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觀后感(通用22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海上鋼琴師》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1
近來天氣寒冷,下班晚上回到家閑時就宅在床上看電影,IPAD被我看得一天一充電,看過的多部電影中,唯有《海上鋼琴師》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是憂郁、單純的1900個人非凡的鋼琴天賦?是為了堅守精神家園而舍棄愛情的勇氣?……或許都是,或許都不是。
該片以回憶和現(xiàn)實交叉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一位被命名為1900的鋼琴天才,在一艘遠洋客輪上的傳奇一生。那無處不在的鋼琴聲,將觀眾帶入1900心靈深處,影片采取最極端的浪漫主義風格,以嫻熟大氣的拍攝手法,時而氣勢磅礴,時而溫柔抒情的音樂,讓我這個樂盲的人都感到繞梁三日,非常好聽。
1900年,在一艘豪華游輪的頭等艙里一個被遺棄的男嬰,被一個手水收養(yǎng),由于不知道他的爸爸和媽媽叫什么,所以按年代給他取名叫1900,隨著小1900在船上一天天的長大,展示出非凡的鋼琴天賦。長大后,在船上的樂隊當鋼琴手,他把這艘弗吉尼亞號船當作唯一的家,他也不想從這個船上走下去,來到船所?康姆比A都市。他身邊有個朋友吹小號的,叫麥可斯,多次勸他,“你鋼琴彈得這么好,應(yīng)該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到陸地上去。”而1900堅持自己的看法,不下去,甚至為此錯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愛情,他不肯下船。
后來隔了多年以后,麥可斯早已經(jīng)從船上離開了,他得到一個消息,說這個叫弗吉尼亞號的游船要被炸掉,他才想起了1900是不是還沒有下船,他回到這個船上,放起當年1900彈奏的曲子,這個1900真的從一個角落里出來了,和他見面了,他說,“我生在這條船上,死也要在這條船上,我不下去。”后來麥可斯很無奈地離開這條船,遠遠的看著1900和這條弗吉尼亞號船被炸的粉碎,沉入大海。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2
?偸禽d滿了回憶的,無論它是快樂的,希望或不堪回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海上鋼琴師》美得讓人心疼的故事就是那美麗的云之裳。
這是一個關(guān)于大海、輪船、鋼琴、陸地、孤獨、友情與天才交織的故事。主角1900是最大的暗示,這名出生在輪船上的孤兒,是天生的鋼琴大師,他一生從來沒有下過船,能夠在別人因暈船而吐得一踏糊涂的時候閑庭信步。他生世凄涼卻用鋼琴征服所有人,他經(jīng)歷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卻不以為意,他能選擇與船共亡卻不能為了深愛的女人登上一次陸地。托納托雷想通過他暗示什么呢?我看到的是選擇。他一直對陸地懷有矛盾的情感,他向往它,又不肯觸及它,但是直到那一天他決定離開,他突然發(fā)現(xiàn),外面的世界對他如此陌生,以至于不知何去何從,對自己所能做的感到迷茫,對未知的感到害怕。他只能留在船上,即使,最后一起被炸藥炸飛。因為他說:“陸地沒有盡頭。”這種沒有盡頭的感覺讓他害怕,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這讓他覺得安穩(wěn)。
佛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沙是一部好的電影,一花是一曲好的音樂。音樂就是電影世界里的天堂。因為我們站在音樂的天堂俯瞰上帝眼中的世界,所以只有一世的我們才得以享受幾生的愛恨情仇。這整部電影與音樂緊密結(jié)合、血脈相連,宛如一對雙生花。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3
之前看過這部片子,但是當時沒有看進去,今天完整的看完,感覺還是引發(fā)了一些思考的。整部片子都是在托尼講述中娓娓道來,這讓人接受起來十分舒服。
隱隱地感覺到影片傳達出主人公的孤獨感,那種深陷其中的孤獨,在孤獨中出生,習慣孤獨,再到無法離開這份孤獨。這份孤獨里面有藝術(shù),也有一種心病。
整部影片,我認為最精彩的部分就是1900跟爵士的創(chuàng)始人斗琴,1900最后一曲仿佛是四只手在彈琴,甚至夸張到可以用鋼琴的琴弦發(fā)燙到可以點燃一支煙。
1900最美的曲子是寫給他一見鐘情的女孩的,他透過船窗戶看到女孩的美麗,把自己的愛慕隱藏在音樂之中,刻錄成長篇并想找機會送給她。對于一個藝術(shù)家來說,他會選擇自己擅長的一種藝術(shù)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愛慕。他一遍一遍對著鏡子練習送禮物給她的臺詞,而每次他每次帶著羞怯的談吐,都被對方無視,知道最后一次他向她說明自己的心意,但是船靠岸了,他們分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讓人慶幸的是,托尼還記得他,或者也是導演或者編劇在傳達這樣的一種想法,他們在說:這個世界只有一些少數(shù)派能夠理解那些大師級別的藝術(shù)。
這部影片里,1900成了藝術(shù)的化身,他會沒有戶口的出現(xiàn)在底層社會中,也會出現(xiàn)在有盡頭的世界里,但是他離不開有盡頭的世界,他也會消失其中,毫無功利地把自己炸掉。當然編劇也安慰著自己說:“只要你還有個好故事,和一個能夠傾訴的人,你就永遠不會完蛋!蔽矣械臅r候覺得,即便我們寫不出好的故事,也至少要成為一個能夠傾聽的人,不然我們好像真的一無是處。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4
在眾多影評中覓得這么一句話:凡人只能望其項背而興嘆,過后走向萬家燈火,各自喧鬧。
在影片帶來強烈視覺沖擊與心靈震撼之后讀到這句話,心底驀地一暖。
眼前回放著一幅畫面。當船頭人高喊America時,原本徜徉于音樂的人群蜂擁而出,只余1900(主人公名)一人留于室內(nèi),伴著他的鋼琴。
對比如此,暗自心酸。
如此人物,縱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也只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荷花一擎。他注定是孤獨的。他的所有的音樂才能,凝成一顆無法觸碰的含淚明珠,化為不可攬懷的清冷月光。音樂奏響時,眾人為他燃起的燈火,僅是過眼煙云。
萬家燈火捧出一世輝煌,與他無關(guān)。
人都是趨向利己性的,那些不為他駐足流連,趕著追逐自家燈火的人,我們無法歸咎于他們。他們只是甘于平庸,只是將海上鋼琴師這樣的境遇視為日常,無法體察其中的詩意與遠方。
常人只是驚羨于煙花綻放時的奪目,卻少有人為落幕時悄然的灰埃感慨。
城市格子間里講述著的庸常繁瑣,兀自生動與凋謝。
許許多多執(zhí)拗的天才,以常人難以理解的追尋,以遠離萬家燈火為代價,去裝飾自己的精神家園。而對此種人而言,把酒言歡者難尋,棋逢對手者難逢,高山流水的知音比萬家贊譽更為珍貴。
他一生未曾離海,以身殉船。陸地上的人浪費太多時間在為什么上,冬天害怕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將至,永遠在追尋著哪里永遠是夏天。凝望萬家燈火,他看到的只有茫然。
他說:我不會讓我的音樂離我而去。
他說:我已經(jīng)和這個世界擦身而過了。
他曾受陸地上所謂大師的挑戰(zhàn),第三曲慷慨昂揚,熱汗淋漓,F(xiàn)在想來,那是他在彈奏自己生命的華章。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5
最近看了兩部電影,朋友推薦的《海上鋼琴師》《心靈捕手》,都是豆瓣評分9點幾,關(guān)于人心,關(guān)乎人性。
鋼琴師里印象深刻的第一個場景是開篇時小號坐在樓梯上,只要你還有一個好故事,你就不會完蛋,還要有一個可以傾聽的人,而我很慶幸,我的身邊有你們,即使無法訴說,也無法理解,但陪伴就是最好的良藥。
1900在丹尼的養(yǎng)育下,成為了一個善良的人,如果撿到他的不是丹尼,那他的人生會否是另一種呢
后來的1900遇到了一個姑娘,一見鐘情,激動,雀躍,夜不能寐,卻終究止步不前,再見,然后再也不見。人生那么短,如若是你我,是否有那些勇氣呢?邁一步,試一場,follow your heart。
現(xiàn)實的我們總是想太多,如果失敗了,好丟臉,好尷尬,別人會怎么看我,做不成朋友怎么辦,如果如果,還是保持現(xiàn)狀好了;蛟S偶爾想起時會遺憾,會失落,會糾結(jié),會傷感,但是再也不會沖動,也做不到再次去嘗試,去了結(jié)。那顆跳動的心似乎被你的自尊,你的面子所捆綁了,蒙蔽了,就渾渾噩噩的繼續(xù)活著。每天三點一線,它都安穩(wěn)的動著,偶爾加速一下,然后歸于平淡。
結(jié)尾時1900在破舊的船艙里向小號訴說了他沒有下船的理由,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就像我們心里的欲望,無邊無際,得到了今日所想,便會期待明日,總不會停止,1900選擇了在有限的環(huán)境里,創(chuàng)造自己的無限可能,而我們又有多少人沉溺在欲望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不可自拔。生活很簡單,復(fù)雜的確是人心,簡單一點,勇敢一點,真誠一點,結(jié)果不一定是受傷呢......
不要猶豫,猶豫會帶來恐懼。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6
用了三天的時間,慢慢地靜靜地看《海上鋼琴師》。
不斷地回放,不斷地思索。
在思想的過程中,悲哀的是:鋪墊、襯托、人物形象特點、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環(huán)境、結(jié)構(gòu)、主題這些詞像小丑一樣地在我的腦海里跳蕩亂舞,我為自己的固化思維惡心。
1900是個象征,是希望?是夢想?是自由?是世界中的孤獨?是決絕?是堅守?……文學作品鼓勵“合理誤讀”,從文藝學的角度來看,這也是被允許的。在一定范圍內(nèi),允許讀者有自己的思考,讓讀者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將他們的想法帶到作品中去,對作品進行解構(gòu)與再創(chuàng)造;蛘,這也叫多元解讀,或者,這就是《海上鋼琴師》生命力巨大的原因:每個人都從它那里讀出了一些什么。
我喜歡1900一臉的清澈,喜歡他沉迷的樣子,喜歡他靜靜地用音樂和心與自己對話。喜歡他說的話。他說:“我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見世界的盡頭。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并不是無限的,音樂是無限的。在琴鍵上,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墒亲哌^跳板之后,前面的鍵盤,有無數(shù)的琴鍵。無限大的鍵盤怎奏得出音樂?——不是給凡人奏,是給上帝奏。我生于船,長于船。這艘船每次只載客二千,既載人也載夢想,但范圍離不開船頭與船尾之間,我過慣那樣的日子——陸地?對我來說,陸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條太長的航程,是瓶太濃的香水,是篇無從彈奏的樂章。我沒法舍棄這艘船。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間沒有人記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這里。你屬于少數(shù),原諒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7
你不試,怎么知道自己不合適,懷著這樣的心態(tài)不知道試過多少次了,反而更加迷茫。海上鋼琴師給我的感觸就是這樣,我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我知道,那真的不適合我。外面的世界沒有盡頭,有各種各樣的選擇,可有時候真心希望自己沒得選。
有次朋友聚會的時候,來了個陌生人,還沒聊兩句,就開始對我說:你應(yīng)該去考公務(wù)員。當時回了句:“我們不知道別人經(jīng)歷了什么,所以不要輕易去建議別人做什么”。對1900,我們作為一個旁觀者,他的確應(yīng)該下船,去收獲名利,去得到愛情,可這些并不屬于他。如果我是1900,我也不會下船,船上有我的一切,離開船,世界那么大,我又是誰呢?
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是大學的時候,很感動,眼淚止不住的流,畢業(yè)這么久再看這部電影時,已經(jīng)麻木了,一個人在電影院很平靜的看完這部電影。討論電影時,有個朋友問到,你是會選擇偉大而短暫的一生,還是平庸而漫長的一生?我選擇后者,我已經(jīng)注定平庸,但還有很多地方我沒去,很多想做的事情沒有做,只有時間能給我答案。很羨慕1900這樣的人,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哪怕一生短暫,對他而言已經(jīng)足夠了。
記得一個科普片說過,每個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樣一件事,也很難真正感同身受,所以想方設(shè)法討好自己吧,多聽聽內(nèi)心最真實的聲音。世俗會要求你該做這做那,但沒關(guān)系,我的人生我自己走,我不會去傷害任何人,所以即使我錯了,也只是害了自己,我會承擔一切。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8
不知為什么,他留給我的印象,始終是那個在風中形銷骨立的樣子。
不是穿著禮服演奏,不是坐在滾動的鋼琴前滑過大廳,不是那個站在廢墟當中仰頭看著他的朋友,談著關(guān)于兩只右臂的問題。
他其實孤獨的站在霧中,四周空無一物,他戴著帽子,穿馬夾,站在那里,安靜的,憂傷的,讓心靈從他的眼睛里流淌出來……
他望著你,但其實他看的并不是你,他朝你微笑,可那笑也不是為你,可是,他卻一瞬間就了解的你的所思所感。他哼著鋼琴,手放在那些并不存在的琴鍵上,那段關(guān)于你的樂章就從他的眼睛流淌出來…是的,就是他的眼睛貫穿始終的目光,一如他那樣久久的站立于濃霧之中,一如他的憂傷像霧一樣環(huán)繞在他的四周,一如他的孤獨像皎潔的珍珠一樣在夜里發(fā)出光!
他注定了就是孤立于世的,給你執(zhí)筆的權(quán)利,你也不會往他身上加一點點俗世的幸福,因為他已經(jīng)如此完美的完成了他的人生,像一部完整的作品,無法再被添加或刪剪,即使是他如稀世珍寶般無法被復(fù)制的遺憾,以及象牙般光潔無暇的純望,都是他翅膀上的羽毛,被他細細梳理。
他還是走了,從一開始就被他目光注定的孤獨離去,在十九世紀的石板路上,在永遠無法消散的濃霧的包圍中,轉(zhuǎn)過他的目光,轉(zhuǎn)過他側(cè)臉留下的弧線,一步一步,沒有再留戀的,輕輕踏上云端……
城市太大,沒有盡頭……他說。
我再也不去陸地了……他說......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9
看完之后,我稍作百度想看一下別人對這個電影的評價,又怕被引導了思維而得不出自己的想法,所有我先停止了。
可是我有些并不十分理解。
1900,是對世界陌生感的恐懼,而不愿意踏上陸地,無盡的世界沒有盡頭,琴鍵太多所以他不知道如何去演繹音樂?
他在對馬克斯闡述他在看懂了陸地之后,又回到了郵輪上,他是開心的,這是看破看透,對吧。
其實我也不甚懂得,魚般的7秒記憶,總是讓我難以回播記住整個過程,但是想記錄這種感覺。
那種眼神,看到女孩,似情竇初開的眼神。夜里下到船艙,找尋著并親吻了女孩,這是一見鐘情嗎?那份沒送出的樂盤,是他對觸摸不到而又渴望愛的體現(xiàn),這么形容對吧?可是這種愛,為什么又不能讓他真的步下郵輪。
他只學會了在那片空間大小的環(huán)境下演繹他的人生,甚至隨著郵輪炸毀而結(jié)束自己的一生,為什么不能嘗試去改變呢?
馬克斯跟我一樣,但是他最后是理解了1900嗎?他哭了,而且也離開了郵輪,也覺得自己很沒用。
有些疑惑,又似能理解1900一樣,無盡的盡頭,在清楚了解的情況下,這算是退縮的行為吧。
為什么不能去嘗試一下呢?共同奔赴毀滅卻留下了自己內(nèi)心最原始的追求?赐炅,有些感慨文字的力量,也很佩服別人駕馭文字的能力,以及對思考所做的反饋。而我還需要在點滴中慢慢積累,才能有一天可以自由隨意地把看過的感悟描述出來。
寫完這個,內(nèi)心的恐慌感,空虛,還是沒能散去。借著看電影消磨時間,也借著記錄觀影感覺來鍛煉文字能力,也消除內(nèi)心一直惦念著的東西。
順道的,不明白為什么,不能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可能就恰恰是需要1900對內(nèi)心真實地追崇吧。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10
以前一直聽說海上鋼琴師是一部非常不錯的片子,我只認為再怎么好,也不會撬動人的心靈。最近比較有空,就翻出來一口氣看完了,類似于此的片子,都必須要安靜的看,并且一氣呵成。看完后,非常感嘆!
導演能將兩種世界的人刻畫的如此的細膩,太傳神了。剛剛聽說海上鋼琴師,猜想劇情也就是某個人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面成名了,也就是一種勵志片。但是,該片不是,該片似乎是要凈化人的心靈。太多的追求,太多的奢望,只會讓最初的純真消失的無影無蹤。
Max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他被應(yīng)聘到豪輪上面,他也跟著豪輪生活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他的思想永遠還是在陸地上,因為他已經(jīng)被感染。但是,對于1900,他是那樣的干凈,一層不染,無人能勸說他。他應(yīng)該也在為自己登上那塊陸地,曾經(jīng)千百次的尋找理由,他終于選找到了一個理由,也就是那個女孩的父親告訴他的。站在陸地上聽海,海的聲音是另外的感覺。就在他準備登岸以后,他卻被他內(nèi)心的恐懼給戰(zhàn)勝了。他的生活方式是在海上面,海是他的搖籃,他重來沒有聽過海水述說生命的博大,他也沒有聽過海水的低吼。對他來講,海水永遠都唱搖籃曲。在讓他接受另外的一個世界的時候,他選擇了退卻。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方式,他孤獨,他寂靜,他可以讀懂每個人的心思。也讓他的音樂達到了巔峰。這就是他所有的追求。假如他真的上了岸,那又會是什么樣的結(jié)果呢?他還能PK過鋼琴大師么?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11
中午吃過飯,找到《海上鋼琴師》,用電視看和影院效果差不多,很美的片子!我喜歡整部影片彌漫的鋼琴聲,讓我仿佛置身其中。
我喜歡像一九零零那樣天馬行空,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我一點不覺得他的生活又多悲慘。他是個孤兒,出生在船上,一生也沒下過船,沒有身份。在人們眼里,他可以用他卓越的琴技換來很多錢,過著人們眼里豪華的生活。但這不是他想要的,他要的只是屬于自己世界中的樂曲,他不屬于陸地,他已經(jīng)離不開這艘船了,即使選擇死亡,他也毫不在乎。結(jié)局看似凄涼,但我能感受到他當時的心境,炸船那一刻他有了歸屬,回歸到屬于他的世界 一一 海洋。
雖然結(jié)局不是我想看到的樣子,要么下船過著他不想要的生活,要么隨著破船一起沉入海底,至始至終他都忠于自己的選擇。片子中有一段他坐在鋼琴前隨著鋼琴四處移動的鏡頭,太歡快!太美了!在船身劇烈搖晃的過程中,他沉浸在美妙的樂曲中,沒有被當時的情景嚇到,仿佛這只是一場游戲。他身上要多童真有多童真,音樂細胞與生俱來的充滿他整個身體,一個純粹的人物!
很多人無法理解他的行為,他完全可以聞名世界,賺很多的錢,有享不盡的富貴,但他就是那么堅定,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知道自己屬于哪里。我佩服他的執(zhí)著!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12
《海上鋼琴師》不像一個故事,更像一個寓言,無正式名姓、無任何身份記錄、父母不詳、一生不曾下船的音樂天才1900是具有象征意義的虛構(gòu)。
虛構(gòu)這樣一個人物,并不像許多人說的那樣為了揭示天才與普通人精神世界的差別,也并非為了讓我們探討這種生活方式實現(xiàn)的可能,實際上是通過他來反觀現(xiàn)代文明(他所在的船連接歐洲和美國,實際上是世界文明的中心由歐洲轉(zhuǎn)向美國),以及對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思考。
友人max作為常人存在既是情節(jié)合理展開的需要(否則他的故事怎么被世人知曉),也便于同樣作為常人的我們代入、思考和追問。他為什么不下船?他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份?他怎么看待音樂上的決斗?他怎么看待外面的世界?
這些問題,又啟發(fā)我們進一步思考:現(xiàn)代文明行進中,我們是否應(yīng)該或有沒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的獨立,不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如果沒有國籍、姓名、父母這些信息記錄,我們應(yīng)該通過什么來確認自己的身份?職業(yè)、才華、興趣這些東西是可以作為一項技能比拼,還是應(yīng)該像信仰般與我們自身融為一體?當社會發(fā)展到看不到“盡頭”,自我對環(huán)境沒有掌控感的時候,人應(yīng)該何去何從?
天才鋼琴師最終還是沒有走出那一艘熟悉的船,他的生命沒有跳出88個黑白琴鍵,唯一可能讓他從自己的生命暫時出走的愛情,也沒能帶他離開,因為他看到?jīng)]有盡頭的城市時,慌了。我喜歡這個處理,有很多電影,都是用愛情來將人物打出常規(guī),我承認愛情有讓人沖動的魔力,但它只會讓人暴露出新的側(cè)面,而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
或許,海上鋼琴師的一生既是一個悲劇,又是另一種完美。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13
今天看了《海上鋼琴師》,說實話,我不是特別的理解,但就我現(xiàn)在的角度來講,我覺得至少有幾句臺詞是很有啟發(fā)的:“我只能在鋼琴有限的琴鍵上彈奏出無限的音樂,我不能在無盡的世界去彈奏”,“陸地上的人們?yōu)槭裁纯偸窍肽敲炊唷,“那么大,在那么多的街中選擇一條,選擇一棟房子,選擇一個女人,選擇……那么多的選擇”。拋開主人公的恐懼,單單從一方面來說,他是一個偉大的人,至少他不貪心,只選擇了音樂和海,他活得簡單,活著是一種修行,至少說他這種修行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缺失的。
昨天看了奮斗,沒有特別起伏的劇情,唯一的優(yōu)點我覺得還是臺詞的經(jīng)典,能讓我記住的亮點也就是陸濤最后參加設(shè)計大賽說的一段話,不過原話我也記不起了。追求理想的同時丟掉了很多,這些真的不是我們想要的,如果說追求和欲望是人類發(fā)展的基礎(chǔ)的話,那么我覺得這是一種借口,是一種辯解,人活著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是幸福,本來追求幸福的道路應(yīng)該是直線的,然而我們現(xiàn)在追求的卻是享受,走的是曲線,我們錯誤的把空虛的享受當成了幸福。我很喜歡看愛情片,尤其是韓劇和文藝片,我覺得他們講述的是一種很幼稚很簡單的故事,但是在這些影片中我看到了唯美,那種讓人相信這個世界不只是只有金錢,我們可以追求的東西有很多。人是矛盾的,即便心里是希望過簡單快樂的生活,然而因為虛榮心,因為自己的欲望,讓自己過得好累,可能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大部分人被稱為凡夫俗子的原因吧!
活著就是讓我們的心強大起來,讓我們的心找到方向,當我們找到心的方向并為之奮斗的時候,那時候應(yīng)該是在享受,應(yīng)該是幸福吧!
幸福應(yīng)該就是用心發(fā)現(xiàn)美好的事物!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14
《海上鋼琴師》的男主人公1900,從出生到離開這個世界都沒有離開過大海,他簡直是一個天才,沒有人知道他高超的技藝師出何人,他的曲子是那么純粹,根本不需要用大海外面的世界所證明,他從未踏足陸地,他的眼睛與思緒好像走了全世界,對于陸地世界的一切風土習俗都了如指掌,簡直是一件神奇的事!
他的雙手生來注定會為世界音樂史留下一筆,即使不曾擁有認可的姓名,官方數(shù)據(jù)甚至沒有登記過他的存在。而他也并沒有為此不公所辯解和證明什么,不需要所謂的巡演讓自己大紫大紅,給有幸乘坐此船的乘客進行演奏,效果便足以說明他不俗的成就了,況且他也沒有真正在乎過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在大海上,他從不會吝嗇自己的曲子,戰(zhàn)亂中同樣不安穩(wěn)的大海,是他用自己的曲子撫慰那些受到創(chuàng)傷的人們,陪伴他們最后一程。
才華但卻沒有名垂青史的記載,仿佛從未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悲哀嗎?可惜嗎?我想結(jié)果都不重要了吧!重要的從來不是他人的看法和結(jié)果的好壞,關(guān)鍵在于這個事本身,當事人的選擇最重要;蛟S他并不屬于這里,他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回到了他應(yīng)該去的地方,那里也有大海,鋼琴,摯友與喝彩的觀眾。
想想給我一個陸地生活的人的一點小小啟示:便是專注于自己,專注做事,不要讓欲望和這個世界的喧囂擾亂本心吧!沒有人不想純粹,但純粹始終如一卻很難。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15
中午吃過飯,找到《海上鋼琴師》,用電視看跟影院后果差未幾,很美的片子!我喜歡整部影片洋溢的鋼琴聲,讓我恍如置身其中。
我愛好像一九零零那樣天馬行空,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我一點不感到他的生活又多悲慘。他是個孤兒,誕生在船上,畢生也沒下過船,沒有身份。在人們眼里,他能夠用他出色的琴技換來良多錢,過著人們眼里奢華的生活。但這不是他想要的,他要的只是屬于自己世界中的樂曲,他不屬于海洋,他已經(jīng)離不開這艘船了,即便取舍逝世亡,他也絕不在乎。結(jié)局看似悲涼,但我能感觸到他當時的心情,炸船那一刻他有了歸屬,回歸到屬于他的世界――大陸。
固然終局不是我想看到的樣子,要么下船過著他不想要的生涯,要么跟著破船一起沉入海底,至始至終他都忠于本人的抉擇。電影中有一段他坐在鋼琴前隨著鋼琴到處挪動的鏡頭,太歡樂!太美了!在船身激烈搖擺的進程中,他沉迷在美好的樂曲中,不被當時的情景嚇到,好像這只是一場游戲。他身上要多童真有多童真,音樂細胞與生俱來的充斥他全部身材,一個純潔的人物!
很多人無奈懂得他的行動,他完整可以馳名世界,賺許多的錢,有享不盡的富貴,但他就是那么動搖,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曉得自己屬于哪里。我信服他的執(zhí)著!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16
"hey kid,give us a tarantells。"這幕一船客要求1900奏琴一曲。他答道,"And you,show me how tarantells goes paish。
不能以此指摘人情的冷漠,可的確是在1900心上又劃了道寂寞的傷疤,他的單純就像游走在琴鍵上的旋律,給一批批暫局的行人共饗。音樂的縈繞下,人們都浸浴的欣喜的純粹的音符中,隨之徜徉隨之躍動。
然而時間的步伐卻不允許時人停歇,一但到達目的地,余音未止,人去樓已空。
這樣一個對比,僅留下1900苦澀的笑,禁止了琴弦的顫動,這是他的寂寞?v使寂寞,1900并未去尋找他那份沖蝕寂寞的快樂——上岸。這是為什么呢?把寂寞卸在他身上的,正是岸上的人們,他們,“chasing some place far away,where there is always summer",快樂并不在岸上,它只是欲望的一張封面,這個一顆單純的心,如若掉了世俗的泥淖,他不僅沒有快樂可言,連唯一的鋼琴天賦都要付之東流。
還有,他與那女孩邂逅時的心動,他一系列舉措想刻意接近那個女孩。一幕女孩迎面走來時,他正躊躇著打招呼的方式,二人以擦肩而過,這也是暗示著這份感情的羸弱,一個愛人,當沒有相遇,或者沒有相識時,都只是彼此的陌生人,一方的心意,于另一方是虛邈的,這點又是何等可悲,愛情方面,想要同分量的付出是永遠達不到的。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17
第三次重溫了《海上鋼琴師》。不論第幾次看,它都是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經(jīng)典之作。
在所有我曾讀到過看到過的故事里面,許久沒有一個人如1900般讓我充滿了迫切的沖動,想要去理解他,懂得他,感知他。
他手指劃過鍵盤流淌出來的音樂,深情,動人,一如他不曾出口的情感表達。他慵懶典雅的身姿,孩童般純凈的天使面龐,清澈純凈的藍眼睛······當這樣的聲音鉆進耳朵,這樣的畫面印入眼簾,總是禁
不住心里的激蕩,大雨滂沱。不是難過,是深深的疼惜。是一種幸好遇見的慶幸與榮幸。
1900被遺棄在弗吉尼亞號游輪的頭等艙里,一個黑人煤礦工在一架鋼琴上發(fā)現(xiàn)了他。
因為是新世紀的第一天,養(yǎng)父丹尼給他起名叫1900。由于沒有相關(guān)的出生證明,丹尼擔心他被人抱走,所以1900從來沒有離開過船艙。他就在這船一樣大的搖籃里長大,他不知道海的盡頭還有其他世界。就像他單純地以為“媽媽”是一匹馬,一匹跑得很快的馬,一匹好馬。盡管如此,有養(yǎng)父丹尼的疼愛與照顧,1900的世界是溫情的。
可就在1900八歲的時候,唯一能夠給他庇佑的養(yǎng)父意外去世。懵懂中,年幼的他便經(jīng)歷了生離死別。
丹尼的葬禮上,迷茫無措的'1900聽見遠處隱約傳來一陣動人心魄的聲音。身邊的一個亞洲女人告訴他,這是音樂。就此注定,他此生將與音樂結(jié)下深深的不解之緣。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18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蕩氣回腸的詩意旅程電影,以回憶和現(xiàn)實交叉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一位名為1900的鋼琴天才在一艘遠洋客輪上的傳奇一生。那無處不在的鋼琴聲將觀眾帶入1900的心靈深處。影片采用浪漫主義風格,以嫻熟大氣的拍攝手法,時而氣勢磅礴,時而溫柔抒情的音樂,以及演員出色的表演,成功打造了這部經(jīng)典影片。
但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我相信99%的人會被這個電影里頭這種情節(jié)打動。這個片子拍攝起來既磅礴大氣,而又低沉深婉。有好多地方通過優(yōu)美的音樂來表達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這部電影在音樂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電影配樂史上,它現(xiàn)在經(jīng)常被當做一部教材來使用。
這部片子它獲得一種巨大成功還在于這里邊對于人生價值,社會內(nèi)涵的一種變現(xiàn)。其實,看了這部電影,你就會有體會,象征著我們?nèi)松^程中一種儉樸淡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是不就追求過分的欲望。這個船象征著我們理想當中淳樸的人生觀。陸地象征著無邊無際的欲望。1900堅守著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被物欲所俘虜。而這部電影最后,1900和弗吉尼亞號一起沉到海底象征著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對這種樸素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種基本堅守。這個電影的最大隱喻應(yīng)該是我們?nèi)松谑赖臅r候,你可以被一些無窮的欲望所沉迷,但是千萬不要忘記在合適的時候,回歸自己的心靈。在自己心靈里放著一艘像弗吉尼亞號這樣的船。在適當?shù)臅r候,我能不被物欲所迷失,能回到自己的理想之舟當中。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19
1900年的第一天,往返于歐美兩地的郵輪Virginian號上,負責郵輪上添加煤炭的工人丹尼·博德曼(比爾·努恩飾)在頭等艙上欲撿拾有錢人殘留下來的事物時,卻意外的在鋼琴上發(fā)現(xiàn)一個被遺棄的新生兒,裝在TD牌檸檬的空紙箱內(nèi)。由于堅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縮寫,于是丹尼不顧其他工人的嘲笑,獨立撫育這個嬰兒,并為了紀念這特別的一天,將他取名為:1900。
海上出生的1900(蒂姆·羅斯飾),在陸地上卻是個從未存在的人,沒有親人、沒有戶籍,也沒有國籍,大海便是他的搖籃,而他也隨著Virginian號往返靠泊各個碼頭,逐漸長大。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撫養(yǎng)1900的丹尼意外喪生,幸而奇跡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眾人被優(yōu)美的琴聲所驚醒,循著琴聲而往,居然是無師自通的1900在鋼琴前忘我的演奏著,動人的旋律打動了眾人,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
馬克斯(普路特·泰勒·文斯飾)在因緣際會下來到Virginian號加入樂隊伴奏,也因此見識到這位傳說中的海上鋼琴師1900,兩人因此結(jié)為好友。而1900在與發(fā)明爵士樂的傳奇鋼琴手杰利同船競技鋼琴琴藝之后,聲勢更是如日中天。但盡管馬克斯再三鼓勵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賦,1900卻始終未曾踏足陸地一步。直到他在為唱片公司錄制個人專輯時,意外見到船艙之外清秀動人的女孩,并在感動之余創(chuàng)作了《1900's Theme》。隨著女孩的下船離去,1900的心開始波動。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20
今天合肥這邊天空中下著不大不小的雨,也刮著不大不小的風,外面做完市場回到家已經(jīng)是晚上七點半了,就這樣,帶著滿身的疲倦以及無聊中的一絲絲期盼打開了這部電影《海上鋼琴師》。
說句公道話,剛開始看這部電影就感覺我看晚了,我應(yīng)該早點打開它,早點品味電影人生,因為導演的拍攝視角以及對人生的孤獨的詮釋就瞬間抓牢了我的眼球,我是一點一點看完的,中間都舍不得跳躍,因為分分鐘都是在講一個故事,生怕我的一個快進,就會讓整部電影索然無味。
It wasn't what I saw that stopped me, Max、 It was what I didn't see、 You understand that? What I didn't see、 In all that sprawling city there was everything except an end、阻止了我的腳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
上面這句是我最有感觸的,可能跟我從小到大的成長背景息息相關(guān)的原因,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和無奈,雖然有人看過后會說,這里講述的是一個懦夫,但不這么覺得,我反而被主人公的那份信念所打動,現(xiàn)在社會太浮躁,也太消弭,很多人已經(jīng)忘卻了自己當初的夢想,能堅持信念的人是很偉大的,那需要勇氣。
希望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網(wǎng)友們有機會能看看此片,因為他講述的就是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故事。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21
本片《海上鋼琴師》,顧名思義,有大海。所有一切發(fā)生在大海上。大海是藍藍的,是一種冷色調(diào),給人有一種憂郁,冷靜,孤獨。這也是鋼琴師1900給人們的感覺,把快樂帶給別人把憂傷帶給自己。給我?guī)肀容^遺憾是他在錄制唱片的時候偶然看到并且愛上的那位女孩(是那位手風琴匠的女兒),對愛情的憧憬使他曾經(jīng)“下定決心”要離開船去開始新的生活,甚至他想那張唱片送給她(唱片最終沒有送出去,所以被他親手毀掉),這或許也算是他唯一一次愛情來得那么突然,但卻是無可能的結(jié)局。最后他同這艘船一樣爆炸中消失在他出生的地方——大海中。1900的一生在我們看來是悲劇而又短暫的。似乎一切都那么憂傷和憂郁。但是同看全文除了開頭和結(jié)尾,給我都是一種暖色調(diào)的,亮麗的船上舞會,一切似乎都在熱鬧中進行。1900盡管是悲劇的,沒有父母,而養(yǎng)育他的丹尼父親又在他小時候不幸遇難,唯一美好回憶估計就是他的好朋友MAX和他那段不完美的朦朦朧朧的愛情。
當然本片的音樂也是獨樹一幟,一部好的影片離不開好的音樂和好的鏡頭剪切和轉(zhuǎn)換!逗I箱撉賻煛范嘟嵌龋械牡胤浇跤谡麄屏幕都是一個部位(Jelly Roll Morton輕蔑的微笑卻露出自己嘴里那兩顆門牙之間巨大的縫隙,其中一顆上面還有一小塊鉑金來補齊牙齒)都有深深的。而1900去偷偷親吻那個姑娘時,鏡頭是偷偷跟著1900,而后又在他前面、側(cè)面。鏡頭轉(zhuǎn)換也用的十分合理。總結(jié)來說,這是一部充滿深思,不缺乏哲理和幽默,具有浪漫主義的電影。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 篇22
而整部影片對于一九零零的刻畫則大多深入內(nèi)心,導演將觀眾帶入了一個自我封閉的純潔世界。彷佛是對這種心靈的美好希冀,但末了一九零零的與船共沉,又使人覺得這彷佛更像是導演對于這個時代之中純潔與美好的消逝,所表現(xiàn)出的深深的無奈。
要是說《海上鋼琴師》是朱佩賽·多納托雷導演對與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認知。那么在影片中,美國便是這種充滿利益與誘惑的混沌社會的具體反應(yīng)。彷佛所有的乘客從歐洲遠到而來,直至為映入他們眼中的自由女神而驚呼,摘下禮帽,大肆的搖臂,只為迎接那充滿大概性的美好未來。影片中的美國承載了大多人的夢想,諸如片中出現(xiàn)的小偷,一九零零說他總是會第一個發(fā)明美國,越是崎嶇潦倒的人越是充滿期待。而一九零零背道而馳。
正如一九零零的名字,他所處的時代是這個消滅時期的開始。他將自己拘束在這艘船上,實在是對廣闊世界的恐懼。正如他自己所說“使我害怕的,不是我所看到的,而是我所看不到的!”如許的幾句臺詞,發(fā)人憐憫。
這部片子本身也許并不想表達什么意義,就象一九零零那樣漫不全心的彈奏和憂郁,他很單純,地道,迷茫,卻不需要任何支撐力,就象在風暴中他也能優(yōu)雅如常的彈奏著只屬于他的華爾茲樂章,一九零零不停想聽聽海的吶喊,卻最終沒有上岸。愛便愛了,忘便忘了,想往便想往了,退卻便退卻了,生便生了,死便死了。如許舉重若輕的一生,象是從未放棄過夢想與尋求,又象是從未有過夢想與尋求。就象海一樣。
我覺得毛孔象通過了微電流,如許宿命的哲學的無法可想的對話,我們的生命也象一幅掛在墻上的畫。有什么樣的色彩、怎樣在塵土和光影中慢慢陳腐、怎樣在某一天某一時刻悄無聲息的失下來,或許都有過如許一次對話。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7-21
《海上鋼琴師》的觀后感11-07
海上鋼琴師的觀后感01-27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1-04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6-14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6-09
海上鋼琴師的觀后感06-17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1-23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推薦11-30
電影《海上鋼琴師》的觀后感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