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結論,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1
研究性學習課題是學校本學期大力提倡的,并且在學生的學期末綜合評價時占了20%的比重。江主任讓我準備一節(jié)研究性學習的課,以供數(shù)學教研組的同事們研究探討。在20xx年xx月xx日,周二第三節(jié),我和五年級一班的孩子們一起完成了“聰明的測量員”一課。
剛上完課,我還挺自我滿意的:學生將如何測量特殊的物體(一張紙的厚度、一顆花生的質量、一根銅絲的直徑、一個網(wǎng)眼的面積)的方面匯報清楚了,并提煉出對特別小、輕、薄的物體一般可以采用“測多算小法”,此外,我還用上月做的課題報告“用步長測量一段路有多長”引出“量小求大法”,用我每天上班的路線圖引出“化曲為直法”,最后將這三種方法提升為數(shù)學思想“轉化”——這個設計多么巧妙,多么有數(shù)學味兒!而且,孩子們也很遵守紀律,還帶來了游標卡尺、電子稱等較精密的測量儀器,在班里進行了演示實驗,我的評價也有了超常發(fā)揮,教室里一片和諧的景象。
然而,在隨后和數(shù)學組的同仁們研討交流時大家的評課卻如當頭一棒,將我的自鳴得意化成碎片。我們數(shù)學組這個學期的評課方式是課堂觀察,即在課堂上根據(jù)自己選定的.觀察點在特別設計的表格中記錄一些數(shù)據(jù),評課時就以此為標準評課。江主任觀察的是“學生學習投入狀態(tài)”,他評課時提到,他問了幾個小組,發(fā)現(xiàn)有近半孩子沒有按要求提前做實驗,僅憑這點,就可知學生學習投入狀態(tài)是失敗的。這點我確實是預設得不充分:我是提前一天讓學生回家做實驗的,但是孩子們有些認為這些實踐作業(yè)不是正兒八經(jīng)的作業(yè),并不重視。
現(xiàn)在反思起來:捫心自問,學生的不重視根源還是教師的不重視!雖然我之前一直青睞研究性學習:如果學校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是一個個答題機器,不會將知識應用于生活、沒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那么這些孩子將來怎能適應時代發(fā)展?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一直注重讓孩子們完成一些研究性學習課題,讓孩子們在經(jīng)歷親身實踐“做”數(shù)學的過程,并完成課題實驗報告,從而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發(fā)展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F(xiàn)在再來剖析我的思想:我依然是“重方法、輕實踐”,而研究性學習與傳統(tǒng)的接受性學習方式最大區(qū)別就在于它更注重實踐性。只有真正地動手實驗,在親歷知識產(chǎn)生與形成的過程中,“知識”發(fā)現(xiàn)、“方法”習得與“態(tài)度”形成才能有機結合高度統(tǒng)一。
江主任總結說,綜合實踐課的實施模式應該體現(xiàn):提出問題—自主設計研究方案—交流修改研究方案—分小組探究—交流匯報—完成實驗報告。這樣來看,這節(jié)課只是到了第三個步驟“交流修改研究方案”,下面就是根據(jù)方案動手實驗探究了,在充分實驗的過程中孩子們會發(fā)現(xiàn)新問題、有創(chuàng)新的思考,再專門找時間進行交流匯報,最終可以回顧反思整個過程,完成課題實驗報告。
其他老師們的觀察點有“教師顧忌學生面”、“師生互動方式”、“教學手段的運用”等等,提出課堂上舉手的孩子不是特別多,課堂氣氛沉靜有余活躍不足。
我總結反思了老師們的建議,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和孩子進行了分享,和孩子們約定“超越自己,勇敢舉手”。此外,我和孩子們探討了我國小學生和發(fā)達國家小學生的最大的差距是我們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力大大落后,并約定,“為中華之崛起而實驗”: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研究性學習課題“聰明的測量員”,內容包括一篇數(shù)學日記(里面有對測量方法的描述,可以看作實驗方案)、實驗研究記錄表(四個實驗都要做,測量方法是量多算少法,而且要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以減少誤差)、課件(每次測量都需要拍下照片,并且做成課件,在照片下注明步驟說明)、課題研究報告(經(jīng)過一個月左右的大量實驗,再專門用一節(jié)課交流、提升,形成研究報告)。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對學習品質要求更高的學習方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我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孩子們分批分層完成研究性學習課題,F(xiàn)在,我給已經(jīng)發(fā)給我數(shù)學日記的學生發(fā)了一張實驗研究記錄表以及做實驗的材料(一塊蚊帳、一根銅絲),還請有游標卡尺、電子稱的同學借出工具,以便孩子們做實驗。而且,我會將他們的游戲作品陸續(xù)展示出來,給那些動手能力弱、積極性不高的孩子做借鑒。爭取一月內每個人都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完成研究性學習課題,得到那寶貴的最終考評的20%。
這個長時間的研究性學習課題,可以讓孩子充分動手,為孩子們打開一個開放性的學習窗口,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實驗能力、嚴謹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希望家長們大力支持!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2
一、從抓語言問題開始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睆哪撤N意義講,人類的“好奇心”是產(chǎn)生“問題意識”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動人類成長和前進的根本動力所在。問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對現(xiàn)實事物的觀察和思考,是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途徑,對大量資料的搜集和占有,是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方法。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處延相等的理念,正說明語文研究性學習有著廣闊的天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上句,按常規(guī),教師說一說“不寧靜”的原因就可以,但我們多問一個“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他頗不寧靜的呢”,多查閱一下資料,多問幾個為什么,與學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么單一那么簡單,有政治原因,有經(jīng)濟原因,有文化原因,有家庭原因,也許還有信仰問題。這種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問,而是一個研究小課題。發(fā)現(xiàn)了問題,不應由教師來解決問題,可以放手讓學生去查閱資料,設計方案,提出對策,形成課題,寫成小論文。
2、強化自我意識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對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往往采用教師和家長督促、檢查、獎罰的方法,使學生感到外力脅迫而產(chǎn)生勉強學習的態(tài)度,從而不能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語文研究性學習是建立在學生的自我意識、主動探索的基礎上的,學生認識活動的強度和力度要比單純接受知識大得多。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會逐漸形成主動學習的心理傾向。具體要求:課題研究前自找資料、自我準備、自我設計方案;活動中自我表現(xiàn)、自我發(fā)揮;。
3、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
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是信息時代學校教育的核心。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是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因此,語文研究性學習,意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求、發(fā)現(xiàn)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語文研究性學習更關心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語文研究性學習也講求方法,但它較少強調學習知識的技能和方法,而更關注培養(yǎng)思維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換句話說,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創(chuàng)設情境應該是重點思考的一個內容。
二、教師角色:從傳授到指導語文研究性學習學生是活動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體現(xiàn)呢?
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并不排斥教師的指導作用,事實上,學生自行組織的各種研究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支持。教師的指導作用表現(xiàn)在把握研究活動的目的,啟發(fā)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幫助學生總結研究的成敗得失。這種指導作用貫穿于學生研究活動的始終。教師導在活動前,引在活動中,評在活動后,指導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間接暗示。當學生在某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困難疑問時,教師適時、適當?shù)闹笇桥e足輕重的,這將提高學生研究的質量,有利于學生在教師高質量的指導下獨立完成活動任務。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以學生的獨立探索活動為基礎,但實質上這種探索活動是在教師“導演”和指導下的活動,是教師主導作用更藝術的表現(xiàn)。因為研究性學習是從實際問題切入的,需要運用語文學科中的大量基礎知識,這不僅要求教師對語文知識有精深了解,而且要熟悉多種研究方法,還需要對當前語文學科的前沿知識有比較深透的了解,這樣教師才能幫助學生設計出適宜的問題情境的,進而引導學生開展深入扎實的研究活動?梢哉f,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師發(fā)揮“導而弗牽……開而弗達”的主導作用,而不是傳授、灌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開展研究呢?
1、引導學生選擇課題
語文研究性學習最難的可能是學生不知道怎樣去選擇一個適合自己開展研究的課題。教師要導,就應導在關鍵問題上。選擇課題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實際需要的原則。研究性學習不一定要像專家那樣,一定要解決什么具體的實際問題,我們學習的關鍵是通過某一問題的研究探尋,獲得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研究問題的意識,因此高中生的“課題”與專家的“課題”的實際需要存在的差距,高中課題研究重在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可能出發(fā)去選擇“課題”。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則。并不是所有的被發(fā)現(xiàn)的問題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實力研究的,這就需要對問題的價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從課題本身的價值看,衡量課題有沒有研究價值,主要依據(jù)是這一課題學生能不能占有詳細的資料,切不切合學生自身實際,符不符合學生思維能力。作為學生一般不宜選擇一個規(guī)模大、涉及因素多、周期性長的復雜課題,而適宜選擇開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課題,比如選《語文教材編寫改革及其發(fā)展研究》為研究性學習課題,就超出學生實際水平和能力。
2、引導學生設計方案
課題一旦確定下來,就要設計具體的研究方案,確保研究性學習有序、有效地推進。一份好的設計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A、課題的提出。包括課題提出的原因,課題內涵的界定,研究預期的目的。
B、開展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C、開展課題研究的活動安排,具體到第一節(jié)課具體做什么。
D、研究成果的結題形式。設計方案重點要考慮的是選擇研究方法和手段!胺椒ǹ偸欠⻊沼谔囟ǖ难芯磕康牡摹薄=處熞嬖V學生,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學事實,且對象又活動形態(tài),就應該選擇觀察、調查、實驗等方法;如果研究對象是文獻形態(tài)的,就應該選擇文獻法和內容分析法;如果說研究目的是要形成新科學理論,就應該選擇歸納演繹等理論研究方法。從我們語文研究課題看,絕大多數(shù)是文獻研究對象,文獻研究法和內容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法。
3、導在學生研究疑難處在學生活動難以深入進行時,教師要適時地進行活動開導,這種開導主要是思維方法上的,而不是內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導疑、導難、導法。
三、學習空間:從封閉到開放
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要形式的學科課程,從書本到書本,從書本到作業(yè),具有明顯的封閉性。語文研究性學習呈開放學習態(tài)勢。由于研究性學習形式的改變,學生必然會突破原有的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tài),學生定會在一種動態(tài)、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這種開放性改變的不僅僅是學習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它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非組織的社會化語文活動將成為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如環(huán)境語文、街頭標語、廣告、影視傳播以及人際間語言交流等。學生可以到社會中搜集民間故事,可以到街頭去搜集廣告牌的錯別字,可以到圖書館去查閱資料,可以到網(wǎng)上去發(fā)表自己的學術觀點、研究自己喜歡探討的問題?傊,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法將會有重大的變化。
四、學習形式:從單一到多樣研究性學習形式多種多樣且具有深度。
1、查閱資料
語文研究性學習,收集、整理、研究與課程相關的文獻,意在通過對文獻的查閱鑒別、整理、分析,從而找出研究的問題,明確:我到底要研究什么——術語的內涵、外延;我要解決什么問題——課題研究是否有價值;我從哪里開始研究起——前人留下了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鑒;通過研究文獻對課題的內涵、外延、研究起點作出準確判斷,就能判斷課題的實用價值,選擇較恰當?shù)难芯糠椒ā?/p>
要想在浩如煙海的各類文獻資料中找到對特定研究課題有價值的文獻,首先必須明確界定自己研究課題的范圍和性質,確定搜尋的方向,其次要了解國內外主要期刊的分布及各類期刊的特色。其三要熟悉主要的文獻資料索引和目錄分類的方法,掌握檢索的基本技能。高中語文課文《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書目》就重點介紹了這一方面的知識。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迅速準確地找尋自己所需的文獻。一般說來,學生起步階段,還不知道怎樣詳細的查閱書目,以便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就找到開展研究的感覺,如我們常聽到播音員報道我國又與哪國建交,實現(xiàn)了“邦交正;,如果提出一個問題,“邦交”為何不說“國交”呢?要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就只能研究文獻,查閱資料,找出例證,說明觀點。
2、合作學習
現(xiàn)代社會的創(chuàng)新成果多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疑難問題的解決常常需要多個個體的協(xié)作,建立研究性合作學習形式,其目的是使每個學生都有主動參與,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為學生共同尋求答案、解決疑難問題提供舞臺,研究學習中,既可以是兩個互助組,也可以是四個合作組,各研究小組之間,可以進行互查、互評、互幫、互學等活動,調動學生合作解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3
一、研究性學習課程設置的初衷
研究性課程設置的初衷是什么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課程改革說起。
教育部副部長王湛在談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時說: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進入新的時期,面對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行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弊端明顯地突現(xiàn)出來,教育觀念滯后,人才培養(yǎng)目標同時代的發(fā)展需求不能完全適應,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課程內容“繁、難、偏、舊”的狀況仍然存在,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xiàn)代科技、社會發(fā)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jīng)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于強調學業(yè)成績與選拔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tǒng)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和不良影響,正說明了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同時指出:當前我們的教育改革,就是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入手,通過改革基礎教育課程,調整人才培養(yǎng)目標,改變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研究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部教基字〔xx〕6號通知中說:研究性學習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的重要內容,是全體普通高中學生的必修課,它對于為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老師教學方式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中也明確指出,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是:“實施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關鍵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運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薄皩⒀芯啃詫W習作為一項特別設立的教學活動作為必修課納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學課程計劃》將會逐步推行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并從制度上保障這一活動的深化,満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xiàn)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
教育部教基字〔xx〕6號通知中還說:“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積極開展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
從以上引文中我們不難看出,研究性學習課程設置的初衷,是基于調整人才培養(yǎng)目標,改變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高人才質量這個最終目標的。為要能夠達到這一目標,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設,來改變教師和學生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為了保障課程實施時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又具體地指出了“研究性學習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當前,我們的研究性學習是否做到了這些呢。我們有必要對兩年多以來的研究性學習作一個回顧和反思。
二、研究性學習實踐的回顧
研究性學習是普通高中學生的必修課,每周3課時,每所普通高中學校都應該按課程計劃開課設節(jié),可集中和分散使用。但是直到現(xiàn)在,我們許多學校在課表中沒有體現(xiàn),有的將全部課時安排在課外活動中進行,實際上形同虛設。還有的學校干脆把這三個課時分配給數(shù)學、物理、化學三科,意思是只在這三科當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比較好的是安排1個或2個課時在正課(課表上)時間中,其余安排在課外活動和其他課余時間中進行。那種把研究性學習只分給幾個學科的作法是不妥的,因為,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不只是某幾個學科的事,應包括所有的學科,而且,研究性學習的問題,很多是跨學科綜合、交叉的。
研究性學習只安排在某幾個學科是不妥的,只安排部分教師實施,也是不妥的。研究性學習每周3課時,高中14大學科中,除體育、音樂、美術、勞動技術、信息技術這些科目本身就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外,其余9大學科都應安排研究性學習的課時,每期作16周上課時間計,全期共48課時,如果每周2節(jié)安排在正課中,每期有36節(jié),則9大學科每科可以排4課時的研究性學習課。排課時,總課表上不分到學科,另用單列課表將研究學習的課時分配給每位任課教師。督促檢查,才能使研究性學習落到實處。
每個學科每位教師4節(jié)研究性學習課干什么?研究性學習課程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各自的興趣愛好和條件,選擇不同的研究課題,獨立自主開展研究,從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種課程。它是以問題為基礎,以探索活動為過程的一種綜合學習活動。目前在研究性學習的形式上有三種情況:
一是以課題研究為特征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課題內容選擇的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于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實踐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論方面。課題研究還包括項目(活動)設計類的課題。這種以課題為特征的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通常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即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交流表達階段,相應地,對于這種學習的評價過程就分為開題評價,中期評價(對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等),和結題評價。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組織形式又可分為個人研究、小組研究和班集體研究三種形式。
第二種,就是有人稱之為基于研究性學習理念的“研究性教學”,即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當前越來越多的學校熱衷于這種研究性學習的模式,即在一節(jié)課中鋪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討論、探索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盡管這種問題也會是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但多數(shù)只與某一個學科的知識有密切的聯(lián)系。這種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與各自的學科教學緊密結合起來,這本身沒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放棄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的自主探索學習活動形式,那么研究性學習就將背離它的初衷,而被納入“應試教育”的狹窄軌道,終究是沒有什么前途的。反過來,如果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與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的研究性學習密切結合,則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會更加體現(xiàn)研究性學習的價值與性質。因為,研究性學習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和探究能力。
第三種情況,就是“帶研究性特點的”學科教學形式。就是教師在日常的各學科中,結合教學內容,注重引導學生通過主動探究,解決一些開放性問題,也就是將研究性學習理念滲透于學科教學中的作法。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研究性學習的價值和性質,對提高學科教學水平有積極意義。
綜合以上三種研究性學習的三種基本形式看,當前的重點仍然應是第一種形式。沒有第一種研究性學習形式的廣泛開展,就無法造成一定的氣勢和氛圍,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我們的教育理念。也正因此,教育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中特別強調“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積極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和實踐活動”。另外,研究性學習的許多問題是一個不斷研究的過程,不是一堂課或兩堂課所能解決的.。但是,與此同時,當然研究性學習課題的研究形式也可以有教室課堂上的教學組織形式,如前所述,活動評價中的開題論證,中期評價,結題論證,活動總結與交流都可以在教室課堂中進行。
走出課堂和校門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是不是只是目前為了轉變觀念有權宜之計?應當說,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因為,不只是現(xiàn)時的觀念轉變問題,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要獲得社會生活的親身體驗,今天的學生要走出課堂和校門,明天的學生同樣要走出課堂和校門,今天對我們教師來說,可能是不太自覺這樣做,明天則可能是一種自覺和自我意識的行為。研究性學習每周3課時,一期至少48課時,三年將是276課時,這么多時間的研究性學習,確實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看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學生應當走出課堂和校門。
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困難,不僅是存在認識上的模糊,觀念落后,更在于研究性學習管理上的困難,包括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評價機制的問題。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包括校內資源、社區(qū)資源和學生家庭中的教育資源;對于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管理與評價,要做好過程管理和對教師與學生的評價。在這里我主要談一談活動過程的管理。
有的學校對于活動過程的做得比較好。廣東番禺中學采用了建立“課程檔案”的措施。規(guī)定:
學生必作:
。1)研究方案:課題名稱,目標,意義,內容,方法,所需資源,人員分工,進度安排,成果形式,專家或指導教師等內容,開題前上交,教研處備案。
。2)研究周記:每人每周學習情況記載,每篇不少于400字,含時間、地點、研究內容(要具體)、收獲、體會、問題等,作為平時成績的主要依據(jù),期末總結要求1000字,每周上交專職教師批閱。
。3)研究成果:每小組或個人從下列內容中至少選擇一項,研究論文、實驗報告、調查報告、科技作品以及軟盤、錄像資料等,期末上交專職教師。
教師必作:
(1)指導筆記:含對全班或所負責小組(個人)的指導的詳細記錄,有時間、地點、對象、主要內容,由專職教師共同完成,每周一次,每月底交教研處。
。2)項目總表:項目匯總(名稱、項目成員、指導教師單位、聯(lián)系渠道、進度所需資源等內容)開題后交教研處備案。
(3)學習心得:每月寫一篇與課題有關的心得。
。4)項目評估:對項目的意義,成功與不足之處及努力方向。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4
我們這次研究的內容是《垃圾資源化》,以下是我們研究題目的具體內容:
1、垃圾處理的方法。
2、垃圾如何分類、回收。
3、個別垃圾個別處理,研究一個課題。
首先應該確定研究方向。
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從生活入手,配合現(xiàn)在國際環(huán)保的要求,我們選擇了這次的主題。與此同時,雖然是第二次研究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制定實驗方案。在制定實驗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身為組長要有掌控能力,由于我不很得心應手研究便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一拖再拖。所以針對這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事先制定出一份詳盡的時間表,然后應該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執(zhí)行。
只有在這樣詳細的規(guī)劃下,我們才能按時完成任務。雖然我們的報告成功完成,但由于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一些詳細的工作沒有完成的很好。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我也得到了許多收獲與財富。首先便是知道了“規(guī)劃”的重要性。世間萬物皆有規(guī)律,而計劃就是一個能時刻跟隨規(guī)律,調整規(guī)律的時間表。只有在嚴格的規(guī)劃下,才能完成高質量的課題和項目。
第二就是明白了“責任”。
身為研學的組長,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而不是浪費在個人享樂上,這就是責任的意義。同時還要確立責任意識,只有當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處于領導地位,這樣他所帶領的小組才能在紛繁混亂的環(huán)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第三便是“效率”。
沒有效率,就如同浪費時間。有的人能在學校便把作業(yè)都作完,而有的人第二天背著未完成的`作業(yè)一起趕到學校,這就是差距。而這差距就在效率。有了效率,就相當于有了三頭六臂,一個人可以處理好多事情。而專心就是效率的保證,只有當自己處于一個專心的狀態(tài),會感覺時間像是停滯了一般,“效率”也就“不請自來”了。
第四,享受“不享受”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愛好,但各位同學中極少當成愛好的。當然,我也并不把研究性學習當成一個愛好,因為研學,也是學!但是,如果我們轉變自己的看法,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學習和自己一切不喜歡干的事,就一定會找到一個有趣的切入點。有了興趣,什么都好說。
第五,將壓力變?yōu)閯恿Α?/p>
整整一個學期,研學給我?guī)碜畲蟮母杏X,便是那巨大的壓力。當看著周圍的同學們相繼完成了實驗,寫完了報告,我們組的試驗還只停留在紙上,我充滿了壓力與危機感。也正是這樣的危機感,為我加速,促使我按時完成了任務。而有些人,遇到壓力瞬間就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自亂陣腳。我們應該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總有完成的時候。當有了這種壓力的時候,我們的動力和潛能才會被真正地激發(fā)出來。
第六,團隊精神,每一個團隊都應該要有團隊精神。
“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而一把筷子卻很結實”——這便是小學時候老師給我們解釋“團隊精神”時所舉的例子。沒錯,之所以大多教育都是以班級為單位,是為了增加我們的團隊精神和能力。在被劃分成研學小組的同時,這種精神便更加的到了鍛煉。如果是以班級為單位,僧多粥少,不是每個同學都有鍛煉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往往被班級中少數(shù)幾個“積極分子”所掌握,鍛煉的機會總是在他們身上。而因為有了研學小組,每個人得到鍛煉的機會近似均等,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鍛煉團隊精神的平臺。有了團隊精神,當我們在社會上加入某些團體后,我們要有在團隊中協(xié)調等能力,充分發(fā)揮出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將能力最大化,也就是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團隊中,每個人不但能力能發(fā)揮出來,同時還有可能超常發(fā)揮。
第七,聽指揮。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群龍無首的精銳部隊那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如果一個團隊中大部分人不聽從指揮,那么這個團隊也就無異于“群龍無首”。大吵大鬧地反對,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非但不是在幫助自己,恰恰相反,那是在對自己,對大家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聽從指揮,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5
我們這次研究的內容是《垃圾資源化》,以下是我們研究題目的具體內容:
1、垃圾處理的方法
2、垃圾如何分類、回收
3、個別垃圾個別處理。
研究一個課題,首先應該確定研究方向。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從生活入手,配合現(xiàn)在國際環(huán)保的要求,我們選擇了這次的主題。與此同時,雖然是第二次研究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制定實驗方案。在制定實驗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身為組長要有掌控能力,由于我不很得心應手研究便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一拖再拖。所以針對這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事先制定出一份詳盡的時間表,然后應該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執(zhí)行。只有在這樣詳細的規(guī)劃下,我們才能按時完成任務。
雖然我們的報告成功完成,但由于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一些詳細的工作沒有完成的很好。
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我也得到了許多收獲與財富。
首先便是知道了“規(guī)劃”的重要性。世間萬物皆有規(guī)律,而計劃就是一個能時刻跟隨規(guī)律,調整規(guī)律的時間表。只有在嚴格的規(guī)劃下,才能完成高質量的課題和項目。
第二就是明白了“責任”。身為研學的組長,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而不是浪費在個人享樂上,這就是責任的意義。同時還要確立責任意識,只有當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處于領導地位,這樣他所帶領的小組才能在紛繁混亂的環(huán)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第三便是“效率”。沒有效率,就如同浪費時間。有的人能在學校便把作業(yè)都作完,而有的人第二天背著未完成的作業(yè)一起趕到學校,這就是差距。而這差距就在效率。有了效率,就相當于有了三頭六臂,一個人可以處理好多事情。而專心就是效率的保證,只有當自己處于一個專心的狀態(tài),會感覺時間像是停滯了一般,“效率”也就“不請自來”了。
第四,享受“不享受”的東西。每個人都有愛好,但各位同學中極少當成愛好的。當然,我也并不把研究性學習當成一個愛好,因為研學,也是學!但是,如果我們轉變自己的看法,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學習和自己一切不喜歡干的事,就一定會找到一個有趣的切入點。有了興趣,什么都好說。
第五,將壓力變?yōu)閯恿ΑU粋學期,研學給我?guī)淼母杏X,便是那巨大的壓力。當看著周圍的同學們相繼完成了實驗,寫完了報告,我們組的試驗還只停留在紙上,我充滿了壓力與危機感。也正是這樣的危機感,為我加速,促使我按時完成了任務。而有些人,遇到壓力瞬間就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自亂陣腳。我們應該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總有完成的時候。當有了這種壓力的時候,我們的動力和潛能才會被真正地激發(fā)出來。
第六,團隊精神,每一個團隊都應該要有團隊精神!耙桓曜雍苋菀妆徽蹟,而一把筷子卻很結實”——這便是小學時候老師給我們解釋“團隊精神”時所舉的例子。沒錯,之所以大多教育都是以班級為單位,是為了增加我們的`團隊精神和能力。在被劃分成研學小組的同時,這種精神便更加的到了鍛煉。如果是以班級為單位,僧多粥少,不是每個同學都有鍛煉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往往被班級中少數(shù)幾個“積極分子”所掌握,鍛煉的機會總是在他們身上。而因為有了研學小組,每個人得到鍛煉的機會近似均等,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鍛煉團隊精神的平臺。有了團隊精神,當我們在社會上加入某些團體后,我們要有在團隊中協(xié)調等能力,充分發(fā)揮出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將能力化,也就是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團隊中,每個人不但能力能發(fā)揮出來,同時還有可能超常發(fā)揮。
第七,聽指揮。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群龍無首的精銳部隊那也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如果一個團隊中大部分人不聽從指揮,那么這個團隊也就無異于“群龍無首”。大吵大鬧地反對,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非但不是在幫助自己,恰恰相反,那是在對自己,對大家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聽從指揮,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我還想說的還有很多,值得總結的也還有很多。這次研究性學習不但給我?guī)砹嗣篮玫幕貞,并且收獲中我還學會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6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中提高對問題的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大家知道,創(chuàng)新是民族的靈魂,沒有發(fā)現(xiàn)就沒有創(chuàng)造。
學生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是從小開始的。
由此可見,學校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改變過去只重視結果而忽略過程,只重視分數(shù)而忽略了能力等一些不良現(xiàn)象,屏棄那些知識只來源于課堂,來源于教材的狹隘的認識,激活學生的好奇心與強烈的求知欲,20xx年3月學校以“研究性學習”為研究課題在語文教師中進行了廣泛地研究。
課題操作如下:
一、認真領會研究性學習的實質,提高教師理論上的認識
研究性學習與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研究性學習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課題,引導他們參與到社會的實踐之中。
根植于教材,放眼于社會,真正使課堂教學與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
同樣要組織好教師學習新課標,提升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走出研究性學習就是讓學生研究什么、發(fā)明什么,就是小制作等一些誤區(qū),使學校教育與社區(qū)教育、社會教育并軌。
第一、通過學習新課標,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第二、通過教師之間的研討,進一步認識研究性學習的實質,形成研討的氛圍。
第三、教師應有針對性地研究課題,為學生選擇課題時發(fā)揮導向功能。
二、組織學生選擇課題
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由學生憑借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發(fā)展的課題,在學生選擇課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張揚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以發(fā)展與提高。
三、以點帶面,進行研究
為了更好的進行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在組織教師學習課標,提升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我們以點帶面進行教師個人學習的小匯報,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把個人的研究認識在教師間進行廣泛地交流,拓寬教師的視野,提高自己的認識。
1、由學校走向社區(qū)
學校的教育只是學生受教育的一方面,獲得的'知識也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學校把學生由學校教育走向社區(qū)教育,開展了“用童年看世界”,“用小小手改變家鄉(xiāng)環(huán)境”等一系列活動,活動之后學生寫下了許多篇很不錯的小論文。
針對環(huán)境的污染提出了許多合理化的建議,做到了書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
2、由學校走向社會
市民公德教育是各種媒體極為關注的社會性教育,我們抓住社會教育這一契機,把學生引向社會,擦去電線桿上的粘貼物,拾起地上的白色垃圾等,從小學生身上進行市民教育,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問題,解決環(huán)境問題。
四、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銜接
為了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豐厚的知識營養(yǎng),我們合理地使用教材,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通過查找、搜集、使學生對課內知識廣為了解,有適當?shù)匮由,如:學習《景陽岡》,讓學生讀一讀《水滸傳》,學習《游子吟》,讓學生背誦古詩詞等,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拓寬學生學習的領域。
總之,研究性學習是我們出次研究,過度還很粗糙,但我們會在研究中不斷學習與完善,使研究性學習更趨合理化。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7
自線上教學以來,結合教育局的精神和學校要求,我們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學生假期綜合性學習活動,F(xiàn)就活動情況做如下總結。
每周開展一期活動,設置三課時。每期活動都以疫情為話題,活動中由年級組共同確定設置相應的主題,每班再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組長分好工,組內進行分工合作。通過上網(wǎng),看電視,看手機短視頻等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再把知識進行相應的融合與加工,最終形成自己的作品。在作好課題研究準備工作后,為保證研究性學習有成效,我主要抓好“兩全”即全體學生參與研究學習,老師全程參與跟蹤輔導。研究性學習課程有一種深層的教育民主的追求,絕不是“優(yōu)等生”的專利,因此做到學生人人參與。教師的參與不是指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一定要教師來教,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從問題情境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探究方式和學習方式,幫助他們更好地呈現(xiàn)研究性成果。
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老師們高度的重視,制定了詳細的實施任務卡,指導學生課上集中活動,課下再增補資料,認真完善作品。通過搜集資料,讓學生開展分工與合作,提高他們合作意識與能力。在活動中,強調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要求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在“查找資料”、“分析研究”、“形成認識”等一系列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增強對社會的認識。
在活動中,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們會主動的去獲取知識,去查詢信息,長期這樣可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了解了疫情知識,更加了解了社會生活,形成了愛社會、愛國家的思想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以及對國家、對社會的使命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開拓視野?梢姡ㄟ^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生不僅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夠得到純化,心靈得到升華。
每次綜合實踐活動都密切聯(lián)系當前疫情,提出相關主題。在實施過程中,讓學生在體驗與探究中不斷成長,在參與和融入社會中不斷成熟,在認識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斷完善,謀求自我、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體會到“資源共享”“信息量大”“傳輸速度快”等帶來的好處,而且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讓學生去認識多彩的社會,觸摸社會發(fā)展的脈搏。
綜合實踐讓學生走進了社會大課堂,了解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讓學生在新的起跑線,生同成長。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8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研究性學習,它就是把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突破傳統(tǒng)學科的封閉狀態(tài),把學生置于一種動態(tài)、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中。給學生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渠道,使他們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主動探究中獲取新的體驗,從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從被動走向主動,通過本次學習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開發(fā)新的'教育資源,完善和豐富了學生的知識。
其次,了解研究性學習的程序有五步:
1、選題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的方法
4、研究的基本過程它又分為
1)、確定主題
2)、設計開題報告
3)、設計調查問卷
4)、查閱資料
5)、綜合資料
5、各成員的研究心得。
為保證我校研究性學習在本學期順利進行,教研室和老師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做好高一年級學生的思想發(fā)動工作,明確表示學校對這一活動的重視,利用晚自習老師進入班級對研究性學習課題、論文、調查問卷進行輔導,讓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流程和要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個別小組對研究性學習持旁觀、消極態(tài)度。除觀念和能力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建立責任制,教師在充當指導前無心理和知識儲備,當教師不能有力指導和監(jiān)督時,學生即便開始積極性很高,不久便會消失殆盡。而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使學生學習涉及內容和范圍遠遠超出書本知識,學生會對知識的渴求更為強烈。教師深感僅憑書本知識遠遠不夠,從而激發(fā)起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本周下旬由學校領導教研室主任及班主任參加了,研究性學習成果匯報會,結題材料已歸檔,其中也有不少優(yōu)秀作品,42班匯報的高中生與家長代溝問題、蘇軾——智者在逆境中超越。43班匯報的如何面對考試焦慮。47班回報的肥胖問題等。因為每位學生都要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所以積極性很高,對學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確實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加強了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因時間較短在研究性學習中還有一些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
一、學生基礎較弱、自住性與獨立性差,綜合研究能力較弱,需要教師的及時指導與監(jiān)督。
二、學生沒有研究經(jīng)驗,準備不夠充分,不能脫稿匯報,應變能力較弱,結論沒有說服力。
三、撰寫論文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小組論文與混為一談。
四、調查問卷中設計的問題不具代表性,沒有多大價值,對研究性學習成果意義不大,調查的范圍僅在自己學校,結論不具普遍性和說服力。
總之,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暴漏出不少問題,值得教師與學生深思和反省。我想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學校領導和教師會對研究性學習十分重視,我有信心也相信同學們在下一次的研究性學習中,會科學規(guī)范富有成效地把這項任務搞好。并隨著這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起到不可估量的價值。因為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有利于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開放性、智能的準科研活動,是當今每一位高中學生都不可缺失的學習課程和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9
在老師的發(fā)動下,我們組員參與了《關于CD的研究調查》這一課題。由于近年來唱片的版權問題一直是人們討論的焦點,作為高中生的我們,在好奇心的推動下,選擇了這一時尚的話題作為研究課題。
下面我們就將聯(lián)系實際情況,具體談一談在研究過程中的總結。
一、準備充分目標明確
在研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我們組員都感到有點不耐煩,畢竟這是一個比較新鮮的話題,一些專業(yè)的知識我們也沒有系統(tǒng)地了解過,這時老師一直在我們身邊鼓勵我們,告訴我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調查什么內容,調查的具體對象是誰,調查的目的與意義是什么,想取得什么樣的調查結果,采用什么樣的調查方式等等這些具體的事項,才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調查研究。這令我們頓時恍然大悟,于是收拾好心情,調整好心態(tài),安下心來做準備。
二、團隊精神合作至上
研究性學習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單憑一人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讓我們深有體會,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開始大家都忙著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fā)現(xiàn),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情況下并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起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同。如果有的組員提前完成任務,也會熱心主動的幫助別的組員。正是因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幫助,以集體的利益為主。在四個人之間,合作的關系依然緊密,如果查找到與其它組員要找的有關的資料,大家都會拿出來共享,正是由于這樣,雖然研究任務很重,我們卻也沒有耽誤很多學習時間。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
三、總結其中的好處
原以為高中生活只是緊張的學習,其實非也。
高中生活原來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學習”這個課題來說吧,開始還不知道它有何意義,自開學到現(xiàn)在,這個過程帶給我們許多學習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從一定角度看來,研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從學習、及社會生活中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去探索、發(fā)現(xiàn)和體驗。同時,學會對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機械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而研究性學習具有學習內容的綜合性與開放性,學習主體的參與性與自主性。學習過程的創(chuàng)造性與多樣性,學習評價的多元性與社會性等特點,而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和特點恰恰可以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的,自由的,寬松的,向上的學習氛圍,這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學習轉變了我們的學習觀念,和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以我的小組而言吧,說它簡單,最終成果只是一個簡單的結果。但是,真是搞起來,要多方面考慮,還要收集有關資料,再加以運用,這自然會遇到許多麻煩,它給我們很大創(chuàng)新空間和實踐機會,轉變我們對學習和生活缺少獨立思考新發(fā)現(xiàn)的一些依賴觀念,改變我們“死讀書”的學習方式,創(chuàng)造另一種學習的風氣,營造更優(yōu)的學習環(huán)境。這對學習科學文化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良好機會。同時,研究性學習也促進同學們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這個我在學習研究中有切身的體會,像哪個同學有何特長、愛好,對事情處理的態(tài)度,協(xié)作能力如何,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我作為本組的組長,有時在分配工作過于疏忽,執(zhí)意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結果造成某些缺漏和過失。幸好還不算嚴重,否則我真無地自容,組員也沒有責怪于我,反而給我補遺拾漏。我想,這不僅僅是一種責任,還有我們感情的橋梁在起著作用吧。這段日子,我們一起外出調查,一起查閱資料,一起總結分析,一起解決問題。經(jīng)歷了如此之多,組員之間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加深升華了友誼,這對以后的生活和學習無疑會起巨大的作用。
我們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fā)了自由創(chuàng)新的熱情,培養(yǎng)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我們協(xié)作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正好填補了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大意義。
以上就是我們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的總結,它讓我們得到了鍛煉,無論是社會交往的能力,還是自身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范文通用10
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小組研究的主題是“新型太陽能電力車的設計與制作”我在小組中的主要任務是負責確立研究方向。
我們小組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各自努力完成自己所分配的任務。我分配到的任務是確定研究方向,剛開始接到這個任務我像張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在自己的努力和組內其他同學的幫助下有了頭緒,我開始對附近各個太陽能電力車商店進行了采訪、調查,還對汽車司機和街道行人進行了詢問,從中獲得了很多信息,我對得到的信息進行了整理,在我訪問的人中有50%的人不太了解太陽能電力車。對車的動力,操作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等存在著質疑,還不敢購買使用。20%的人正在使用太陽能電力車,他們對車總體還比較滿意,覺得很環(huán)保。但是對總體性能和動力還是不是很滿意,需要加以改進。還有30%的人不知道太陽能電力車。
我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確定了我們需要設計與制作的新型新型太陽能電力車的努力方向。我們還需在車的動力、持續(xù)行駛時間和操作系統(tǒng)等方面進行改進。
在此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在組長的帶領下,各自克服種種的困難,及時的糾正了一些實踐上的錯誤,相互幫助,充分利用所學的知識,將其理論與實際結合,面對理論與實際生活中的種種差異,我們能夠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用多層次,全方位的角度看問題,終于突破種種難關,將其理論性轉化成實踐性,我與小組成員積極配合,通過我的努力從各種途徑確定了我們的研究方向,然后交給呂函英,又幫助呂函英成功的制定了新型太陽能電力車的研究方案。
新型太陽能電力車以太陽能為主要能量來源,通過貼附在車頂?shù)墓夥嚵袑恿﹄姵爻潆姡寗又绷麟姍C推動助力車前行。在陰雨天氣或晚間停放時也可通過家用市電充電。并聯(lián)充電串聯(lián)放電系統(tǒng),有利于提高電池組的均勻性,提高其使用壽命和容量;太陽能跟蹤系統(tǒng)的設計制作,能顯著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的功率;車架和車身優(yōu)化設計,使整車小型化、輕量化。這些都有利于提高整車的能量利用率,增加續(xù)駛里程,達到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
在此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中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內學不到的知識,例如:關于太陽能的利用、電力車的設計與制作、太陽能電力車的的車身結構、人們對節(jié)能的態(tài)度和認識等等。太陽能是現(xiàn)在及以后都將大規(guī)模使用的'清潔無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把它與電力車結合起來,成為可以不用消耗燃油和充電提供動力。減輕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費。
通過這次活動我意識到團體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個團體只要成員齊心協(xié)力,互幫互助,想取得成功是很容易的事情,我們這次在組長明確分工后,小組成員都毫不懈怠,積極完成自己的任務后,還主動幫助別的成員,正是因為我們的團體精神,才使得這次研究性學習任務圓滿完成。同時也讓我認識到能源和環(huán)境保護的問題。首先是開采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破壞了原有的生態(tài)平衡,其次是使用能源時排放的廢氣對空氣的污染,最后還有使用后廢物的處理問題。我覺得使用無污染的綠色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今后的必然趨勢。
做完這次關于太陽能電力車的設計與制作的研究性學習過后,讓我認識到當今能源消耗需求量很大,而使用的大多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如果不提倡節(jié)能的話在不久的將來能源將開采用完,人類將面臨能源危機。將會有更多人使用節(jié)能產(chǎn)品,利用可以在短時間內再生的能源來替代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的能源,將減輕對環(huán)境的污染,愛護地球環(huán)境這就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因此,我們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
【研究性學習教學總結】相關文章:
研究性學習總結06-16
研究性學習總結06-12
研究性學習總結06-10
研究性學習的總結10-10
研究性學習的總結10-10
研究性學習總結06-26
研究性學習教學計劃12-10
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總結06-25
初中研究性學習總結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