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們一同成長的師德演講稿
各位領導,同事們,下午好!
XX年,剛來附中的時候,劉校長給我們幾個大學剛畢業(yè)的學生講了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男生,大學畢業(yè)了,只身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沒有親朋好友,那天,驕陽四射,汗水縱橫,早已浸透了衣衫,男生帶著3個大大的行李包下了火車,一手拎一個,還有一個拿不了,沒有辦法就寄存在火車站,徒步近3個小時來到單位,再折返一趟來提第三個包裹,于是,奮斗的日子在這里開始了……每想到這個故事,眼前就會浮現《圣經》中摩西率眾人出埃及,奔向自由,最終返回以色列故土的畫面,猶太人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個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誡”在內的“摩西律法”,而他們的始祖?zhèn)兯鶆?chuàng)立的神教從此初具規(guī)模,由此一個僅憑借著精神就能生存繁衍的民族帶給世界意想不到的影響……一個來到陌生城市的奮斗的男生,同樣也是一種精神的力量,在那里兢兢業(yè)業(yè)得開創(chuàng)了一片天地……從那個時候起,洋溢著自豪和興奮的我來到了孩子們中間,帶著幾分羞澀和緊張,但在老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我很快擺脫了內心的恐慌,將自己融入到孩子們學習和生活中,面對著孩子們,我有太多的話語,太多的情懷,更有太多的希望,同樣,處在孩子們中間,孩子們也對我也有太多的話語情懷和希望,在彼此的影響中我們都在成長……
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語文教學中,總覺得,語文該是大語文,由于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一個具有良好身體、良好心理和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人。教育的過程,應該是愉快地促進孩子的精神成長,潛移默化地把孩子帶入人類的優(yōu)秀精神文化中,使其成為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和獨立思維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的人,而承載著文化和精神的語文,尤其是語文的教學恰好承擔著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對中國精神的傳承和重塑。學生剛上,第一次講詩歌的時候,先講了個詩歌小專題——《一條美麗的河流——中國古典詩歌的產生和發(fā)展脈絡》,從詩歌的源頭《詩經》到屈原的《楚辭》,再到漢末五言詩的產生發(fā)展,再到唐詩氣象、宋詩思想,還有后來的元明清時期家喻戶曉的詩人和詩作。當然補充了大量的詩歌佳作,這些內容,我們很緊張的用了兩節(jié)課才學完。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是對學生小學詩歌背誦的充分了解,另一方面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的詩歌體系,初中時代與小學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維的開啟,讓孩子嘗試著去接觸一個宏觀的概念和輪廓,他們才能慢慢的去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最初有老師一點一滴的指導,一旦到了一定的階段,學生們自己就會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和框架了,這就是導學自主的一種形式吧。接下來接觸到了具體的詩歌,學生就會自覺在這條河流上找到相應的點,這樣學生的知識框架就一步一步的豐滿。而對詩歌內容的學習需要啟發(fā),努力使學生的思想升華。比如說:十三四歲的年齡,學生情竇初開,每一個少男少女心中都有一個欽羨的異性,懵懂感情開始了,所以,在講愛情詩歌的時候從來不避諱愛的字眼,比如說講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的時候,除了講解詩歌的基本意思和藝術手法之外,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引出愛的討論——什么是愛?我們該怎么愛一個人?
一場“愛的教育”開始了,問學生三種情況哪個人更愛花?第一個人看見花兒開得漂亮,就把花掐下來,揣在懷里;第二個人愛花,花兒開了,就在花兒面前轉了兩圈欣賞了一會兒離開了;第三個人,看見花開,就默默的為這株花添了一抔土和澆了水。孩子們異口同聲說第三種,這與李商隱的愛情觀是一樣的——“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愛?學生回答:付出。懂得了付出,就開始明白了愛。那么我們該怎么樣愛一個人呢?我又問孩子們,你們希望你愛的人因為你的愛而越來越優(yōu)秀還是因為你的愛他受到了煩擾而越來越遭呢?孩子們陷入了沉思。我明白了,他們開始思考了,當然我們希望我們愛的人越來越好呀,那么我們該怎么做?一個孩子說:我會幫助他。還有一個孩子說:我覺得我們該共同努力,好好學習……純真的孩子們,在接下來的周記中,又一次跟我表明心跡:老師,您說得對,愛就是付出,想一想媽媽對我的愛,就是付出呀……孩子們的情感,懵懵懂懂的感情終于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對感情的美好向往,和對詩詞句子的深刻體驗,這些老師不用講,孩子們將記憶終生。
這次的課程,對我而言,也是一次愛的洗禮,在生活中,我們往往對別人比對我們的親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發(fā)火,多少年來,我們以為這割舍不斷的親情和血緣就是我們“不耐心”親人的資本,就是親人無條件的擔待和原諒我們的由來,可是,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時常對周圍的陌生人還滿面春風,對周圍沒有絲毫關系的路人還溫和謙讓,恰恰我們忘了對真正愛自己的親人付出真心,流露真情!缎⒔洝分兴裕骸安粣燮溆H而愛他人者,謂之背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痹瓉,愛是一種能力,學會愛人更是一種智智慧。
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在班級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關注,就是孩子的情緒能力!在初中階段,孩子正值12—15歲,這個年齡是最容易使人陷入迷惘泥沼的一個人生階段,很多的煩惱化成一種莫名的不安情緒襲擾著學生,他們心中有千千結無人解釋,面對的是只知催促學習的父母,他們的心境壞極了,心中的郁積無處發(fā)泄,于是便尋找機會在學校搗亂、滋生是非。在是非面前,孩子是有他自己的判斷力的,只是被當時的情緒所左右,比如說,一個男同學看到同桌拿著一個新奇的筆,就想看一看,可是女孩子不讓看,于是你爭我搶,女孩子不小心打到男孩子的臉,男孩子一下急了,將筆狠狠的扔向外面,不巧碰到了燈管,燈管滅了。此時兩個孩子都冷靜下來了,他們都認識到自己錯了,只是在當時情緒的左右下,才不顧一切后果!所以,關注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情緒支持和引導,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孩子的情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它是一種比知識、技能更厲害的本事,被用來衡量一個人的智力,甚至能預測未來的成敗。在班會上,我開展了“認識情緒”課程,主要是幫助學生學習控制自己的怒氣、挫折和寂寞的情緒。幾次課后,學生相互打鬧、發(fā)生口角的現象明顯減少了。這5種情緒能力是:
①正確估價自己的能力。能覺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感情。
、诳刂谱约呵楦械哪芰。能恰當分析自己情感的起因,找到辦法來處理自己恐懼、焦慮、憤怒和悲傷等情緒。
、奂钭约旱哪芰。能克服自滿和遲疑,調動自己的情緒去達到某個目的,還能較持久地保持這種動力。
④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對他人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別人的觀點,欣賞不同人對事物不同的認識和感情。.
、萆朴谔幚砣穗H關系的能力。比如說在期中考試來臨之前,特別是我班成績好的學生,壓力比較大,脾氣就變得比較暴躁,同時面對同學的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對別人不再理會他又比較敏感,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跟同學發(fā)一下脾氣,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就向朋友大倒苦水,這就是周圍的同學感到莫名其妙,同學相處也有點緊張,這更使他想發(fā)脾氣。這其實就是孩子的不安情緒沒有把控好,使孩子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情緒,并教給孩子處理自己情緒的辦法,這樣就好多了,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和睦多了!
在孩子們身上看到的這些,我們說,他們還是個孩子,是呀,有時候自己何嘗不是一個孩子?面對學生突發(fā)的事件,會不會因為事情的突然束手無策而著急?面對學生的幾次三番的說服教育之后,他依然故我,沒有絲毫的改正,會不會因此而氣急敗壞?女性又是比較容易情緒化的,作為一個女性帶著班主任,有時候把這些負面的情緒帶給了孩子們。
記得論語中一個故事,不遷怒不貳過。講的是顏回二十九歲時,頭發(fā)全都白了,過早死去了?鬃訛轭伝氐乃揽薜梅浅模f:“自從我有了顏回,弟子們更加親密!濒敯Ч珕枺骸澳愕牡茏诱l最好學?”孔子回答:“我有叫顏回的學生愛好學習,他從來都不把自己的怒氣遷移到別人的身上,同樣的錯誤也不會犯兩次。但他不幸早死,顏回死了,再也沒有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來繼承,傳播我的理想了!笔茄剑贿w怒不貳過是我們一生都在加強的修養(yǎng)。柔則生,順則存,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無堅而不摧!在對待孩子情緒和自己的事情上,我們總是想到水,順勢而導!我們的學生可能學習成績很好,可能考上北大、清華或者國際名牌學校,可是,如果他的“情緒能力”欠佳,那幸福寧靜的美好生活還會與他有緣嗎?我們會因為失去美好的東西哭泣,會因為得到滿足而喜悅,會因為得不到滿足而沮喪,還會因為受到羞辱而憤怒……這些五彩繽紛的感情,讓我們的生命充滿靈性和生機。正視情緒的存在,它們是我們擁有的感覺,是我們生命的動態(tài)能源。讓它們在一個正常的渠道里,推動我們的人生正向發(fā)展。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調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營造好一個和諧積極的情緒氛圍,我們和學生都得到了成長!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定要抓緊每一秒鐘的時間來學習,時時把自己沉淀、倒空、歸零。像詩人所說,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執(zhí)著的背影!在這樣一所面向未來,面向全國將走向世界的名校里,老師能給予學生的不僅是基礎的知識教育和現代的素質教育,還有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的成長和我們自身的成長,因為我們深刻的明白,只有我們的學生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的取得成功和成為佼佼者,只有我們自己成為老師的典范,這才是我們學校培養(yǎng)人才巨大成功的見證!
謝謝!
【與孩子們一同成長的師德演講稿】相關文章:
師德演講稿愛與責任01-25
與高一同學談怎樣學好化學論文08-23
成長與蛻變勵志演講稿12-05
職場人與領導一同就餐需要注意的禮儀06-12
成長與感恩演講稿五篇01-27
成長與感恩演講稿四篇01-18
成長與感恩演講稿6篇01-13
師德演講稿愛與責任(15篇)01-25
師德演講稿愛與責任15篇01-25
師德師風愛與責任主題演講稿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