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論文范例[15篇]
在各領域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yè)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鄲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教育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教育論文1
1、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說在發(fā)展素質教育,可是有些小學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俳虒W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未能根本轉變。校長作為小學的直接領導人,在管理觀念上面仍然是老舊思想,管理手段和方法都比較落后。有些學校制定的管理方案是挺好的,但是只是形式主義,在實際的管理教學中根本就不付諸于實際的應用。空有一套方案,沒有人實施,也不被實施。
、谥財盗枯p質量。一些學生在招生方面下足功夫,可是一旦有了生源,那么在管理上面必定會有疏漏。例如,管理目標不明確,管理缺乏整體性、連續(xù)性。而且還有些小學校,只重視教師的教學過程,更本就不領會學生是不是學會了,是不是一堂課了下來有所收獲。
、蹖W生作業(yè)多,負擔重。給學生減負的口號已經喊了十幾年了,可是有些教師并沒有真正的行動起來,使得學生在學校寫的作業(yè)少了,可是在家學習的時間長了,把學習都放到了家里,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任務會更重,因為家長也會監(jiān)督孩子的學習。沉重的學習負擔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埋下了隱患。
、苷_對待課堂教學質量檢查。課堂教學質量檢查中,不少學校一般采用以下兩種方式:一種是在學生中進行調查,如召開學生座談會,請學生談聽課印象等。一種是由教學人員組成教學評估組進行課堂抽查,如由教研室牽頭,組織同專業(yè)課教師相互聽課等。這兩種方法,在督促教師增強自身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促進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學生與評估組教師在聽課方式、知識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二者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也常常有所不同。小學教育管理要不斷地發(fā)現其中的問題,盡可能的解決,不要在素質教育的幌子下,原地不動。
2、對教師的管理
校長是學校的直接領導人,教師是學生的直接領導人,要想把學校管理提上去,首先要對教師得管理要合理,給教師發(fā)展的空間和成長的空間。在對新教師和老教師的管理上有一些不同,學校要區(qū)別對待。新教師在工作過程中缺乏工作經驗和教學管理經驗。學校要給新教師配相應的師傅,也就是老教師,幫新教師早過教學常規(guī)關、課堂教學關、教學能力達標關這三年關。讓新教師能夠在工作中得心應手,不至于出現差錯。而且有些新教師雖然是來到學校,但是由于新教師的思想還不穩(wěn)定,時間久了,可能會離開學校,影響教學的穩(wěn)定,而關注關心新教師的成長,可以讓新教師心里更踏實,安心教學。每一位教師都希望學生生能夠學習好,學有所獲,在工作中學校要掌握教師心理特征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年教師有著深刻的生活體驗,對近年來的工作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社會地位等的改善有了一種滿足感;中年教師年富力強,精力旺盛,政治上成熟、思維敏捷、求知欲強,容易接受新觀念,他們有較強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是學校教育教學和科研的中堅力量,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負擔都很重;青年教師思想解放,重實際,少盲從,但思想動蕩,講求實惠,專業(yè)思想不穩(wěn)定,不易安心教育工作,“跳槽”和“下海”現象時常發(fā)生,對于穩(wěn)定教師隊伍十分不利。由于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所處的環(huán)境也隨之變化,因而決定了教師心理發(fā)展變化的多樣性。由于教師人格趨向的.現實性,這就要求學校的管理者不能用傳統(tǒng)的理想人格去度量他們,要求他們,那樣只會壓抑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只有按照新的特點和規(guī)律,重塑教師的人格,才能激勵教師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3、總結
實踐和理論都告訴我們,小學教學管理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是較難處理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學管理中要特別注重理性的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重建符合新課程理念和社會環(huán)境要求的小學教學管理制度。每個學校的學生都各不相同,學校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和教師的情況,尋找適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同時多借鑒各學校的實踐經驗,取其精華,結合自身實際,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管理觀。
作者:安香梅 單位: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qū)搜登站鎮(zhèn)中心校
小學教育論文2
現在的語文課堂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拿閱讀教學來說,一個是內容太多、太雜,老師駕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無論是“西瓜”還是“芝麻”統(tǒng)統(tǒng)都要撿,“眉毛胡子一把抓”來個一網打盡。一個是教學過程太繁,太復雜,又太雷同。內容多,重點多,環(huán)節(jié)多,又往往千課一面,千篇一律。老師累,學生煩,效率低。另一個是方法、策略不合適。表現為“兩化”和“三多三少”: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師生對話多,學生個體與文本對話少;分析內容、開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語言,引導學生理解、積累、運用少。勢必削弱了語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語文的魅力,導致語文應用能力不強,同時人文的熏陶也大打折扣。
因此,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把握好課堂,向40分鐘要質量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保障。上完一節(jié)課后,我們每個人都要習慣問問自己“我教給了學生什么?”,問問學生“你們學會了什么?”其實,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么樣新的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什么是務實高效?課堂應該實在一些,要盡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課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方法,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加強?梢哉f,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務實是課堂教學的手段。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認為:
一、“潛心會文本”——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前提。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了閱讀互動的三維結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什么是“文本”呢?語文閱讀教學中所說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語文課文。語文課文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隱藏在課文之中。在現代化技術越來越豐富的今天,許多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拋在了一邊,上課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學參考書看一下,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其實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首當應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認真對話,靜心凝神地加以研讀。教師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文本,讓學生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祖國的語言文字。
我們聽過不少優(yōu)秀教師的課,他們的課堂沒有華麗,只有樸實;沒有太多精美的課件,只有書本與粉筆,而我們每一個聽課的老師卻往往不知不覺地陶醉其中,隨著教者在課堂上的引導,或喜或悲或樂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課堂,而是走進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試想,如果教者自己沒有對文本很深刻的領會,又如何能使聽者走進文本呢?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與文本對話,才能重拾文本的美麗。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用心解讀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確解讀文本。正確解讀文本就是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通過鉆研教材,對教材的二度開發(fā),來確定“教什么”,也就是解決教學內容的問題。首先要“鉆進去”,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后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然后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只有正確解讀了文本才可以把課文的精要提煉出來,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巒理事長所說的課堂教學中“兩化”和“三多三少”的問題。
。ǘ⒂眯慕庾x文本還應做到多元化地解讀文本。大家也許都聽過“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這句禪味十足的話吧。聯系我們的閱讀教學想一想,面對課文,教師的“杯子”里,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裝滿了教參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裝得下孩子的心聲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因此我們應該秉承一種欣賞并悅納的良好心態(tài)尊重學生多元化解讀文本。
。ㄈ、用心解讀文本更應做到能超越性地解讀文本。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超越教材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體驗等人生涵養(yǎng)的過程!睆木W上聽竇桂梅老師的課我學到的往往不僅僅是課文。從《圓明園的毀滅》中學生讀到了《雨果致巴特萊的信》、《告別圓明園》、《透過圓明園的硝煙》等文章;《第一次抱母親》、《愛如茉莉》、《愛之鏈》等文本段落使學生對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有了更深的情感體會。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學素養(yǎng)更厚實,使孩子的人文素養(yǎng)更沉實,教師責無旁貸。
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符號構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發(fā)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
二、“精心巧設計”—— 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關鍵。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何謂簡單?“簡單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閱讀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
讓我來分析竇桂梅老師執(zhí)教的《秋天的懷念》一課。整個課堂設計就由兩大部分組成:讀出韻味,讀出思考;圍繞主題“好好兒活”構建課堂。三個層次層層推進:感受“咱倆”的“好好兒活”,體會“我倆”的“好好兒活”,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而整個教材的處理,又置于作者史鐵生的一組作品之中,教學環(huán)節(jié)可謂是環(huán)環(huán)緊扣,條理清晰,新穎簡潔,設計巧妙。
又如我在銀川聽特級教師王菘舟老師上的《荷花》一課,整堂課以“美”為主線,設計了三個部分:1、在呈象感形中發(fā)現美 2、在品詞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情入境中意會美。課堂設計緊扣語文學科特點,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從表象的美到意會的韻,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在潛心會文的過程中發(fā)現、感悟、意會美,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去創(chuàng)造美。整節(jié)課一氣呵成,重點突出,在看似簡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簡簡單單教語文,其中一點要做到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簡化,而環(huán)節(jié)的簡化,最重要的體現在對學習內容的精選,對理解、積累、運用語言整合的處理上!笨v觀許多特級教師的優(yōu)秀課例,他們無一不是遵循這樣的原則,根據文本,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實現了老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
三、“靈活用方法”——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保障
如何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怎樣的課堂才是務實高效的課堂?我們說只有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由此看來,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
。ㄒ唬(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
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huán)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于知識的生成。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中。然后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之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ǘ 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設計怎樣的問題成了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我們認為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那么應如何設計問題呢?我們可以這樣操作:如:請同學在課堂上就某些問題進行一一討論,首先要求同桌之間相互進行講解,直至剩下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后再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在四人小組中進行第二輪討論,實在解決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師一起討論,這樣在課堂上建立起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維模式。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老師講解獲得的印象更為深刻!從而為高效課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ㄈ、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高效的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思考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是高效學習的助跑器。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欲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也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目標。所以,語文教師在處理課堂提問時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鉆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
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 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3、設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答問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善于變通引導,而是仍舊反復問,讓學生再答,直追到與自己的標準答案一致為止。這種鍥而不舍一再追問的做法,也是主觀主義與形式主義在作怪。
4、設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并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里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ㄋ模、課堂練習鞏固拓展。
每節(jié)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了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一些拓展題更使學生增加了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練習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練習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五)根據自己的實際優(yōu)勢,爭創(chuàng)個性化的教風
首先,教師的知識底蘊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yè)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yè)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著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著文化芳香的語文教師總是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老師課堂上,你會如沐春風。
其次,小學語文課是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而有的教師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師思維敏捷,注重設疑問難;有的教師嗓音清脆,通過誦讀課文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有的教師表達言簡意賅,從不經意處入手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語文的學習是美文的欣賞、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質的培養(yǎng),課本中的文章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的經典范文。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風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最后,講究營造教學氣氛藝術。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chuàng)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tài)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以趣結尾,余音繚繞
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一堂高效的課除了做到以上幾點以外,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束,也就是我們的結語。它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在語文課的結語中,選取一些趣例作為結尾,往往令人縈懷難忘。
總之,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發(fā)展的必然,他體現了以人為本,更明確的說是尊重了學生的自主。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能夠心甘情愿的學習,能夠帶著興趣去學習。在歡樂和諧中提高效率。從而獲得最優(yōu)的學習效果。
小學教育論文3
素質教育原則之一。教學既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向他們提出統(tǒng)一要求,在德、智、體諸方面發(fā)展;又承認學生個別差異。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采取多種不同教育措施,這一教育措施就是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與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設計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學有所得,先后達到課程的要求。
學生需要自主的學習,使自己主動地接受知識,而不需要教師強求一致的填鴨式教學。分層教學就是承認學生的層次差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實際實施教學,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教師的輔導下愉快地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加上教師鼓勵競爭,并及時表揚和調整目標要求,符合學生的好勝心理,更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內動力。同時,教師一方面重點輔導了中下生,為他們學習掃清障礙,不要批評學生,學生心理平衡了,心情愉快了,有利于促進中下生積極向上;另一方面,教師適當引導上等生,為他們進一步探索知識指明方向,學生覺得自己在不停地向知識的新領域邁進,心里有說不出的愉快,有利于上等生的不斷進取。因此,分層教學適應于各層次學生學習心理,不但能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少厭學現象的產生。
在教學的實踐總結中,我認為分層教學的方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
一、學生分層
了解學生,是使教學活動對于每一個學生都更為有效,從而是大面積取得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前提。了解學生的學習技巧,思維和記憶的發(fā)展水平,知識面、日常生活情況,對集體,教師和學校的態(tài)度等。對全體學生進行前期調查和測試工作。內容包括學生的智能、體能、心理、學科成績、在校表現、在家表現及家庭環(huán)境等,并對所獲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建檔。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習小組,而這不同層次小組的學生不是長期固定的,而是可升級(沒有降級)。讓師生都明確某一個同學在某一階段時間內所處的層次。同時,要讓學生建立起對學習的樂觀主義態(tài)度和真誠的學習信心,正確對待分組方式,明確教師的分組目的,防止優(yōu)生驕傲自滿,中等生得過且過,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二、備課分層
學生彼此在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距,為了達到普遍提高,全面培養(yǎng)的教學效果,我們有必要在備課過程中,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式到教具準備都堅持與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實際相適應。強調針對性,既保證"面向全體" ,又兼顧"提優(yōu)" 、"補差" ,使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抓住三類學生。針對新授與練習中的反饋信息作適當處理,對普遍存薄弱點或個別不及矯正的問題進行補救,將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系統(tǒng)化,便于學生理解和運用,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分好、中、差三類學生的要求。對優(yōu)生,設計一些基礎題讓他們完成,并讓他們探索思考撥尖題;對差生,診斷他們學習本課中的疑難,采取有效方法補救,讓他們完成基礎題;對中等生,要求他們自我復習鞏固,完成基礎題和提高題。
這樣,我們就能把每個學生的培養(yǎng)和提高都置于自己視線之中,充分調動了各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課堂教學分層
這里重點是分層施教和分層練習。在課堂教學中,對優(yōu)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對中等生和后進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帶領學生學習。這樣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前進,后進生必須基本上達到課程的要求,優(yōu)生盡其所能拔尖提高。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
四、作業(yè)分層
作業(yè)由淺入深可分為四個層次,即放緩題、基礎題、提高題、撥尖題。向好、中、差三組學生布置三種作業(yè),并采取三種作業(yè)批改方式,"差組"--放緩題 + 基礎題,教師當天面批,學生當天糾正;"中組"——基礎題 + 提高題,全部批改;"好組"——基礎題 + 撥尖題,只批改革1 - 2本,其余由學生自己核對,組長檢查。在分層練習中,我們應積極鼓勵低層次的學生向高層次突破,從調動學生求知的積極性。
通過階段考核,對各個學生進行多次的綜合分析,并進行必要的組別調整。對進步明顯的提高一個層次;對有后退的,一次可提醒、鼓勵,下次仍跟不上的個別輔導,絕不降級。這樣做,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調整適應自身發(fā)展的教學起點,而且有利于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和不足。而對這樣的個別學生,切忌冷嘲熱諷,應熱情關心,幫助分析原因,樹立信心,以確保學生積極進取的學習熱情。
小學教育論文4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關系著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學科,同時也是學生未來深造的有力根基。本文就小學數學教育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方法
目前小學數學教育模式仍過于傳統(tǒng),制約了小學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只看重書本上所描述的“死”的東西,卻沒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致使學生往往得到了知識卻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令一個弊端就是,教師僅重視學生智育的發(fā)展,卻忽視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在課堂上,教師會將課堂時間安排的很滿,阻礙了學生自我思維發(fā)展,學生接受知識十分的被動,同時教師不能夠結合實例來傳授知識,知識似乎是強加在學生的頭腦中的,即使學生儲備了知識,卻失去了自我學習的能力。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化思維能力養(yǎng)成。
作為日常從事課堂教學的教師來講,必須要按照新課標新要求,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著重于智育的發(fā)展,同時還要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學生全方面的素質能力,讓學生不僅能夠收獲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結合實踐,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為以后深造提供堅實的基礎,我們在具體到實踐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孩子在少年時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具有探索知識的潛質,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必須適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要改變教學方式,提倡活動式、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另外,在教學活動中,要解脫孩子的思維空間,使其能夠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更多的接觸自然,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的興趣,實現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來講具有重大的意義,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讓學生自我拓展知識空間,自我學習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的基礎,有助于學生能夠探索出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自學能力的養(yǎng)成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所獲得的東西要比書本上獲得的更為豐富。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研究數學智慧分析數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學習,去思考。
三、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為了在數學教育中實現我國培養(yǎng)全方面人才的目標,教師要解除傳統(tǒng)觀念的限制,開辟出新的教學之路。在現代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學生在課堂中的所扮演的角色,要從傳統(tǒng)的被動聽講,轉變?yōu)橹鲃訁⑴c,讓學生成為教學課堂中的“主角”。教師要開辟學生的思維空間,在課堂上要善于引導學生的思維,積極讓學生展開互動,在課堂上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要做出正確性的引導式作答,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教師明白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弊端,按著我國新課標的標準,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對于一個數學問題的解決,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方式予以解決,同時留下伏筆,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維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下一定的時間與學生展開互動,提倡學生對課堂上所講述的教學內容進行激烈的.討論,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積極學習倡導先進的教學理論,并將先進的教學理論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切實的掌握學習方法,要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向學生展現學習過程,顯示學習方法的透明度,使學生在探求新知識的同時,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
四、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的“考試制度”早已經不適合對當今學生進行很好的評價,構建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是綜合評定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礎。長久以來,“應試教育”模式嚴重的制約了學生個性化多方面發(fā)展,讓學生認為“考試分數”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標準,統(tǒng)考升學的模式讓教師無法合理的對學生展開真正的素質教育,因此,要培養(yǎng)出個性化多樣化高素質的人才,必須要改變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評定,即從單一的考試評定方式變成從學生日常學習中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以多樣化的指標來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評定;也要改變單一筆試的考評形式,要實現筆試、口試、面試、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等相結合的綜合性考評形式,同時在進行學生中和評價排名時,要將考試分數作為參考內容,要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以及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思維的靈活度等多方面作為評定的主要內容進而提升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五、多元化結合,做到學以致用
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與生活,達到學以致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既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結果,更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因為,只有學生經歷了獲取知識的過程,才能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而體現出數學的價值。為此,我注重多方面的結合,以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1.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具有生活實際背景的數學實踐活動,這樣做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又能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體驗數學的實踐性。通過活動,提高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數據整理中,獲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時,班內匯報交流過程,也是數學交流提高的過程。
2.與生活問題相結合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發(fā)掘出有價值的練習作業(yè),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睌祵W練習要引進相關的生活問題,使學生學用結合。
3.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課外活動對于知識的掌握、理解和熟練應用起著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識只有親身體驗,才會理解深刻,運用自如。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還要加強課外活動。例如:教學“觀察物體”后,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到學校大門的內外兩面進行拍照,體驗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這樣做加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體會到了解決問題是一種享受。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育中,要改變現有的教育理念及方式,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標。在實際教學活動展開的過程中,要著重于對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讓教學課堂成為學生與老師,學生與知識互動交流的平臺。同時要積極倡導現代先進的教學理論,讓學生真正的了解到小學數學的功能和價值。提倡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拓展學生廣闊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自然的感知力,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靈活的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學教育論文5
生成性教學就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態(tài),處于生態(tài)性思維的控制下所形成的教學形態(tài),而且生成性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滿了過程性、動態(tài)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相結合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比較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把握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教學資源,及時將這些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傳遞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科學教育的生成性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捕獲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信息,謹慎選擇與合理處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科學的想法,加快師生一起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教學質量。
一、生成性教學思想的基本特點
(一)生成性教學思想中的過程性
生成性教學思想強調教學的過程性、創(chuàng)造性、開放性,注重事物在發(fā)展過程中的潛在創(chuàng)造價值。傳統(tǒng)的教學形態(tài)在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生成性教學課堂主要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將整個教學過程轉化為學生積累學習資源的過程,保證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例如:在學習《測量水的溫度》一節(jié)時,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學生在具體的實驗中得出自己的結論,在經過老師的分析以及學生自己的親自體驗就能很好地學懂這一節(jié)內容。
。ǘ┥尚越虒W思想中的開放性
生成性教學形態(tài)還具有顯著的開放性,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就是需要更好地開放性教學,主要包括教學內容以及教師教學心態(tài)的開放性。小學科學教育課程多集中于對教學內容的深挖,保證學生將具體的學習內容進行自主思考以及延展性學習。例如,教學《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課,在探究生的馬鈴薯和熟的馬鈴薯的區(qū)別時,充分將探究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看、摸、聞、嘗、切等方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教學,充分體現了教法學法的開放性和知識建構的開放性。小學生在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會對各類科學現象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針對這種豐富的問題做出開放性的回答。
二、生成性教學思想的意義
(一)促進教師教學質量提升
目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也在不斷地變化,教育行業(yè)是重要的行業(yè),對于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生成性教學形態(tài)很大程度上改進了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以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意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完全按照制定的教學計劃進行教學,而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來的是枯燥乏味。小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時必須進行獨立思考才能更好地消化具體的知識內容,一旦缺乏了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就導致學習沒有效率。所以,生成性教學思想改進了大部分教師所存在的固化思維,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ǘ┐龠M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
從目前各個學校在小學科學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來看,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學生處于對各類知識充滿好奇心的階段,只是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而且在講解的過程中沒有高度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自我思考能力,導致很多問題在學生的腦海中依然是打問號的。所以,通過生成性教學思想能夠幫助學生充分利用自我思考能力,將知識點與具體的問題相結合,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例如:山西一所小學,教師組織學生學習《食物中的營養(yǎng)》一節(jié)時,首先教師準備很多食物讓學生通過聞、嘗等感官體會食物所帶來的營養(yǎng),吃什么能讓人體不舒服,吃什么能讓人體更有精神有活力,這樣的.問題在這一節(jié)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充分的解答。
三、生成性思想在教學中的推廣
。ㄒ唬┘訌娊處熞龑ё饔
小學科學教育就是需要更多動態(tài)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活動來幫助小學生學習,能讓小學生充分發(fā)揮發(fā)散性思維。生成性教學思想具有過程性和動態(tài)性,這些教學特征都對小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正式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興趣為著手點,采用情景教學法來進行課程的教授,讓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知識的學習,進而使教師的教學方式真正被學生所接受。在教學《動物的卵》一課時,可以通過讓學生先觀察一組不同動物的卵來發(fā)現其中的區(qū)別,再觀察一組相同動物的卵找出其中的區(qū)別,步步引導,使學生明確形形色色的卵造就了形態(tài)各異的動物,從而引出了研究動物的卵的主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主導者,只是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
。ǘ⿵娀瘜W生主體地位
要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就要教會學生怎樣進行提問,就是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問題并進行合理的提問。這不僅需要教師進行日常的引導,還需要教師進行課堂的訓練。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提問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在提問的過程中進行思考,例如:教學《光的反射》一課時,通過讓學生經歷照亮水平方向的課本、豎直方向的課本和照亮書本后面的玩具三個探究活動,來認識到有時需要改變光的傳播方向才能照亮特定的物體。在這三個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對提問的訓練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讓其能夠了解學習的重點,進而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生成性思維是促進科學教育的重要思維方式之一,而且生成性思維已成為我國當前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思維方式。所以,教師就要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抓住課堂中的知識變化。引導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一步提升小學科學教育水平。
小學教育論文6
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還不在活力不強、針對性不明顯等問題,要改善這些不足之處,就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模式,靈活安排教學內容的同時,運用合作學習和對話學習等教學方法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為構建更加開放多元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提供更強動力。
【關鍵詞】創(chuàng)新教育;合作學習;課堂對話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學模式較為滯后,教育質量普遍不夠理想。探尋有效的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有助于構建高效課堂,引領現代小學語文教育發(fā)展,提升綜合效能。
一、小學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
1、語文教學模式固化。對于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我們可以將它定義為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并使用的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和程序。因此我們要既要遵循其固有的原則又要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新。換言之,課堂上我們可以進行有效的操作,并讓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多數教師都存在教學模式概念不清的問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缺乏系統(tǒng)性總結,語文教學反思不到位。
2、語文教學程序機械呆板。小學語文課程的有效展開是在圍繞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能夠有效的兼顧教學的合理性與目的性,為了盡可能的規(guī)范教學的過程,我們常常采用導入講解,分析檢測的流程,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主能動性的有效發(fā)揮,因此有些課程會體現出一種機械呆板的狀態(tài),讓學生難以發(fā)揮自身的作用,降低了教學的標準,忽視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效能。
3、語文教學思維的局限性。對于多數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教學的外在形式是基于其內在思維邏輯之上的,因此,良好的課程需要教師具備能夠切實有效提高學生能力的思維狀態(tài),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學科教學當中,發(fā)揮自身的思考力和思維力,在教學實際的基礎上,構建屬于本學科的教學思維框架,但是就目前而言,教師只是因書本而教學,并沒有考慮到更深一層次的教學提升,這就影響了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4、語文課堂氛圍壓抑。小學語文課堂的氛圍是教學成果的直觀體現。課堂氛圍好,課堂氛圍高漲,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學生投入學習的積極性高漲,也就是學生對于教師課程設計的能動反應力強。教師在備課之初,都會有意識的.去設計互動的過程,使得課堂的氛圍能夠始終保持在一個良好的講解與接受的過程之中,但不可避免的是我們在教學之中,難以有效的把控課堂的節(jié)奏與氛圍,再加上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機制缺失,促使這種問題的惡化。
二、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育模式的策略分析
1、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良性的小學語文課堂環(huán)境應是教師與學生達成和諧互動的一種學習狀態(tài),教師能夠按部就班的將知識傳授于學生,并在必要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拓展,而學生則是在教師的傳授過程當中有意識的進行思索和回答。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激發(fā)二者的互動,讓課堂呈現一種蓬勃的生命力。這也是提高學生主動性的一種有效措施,真正做到將課堂本身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高效的駕馭課堂,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明白自己的劣勢,通過學習補充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向更高層次發(fā)展。
2、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學科發(fā)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活力。這一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實現課堂教學的豐富性與生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無限的樂趣,并能夠在這種樂趣的驅使下,有意識的進入深層次的思索,進一步釋放學生的活力,讓課堂教學呈現更加突出、更加新穎的發(fā)展形式。
3、發(fā)揮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新媒體新技術已經走入課堂教學當中,成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生動性與新穎性的輔助工具,為了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促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我們應在常規(guī)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意識的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但琳瑯滿目的技術手段的沖擊下,我們必須要找到一條與課堂內容有效融合的道路,也就是我們必然要將教學的重難點與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之初,就要結合本課的教學設計,對媒體手段進行篩選,落實教學發(fā)展信息化在課堂上的真正作用。
4、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合作學習時間。合作探究學習的益處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我們有目共睹,但是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在利用合作學習的時候,卻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與討論,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合作教學的作用與意義。合作學習效果不明顯的主要原因,首先就是合作學習時間不夠的問題,其次是教師在安排合作內容時沒有做到合理有效,三是教師在指導學習合作過程當中,沒有發(fā)揮自身的指導意義,讓自己脫離于合作教學之外,這樣就會造成合作學習的難以達成。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就需要在合作中繼續(xù)做好合理科學的部署,同時又要留給學生充足的合作時間,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從而得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教育效果與教育質量,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發(fā)揮現代教育模式的優(yōu)勢,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滿足小學語文教育發(fā)展要求。
小學教育論文7
1、教育研究要為教育創(chuàng)新做出更大的貢獻
2、兒童數概念發(fā)展研究的新進展
3、小學生問題意識概念的建構
4、保護小學生的學習生態(tài)
5、對小學生游戲規(guī)則的探討--兼談小學生規(guī)則游戲
6、幼教百年沉思錄
7、伴隨小學生教育30年的歷程
8、小學生教師開展課題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兒童閱讀障礙的生成與診治研究綜述
10、上海小學利用家庭、社區(qū)德育資源的調查與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論的教學活動設計
12、培養(yǎng)小學生視覺--空間智能初探
13、淺談分享閱讀的幾種風格
14、“不想像你那樣做”
15、自制小沙錘(中班玩沙活動)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學活動)
17、細細的沙(中班科學活動)
18、細細的沙粒(中班主題教育活動)
19、論信息時代小學生教師的角色
20、試析小學生教師專業(yè)化的特征及其實現途徑
21、從關注文本到關注兒童
22、關于小學生藝術教育若干問題的對話
23、以開放的心胸開發(fā)自我
24、美國小學的節(jié)日教育活動
25、小學課程編制的基本原理
26、“學前雙語教育師資培訓研究”課題開題會隆重召開
27、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從哪里來
28、腦科學的新進展帶給學前教育的啟示
29、讓小學生在寬廣的語境中積累審美經驗--一種看待小學藝術綜合教育的新視角
30、這本書“女”一點
31、從現代認知心理學角度重新解讀蒙太梭利教學法
32、1889~1949中國學前兒童教育大事記
33、辛勤耕耘六十載 獻身幼教半世情--訪盧樂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屬于孩子們
35、長得一模一樣
36、“我愛卡通”活動設計的思考--回歸生活視野下小學藝術課程內容的選擇
37、小學生探究性活動特質的三維視界
38、小學生教師開展探索型主題活動應具備的能力
39、兒童工作室的構建
40、種樹者必培其根 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談小學生階段道德意識的培養(yǎng)
41、解讀兒童畫
42、好東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學小實驗的.課前準備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學
45、進行科學管理 提高辦園質量
46、關于“家園溝通”的調查與思考
47、讓家園溝通更加通暢
48、家園溝通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49、小學生教師與家長溝通障礙的成因剖析
50、開展家園合作共育 優(yōu)化家長教育能力
51、托班孩子適應集體生活的綠色通道--“親子樂園”系列活動
52、3歲前兒童衛(wèi)生保健工作初探
53、小學教師應善于“換位思考”
54、教育,要能夠等待
55、要重視小班小學生的繪畫語言
56、一條長紗巾引發(fā)的安全教育
57、認知理論的學前課程模式
58、意大利瑞吉歐課程模式
59、在教育中的科學研究
60、透視光譜方案的設計思路
61、解讀兒童疑問中的哲學
62、老師是不是孤兒
63、學前兒童社會退縮行為研究綜述
64、透過游戲的兒童審美能力培養(yǎng)
65、關注生命 促進生命的和諧發(fā)展--《小學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核心理念
66、我的舌頭太長了
67、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好的小學生教育--當前貫徹落實新《綱要》必須清楚的首要問題
68、我國首所公立幼教機構創(chuàng)立的歷史背景及意義
69、小學表演游戲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70、“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簡介
71、家長送小學生上藝術興趣班的心理分析
72、被忽視與矛盾型小學生社會技能訓練的實驗研究
73、語言文學活動中的想像規(guī)律研究
74、解開理性的繩索 插上自由的翅膀--從《蝴蝶衣裳》(中班語言活動)看小學生的想像特點
75、《黑夜森林》--大班語言活動實錄及評析
76、積累表象,發(fā)展豐富生動的想像
77、創(chuàng)設良好自選餐點環(huán)境初探
78、小學生科學發(fā)現室活動材料初探
79、小學生體育活動導入方式舉例
80、當前小學生數學教育對教師能力的要求
81、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高師學前教育本科改革
82、自主學習--青年教師在職學習的基本方式
83、小學生手指操選介
84、一個涉及改革有關話題的小型討論會紀要
85、在教育中的科學研究
86、透視光譜方案的設計思路
87、解讀兒童疑問中的哲學
88、老師是不是孤兒
89、學前兒童社會退縮行為研究綜述
90、透過游戲的兒童審美能力培養(yǎng)
91、關注生命 促進生命的和諧發(fā)展
92、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好的小學生教育
93、我國首所公立幼教機構創(chuàng)立的歷史背景及意義
94、今生緣定小學生教育
95、小學表演游戲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96、“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簡介
97、家長送小學生上藝術興趣班的心理分析
98、被忽視與矛盾型小學生社會技能訓練的實驗研究
99、語言文學活動中的想像規(guī)律研究
100、解開理性的繩索 插上自由的翅膀--從《蝴蝶衣裳》(中班語言活動)看小學生的想像特點
小學教育論文8
近年來,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已成為我國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重點和熱點。許多高校聯合中小學希望嘗試制作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為一線教師提供繼續(xù)教育資源,但部分項目團隊對如何制作質量較高的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存在困擾。本文具體分析專業(yè)團隊制作設計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的全部過程,期望對有此疑惑的制作者們有所幫助。
1.引言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向中小學逐步推進,中小學教師在信息素養(yǎng)與專業(yè)能力方面不適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現象越來越明顯,教育管理部門提出加強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提高其綜合能力以適應課程改革和信息化教學的需要。1999年9月13日,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規(guī)定》,對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基本含義作進一步界定:“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是指對取得教師資格的中小學在職教師為提高思想政治和業(yè)務素質進行的培訓。”
由于需要接受繼續(xù)教育的教師數量龐大,而能提供教師繼續(xù)教育機構的容量有限,因此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墒俏覈壳爸行W教師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資源嚴重匱乏,尤其是缺乏具有一定學術價值、指導性強、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優(yōu)質網絡課程資源。而另一方面,大量的繼續(xù)教育課程資源被閑置起來,如高校的教師資源、中小學優(yōu)秀教師資源、各級教研機構和教育技術機構的人力資源等。因此,為合理利用和整合繼續(xù)教育資源,部分高等院校對中小學各門學科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研、考察和研究,并依據《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規(guī)定》制定了一系列網絡繼續(xù)教育課程,方便中小學教師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學習。因此,筆者以某高校制作的“新理念下的義務教育化學教學設計系列培訓課程”為例,淺談中小學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的制作方法與實踐過程中得到的一些啟示。
2.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的制作過程
該項目中,高校教授和教師經過調研和考察,聽取一線教師的意見與建議,準備制作一系列針對初中化學教師培訓的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以理論聯系實踐和校本教研為出發(fā)點,本項目邀請了數名高;瘜W專業(yè)的專家、資深教授經驗豐富的一線化學課教師共同擔任課程的培訓者和講授者。整個網絡課程制作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2.1前期準備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為正常拍攝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文稿和課件的制作與修改;聯系主講教師協商和確定錄課時間;錄課場地的選擇與布置以及相關設備的調試。
2.1.1文稿和課件的制作與修改
文稿主要是以文檔的形式通過文字、圖片等敘述錄課的內容。其制作主要是由高校資深教授帶領項目團隊通過調研和考察,擬定出一個大概的內容提綱,交由專家審核提出修改意見,然后對綱要整體框架進行修改,再根據修改后的提綱填充詳細內容,然后與優(yōu)秀的一線教師探討并交換彼此的意見和建議,對文稿進行修改,如此反復直至各方意見基本達成一致。
課件主要是以PowerPoint的形式將文稿中具有綱要性和概括性的內容展示在PPT上,每一頁PPT只有六、七行精練的文字和少量的圖片或圖表。除此之外,課件中涉及到的網頁鏈接、文件鏈接(如音頻、視頻和動畫鏈接)一定要保證鏈接路徑正確,或者將PowerPoint進行打包保存,避免錄課過程中出現課件不全導致錄課被迫中斷的狀況。
2.1.2聯系主講教師協商和確定錄課時間
在正式錄課開始之前,應提前與主講教師進行溝通和協商,確定錄課時間,合理安排錄課時間表,盡量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全部錄課,否則拖延時間太長,無形之中增加了不必要的開銷,如場地租借費、設備租借費、人工費用等。
2.1.3錄課場地的選擇與布置以及相關設備的調試
根據項目要求,選擇純綠色背景攝影棚作為錄課場地,后期再使用視頻處理軟件扣去綠色部分插入合適的背景。這種方法靈活變通、成本低廉,不需要實體的背景,只需要一張合適的電子圖片即可,而且方便替換。
完成場地選擇之后,就需要對場地進行布置。包括桌椅的`位置、燈光的布置、麥克風的位置、攝像機位的擺放等。根據項目要求,桌椅應置于攝影棚中部,避免在拍攝時拍到無背景區(qū)域或者角落部分,影響視頻畫面的整體效果。燈光的布置需注意光線要均勻,亮度要適中,照射在拍攝對象時應盡量避免陰影和暗部。麥克風的位置應注意隱蔽性,同時要保證聲音錄入的效果。攝像機的擺放,應注意把握好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要既能保證拍攝視頻的清晰度,又能保證對拍攝對象造成盡量少的干擾。
相關設備的調試,主要工作就是測驗燈光、攝像機、麥克風等能否正常工作,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一般情況下,會由拍攝人員先試錄一小段然后將影片導出到電腦上查看是否有問題,若有問題,立刻對相應設備進行調整,然后再試錄一小段,如此反復,直到錄制的視頻符合項目要求為止。
2.2視頻拍攝階段
視頻拍攝階段為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制作的核心階段。開拍前應查看麥克風開關是否打開、電量是否足夠本次講課的時間,同時要測試攝像機畫面構圖是否合理、麥克風聲音是否正常。正式開拍后,現場其他人員應保持安靜。拍攝人員以手勢提示主講教師攝像機已準備就緒,可以開始講課了。錄制過程中拍攝人員需要注意養(yǎng)成記錄習慣,記錄的內容有:視頻開始錄制和結束錄制的時間以及視頻出現問題的時間點,必要的時候可以手勢提示教師暫停講課,并做好相應的記錄,方便后期剪輯。
教師穿著方面,應自然得體,切忌反光衣服和偏綠色的衣服,會影響拍攝質量以及后期剪輯,授課時應緊緊圍繞課程設計的內容進行講解,但是切忌對著文稿照本宣科,要有一定的拓展、發(fā)散和獨到的見解,使整個網絡課程內容豐富、案例充實。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開拍后,主講教師需等待拍攝人員開始的手勢后再開始講解,拍攝結束前,主講教師同樣需要等待拍攝人員結束的手勢后方可離開,以便于后期剪輯。
2.3后期制作階段
先用Photoshop或AE制作出片頭片尾,注明標題、授課教師等信息,若有需要還應將每張PPT轉化為JPG圖片,以便添加于視頻中。視頻需要添加背景的,應制作出與視頻像素匹配的圖片。
選定剪輯軟件,本項目選用Premiere作為主要剪輯軟件。首先將攝像機拍攝的視頻導入電腦中,然后打開Premiere導入拍攝的原始文件和片頭片尾、圖片等素材,并分類保存好。根據拍攝時記錄的內容選定要剪輯的素材添加到時間軸上,找到要剪輯的接點進行剪接。然后對視頻進行摳圖處理,設置Premiere中視頻效果里的參數,將綠色背景從視頻中去掉。視頻摳圖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摳圖不凈和摳圖過度。
完成摳圖后,需對接點進行處理,不可讓接點有明顯的跳幀現象,否則會影響觀看者的舒適度。一般常用的處理手法是加入轉場特效或插入PPT進行過渡,根據本項目視頻制作要求,需在后期制作過程中在視頻里找到合適的位置插入PPT作為內容補充。因此,插入PPT即可解決接點問題。
處理好節(jié)接點問題后,就可按照要求添加片頭、片尾,在其他軌道加入LOGO、水印等,并再次進行細節(jié)調整,添加轉場特效、PPT等。剪輯完成后進行預覽審查,無問題即可按標準輸出視頻,輸出的視頻交由項目負責人進行審核,有問題修改后再輸出視頻,無問題即可形成最終成品,上傳到相應的繼續(xù)教育網站供教師研修使用。
3.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實踐的啟示
要充分利用高校的師資和技術資源、發(fā)揮中小學優(yōu)秀教師的重要作用,整合教育產業(yè)、科研力量和社會資源,為中小學一線教師搭建系統(tǒng)的、權威的、專業(yè)的繼續(xù)教育數字化資源云服務平臺。
要大力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在繼續(xù)教育中的應用,整合天網(衛(wèi)星和廣播電視)和地網(互聯網),建設覆蓋全國城鄉(xiāng)的開放式的繼續(xù)教育支持服務系統(tǒng),努力為一線教師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師提供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各種高質量的教育學習服務。
高校聯合中小學建設繼續(xù)教育網絡課程資源時,益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學校負責課程的設計開發(fā),企業(yè)負責課程的制作推廣。這種形式不僅能讓學校減少資金投入,利用專業(yè)團隊制作出高品質的課程資源,而且通過企業(yè)的參與與推廣,也能促進優(yōu)質課程的共享,避免資源重復建設。
小學教育論文9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學生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求,所以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作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努力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針對小學音樂識譜教學進行研究,針對性地提出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識譜教學作為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條件的限制,使得音樂識譜教學效率低下,不能充分發(fā)揮音樂識譜教學的作用。本文針對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現狀針對性地提出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
一、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
由于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較深,不少小學音樂教師還沒有完全轉變教學觀念,音樂教學仍以簡單的傳授音樂技巧為主,沒有將審美教學融入課堂教學中,背離了新課改對小學音樂教學的要求。即便一些小學音樂教師已經意識到識譜教學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專業(yè)素質的限制,導致音樂識譜教學效率低下,上述種種原因都阻礙了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正常發(fā)展。
二、識譜教學對音樂教師的要求
1.專業(yè)技能和教學能力方面
要想真正提高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教學水平,音樂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和教學能力。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在學生接受能力范圍之內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在講解基本音樂技巧基礎之上融合一些識譜教學,使學生的感性審美和理性認知都能夠得到提升。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全面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識譜的興趣才能提高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水平。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全面激發(fā)學生對學習音樂識譜的欲望,讓學生在接觸音樂后能夠感受到蘊藏在音樂中的魅力。例如,在正式進行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學生感興趣的流行音樂或動畫片曲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開展教學活動,或者選擇與教學曲目相似的動畫片曲目,帶動學生對識譜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fā),教師要抓住時機進行識譜教學,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總體來說就是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多種資源以及多種教學活動全面激發(fā)學生對識譜教學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自主地投入到音樂識譜教學中。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識譜教學相對于其他教學內容來說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排斥的情緒。但識譜教學作為小學音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生失去了對識譜教學的學習興趣,則會影響學生今后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和品格的形成,所以要求教師要及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將識譜教學與音樂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學習識讀樂譜,不僅能夠達到教學的目的,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僅是指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同時也代表新型教學方法的出現,對完善現代教學體系具有重要作用。
三、小學音樂識譜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應用
1.制作教學課件強化識譜訓練
小學生心理年齡和生理發(fā)育處于發(fā)展階段,對音樂感知的能力較弱,所以教師要制作教學課件加強對學生基礎的訓練。教師在制作課件時需要注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吸引力強、效率高的課件。只有制作科學合理的課件才能強化學生的識譜訓練,為學生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材中有一首歌曲名叫“兩只小象”,該首歌曲節(jié)奏感較強但旋律比較固定,教師就可以利用旋律固定的優(yōu)勢,將固定的旋律截取出來并向學生展示,通過反復的欣賞和練習學生會將固定的旋律牢記于心,這樣在進行識譜教學時難度較低。同時教師也可以采用聽唱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通過肢體模仿小象的動作來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愉快的活潑的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又如,學生在學習“賣報歌”時,由于大多數學生在生活中聽過這首歌曲,所以可以直接讓學生跟著錄音機進行伴唱,通過對主旋律的引導讓學生掌握該歌曲的唱法,該種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新,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識譜能力。
2.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技術逐漸走進學生課堂,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在現代化教學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多媒體集文字、圖像和聲音于一身,有著較強的感染性和趣味性,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關系,促進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同時新課改也對小學音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創(chuàng)新性地開發(fā)教學資源,分散教學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如,在對蘇教版中“數蛤蟆”這一節(jié)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時,由于這首歌曲具有較強的地域特色,旋律和音調出現了多次轉換,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則很難向學生全面展示該首歌曲所涉及的音符,所以就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梢栽诙嗝襟w上用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小青蛙跳動的軌跡,了解大跳音的路線及特點,從而有效降低該首歌曲學習的難度。
3.適當引用模仿教學
音樂的創(chuàng)造力主要表現在在學習的基礎之上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特色,要想創(chuàng)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音樂作品首先要從模仿開始。由于小學生自身的特點,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這一特性開展模仿教學,讓學生在模仿中積累經驗,從而達到識譜教學的目的,同時也能為接下來的音樂創(chuàng)造奠定基礎。如,在學習“革命將士出征歌”時,由于該首歌曲屬于陜北民歌,具有較強的地方特色,同時歌曲由六句對仗工整的樂句組成,所以可以利用該歌曲進行識譜教學。教師可以在學生正式學唱之前將旋律打亂并呈現在黑板上,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覺對旋律重新排列,將排列好的旋律進行演唱。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對識譜教學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拓寬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4.情境教學法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同時注意力很難長時間保持集中,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會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這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引入生活情境或營造生活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可以適當引入游戲,在游戲中鍛煉學生的識譜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樂譜的學習比較抽象,如果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降低學習樂譜的難度,使學生能夠盡快掌握樂譜。例如,在學習“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曲目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演唱,通過引入具體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該首曲目的興趣。學生在基本掌握演唱方法之后再進行識譜教學,則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不僅掌握了該首歌曲演唱的技巧,同時也能達到音樂識譜教學的目的,對其他音樂識譜教學起到了良好的借鑒意義。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適當引入游戲,努力實現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加強學生對識譜的記憶力?傊S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對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能夠識讀曲譜,同時還要在實際音樂活動中運用樂譜,對小學音樂教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因此,音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積極創(chuàng)新樂譜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為學生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推動學生品格的形成和健全。
小學教育論文10
一.制約農村小學教育發(fā)展的瓶頸
(一).師資力量薄弱。
1.第一點是老師的綜合素質偏低。農村特別是偏遠農村小學的教學主力仍然是轉正民辦教師。這些人為農村教育奉獻了一生,勞苦功高,但是也不能回避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人原始學歷大多是初中,高中很少,甚至于還有部分是小學畢業(yè)。最近幾年,各個學校也補充了部分年輕教師,可扔擺脫不了“分不來、留不住、更新慢”的現狀。
2.第二點是老師的年齡偏大,平均年齡都在五十左右。爺爺奶奶輩是小學教育的主力軍,這些人教育理念思想觀念跟上社會的進步更難適應兒童的發(fā)展。年齡的上漲不代表閱歷的豐富,反而缺少年輕人的新意與活力。農村教育缺少新的力量的推動。
3.第三點專業(yè)學科教師嚴重匱乏。開全課程開足課時是一項最基本的要求,可農村學校根本就沒有音樂、體育、美術、科學、信息技術這些專業(yè)教師。因此這些學科在農村學校要么不開要么由語文數學老師兼任流于形式,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只是一種理想境界了。
(二).教學設施落后由于這些年我們國家對農村的投入太少欠賬太多,致使農村和城市的教育差別越來越大。教育的均衡發(fā)展也成為水中月鏡中花。目前偏遠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仍然停留在九十年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水平上。教育設施設備“普九”后基本沒有補充充實更新過。由于經濟落后,教育缺少經費的支持,農村的教育設施極其落后。一些教育必需的設施比如基本的體育設施、多媒體、實驗器材很少甚至沒有。由于基礎設施的嚴重匱乏,導致許多教育內容以及教學管理不能正常的開展并完成.
。ㄈ.學生個人問題———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在農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長時間的缺乏父愛母愛導致任性、偏執(zhí)等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問題學生越來越多。也就造成了正常的教學工作無法很好的在他們身上開展并得到相應的效果,使得教學工作的困難日益加劇。并且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與教導,許多兒童的思想頑固不化,身上帶有不良的風氣,這就給教學工作增加了困難,老師很難的去管理與教育。
二.做好農村小學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加大資金投資力度,切實做好對教育事業(yè)的支持。為了使農村教育更好更快的發(fā)展,縮小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中央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教育事業(yè)的投資力度,政策向農村教育傾斜。當地政府應切實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僅加大資金的投資力度,同時也要積極協調人力、物力、財力,努力發(fā)展農村的教育事業(yè)。
。ǘ.加強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基礎設施是農村小學教育管理中一個重要因素,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健全會對小學教育管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此,面對當前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與關鍵,當地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基礎設施的修建與維護,力圖保證孩子們在一個較好的硬件環(huán)境中生活與學習。
。ㄈ.師資力量的擴充。首先國家應加大對大學生與農村教書的鼓勵與支持,并相應的給予物質上的支持與精神上的支持。大學生是一個國家的中堅力量,是教育事業(yè)的最新成果。他們帶著無盡的新鮮活力和與時代靠近的知識,讓他們去農村教課最合適不過。其次,也要加大對農村小學教育的宣傳,使這些大學生知道農村小學教育對于他每年的迫切需要與渴求,使他們懂得自己的社會作用。同時,也要提高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使他們的思想境界以及人生觀,價值觀。
(四).完善老師的管理運行機制老師作為農村小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可控對象,如何管理老師,留住老師成為農村小學教育管理中的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工資作為一種調控老師的手段,要與老師的工作和相結合。充分尊重有能力,能者多勞的老師,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局勢,讓老師真正體會到工作的切實必要性與緊迫性。留守兒童作為一種群體,缺少父母以及周圍人的關心,從小心理就會產生變化與陰影。因而心理輔導就極為重要。一個好的心理教育不僅會改變孩子心里的整個世界,同時還會對他以后的健康成長有莫大的幫助。
三.結語
農村小學教育作為一個備受廣大社會群體關注的部分,做好的農村小學教育的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盡管在農村的小學教育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個性,共性的問題。但是在國家,政府,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的幫助下,我相信,農村小學教育會實現更好的發(fā)展。
小學教育論文11
摘要:《弟子規(guī)》是我國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的積淀,對當今小學德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能夠很好地解決,對改善和提高小學教育的德育水平進行教育改革和課程設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關鍵詞:《弟子規(guī)》;德育;小學;中國文化
一、《弟子規(guī)》在小學德育當中的作用
。ㄒ唬┧茉鞂W生重視親情的價值觀念
《弟子規(guī)》中的重點在于“孝悌”:“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由此可以看出,孝悌為其德育思想的核心內容,孝就是孝敬父母,悌指的是關愛兄弟姐妹。《弟子規(guī)》對于親情是尤為重視的。親情維系的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元素,家庭結構是影響德育的根本原因,也是首要因素,目前我國出現的很多問題都和家庭息息相關,如子女不孝順,離婚率上升,單親家庭增多,家庭意識淡薄等,針對這一問題,《弟子規(guī)》給人們敲響警鐘,讓人們意識到親情的重要性,也能夠幫助學生從小樹立起親情重要的價值觀念。
。ǘ┲匾晫θ烁竦耐晟坪团囵B(yǎng)《弟子規(guī)》要求人們要“謹而信”“親仁”,將德育工作和人格塑造緊密結合,我國向來重視對人格的追求,《大學》里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边@句話強調了學習的目的',即為完善自身的心靈修養(yǎng)。(三)重視德育《弟子規(guī)》講“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馑际侵福谶_到了孝悌、謹慎言行、親仁愛眾的境界后,方能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現如今我國小學生教學工作理念也是德智體美,德育優(yōu)先發(fā)展。否則發(fā)展的學生無才無德,不僅不利于社會,甚至還會成為社會的危害。因此,校園建設中必須要加強對德育建設的重視!兜茏右(guī)》講:“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都是人,卻有著極大不同,有的道德品行高尚,有的卻是烏合之眾。其實人們之間智力差距有限,而正是因為道德品行之間的差距,才能夠拉開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最終影響人的一生發(fā)展。
二、《弟子規(guī)》在小學教學中的意義
。ㄒ唬┰谛W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健康的審美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幫助小學生從小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二)幫助小學生認識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和精深,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從而提高自身素質。
(三)從小樹立起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四)在培養(yǎng)小學生自我意識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學習先進的科學方法,養(yǎng)成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
三、落實《弟子規(guī)》道德教育的具體實施辦法
(一)創(chuàng)設出適合學習《弟子規(guī)》的校園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氛圍建設,需要全體師生的參與,因此需要營造適合學習《弟子規(guī)》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環(huán)境應當干凈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親近自然,以《弟子規(guī)》為核心,加強學生的學習和教育,同時校園內可以適當開辟菜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田間勞動的機會,同時能夠引導學生勤儉節(jié)約,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搞好校園和周邊社區(qū)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關愛他人的品質。教師教育學生應當不計個人得失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和群體,這種風氣能夠將學生帶到正確的道理當中,幫助學生端正自身人格。
。ǘ┘訌娊處煂W習《弟子規(guī)》的培訓力度
在《弟子規(guī)》的學習當中,教師需要以身作則,給學生形成良好的示范,引導學生按照《弟子規(guī)》嚴格要求自己。因此教師必須要真正地學懂、做到《弟子規(guī)》的要求,才能夠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在自身的言行和舉止方面應當謙虛謹慎,同時堅持不間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道德素質修養(yǎng)。
(三)加強在家庭教育當中落實
《弟子規(guī)》家長需要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能夠影響孩子們的成長,因此學校應當對家長進行培訓,讓家長認清自己的重要地位,提高對《弟子規(guī)》的認識,進而加強學習,學校和家庭雙管齊下,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是長時間作用的結果,父母應當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重視對孩子的德育,學校應當對家長進行引導,讓其認識到《弟子規(guī)》的重要性,按照內部的行為準則對孩子們的日常行為進行規(guī)范。
。ㄋ模┑掠ЧM行評價和激勵
由于對小學生的教育評價標準一直模糊不清,《弟子規(guī)》可以作為小學生行為評價標準施行,比如說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學習《弟子規(guī)》中的“孝”部分,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自省,同時教導學生力所能及地幫助父母,體諒父母,激勵他們的學習進步,正確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引導!兜茏右(guī)》作為小學教育的評價標準,能夠作為小學生在校期間表現測量的依據,《弟子規(guī)》教導人們要孝順父母、關愛兄弟姐妹,進而提高個人素質和修養(yǎng),踐行《弟子規(guī)》能夠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顧建德,喻志杰.對當前中小學國學教育的幾點看法[J].基礎教育研究,20xx(14).
。2]微云.強推“國學”教育,兒子患上抑郁癥[J].婦女生活(現代家長),20xx(7).
小學教育論文12
隨著教學改革模式的日益凸顯,教師必須在正確的教育教學方法上引導學生。下面是小學教育教學改革主題的論文范文,歡迎大家閱讀了解。
摘要:
在本篇小學教育教學論文中主要闡述了通過教育學、心理學,對小學教育教學中制約教育創(chuàng)新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進行了剖析,提出了如何突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訓練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問題。
關鍵詞:
基礎教育;小學;教學;創(chuàng)新
小學教育教學是整個國民教育的基礎。黨的十六大代表大會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其中一項任務是要大力發(fā)展教育和科學事業(yè),要堅持教育創(chuàng)新,深化教育改革,優(yōu)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千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這就要求教育者要以創(chuàng)新的精神,優(yōu)秀的教學成果來推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在作為國民教育基礎的小學教育教學中更應當樹立起創(chuàng)新的旗幟,使教育方式得到改革,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從而加強基礎教育為國家培養(yǎng)新型人才夯實基礎。
一、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
1、擯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傳統(tǒng)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科書為綱忽略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其潛在原因在于教師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材設計者教學理念的影響,而在這種影響下教師無論是備課還是講課都易忽略學生這個主體,采用的也是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思維,教學過程的設計當然也就主要考慮的是成人的。而小學生的心理順序最大的特點是既有連續(xù)性又有階段性,F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發(fā)展不是一個量的累積過程,而是其結構不斷重新組合而產生質的區(qū)別的過程,是發(fā)展的連續(xù)性與階段性的統(tǒng)一,世界現代教育史上的偉大教育家杜威也嚴厲地批評了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即學校同社會生活隔離,課程與兒童及現實生活需要脫節(jié),教學是灌輸式的,學生充當消極的聽從的角色,以及教師在課堂充當監(jiān)督者或獨斷裁者。這樣的教育方式課程與教學方法。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與動力,造成教學雙方的精神緊張。所以在班級授課制的條件下,教師應擯棄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教學觀念,在教學上做到師生互動教學相長,致力于教學的創(chuàng)新。
2、樹立創(chuàng)新是新形勢對教育提出的要求
一個民族的興衰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育!翱平膛d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應從小學抓起。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未來的社會是學習化的社會,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素質提出了高要求,學生的成長緣于學習而受教師指導,教師在創(chuàng)新的小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仍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學以致用。古人云:“思而不學則罔,學而不思則殆”,所以創(chuàng)新的教學還應該給學生提供邊學邊思的空間,從而發(fā)現問題,找出學習重點,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教學創(chuàng)新的目的。
3、要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目前我國正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一種理想,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fā)展的要求,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宗旨,面對當前教育形勢要推行素質教育就要因材施教的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因材施教即所謂的個性教育,這種教育要求教師堅持用科學的眼光去設計實施自己的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去評價和塑造每一個學生,不斷用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路去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不拘一格,學會求異求變。國際形勢的變化,教育實踐的發(fā)展要求教育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是新形勢下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
1、小學教育教學藝術的`創(chuàng)新
所謂教學藝術就是教師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本領,這個“本領”既有對教學規(guī)律的服從,也有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創(chuàng)新教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教學過程當然要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藝術的創(chuàng)新就要求教學不是狹隘的、封閉的、孤立的活動,創(chuàng)新型小學教育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內,不應該束縛在教師設置的教學范圍內或教材、教學參考的規(guī)范中。教學的組織開展應是開放的多樣的。
教師應提供條件,讓學生能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根據自己的特點,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參加興趣小組或學科小組活動,廣泛聯系社會生活的實際,使學生得益于課內,延伸于課外,從而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下,教師的威信和力量不是建立在界限分明的師生關系上,而是來源于教師自身的淵博知識的個性魅力的完美結合。教師和學生問應保持著流暢的雙向互動的關系,讓學生學會自尊、自立、自信。要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不能被動趨從,人云亦云。
教師要轉變觀念,改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為傳授知識,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由學生自己“消化”和積累并進行辨析、歸納和概括。除上課之外,教學過程中還拓寬活動空間,讓從小有特別天賦的學生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群體生活中學習生存,在實踐中學習技能,在人際交往中學習合作,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強烈的創(chuàng)造情感、動機和能力。
創(chuàng)新的小學教育教學還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發(fā)散式思維和聚合式思維的統(tǒng)一,又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統(tǒng)一,是有流暢性、多通性、獨特性、敏感性和精密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指思維能超越傳統(tǒng)習慣的模式,能大膽質疑,勇于挑戰(zhàn),有迷信權威,不盲目崇拜,能另辟蹊徑和別有新意地將知識要素重新的加以事例變換,形成新的保險單和構思。
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訓練實質上是教師根據思維及創(chuàng)造活動的一般規(guī)律,根據不同學生的思維特點,引導他們掌握思維的基本方法,提高其思維和創(chuàng)造的水平,以便有效地解決問題。心理學家認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人的個性因素密切相關,尤其是“對經驗的敏感性”與“不輕信原理和概念”的品質有關。所以培養(yǎng)訓練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教育過程必然重在鼓勵大膽想象,勇于科學探索及進行倉U造實踐,提高創(chuàng)造技能,開拓認識領域。
2、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小學教育教學要實現創(chuàng)新,教師要致力于還學生以心靈自己,發(fā)揮群體交互激勵機制,大膽地拓展課堂思維時間和思維空間,創(chuàng)設“無拘無束”的氣氛,讓學生“自由地呼吸”,這也就需要營造一種開放式的課堂。即要打破課堂沉悶的氣氛,給學生一種強烈的威風和刺激,使學生啟疑、激疑讓教學過程充滿思辨性、挑戰(zhàn)性、生動性、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師生產生一種親切感遠勝于單純的講授,不拘泥于課堂、書本、課外的閱讀,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靈活性。公務員之家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在開放式的課堂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質疑,開發(fā)學生思路。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活生生學生的親自實踐,美國華盛頓大學有這樣一個條幅“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我領會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這充分說明了讓學生親自實踐的重要作用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小學教學要創(chuàng)新,教師就應改變過去“滿堂灌”的小學教育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開發(fā)是有不同稟賦的學生的潛能,使之成為能適應21世紀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教育論文13
【摘 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響的教育。家庭教育質量的高低將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產生極大的影響,廣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 家庭教育 現狀 對策
一、當前農村小學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家庭教育目標缺乏理性
許多家長給孩子確立家庭教育目標時,總是從自身考慮出發(fā),以自己的經驗和愛好作為依據,而很少考慮孩子的實際能力和水平以及社會的需求、現實的可能性等。所以,出現目標定位過高現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的普遍心態(tài)。這種高的目標的追求,導致孩子心理負擔過重、個性發(fā)展不健康。
2.家庭教育內容欠合理
教育目標決定教育內容,缺乏理性的教育目標必然導致教育內容的不合理。重視孩子的身體素質,忽視心理素質。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長熱衷于給孩子提供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他們認為只要孩子吃好穿好,父母就是盡責了,而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關心卻少之又少。重智力開發(fā),輕非智力因素和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受現有的學校教育、人事制度和社會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絕大多數家長認為,高智力是高成就的前提,甚至更有人認為高智力等于高成就,將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3.家庭教育方式欠科學
當前農村小學家庭教育存在許多不良的教育方式,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姑息溺愛型。表現為家長把子女當作寶貝,如果是獨生子女,更是如此。使子女長期在家庭中處于特殊地位,大人都圍著孩子轉。第二種是專制粗暴型。表現為家長對子女管教過嚴過多,大事小事都由家長說了算。子女稍有差錯,或達不到家長的要求,輕的嚴加訓斥,重則棍棒相加。第三種是撒手放縱型。表現為家長對孩子教育不聞不問、放任自流。第四種是矛盾型。家長對孩子先是百依百順、百般寵愛,等到寵壞了孩子,又心急火燎、粗暴專制;或家庭成員嚴寬不一致,一個粗暴打罵,一個護短溺愛,讓孩子無所適從,學會利用“保護傘”。
二、農村家長的素質直接影響了家庭教育的質量
筆者認為可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途徑來提高家長的家教水平和素質,從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
1.指導家長具有理性的教育觀念
首先要明確,家長要實事求是地看待孩子,正確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和成材觀,重視孩子的獨立性,理性地對家庭教育進行定位,民主平等地對孩子進行教育,避免盲目的橫向攀比。
2.指導家長擺正家庭教育的內容
家長既要重視孩子的身體素質和智力因素,更要重視孩子的心理素質、非智力因素和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孩子從小就具有高尚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具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具有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和自信心、自尊心。
3.指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式
許多優(yōu)秀家長,既有較先進的教育理念,又很講究教育方法,很多家長存在好的愿望,但常因缺少方法而苦惱,當前教育方法上有簡單化的傾向,有些家長企圖通過說教解決孩子的一切問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青少年的成長是一個多因素相互影響的復雜過程,成長中的不同問題,應采取不同方法,這就決定了教育方法的多樣性。要根據孩子的實際,從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出發(fā),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
改進言教,言教就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孩子提高認識、明辨是非,雖然言教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言教要多鼓勵、多肯定,不要總盯住缺點和不足不放,要從肯定積極因素入手,善于發(fā)現孩子的微小進步,使孩子在肯定中獲得信心,得到經驗,明確方向,不斷進步,談話要講究時機,不要總在飯桌上談話。要耐心地反復做工作,要講究言教藝術,使談話富于美感和新穎性,同一道理不要簡單重復,使孩子感到乏味,影響教育效果。
重視身教,身教就是父母用自身的實際行動教育影響孩子,這是一個不能回避必須解決而又難度較大的任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最早、最直接、最經常,中小學生模仿性大,可塑性強,對父母尊敬和信任,他們第一個也是經常模仿的對象就是父母,父母在孩子眼里是一本無字的教科書,父母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文化修養(yǎng)、個性特征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熏陶感染著孩子,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特別是品德的形成起著重要的甚至決定性的作用,有專家指出“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是身教”。也有人說,“一兩身教勝過一噸言教!彼且环N身邊的活的榜樣教育,是一種隱性教育,也是一種終身教育,當今家庭教育很多問題難以解決好癥結就在這里。
優(yōu)化境教,境教是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青少年成長離不開環(huán)境,孩子出生后,最先接觸到的是家庭環(huán)境,中小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家庭物質環(huán)境方面的突出問題就是孩子的消費過高。要引導孩子合理消費,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物質環(huán)境。在精神環(huán)境方面,要重視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情感氣氛,情感氣氛影響孩子的心理發(fā)展,要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平等、愉快寧靜的家庭氣氛和家庭環(huán)境,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愛護孩子的自尊心,平時用親切的口吻、朋友式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流對話,要重視聽取孩子的意見,允許孩子有不同意見。父母之間要互敬互愛,和睦相處,家庭成員之間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愛護、互相溝通,形成一種溫馨和睦的家庭情感氣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因此,家長要重視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影響孩子。
小學教育論文14
教育部(20xx)頒發(fā)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改變課程過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薄P滦抻喌摹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更是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目標結合起來,以此促進傳統(tǒng)語文課堂由只注重語文教學工具性、應試性向新型的以“三維目標”為理念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結合的教學價值取向轉變。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深刻地體現了學生在自身個性發(fā)展、全面發(fā)展與終身發(fā)展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規(guī)律,體現了學科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過程中的有機影響,這是整個時代對學生整體能力培養(yǎng)的總領性要求。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基礎階段,同時,語文學科的學習更是影響其他學科學習能力的基礎。然而,僅僅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征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在語文學習的初始階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容忽視,因為教學活動的價值取向往往取決于教師的行為。
一、小學語文教育價值取向的選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明確指出語文作為一門課程,它是肩負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課程。它的根本目的在于致力培養(yǎng)學習者語言和文字的綜合運用能力。人們的社會生活離不開語言,人們運用語言文字進行口語和書面語交流活動是社會語言生活的基礎性活動,沒有良好的語文能力就不能舒適自如地過好語文生活。而我們的語文教育的根本宗旨更在于培養(yǎng)受教育者通過學習過好語文生活的能力。作為教師,更應該把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定位在語言文字運用方面,而不是簡單的讀書識字領域,應該把語言文字運用作為一切語文教學活動和教學設計的核心方向?v觀古今,語文教育隨著時代的要求不斷變化著,從中國古代的“小學”到近代的“立新學、興白話”,語文教育從單言教育走向了雙言教育,人們的語文生活也隨之改變,F代的語文教育就要適應現代的語文生活,無論是過去的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他們都是為了使社會成員更好地適應當時的語文生活。不同時期的社會現實決定了該階段語文教育的價值取向。關于語文教育性質的爭論一直存在,爭論的焦點是語文到底應該是工具性還是人文性的。語文的工具性體現在遣詞造句、識字標音、文章書寫上,當代人常常出現的漢語拼音標寫錯誤、“的、地、得”運用錯誤、錯字別字甚至是提筆忘字的現象都是忽視語文工具性造成的。語文的人文性則表現語言和文字作為人類的最重要的思維工具,表達的是人類的情感和經驗。如果語文缺乏人文性,那么經世致用的道理和思想就不能被傳播、人類就不能通過語言和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訴求。事實上,平心靜氣的思索之后,我們發(fā)現語文應該是兩性均備的,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缺一不可。在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更應該注重二者的有機結合和合理搭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語文教育價值取向的應然選擇應該是追求工具性與人文性并重。
二、小學語文教育價值取向的影響
。ㄒ唬┱Z文教育價值取向對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
語文教育價值取向改變?yōu)楣ぞ咝院腿宋男约婢咧螅瑢W校在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時就會根據價值取向的改變而改變,增加學生課上體驗和課下實踐的機會,比如小學語文第十九課《藍色的樹葉》,會有很多教師只顧學習課文中的字詞,卻忽略了學生的體驗和應該了解的人文性內容,這時教師可以發(fā)起提問,讓學生們自己回答他們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不僅給學生練習獨立思考、勇敢發(fā)言的機會,還會讓學生自主地形成自私不好的現實經驗,這種自主構建的價值觀對于學生的.規(guī)約效果是最好的。這種體驗會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更有信心和耐力,因此工具性和人文性兼?zhèn)涞恼Z文教育價值取向是小學生語文教學必須該時刻體現的性質,它的實現不僅關乎小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效果,還應該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標準。
。ǘ┱Z文教育價值取向對教師專業(yè)修養(yǎng)的影響
在教育價值取向選擇的問題上,教師處在教學內部價值和外部價值的交匯點上,教師的價值選擇的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的實施,因此在教師的教育價值取向在教學活動中顯得十分重要。教育價值取向的選擇不僅關系到教學活動的開展,還深深影響到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持有先進教育價值取向的教師,在教學中會根據實踐的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主動改變因循守舊的教學方式,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勇于實踐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而不斷提高自我專業(yè)素養(yǎng)。這樣不僅促進學生形成知識系統(tǒng)的自我構建,還直接關系到教師自我職業(yè)的發(fā)展,變換教學方式,不斷探索更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ㄈ┱Z文教育價值取向對教師教學策略的影響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參與者,先進合理的教師價值取向能夠更好地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首先,語文教育價值取向影響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在教學活動中,持有不同教育價值取向的教師對于教材和教學內容的把控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課文所關注的價值取向也不盡相同,因此要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去選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靈活地在語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間進行調控,二者兼有卻要根據現實實踐具體取舍和把握。其次,語文教育價值取向還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教師根據語文教育的價值取向選擇語文課堂如何確定教學目標、如何組織教學活動、如何完成教學任務、如何評價課堂效果等等。同時在教學設計上也會考慮設置恰當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文章的思想內涵并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形成知識構建。教學模式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保證學生在語文課堂的關注度,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但我們發(fā)現即使教師側重語文教育人文性價值取向,教學活動也必然在語文工具性的伴隨之下完成,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因此二者均必不可少?傊,小學語文教育是語文教育的初始階段,是學生繼續(xù)教育的基礎,是教育的重要階段,因此該時期的教育價值取向更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是小學語文價值取向的應然選擇也是必然選擇。
小學教育論文15
摘 要:
隨著課改的深入推進,小學語文教學取得了一些實質性效果,尤其是拓展閱讀,它為學生構建了一個開放又活躍的學習平臺。但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使得教學質量降低。本文著重分析了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fā)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拓展閱讀
拓展閱讀圍繞教材,以課堂為中心向外延伸,老師指導學生多讀、博讀,培養(yǎng)學生獨立感受文章深刻含義以及評價能力,有意識地引導小學生獨立思考、探究以及創(chuàng)造。小學語文教學的拓展閱讀具有重要意義,需要廣大語文教師不斷探究,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發(fā)揮拓展閱讀的作用。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閱讀存在的問題
1.學生興趣不足
很多小學生對于文章的感受能力還很欠缺,因此閱讀的興趣不足,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濃,除了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課文,他們很少主動去閱讀其他文章,閱讀面狹窄。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提到拓展閱讀的內容時,他們一無所知,就更加迷茫困惑,對語文、對拓展閱讀的興趣就更低了,產生惡性循環(huán)。
2.拓展無度,迷失文本
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拓展,從這個知識點跳轉到另一個知識點,往往容易偏離課程內容。語文教材每一篇課文的背景都有無數的知識,如果教師在教學時想拓展所有的知識點,那整個教學都是圍繞拓展閱讀進行,就違背了初衷,分散了學生對教材課文的注意力,反而不利于教學。
3.拓展單一,引導不足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只是局限于某些文章。例如,不管是哪個年級教授關于春天的文章時,老師往往都是引導學生閱讀或者背誦《春曉》等常見的'古詩。拓展單一,重復引導,使得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很多老師在拓展閱讀教學中沒有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去指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只是單純地推薦一些課本上的文章,也缺乏對學生進行個性拓展閱讀指導的意識,造成拓展單一,拓展閱讀流于形式。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閱讀教學策略
雖然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拓展閱讀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盲目、隨意,使得拓展閱讀的作用得不到發(fā)揮,教學效果受到限制。合理、有效的拓展閱讀教學應當與教材有機結合,既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又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1.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語文、拓展閱讀缺乏興趣,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循循善誘,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培養(yǎng)學生興趣首先要讓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老師可以通過學校圖書館,引導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培養(yǎng)閱讀的好習慣。然后老師再結合教材,推薦課外書籍給學生閱讀。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關鍵一點是對閱讀書籍的選擇,閱讀書籍的難易程度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如果閱讀書籍太難,學生看不懂,就很難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如果太容易,又發(fā)揮不了作用,達不到教學效果。老師在閱讀書籍的選擇上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小學生的生活,適當選擇一些帶圖片的書籍。
2.結合教材,適度拓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文章閱讀拓展的需要,適度進行拓展閱讀教學。在課文教學中,提前給學生一些課文信息,給學生拓展閱讀提供方向,讓學生自己提前查閱資料,既預習了課文,又起到了積累知識的作用。
每篇課文都有教學重點與難點,而這些內容也是要求學生深刻理解的地方。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圍繞這些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幫助學生感受、理解教學難點、重點。例如,課文《買木雕的少年》中,學生對文中中非人民的友誼很難理解,這也是課文的難點。在教學中,筆者讓學生閱讀了中國援建坦贊鐵路的資料,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3.設置閱讀情境,創(chuàng)造閱讀氛圍
設置閱讀情境,讓學生置身于閱讀氛圍中,既能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又更好地體會文章,使得情感上產生共鳴。情境的設置應該結合課文內容,通過多媒體等手段,豐富教學內容。例如,教學《二泉映月》,在課文教學開始時播放《二泉映月》曲目,然后講述盲人阿炳的故事,通過音樂與故事來設置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更好地感受《二泉映月》表達出來的情感。設置閱讀情境,可以讓學生明白文章的內容,氛圍更加和諧,真正發(fā)揮拓展閱讀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閱讀教學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它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拓展閱讀,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探究的學習能力。為了避免盲目、隨意地拓展閱讀教學,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踐,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閱讀情境,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學生選擇適合的閱讀書籍,提升拓展閱讀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田洪華.小學語文中的拓展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xx,(23).
[2]潘傳香.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J].科教創(chuàng)新,20xx,(4).
【小學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的論文05-28
小學教育論文06-13
小學教育論文12-13
小學教育論文致謝11-16
小學教育論文發(fā)表11-23
淺談小學教育的論文11-27
小學教育專業(yè)論文11-24
小學教育論文題目09-28
小學數學教育論文06-20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