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四川省少妇一级毛片,老老熟妇xxxxhd,人妻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數學學習總結

時間:2022-11-13 18:35:33 學習總結 我要投稿

數學學習總結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偨Y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學習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學習總結

數學學習總結1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數位:用數字表示數時,計數單位按照一定順序排列,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自然數:表示物體個數的0,1,2,3,4,5……都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0是最小的自然數。

  計數單位:個(一)、十、百、千……都是計數單位。

  十進制計數法: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第二單元公頃和平方千米

  1公頃: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1平方千米: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第三單元角的度量

  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1°:將圓平均分成360份,將其中1份所對的角作為度量角的單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記作1°。

  平角: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周角: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銳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銳角。

  鈍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鈍角。

  第四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積的變化規(guī)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或除以)幾。

  速度:單位時間內行駛的路程叫做速度。(千米/小時米/分鐘)

  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平行: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垂直: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點到直線的距離: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向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第六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商的變化規(guī)律:

  1.除數不變,被除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幾。

  2.被除數不變,除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幾。

  3.被除數和除數都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余數的變化規(guī)律:

  被除數和除數的末尾都去掉相同個數的0,商不變。但余數發(fā)生變化,去掉幾個0,余數末尾應添上幾個0。

數學學習總結2

  內容摘要: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學生是數學學習評價的主體,教師應是學生數學學習評價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起主導作用;建立完整的自我評價體系,認識自我評價功能,讓學生積極參加自我評價活動,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數學課程標準自我評價主體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的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結合數學教學實際談談初中中,學生是評價的。

  一、學生是數學學習評價的主體

  誰是數學學習評價的主體?眾說紛紜,頗有爭議,但仔細思考會發(fā)現:評價主體是指對有效地開展評價活動,實現評價目的和宗旨,具有根本性和決定性的方面。從根本上說,數學學習者即學生才是評價的真正主體。主要原因有:

  1、雖在評價的組織和實施中,評價者居支配地位,但要使評價成為被評價者的自主、自為行為,就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

  2、評價需要以大量真實可靠的信息為基礎,以客觀的價值需求和能力為依據,這些只有被評者——學生最清楚最明白,也最有發(fā)言權,離開學生,教師將會束手無策。

  3、數學學習評價具有教學意義,學生是學習主體,學生理應當是評價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

  4、評價的根本目的是激勵學生奮發(fā)進取,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沒有學生協(xié)助和積極參與,評價取不到應有的效果。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間互評。

  二、教師是數學學習評價的主導者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學生的學習評價絕對是以教師為主的,幾乎沒有人懷疑這種權威式的評價存在哪些問題。但我們卻忽略了最能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是學生本人這一事實。教師應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幫助和指導他們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讓每一個學生更好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激勵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教師應是學生數學學習評價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1、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端正自我評價的態(tài)度,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自評和互評。

  2、指導學生確定評價標準,幫助學生理解評價標準的涵義,內化評價標準,使學生評價標準轉化為評價行為,明確把握自己行動方向。

  3、幫助學生明確自我評價和互評的內容。

  4、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與學生分享成長的責任,幫助學生成為獨立的終身的學習者。

  5、為學生提供診斷,協(xié)助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反思。

  三、建立完整的自我評價體系

  1、認識自我評價功能,積極參與評價。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是“我教你學,我講你聽”,在學生評價中,學生完全由教師擺布,“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教師處在居高臨下的地位,師生之間的關系顯然不平等,嚴重地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摧殘了學生自信心,甚至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抵觸情緒,師生關系經常處于沖突和對立之中,學生討厭和抵觸評價,很多同學產生各種各樣的考試焦慮心理。新課程提出:“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評價中來,體現民主、平等的思想”,評價根本目的在于促進發(fā)展,而不是甄別。自我評價是課程教學的一個有機構成環(huán)節(jié),它也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自我評價是對自身建立更為客觀全面的認識,促進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謀求實實在在的發(fā)展;自我評價活動和過程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和機會,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在很多時候也將成為一種積極、有效的激勵手段;自我評價通常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有助于調節(jié)其內在的動機,成為自覺內省與反思的開始,將有可能促使其認真總結前期行為,并思考下一步計劃,而隨著自我評價的日;,將促進個體建立良好的反思與總結的習慣,對其一生的發(fā)展獲益多多,自我評價將成為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進步的內在需求,認識到這一點,學生將樂于接受自我評價,積極參加自我評價活動。

  2、明確自我評價內容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對課程目標的規(guī)定和新課程標準為依據,規(guī)定并實施學生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新課程數學標準要求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

 。1)恰當評價自己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應從實際背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更多地關注對知識本身意義的理解和理解基礎上的應用。

  (2)注重對數學學習過程的反思

  對數學學習過程的反思,包括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思考的發(fā)展水平等?蓪σ韵聨讉方面進行反思:

  是否樂于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否積極主動地參加數學活動,能夠在數學活動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是否敢于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并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是否認識到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善于用數學方法思考問題;

  能否找到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反思自己思考過程的意識;

  能否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從交流中獲益;是否樂于與他人合作,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3)重視對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自我評價

  對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從以下方面進行自我評價

 。

  能否從現實生活中發(fā)現和提出數學問題;

  能否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善于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

  是否樂于與他人合作;

  能否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嘗試解析所得的結果;

  是否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3、制訂自我評價標準

  學生評價標準是對學生進行有價值判斷的尺度與準則,制訂正確科學的自我評價標準實施學生自我評價的關鍵。

  在教師鼓勵和幫助下,學生積極參與一些評價標準的制訂,與教師共同協(xié)商評價標準。

  學生學習標準既要強調統(tǒng)一、客觀的標準,又要尊重學生發(fā)展過程的差異性,其評價的標準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多樣性,評價標準要有彈性,讓每個同學都有所發(fā)展,讓每個同學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個性化的評價標準會鞭策學生積極挖掘自身的潛能。

  此外,師生根據實際情況共同確定達到標準的具體方式、時間和途徑。

  4、重視情景化自我評價方式

  傳統(tǒng)評價以“考試”這個單一的方式進行,過分強調甄別功能,隨著學生評價的功能、標準、內容、主體等的變革,評價方式也向多元化改革,《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確指出“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采用多樣的開放的評價方式(如行為觀察、情景測繪、學生成長記錄等),了解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潛能、不足以及發(fā)展的需要!

 。1)學習效果反思

  自我評價貫徹于整個學習過程,在“預習、上課、小結、作業(yè)、檢測”等各階段都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和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自我反思,把課堂小結作為自我評價的主陳地,課堂小結設置問題會診,提出自己的困惑,師生共同探討;課堂小結展示自己的所悟所得,和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悅;課堂小結總結學習方法,不斷完善升華。

  (2)作業(yè)分析

  作業(yè)分析時分析自己對課本知識理解程度、解題思路清晰與否、學習數學的信心。

 。3)書面考試

  書面考試是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考查前應讓學生明確考查的范圍涉及的內容,考查后讓學生自己總結每道題考查的意圖和考查的知識點,總結自己學習中成功和不足,制定彌補不足方案。

 。4)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是學生自我評價的重要方式之一。數學日記有多種形式:反思型日記可通過對自己作業(yè)或試卷進行反思,認識自我,澄清有關問題,從而為繼續(xù)充滿信心地學習打好基礎;思考型日記可記錄自己積極主動地去思考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寫作的過程就是進行數學知識思考的過程,這一過程令學生思維清晰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無疑是有益的;總結型日記則通過獨立地對所學知識進行聯(lián)想、歸納、概括,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思想方法。

  (5)建立成長記錄袋

  建立成長記錄袋的材料由學生自主選擇,材料要真實并定期加以更新,包括實現了哪些學習目標、獲得了哪些進步、自己作品的特征、解決問題的策略、還需要在哪方面進行努力等,建立成長記錄袋可以使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也為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改進教學、實施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據。

  自我評價時注意幾個問題:

  ﹡展示自我:發(fā)展性課程評價,更多地把評價活動和過程當作被評價者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和機會,鼓勵被評價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同時相配合的恰當、積極評價方式和反饋方式,換個角度看看在很多時候也將成為一種積極有效的激勵手段。

  ﹡推遲判斷:學段目標是本學段結束時學生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如果學生自己對某次考試的結果不滿意,老師應創(chuàng)造條件允許學生有再次考試的機會,這種“推遲判斷”淡化了評價的甄別功能,突出反映了學生的縱向發(fā)展。特別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而言,能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新的學習動力。

  ﹡淡化評價:有意識地模糊課程教學和評價的界限,使評價更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學中,評價真正成為自然的學習活動中的一部分,評價應該是在學生自己主動參與學習的情景中輕松愉快地進行。

  ﹡反思總結:自我反思和小結,它重在參與,這種參與有助于調動其內在的動機,成為自覺的內省與反思的開始,對其一生發(fā)展將受益多多。

  5、科學地呈現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要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呈現。定量評價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級制的方式,要將評價結果及時反饋,但不能根據分數排列名次;定性評價可采用小結的形式,在小結中應使用肯定性語言客觀、較全面地描述自己的學習狀況,充分肯定自己的進步和發(fā)展,更多地關注自己已經掌握了什么、獲得了哪些進步、具備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潛能,并能明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目前情況制定切實可行更改方案。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爭取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2、江蘇省南通市教研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學習讀本

  3、江蘇省南通市教研室:課程標準(7~9年級)學習讀本

數學學習總結3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感受著暖暖的陽光,我們在董校長的帶領下,來到了莒縣教師研修中心參加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討會。本次大會由莒縣教研員翟老師主講,全縣各學校業(yè)務校長和部分教師代表參加了研討會。翟老師圍繞如何提高課堂效率這個問題,分別從教學計劃、教學常規(guī)、新課程標準的解讀三方面進行了精辟的闡述。這次研討學習,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翟老師講到,20xx年小學數學教學計劃將依據縣教研室工作計劃,以“促進學生間的多向互動,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為總奔向,圍繞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全面落實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讓學生在獲取后續(xù)學習必備知識的同時獲取學習的方法,提高相應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全面落實新修訂的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依據新課標要求,調整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合理把握教學容量,容量既不要太大,超出學生的接受能力;也不要太小,降低課堂效率。翟老師還提出了10條學習習慣的要求,讓我注意到了在以后的課堂上不能只關注學生的知識學習,更要多關注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

  其次,翟老師闡述了教學設計中優(yōu)化問題設計的基本策略。如要圍繞教學目標,結合知識特點、重難點設置問題,要對學生的認知情況充分預設,在學生的認知障礙處設置問題,問題的設置要有一定的思考空間,應是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識就能解決的問題,問題空間不能太大,讓學生無所適從,也不能空間太小,指向性不強,缺少思維含量等,并結合《三角形的認識》、《分數的基本認識》等課例具體示范了了如何來優(yōu)化問題設計。聽到這里我茅塞頓開,一陣興奮。在過去一年多的教學中,我一直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困惑:為什么我設計的教學內容總是講不完?今天我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課堂上提的問題存在著問題,有些問題提的太過簡單,學生不加思考便能回答,起不到引發(fā)新思考的作用,而有些問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情況,指向性不強,導致學生很茫然,一直找不到思考問題的方向,導致了時間上的浪費,降低了課堂效率;再一個就是我知道了在課堂時間分配上,復習導入要短、平、快,新知建構后的鞏固練習要較新知建構過程的節(jié)奏加快些,合理的分配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比例能讓課堂更張弛有度。

  最后,翟老師講了教學過程中的基本策略。她提到了以下幾點:第一,促進學生深刻思考的基本策略;第二,促進生成,靈活駕馭的基本策略;第三,充分交流的基本策略;第四,開展各種教學評比活動的基本策略等。翟老師尤其對對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重點進行了強調。我也意識到了計算是小學數學的基礎,要重視口算,做好筆算。針對我教的二年級,我打算現階段通過口算大賽、口算接龍、神算手、心算大王等競賽活動調動學生進行計算的積極性,把20以內的加減法、100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練透練熟,,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計算能力。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覺得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認識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對于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長期困擾著我的一些問題也有了較清晰的認識。我一定會將這次學習到的這些寶貴的知識應用于今后的教學中,讓學生能更快樂輕松的學習和成長,同時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水平也得到提升,提高自己的職業(yè)幸福感。記得日照一位教育局領導說:外出培訓學習是對教師最好的福利,我非常感謝學校領導能讓我有機會參加這樣的培訓,我定會努力汲取新理念、新知識,不辜負學校的期望,成就孩子的夢想,回報學校,回報社會。

數學學習總結4

  學期末結束之際,縣教研室到我鎮(zhèn)舉行了以“小學數學思想方法分析梳理”為主題的培訓活動。

  會上,四位專家名師從重要性、定義、內涵、區(qū)別與聯(lián)系、教學策略、現實背景、發(fā)展趨勢等多個方面對小學數學思想方法做了解讀,用理論聯(lián)系案例分析,或穩(wěn)重深沉、或生動活潑,都獨具特色。這次活動意義非凡,為我鎮(zhèn)數學老師們積蓄了知識底蘊,打下了強心劑,更為下學期的數學教學工作夯實了基礎。

  培訓時間僅僅是短短的半天,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專家名師們的解讀使我對新課標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對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的內涵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對教材使用、對課堂環(huán)節(jié)中的滲透策略更明確了,并且了解了中學、小學的教材銜接要點。

  原來提到數學思想方法的時候,總是感覺似乎知道一些,總想應用它來指導自己的教學,但是自身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不深透,另外又覺得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短時期難以見成效。所以本人的教學現狀中仍然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不好現象。

  數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張富老師一語道破玄機: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是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需要。從數學教材體系看,整個小學數學教材中貫穿著兩條主線,一是寫進教材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它是明線,一貫很受重視,必須切實保證學生學好。另一條是數學能力培養(yǎng)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這是條暗線,較少或沒有直接寫進教材,但對小學生的成長卻十分重要,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在教學中不能只注重數學知識的教學,忽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兩條線應在課堂教學中并進,無形的數學思想將有形的數學知識貫穿始終。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有利于教師從整體上把握數學教學目的,將數學的本質、知識形成的過程,解決問題的過程展示給學生,教學達到事半功倍。

  近年來執(zhí)教六年級,每每聊到自己的教學,自我感覺還算良好。哪知總是被身在中學的愛人屢屢抨擊:“你們這些小學教師很是過分!學生都被你們榨干了油,到中學來慫得不得了!腦筋都不會動動,像根木頭!”此話雖不好聽,但揭示了某些不良的教學現狀:重知識結論、輕知識發(fā)生過程;重知識達標評價,輕數學思想形成的評價;重學生眼前的分數利益,輕學生的長遠素質發(fā)展等。

  這個讓我很是尷尬的問題在這次培訓上得到了鎮(zhèn)一中畢老師的解答。他主講了“中小學教材的銜接問題”,從“中小學數學知識的變化特點”、“中學數學需要什么樣的基本功”等方面幫大家揭開了眼前的迷霧。畢老師的幽默調侃中也流露出中學老師們的擔憂:中小學教材銜接問題,學生后續(xù)力的問題。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個笑話——中國的家長們總是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不能讓孩子輸在小學、不能讓孩子輸在幼兒園、不能讓孩子輸在胎教上言歸正傳,一開始就催促學生拼命跑的我們是不是該以“人”為本,放緩一些腳步,讓孩子們從容領略教育的芳香?是不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談到中、小教材銜接,延伸學生后續(xù)力,我想:作為一名六年級教師,研讀、通讀中小學數學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串點成線,擴線成面,織面成網,構建知識樹,方能張弛有度、揮灑自如。我想起數學名家吳正憲老師的故事:她在對數學教學一片空白的情況下,僅用了一個暑假假期,就把1——12冊全套數學教材所有的例題、思考題及有代表性的練習題全部做了一遍。查閱了大量的參考資料,虛心向老師們學習,并根據數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整理成知識網狀圖,整理了厚厚的一大本學習筆記。在通讀和熟悉全套數學教材的基礎上,認真演算發(fā)散題、輔導題、競賽題,草紙摞起來比寫字臺還要高。另外,能不能讓中小學教師也互相聽聽課?甚至適當地換幾天崗?畢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材改了多個版本,原來我總是認為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只要把自己這本數學書教好就行了,我曾經認為,改來改去也只是“換湯不換藥” 而已?h教研室李主任的一番話讓我猛如醍醐灌頂!教什么?怎樣教?如何評價? 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維素質,而數學思想方法就是增強學生數學觀念,形成良好思維素質的關鍵。如果將學生的數學素質看作一個坐標系,那么數學知識、技能就好比橫軸上的因素,而數學思想方法就是縱軸的內容。淡化或忽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不僅不利于學生從縱橫兩個維度上把握數學學科的基本結構,也必將影響其能力的發(fā)展和數學素質的提高。因此,向學生滲透一些基的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教學改革的新視角,是進行數學素質教育的突破口。

  任何一種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和掌握,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yǎng),需要經歷滲透、反復、逐級遞進、螺旋上升、不斷深化的過程。數學教學內容始終反映著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這兩方面,數學教材的每一章、每一節(jié)乃至每一道題,都體現著這兩者的有機結合。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對常用數學方法和重要的數學思想引起重視,大膽實踐,持之以恒,寓數學思想方法于平時的教學中,并有意識地運用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一定會日趨成熟,一定可以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新的高度,也會使數學教學脫離“題!敝,使其更富有朝氣和創(chuàng)造性。

數學學習總結5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不斷學習,不斷發(fā)展的能力。我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這一課題正是順應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目的就是讓每一位學生能夠“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為每一位學生的終生學習打好基礎。

  一、課題進展情況:

  在教科所,實驗學校及教師的大力支持下,自20xx年起提出并進行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的實驗和探索。此課題被列為大興安嶺地區(qū)“十一五”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課題。20xx年3月9月,以調查性研究為主,重點查閱相關資料,制定實施方案。為切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奠定基礎。20xx年9月開始,以行動研究為主,輔以問卷調查法,邊實踐邊研究,逐步形成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從不同班級實際出發(fā),課題組成員各自制訂每個階段的實施計劃,邊研究邊積累資料,做好階段小結,定時交流研討。教師在本課題研究中,通過學習大量的教育理論、課改經驗,促進了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改變。在課題實施中,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建立了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生探究學習和教師有效指導相結合的教學過程。傳統(tǒng)權威式的師生關系轉變成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負責的交往方式。通過本課題的實施,教師親身感受學生隱藏著的巨大潛能,充分認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可能性,因此把更多的教學活動留給學生,打開了一條“讓學生主動走向知識的通道”。在對待不同學生的方式與態(tài)度上,也向尊重學生差異、符合學生個人特點的方向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實現由原來的課堂“主人”變?yōu)橐晃弧敖M織者”和“合作者”。

  二、教師對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的認識:

  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主要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課堂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班級集體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它有別于個人在自學過程中自發(fā)的、個體的探究活動,而教師的主要角色則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用“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即讓學生通過“進行觀察、比較、發(fā)現、提出問題,作出解決問題的猜想,嘗試解答并進行驗證”的規(guī)律去揭示知識規(guī)律,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質是讓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研究達到以下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即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解決問題的設想,嘗試解答,檢驗結論,交流思想的能力。

  2、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探索的實踐活動,去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

  3、發(fā)展學生獨立探究與合作的精神,學會通過同伴之間的積極的相互影響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習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與基本做法:

  (一)改變呈現方式,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變化來源于觀念的變革。

  課題實施的第一步就是幫助數學老師更新教育觀念,讓教師積極主動地“介入”到課題的研究中,教師們在課題研究中自身也獲得了發(fā)展。課堂教學時,教師改變了以往的授課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成了他們授課的主要呈現方式。

  經過半年多的課題研究,現在教師已經基本有了自己的授課方式,講授新課時,大多按照“學生進入問題情景學生獨立思考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學生歸納學習收獲”的過程出現,同時采用圖片、對話、活動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方式的多樣化。我們驚喜地發(fā)現,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有了親身體驗,那么,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了很高的學習熱情,不但自己積極思考,還能與同伴合作,相互幫助。這樣的探究性學習方式已是滲透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我們沒有把課題研究流于形式,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教師所做的已經不是表面上的只注重形式,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對數學的理解,獲得數學的思想和數學學習的方法。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教師能站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來讓學生重新審視在課堂上的“探究學習”,讓他們構建知識體系,為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同時,在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與發(fā)展。

  (二)引導大膽猜想,讓學生進行知識建構。

  從學生認識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看,傳統(tǒng)數學學習中,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的單一方式已不能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了。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和實施,讓學生在觀察后進行大膽猜想,然后進行求證,這樣實現了數學的再創(chuàng)造,學生在猜測、求證過程中,經過一番爭論,探討,學生始終在“愉悅”的心情下學數學,數學的魅力照射到了每個孩子的心靈,完成數學知識的構建,并主動在知識的構建中獲得滿足感。

  這一課題的研究,從以往數學學習重結果轉向了重過程,但是這樣無疑是增加了教師的備課時間,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他們有了具體的課題研究的教學實施步驟:1、課前學生和教師做好充分準備,有些內容要布置學生帶好工具;2、學生要有明確的探究目標;3教師對難點要早作準備,查好資料;4、讓學生觀察一種物體或一種現象,或者操作某些學具;5、學生們所觀察的物體或現象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與同伴進行交流和討論,以彌補他們的單純的觀察和操作活動中的不足;6、每個學生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活動的過程;7、教師和學生共同歸納,對此次活動作出結論或評價。

  (三)活動方式改變,由個體走向合作。

  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借助直觀的活動來實現和反映內部的思維活動,是學生深度思維的表現。由于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存在差異,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也不同。同樣的要求,活動的能力不同,活動的質量也不同,活動的質量也是因人而異。《新課標》打破了傳統(tǒng)的單個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方式,明確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合作學習。通過本課題與《新課標》的整合,教師們逐漸意識到課堂教學中活動運行的方式由個體走向合作具有以下優(yōu)越性:

  1、節(jié)省活動的材料;

  2、節(jié)省活動的間;

  3、可以發(fā)揮“小能人”的作用,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共同學習;

  4、學生能夠多項交流;

  5、易于教師組織和管理;5易于對活動過程進行評價。由于活動方式的改變,幫助學生加強了學生與同伴合作交流,合理競爭,較為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別人,逐漸使學生形成數學特有的思想和方法,并且能夠通過數學問題的引發(fā)對其他問題的思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

  (四)規(guī)范研究制度,保證課題有效進行。

  為了保證“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實踐研究”這一課題的深入開展,我們綜合以往課題經驗的基礎,進一步規(guī)范了課題研究的制度。課題組建立、健全備課制度,分為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兩種形式;根據教師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課,認真寫好教案;課題組的實驗教師每月進行一次集體備課活動,實驗教師要對備課及其實施情況進行小結,不斷積累經驗,努力建立起本實驗課題的備課庫,提高實驗的層次。

  我們?yōu)閷嶒灲處煷钆_,組織實驗教師每學期開展一次專題教學觀摩活動,具體展示課題的實驗成果;組織參加實驗的學生每學期開展一次數學學習成果的展示,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推進實驗進程。

  四、預測研究成果:

  1、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

  數學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這一觀點早已被多數教師所接受。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強調過程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知其所以然,為了促進理解或掌握結論。而探究性學習對過程的關注,就不僅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結論,還在于過程的本身。為此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于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了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tài)度,激發(fā)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欲望。

  2、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基于問題、任務驅動的學習,通常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展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通過觀察、分析、實驗、嘗試、糾錯等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題的研究,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yǎng)成的質疑問難、多角度思考問題等意識和思維策略也促進了他們在課堂中的主動學習、探究學習。

  3、學會合作與交流。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通過探究性學習課題的研究,使課堂成為一個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社區(qū),特別是當采用小組學習、小組討論的形式之后,就更為直接地提供了一個群體互動的空間,使學生在其中學會相互配合、相互學習、相互啟發(fā),學會了傾聽和表達,在這個過程中發(fā)揚了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學會交流和分享探究的信息、創(chuàng)意和成果。

  4、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

  探究性學習使學生成為科學真理的探索者和追求者。學生盡管都樂于參與探究,但在探究實施過程中,必然會碰到各種問題和困難。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學生學會從實際出發(fā),通過積極嘗試探究,認真驗證,實事求是地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養(yǎng)成熱愛科學、尊重科學的態(tài)度,并且在這個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那不斷進取的精神,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都得到很好地鍛煉和發(fā)展。5、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學習成績得到提高。

  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由于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學生敢說敢問,敢于發(fā)表與眾不同的意見,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

  五、課題實驗中的困惑。

  1、自從課題成立以來,由于多種原因,課題研究進展有些滯后,實驗老師也有困惑,課題中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所有這些教與學的方法,與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比較,教師面臨著更為巨大的、艱辛的勞動,而且目前教學時間上與原來沒有變化,使教師覺得時間不夠用。

  2、本課題的研究強調過程,強調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是注重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長遠的目標,但也有可能造成短期內學生成績的下降,這樣,來自社會、家長的壓力,將對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這一課題的研究,已經進入了研究階段,正在進行“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操作樣式的研究”,并對前一段時間的課題研究進行反思再實踐。在今后的課題研究中,我們課題組所有成員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將繼續(xù)搞好課題研究工作,使這一課題圓滿結題。

數學學習總結6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結合專家們的講座,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感觸非淺,我認為要想提高學生素質教育,在讀懂學生、讀懂教材的同時更關鍵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求知欲的原動力。只有對事物產生興趣,才會努力地去追求、探索、研究,去發(fā)展。學習數學也是如此。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的用途和生活的聯(lián)系,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樂學、好學的數學思想。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學習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讀懂學生。具體從以下幾方面讀懂學生:

  1、學生訪談(談話法),不是教學生,而是了解學生想什么。

  2、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基礎,把握教學的起點,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

  3課堂觀察。觀察是最初級、最基本的研究手段,等待時間、捕捉資源,學生不會或出錯就是一種教學資源,教師是關課者又是研究者。

  二、讀懂教材。兒童的經驗如同春天萌芽的種子,充滿著生長的力量;教材如肥沃的土壤,不斷地給經驗的生長提供養(yǎng)料;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把教材這一養(yǎng)料(適時、適量)并以適宜的方式提供給兒童經驗這顆已經萌芽的種子以促進她不斷地生長。讀懂教材必須經歷:愿、會、讀懂、讀活四個過程。要做到四找:

  一、找起點;

  二、找重點;

  三、找難點;

  四、找訓練點。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條件。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穩(wěn)定性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小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那么,怎樣才能

  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呢?

  首先,“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新授課,練習課更加講究方法。新授課中,我們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樣討論教學內容,走進小朋友的心里,使他們消除心理障礙和壓力,使“要我學”轉變成為“我要學”。在練習課上,利用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完成練習。開火車的方式請小朋友當小老師來判斷其他同學的答案是否正確;或者通過比賽形式來完成。對于勝出的小組給予紅花或星星等作為獎品,更重要的是多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這樣促進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

  其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在教學中不斷提出與新內容有關的情景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施教。數學的學習,對原有的基礎有很大的依賴性,學生學不好前面的知識,后面的知識是很難學好的。因材施教,減少坡度,保持興趣。減少坡度,這一點對差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爛殘車,不堪負重,如何使這部爛殘車平穩(wěn)地行使呢?就是讓他們選擇比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這部“爛殘車”拋錨,打擊學習的信心,因此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做,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從而調動全體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千萬不要去給后進生亂下定義,亂取新的名詞。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多媒體技術已經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和廣泛的應用。數學課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輕松、快樂學習,幫助他們學好相關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讓每一個學生明白數學源于生活。

  讓數學走進學生視野,讓生活進入數學課堂,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發(fā)現數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環(huán)境和社會,要重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中學習和理解數學來自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只有讓學生對數學有一種熟悉感,學生才有興趣去學好它,玩它,玩出名堂。

  通過本次培訓,我要把學習的理論應用于實踐,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學會信任學生,并且不斷感受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還感受到多用鼓勵性語言帶來的動力。一定要加強專業(yè)知識學習,讀懂學生、讀懂教材,做專業(yè)型教師、探究型教師。

  總之,通過本次培訓,我真正體會到教學是一門藝術,同時感到自己要學的東西太多了,特別是如何讀懂學生,如何讀懂教材是提高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多年想探討的問題。感謝國培計劃給我這么個機會,更深入了解幾年想了解的問題:如何讀懂學生,如何讀懂教材,學生們期待教學當中老師們都能關注這些問題。

數學學習總結7

  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過程中,“演”這種形式,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音樂中來。無論他們的舞姿是否優(yōu)美,動作是否合拍,都是他們對音樂發(fā)自內心的感受和理解。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給學生“演”的機會,就會讓學生從模仿到創(chuàng)造,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表現能力。

  一、讓“歌表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

  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簡單形象的動作,表達歌詞的內容,揭示音樂的形象,是最簡單的音樂和舞蹈的綜合藝術形式,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歌唱表現形式。學生演唱的許多歌曲的歌詞內容都有一定的可表現性,通過肢體語言表演出這些形象,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歌曲、記憶歌詞,提高其表演能力。如在教唱一年級《小雨沙沙》這首歌時,先學唱歌曲,然后引導學生說出種子破土而出的形象是怎樣的?讓一部分同學扮演種子,一部分同學扮演小雨,隨著音樂邊唱邊表演,并引導學生把種子在雨水滋潤下破土而出的喜悅之情表達出來。同學們恰當表現了春雨細無聲的形態(tài),看來他們已經進入到音樂的情境中了。

  二、讓“集體舞”表演加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

  集體舞講究同伴之間的交流、協(xié)作。通過集體舞的表演,能增進學生彼此之間的親和力,加深感情的發(fā)展,也能增強集體榮譽感。在教學生跳一年級《雁兒飛》集體舞的時候,我先向學生介紹了大雁的生活習性及團結友愛的特點,讓學生了解歌曲是幾拍子的,然后通過范唱、學唱先掌握歌曲。接著,放開音樂,讓孩子隨著音樂練習雁兒飛的動作,這時,課堂氣氛異常活躍,他們唱啊,飛啊,真象一只自由飛翔的雁兒。接著我又進一步啟發(fā)學生討論,大雁飛行時會有哪些隊形?然后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根據歌詞內容,自由設計動作隊形來表演集體舞《雁兒飛》,并進行比賽。讓他們小組間進行點評,表演好在哪里?結果大家各抒己見,點評的頭頭是道。在集體舞的學習表演中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也在不斷地增強。

  三、讓“音樂劇”表演加強學生的實踐性,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兒童音樂劇是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活動,在低年級教學活動中,我看到好多歌曲都是以音樂劇形式出現的。它能提高學生在主動學習音樂表演的過程中對音樂的感受力、創(chuàng)造力,并滿足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表現”和自我發(fā)展的需要,讓音樂課真正“活”起來。如在教唱二年級《大鹿之歌》這首歌曲時,我讓學生把《大鹿之歌》創(chuàng)編成音樂劇表演一下,然后我對他們進行了分組和角色的分配。他們自導自演,當場打扮,而表演的結果真是出人意料,大鹿的沉著,兔子的驚慌,獵人的兇狠,被他們演繹的詼諧有趣而淋漓盡致,甚至下課了還意猶未盡,沉浸在表演的快樂中?磥恚魳穭∫呀洿畛闪俗寣W生自主表演的旋轉舞臺和夢想劇場。 綜上所述,小學生低年級階段,學生還是一群孩子,在他們的內心里充滿著天真、燦爛、純潔、活潑,而表演活動正好釋放了他們最純真的一面。音樂加表演就是樂園,那么,從現在開始,就讓我們當老師的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讓音樂表演成為每一個孩子敲開音樂之門的一把金鑰匙吧!

數學學習總結8

  作為教育工作者,對待學生學習上的問題,處理問題的心態(tài)與家長有所不同,家長由于親情關系,容易急燥,然而對待學習和成長方面的問題,急燥是不解決問題的,必須要有科學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手段,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學習中的問題。

  數學有一個特點是重要、枯燥。重要是顯而易見的,數學作為基礎學科,高考、中考都考數學;同時它又是枯燥乏味的,這似乎是一對矛盾,要處理這對矛盾,就要解決一個數學學習當中的技巧性問題和心理問題。當然不可能人人都能把數學學好,由于各人的性向不同,有的人傾向于人文學科,有的人傾向于邏輯思維,有的人傾向于空間思維,有的人則傾向于動手能力…..各人的傾向性不一樣,擅長的方面也各不相同,對數學能達到的層次也會參差不齊,但有一點,數學的一些基本要求一定要掌握,例如數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數學方法不能有半點馬虎。因為無論將來我們從事什么行業(yè),數學作為一種基本的處理事物的方法都非常重要。一般的孩子只要通過正確的方法,正確的引導都能夠達到。

  一、數學中關于概念的問題

  概念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與人生哲理等概念不同,數學概念具有疊加性,也就是說新概念是在舊概念疊加的基礎上來認識的。概念是數學中的一個根本問題,不是靠背,而是在不斷地運用中逐漸形成的,須經過比較、實踐、摸索、總結、歸納等過程,最后建立一個完整的概念。這個過程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的,漫長的一個階段。

  概念具有長期性。每個概念都有一個失敗—再失敗的過程,伴隨著你對這個概念的錯誤理解,在挫折中不斷加深的。

  概念是隨著一個人知識的增加而不斷深入的。學數學對一個人建立完整的思維方式很重要,隨著對不同數學概念的深入理解,人們處理問題的方式可以越來越趨于嚴謹。

  要建立一個數學的概念網。數學是一個個概念的點陣,所有的相關的、從屬的概念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網絡。學概念要把不能納入其中的或相關概念認識清楚?偢拍钪懈飨嚓P概念是怎樣發(fā)展的要有一個清析的脈絡。

  從不同的層面上來理解一個數學概念。有比較才有認識,對于一個數學概念要擅于從正面、側面、上面、下面等各個層面上來認識它。對于相似的、類似的概念或概念的內部關系認識不清,不利于理解概念,這說明數學末學深入。

  二、運算能力:

  符號化、模式化是數學的一大特點,對這點我們應該有深刻的認識。

  1、模式化。數學的一些定理、原理、公理都有一定的模式,“因為即最簡單的一種模式,對各種數學模式的理解認識也是對人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2、符號化。數學的符號與表達性符號不同,文學藝術中的表達性符號是需要我們仔細體會其中的含義的;而數學中的符號是一種替代性符號,它無需我們想其含義,作用就在于推導,它只是一個替身,幫助我們進行數學思維,所以我們不可以在它的含義上耗費太多的精力。數學就是符號游戲,我們對符號必須精通,才能進行迅速變形。

  中學階段有幾個重要的定理:三垂線定理、正余弦定理、根與系數的關系、二次三項式定理。對這幾個定理的運用必須熟練掌握。

  三、做題技巧:

  從做題方式來分,平時作業(yè)可分為硬作業(yè)和軟作業(yè)兩種:硬作業(yè)是指每天需要認認真真做的作業(yè),這類作業(yè)要按正規(guī)的步驟一絲不茍地做,旨在訓練自己的筆頭功夫和書寫能力;軟作業(yè)是指每日需抽出一定的時間來瀏覽若干習題,這類題主要是用來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的,具體做法是無需動筆,眼睛看著習題,大腦中迅速掠過這道題的思路、做法,整個過程有點類似空對空。所以在平日做題中兩種方式要搭配使用,認真做的題和瀏覽的題要相濟并用。

  做題要有節(jié)奏,難易結合。做題要講質量,不能把精力都放在做偏、難、怪的題型上,因為高考中有難題,平時將重心放在難題上,基礎知識難免會偏失,所以平時適度地做一些中等難度的題即可,關鍵是要學好基礎知識,循序漸進。

  做題要留體會,留下痕跡,學習分為三個過程:模仿、品味、遷移。模仿是初始階段經常作用的一種方式,以老師或教科書為參照,按部就班地做。經過一次次地模仿,我們自己對這些記憶中的題型在大腦中進一步地加工、體會,形成自己對這類題的成型的理解。經過前兩個階段的積累,最后達到將原知識體系與現有知識的相互融合,就實現了對新、舊知識的最新體會。

數學學習總結9

  一、夯實基礎

  “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笔炀氄莆栈A知識是我們學習取得成功的根本,很多同學恰恰是忽視了這一點。所以在數學學習中,首要的一條就是夯實基礎,熟練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二、勤于思考

  數學是理科性很強的一科,要求我們多動腦,勤思考。有的同學做題時避難就易,或跳過不做,或簡單看一眼認定自己不會,其實這只不過是你為自己畏難而找的借口。要想數學成績得到提高,必須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仔細研究,不能有依賴心理。當你經過自己的深入思考而解出題目時,你就會體會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多么美妙,同時也會增強你對數學的興趣與熱情。

  三、加強訓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呖紨祵W試卷只有21道題,要想把這21題做好,需要我們平時無數次的演算、訓練,提高解題和應試能力。每天的訓練可能會很枯燥,但是我們沒有辦法逃避,只能以最好的狀態(tài)去接受,每天都對自己說:“我能行!”這樣在訓練時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抵制抗拒心理。另外,對我們復讀生來說,時間是很緊張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訓練時要針對自身情況有選擇地做題,尤其是對自己不熟悉,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要搜尋相關題目強化訓練,這樣才能在考試中游刃有余,既提高正確率,又加快了速度。

  四、歸納總結

  個人認為,這是數學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對于所學的知識,要梳理匯總,按照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進行分類、整理、綜合、深化,從而融會貫通,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一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很多同學追求多做題、做新題,而忽視了對錯題的糾正,對知識的總結,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缺少對錯題的歸納整理,對不熟悉知識點的梳理總結,做再多的題目都是徒然。當然,我說的糾錯不是簡單地將正確的答案寫出來,我們還要在后面用紅筆作注釋,對一些重點、難點、易錯點作批注,以后再看的時候就有重點了。同時,在歸納總結時要分類,比如“已知函數f(x)=ln(mx2+ 4mx+m+3),若f(x)定義域為r,求m取值范圍”等比較容易弄錯的題目,要放在一起總結,對一些零散的知識,比如求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方法,有累加法、累乘法、換元法、倒數法、待定系數法等等,要加以概括梳理,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體系。

  有的同學可能發(fā)現老師講解題目明明是聽懂了,可是拿到題自己做就不會了,這就要求我們整理題目,遷移知識,學以致用,其實整理題目的過程也就是理清思路,掌握方法的過程。

  五、樹立信心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美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和精彩,也許父母的期望會讓你感到沉重,也許觸目驚心的分數會把你一次次刺痛,也許同學間的競爭一度讓你黯然神傷……但是這一刻,讓自信代替自卑,讓勇氣取代怯弱,不輕言放棄,只要你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即使基礎差,也會取得驚人的成績。

  六、及時總結解題規(guī)律

  一些學生之所以那么優(yōu)秀,就是因為他們把老師講的知識都應用到了自己解題的過程中了。課堂上,老師之所以把那些知識在課堂上講,說明那些例題或者公式非常的重要。所以課堂上的45分鐘就決定了你的成敗,所以必須消化和理解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

  老師一般講得是方法。解答奧數題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因此,在解題時,要注意總結解題規(guī)律,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后,要回顧以下問題:(1)本題最重要的特點是什么?(2)解本題用了哪些基本知識?(3)解本題最關鍵的一步在哪里?(4)以前有沒有做過跟本題類似的題目?異同點在哪里?(5)本題除了這種方法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解法?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于解題。

數學學習總結10

  本文是由上傳的:數學新課程學習總結。

  這十天的培訓學習中,全體學員積極熱情的參與和配合,有輔導教師的積極努力和大量細致的工作,有廣泛的全方位的研討和評議,使這次培訓工作圓滿完成。

  一、首先對新課程的認識更進一步:

  1、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于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書本之上的,它是與生活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數學應該是來源于生活,并且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與情景化的場景,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

  2、更注重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

  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huán)境,智力發(fā)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fā)展。

  3、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

  高中數學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由5個模塊組成,必修課程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數學內容。選修課程有4個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個模塊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專題組成;每個模塊2學分(36學時),每個專題1學分(18學時),每個專題可組成1個模塊。對于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對未來發(fā)展的愿望進行選擇。

  4、數學教學活動更加豐富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教學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通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學的內容。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二、體會到新課程的變化:

  1、首先,我們要把握新課程的宗旨:讓學生在娛樂中不知不覺掌握教學內容,得到情感體驗與教育,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變被動接受為主體參與,學生變要你學為我要學,教師變傳授者為引導者。在這一宗旨的帶領下,注重設計,注重方法,注重課堂實效,從而實現“知識技能為基礎目標,過程方法為核心目標,情感、思維和價值觀為最終目標”的三維整合。教學中要抓過程和方法,通過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到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訓練學生思維以及想象力、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永遠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和培養(yǎng),培養(yǎng)吃苦耐勞、樂觀向上的精神,為他們人生第一節(jié)作好奠基。

  2、教師設計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師生互動,最終解決問題,就是教學主要內容和教學目標實現的具體過程。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是實施新課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這就是轉變觀念。

  3、作為教師,我們要徹底轉換角色,變原來的主演為導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導課,當然也要講課;變學生原來是觀眾為主演員,是他們在具有樂趣的氣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參與、人人活動,使知識、情感在每個學生的心中流動,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組討論學習就是實現這一目的的好方法。

  4、教師要充分地相信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5、在新課改的實施當中,教師應成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的傳授者,教師要成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藝術型的老師,我們要把教育工作當一番事業(yè)來干,不能只當一份工作來做,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6、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人人都能想問題、提問題、解決問題,是開啟智慧的金鑰匙。要時刻注意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7、今后,我們還要不斷豐富我們的知識,刷新概念,改變方法,新舊結合,創(chuàng)出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為教育事業(yè)服務。

  三、體會到了課改的艱辛

  我在學習之余,與各地的教師私下也做了交流,深感課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難與阻力也不容忽視。若要課程改革成功,尚須方方面面的努力。這困難有來自經費方面的--經費嚴重不足或使用不當;有來自教育內部的--人人關心的終結評價尚未出臺,廣大教師和家長以及社會各界對最后的評價十分關切;農村教師的素質的提高問題;高中與初中的課程銜接問題,高考的問題;課程標準與教材中的問題;市場上大量充斥的濫編濫印的教輔教材問題;教師的素質水平和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以及培訓的一些問題……幾天的學習緊張而有序,研修使我們了解了課程改革的理念,了解了數學教育的方向,了解了教材的設計思路,了解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也體會到了課程改革的艱辛。

  四、增加了新的思考

  我覺得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擔子都不輕,因為進行新課程僅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比較充分的理論準備,必須要有教育觀念的更新。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下一代人的數學教育,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應關注,都應思考,都應行動,都應付出,都應探索。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數學教育的美好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在新課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數學學習總結11

  通過本次網絡培訓,我又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和教育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質,開拓了眼界,為今后的數學教學奠定了基礎。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多彩,專家報告觀點鮮明,力證充分,旁征博引,各抒己見。

  圍繞現代教學理論與小學數學教學這一核心主旨,分別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就課程理論、教材解讀、教學策略、信息技術等方面剖新了國際視野下的小學數學課程改革情況,我們學習了網絡數據庫使用、BB平臺課程學習導引的方法,聽取了如何做智能型教師、如何進行兒童文學欣賞、如何進行微格教學觀察、如何進行小學數學常規(guī)課教學、如何進行文本解讀、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及運用情感心理學原理,更新課堂教學理念等報告,在這種百家爭鳴的交流中,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也在不斷地碰撞著,生成者,真的有種黃沙淘盡始得金的感覺。尤其從幾位教育專家身上我獲得了不少教育教學的真諦!讓我明白了數學教學研究的真諦----要走向實用。從價值取向上,讓我們認識到常規(guī)課的重要性,認識到數學教學的落腳點,那就是要創(chuàng)設數學味課堂、語能性課堂、語效性課堂,讓孩子們課課有收獲,天天有進步,得到發(fā)展,不斷提升,使數學教學更趨向理性。從教學目標的確立,到校本研究時操作內容、操作工具的開發(fā)等,讓我們感受到教育教學研究不能只跟著感覺走,要進行科學的有數據分析的研究,用事實說話,才是最有說服力的,也才會是理性的。

  總之,通過這段的培訓學習,使我進一步明確了教育教學目標,我將結合教學策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認真鉆研符合自己學生的語文教學法,運用新課程提倡的“任務型”教學模式,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使得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情感的世界,提高鄉(xiāng)下學生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語言的能力。注重“教學反思”,寫好教學后記,重視學生反饋意見,做好自我評價。我將不斷的學習新課程中的理論知識,并運用到實踐當中,為象小學數學教育做一點微薄的貢獻。

數學學習總結12

  20xx年9月,我有幸參加了保定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遠程培訓的高中數學教師遠程教育研修,在這次活動中,在指導老師的精心指導下,讓我得以與眾多數學教師在網上共同學習,討論,總結提高了專業(yè)知識,全面了新課改背景下的全新的數學教學的理念和教學模式,深化了數學思想方法。培訓活動安排緊湊高效,內容豐富。作為一位參與培訓的高中數學教師,我覺得受益匪淺。

  一、專家指導幫助,高屋建瓴

  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了解了當前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及眼下的主要矛盾,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使我們每位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充滿了信心,同時警醒我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應僅僅著眼于一些短期利益,而應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課堂教學中不僅強調知識的傳授,更應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不能局限于章節(jié)的束縛;不盲從新課程標準,而應辨證地看待它。本次培訓,通過各位教師的認真討論,了解了其他教師對高中數學教學的獨特看法,對新課程的理解,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與這些教師的交流中,感悟頗深:作為一個普通高中的數學教師,閉塞的思維在教學中太過局限,教師之間應多加強溝通和合作。平時在學校中,只是考慮如何上好一堂課,對于學生的后期發(fā)展考慮不多,不利于學生的后繼學習。

  二、同行交流溝通,取長補短

  在本次培訓中,每位培訓教師都有自己獨到的教學經驗,同地區(qū)同教材同進度,學生也大致相仿,彼此交流順暢無礙,因此,我和其他成員之間的互動,成為提高自己數學教學業(yè)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我積極與其他學員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在交流過程中,了解到各位教師的面對相同問題不同的處理方法,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收獲頗豐。

  三、全面提升自己,信心百倍

  通過本次培訓,我接觸到很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如學生計算問題原來總是出錯,原來我只是簡單歸結于學生就是不認真,通過學習,我知道了算理算法也需要訓練,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這使困擾我多年的問題終于得解,我一定會盡快付諸實踐,運用到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提升學生成績。通過認真學習,增強了對數學教學的信心,我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不知不覺中,網絡教育培訓即將結束,但是在培訓過程中我受到的思想啟發(fā)將伴隨我終生,感謝專家的智慧講解,感謝同行的真誠幫助,感謝這次培訓。

數學學習總結13

  時光匆匆,一轉眼,為期半個月的東師大研修學習已結束了。東北師大之行注定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也是酸甜苦辣的。10月18日,三亞市小學數學教師一行36人來到了吉林省東北師范大學理想信息技術學院進行數學高級研修培訓學習。此次研修是以提高培訓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為主旨,邀請了眾多知名教授與專家為我們學員作專題講演,以及專業(yè)的引領!皩W然后知不足”通過與教授們的跟班接觸學習,比照;明白自身所存在的不足與差距,也通過學習,我感受到自身的知識底蘊深了,教育視野寬闊了,教育理念進一步更新了。為了及時整理,內化學習內容,反思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現將本次培訓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教育理念與素養(yǎng)共提升

  初到長春,很多人感到的是絲絲寒意?稍陂_班第一天,就讓人領略到了東北師范大學“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第一次同學院的領導與教師的交談中,感受到的是他們暖融融的殷切關懷;從劉院長的開班致詞中讀出了他的和藹可親與平易近人。在整個培訓學習期間,所有學員全課時學習,沒有一人無故不上課。這是為什么呢?

  ——每天上課進入到多媒體教室,第一眼看到的是我們培訓學習的班主任劉老師那張憨厚的笑臉,課間圍繞在耳畔的是東師大老師噓寒問暖的話語,如魏老師就像大姐般的照顧我們,每天見著我們時總會問吃得習慣嗎,穿暖和嗎,告訴我們如何到市場添加衣物;每每靜下來時都會覺得雖然身在寒冷處,但感心窩暖。

  “當教師的,應該憑著良心對孩子好”黃寶國校長這句話深深觸動我的神經,一直環(huán)繞在我耳間,在東北師大學習的日子里,讓我親身領略到了最高學府的各位專家教授是如何去詮釋的,他們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精神和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都在指引著我。此次研修班培訓,專家教授們都能結合異地學員的實際情況,用心備課,為我們學員奉獻出一節(jié)節(jié)精彩實用的課堂,尤其是聽黃寶國校長的講座,他為了給我們三亞學員上課,前天晚上再進行第二次備課到十二點,十二點對于南方來說是平常不過的,可相對于北方已經是深夜了,很多人早于進入了夢鄉(xiāng)。所以我想雖然他們已經是專家了,可他們對教育事業(yè)的追求,對學生的為人師表,盡心盡責的表率,這種精神將成為我學習的楷模。

  在培訓學習中,教授們的經典話語、教育理念讓人回味無窮,更新了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觀念,讓我汲取了新的理念,同時也讓我從中提高自我認識,提升教學素養(yǎng),激勵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努力去實現人生價值。

  二、專業(yè)知識與技能齊進步

  研修是為了教師間的交流搭建廣闊的學習平臺,短短的半個月學習里,學院各位專家學者的傳經送寶,使我們重新將學科知識進行梳理、更新,針對新課改實施過程中我們存在的困惑和對課程標準把握問題,幫助我們釋疑解難,且向我們學員講授了教育教學改革動態(tài)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前沿理論。

  本次研修培訓,有十二位專家教授的專題講座,涉及了數學學科前沿知識、教學設計、有效教學的模式,如何備課、上課、評課的方法、案例分析等方面內容,從課堂教學研究、學習思考、深入探討、教學評價策略等方式給予我們學員專業(yè)理論輔導。如趙艷輝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不僅讓我們更深層次的把握學科本質,也懂得了如何設計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楚地了解數學的基本思想。程明喜教授的《新課標下我們如何思考與實施教學》,使我明白了“什么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的內含,再次領悟了新課標的核心理念:“三條”變“四條”等。還有黃寶國校長的個人成長經驗,幽默風趣的語言魅力,告訴了我,教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交心的過程,教師的成長并非一朝一夕,是乃成年累月的刻苦鉆研,甘做“人梯”才能練就出來的。

  在我們進行理論專題學習的同時,承蒙學院領導的細致安排,我有幸來到了具有百年歷史文化底蘊極其豐厚的西五小學進行了聽課教學活動。在那里,我按時到校,遵守該校的規(guī)章制度,聽課中認真做好記錄。同時,我領略到了長春市師生的精彩表演,課堂上老師們各顯身手,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堂課都非常的精彩;課后專家們的針對性提問和上課老師們知識性的回答,讓我感受到專家們的深厚專業(yè)水平和老師們豐富的想象力,真是聆聽這次課,勝讀十年書啊!通過聽課活動,我反思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意識到自己應該多向這些作課老師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的掌控技能。

  “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通過專家授業(yè)、解惑,我感覺到自身的知識底蘊得到巨大充實,通過培訓學習,我深深領悟到在教學中要常以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用深厚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面對我的學生。

  三、信息技術支撐高效課堂

  本次培訓讓我大開眼界還有體驗了東師理想信息學院研制的小學數學教學平臺。該學院的董雙威、朱玉民兩位教授為我們學員展示了信息技術支撐未來課堂教學的魅力。這個教學平臺不僅提供有關的知識信息,還充分利用信息呈現出新奇、內容豐富的特點。

  在朱玉民教授《信息化教學資源設計與應用》講座中,對信息化教育教學的講解很深入,很前沿,他還詳細地闡述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學僅憑一腔熱忱是不夠的,教學是有方法、有技術的,我們應該不斷去探索教育教學的技術,只有有了技術,才能進而去追求教學的藝術。

  魏書生說過:“任何一種經歷都是財富,有失必有得,當我們失去休息的時間,去學習,去培訓的時候,我們收獲了如何當好一名好教師的經驗,雖然研修生活即將如時光流逝而不留下絲毫的痕跡,但它留給我們的,將是更多的思考!痹跂|北師大參加數學骨干教師培訓的時間是短暫而又充實,但在培訓的每一天里,都給我留下了太多的思索,太多的感悟和啟迪;雖不能說通過短短十幾天的培訓就會立竿見影,但為了孩子那片希望的藍天,我應多進行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教中學,在學中研,在教與學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采。

數學學習總結14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塘荷盛一市香。在市教研室的組織下,我有幸參加了天長市首屆小學數學教師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體會。在多元化社會背景下,在一個以學習為主題的時代的發(fā)展中,市教研室及時的給小學教師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為期四天的培訓匆匆而過,聯(lián)系本人的實際談談對這次學習的認識。

  1、談談對備課的認識。

  備課是上好課的關鍵,可以說任何一堂成功的課都是由精心備課而來。隨著新課程實踐向縱深發(fā)展,”教書“這一概念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的“教”已不再是單純傳授,講析,而是引導、組織、參與、討論等的綜合!睍耙膊辉偈菃渭兊慕炭茣,而是所有的書,包括電視、電影、網絡、報刊雜志,特別是生活這部大書。那么新課程背景下的備課也必然發(fā)生巨變,誰來備、備什么、怎樣備,這些都是教師們亟待解決的問題。王永斌老師的報告《數學教師如何備課》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使我們認識到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是必須備好一節(jié)課。

  2、談談對上課的認識。

  在新的教學時代,在今天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數學教師如何才能上好一節(jié)數學課?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教師應進行角色轉換,應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角色向學生的導師、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課程的開發(fā)者、合作者、信息資源的設計和查詢者、學生的學術顧問、研究者和學習者等角色轉變。我們要向40分鐘要質量,追求教學的有效性(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盧杰夫老師在他的報告中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如何上好一節(jié)課,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存在的困惑。以“解決問題”這一教學內容為例,給我們展示了上好一節(jié)課的全部過程。當然到底如何上好課,還有更多的方面值得我們每位教師去關注,去思考、去探索,畢竟教育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和發(fā)展息息相關的。

  3、談談如何處理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統(tǒng)一體,充分的預設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障。只有課前精心預設,才能在課堂上動態(tài)生成。我們還應該“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時也“關注生成”、“駕馭生成”,讓學生的問題跟著我們的課堂一起飛翔。曹文香老師的講稿中以自己的公開課為例為我們講述了課堂預設的基本要點和思路,從而使我認識到預設性是課堂的必然屬性。為了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完成計劃中的教與學的任務,在上一堂課之前,我們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學生,精心設計活動,完成教學預設。但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隨時調整課前的預設,即時創(chuàng)造、即興修改,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情境。

  4、談談如何說課。

  培訓的最后一天,汪主任還是給我們講解什么是說課、如何說課等等。具體的內容我無須重復,我就說課談談自己的認識:

  1、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學教研活動的實效。

  2、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備課的質量。

  3、說課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4、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同時,在汪主任給我們介紹說課的程序時,我個人覺得說課也應該有一些原則:

  1、說理精辟,突出理論性。

  2、客觀再現,具有可操作性。

  3、不拘形式,富有靈活性。

  另外,我個人認為說課要注重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實效性。做到教材分析正確、透徹。學情分析客觀、準確,符合實際。教學目的符合大綱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教法設計緊扣教學目的、符合課型特點和學科特點、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智能,可操作性強。同時,還要樹立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勇氣,說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使聽者有所啟示和收益。

  這次培訓是一次對自己“教育潛意識結構"的深層改造,自己在學習中通過反思,結合教育實踐,明確了教育的方向、目的,找到了實現目的的方法技巧,這是一次成功的學習,勝利的學習,希望市教研室能夠給我們一線教師多提供一些這樣的學習機會。

數學學習總結15

  在以前的教學活動中,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例如講過的多遍的知識學生為什么仍然記不牢?為什么多次練習過的題目學生還會出錯?為什么學生總犯同樣的錯誤?到底是原因,我想從教師角度找原因,最主要的是忽視指導學生及時整理總結所學內容,缺少自我消化、吸納;忽視引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缺少自我診斷、調解和改進。由此可見,學習是反思的,沒有反思的學習不可能深刻。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更是反思性學習的促進者。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積極創(chuàng)造反思條件和各種教學途徑,采取適當的策略,引導學生自覺體會與反思。

  一、引導學生反思、總結課堂中生成的信息。

  我們常說:“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反思性學習,可以對學習內容的鏈接、串聯(lián),也可以對學習方式進行分析,還可以是對解題策略總結回顧,等等。

 。1)看課題反思,進行思維定向。

  新課之前,有必要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的知識經驗來反思課題,主動去尋求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并明確學習目標,進行思維定向。看到課題后,應引導學生主動自我提問:“課題與以前學的哪些知識有聯(lián)系?我還能回憶起這些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嗎?”“本節(jié)課我們會重點學習什么新的知識?”

  例如:在學習圓柱體的體積時,學生一看到課題,立即會聯(lián)想到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公式以及推導過程,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對圓柱體的認識對圓柱體的體積公式進行思考,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反思已學過的舊知識,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在頭腦中迅速整理有關信息,另一個方面使學生指向要學習的目的,明確了本節(jié)課的探究目標,給思維以方向,同時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一般來說,學生一看到課題總能想到些什么,只不過一開始學生的反思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但通過教師的引導,他們會漸漸有目的有方向地進行反思了。

 。2)在“生長點”反思,激活學生思維。

  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經驗是學習新知的生長點,許多新知都是在相應生長點上“生長”出來的。學生的數學學習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這里所指的經驗,不僅指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還包括學生接觸社會、親近自然所形成的生活積累。學生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接觸到的、體驗到的,都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寶貴資源,并深刻影響著其數學學習的質量和水平。教學中,我們不能無視它的存在,相反要善于運用遷移規(guī)律,去發(fā)現它,挖掘它,激活它。利用遷移策略激活學生思維,促進新知學習。如在教學《元、角、分》時,可先安排課前準備,讓學生與家長去超市進行一次購物活動,將物品價格記錄下來,買完后估計一下物品價格,并在家長的指導下嘗試付錢,經過課前“熱身”,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

 。3)在“關鍵處”反思,深化思維。

  新知的學習既需要結論,又需要過程。從“過程”到“結論”,學生還需要回味、比較、梳理和碰撞,即:他們先要回味探索新知的過程,初步聯(lián)結、梳理活動經驗,然后在集體交流的基礎上才能形成完整、準確的共識,從而獲得結論。顯然,聯(lián)結“過程”和“結論”的這一活動過程正是學生的反思過程。通過反思,學生才能將原來散亂的感性認識提升為整合的理性思考。例如我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時,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之一也是難點,而三角形與正方形、長方形各部分的對應關系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得出尤為重要,因此,我在教學這一關鍵點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反復驗證與梳理,不同思維進行碰撞,最終得到共識,此過程是學生反思的過程也是思維深化的過程。

 。4)在課的末尾反思。

  課尾反思感悟環(huán)節(jié),對一堂課可以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用短短的幾分鐘,引領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過程及運用的思想方法作一次梳理和反思,不僅可以鞏固新知、新方法,且有助于提升數學思想和解題策略,促進積極情感發(fā)展。例如:《觀察物體》在課堂總結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反思自己所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巴瑢W們,你感覺這節(jié)課學得怎樣?你學習到了什么知識?又有哪些收獲?” 下課后如果有問題還可以與同學、老師交流。觀察物體是小學二年級上學期的內容,是進行空間與幾何學習的基礎,學生的認知以直觀為主,這部分知識對于他們來說并不簡單,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總結觀察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收尾時及時進行指導,請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做一反思,讓學生從動手操作、觀察過程轉入冷靜的反思,在反思過程中,其他同學的頭腦中都已經生成了基本方法。

  二、教給方法、學會檢查、養(yǎng)成習慣。

 。1)、自我檢查和自我改正。

  縱觀平時的學生作業(yè)做完了,便去做自己的事情。把作業(yè)交給老師去評,錯了,返回訂正,再送老師批改,有的學生甚至要在這樣的循環(huán)中來回數次這種重復,不僅不能使學生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反而產生一種厭煩情緒。實踐中我要求學生在作業(yè)完成后不要急于上交。而是要給自己提這樣的三個層次的問題:一是我今天的作業(yè)和昨天相比怎么樣,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二是我認真檢查了嗎?我都做對了嗎?三是當學生反思習慣的養(yǎng)成達到一定水平時,可以引導學生這樣問自己:這道題有沒有別的解決辦法?

  (2)、引導學生勤于思考、掌握反思方法、提高學習的能力和效率。

  例如:《表內除法》的整理復習時,有這樣一個情景:動物園里有6只灰兔子,18只白兔子。每個窩里住3只,一共需要多少個窩?出現以下三種解法:(1)6+18=24,24÷3=8。(2)6÷3=2,18÷3=6,2+6=8。(3)18÷3=6,6÷3=2,6+2=8以往我們老師對學生給出的方法不加分析的“胡子眉毛一把抓”,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學生失去了深入思考和進行思維拓展的機會。而讓學生對三種不同的解法進行因果反思及對比反思,分析每一種解法的解題思路,找出它們的在思考過程中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這樣即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又關注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由此可見,針對不同課型的數學活動,我們適時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反思、聯(lián)想反思、因果反思、逆向反思等等反思性學習,不僅可以優(yōu)化算法、解法,而且有效促進了學生反思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可謂一舉兩得。 三、教師自身的理智型的教學也需要反思理智型教學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yè)道德、職業(yè)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fā)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

  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于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系的等方面去展開。 簡單的說,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為學生準備數學,即了解數學的產生、發(fā)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數學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數學的學習計劃總結10-24

關于數學的學習總結12-14

數學學習總結08-20

數學聽課學習總結09-01

數學學習總結08-25

學習總結數學學習能力評估總結10-11

小學數學培訓學習總結04-30

數學新課程學習總結10-30

數學學習總結作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