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進修學習總結
這次能有機會到享有“百年學府”美譽的東南大學進修,是很幸運的。半年的時間過得很快,進修結束了,細細品味和思量這半年的學習,深感無論是思想上還是業(yè)務水平上收獲很多,感觸也很多。
一、進修的基本情況
盡管東南大學是一所以理工科為主的學校,客觀講文科優(yōu)勢不明顯。但是,作為名校,她的學術氛圍、她的育人理念是貫穿始終的,對我而言這是難得的去感受、去領悟的好機會。
東南大學沒有人類學、民族學專業(yè),但有與之相近的社會學專業(yè),有幸的是我主修的課程還是選修到了人類學,是人文學院社會學專業(yè)的專業(yè)選修課程。
何志寧副教授是這門課程的任課教師,也是我進修期間的指導老師,他在德國獲得的社會學博士學位,出身學術世家。何老師對我的要求很嚴也很高,制定了6個進修計劃,主要是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和助教工作。在學校時,沒有真正經(jīng)歷過所謂的“助教”階段,這次真正體會了什么是助教,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也深深地被老師的敬業(yè)精神和治學的態(tài)度所打動。盡管這門課是一門選修課,課時也只有32學時,但何老師備課非常地認真,而且非常謙虛謹慎。比如就一個簡單的給學生開的參考書目,他居然絞盡腦汁地列舉了50多本,并讓我從人類學的專業(yè)角度重新加以整理和補充,在他的鼓勵下,我還寫了一些原著的內容簡介和點評,書目最后成文有六千多字,老師的用心可見一斑。
按照進修計劃,在何老師的授意和指導下,完成了三章節(jié)共4學時的教學。盡管是自己的專業(yè),但是由于面對的是東南大學的學生,他們思維比較敏捷,而且一些學生博覽群書,上課很有壓力,所以我也做了精心的準備。所幸的是,所講的章節(jié)涉及到田野調查,自己有一些經(jīng)驗可談,學生們也很喜歡聽,課堂很活躍,教學效果也很好,得到了指導老師和學生們的好評。
在課上,有時會涉及一些比較細小的專業(yè)問題,何老師很信任我,常讓我給學生們做講解。說實話,這壓力比上課壓力還大,因為每次都不知道老師上課會講些什么內容,會涉及什么理論什么人物,他的突然“襲擊”讓我感到壓力很大,但也正因為這種壓力,強迫我在課下認真地去看書,去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各類信息,收獲是相當大的?赡,何老師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試探一下我的專業(yè)水平吧,還好幸不辱命。
何老師很忙,早出晚歸,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辦公室里備課、做研究。但是,他還常抽空與我談社會學和人類學跨專業(yè)研究的一些學術問題,如三峽庫區(qū)移民問題、小城鎮(zhèn)建設、就近就業(yè)等現(xiàn)實社會問題,何老師對社會問題的敏感和真知灼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也為我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何老師,也常關心我的生活和進修情況,感覺很溫暖。
此外,還選修旁聽了兩門研究生課程即《社會問題專題》(許蘇明教授)、《科學技術與現(xiàn)代化》(呂乃基教授),并聽了很多人文素質講座,這都大大拓展了我的知識面,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也更深地體會到了百名名校的文化氛圍和歷史底蘊。
在東南大學學習期間,利用他們十分豐富的圖書資料,不僅完成了人類學課程的教案撰寫,也完成了對自己所上其他課程的教案的修改,并完成了教改論文一篇。當然,很遺憾的是,由于專業(yè)的問題,在科研方面沒有太大的突破。
二、收獲、反思與改進
這次進修主要是單科進修,目的就是提高單科課程的教學質量,并獲得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整體的提高和改進。在東南大學學習的半年,恰好給了自己一個很好的從學生的視角看教學的機會,也給了自己反思的空間。所以,在每次課上我都會仔細觀察老師和學生的課堂反應,每次課都做了詳細的課堂教學總結和課前思考。此外,也反思了一些問題,希望能改進。
第一、關于教師定位的問題。中國是一個尊師重道的國家,可作為教師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教師僅僅是一個職業(yè),要想得到學生的尊重必須不斷提高自己,不僅是學術上還有道德品質上,要以“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為目標。在教學與科研并重的高校,“學高”還應體現(xiàn)在個人的學術科研水平上;而“德高”作為一種道德和價值判斷,不僅僅包括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和操守,還應包括對學生人生觀樹立的影響,不僅要能“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還應“
以人為本”。東南大學的老師們,很尊重學生,很尊重自己的講臺。如何老師,他每次上課都十分認真,而且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并不因為學生偶爾的無知和沖動就批評他們,他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思考,也讓學生感覺到他所謂的“德國作風”。而且,對于那些特別愛看書的學生,何老師總會利用課上的時間不經(jīng)意地提問一下,讓那些學生感覺到自己被重視,自己讀的書很有用,這種隱秘的鼓勵辦法很有效的,也是尊重他們的一種方式。
第二、教學理念、育人理念的轉變。教學理念和育人理念是自成一體的,東南大學的育人理念就是培養(yǎng)精英,而我們三峽學院應該講還是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主。學生的入口情況不同,培養(yǎng)目標自然差異很大。所以,東南大學在教學時,以指導和研究為主,重視對學生的啟發(fā);而我們則更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這種育人的結果當然是顯而易見的。應該講,這二者都沒錯,都是因材施教案例。但,我在想,盡管我們的學生在入口時的確與一流、二流的高校有差距,他們的學習習慣可能也比較差。但是,我們依然還可以引導,至少應該努力去引導,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學會學習的方法,這在大一、大二很重要;到了大三、大四,則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甚至讓他們參與或獨立做一些可行的研究,當然這肯定只是一部分對專業(yè)很有興趣而且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換句話說,我們的教學也應分年級分層次,既關注到對普通學生的培養(yǎng),也要培養(yǎng)一部分所謂的精英,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分層,而且這并不是簡單的“分數(shù)”分層,而是學術研究與應用型人才的分層。當然,這與鼓勵考研從本質來講是不一樣的。
第三、學校應提高教學管理與服務水平,給師生減輕負擔,讓師生真正成為學校的主體。相信,到東南大學進修的老師,都有這種感受:他們教學管理與服務水平很高。就管理來講,他們基本是一步到位,利用先進的網(wǎng)絡技術,將教師的教學、科研統(tǒng)一起來,省去了教師們上繳各類表格的痛苦;而學生對選課、考試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一步完成。而且,盡管他們也有一套比較完善教師管理守則,但是教師對教學有絕對的主導權。教學服務就更值一提,幾乎所有的部門對老師都很尊重,也會盡量省去諸多環(huán)節(jié)。比如教室管理,他們聘請了專業(yè)的物管,不僅對管理教室還對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進行管理,在每學期開學前他們都會設備進行檢修和維護,以保證教學。這些,我們學校做得就不夠好了,很多職能部門仍然抱有對教師管理為主的舊觀念,缺乏服務意識,讓教師總有不被重視的感覺,而學生更是也如此。
【教師進修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學習進修總結06-08
教師進修培訓學習總結06-17
教師進修學習總結11-16
教師進修學習總結09-13
進修的學習總結06-30
教師個人進修學習總結11-30
關于教師進修學習總結11-20
教師進修學習個人總結12-17
教師個人進修學習總結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