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jié)積累經(jīng)驗。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nèi)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1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讀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他的教育理論深深地鼓舞著我,讓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我覺得它真的是教師的必讀書,讀好它,可以做教師,可以做名教師;可以做教育家,因為它是教育的智慧結(jié)晶。
蘇霍姆林斯基當過30多年的小學、中學的教師,所以寫出的東西沒有深奧的教育理論,非常貼近教師的工作與生活,就如同一位身邊的良師益友在耳邊娓娓道來,道出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絕大多數(shù)問題與困惑。這里有差生轉(zhuǎn)化的問題,有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問題,有課堂教學管理的問題,有班主任工作的問題……并且有著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
蘇霍姆林斯非常重視師生的讀書問題,這本書有一百章,大約有400多處提到讀書。他認為師生讀書可以解決太多的問題。我們教師是如何讀書的呢,我們教師讀了多少本教育名著,僅靠書本,實踐證明,如果教育僅局限于書本,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更是教育的悲劇。中國教育報有這樣一段話:“教師不讀書,已是教育發(fā)展的嚴重瓶勁。一位不讀書的教師,難以以身作則教導學生熱愛讀書。如果教師長年不摸書本,如果從學校走出的學生們除了會做練習題,所有的好書與他們無關,這是多危險的事啊。遏制這種危險的蔓延,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老師們先捧起書本!笨梢,教師讀書問題已不是教師個人的問題,小處來說是教師本身工作的需要,大處來說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是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為此,有人曾說:“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實質(zhì)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2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再根據(jù)我國的國情和需要,譯者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外從蘇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選擇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有一百條,統(tǒng)稱《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它讓我明白了原來學生這樣教.會存在那些不足,那樣教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讀后我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我為大師給我指引教學方向心中激動萬分,同時,為自己過去的想法而慚愧。
第一個感受:愛學生
我曾經(jīng)為自己選擇了教師行業(yè)迷茫過,也為我第一次當班主任泄氣過。面對幾十個有著不同思想的孩子時,煩心的事就接踵而至,沒有一天消停過。漸漸地剛畢業(yè)時的雄心壯志漸漸隱退,我甚至也懷疑自己是否能勝任教師這個職業(yè)。當我閱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后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霍姆林斯基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教師的職業(yè)就是要研究人,長期不斷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沒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我們教師就是要做到使這個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東西不受到壓抑、傷害和扼殺。因此,每一個決心獻身于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缺點,甚至不良的嗜好。如果對這些弱點仔細地觀察和思索,不僅用腦子,而且心靈去認識它們,那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弱點是無關緊要的,是每個孩子年齡階段所表現(xiàn)出應有的特征時,你會為自己生氣、憤怒和加以懲罰的行為感到可笑。我們要理解兒童的行為,懂得兒童是一個經(jīng)常在變化著的人。教師的心胸要寬廣,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給每一學生,在自己的心中應當有每個學生的歡樂和苦惱。參與學生的活動,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他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這些對我有很大的啟發(fā),我?guī)е@種對孩子的熱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師生關系會比以前更融洽。
第二感受:尊重每位學生的特異性
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高瞻遠矚,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諧發(fā)展,這種和諧發(fā)展的前提又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昂椭C的教育--這就是發(fā)現(xiàn)深藏在每一個學生內(nèi)心的財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闭缥闹刑岬降恼Z文老師尼娜彼特羅芙娜的學生米哈伊爾一樣。盡管米哈伊爾在平時上課中讓尼娜彼特羅芙娜氣得臉色發(fā)白、雙手顫抖,但當這個“兩分生”--米哈伊爾很瀟灑地為她修理好電視機后,尼娜彼特羅芙娜感到非常的難受,甚至是久久地坐著,哭著……尼娜彼特羅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責:我們做教師的人,怎么會沒有發(fā)覺,在我們認為無可救藥的懶漢和毫無希望的“兩分生”身上,在他們的心靈和雙手里,還蘊藏著天才呢……
這一事例不禁促發(fā)我深思:既然是在學校的“兩分生”,還能很快成為一個技術(shù)很高的電視機修理工,我們在今后的教育對學生的評價中是否應該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其實,在我們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總會遇到這樣類的學生。如我班的熊文杰同學,脾氣大,易怒,愛和同學動手,我想盡各種辦法,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但是那次的運動會,他卻咬緊牙關為我們班贏得了兩個第一名,在表揚他時,他收起了平時聽到批評時那副不屑一顧的面孔,露出了羞澀的笑容。我想,也許他只是需要更多的關注,也許
他愛動手只是太好動,且精力旺盛,于是,我只要一抓住機會就表揚他,要尊重孩子的差異,同時也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他從小練習書法和繪畫,是我們班書法最好的學生。還有我們班陳子萱,雖然學習上并不突出,他卻優(yōu)一顆熱心腸,什么事都搶著干,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小能手。蘇霍姆林斯基在本文中也旗幟鮮明地指出:如果教師和學校輿論唯一地根據(jù)分數(shù)來給一個人做出好的或者壞的結(jié)論,那他就不會努力去當一個好人。因為上課、掌握知識、分數(shù)--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個局部,只是許多領域的一個領域。人的心理和智能結(jié)構(gòu)的發(fā)展水平,事實上無法單純用紙筆工具準確地測量出來。傳統(tǒng)的考試,主要是對學生認知水平的單項測量,由于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以此對學生做出或優(yōu)或劣的判定?荚嚨男Яκ怯邢薜,考試結(jié)果--分數(shù)也并不能代表學生全部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水平。
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應當盡可能地設計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這應該成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識。
第三點:多讀書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我想:這也就是許許多多優(yōu)秀教師之所以優(yōu)秀的根源。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是啊!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很多,就是與現(xiàn)實的緊密聯(lián)系,問題意識,憂患意識流淌于字里行間,而一個個社會現(xiàn)實中實際生動的事例,則支撐起了這種問題意識,使全書鮮活,充實,激起你對現(xiàn)實的關注,激起你對現(xiàn)實的思考,并在這種關注思考中,令你得以專注地讀下去。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3
前不久,我拜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專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情異常激動,深深地被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觀點折服了。讀過這本書后,真的意識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書中每一條建議都充滿教育智慧,事例生動、分析精辟,啟人深思。從中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在此談談自己的幾點讀書感悟。
感悟之一:教師應堅持讀書
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記住,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要掌握這一門藝術(shù),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應當好比是你的教育車間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
真的有些后悔,后悔今日才讀了這本名著,又有些慶幸,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本好書。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觸動,平時也想讀點書,但有時總以工作累,家庭瑣事多為由,沒能堅持下去。從此,我要制定一個讀書計劃,多讀好書來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還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好,那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把讀書當作發(fā)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讀好書能夠凈化我們的靈魂,開啟我們的教育良知,鍛造我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靜下心來讀書是提高教師素養(yǎng)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師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感悟之二:教師應善引學生
關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論述:“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
他這個比方很恰當,學生的興趣是潛在的,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與培養(yǎng)。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在低年級時,學習積極性也很高的,學習成績也不錯。可到了高年級,有的學生對學習有些無所謂了,學習成績也下滑的很快,任憑老師怎么去教育,效果也不甚理想。原因就是這些孩子的學習興趣慢慢的減退了,消失了,而我們做教師的有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引導。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chǎn)生厭學心理。
因此,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學科興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在體驗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習的動力;教師要鉆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讓學生始終對學習有興趣,并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感悟之三:教師應善學
“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jīng)驗”蘇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了我們應該向哪師學習的問題,對于我們這些剛參加工作的教師,在不熟悉、不了解的情況下,應該選擇哪些老教師呢?他給了我們一條非常好的`建議,那就是,你先看看學生的練習本。如果你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學生練習本里的作業(yè)都完成的很好,那么就是個明顯的征兆:在這個班里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確實是,學生的學習習慣是教師素養(yǎng)的一個縮影。
其次,我們學習別人的經(jīng)驗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學習人家的思想。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這一條對于任何一位教師來說都是關鍵的,但是,年青教師經(jīng)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在向別的優(yōu)秀教師學習的時候,全盤照搬人家的做法,也不管理解不理解,也不顧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結(jié)果別人的經(jīng)驗沒有學到手,自己的特色也形成不了。這就猶如“邯鄲學步”,這些確實困擾著一些很想努力提高的教師們。有時也困擾著我。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4
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經(jīng)典著作《給老師的建議》,下面我就談談我對這本書的看法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閱讀——思考的源泉
閱讀這個詞在書中的出現(xiàn)頻率頗高,閱讀的重要性由此可見。那么對于閱讀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呢?
首先,對于學習困難的事學生來說,閱讀能能教會他們思考,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對于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能夠開闊視野并且產(chǎn)生新的疑惑。韓愈在《師說》中說道“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我認為,在今天,也許可以改為“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促思也!眱H僅讓學生掌握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之道,在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成為一個會思考的勞動者。
其次,對于教師,閱讀對其發(fā)展也是同樣重要。教師給予學生一滴水,那么自己也必須要有一桶水。但閱讀對于教師不僅僅是獲取相應的知識那么簡單,更多的是通過閱讀提升教師的素養(yǎng),使自己的知識視野要比教學大綱寬闊的多。
既然閱讀如此的重要,那么我們應該讀些什么呢?
1.對于學生而言,需要閱讀科普讀物,閱讀科普書籍既能開闊視野,又能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大師在書中提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fā)展著,而我們又不可能不斷地把日新月異的新的概念和規(guī)律性補充到中學教學大綱里去,所以要依靠閱讀科學書籍來使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知識。一般的科普書籍對于第一次接觸的學生來說層次相對較高,不可避免的就會產(chǎn)生許多疑惑,學生頭腦中產(chǎn)生的疑問越多,他對課堂上和學習新教材過程中所講的知識的興趣就越高,這些疑惑就是學習的動力。學而時習之,久而久之就會產(chǎn)生一個良性循環(huán)。
2.對于教師,大師給我們的建議是
(1)關于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科學問題的書
(2)關于可以作為青年們的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爭事跡的書
(3)關于人(特別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
我們常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沒有不斷的學習就沒有扎實的知識和開闊的思維,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孩子們的視野越來越寬闊,知識面越來越豐富,求知欲也越來越強烈,不學習只能是“坐吃山空”,僅僅靠課前準備幾個小時已經(jīng)不足以自如地駕馭課堂。教材中的內(nèi)容只是常識,教師還要廣泛涉獵知識,既源于教科書又要高于教科書,將難以消化的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教材寬廣得多的.時候,才有可能深入淺出的應對所教的內(nèi)容,將死板的教科書變成激發(fā)學生興趣與主觀能動性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在備課時,不單純只看教科書和教學參考。還從多種渠道,如網(wǎng)絡、期刊、雜志中搜集有用的信息,并加上自己的理解分析,形成教案,講授給學生們聽。
教師要把課上好,就必須讀書增進知識廣度與深度;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修養(yǎng),就必須讀書增強智慧;教師要研究學生問題處理學生問題,就必須讀書增加心理學知識。不但老師要讀書,更要激發(fā)學生興趣,使他們樂于讀書。
二.課堂教學——善于思考
對于教師來說,課堂紀律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書中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方法:設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在進行腦力勞動。確實,猶如書中開篇就提到的“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一樣,學生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他們的學習層次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同一套教育方法可能會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其實總結(jié)起來也非常簡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應材施教。道理非常簡單,但是實施起來卻是一頭霧水,我們在課堂上所做的無非是把所寫的教案通過課堂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又怎么能把握每一個學生的思維呢?但是書中卻提到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處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學的東西的內(nèi)容本身,而是學生,是學生的思維以及學生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吹竭@里我有些明悟,回想自己上課時的情境,自己的注意力大部分時間都放在教案的回憶以及教學進度上,對于學生是否在課堂上思考確實沒有注意。究其原因還是備課不夠充分,對于教材把握不夠清晰。學生在課堂中沒有進行腦力活動,更不用說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所以我今后的努力努力方向就是在課堂上發(fā)揮自己所能,讓每一個學生體驗思考的快樂。
那么如何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思考的氛圍呢?我想最關鍵的就是要把自己也培養(yǎng)成思考者。教師要給學生帶去思考,自己首先也應善于思考,善于鉆研教材,有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只有使教材了然于胸,才能在課堂上運籌帷幄、高屋建瓴;然后要善于思考學生,“思學生所思,想學生所想”,只有充分了解你的每一個學生,才能更好的駕馭課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使你的學生折服于你,更好地提高你的課堂效率。
最后反思自己一個學期的教學,發(fā)現(xiàn)實在有太多的不足。在今后的課堂中我想會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在思考中升華,體會思考的力量,讓學校成為他們思考的樂園。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5
關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論述:“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彼@個比方很恰當,學生的興趣是潛在的,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與培養(yǎng)。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在低年級時,學習積極性也很高的,學習成績也不錯。可到了高年級,有的學生對學習有些無所謂了,學習成績也下滑的很快,任憑老師怎么去教育,效果也不甚理想。原因就是這些孩子的學習興趣慢慢的減退了,消失了,而我們做教師的有沒能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引導。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chǎn)生厭學心理。
因此,教師要在培養(yǎng)學生學科興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在體驗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習的動力;教師要鉆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讓學生始終對學習有興趣,并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讀《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07-27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11-28
關于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11-28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08-12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08-25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02-21
讀《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