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恐怕沒有人不愿意聰明的,但上天造人,總有差異。
要是有人說你智力一般,甚至有些笨,你心里是不是不舒服?你是不是有時候還恨過自己不聰明?是不是經(jīng)常祈求:要是有一顆聰明的腦袋該多好。
可是,聰明就真的那么重要嗎?
每個人都知道《傷仲永》的故事,這么聰明的神童最后“泯然眾人矣”。方仲永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很多,但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聰明是不能用來炫耀的,沒有陽光雨露的滋養(yǎng),聰明的花朵不會綻放,只會凋零。
蘇軾自然智商過人,可是他性格不好:“自恃聰明,頗多譏誚”。他認(rèn)為自己聰明,就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聰明的結(jié)果是讓他吃了大虧:“荊公惡其輕薄,左遷為湖州刺史。”后來,他又自恃聰明,擅自批評荊公王安石寫的詩句:“西風(fēng)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有誤,王安石一生氣,把蘇軾貶到黃州做個團練副使,順便讓他看看黃州的菊花是不是風(fēng)吹落瓣。聰明不是凌駕于他人之上的資本,沒有三個樁,籬笆風(fēng)一吹就會歪倒。
曹植則更不幸,反因聰明害了卿卿性命。曹操不是不喜歡他的小兒子,可是這個兒子太聰穎過人、才思敏捷。“出頭的椽子先爛”,在政治斗爭中,過于犀利,鋒芒畢露就不能保全自己,就不能成為一個好的“一把手”。沒有了父親的支持,曹植在與“本是同根生”的親兄弟曹丕的斗爭中一敗涂地。要是曹植笨一點,結(jié)果也許不會是那樣。聰明是把雙刃劍,不善使用的人,常常會傷到自己。
歷史上有著太多的“聰明反被聰明誤”例子,聰明原來并不是成功的必備。
如此說來,不聰明也罷!俗話說得好,“憨人也有憨福”。
扶不起的劉阿斗是歷史上“沒用的人”的杰出代表。然而有學(xué)者認(rèn)為,正是他的“沒用”保全了他的性命。阿斗用他的“愚”偽裝了自己,使魏國不擔(dān)心他、不猜忌他,從而得以獨善其身。
“智者千慮,終有一失”,這說明聰明的人不總是聰明。反過來,愚笨的人也并不總是沒有聰明的時候,“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再者,聰明的人不是樣樣聰明,愚笨的人也不是樣樣愚笨。比如有的同學(xué)讀書不聰明,可是善于結(jié)交朋友,或者善于繪畫歌舞……人們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中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那些讀書時“很不聰明”、考試總是抄襲的學(xué)生出了社會后很多人成了經(jīng)理和老板,而那些讀書時“很聰明”、考試時總是被炒的學(xué)生卻成了前者的打工者。
看了《阿甘正轉(zhuǎn)》的人一定會深受感動。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小時候連話都說不清楚,然而他在戰(zhàn)場上以及生活中用他的善良和誠實影響著周圍的人,讓他們走向樂觀。在學(xué)校里弱智的阿甘常常受到別的孩子的欺侮和捉弄,然而他經(jīng)過努力最終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tǒng)的接見。
呵呵,原來聰明并非人生的必備,一個人即使笨只要努力也可成功!
從此再不必自卑,不再埋怨,智力一般,也可快樂似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