心里覺得很慚愧,因為我覺得自己做得很少,也做得不好。今天算是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與各位家長作一個簡單的交流。
第一方面:四個相信,四個感謝。
一是要相信學校,感謝學校。相信學校其實就是相信家長自己的選擇。說實話,最初選擇公益中學時,我只花了很少時間做了簡單的比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但當我看到“學做人、學知識”的校訓時,立刻堅定了自己的選擇,至今沒有動搖。這兩年和“公益”一起走過,一起成長,學校的辦學理念、管理制度和措施以及潘校長的親筆信等,都深深打動了我,我想這一點各位家長一定都有同感。
二是要相信老師,感謝老師。兩年的實踐,我完全相信公益中學所配置的師資,力量是相當雄厚的。任課老師、生活老師都會通過短信等方式及時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各課的知識要點、作業(yè)布置情況、復習方法、閱讀建議等情況與我們溝通交流,雖然孩子遠離我們,但我們對孩子的情況卻能全方面了然于心,在家;迎h(huán)節(jié),學校老師堪稱典范。
三是要相信同學,感謝同學。曾經(jīng)和一位浙江省名校長聊天,他說的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小學看老師、初中看玩伴、高中看學校”,這是孩子成長三階段要重點關注的三個問題。從中學階段開始,我就有意識地關注孩子的玩伴,非常幸運的是,我的孩子碰到了很好的同學,結識了很好的玩伴。當然,這要感謝學校老師對班級團隊的教導,更要感謝各位家長培養(yǎng)了相當優(yōu)秀的孩子。
四是要相信孩子,感謝孩子。有一位老師曾經(jīng)說過:現(xiàn)代家庭條件下成長的孩子,99%以上均具備熟練掌握中學課本知識的智力水平,關鍵是看如何教育和引導。從小學開始,我就注意讓孩子養(yǎng)成放學回家先做作業(yè)的`習慣,保持至今。我覺得這一點對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并最終取得良好成績,至關重要。在孩子的考試成績方面,我覺得做家長的要在思想上重視,表現(xiàn)上淡視。從小學至今,我從沒有一次因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而責罵孩子。必要的分析和激勵當然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讓孩子感覺到來自家長的信任。我覺得家長要學會容忍孩子進兩步,退一步,而不是“強求”“1+1=2”,其實“1+2-1=2”也說明你的孩子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第二方面:四個多一點、四個少一點
一是要多給一點動力,少給一點壓力。孩子碰到困難,如果我們給的是鼓勵,很可能會把阻礙轉化為動力;如果我們給的只是責備,那么只會給他帶來更大的壓力。初一時,我常向孩子打聽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孩子說得最多的就是:班里來自長興的同學,成績非常優(yōu)秀而學習方法又顯得相對輕松。那言外之意就是:趕超他們非常困難,甚至是不可能。我嘗試著從基礎知識掌握的扎實程度進行分析;鼓勵他不要把目標定得太大,一課一課地學扎實、一名一名地往前趕;每次取得的進步都給予他很大的鼓勵。與此同時,我與學校保持互動,和班主任、任課教師一起分析孩子的情況,嘗試按“批評兩次、表揚一次”的方法,既幫助孩子糾正缺點和不足,又始終讓他保有前進的動力和積極性,成效比較明顯。
二是要多一點平等的溝通、交流,少一點埋怨和嘮叨。中學階段的孩子,思想說單純很單純,要說復雜也很復雜,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根筋”、“鉆牛角尖”等現(xiàn)象,遇到這種情況,我想我們做家長的不需要嘆氣也不應該有怨氣,回想我們自己當年,不也是如此過來的嗎?!重要的是家長要經(jīng)常抽時間與孩子溝通、交流。如,有時候孩子對老師的批評一時難以接受,“口服心不服”,我就會抽時間“傾聽”孩子“訴說”,從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到問題所在,到他本人的觀點……幫著試探性地做一些分析,適時地也肯定他的一些觀點,并及時地指出他偏差之處,逐步引導。當然家長自始至終必須堅守“老師的批評是為了孩子更好地進步”的原則,否則就失去了家庭教育的意義。有時,我還會與孩子玩一些“家庭法庭”的游戲,請孩子做法官,讓他換位思考,引導他作出正確的判斷,接受正確的觀點。憑借家長的“威勢”,不是平等地參與事件的分析,而是喋喋不休地埋怨或責罰,不見得能取得多大的教育效果。
三是多給一點孩子自主學習的空間,少一些家長的自作主張。我以前也和很多家長一樣,自作主張到新華書店去幫孩子買一大堆的課外訓練,結果到頭來是“買新如新”,孩子根本不愿意去做,說實話初中階段確實需要補充一定數(shù)量的課外練習。但孩子不愿意做,該如何是好呢?通過選擇比較,我摘抄了少量典型的課外輔導題,請孩子嘗試性地做一做,并詢問孩子,能否幫助他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得到肯定答復以后,告訴他這些輔導題出自何處,請他自己到書店去看看。這樣,我逐步使他“愿意”做一些課外訓練題,改“被動”為“主動”,效果也更好。
四是多站在學校的角度做孩子的工作,少一點以孩子個人為中心的負面教育。所有的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家中玉、掌中寶,任何家長都不希望自家的孩子受委屈,但學校是一個大家庭,學習上、生活上、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或多或少都會碰到一些困難、產(chǎn)生一些磨擦、形成一些分歧,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階段必須經(jīng)歷的正,F(xiàn)象,從某種角度看,它們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筆財富。在對待這種問題上,我都是站在學校的角度做孩子的工作,教會孩子學會熱愛學校、崇拜教師、關心同學,而不是錯誤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繼而還當著孩子的面談一些學校的不足、老師的不對、同學的不是。因為我覺得這樣做,表面上看似呵護了自己的孩子,實則對孩子是有百害無一利。
【關于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初中」】相關文章:
幼兒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01-07
家長會家長關于孩子學習教育心得08-05
家長教育孩子學習心得體會11-24
家長教育孩子心得日記08-31
家長教育孩子的學習心得11-13
關于家長對孩子的評語12-10
關于孩子假期家長評語01-09
教育孩子學習的心得體會11-23
教育孩子學習的心得體會11-23
教育孩子學習的心得體會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