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師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師心得1
不知不覺中,加入幼教中心這個大家庭已經有了一個月的時間.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在剛剛開始的工作中還有些手忙腳亂.對于新的教學環(huán)境,新的教學內容還感到有些陌生.有太多的東西等著我去學習,等著我去探討.
剛剛入園的第一天,張園長帶我熟悉園內的環(huán)境,讓我消除了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適應.在我感到力不從心時,園長給我一次次的鼓勵.在我對如何上課感到困惑時,教研組長認真的為我講解.在我面對課堂上不受控制的孩子們時,保健組長耐心的傳授我經驗,如何讓幼兒安全的度過每一天。園內的每一位老師都毫無保留的幫助我這個“新手”.
漸漸的工作進入了正軌,同事之間也由不認識慢慢變成了好友。從園長到普通的老師,我們總有很多共同的話題,我們是同事更是姐妹。上班了,談談工作;下班了,聊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的生活漸漸有了繽紛的色彩,而對于幼兒園的工作我也有了徹底的新的認識.
愛是老師最美的語言,每天我都會摸摸他們的頭親親他們的小臉蛋,問問他們早飯吃的是什么,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等等。當孩子們親熱的喊著李老師,嘰嘰喳喳的告訴我時,快樂洋溢在孩子們的臉上。我要把這份愛全身心地投入,愛護孩子們,了解孩子們,關心孩子們。
一天又一天,我感到孩子們已經喜歡我了,他們不但尊敬我,而且樂意接近我、親近我。每當我走進幼兒園或走在路上時耳邊總會想起一聲聲的問候,那一聲聲的“老師好”就如一陣陣的暖流涌入我的心田;這使我受到啟示,那就是:誰把愛的種子灑向人間,誰就能得到收獲。想到這些,我下定決心,嚴格按一名優(yōu)秀幼兒教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相對這些而言我所流的汗水是非常值得的。
此時此刻寫到這里,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幼兒工作的核心是“愛”,這是園長常常叮囑我們的話。我想說,我選擇了這個職業(yè),我要投入全部的身心熱愛這個職業(yè),無愧于這個職業(yè)。
幼兒園教師心得2
小班新入園幼兒,來到幼兒園這樣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有的幼兒覺得新奇而又開心,而有的幼兒則會表現出恐懼,甚至有大哭大鬧的現象出現。那么,如何讓每個幼兒都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呢?我認為: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幼兒的不同個性來對待。
首先,我要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有的幼兒第一天來園就哭鬧,那可能是孩子膽小,平時缺少外出的機會。對這類孩子,教師要想方設法多和他們做游戲,分散他們的注意。待他們情緒穩(wěn)定,可以和他們聊聊家常,以便拉近教師和他們之間的距離。使他們認為幼兒園很好玩,老師很可親,自然他們入園的焦慮情緒就慢慢消除了。其次,我要了解孩子不同的個性。如有的幼兒脾氣倔強、有的幼兒膽小怕事、有的幼兒任性、還有的幼兒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如xxx小朋友比較任性,玩玩具時,看見好玩的玩具就去搶。收玩具時又覺得自己沒玩夠也不肯收。又如xxx比較膽小,做任何事都得老師去“請她”。在對幼兒有初步了解的情況下,我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有的幼兒剛入園時很開心,可過了幾天卻鬧情緒了。這種幼兒,有的是在家長面前“發(fā)嗲”,只要家長一走,他們一會就沒事。有得幼兒則可能在園碰到了什么困難又較膽小。前者教師不必多理會,后者則根據不同幼兒進行引導。如xxx小朋友,她比較膽小,因為在園怕吃飯,怕睡覺而在入園時有哭鬧現象。對她,教師首先答應她的要求,然后可以在她不肯吃飯時喂她,讓她少吃一點。睡覺時同意她不睡著但要睡在床上。給她一個緩沖的余地,待她情緒穩(wěn)定后再作進一步的教育。這樣,她入園的害怕心理就會消除。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種幼兒,還有很多不同情況會隨時出現,對待隨時出現的問題,作為教師要在了解幼兒的情況下,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可以哄,有的可以冷處理,有的可以以榜樣的力量教育他們。使每個幼兒都能盡早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生活。
幼兒園教師心得3
新的時期,新的環(huán)境下,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學前教育管理經營者,在對自身工作進行重新定位的同時,應主動做到“六勤”,提升自己的管理經營水平。
“眼勤”,多學習
作為一名經營管理者的學習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要讀各種有字之書。應由系統(tǒng)的或有選擇的學好教育教學理論,有關學前教育的政策、法律法規(guī),各種來自報刊和網站的相關管理經營、教研文章,各種現代教育技術等。二是讀取實踐這本無字之書,通過各種工作會議、教研活動或網站,去觀察了解同行和保教人員在教育教學、教研活動等方面的改革創(chuàng)新動態(tài),多關注基層、班級及至整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變化。
“耳勤”,多聽意見
作為一名管理經營者不僅要多聽而且要會聽。一是要聽下面對具體管理人員的意見、做法是否符合師生的利益、群眾的利益,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的允許,不能居高臨下,以一種領導者或檢查者的身份出現,不能以一種專找保教人員差錯的心態(tài)進行,也不能以一種先入為主的定勢思維去聽,而是要以一種學習的心態(tài)和幫助保教人員的心態(tài)去聽。二是要聽課,把聽課變?yōu)槠氛n。在聽課中提高自己的“識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決策管理經營能力。
“腦勤”,多思考
學前教育管理經營者要注意在工作中培養(yǎng)自己的悟性,對各種問題進行思考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不同形式去切入。要善于在操作前、過程中和結束后進行“前思”、“中思”和“后思”,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東西,不能把自己的腦袋長在別人的肩膀上,更不能隨隨便便,無正主見,不帶腦袋地去工作。反之就由主動成為被動,其結果可知。
“腿勤”,多走動
凡是一名高級的管理經營者,一定要“下”走,不能上浮,坐屋指揮,多到班級、各個角落、方方面面掌握一手資料。二是要“上”去,多到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傾聽意見和關心,從中在物質和精神利益上受益。三是要往“外”走,多參加一些教研工作會議,學習一些外地園所的經驗。你不論往哪里走,都應帶著想法而去,帶著辦法而回。
“口勤”,常開口
對本單位的所見所為,應及時指導、協(xié)調、統(tǒng)籌安排。在行政上,及時處理所發(fā)生的不和諧音符和不協(xié)調事件,做到口開事完。在業(yè)務上,要講藝術,如評課,這是一種藝術,應重在點睛,要以一種尊重教師的心態(tài),不同地方應和教師交換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不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動不動對一節(jié)課下個“好”“中”“差”的結論,或分成幾條優(yōu)點幾條缺點,教無定法。在評課中,不能搞自己說了算,要通過和教師交流,讓教師從中得到啟示,有利于保教工作的開展,就起到了交流作用。
“手勤”,多動筆
一個優(yōu)秀的學前教育經營者的成功經驗表現,要善于“以寫促學”、“以寫促思”、“以寫促管”,再好的腦子不如破筆頭,通過寫、記促使大腦的運轉,從而生成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平時應注意自己的學術和生活積累,拿起筆頭寫自己的成功之處和失敗不足方面。這樣天長日久,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管理經營理念、教研能力和整體素質水平。
幼兒園教師心得4
今天早晨,我的同事貝貝媽媽告訴我:“你們班的孩子不得了,談論的話題怎么這樣復雜,昨天我家貝貝回來跟我講,殷子燁告訴小朋友——他不想活了。”我接著問:“那么,貝貝有沒有說他為什么不想活,他們什么時候談論這一話題的!必愗悑寢屨f:“貝貝也不知道他為什么不想活,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大概是他們自由活動時說的吧!”
聽到孩子口中講出了“我不想活了”這句話,使我很震驚,它會出自于我們大班孩子的口中嗎?于是我開展了調查,并進行了相關的實踐教育活動。
一、展開調查,尋找說話者,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
首先,設置問題情景,展開調查。
我采用選擇性活動的方法展開了調查,設置了選擇性的問題:活著是好還是壞?答案A:認為自己是幸福、快樂的孩子,活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答案B:認為自己是痛苦、不快樂的孩子,活著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將活動場地分為A、B兩區(qū),全班共31個孩子,選擇A答案的有23個,選擇B答案的8個。
其次,了解孩子選擇相應答案的原因。
選擇答案A的原因主要有:我有好朋友跟我玩,我很開心;如果我死了,爸爸媽媽會很傷心;如果死了,你就什么也看不到(眼睛作瞇著狀),什么事情都不知道,那多么糟糕(手一揮);選擇答案B的原因主要有:我在家里沒人和我玩,大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不理我;我們家里的人,在家不準我到外面和別的小朋友玩;我們班有的小朋友與我玩,有的不與我玩。
最后,尋找“我不想活了”的說話者,了解說出這句話的真實情景。
我以信任孩子們的心理狀態(tài)說道:“小朋友,老師今天聽到了一句話——我不想活,我想知道是誰說的,請他走到老師身邊來!币笞訜、戴鈺力兩人磨磨蹭蹭的低著頭有點緊張的走到我身邊。因為他們不知道老師會對他們怎樣。為了緩解他們的緊張感,消除其顧慮。我先肯定他們誠實表現的行為,對他們說:“你倆很誠實,表現很好,老師想知道你們?yōu)槭裁凑f出這句話,現在可以告訴我嗎?”殷子燁用手撓撓頭傻笑著說:“我是跟電視劇里的人學的,說著玩的,我又不是真的不想活!蔽疫@才明白為什么剛才在選擇答案時,殷子燁做瞇著眼睛狀,手一揮,說出的理由是:如果死了,你就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事情都不知道,那多么糟糕。他選擇了A答案,說出“我不想活了”的真正情景是他模仿電視劇的人物的言行,鬧著玩?墒谴麾暳x擇的是答案B,理由是什么,她一本正經的苦著臉帶著傷感的語氣說:“我在家里沒人和我玩,大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不理我;在幼兒園我們班有的小朋友與我玩,有的不愿意和我玩。我覺得沒意思,所以我不想活了!痹瓉,戴鈺力受同伴殷子燁模仿表演的影響,結合自身缺乏親人的關愛及與同伴間交往存在的問題,說出了“我不想活了”的話語。
二、圍繞孩子表述的真實想法所反映的問題,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
。ㄒ唬┳プ∑鯔C,與孩子共同淺談“生命的意義”這一話題,讓孩子懂得珍惜生命。
在真正了解到大班孩子說出“我不想活了”的原委后,我的想法是從正面引導,讓孩子知道生命的意義。為此,我以此為契機,引導孩子談論《生命的意義》這一話題,讓孩子初步懂得,每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不會復活,就會向小朋友講述的那樣,人死了,什么都沒有了,沒有了思維,一切都不知道,親人會多么傷心,是糟糕的事情。讓孩子知道人的生命的可貴,無論什么時候,大家都要好好珍惜,不可輕易的說出類似于“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殺”、“我要跳樓”等話語。此外,教育孩子要學會辨別是非,不要隨便嘗試或模仿一些不良的言行,避免出現意外,造成不良后果。
。ǘ┙o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增強其交往能力。
戴鈺力講述自己不想活的理由是:在家沒有人陪她玩;在幼兒園有的小朋友不愿和她玩,由此產生了消極的情感。從中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孩子需要親人和同伴愛。二是,孩子與同伴間的交往能力值得關注。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開展了下列相關的活動:
1.向家長發(fā)放倡議書,呼吁家長以及全社會來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其實,戴鈺力小朋友描述的這種現象并不只是表現在個別孩子身上。隨著社會的加速發(fā)展,競爭的激烈,家庭結構的變化,大多數家庭中,孩子的年輕父母整天忙著自己的工作與活動,無暇理到孩子,孩子的一切都有年長的祖輩照管,與父母的交往較少,爺爺奶奶們擔心孩子出現安全意外事故,限制孩子與他人交往;有的家庭不和睦或破碎,經常吵架,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據了解戴鈺力的父母曾鬧離婚,現在爸爸長期出差在外,媽媽也經常因工作需要經常外出,奶奶工作忙,平時都由爺爺照料,爺爺有時怕她外出調皮出事,不讓其出去和其他小伙伴玩耍。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父母的關愛、與同伴的交往需求得不到滿足,交往技能缺乏。因為交往能力低,與其玩的同伴就少,她感到了孤獨,心理產生了消極因素,。在幼兒園她常圍著我,有時拽著我的手,有時拉著我的衣服,時常還摘些小野花用紙一層層的包扎好送給我,輕輕的對我說:“老師,我喜歡你,讓我叫你媽媽吧,我做你們家的悠悠(我的女兒)。”我感覺到了她非常需要成人的關愛。所以,我通過班級網頁、班級留言板向家長發(fā)放倡議書——《請您多陪陪孩子》(詳見文章后面的附件),呼吁家長以及社會來關注年幼孩子的心理需求,年輕的爸爸和媽媽抽空多陪陪孩子,加強與孩子間的溝通與交流,讓孩子體驗到你們對他們的愛,讓愛呵護他們身心健康的成長,消除不良情感的影響,為其一生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
本班發(fā)放的倡議書,得到了部分家長的響應,有些家長主動與我們班級老師交流自己對孩子的關照不夠,并表示自己會盡量抽空陪陪孩子。原先從未和老師單獨交流的戴鈺力的媽媽向我們班級老師講述了自己家庭的現狀,她說為了孩子,她會和鈺力爸爸一起努力,給孩子多一點關心,F在出差在外的鈺力父母,常常抽空回家陪陪孩子,與孩子加強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親子間的情感,遇到一些育兒問題,能主動與老師聯系,咨詢科學的育兒知識與經驗。還經常詢問孩子在園的表現,積極配合幼兒園的各項工作。戴鈺力也比從前活潑開朗了許多,能夠積極地參與活動,做事情更專注,常常因為受到老師的表揚,而開心的露出笑臉。
2.深入了解班級孩子的交往水平,營造良好的班級交往氛圍,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孩子的交往能力。
。1)通過“和好朋友握手”活動,了解本班孩子的交往水平。
戴鈺力說在幼兒園有的小朋友不愿意和她玩,她覺得沒意思。我便順著她的話繼續(xù)追問:“在幼兒園我們班有小朋友不愿意跟你玩是嗎?他們是誰?為什么不愿意跟你玩?”其他孩子見狀有的急忙走到我和戴鈺力的身邊說道:“我愿意跟她玩呢,我也愿意……”頓時周圍的氣氛顯得異;钴S。戴鈺力在眾多同伴的圍擁下顯得不知所措。我臨時設計了“和好朋友握手”的活動,組織小朋友排好隊,由戴鈺力逐個去找平時樂意與她交往的小朋友,并和他們握一下手。如果平時不愿意或者從沒有與她玩過的小朋友,就不要和她握手。戴鈺力按照規(guī)則從排頭開始逐個的去找小朋友握手。此時其他孩子都想與戴鈺力握手,個個都將手伸出來,但是戴鈺力很有主見的與相關的小朋友握了手。最終全班31個孩子,她與12個孩子沒有握手。而這12個孩子根據平時老師觀察的情況分析,這些孩子在交往方面存在著兩個明顯的特征:一類是7個性格偏內向,不善言語與交往的孩子;另一類是5個自身與人交往的行為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孩子,如不禮貌、不懂得遵守規(guī)則、有攻擊性行為等。
。2)采用知識競答、情景表演、講故事、繪畫、唱歌與游戲等多種活動形式,開展《朋友》主題活動,增強孩子的交往技能。
根據上述情況,本班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交往水平有待提高。對于性格偏內向,不善言語及交往的孩子,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鼓勵他們敢于與他人交往,體驗與人交往的必要性和好處,最終樂意與人交往。針對不遵守規(guī)則或交往行為方式存在一定問題的孩子,主要讓他們懂得基本的交往技能,如:自身言行的文明,懂得分享、輪流、協(xié)商、合作等交往方式。為此,我利用班級課間休息或活動環(huán)節(jié)過度的時間段,進行了生成式的主題活動《朋友》。大班孩子已經具有一定交往技能的知識,如文明禮貌用語的使用,集體規(guī)則要遵守等,以知識競答的方式,再次提醒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言行文明,遵守規(guī)則才能順利地開展活動,這樣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朋友會更多;編排一些與孩子實際交往相關的情景劇,孩子通過演、看、評,增強了孩子的交往技能;師生共同收集有關朋友互相謙讓、合作、分享等友好相處的故事,激發(fā)孩子學會關懷他人,積極與他人相處的熱情;通過繪畫、唱歌等藝術表現形式,體驗與人相處的樂趣……
。3)營造平等和諧交往的班級環(huán)境氛圍。
通過《朋友》主題墻飾的布置,展示班級孩子友好交往的照片、繪畫作品和表揚欄等,營造了良好的外在環(huán)境。此外,我更加注意與那些交往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多交流,在幫助他們提高交往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增進師生間的情感。在日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我會刻意給孩子留有一定的時空,讓他們自主的進行交流,提供商討、合作、謙讓、分享等機會。
班集體主題活動《朋友》的開展,孩子的交往意識與欲望逐步增強,交往行為得到很好的改善,班級集體形成了良好的交往氛圍。
[思考與認識]
孩子的一句話“我不想活了”引起了我的思考,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得到的認識是:孩子要能健康地成長,不僅要在身體上受到照顧,還需要和社會成員進行交往,發(fā)生情感上的聯系。我們要對他們關愛,培養(yǎng)其社會交往能力。那么,家園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呢?我的思考是: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以情育情,培養(yǎng)孩子社會交往能力。
創(chuàng)設適宜的環(huán)境和機會,讓孩子獲得積極的交往體驗,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技能十分重要。主要的社交技能有:
。ㄒ唬┖湍老嗵幍慕煌寄。我們從禮貌用語和文明行為入手,進行尊重、理解、謙讓、友愛的情感教育。教育孩子在交往和處事中學會主動說“請”、“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禮貌語言,活動中能夠聽取和征求同伴和老師的意見,促進協(xié)商的成功,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
(二)共同分享的相處技能。孩子間相互交往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孩子良好個性情感的培養(yǎng)。因此,幫助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引導孩子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分享快樂,增進彼此友情尤重要。在家庭中,孩子一般與家人交往,進入幼兒園后,孩子的活動范圍就從家庭擴大到學校,交往范圍明顯擴大,他們與同伴交往,分享合作。為讓孩子感受在集體生活中與同伴交往的樂趣,可以定時讓孩子帶上自己心愛的玩具和喜歡吃的食物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在活動中老師可通過仔細觀察孩子的表現,有針對性的鼓勵孩子與同伴進行交往。
。ㄈ┫嗷ズ献鞯幕顒蛹寄堋8鶕髂挲g段孩子認知發(fā)展水平,利用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讓孩子學會交往,提高其合作交往的能力。愉快的交往經驗可以提高孩子自信心,自信心的增強又會引發(fā)孩子更強的交往主動性,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huán)。節(jié)日活動為孩子創(chuàng)設了愉快的交往機會,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活動之一。可充分利用孩子親子游戲、文藝演出、運動會等活動,引導孩子參與,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風采,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活動的主角。在全體孩子一起游戲和交往中,既擴大了孩子的交往范圍,同時又享受到活動的快樂,讓孩子無形中體驗到交往的樂趣及同伴間友好相處、相互幫助的快樂。
二、為孩子提供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幼兒的社會性需要社會、家庭、幼兒園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孩子社會行為的學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連續(xù)過程,家長和老師要共同教育培養(yǎng),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ㄒ唬┙o孩子樹立榜樣。老師和家長是孩子社會學習的重要影響源。模仿是孩子社會學習的重要方式,老師和家長的言行舉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孩子,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教育,形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ǘ楹⒆犹峁┙煌臋C會。家長要為孩子提供交往的機會,如:家中有小客人時,要鼓勵孩子拿出好吃的食物招待客人,拿出喜歡的玩具與小伙伴一同玩。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交往能力,而且也讓孩子在交往中學會了禮貌待人,懂得分享,增強了社會交往技能和本領。家長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邀請鄰居家的孩子在自家玩,或者到戶外參與孩子的游戲。游戲中給孩子提出要求,使他們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一起玩的樂趣。同時告訴孩子要善待別人,和伙伴友好相處,讓孩子學會謙讓,漸漸的孩子就能和同伴建立起一種和諧、親密的關系。
。ㄈ楹⒆觿(chuàng)造外出游玩的機會。家長應經常帶孩子外出散步和游玩,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引導孩子觀察周圍人的生活,鼓勵孩子與他們簡單地交往。如:看見老人、殘疾人,可以啟發(fā)孩子幫助他們,在公共汽車上為他們讓座,做一個樂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總之,要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不是憑說教就能達到目的的,而是需要社會、家庭、幼兒園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共同為孩子創(chuàng)設各種交往的條件和環(huán)境,并進行細心、耐心的引導與教育。鼓勵孩子多與他人友好交往,增強其交往認識與技能,使他們成為善于適應環(huán)境變化、協(xié)調與他人關系、活潑開朗的現代人,為今后的人生社會性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教師心得5
學前兒童做好進入小學階段學習的準備,是幼兒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研究表明,兒童在未來的學校生活中成功與否取決于其生理、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因素。聯合國有關資料提出:“兒童要為入學作準備,學校要為兒童作準備!币虼耍變簣@和小學如何“為兒童作準備”,是幼兒園和小學教師應該認真思考與研究的問題。
從幼兒園到小學,不僅產生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的轉換,更存在著教師角色、同伴關系、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期望等因素的極大變化。仔細研究與思考這些變化,對于我們“為兒童作準備”,解決好幼小銜接問題,會很有幫助。
首先,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在幼兒園,活動室布置得五彩繽紛,桌椅可以移動,游戲材料豐富多樣,有各種活動區(qū)、各類圖書、玩具,可供兒童自主游戲、觀察、娛樂,活動的空間較大。而在小學,教室布置比較單調,密密麻麻地排滿了桌椅,幾乎沒有活動的空間。幼兒期的自由、活潑、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轉換成學科學習、有作業(yè)、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huán)境。
其次,同伴關系的改變。兒童進入小學,在幼兒園里熟悉的小伙伴很少有機會在同一個班級,他們得面對陌生的新伙伴。而且他們在幼兒園游戲中的平行協(xié)作的同伴關系在小學的學習中增加了競爭的因素。
第三,行為規(guī)范的新要求。幼兒園以游戲作為基本活動,孩子們可以自由活潑、輕松愉快地學習和生活。而在小學,基本的學習和活動形式是上課。對兒童的學習行為和日常生活行為有了新的規(guī)范性要求。比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聽講,思維要跟著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作業(yè)要按時完成,日常生活要自理,等等。
第四,教師角色的轉換。在幼兒園,教師像母親一樣照顧幼兒的飲食、睡眠、冷暖、衛(wèi)生等,與幼兒有相當多的個別交流。在小學,教師固然也會去照顧兒童的生活,與他們個別交流,但其主要精力放在課堂教學、批改作業(yè)和班級管理上。
第五,對兒童的學習期望的變化。在幼兒園,孩子也要學習,但對他們的學業(yè)知識與技能還沒有嚴格的任務要求。進入小學以后,學業(yè)知識技能的學習是他們須完成的,語文、數學等主要科目的學習量大幅度增加,在質的方面也有一系列硬性的、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和要求,并進行相應的考核評價。教師和家長又往往以學生學科成績的優(yōu)劣來評價,并對其提出期望。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身心發(fā)展的外部條件發(fā)生了突變,而孩子自身并未形成適應這種突變的機制,這就造成兒童初入小學時的不適應,導致學習興趣低落、恐懼、焦慮等。筆者認為要改變這種局面,不是讓孩子去適應學校,而應該是學校去適應孩子。
首先,幼兒園與小學要多方面聯系與溝通,互相了解對方的教育教學特點,互相借鑒先進的經驗與方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減緩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兩個學段間的坡度。
第二,幼兒園要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適應性與學習適應性教育,而不是在大班臨畢業(yè)前作一些突擊性的訓練,或作一些諸如改變課桌擺放形式,延長課時等淺表性的工作。要促進幼兒在入學前作好良好的心理準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的堅持性。如訓練孩子如何堅持做完每一件事,如何聽明白別人講話,如何向別人提問和與別人討論問題。注重思維與能力的訓練,不搞知識的超前教育。
第三,小學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學習與借鑒學前教育重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重視自由游戲、幫助孩子積累各種各樣感性經驗的做法。教學中要善于將游戲引入課堂,注重形象、直觀,把孩子的興趣引導到主動學習中去。小學教師要研究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兩個學段間的突變時期,盡可能地減緩坡度。例如關愛每位學生,尊重理解他們學習、生活上的個性化要求,盡可能地與每位學生交流和溝通,增強親和力。在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上切忌簡單急躁,要循序漸進,自然養(yǎng)成,對孩子多些理解與寬容。
幼兒園教師心得6
一、一位老人語重心長的批評令人汗顏
去年冬季,有一位老人對我們語文教學的批評令人汗顏。
他是某街道辦事處的退休干部丁吉元先生。他多年癡迷于寫字教育研究,獨創(chuàng)了“杠桿式運筆法”,當他走進校園調查學生寫字的情況后說,“我沒想到這么多孩子執(zhí)筆的方法不正確!”著實讓我這名小學語文教研員如芒在背,恨不能找個地縫鉆進去。
學生的寫字,不講筆順,沒有筆畫,漢字的美感蕩然無存。但在此之前,大家竟然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若無其事,心安理得!語文教育最基礎的東西就這樣被遺忘了,丟棄了!
二、貌似強大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存在嚴重缺失
我們都知道,眼下中小學師生的工作學習負擔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學生學得苦,老師教得苦,原因就出自于強大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我們的學生為考試而學,老師為考試而教,一天到晚都緊繃著“追分”這根弦。
為什么在如此強大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之下,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會出現上述老人所批評的情形呢?這是因為貌似強大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其實漏洞百出,其最為嚴重的缺失在于:它不是出自教育教學的[!——empirenews。page——]“雙主體”——教師和學生,而是自上而下,強調管理者的他控而忽視教育主體的自控,最終導致教師和學生迷失自我,淪為跋涉在應試教育泥沼之中的“追分一族”。
(畫外音:這是怎樣一種畸形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種畸形的教學質量監(jiān)控,源自于教學質量觀的嚴重扭曲。扭曲的教學質量觀背后是什么?是扭曲的績效觀,尤其是政績觀。那么扭曲的政績觀背后又是什么呢?恐怕是扭曲的人生觀,扭曲的人性。
三、加強校本教學質量監(jiān)控刻不容緩
校本監(jiān)控的實質是師本監(jiān)控和生本監(jiān)控。學校、教師和學生應該在教學質量監(jiān)控中當家作主。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擺脫麻木不仁,皈依民族,放眼世界,走出“小我”,書寫“大我”。這才是新課程的宗旨。
比如回到寫字這項現行考試的盲點上來:以“課程標準”為指導,致力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強化目標意識與質量意識,從重視學生執(zhí)筆方法入手,書寫示范,嚴格要求,及時糾錯,防微杜漸,長善救失,把個語文教育做得堂堂正正,純純正正,問心無愧,嘯傲天下!
幼兒園教師心得7
“兒童性格涵養(yǎng)教學法” 系列教案是將儒家文化現代化的一套適合中國本土文化的學前教育教師專用教案。本教學法提倡將兒童性格養(yǎng)成與傳承中國優(yōu)秀文化相結合,在幼兒成長初期即根植中國特有的優(yōu)秀文化基因。這本書分為三個系列,四個主題。每個主題下又分多個小單元,從故事、繪本進入,加上適合學前幼兒年齡特征的情景表演、手工、游戲、音樂、美術、舞蹈等現代化教育手段,不呆板,不拘束,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以達到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幼兒性格及多元智能發(fā)展的效果,讓幼兒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中,養(yǎng)成仁愛、寬容、善良、執(zhí)著、專注、誠信等良好品格。我想,這正是這套教案最具創(chuàng)新的地方,也是我們學前教育研究真正應該重視的方向。
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有感: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yè)知識的引領”在《指南》的引領下,我將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調整自己教育思路,為每一位孩子創(chuàng)出一片美好的未來。
讀教師版《細節(jié)決定健康》有感:
教師被譽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可光輝的后面他們的亞健康問題又有誰人知?過重的工作壓力、家庭的重擔使得他們身心疲憊,無暇顧及自身的健康問題。教師也是“亞健康”的重要人群之一。教師保持健康的體質,即是對家庭和個人負責,更是對學生和社會的一種責任。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同時也應該多多關注自身的健康,讓身心都充滿正能量。
讀《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有感: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多讀一些關于幼兒方面的書是很有必要的,我們每天都在觀察幼兒的行為,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幼兒的學習,生活以及游戲。翻閱了《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這本書,讓我掌握并了解了兒童的具體信息,眼睛往往看到的并不是真的,而是要去觀察及記錄,才會知道孩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讀書只是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教育的意義,而我們通過自身情感的表達全身心的融入到孩子中去,用愛記錄下孩子人生的精彩點滴,才是對孩子最關懷備至的記錄。
讀《淺談幼兒園班主任管理工作藝術》有感:
如何管理好一個班級呢?一、要搞好班級教師之間的團結工作。二、做好幼兒一日常規(guī)訓練。三、做好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現在的很多小孩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面都有父母的疼愛,很多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只會考慮到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別人的感受,這種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發(fā)展.為了能夠有序地搞好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作為班主任老師來說,需要每周組織一次班級總結會議,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能夠及時的了解班級幼兒的動態(tài),為下一步的工作和教學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通過老師們的反饋意見,可以將學生在幼兒園的一些表現反映給幼兒家長,讓幼兒家長能夠及時的掌握和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幫助幼兒快速的成長。
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感:
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是孩子從小的榜樣。一個優(yōu)秀的媽媽才能培養(yǎng)出個優(yōu)秀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作為一位媽媽,也作為一位老師,我將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們樹立良好的榜樣。
讀《成長在路上》有感:
在感受書中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在幼教的海洋中無論是談理論還是說實踐,自己都缺乏一種反思、審視、辯證和理性,但是通過不斷學習,不斷修養(yǎng)自己的內涵,做到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我一定會擔負幼教的重任。
讀《麻雀學搭窩》有感:
麻雀光憑一張嘴嘰嘰喳喳,從頭到尾都在說窩容易。燕子不厭其煩,認真地講述搭窩的方法,可是麻雀只會評頭論足,不付出行動,直到最后也沒搭出一個窩來。用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話來形容故事里的麻雀是在貼切不過的了,有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不那么容易,需要用心付出大量的勞動與汗水,有些人面對不起眼的小事,總是抱著不屑一顧的態(tài)度。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愿做,袖手旁觀,最終只會兩手空空,什么也無法得到的。當今社會競爭非常激烈,唯有行動起來,將小事和大事簡單事和復雜事都做好,才能適應社會,否則只會被淘汰。
讀《守望新教育》有感:
書中闡述了作為一個事業(yè),新教育何以發(fā)展的如此迅速?如何從認識到認同,從認同到行動,從行動到堅守,從堅守到信仰。教育實驗是一項細致而長久的工程,需要通過一代人去影響另一代人,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故步自封,要學會等待,要耐得住寂寞。中國教育有許多弊端,新教育實驗要做的就是給教師和學生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個開闊無垠的精神視野,感受生活的豐富與人性的豐厚。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是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推動下,新教育實驗發(fā)展迅速。從05年開始,從小學逐步延伸到了幼兒園與初中,近幾年推廣到了普通高中與職業(yè)高中。十年的扎實行動與堅守,研發(fā)了一系列卓越課程,形成了豐富的研究成果。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增進了教育教學新理念,讓我相信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
讀《正面管教》有感: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該書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學習更正確、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環(huán)境下快樂健康的成長。
讀《怎樣做幼稚園老師》有感:
在讀完陳鶴琴先生的《怎樣做幼稚園老師》一書之后,我感觸頗深,陳鶴琴先生認為幼兒教師最重要的品質就是“愛”。陳鶴琴先生說過:對兒童要熱愛,一個熱愛兒童的教師,他是會全心全意的為兒童謀幸福,繼續(xù)不斷的改進自己的工作,幼兒教師的愛是幼兒教育的基礎,是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靈魂。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用“愛”去灌溉每一位幼兒,讓每一位幼兒都在老師的關心愛護下健康茁壯的成長!罢婀芙淌且环N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
讀《哈佛給學生做的1500個思維游戲》有感:
這本書雖然是一本游戲書,但并非簡單的游戲娛樂,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會發(fā)現自己的思維很受局限性,常常不知道它問的問題答案是什么?吹酱鸢笗r,又懊悔這么簡單的道理為什么都沒想到呢?所以在進行思維游戲時,你必須做出大膽的假設,判斷和預測,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用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模式去探究問題?梢娨粋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多么重要,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一定要打開思維,不要禁錮你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幼兒園教師心得8
幼兒自主學習是以尊重幼兒的獨立人格,發(fā)展幼兒個性為宗旨,以更好的發(fā)揮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用心性和主動性,在必須的環(huán)境中,幼兒按自我的意愿主動地學習,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新課程陶藝活動中教師在努力摒棄以往傳統(tǒng)的美術學習方式:“你說我聽,你示范、我模仿”的強調被動理解舊模式時,又應如何充分調動幼兒的用心性,發(fā)揮幼兒在認知、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陶藝的主人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fā),乃是激起學生對所學的資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笨梢,情境教學能把概念具體化,傳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兒的認識與情感相結合,使思維與形象統(tǒng)一,變灌輸為感悟,變說教為體驗,使幼兒全面發(fā)展。所以,應對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在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做到創(chuàng)境激趣、以趣激學、引導幼兒用心主動地參與學習,自主地探索獲得知識。
1、直觀演示,創(chuàng)設形象情境。
幼兒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具體動作思維、直觀形象思維處于優(yōu)勢地位。利用直觀演示法能夠寓教于樂,在教學中,我們運用電教設備再現教學資料情境或收集與資料相關的實物、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等,讓幼兒入情入境,借境悟理,進行自主學習。
如:在陶藝制作《各種各樣的汽車》活動中,我與幼兒共同收集了各種各樣汽車的模型玩具、圖片,并布置了《中華汽車展》環(huán)境,幼兒在好奇心驅使下,對汽車發(fā)生了興趣,以愉快的情緒用心參與到直接感受各式各樣的汽車中來。
由于每個幼兒對汽車都有必須的認識,大大激發(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作熱情,在制作中,十分自如,用心主動,想象力也十分豐富。于是,一輛輛形態(tài)各異,造型可愛的小汽車便呈此刻大家面前。
2、故事啟迪,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
幼兒愛聽故事,老師能夠借助故事的魅力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簡單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感悟道理。幼兒從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認,為幼兒自主學習帶給了條件。
如:在制作浮雕《神奇的手》時,我運用這個故事:“一天,有個小姑娘做了一個夢,夢見自我的手忽然變成了許多小動物,有孔雀呀、蝴蝶呀,還有小飛鳥呀,好多好多的動物,他們在由手變成的山呀,樹林里呀……”。
透過故事啟迪,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及時地、進一步地打開孩子們的想象之窗,有力地啟發(fā)和引導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幼兒表現的欲望十分強,小朋友們個個制作出了他們心中的完美世界,有的幼兒制作出了一座“手”房子,有的幼兒制作出了“手”汽球,有的制作出“手”花瓶……。
3、小品表演,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
愛表演是幼兒的天性,他們每當在表演情境中,十分興奮,會產生強烈的表演欲望,容易融入主角學習的情境中。如:有一次,在小品《可愛的貓》中幼兒們用自我的身體語言來表演貓在不一樣時候的神態(tài)和表情。
快樂的表演和模仿使他們不僅僅感受到快樂,同時進一步了解貓的形象和生活習性。在實踐基礎上,幼兒制作陶藝《貓》時體現了更豐富的資料。作品中有睡覺的貓;有玩耍的貓;有生氣的貓;有高興的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直接體驗。
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使教育資料具體化,更能使幼兒從簡單愉快的氛圍中領悟道理,學到知識,到達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二、大膽放手,給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
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我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系!币虼,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多方創(chuàng)造條件,為幼兒主動學習帶給時光與機會,讓幼兒與環(huán)境、與同伴、與老師等之間進行多維互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幼兒。幼兒透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努力去發(fā)現,探索新知,學習新知,同時也學會學習,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給幼兒親身體驗感受的機會。
綱要中指出:幼兒美術活動應以幼兒為本,應注重活動前的體驗,讓幼兒在實地、實物、實景、實情中進行情感受體驗,發(fā)現環(huán)境、生活和藝術的美,并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幼兒的感受力。如:在《蔬菜》制作中,我先讓幼兒參與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并讓幼兒參與布置“蔬菜天地”環(huán)境。并引導幼兒用各種方式進行自由探索。
我除了引導幼兒用眼觀察、用手觸摸,用鼻子聞,并鼓勵幼兒剝開豆夾、剝去芋頭的皮、切斷蓮藉等方法“解剖”蔬菜,還引許幼兒邊觀察邊與同伴交流討論,使幼兒充分體驗、感知蔬菜的特征。幼兒說:“黃瓜摸上去會刺刺的”“空心菜的梗中間有個洞”“蓮藉切開有許多洞洞”“芋頭愛穿一件衣服”“四季豆長得像泥鰍”“青椒長的像燈籠,中間是空的,里面有很多的籽……”這是多么生動,真實的體驗!幼兒透過自身的用心探索,獲得了有關蔬菜的名稱與外形特征以及內部構造等知識,為幼兒的陶藝創(chuàng)作積累了經驗。
2、給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的機會。
在陶藝制作時幼兒能夠用自我表達的方式,來塑造不一樣的藝術造型從而讓幼兒能自由表達自我的情緒、情感及思想等。因此,教師要為幼兒陶藝創(chuàng)作帶給多種展示方式,讓幼兒有充分的機會根據自我的興趣及水平來表現、交流、分享。
。1)給幼兒自由選取表現形式的機會。
如:在《蔬菜》制作中,允許幼兒自由選取表現形式。能夠制作成平面的、立體的、組合的。
(2)給幼兒自由選取不一樣材料進行組合的機會。
如:為幼兒帶給了牙簽、棉簽、廣告顏料、橡皮泥、各種色紙、卡紙等各種材料,允許幼兒根據自我的喜好選取,調動幼兒的學習用心性。
。3)給幼兒自由結伴的機會。
在活動中,允許幼兒自由選取同伴進行合作,允許幼兒個人創(chuàng)作。幼兒在活動中自由度大了,學習的用心性也提高了。
三、啟發(fā)、引導,促進幼兒自主學習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同時,幼兒是一個個體,個性不一,潛力有別,知識經驗缺乏或認知策略不當,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無法對事物進行深入的探究。所以,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老師的適當引導。即在適當的時機進行點撥,借助當時的情景、材料、提出問題,起輔墊導向的輔助作用。
1、當學習活動出現困惑時,教師提出問題給予適當的點撥。
幼兒在制作陶藝中有時會被單調的制作手法感到厭倦和困惑時,會對學習陶藝失去必須興趣。此時教師應及時給予點撥,能為幼兒掃清參與學習的障礙,以將鼓勵幼兒以更高的熱情參與學習。當然,我們說得“點撥”不是傳統(tǒng)的講授法而是強調幼兒的主體性,注重啟發(fā)式,在幼兒踮著腳且夠不著的狀況下,教師給予點撥。如:在一次制作《蝴蝶》活動中,毛毛用陶泥來做蝴蝶的身體,按以前的方式我們還會同樣的材料來制作它的翅膀。這時她說:“還用陶泥做蝴蝶的翅膀那多難看!”她開始表現出焦慮和困惑,同時失去了制作的興趣。這時,我對她說:“我們還能夠利用哪些東西來做它的翅膀使蝴蝶更漂亮?”經我的啟發(fā),她在區(qū)角找來了很多不一樣的材料,透過不斷的嘗試,最后用透明塑料薄膜來當蝴蝶的翅膀,毛毛解決了難題,同時在突破了舊模式時也獲得了成功。教師的適時介入,給予點撥,次引發(fā)幼兒繼續(xù)學習、探索的興趣,并讓幼兒明白了陶泥與其它材料共同制作會出現不一樣的效果。
2、提出問題,激發(fā)幼兒繼續(xù)參與學習的興趣。
在活動中,教師可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幼兒想象與創(chuàng)造,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推向新的高潮。而我們教師所提的問題應能引起幼兒探索的需要,能激發(fā)幼兒自主學習,同時能讓幼兒運用自我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并能將原有經驗和獲得的新知識整合起來,促進各方面潛力的發(fā)展。如:在制作頭像《搞笑的.表情》,當幼兒造型好頭部的輪廓時,我就提出了啟發(fā)性的問題:“在你哭的最悲哀的時候眼睛會怎樣?”“生氣時又有什么變化?”“個性高興時臉又會怎樣變”……幼兒在這些語言的啟發(fā)下,思維得到拓展,出現了創(chuàng)作的高潮。制作出了各式各樣的臉部表情:有的笑的彎了嘴;有的哭的腫了鼻子;有的生氣的五官都皺在了一齊……。
3、正面評價,增強幼兒自主學習的信心
信心是幼兒發(fā)展的推動力。評價的科學合理,能夠促進和提高學生學習用心性,F代心理學認為:學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圍中,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提出問題,發(fā)表意見,才有新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我們要本著素質教育的精神和“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思想,把評價核心放在推薦性的指導的基礎上,鼓勵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想和動手潛力等多方面的潛力上。對幼兒活動中的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用心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鼓勵、表揚、贊賞的評價語言對幼兒具有神奇的激勵作用,不僅僅能激發(fā)幼兒用心主動地參與學習、投入學習,而且能讓幼兒在不斷受鼓勵的情感體驗中樹立參與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幼兒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給予夸獎。
幼兒的世界是幼兒自我去探索去發(fā)現的,他們自我所探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們自我發(fā)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活動中,教師應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愛好,更多地給幼兒以自由,讓他們有進行創(chuàng)造活動的權利和機會,使他們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實踐活動中,充分用眼、手、腦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幼兒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記得剛開始來幼兒園工作時,我什么都不會,天天圍著孩子轉,而不是孩子圍著我轉,但在這一年的工作中我懂得了許多以前不懂不知道的事情,也學會了怎樣處理好同事之間的關系,也學會了做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師,讓孩子更加喜歡你,記得前不久有位朋友問我,你天天帶小孩辛苦嗎?小孩哭鬧了,你怎么辦?我當時就面帶微笑的告訴她在社會上沒有什么事情是不辛苦不累的,雖然累,但是我覺得我的生活很充實很滿足,我的笑容來自于這群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因為這群孩子我的笑容從沒有離開過,只有你真正付出的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贊賞。
以前每當孩子哭鬧時候,我就會特別煩特別累,甚至不想從事這份工作了,但這時我自己總會在心里默默的安慰自己說這都不是事,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有什么事是你不愿意做得,時間久了孩子們熟悉了就會習慣的不管做什么才開始都會有一個適應期,這個期間過來就會慢慢習慣,并且喜歡,所以每當煩惱或者不開心的事情向你走來時,你都要學會心靈的安慰,自我安慰也是得到進步的第一步法。
孩子們一張張青春的面孔,孩子們的熱情,孩子們的愛,已經溫暖了我的心,我清楚的知道我從事的是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我所走的是一條充滿青春氣息的綠色道路,我在給孩子們的愛應該是真摯的、無私的愛,在孩子們生病需要關心的時候最需要爸爸媽媽給他們帶來關心、呵護,同時也需要老師悉心的照顧、關心著他們,我知道孩子們需要老師帶給她們美麗的笑容,同時我也知道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能把這種壞的情緒給孩子們,孩子們的心靈是最純凈的海水,孩子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真、善、美”,的童話,所以有不開心的事情,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要在他們面前展現的是一張善良充滿微笑的臉,每當我走進幼兒園都要換一個角色,不再是女兒,而是孩子們最好的朋友,孩子們最喜愛的老師。
生活對于我們每個人在世界上來說都是重復著昨天的節(jié)奏,而我要告訴生活,我愛上這群吵鬧孩子,因為這群孩子,我更加我愛上了這份幼教工作。
幼兒園教師心得9
園長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還必須要處理好幾個關系;教研與培訓的關系,幼兒園的需要與教師個體發(fā)展需要的關系,整體水平與個體差異的關系,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幼兒園目前的需要與長遠發(fā)展的關系。研訓一體的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使我們研訓目標達成度不夠,其主要原因在于園長在研訓一體的模式中如何定位。我認為在研訓一體中,園長角色定位應該是這樣的:
。ㄒ唬﹫@長應是學習者
幼教的研訓一體能否以得順序開展,如何逐步用素質教育的思想優(yōu)化幼兒園保教活動的過程,將其落實到各個學科,落實到每個教師的教育實踐和教學行為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長,一園之中園長的教育觀念、思維方法、行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一所幼兒園的發(fā)展;影響著園內教師,所以園長的學習就顯得極其重要。園長要加強自身學習,學習現代管理思想,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學習幼教法規(guī)文件,獲得最新的教育教學信息,迫使自己站在幼兒園發(fā)展的制高點上,不斷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夠在研訓中起榜樣的作用,導向的作用,爭取做學習型的管理者。
。ǘ﹫@長應是組織者
l、園長要成為研訓一體工作的發(fā)動者。園長給教師以思想上的務虛,聯系社會大背景,關注整個教育形勢,結合幼教改革及本園實際,向教師作宣傳,要經常向教職工談辦園思想,激發(fā)教師的主體性。從情感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教研成為來自教師自身的需要;從思維方式上,要調動教師的興奮點,擴展教師思維的角度;從行為上,使教師不僅僅是學了理論,有了觀念,而是要教師真正行動起來。教師角色行為的豐富和完善,教學技能和能力的真正形成,離不開實踐這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2、園長要成為研訓一體工作的策劃者。研訓要有專題,在選擇專題時、要把握好三個方面:
。1)把握好教育改革的敏感點,比如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已成為幼兒園應該解決的核心問題,如何使教育目標、活動設計落實到孩子身上,促進每個孩子發(fā)展,這是需要教師去思考、去探討的。
。2)把握好本園的實際,要對隊伍現狀有一個清晰的分析,找到適切的專題。
(3)把握好教師發(fā)展的需求,教研專題來自教師,是教師在保教活動中、在教育教學上的需求,以解決教學中的問題為主。園長要努力尋求上述三者的結合點,并以此為抓手開展研訓工作。
3、園長要成為研訓活動的參與者。園長工作千頭萬緒,但一定要擠出時間,保證參與研訓活動,園長的參與不僅是對研訓工作的重視,也是抓住時機了解教師,發(fā)現教師的閃光點。教師是否被關注將直接影響他們自我發(fā)展的積極性,同時園長在整個研訓過程中,要起指導作用,能發(fā)現間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引導教師掌握以教學活動為出發(fā)點的教學遷移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要起傳遞作用,將園長自己學習后對教育理念的認識,對教育信息的理解傳遞給教師;要起導向作用,使研訓主題不斷深化,發(fā)動教師共同研究整理歸納,反饋到下一輪的研訓框架設計中,使教師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4、園長要成為研訓活動的反思者。在徐匯區(qū)多元化辦園體制、多類型辦園模式的沖擊下,園長都將意識到幼兒園的辦園質量是生命線,而保教研究則是質量的關鍵,因此園長要學會反思,反思已成為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人往往在反思中提高,不會反思就不會進步,我們也要引導教師學會反思,提高思想力。比如,我們要改變以往重課前研究輕課后反思的傾向,不僅會點評他人,也會反思自己。但是園長在組織反思的過程中,要注意幫助教師調整心態(tài),鼓勵、保護教師的積極性,看到教師的進步,支持教師的創(chuàng)造思維,善于提升教師的教育行為,為其以后的探索實踐奠定情感基礎。
。ㄈ﹫@長應是服務者
園長要為教師的個體發(fā)展和幼兒園的群體發(fā)展提供服務,創(chuàng)設條件,提供機會。積極利用各種有利因素,如教研中的自培,借鑒外界的力量,抓緊假期中的培訓,開展園際,學區(qū)際、區(qū)際的教學展示交流,利用家長資源、社區(qū)資源等,調動一切有效手段,使教師有學習的機會、表現的舞臺、施展的空間,滿足教師的發(fā)展需求。
園長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還必須要處理好幾個關系;教研與培訓的關系,幼兒園的需要與教師個體發(fā)展需要的關系,整體水平與個體差異的關系,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幼兒園目前的需要與長遠發(fā)展的關系。
總之,學前教育的研訓一體化,園長要把它作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作綜合分析、整體思考,并與幼兒園的常規(guī)管理、隊伍建設、保教研究相結合,使教師在學習中提高,在實踐中進步。
幼兒園教師心得10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墩撜Z》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60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27年,畢加索一生共創(chuàng)作2萬多件藝術作品。如果不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對所從事的工作感興趣,會取得這樣的成就嗎?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一致認為,一個人如果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會自覺自愿的去鉆研學習,并能激發(fā)出驚人的毅力和勤奮,使其以專著的經歷、忘我的精神從事這一活動。幼兒對繪畫有一定的興趣,但這種興趣往往是不持久的,大多伴隨著活動的開始而開始活動的結束而終止,猶如曇花一現。所以需要老師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加以培養(yǎng),使之保持持久。因此,如何培養(yǎng)兒童學美術的興趣是值得當前美術教師探索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可以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
幼兒喜歡色彩鮮艷,形式新穎,富于情趣,心其移動的教學內容。根據之一特點,在選編教學內容,要由簡到繁始終遵循趣味性的原則。
動物是幼兒的朋友,如《快樂的金魚》、《烏龜一家》、《娃趣》、《我的大象朋友》等是幼兒所喜愛的內容。生活是繪畫的源泉,動畫片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也引起幼兒的興趣。如;《早操》、《跑步》、《郊游》、《我的爸爸和媽媽》、《馬路上的汽車》、《三個和尚》、《阿凡提》、《恐龍世界》,這許許多多有趣的繪畫內容,極大的激發(fā)了幼兒參與繪畫的興趣,促使有認真地完成作業(yè)。
手形畫和手紋畫極富童趣,對幼兒更具吸引力。利用手形當畫具,通過手指的造形,稍加增減造型和涂色,一幅情趣盎然的兒童畫躍然紙上。在擺手指的繪畫過程中,幼兒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感受繪畫的情趣,在許多手形畫教材中,篩選出幾種有聯系的內容進行組合,使之成為系統(tǒng)化單元式教材,更具趣味性和情節(jié)性。如:《秋天的樹林》、《農家樂》、《海底世界》、《和平》、《有趣的動物頭像》。每一單元做四至五個練習,在進行單元化教材的選編過程中,充實進許多趣味性強的畫種,如:剪紙畫、染紙畫、紙板畫、實物拓印畫等。
中國畫,是祖國畫壇上的奇皅,是國之瑰寶,用毛筆畫畫對幼兒卻是難度,但也有著神秘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由于中國畫神奇的魅力和獨特的用筆、用墨方法,這會深深的吸引和鼓舞幼兒。在作畫過程中,幼兒會始終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畫之中。
二、教學方法的趣味性,是培養(yǎng)幼兒繪畫興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幼兒都喜歡聽故事。為培養(yǎng)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在引導觀察范畫時,把畫面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將給幼兒聽,把引導觀察這一關鍵教學環(huán)節(jié),變成了又聽故事又觀察的形式,是幼兒變被動觀察為主動觀察;有時在出示范畫之前,可用猜謎的形式引出主題,或者把繪畫內容編成兒歌讓幼兒根據兒歌內容畫畫等。例如意愿畫《歡樂的池塘》,這課是讓幼兒聽故事畫畫!霸谝悦利惖某靥晾镒⒅鞓返那嗤軏寢尯秃⒆觽,他們有許多好鄰居,有螃蟹大哥,有烏龜大叔,還有許多小魚弟弟。有一天鴨媽媽帶著孩子來池塘作客。他們唱歌跳舞真快樂。”由于采用了適合幼兒特點的趣味性教學方法,這種于教育與游戲之中的方式,對幼兒來說是極其重要和有效的,這不僅使幼兒的繪畫能力、審美情趣得到提高,同時,也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蘇彭城小朋友,每次繪畫作業(yè)等能用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講述出來。而且又獨到之處。在畫貓頭鷹時,范畫上面有一只貓頭鷹,這位小朋友畫了兩只貓頭鷹。一大、一小翅膀打在一起,像是拉著手,大貓頭鷹站在樹枝上,小貓頭鷹在空中懸著。蘇彭城小朋友說:“這只大貓頭鷹是媽媽,他教孩子學降落呢。媽媽用翅膀拉著孩子,是怕孩子掉下去,現在媽媽落下了,孩子還沒落來!庇械挠變簡枺骸靶∝堫^鷹的爸爸呢?”,蘇彭城回答:“爸爸沒有來,在家里做飯呢。”多么天真的想法,多可愛的孩子。
三、培養(yǎng)兒童的生活情趣,激發(fā)他們學美術的興趣。
美術是一門藝術,它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能給人一種向往及無限的樂趣。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對生活充滿了幻想.生活美是兒童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來源。絕大多數兒童總喜歡表現旅游、課間、家鄉(xiāng)、太空、海底等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題材,這說明兒童對表現自己的生活題材是非常感性趣的。因此,讓兒童在美術課中充分表現自己的生活題材,激發(fā)兒童的生活情趣,是培養(yǎng)兒童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參與豐富的集體生活和社會生活,培養(yǎng)孩子們的生活情趣,讓他們品嘗生活的樂趣。例如,我在教《秋游》一課之前,正好是學校組織學生去杭州秋游,在游玩過程中,我有意識地指導他們仔細觀察周圍的景物,并和他們討論秋游的感受,孩子們爭先恐后、興致勃勃,發(fā)言十分踴躍,回校后,他們把秋游時所見所聞的真實感受用線條、色彩等美術語言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作業(yè)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這樣,兒童在感受、體驗自己生活樂趣的同時,也激發(fā)了美術創(chuàng)意,培養(yǎng)了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
四、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造作品的能力,激發(fā)們學美術的興趣。
美術是一門造型藝術,美術教育是對兒童進行認識美,愛好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教育。調查發(fā)現,對學習美術缺乏興趣的往往是那些不善于創(chuàng)造作品的學生。我在美術教學中,善于發(fā)揮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把培養(yǎng)兒童的學習興趣建立在讓他們學會創(chuàng)造作品的基礎上。例如,我在上《拔蘿卜》一課時,發(fā)現一位學生畫了這樣一幅畫:老公公、老婆婆和幾個小朋友一起拉著蘿卜葉子拔蘿卜,結果蘿卜沒拔起來,卻把蘿卜的葉子拉斷了,大家都摔了一跤。這幅畫雖然與拔蘿卜的故事相去甚遠,但我覺得這位學生的想法既合乎情理又與眾不同,至少這種創(chuàng)造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于是,我因勢利導,積極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孩子們大膽想象,結果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這說明,一旦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發(fā)揮,學習的興趣將會大增。由此可見,要讓兒童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造作品。而目前,一些教師過分強調讓學生臨摹他人的作品,不夠重視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這是導致兒童美術創(chuàng)造力不強,學美術的興趣不濃的一個重要原因。美術教學必須“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
五、提高動手能力培養(yǎng)繪畫興趣
培養(yǎng)幼兒用繪畫和手工充分表現自己對周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發(fā)展幼兒手部肌肉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術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兒美術教育的任務之一。幼兒的繪畫、泥塑、剪紙、折紙及廢舊物利用,手編、布工等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無一不是在手的協(xié)調操作下進行的。因此,幼兒園的美術教學對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小畫家亞妮從小跟爸爸學畫,家長外出,她就在家畫這畫那,她喜歡猴子就反反復復畫猴子,四歲左右就能畫出各種姿態(tài)的猴子。前不久測查的12.5%動手能力強的幼兒,據了解,有2/3的幼兒入園早(22.5歲),從托班就開始接受正規(guī)的美術教育,捏、撕、貼、折、涂等,延續(xù)至中班,動手習慣逐漸形成,1/3的幼兒自幼受家庭熏陶,有的愛畫畫,有的愛剪紙,有的喜歡制作玩具。可見,教幼兒從小開展一些簡單的剪剪、畫畫、貼貼等美術活動,將有利于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六、增強幼兒對繪畫的自信心,保持繪畫興趣的長久性
幼兒天生對繪畫有興趣,但這一興趣不穩(wěn)定,在遇到困難活看到其他新鮮實物時容易轉移和失去。為了讓幼兒的繪畫興趣保持長久性,應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1、用鼓勵性的語言,增強幼兒對繪畫的自信心
“大膽、自信、仔細、多練!薄翱粗y,畫起來就不難了!薄安慌庐嫴缓,就怕你不畫。”這幾句格言是教師為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經常用一鼓勵幼兒的話。逐漸的這些格言變成了幼兒的行動和幼兒的話語,經常能聽到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輕聲說:“看著難,實際上不難,是嗎?”“對,看著很難,實際畫起來一點也不難,只要認真就能畫好!
有的幼兒由于性格內向,自信心不強,在繪畫活動中表現不積極,有的干脆不畫。為了樹立幼兒的自信心,教師在講解示范繪畫方法時,把整個畫花分解成幾個部分來講解。語言帶有鼓勵和啟發(fā)性。“這幅畫看著難一些,我們把它分開看,一部分,一部分的畫,一點都不難,老師相信,每位小朋友都能畫出很美麗的畫!
在講評作業(yè)和巡回指導的過程中,一肯定幼兒的成績和鼓勵幼兒大膽作畫為主,一巧妙的方式指出幼兒繪畫中的不足。例如“××小朋友很聰明,畫得真好,如果這里再添上幾筆就更好了!薄敖裉,全班小朋友都畫得很好,老師很滿意,很高興!弊鹬睾捅Wo幼兒的自尊心,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是每一個又教工作者的責任,長期堅持讓幼兒在成功和自信當中學習,幼兒會把教師當作知心朋友,教師能更易于引導幼兒去探索和學習,使幼兒的繪畫興趣長久的保持下去。
2、抓住時機,及時教育,來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每次辦幼兒畫展,幼兒間的討論,家長的議論,誰畫得好,誰畫得不好,使得到好評的孩子美滋滋的,沒得到好評的孩子情緒低落,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響著幼兒的學習態(tài)度和效果。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抓住時機,在幼兒間展開“我畫得好,小朋友畫的也好,都要繼續(xù)學習”的討論,幼兒間你一言我一語的相互鼓勵著,教師把幼兒零散的語言,一總結性發(fā)言的形式肯定幼兒的成績,鼓勵引導幼兒繼續(xù)大膽畫畫,使能力稍差點的油而不失去信心,能力強的幼兒不至于驕傲,樹立更高的學習目標,讓全體幼兒在自信和成功中感受喜悅。
幼兒園教師心得11
本學期我參加了區(qū)教研室組織的現場園際教研活動,觀摩了4所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開闊了眼界,進一步促進了我專業(yè)知識的更新和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在這里與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學習體會。
一、首先是從參與者的角度來說,這次教研活動給我的感受:
(一)多樣的教研形式:
此次的教研活動的形式是多樣的,有討論式、答辯式、交流式、教育活動觀摩式、研討式等,多種形式的綜合運用,提高了廣大教師參與的熱情,增強了教研效果。
。ǘ┲鲃拥膶W習方式:
本次教研較多地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參與式教研模式,使參加的人員不再是被動的聽眾和記錄者,而是主動的學習者。教研室為我們大家營造了一個寬松、積極的學習氛圍,先通過到各個班級觀摩生活、游戲、運動活動,為大家提供思考、交流、討論的機會,然后再集體觀摩一節(jié)教學活動,之后大家以小組的形式分組討論,通過交流討論和集體分享的方式構成觀點的相互碰撞,再通過大組的匯報交流,充分調動了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智慧,發(fā)現和得到了許多新的信息,大家都體驗到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
二、其次是從幼兒教師的角度來說,這次教研活動給我的體會:
。ㄒ唬└铝私逃^念:
通過對《課程指南》的再學習、再解讀,使我進一步更新了觀念,提高了認識,并領悟到教師必須要緊跟時代的節(jié)奏,努力成為一個擁有現代教育觀念的教育者,一個具備多種素質的組織者,一個在實踐中不斷自我反思,自我構建的研究者。努力做到以幼兒發(fā)展為本,使幼兒教育成為幼兒愉快的學習過程,使幼兒園成為兒童的樂園。
在這次新課程的實踐觀摩中,我深深地體會到:4所幼兒園的教師都能以多種形式有計劃地將總目標化解于一日生活各環(huán)節(jié)中,并采用游戲化的教育教學方式來進行,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園的主題綜合教育真正成為促進幼兒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中介和橋梁。如: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整合意識都非常強,選材的內容都來源于主題活動,活動中教師能注意捕捉孩子生成的內容,教師的提問都是比較開放的,使幼兒以往被動的知識接受,變?yōu)槿缃裰鲃拥奶剿骱蛯W習。
。ǘ┙逃袨榈霓D變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幼兒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轉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真正建立教學過程中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將過去的“一言堂”變?yōu)椤叭貉蕴谩,把幼兒當作學習的主人,并注意營造出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幼兒大膽提問,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努力培養(yǎng)幼兒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如:4所幼兒園的老師們在游戲活動中,能利用各種空間為幼兒創(chuàng)設優(yōu)美、溫馨的游戲環(huán)境,游戲中注重對幼兒的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傾聽幼兒的談話,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表現,充分體現了孩子們的學習自主性。在區(qū)角游戲中,老師們還有意識地將主題活動的內容和區(qū)域整和在一起。使區(qū)角游戲透過游戲的形式,促進孩子多種知識經驗的積累和各種能力的發(fā)展。
在新課改的指引下,教師們還將課程內容滲透至生活活動之中,如:為幼兒創(chuàng)設生活化環(huán)境,盥洗室有圖文并茂的提示語、各種清潔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各班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能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滲透不同的安全教育。讓幼兒充分活動和自主學習,使他們產生積極的生活體驗,在他們的親身實踐中得到最全面、最完善的發(fā)展。
這次學習,我最大的收獲在于對二期課改的研討中,使我的教育觀念有了很大改變,作為老師我更關注了孩子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注重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并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不斷地學習與實踐,在不斷的困惑、疑難和反思中我感受著課改實踐的艱辛和快樂。
在二期課改的實施過程中,我的觀念在改變,教育教學行為也在逐漸改變,但在這一系列的改變中,我也感到了困惑:二期課改注重發(fā)揮孩子地自主性,讓孩子徹底的解放,這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老師的任務也越來越重,特別是一些記錄、書寫的東西特別多,這些占去了老師大部分的時間,如何把課程更進一步地理解、滲透,特別是在主題的開展過程中,怎樣把握好幼兒的生成課程,更好地發(fā)揮幼兒地自主性,對孩子的出現的一些行為表現如何用科學的理論來評析,我在這些方面往往會出現“干著急”而無從下手的情況,所以還需要我繼續(xù)努力地學習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專業(yè)技能,關注發(fā)展中的幼兒,與幼兒同成長,做一位積極進取敢于嘗試,不斷總結的行進者。
我想信新課改的明天會更燦爛!
幼兒園教師心得12
一、背景分析
不同課程范式其課程管理也不同,這主要是由課程的價值取向決定課程管理的范型。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倡導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課程理念,從而導致幼兒園課程管理轉型,由課程的外控型向自控型轉化,以保障課程改革的順利實行,由此我園建構與實施了支持性班級課程管理,其中“三四四”操作要點中非常推崇的是“分權”“自主”。但是權力下移后怎么來保證保教質量的優(yōu)質呢?如何來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自主能力呢?課程管理轉型期中的種種阻力與困惑,對園長課程領導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
我們認識到:課程管理的改革,其真諦就在于把握好一個度。在課程管理發(fā)生轉型的過程中,幼兒園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條件,決定這種轉變的程度,我們力圖在這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求平衡點。
二、尋找課程管理轉型期中的主要沖突,追求和諧。
。ㄒ唬┨幚砗谩胺帧迸c“合”的關系,放權與調控的協(xié)調,教學管合一。
轉型中的問題:
1、傳統(tǒng)的外控式管理向自控式管理過渡中,課程管理形成了一段真空,園長與教師都不知如何作為。
2、保教過程與管理過程若即若離。
案例:“這個權不好使”(怎么上好一日活動)
訪談老師語:給我們有一日活動實施權,我們每天努力帶好孩子的每個活動,但是有時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真正的適合孩子的教育”。
的確課程改革的今天提倡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就要還給教師教學自主權。問題是分權后的質量關如何把握。老師的困惑提示我們,怎么樣的一日活動是適合孩子的發(fā)展需要。在實施課程中總有一定的標準,但是我們又擔憂“控制”、“標準化”術語的應用會在幼兒園內產生追求標準化與統(tǒng)一性的勢力,會限制老師的創(chuàng)造性,這不是與我們原來的“放權”的宗旨向背。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分權的同時并不能否認“合”的必要!昂稀币彩翘岣邎@長課程領導力的重要策略。因此我們的做法是
1、放權與調控的協(xié)調。
不管任何組織,一定程度的“序”、“規(guī)范”是必要的,問題是這一“標準”必須是引領教師促進幼兒發(fā)展。鑒于這些認識我們在保教質量管理上抓住兩點:一是保障,二是引領。怎么保障與引領教師把質量的完善作為是教師自我控制的過程呢?我們構建了一系列課程實施指引:一日活動安排與實施的質量監(jiān)控與調整要點、課程平衡一周安排列舉、課程實施中的要點提示、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操作細則討論稿、環(huán)境管理要點、幼兒園保教常規(guī)工作自檢提示、教師自主發(fā)展評價準則等。以此引領教師把好保教質量關。
2、教學管合一
我們不但要向教育過程要質量,也要向管理過程要質量。注重保教工作的過程管理,將幼兒的學、教師的教、園長的管合一。引領教師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使兒童的學習有意義,使教師的教學有價值、使園長的管理有實效。我們的做法可以歸納為:看、聽、說、想、研。
看——審閱計劃與記錄?床坏韧谝郧暗膯渭円饬x上的檢查,而是將審閱的過程作為保教人員共同管理計劃的過程。首先參與看的對象不僅僅是園長,而是與教育相關的人員一起參與看。其次看的目的不是評判而是分析提高、學習借鑒與分享。如定期看各個班級的兒童成長檔案袋的記錄,教師們在看的過程中既作出自己的評價,又在分析比較中發(fā)現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分享別人的觀點與想法,借鑒與學習到他人的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
聽——聽課。一是園長深入教室聽課觀活動,這是在尊重教師教學自主權的前提下,帶著學習與研究的態(tài)度進教室,而不是評判課的好與不好。每次聽課做到與該教師對話研討。二是開放式聽課,園長要打團隊協(xié)作牌,打通溝通的渠道,讓全體教師參與上課與聽課。以專題聽課研究為主,示范課,觀摩課結合。如“星期五家常活動聽課日”,研究如何尊重教育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幼兒和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說——說課,講孩子的故事。每次上好活動,老師就要說課,說的對象是上課者與聽課者雙方。說課的重點不是僅僅圍繞檢測成功與否,而是分析其背后的緣由,如何去調整教育行為更適合孩子的需要以此保證質量。說課的核心要素是圍繞著講孩子的行為與老師指導行為之間的關系,突出孩子的發(fā)展。
想——反思;顒忧胺此贾饕翘岣呓處煹念A測能力和本活動的預設的可行性;顒又蟹此贾饕u價師生的互動狀況,提高教師的回應能力,活動后的反思,重點分析與評價教師的總結、評價能力。
研——集體討論研讀,一是將讀懂孩子與分析教材有機結合。檢驗老師是否熟悉《課程指南》中幼兒的不同年齡段特征與學習要求,牢牢把握幼兒必要的和可能的獲得的經驗框架,分析將教材中內容與要求等從幼兒的視角展開各種相關活動,同時也檢驗老師應該關注要將這些內容轉變?yōu)橛變河螒蛐詫W習的過程。
。ǘ┨幚怼胺健迸c“圓”的關系,制度與文化互相轉化與結合,使教學有序又有需轉型中的問題。
1、園長對教師的指令少了,但教師在實施中的主觀隨意性大了。
2、教師有課程內容選擇權,但是教師隨意選擇教材內容屢見不鮮。導致有些簡單的目標和內容被不斷地重復,而有些重要的內容卻被忽視和遺漏。
3、給教師有自主權,自主能力未跟上。
案例由“方臉與圓臉的故事”探討想起
教研組對話式的研討開始了。由教材中“方臉與圓臉”的故事引出,怎么樣讓兒童的學習有意義,這個內容可以讓幼兒獲得什么,教師與專家的對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老師們更多的是從認知角度的方與圓的不同組合,而專家卻從方與圓的互相轉化以及情感方面的核心價值去挖掘教材的內涵。
“方可以轉化為圓,圓可以轉化為方”,這不是課程管理中,作為園長始終要關注的兩個基本目標,即領導如何更加科學規(guī)范,如何更加人性化,兩者并不對立而是辨正統(tǒng)一。提倡課程的自主管理并不是沒有標準與規(guī)范的管理,問題是課程管理標準合理性以及如何被教師所接受并能轉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才能有效的提升教育質量。我們的做法是:
1、課程實施的共同審議
首先我們建立課程集體研究審議制度,讓一定的規(guī)范保障。教研組作為審議的基本單位。其次課程審議的內容,從一開始浮于表面,注重的是教案操作性強與否,到課程資源深層次的收集與梳理。再次審議的過程從局部的一個個活動開始到各個年齡段一系列活動的梳理。我們已經通過一輪的探索,形成了一本比較符合我園實際的教育活動案例集。力圖能讓教師在活動實施中有一個基本的把握。
2、課程制度的建立與教學文化傳承的互相轉化與結合
在課程管理中也真切的感到課程管理的轉化的阻力來自于教師的無奈,也就是教師的專業(yè)自主能力的水平問題。我們在建立課程管理制度中充分考慮制度與文化的關系。
一是考慮制度是否能保障教師有效的實施課程改革。因此我們建立的故事分享制、輪流主持制、對話式研訓制、深度匯談制等都是充分考慮制度“方”中有圓的因素。并讓教師有教學自主權的同時,充分發(fā)揮群體研討的作用。將制度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
二是幼兒園提倡的教學文化“自主、平等”這個“圓”體現在制度之中,通過一系列有效的培育形成。如新教師的培訓制度,我們在解決新教師的困惑過程,就是幼兒園在培育教學文化的過程,就是在不斷總結幼兒園典型教師的基本經驗,將這一教學文化的傳承與延伸中讓新教師切實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在每天的保教工作中真正意義上保證教育質量。新、老師提出問題匯總與整理根據經驗對應回答梳理成課程團隊研討、智慧碰撞。
三是將制度與文化互相轉化過程中保障教學的有序有需。我們將制度的建立與執(zhí)行的過程作為幼兒園“自主、平等”文化建設的過程。通過制定制度:制度本身就體現著“自主”的幼兒園文化的特征。執(zhí)行制度:逐步把文本的制度轉化為教師的共同的行為,共同的文化。如在增強教師的自主性的同時,加強教學質量監(jiān)控。進行質量評價和統(tǒng)計結果的分析,集體把握質量關。教研組定期進行課程質量評價與統(tǒng)計分析,各班對每位幼兒進行質與量的評價與統(tǒng)計分析,在對幼兒個體分析的基礎上,再進行班級幼兒發(fā)展評估統(tǒng)計分析,了解到班級幼兒發(fā)展的基本狀況與年齡階段教育目標達成情況,既為下學期的班級課程計劃做依據,同時也找到個體孩子的發(fā)展起點與落腳點。
三、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園長作為課程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如何在課程管理的轉型期中走出困境,我們還有很多問題值得進一步思考:
。ㄒ唬┨幚砗谩白哌M活動室”與“跳出活動室”的關系,園長要當好課程領導,必須深入活動室研究實踐,但是推崇自控式的課程管理,幼兒園作為課程管理的主體,園長就要組織相關人員總體設計、規(guī)劃、編制課程,并對課程的實施評價及相關因素與條件進行有效管理,因此如何提升園長課程領導力是關鍵。
。ǘ┊斦n程改革落實在教師身上、落實到活動中的時候,一靠先進的教育理論,另靠先進教育經驗。如何將“理想課程”轉化為“理解課程”,教師的課程執(zhí)行力的提升,園長如何引領與搭建平臺值得思考。
把好教育質量關任重而道遠。我們將在課程管理中不斷地追求和諧!
幼兒園教師心得13
導讀:一些單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開辦的學前班,規(guī)定“不入本校學前班不準入本校”等錯誤做法,也使許多家長誤認為幼兒必須經過學前班這一階段。
目前社會上存在著一種現象,即學齡前兒童上了幼兒園后,家長普遍要求讓孩子再上一年學前班,然后上小學。那么,上了幼兒園的孩子是否還需要上學前班呢?
我們首先看看為什么會產生上述現象:
一是部分家長對幼兒園和學前班教育的性質認識不夠。
幼兒園和學前班是學前教育的兩種形式:幼兒園是學前三年教育,學前班是學前一年教育,兩者都屬于學前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預備階段。而學前班是現階段我國幼兒教育較落后(主要是農村和小城鎮(zhèn)),不能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即3"6歲的幼兒教育)的情況下,所設置的學前一年教育,是幼兒園數量不足的一種輔助和補充,不是比幼兒園高一級的教育形式。
二是望子成龍心切,錯誤地把開發(fā)幼兒智力與學習知識等同起來。
誤認為:“孩子越小、識的字越多、數的數越多、智力開發(fā)得越好,孩子就越聰明。”其實不然,開發(fā)幼兒智力主要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游戲活動來促進幼兒動手、動腦,從而培養(yǎng)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正是幼兒園教育的主要任務。它比幼兒簡單地認識幾個字、背幾首詩、算幾道題(這些多是幼兒機械的記憶,并不能理解)要高級的多,而學習知識的任務應該是從小學才開始的,因此我們常常發(fā)現某某幼兒在3歲就能背多少詩,識多少字等,一旦上了小學成績并樂觀的現象?茖W研究表明,不適宜地過早讓幼兒學習知識,不但對開發(fā)幼兒智力無益,甚至有害。
三是現階段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銜接不夠緊密。
特別是一些學前班教材存在有“小學化”的教學內容,提前把漢語拼音、書寫漢字、計算等小學一年級的部分教學內容編入了教材。這樣就使一部分家長認為在學前班可以提前學習一些一年級的知識,孩子上小學時容易接受所學知識,不至于“跟不上”,因此希望孩子上一年學前班以作鋪墊。另外,一部分地區(qū)規(guī)定孩子入小學年齡為7周歲,與
幼兒園年齡不吻合,即幼兒3歲入園,上3年后才6周歲,與入小學相隔一年,因此在這一年里家長就希望孩子再上一年學前班。
當然,一些單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開辦的學前班,規(guī)定“不入本校學前班不準入本!钡儒e誤做法,也使許多家長誤認為幼兒必須經過學前班這一階段。
以上這些情況是造成社會上普遍要求讓孩子上學前班的主要原因,從而出現了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孩子要上學前班,上了幼兒園的也要求上學前班,入學年齡提前了,家長讓孩子在幼兒園上兩年就去學前班,因此導致了小學辦學前班,集體、個人辦學前班,甚至幼兒園內也辦學前班的混亂現象。
《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年滿6周歲的兒童就應當入學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可以推遲到7周歲入學)。市教育局根據我市幼兒教育的發(fā)展狀況,于20xx年就下發(fā)文件,決定取消城區(qū)學校附設的學前班,因此年滿6周歲的兒童可以根據本地教育部門規(guī)定的具體入學年齡(應在6"7周歲之間)直接入小學接受義務教育,而不需要再上學前班。
幼兒園教師心得14
隨著二期課改的成功推進,促進兒童的發(fā)展,是我們教師的重要任務。在兒童期,幼兒園是以教師和兒童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主軸構成的社會集體,功能就是促進兒童素質的發(fā)展,是由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雙向交互作用來實現的。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從事的教育行為總會引起部分幼兒的不適應,對整體孩子的要求已不再適應現在的孩子。
在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注重研究兒童的個體差異成為熱點。兒童氣質的不同,理解兒童間的差異,為改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并具有實際意義。
一.對兒童氣質研究的了解從氣質特質理論出發(fā)來描述兒童的氣質差異可分為抑制型和非抑制型。
抑制型兒童的主要特征是拘束克制、謹慎小心和溫和謙讓,行為抑制,經常有高度情緒性和低度社交性。非抑制性表現為活潑愉快、無拘無束、精力旺盛、沖動性強。抑制性兒童多半會獨自一個人呆著,看著其他兒童,不跟別的幼兒接觸,不給同伴提供玩具,更不會大笑。
托馬斯和切斯發(fā)現了九個特質差異對這九個氣質維度進行研究得出三種氣質類型:
1、容易型兒童。面對新情緒,他們比較主動而不是退縮,他們適應性強,通常會有積極情緒。教師都希望兒童是這個樣子。
2、困難型兒童。這些兒童面對新情緒退縮而不主動,適應環(huán)境比較慢,并且經常處于緊張和消極的情緒當中。
3、緩慢發(fā)動型兒童。這與抑制氣質相似。
二.兒童氣質與學習兒情況兒童氣質的差異能預示他們的交往能力,也預示著自我調節(jié)能力。
氣質影響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情緒。從總體上說,困難型兒童和緩慢發(fā)動型兒童比容易型兒童成績更差一些。在多血質、多血——粘液質、多血——膽汁質學生中,學習優(yōu)等生明顯多于學差生。說明多血和多血——粘液質的中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明顯優(yōu)勢。有關氣質與智力的結論:不同類型氣質具有不同的記憶優(yōu)勢。對于數量多、難度大的實際材料,高級神經活動強的人較弱的人效果好。高級神經活動強的人記憶無意義音節(jié)效果較好,而弱型的人記憶大量有意義的文章效果較好。在動覺記憶方面,對于不太復雜的任務,弱型的人比強型的人記憶要好而對復雜的任務,強型的人比若型的人記憶要好。這說明兒童不同氣質差異各有優(yōu)勢。
那么,為什么氣質與兒童的學習有關系呢?由于兒童氣質對教師態(tài)度的影響,那些注意力集中、適應性強、愿意學習、情緒積極的學生,老師會以獎勵回應他們,會以眼神、語言鼓勵他們,給予多表揚、多關注。教師對兒童的積極態(tài)度,時時表達的贊許之意,不僅對兒童自我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而且能夠促進兒童學習水平的提高和良好的個性發(fā)展。與后著相比,那些容易煩躁、容易分心和退縮的學生會引發(fā)教師的挫折感。教師常常不得而知不向他發(fā)出強硬的指令,適得他們自信心不足,出現低認知能力和學業(yè)成績不理想。處于無意,教師可能會跟一些學生更親近,對他們比別人更關注。教師常常會曲解學生的氣質差異。當緩慢發(fā)動型兒童沒能及時完成新課業(yè)時,他們被看成是缺乏學習動機的,而當他們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掌握新任務時,他們又被認為是不聰明的;顒铀礁叩暮⒆涌赡軙豢闯墒菒壑圃炻闊┑暮⒆印H菀追中牡膬和赡鼙豢闯墒菍W習不感興趣的人。教師對學生會行為的解釋,影響著師生間的相互作用,最終影響到兒童在學校中的表現。教師應對兒童氣質的有所了解以及針對其氣質特點提出自己的教育要求。
三.教師與兒童應建立良好的適應關系現代氣質研究的成果讓我們將為什么樣的教學和管理方式應對各種氣質類型的兒童的學習更為有利進行思考。
托馬斯和切斯提出了“良好適應”:當兒童的氣質與教師的期望和要求相適應時,兒童就能取得好成績,并且會得到老師的肯定。教師對兒童個體差異的理解,對他們減少與兒童之間的矛盾極為有利,也便于他們采取恰當的教育策略。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促進每一個兒童的發(fā)展,并尊重他們的個性。當兒童感到他們被作為獨立的個體來對待時,焦點從被指責轉向被支持,兒童會感到不能用擴展能量來保護自己,而傾向于考慮改變和解決問題。例如,我們班的濤濤小朋友。剛進幼兒園時,他面對一個新環(huán)境是非常排斥的。小朋友們玩,他在一邊看,老師帶他一起玩,他更表現出退縮,拒絕老師。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好久未能改變。我找過他父母談話,一起探討問題,但效果并不好。在了解濤濤這種孩子的氣質后,我靜下心來細想:對于這樣的孩子不能著急。在接下來的日子我給他創(chuàng)設了非常寬松的環(huán)境,讓他有一個充分熟悉周圍環(huán)境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不再緊張,不再陌生。漸漸的,濤濤愿意玩幼兒園的玩具了。但在學習活動和戶外游戲時仍然不能與老師、幼兒合作,只是自顧自的玩。每當這樣的活動一開始,他好像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完全與世隔絕的樣子。我找濤濤談話,一遍遍教他操的動作,帶著他一起玩,但他很不愿意,口里說:“我不,我不。并且停止了他原來的游戲行為。于是我索性不再給他壓力,讓他自由的跟著小朋友玩。幼兒做操,他不做,在一邊看;幼兒做手工,他不做,也在一邊看,有時我做給他看,他看著也挺開心。這其間,我未給他任何壓力。過了兩個多月,有一天他突然開始做操了,開始念兒歌了,開始做以前拒絕做的事了。我很驚奇,又很高興,濤濤終于融入了集體。個體差異在兒童最初與環(huán)境的適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處于兩極的兒童?紤]這些過程如何調節(jié)、適應教育環(huán)境是非常有意義的。
對于一般兒童來說,懲罰可能導致抑制、躲避;失敗可能導致抑制和挫折。積極的情感和目標取向與好奇心和精力旺盛有關,但是氣質并不決定所有幼兒。兒童在幼兒園的成功和失敗的也反映受他們早期家庭教育環(huán)境所支配。良好的適應概念為改善師生關系和完善教學提供了一條好思路。例如我們班的悅悅。她是一個易分心、只能短時間集中注意力的女孩,如果讓她完成需要一段時間集中注意力的任務,就會出現問題。但是,如果把任務分幾步來做,她就容易掌握。當教師按照全班平均水平來確定學習進程時,一個緩慢發(fā)動型的孩子可能會落在全班的后面,但是如果允許他按照自己的速度前進,這個男孩最終也會和全班同學做的一樣好。
首先,我們可以采用復式教學法,要考慮到兒童的不同活動要求。復式活動課程首先應該既有動態(tài)活動,又有靜態(tài)活動,最好是在動態(tài)活動中考慮靜態(tài)修養(yǎng)的需要。集體活動課程讓愛社交的兒童有出頭露面的機會,個人自由活動可以讓安靜地板兒童安心從事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且為難以約束的兒童提供自我約束和調節(jié)的時間。否則他們會因為不守紀律而總是處于批評之地。
其次,對不同兒童要采取恰當的批評方式。由于兒童的敏感性不同,可塑性也不一樣,教師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批評方式。特別對敏感的兒童,不易在公開場合批評他們,否則回讓他們在公開場合抬不起頭,久而久之形成自卑心理。
再次,多注意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兒童。在師生交往中,困難型兒童讓老師難以把,容易型兒童經常受到老師的肯定,而中間型兒童容易被忽略。事實上,每種兒童都希望受到老師的關注、喜歡和稱贊。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克服這種心理定勢關注每種類型的兒童。氣質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雖然相對穩(wěn)定,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調整自己的教學風格,使之與學生的氣質相匹配,不僅會提高教學效果,而且會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自我表現價值感,最終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個性。在幼兒園表現不佳的兒童會責備自己,父母和老師會抱怨這些兒童不夠努力,其他同學也會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因為能力差才落在別人后面。這一切都會強化這些兒童的消極自我評價,導致低自尊,并進一步導致孩子以后的學業(yè)困難和不良個性特征出現。
因此,教師掌握氣質理論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在一所學校與教師相處不愉快的兒童,轉到另一所學校,遇到另一個教師卻發(fā)展的很好,并與教師愉快相處。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自身氣質特征與兒童氣質相適應的問題。所以,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了解所教兒童的氣質差異,也要對自身作出正確評價。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施動著,影響兒童發(fā)展,同時又是受動著,兒童的氣質也對教師起著某種強化的作用。因而可以說,師生互動是教師和兒童雙方氣質、個性共同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
幼兒園教師心得15
開學了,孩子們升入大班。我們大三班是由兩個班的小朋友組成,養(yǎng)成常規(guī)不太一樣,而且男孩子多,全班36人中男生就有24個,所以最初的管理有一定難度。
這不,喊站隊快2分鐘了,隊伍還沒有站好。有幾個幼兒甚至還不知自己應該站哪。我只好耐心告訴他們記住自己站在哪,前邊挨著誰,后邊挨著誰,三個伙伴相互提醒,而且這工作要對重點對象一個一個地做。這就給幾個頑皮的小朋友可乘之機,他們開心地鉆前鉆后,大聲喧嘩起來,帶動了一片。此時任憑你打手勢還是大聲吼都無濟于事。孩子們看也不看,聽也不聽,沉溺于玩樂之中。這境地真讓人尷尬,怎么辦?情急之中,我忽然想起孩子們愛玩的游戲“我是一個木頭人”,于是我圈起那些守紀律的孩子,相互拉起手,齊聲哼唱我是一個木頭人,伴著節(jié)奏輕輕搖擺做律動,隨著“我是一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的指令,孩子們停下來。其他孩子也靜下來。這時我對表現好的孩子給予了充分肯定,獎給他們一人一個小紅花。于是他們做得更好了,其他的孩子眼饞地看著小紅花也跟著做好了,我抓住機會又重新強調了站隊的要求,并表示誰按要求做好都能得到小紅花。
風波過后,靜下來反思活動:為什么大聲叫嚷孩子靜下來卻沒有效果,而當用游戲方式時孩子卻安靜了?我想這就是方法吧。孩子們才五歲,注意力、意志力還很差,他們還看不出“眉眼高低”,要想“鎮(zhèn)住”他們,僅憑簡單的說教是不行的,教師必須有一定方法,所組織的內容形式要能吸引住孩子。就說前面的站隊,我們就可以訓練孩子聽音樂站隊;樹立正面示范,給予表揚或獎勵;運用競賽形式;必要時甚至可以靜靜地拉出一個代表,指出他表現得不好,遏制住勢頭。
【幼兒園教師心得】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師見習心得09-28
幼兒園教師實習心得09-24
幼兒園教師實習心得07-12
幼兒園教師培訓心得07-22
幼兒園教師培訓心得03-29
教師幼兒園實習心得08-02
幼兒園實習教師心得09-20
幼兒園教師實習心得07-12
幼兒園課堂教師心得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