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析誠信的進化
論文關鍵詞:誠信的進化;誠信主體;誠信客體;社會誠信
論文摘要:誠信不僅是一種靜態(tài)的存在,也是一種動態(tài)的進化過程。就主體角度看,它包括自信、信人、欲人信、使人信、守人信等階段;就客體角度看,它包括微觀意義上的相信、信賴、信托和宏觀意義上的疑惑信任、易變信任、確立信任、慣性信任等階段;就社會角度看,它包括諸如時間意義上的自然誠信、人格誠信、制度誠信、人性誠信等在內的多個階段。就誠信的進化過程進行必要的分析,對誠信的理論建設和誠信實踐都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學界關于誠信的研究主要著力于其靜態(tài),而對其動態(tài)的研究明顯不足。其實,誠信的現(xiàn)實存在是變動不居的,存在著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無序到有序的進化過程。本文擬從主體、客體、社會等不同角度的對這一過程進行探討。
一、從主體視角看誠信的進化
在本質意義上,誠信是一定的主體對相關客體和利益的認知、評價、選擇、確定、期望的綜合結果。其中客觀地經(jīng)歷著一個發(fā)展過程,這大概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是自信。從主體角度考察,誠信作為一個過程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信任自己。誠信過程之所以首先要有自己信任自己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因為誠信的建立不是一個純粹主觀的過程,而要以一定的客觀的主體能力為前提。誠信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之一是承諾,而承諾必須兌現(xiàn),兌現(xiàn)則需要條件。當一個人不具備實現(xiàn)某一承諾的能力和條件時,它是不能或不應該做出承諾的,否則這種承諾就是欺騙,誠信就完全沒有立足之地。當主體以承諾為特征進人誠信關系或過程之時,為保證誠信關系的順利建立,他首先是要對自己的相關條件和能力進行某種意義和程度的考量和評價。只有經(jīng)過這個過程,主體相信自己能夠進行承諾并有能力進行踐諾的時候,他才會或應該做出相應的承諾,這時誠信過程才會正式啟動。這種在誠信的建立和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過主體的自我考察、自我評價即對自己的道德狀況、信念、意志、強度、相應能力和條件進行自我考查和評價,所導致的主體的相對于某種承諾和踐諾的自我肯定和期望的狀態(tài)及過程就是自信。自信是誠信建立的重要起點,沒有相當?shù)闹黧w自信,誠信的過程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就無從談起。
其次是信人。主體視角之誠信形成過程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信人。誠信過程不僅是一個客體相信、信賴、信托于主體的過程,也是一個主體在一定意義上相信、信賴、信托于客體的過程,即是一個主體的信人過程。信人在誠信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信人是誠信的起點。誠信的內涵是誠實守信,是獲取社會和他人的信任。那么它自然要以一定程度上對客體的信任為起點,即主體要相信自己的承諾和守信的行為一定會在客體那里獲得積極的正向的反應。這種一定程度上的信任,是整個誠信過程展開的前提。否則,如果主體在構建自己誠信品格之初,整天提心吊膽、戰(zhàn)戰(zhàn)兢兢,對客體時時懷疑、處處設防的話,就談不上誠信。整個誠信過程將會一籌莫展。另一方面,信人是誠信的杠桿。整個誠信過程的結果是建立主體的信用,要在客體心中牢牢的樹立起主體是可信的理念。然而要實現(xiàn)這一步,主體對客體的信任就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主體只有對人信任,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心胸坦蕩,無所遮蓋,才會給客體留下誠實的印象,也才會獲得客體的信任,誠信構建過程才會繼續(xù)下去。第三方面,信人還是誠信的結果。當一個誠信構建過程結束之時,必然會形成主客體雙方相互信任的結果,并進而以此為基礎為誠信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新的起點。
再次是欲人信。在自信和信人的基礎上,主體的下一步環(huán)節(jié)自然就是對自己期望獲得客體信任的愿望表達,這一表達過程的主要形式就是承諾。所謂承諾,就是主體以一定形式對客體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的肯定性表達。承諾按其內容、層次、制約條件及道德內涵的不同,可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欲人信的過程不僅是一個主觀表達的過程,還是一個主體展示的過程。主體在這一階段要把自己的相關能力向客體做出充分的表達,還要向客體展示自己相關的誠信資歷,要向客體展示自己相關的誠信評價,還要向客體展示實施承諾的相關社會保障條件。所有的這些展示的最終目的就是盡量降低客體的懷疑,獲得客體的信任。
又次是使人信。如果說欲人信還只是主體的一個主觀表達和展示的過程,那么下一步就是一個主體的客觀表達或實踐表達的過程。即是主體通過自己的實踐過程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獲得客體的相信,并進一步將這種相信推向信任、信賴、信托,最終導致主客體信用關系建立的過程。當然這種展示由于這時主客體之間還沒有現(xiàn)實的建立起誠信關系,只能采取外圍的他物的展示過程,用例示的方法確立客體進人誠信過程的信心。
最后是守人信。通過使人信的過程,主體的誠實可信獲得了客體的認可,并進而接受了主體的承諾,將自己的部分利益轉托給主體操作,以實現(xiàn)利益的擴大化,這使誠信進一步發(fā)展到守人信階段。守人信就是主體維護和保守住客體的相信、信賴、信托以及自己的信用的過程。對主體來說,守人信的過程就是上述自信、信人、欲人信、使人信等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反復循環(huán)進行的過程,同時也是這一過程中所有內涵擴大和強化的過程。只有做到這一步,一個完整意義上的誠信過程和關系才會形成。
二、從客體視角看誠信的進化
在一般意義上說,誠信中的客體具有相對被動的意義,也就是說,它是誠信主體主動選擇的結果。但這絕對不是說誠信客體在任何意義上都是被動的。在主體做出一定選擇的基礎上,誠信關系的建立還要依賴于客體的一定意義或程度上的選擇過程。誠信是一種主客體互動的過程和關系,其中客體對主體的信任是一個杠桿性的核心內容。沒有客體對主體的信任,主體的守信或誠信就喪失了依存的根據(jù)。所謂信任就其本質而言是客體對主體的利益交往及關系的現(xiàn)實肯定和未來期望的綜合,它包括微觀和宏觀兩個層次的進化過程。
就微觀意義上看,信任包括相信、信賴、信托三層含義,這三者之間高低有別,先后有序,存在一個邏輯進化的過程。相信即客體通過對主體一定時間和程度的考察,對主體某具體言行的基本認可、肯定,即認為主體所作的承諾是真實可信的。相信包括相信事和相信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相信僅僅是客體對主體的一種建立在個別、片段、零碎事實基礎上的主觀判斷,是一種主觀的肯定、趨近的心理傾向。由于它還沒有經(jīng)歷過利益交往過程的考驗,其強度還是有限的,具有易于變動的特點。它僅僅涉及主體的某個別方面,尚沒有形成對主體的全面的人格性的判斷。但當這一過程繼續(xù)進行下去,客體在與主體經(jīng)常交往和接觸大量事實基礎上,就往往會對主體整體的道德人格予以肯定,認為主體在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則上是可信的。這時相信就從第一階段進人第二階段,完成從相信事到相信人的轉變。但這時主客體之間尚沒有發(fā)生任何意義上的利益關系。信賴,是客體在相信基礎上對主體進一步發(fā)生的利益相關的肯定性心理趨向,是客體對主體以一定利益為基礎的相信、依賴和期望的綜合表現(xiàn)。這時的客體已經(jīng)對主體做出了如下三個相互聯(lián)系和遞進的判斷,對方不會危害自己的利益;對方可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對方可以發(fā)展自己的利益。顯然,信賴的產生和建立,表明了客體對主體從道德品格到現(xiàn)實能力全面肯定。信托則是在信賴的基礎上,客體實際地把自己的某些權益托付給主體,讓其代為保存、管理和發(fā)展,以追求利益的優(yōu)化和最大化。顯然,這時的主客體關系已經(jīng)從純主觀判斷領域進人到了客觀利益領域,這是信賴的進一步深化和高級化,這時客體除了要對主體進行道德判斷和能力判斷之外,還要進行相關的保證機制判斷。
就宏觀意義上看,信任整體也處在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的發(fā)展過程。美國倫理學家金黛如出:信任的形式有基于計算的信任;基于了解的信任;基于認同的信任;谟嬎愕男湃问峭ㄟ^尋找和把握主客體雙方的利益制約及平衡而產生并維持的信任。當人們彼此比較熟悉而且經(jīng)常相互交談時,就產生了基于了解的信任。信任的最后形式是基于認同的信任。當關系雙方具有類似的目標并且認為他們自己贊成同樣的價值觀或者原則時,就有了這種信任并加強了這種信任。顯然,在基于計算的信任、基于了解的信任、基于認同的信任三者之間存在著一個明顯的時間及邏輯的序列關系和進化過程。
一般說來,當客體面對主體的承諾和誠信引力的時候,他要經(jīng)歷一個較為曲折的信息搜集、比較分析、評價選擇的過程,才會產生對主體的信任,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使之得到發(fā)展和強化。這一過程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是疑惑信任階段。此時主體和客體剛剛進入可能的誠信交往中,雙方互不了解。主體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運用語言、實事等各種手段,盡可能向客體證明自己是真誠可信的。而客體由于自己在接下來的誠信關系中需要做出利益委托行為,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他自然會采取審慎的態(tài)度從各個角度和方面搜集信息,對主體的言和行進行觀察、比較和初步分析,以對自己的下一步?jīng)Q策提供必需的材料和條件。所謂“將信將疑”,大致就指此種情況。第二階段是易變信任階段。經(jīng)過初步的材料搜集和分析之后,客體往往會因為主體的部分誠信行為而做出初步肯定性判斷,從而愿意與主體建立誠信聯(lián)系。但因為誠信關系的現(xiàn)實的利益相關性特點,客體剛剛建立的誠信意向是脆弱的,稍有風吹草動,它就會發(fā)生變化。因此,在后來的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中,客體對主體的誠信顯示,往往采取一種懷疑、提防和隨時準備應付變故的不確定的信任態(tài)勢。在這一階段客體只是在意向上與主體發(fā)生初步的誠信聯(lián)系,現(xiàn)實的重大的利益轉移和委托現(xiàn)象還不會發(fā)生。所謂“半信半疑”,大致就指此種情況。第三是確立信任階段。在疑惑信任和易變信任階段,主客體雙方所涉及的現(xiàn)實利益的實際轉付的信息量相對較少,而當這種信息量一旦經(jīng)常出現(xiàn)并維持在相當?shù)膹姸燃墑e上時,客體就會產生并確立一種基本信賴主體的態(tài)度。相關利益的現(xiàn)實信托性轉移和交付是誠信關系的客體肯定性選擇完成的惟一標志。如果在接下來的過程中主體能夠如期踐諾,誠信守約,那么主客體之間顯示的誠信關系就最終得以確立。但是這時客體對自己的信托行為的后果還是存有一定的擔心的,所謂“信而少疑”,大致就指此種情況。第四是慣性信任階段。慣性信任是指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在大量的高強度的誠信信息長期反復刺激下,客體對主體所采取的一種強烈的、慣性的、整體的信賴、信托趨向和態(tài)勢。這一階段業(yè)已排除了所有猜疑因素,甚至理性的思考也被置之界外?腕w的信任,僅僅以主體本身而非事實為轉移,當可信事實存在時,客體強烈地信任著主體,當可信事實不存在時,客體同樣會強烈地信任著主體。
[1][2]下一頁
【論析誠信的進化】相關文章:
《周易》憂患意識論析05-09
論析關于消費異化的文化批判05-11
論析新時期勞動價值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04-27
論析技術社會消費的文化批判和重塑05-28
論悔恨05-07
析行政法的平衡關于06-02
論馬克思哲學的生存論指向05-29
中學生狹隘心理簡析05-29
簡析提倡體驗的文學批評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