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新人菜鳥們容易被稱為“不懂事的小朋友”,因為未經世事,所以他們的行為舉止在前輩們的眼中,多少有些“小兒科”。然而,久經職場,你會發(fā)現那些所謂的“小兒科”行為可不僅限于“不懂事的小朋友”,就連工齡不下十年的“大朋友們”也常常“童心”“幼稚”泛濫,成災。“結伴”“擰巴”。
年輕人的眼睛都是明亮的。作為剛剛畢業(yè)、涉世未深的“新人”,她們面對今后的人生,都心懷抱負,展望遠大前程,哪里知道前路多艱、人心似井,人生路上還得多多磨煉。甄環(huán)、沈眉莊、安陵容、夏冬春這一批畢業(yè)生,面對人生第一個關口,做出了不同的選擇,當然也有了不同的結局。著名中高層管理培訓專家胡一夫總結玩轉職場的10大通用準則
1、選擇比努力更聰明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良禽擇木而棲,士為知己而搏。職場發(fā)展不在于你能力有多強,不在于你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一個適合你的環(huán)境中生存。小智者借物,中智者借錢,大智者借人,超智者借勢,聰明的人總是選擇借勢登場,選擇和成功的人合作,選擇追隨巨人達成更大的目標。
2、機會比薪水更需要
世界第一領導力大師約翰麥斯威爾說:“搶奪機會就是在增加你的領導力”,因為,有志向的人需要的是機會,是機遇,是展現自我才華的平臺。一般人坐等機遇,聰明人搶抓機遇,睿智的人創(chuàng)造機遇,得到了機會就可以快速提高內職涯,內職涯決定外職涯,只要內職涯在提升,你的外職涯就會水漲船高。
3、過程比結果更關鍵
“結果導向”的本質是以結果為取舍點,一切都圍繞如何實現結果而開展;而“過程導向”的本質是把過程當作核心,強調過程的重要性,兩者所注重的目標不同,很多企業(yè)管理者整天喊著:“只要結果,不要過程”,實際上“結果導向”的控制只能起到“亡羊補牢”的效果,因為最終結果具有滯后性,而在決策過程中,必須依據最新的市場信息進行決策,如果單純根據“結果”進行決策,顯然是行不通的。
4、成長比成功更迫切
成功是每個人的目標,我們在努力達到這個目標時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但無論結果怎樣,我們都能享受到這追逐成功的過程,享受這過程中我們不斷成長的痕跡,收獲人生的“鉆石”。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收獲了比鉆石更珍貴的人生經驗。通過這人生經驗,我們甚至可以得到幾十顆更大更美的鉆石。
真正的成功,并不是要實現達到的目標,而是學會在面對挑戰(zhàn)的時候,如何克服自己,超越自己,并使自己在磨練中得到成長。請記住,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打敗別人”,而是學最好的別人,做一個“最好的自己”。年輕人,記住,成長比成功更迫切。
5、行動比知識更有力
中華傳統文化《弟子規(guī)》講:“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這就是古圣先賢們在強調一個人的學問要增長就必須“力行”加“學文”,解行相應。如果不能積極落實,身體力行,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徒增浮華,成為一個空有理論而沒有實質的人。
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要運用這些知識產生行動,而很多經理人在接受培訓、接受新知識時心潮澎湃,異常激動,但回去后卻一動不動,學到的知識沒有得到有效運用。知識本身沒有用處,運用知識產生價值才能體現出力量。要謹記,知道是沒有力量的,相信并做到才有力量。所以務實的管理者必須善于學習知識,并用學到的知識積極去采取行動,按照清晰目標,果斷決策,專注行動,直到成功的四步走完成企業(yè)賦予的一個又一個神圣使命。
6、實踐比理論更可靠
哲學家說:“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現實職場中,無數空降兵的悲慘命運也深刻的詮釋了這一真理。很多空降兵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起管理大師,不是杰克。韋爾奇就是彼得。德魯克,觸及營銷管理,動輒就是菲利普科特勒如何如何說。
然而,請他們用自己在企業(yè)里親身經歷過的事情來說明處理問題、解決難題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如何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時,他們卻啞口無言,躲躲閃閃,避而不談。何故?這就是不深入,不務實,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既無具體的操作思路,更無成功的案例做支撐。
作為職場中人,我們每天都要在生活和工作中解決一些綜合性的問題,這些問題不需要高深的理論,而是需要我們能夠務實,能夠深入,能用具體的實踐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經理人的學習四要四不要原則也深刻的告誡經理人,要學習管理技能,不要管理知識。當然,這里所說的“不要管理知識”并不是不學習管理知識,因為經理人的能力結構是由知識、態(tài)度、技能(KAS)三方面組成的,只有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才能產生真正的作用。
7、信任比職位更給力
職場生涯可以說是像歐洲的天氣一樣變化無常,在我們的工作中怎樣處理好和老板的關系,如何獲得老板的青睞、信任乃至重用,對于這樣的“天氣變化”尤顯得至關重要;很多公司的高管之所以敗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得到董事會、股東們的認同,失去了他們的信任也就失去了繼續(xù)存在的價值,因為,空有職位對有志向的經理人來講是一種痛苦的煎熬,更是一種職涯的恥辱。因此,請明白,要想在職場快速成功,就必須獲得領導的信任,和領導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樣才能安身立命,發(fā)展自我,大步向前,最終獲得職場的成功。
8、責任比能力更重要
很多企業(yè)的用人理念是:“有德有才破格錄用,有德無才培養(yǎng)使用,無德有才限制使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這里的才就是能力,而德就是德行,就是人品。常言道:“責任體現人品,感恩彰顯人性,忠誠為美,敬業(yè)為榮”,這就是說,有責任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值得企業(yè)培養(yǎng)和重用的人。
敢于承擔責任,會讓一個人進發(fā)出卓越的執(zhí)行力,從而在工作中脫穎而出,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如此一來,自然會比他人更能取得事業(yè)的成功。敢于承擔責任,會使一個人勇于擔當更大的工作任務,積極主動地為組織發(fā)展盡最大努力,這樣自然會使其贏得公司的賞識,獲得更多的培養(yǎng)機會。敢于承擔責任,還會使一個人的人格變得更高尚,并會得到老板、領導、同事和客戶的尊敬。這些都是一個人將來邁向成功與輝煌的基礎。
每一個職場中人都必須明白,對工作負責是每位員工的應有品質。社會學家戴維斯曾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地生存的機會。”同理,要是你放棄了自己對工作的責任,就表示你放棄了自己在企業(yè)中更好地發(fā)展的機會。任何企業(yè)都不愿意雇用缺乏責任感的人,這類人員即使僥幸留在企業(yè)中,也永遠不會取得大的成功。
9、看開比忍耐更快樂
古語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職場中人崇尚一個“忍”字,忍耐一時圖長遠,忍耐自己圖團隊,忍耐小事圖大事。而佛家有一個字“釋”,就是要看開、看明白,要放下的意思。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面對面心有千結,一轉身海闊天空,這需要豁達的心胸,需要佛陀的睿智。不接受,便難受,存在就是合理,累與不累,取決于自己的心態(tài),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我們每天都要經歷很多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戶。心里的事情一多,就會變得雜亂無序,然后心也跟著亂起來。有些痛苦的情緒和不愉快的記憶,如果充斥在心里,就會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放下壓力,給快樂留下更多更大的空間。朋友,請學會釋懷,笑對人生。
10、績效比忠誠度更重要
一個偉大的公司應該培養(yǎng)鷹擊長空的團隊,通過開誠布公的定期評估,讓每個員工都清楚自己的角色,并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提升空間,而不是創(chuàng)造一個讓人感覺可以在這里安逸工作一輩子的地方。“對我來說,績效比資歷與忠誠度更重要。”
在企業(yè)里面不斷地培養(yǎng)人才是其競爭優(yōu)勢所在。對于公司的最高層,必須致力于不斷地了解這些人才的績效動向,準備足夠的資源提供給公司里面受培訓的人士,公司上下致力于這樣去做,并不是隨便找一些人兼職去做,而是全身心投入這個工作,把人才當成競爭優(yōu)勢。銷售行業(yè)盛行的潛規(guī)則:銷量代表音量,噸位決定地位。
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一項工作從始至終,必定有預定的時間,而你必須在此時間段內將其完成,絕不可借故拖延,最好能提前完成工作。工作時間內避免閑聊不但會影響你個人的工作進度,也會影響其他同事的工作情緒,招來上司責備。所以工作時絕對不要閑聊。
現實生活中,職場新人,特別是比較有能力的新人對自己也看得過重,于是,在短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時候,就想到另外的地方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到了另外一個地方,由于有了前面時間的浪費和基礎的鋪墊,往往對企業(yè)的期望就更高了,就想得到更多,而企業(yè)在給與取的過程中,是有其本身內在的習慣和文化的。
所以很多職場新人在短期內不能快速實現自己的職業(yè)目標時,而與此同時,又看到身邊的朋友、同學、同事都開始“飛黃騰達”后,在判斷短期內等待和努力都不會有機會的時候,便會萌生去意。但殊不知,這種選擇的本身,也就是對自己以前選擇的拋棄和對自己的不自信。而機會也往往會伴隨著你的離去之后就綻放了,因為機會更多時是動態(tài)的。
剛進入職場,新人肯定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應及時向他人尋求幫助而不是不懂裝懂。問的越多知道的越多,成長也就越快。--很多新人怕問一些幼稚的問題遭到同事的嘲笑,其實不是同事在嘲笑自己,而是自身沒有問問題的勇氣。還有一些新人覺得自己什么都懂,沒有問的必要。這大錯特錯。三人行必有我?guī),況且你還是只菜鳥。職場新人應謙虛謹慎,一方面能夠增長自己的學問與能力,另一個方面能夠獲得同事對你的好感從而有利于塑造職場成長的良好氛圍。
學習不僅僅是校園的事而是終生的事,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嘛!學校里學的那點知識在職場里用的不是特別多而且特別容易過時。要想在職場里游刃有余,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習的意識,有了學習的意識,大家就會發(fā)現可以學習的地方無處不在,通過讀人與讀事來學習照樣可以成長。除此以外,我還想強調的是現在社會需要的是T字型人才,就是說不僅僅專業(yè)能力過強,更要綜合知識全面。因此不僅僅要學專業(yè)知識,更要去學與專業(yè)相關的知識,從而提高職場的核心競爭力。
看過很多能力強的職場新人,就在這樣不斷的選擇中放棄了自己本應得到的東西,而這種循環(huán)和流動帶來的就是企業(yè)對其認識的不足。于是,堅持留下來者,哪怕他本身也沒有什么大能力,但通過時間的累積與系統的學習,最終都成了利益受益者。胡一夫老師認為,職場新人要有規(guī)劃,并且要利用職業(yè)規(guī)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量化的規(guī)避,促使自己少走彎路。當然,跳槽作為一種選擇并非有錯,只要堅持住方向和對自己的自信聯系在一起,并呈規(guī)劃性,相信每一次跳槽都會成為其身價累積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