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規(guī)則一:消除猜忌很重要
從劉季起事之初就試探過蕭何的“居心”,畢竟“屌絲”身份發(fā)家卻將蕭大人歸入帳下,劉季心里多少有點不自信。而蕭何卻用一膽忠心的追隨以及“自己沒那么大的膽量,只有跟著你才能成大事”的坦白一點點換取了“準漢王”的信任。事后,蕭何奉漢王之命管理整個關中、漢中、巴蜀區(qū)域,這個權力是什么概念?對于一個完整的漢王國,蕭何就是候補漢王、代理漢王。劉邦在前線疲于奔命應付著項羽大軍,整個后方不得不全撂給了蕭何。雖然他很了解蕭何,知道其忠誠能干,即使如此,也無法徹底安下心來,畢竟是好大一片江山啊!當蕭何把自己成年的子孫、堂兄弟們全都送到前線,實際上是送給劉邦當人質的,最后換來“漢王大悅”,這不僅使得劉邦徹底放心了,還讓劉邦暗自贊嘆,很欣賞蕭何的智慧。劇中連“劉邦”的名字都是蕭何幫取的,此二人關系之無間可見一斑。
點評:當領導感覺你存在威脅的時候,請拿出自己的誠意消除猜忌,這樣做對自己沒有壞處。
職場規(guī)則二:關鍵時候敢于挺身而出
蕭何一生忠心耿耿,心無二致不說,危難時候還總能挺身而出。早在起義開始之前,劉邦不拘小節(jié)、惹是生非的性格讓他吃了好幾次虧,幸好蕭何時刻準備,處處維護,后來劉邦成為泗水亭長,也算是混進了體制內。每次出差,蕭何都比其他人更關照他。沛縣起兵,蕭何更是二話不說率全族人參加,這著實令劉邦感動萬分。如今的蕭何可謂名利雙收,登上了權力金字塔的塔尖,依靠的就是劉邦這個堅挺的后臺。
點評: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一旦有所改變,很多事情也會隨之變化。在事情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或許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未來。
職場規(guī)則三:拋棄私人恩怨
史書中有傳,曹參和蕭何本來是老戰(zhàn)友,兩人結怨正是緣于開國后的分功排名。臨終前,惠帝親自前去探視,詢問蕭何說,您百年后誰可以代替您成為國相呢?蕭何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沒有人比君主自己更了解臣子;莸墼賳枺軈⒃趺礃?蕭何連連點頭說,皇上選對人了,我死了也沒有什么可擔心的了!這番對話為蕭何的一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給他留下了“不計私嫌”的雅名。劇中的蕭大人也是“漢集團”中的潤滑劑,有困難有矛盾找蕭大人,基本可以解決官兵、軍民、兄弟等種種矛盾,可見蕭大人的人品值還是蠻高的。
點評:拋棄私人恩怨有助于事情的長久發(fā)展。
職場規(guī)則四:要知人善任
蕭何與韓信的關系當然是眾所周知,然劇中的韓信似乎并不是個很討喜的家伙,這個“怪咖”到處被人嫌棄不說,還總硬著頭皮企圖成就一番大業(yè),最后蕭大人竟然慧眼識珠,大膽舉薦“怪咖”以及月下的“策馬狂追”,才有了韓信的廣大作為。此外,張良招至劉邦集團也少不了蕭何的功勞,作為“漢初三杰”之一,蕭何以往給人的印象是“謀不及張良,兵不敵韓信”,所以往往張良、韓信們在大放異彩的時候,卻失去了蕭何的身影,可蕭何之所以能位居功臣之首,并不是只浮虛名,他的一雙“慧眼”在職場上有著獨到之處,才會成就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規(guī)曹隨”等典故。
點評:拉一些有能力的好哥們來共事,分擔自己壓力的同時又獲封“識大體”的美名,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說,陳道明把劉邦的霸氣、匪氣、義氣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么楊立新則將蕭何的沉穩(wěn)、老練、智謀詮釋到了極致。很多人覺得,蕭何這個角色是老謀深算而又不動聲色,看楊立新的表演,恰恰給觀眾呈現(xiàn)出了這一面。顯然,這種拿捏并非一日之功。而對于角色的理解,和對歷史的掌握,對人物的把控,都是必須要到位的,而楊立新真正做到了這些。就連導演也說:“楊立新就是他心中的蕭何,是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