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觀后感1
人間四月,芳菲無限,不忍辜負這大好的春色,我們一家去游覽位于中原腹地西部的“九朝古都”———洛陽。
在領略了洛陽牡丹的國色天香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參觀著名的龍門石窟。是啊,龍門依山傍水,風景宜人,自古即為洛陽八景之冠。
從洛陽出發(fā),驅(qū)車南行約十余公里,便來到了龍門風景區(qū)。只見這里青峰屏峙,綠水暢流,氣勢不凡的龍門大橋猶如彩虹臥波,雄跨于伊水之上,飛架于龍門之口,令人嘆為觀止。由于天氣晴好,兩岸垂柳枝葉婆娑,宛如碧玉絲絳,微風過處搖曳生姿,令人一掃旅途勞頓,倍感神清氣爽。
穿過大橋拱門,沿著西山緩緩南行,進入龍山第一大洞窟,洞窟平面為馬蹄形,穹隆頂,內(nèi)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和二天王,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儀態(tài)文靜,與主佛造像為龍門石窟唐代石雕中最優(yōu)美的兩尊。
我們一路嘖嘖稱贊著緩緩前行,不久便來到了西山最高處的奉先寺。站在奉先寺下,一仰頭,便看見了主尊盧舍那大佛,乍看之下,我的內(nèi)心只能用“震憾”二字來形容,只見這尊佛像雍榮華貴、儀態(tài)萬方,濃密的螺形發(fā)髻松松地盤在頭頂,輕柔薄透的通肩式袈裟披在她勻稱豐腴的身體上,勾畫出了優(yōu)美的曲線。她靜靜地端坐著,眉稍嘴角含著淺笑,頭微低,俯視的目光正好同禮佛朝拜者敬仰的目光交匯在一起,顯得那樣的溫柔、典雅、優(yōu)美……據(jù)說這尊大佛乃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為自己歌功頌德仿照自己面容所造,被譽為“東方維納斯”或“東方雅典娜”,她的寧靜和慈祥是東方智慧對于力量這個概念的最高深也是最精確的詮釋,再看盧舍那大佛側(cè)旁還有其弟子阿難、迦葉、脅侍菩薩和力士、天王的雕像,比較之下,那身披鎧甲、手持寶塔、足踏夜叉的天王,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龍門石窟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之中,吸引著更多的中外游人前來旅游觀光。
隨著人流而行,途經(jīng)藥方洞、古陽洞,還有火燒洞、石窟寺、極南洞,跨過連接東西兩山的人行便橋,我們又來到了龍門東山石窟。這里的洞窟雖年代不如西山的久遠,數(shù)量也沒有西山的眾多,但在雕刻技巧和風格上,也有它們的獨到之處。
出得龍門來,夕陽已西下,我們不約而同地回首向南,只見滿天絢麗的霞光里,那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色與鬼斧神工的人文雕刻更顯得相映成輝。僅此龍門石窟一游,便是不虛洛陽此行了,我在心底對自己說,同時依依揮手,不舍地作別這座人類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自然寶。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觀后感2
在回到洛陽奶奶家的第五天,我早早地起了床,來到聞名遐邇的龍門石窟。
據(jù)說來到不得不觀賞的是萬佛洞和奉先寺。來到萬佛洞前,環(huán)顧四周,用一個字即可形容這里的佛像,那便是“小”。在一個并不大的洞內(nèi)竟有上萬尊佛像,單單兩壁就有佛像15000尊,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洞內(nèi)主佛為阿彌陀佛,端坐于雙層蓮花座上,主佛背后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養(yǎng)菩薩,她們或坐或側(cè),神態(tài)各異。
離開萬佛洞后,大約走二百米的路就來到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guī)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中間的主佛為盧舍那大佛,此佛像高17.14米,頭高4米,豐頤目秀,儀表堂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佛的,雙臂被人砸去,難以見其整體造型,不禁令人感到有些惋惜,但在惋惜的`同時我也痛恨那些破壞佛像的人。
出得龍門來,只見那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色與鬼斧神工的人文雕刻更顯得相映成輝。僅此龍門石窟一游,便是不虛洛陽此行了,我在心底對自己說,同時依依揮手,不舍地作別這座人類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自然寶庫。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觀后感3
臨近寒假結(jié)束我跟隨爸爸媽媽等一行人來到了河南省洛陽市,主要目的就是觀看我國的四大名窟之一的龍門石窟。爸爸媽媽都是學美術專業(yè)的,他們對龍門石窟期待已久,我也深受感染,希望一睹她的風采!
爸爸告訴我:“我國有四大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云岡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只有當你身處其中,你才會真切感受到來自歷史和文化的深厚韻味的熏陶!”
觀看龍門石窟,要提前做好功課,我上網(wǎng)收集了些有關她的介紹: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龍門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龕、石像沿伊水兩岸星羅棋布的在龍門東西兩山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極為壯觀。龍門,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稱“伊闕”,香山與龍門山東西對峙,伊水從中流過,形成一座壯麗的門闕。后因處于隋唐帝國之南,又稱龍門。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貯藏食物和東西,然而在古印度興起佛教后,就作為石窟寺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并作為佛教信徒、僧侶禮佛和修行的場所。龍門石窟就是我國眾多寺群中的瑰寶之一。
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盧舍那大佛,這尊佛像在奉先寺內(nèi),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盧舍那大佛,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頭部高4米,兩耳為1.9米高,其面容豐腴典雅、眉若新月、笑意微露、慈祥外溢,智慧的雙眼,稍向下俯視,目光恰好能跟我們的目光交匯,引起人們感情上的震顫。女性的面容區(qū)別于其他佛像,這是武則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別出心裁。傳說盧舍那大佛就是以武則天為原型雕刻的,是武則天形象的真實寫照。
置身在佛像之下,我仰視大佛仿佛也看到了盛唐時期璀璨的文化。龍門石窟經(jīng)過1300多年的風雨洗禮,佛像依然用平和的目光看著遠方,我相信,它們雖不能言,卻也在期盼著我們中華文名能走的更長遠,我們中華民族能走得更長久!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觀后感】相關文章:
盧思浩名言警句03-19
【熱】樂山大佛導游詞12-20
樂山大佛導游詞【推薦】01-12
樂山大佛導游詞介紹12-25
樂山大佛導游詞「精選」10-16
十大佛教經(jīng)典禪語09-14
龍門石窟連花洞導游詞12-24
《斷舍離》讀書筆記09-14
龍門石窟導游詞(通用15篇)01-14
旅游景點龍門石窟導游詞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