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四川省少妇一级毛片,老老熟妇xxxxhd,人妻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制度競爭、路徑依靠與財務報告架構的演化

時間:2024-06-30 03:24:08 金融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制度競爭、路徑依靠與財務報告架構的演化

「摘要」本文旨在透過制度變遷和演化學的視角,以美國為例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演化的軌跡和內(nèi)在邏輯,從中發(fā)現(xiàn)制度競爭對財務報告架構演化的明顯作用和潛伏意義,同時凸現(xiàn)財務報告架構演化過程中明顯的路徑依靠特性,并以此為基礎就世界范圍內(nèi)、尤其是我國財務報告架構的演化做出若干推論和展看。  「關鍵詞」財務報告架構;制度競爭;路徑依靠  在市場經(jīng)濟中,資本作為核心的生產(chǎn)要素,主要是通過資本市場來配置的?煽慷嚓P的信息的及時活動是資本市場有效運行的關鍵。而按照通行的“表露導向”(disclosure-oriented)的資本市場運行范式,賴以在公然的資本市場參與者(一般包括資本的供需雙方、中介機構和監(jiān)管者)之間溝通這些信息的載體主要是公眾公司的財務報告。在有效的資本市場中,財務報告數(shù)據(jù)通過理性的投資者的顯示偏好終極轉(zhuǎn)化為價格信號,從而實現(xiàn)資本市場的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從這個意義上講,公司財務報告供給鏈(supply chain)無異于資本市場的一條“生命線”。這條供給鏈的最初投進是公司的政策、流程和活動,經(jīng)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注冊會計師審計,公司董事會批準,公然表露乃至分析師解釋和評述,終極形成的產(chǎn)出是滿足資本市場參與者相關決策需要的信息。假如進一步把公司財務報告看作是對信息使用者的一項有價值的服務,那么這個圍繞公司會計信息的價值增值和讓度過程就形成了一條公司財務報告價值鏈(value chain)。財務報告價值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僅僅只是一個表面的承啟關系,還存在內(nèi)在的邏輯聯(lián)系。公司財務會計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必須遵循會計準則,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主要目的是對公司財務報告是否遵循會計準則要求公允表述提供專業(yè)意見和公道保證,監(jiān)管法規(guī)和公司治理結構中有關表露要求、責任落實和追究制度、行業(yè)監(jiān)管等的目的是確保會計信息的質(zhì)量,可以理解為會計準則執(zhí)行機制的一部分。這些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依靠,構成了一個確保產(chǎn)生高質(zhì)量會計信息的機制。這些具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和相互依存的要件耦合在一起,就構成了特定的財務報告架構(financial reporting regime),即圍繞著財務報告的加工、天生、審計、表露和使用而形成的整合式的制度安排(integrate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方紅星,2003)。  財務報告架構作為一種制度(institution),與作為資本市場參與者(或者換一個角度講,報告公司本身及其利益相關者)的組織(organizations)是有區(qū)別的。制度包括約束和調(diào)整組織的行為及其相互關系的正式規(guī)則(formal rules)、非正式約束(informal constraints)以及它們的執(zhí)行特征(enforcement charac-teristics)(North,1990)。制度的產(chǎn)生及其變遷(制度的替換、轉(zhuǎn)換及交易過程),從根本上講就是組織之間基于利益關系而進行的博弈的過程及其結果。在此過程中,就能夠?qū)崿F(xiàn)制度及其變遷給組織帶來的適應性效率(adaptive efficiency)! ”疚牡闹饕康脑谟趯矩攧請蟾婕軜嫾捌溲莼M行分析性描述。為了更好地把握這一主題,筆者立足于制度變遷理論和演化經(jīng)濟學,選取了兩個獨特的視角進行分析:其一是引進“制度競爭”(institutional competition)進行橫向的分析,它類似于經(jīng)濟學上的比較制度分析,能夠解釋不同的財務報告架構,并且將制度競爭作為制度搜尋、發(fā)現(xiàn)和優(yōu)化的過程來分析財務報告架構的演化;其二是引人“路徑依靠”(path dependence)進行縱向的分析,它類似于歷史經(jīng)濟學分析,能夠解釋為什么財務報告制度具有模式化的特征,以及財務報告架構的演化過程為什么會是漸進的(incremental)和“歷史起作用”(historymatters)的。為了便于分析,筆者選取了美國在“安然事件”之后公眾公司財務報告的演化作為例子;而為了使本文的分析更有實際意義,在本文的后半部分還就全世界、尤其是我國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及其演化的相關做出了若干推論和展看! 一、財務報告架構及其演化的制度競爭理論  根據(jù)哈耶克(Hayek,1978)的“競爭作為發(fā)現(xiàn)過程”的理論,制度競爭可以看作是一個制度搜尋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排斥和缺乏競爭將會導致制度僵化,從而難以發(fā)現(xiàn)更好的制度,不能充分發(fā)揮制度的動態(tài)適應性效率。具體到財務報告架構而言,制度競爭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形式,一是管轄競爭(jurisdictional competition),二是管制競爭(regulating competition)! 」茌牳偁幱址Q區(qū)位競爭(locational competition),是指不同的管轄地區(qū)之間在財務報告架構上的區(qū)別所引發(fā)的競爭,引發(fā)競爭的原因可能包括會計準則、表露要求和審計制度的寬嚴程度等,競爭的結果往往是公司注冊地點、交易地點的變化、資本投向地區(qū)的變化等。一般以為,管轄競爭能夠引導公司、資本和交易流向財務報告架構嚴格、完善的地區(qū),即所謂的“向頂點看齊”(race to the top,RTT)。例如,Huddart等(1999)的表明制度競爭能夠引導公司遷移到那些具有最高表露和管制標準的證券市場;Pagano等(1999)發(fā)現(xiàn)公司從低表露要求的交易所退市,轉(zhuǎn)到高表露要求的交易所,尤其是歐洲的公司近年來大量轉(zhuǎn)向美國的交易所,同時美國的公司減少了在歐洲和日本的交叉上市。與此相反,Bloomfield等(2000)的研究卻表明公司會選擇透明度低下、財務報告架構寬松的證券市場上市,表明制度競爭的結果是“向底端看齊”(race to the bottom,RTB)! 」苤聘偁巹t是同一管轄地區(qū)內(nèi)存在多種競爭性的財務報告架構的情形。實際上,大多數(shù)國家和地區(qū)推行的是本地壟斷結構下的單一財務報告架構,排斥競爭。而真正能夠成為與本地架構相競爭的備選架構的,似乎也只有以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制定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國際會計師聯(lián)合會(IFAC)制定的國際審計準則和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I0SC0)推行的跨境發(fā)行監(jiān)管為核心的國際財務報告架構。以IFRS為例,它已經(jīng)被超過24個國家和地區(qū)采用作為當?shù)氐墓J會計原則(以AP);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大多數(shù)證券交易所都答應外國公司采用IFRS編制財務報告;2002年6月,歐盟部長會議批準了一項法規(guī),要求歐盟范圍內(nèi)的公眾公司在2005年1月1日以后采用IFRS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此外,俄羅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已經(jīng)分別強制要求所有的報告主體從2004年、2005年和2007年起采用IFRS.  El-Gazzar等(1999)比較了來自不同國家的87家采用國際會計準則(IAS,IFRS的前身)的上市公司和另外87家采用當?shù)毓J會計原則的公司,發(fā)現(xiàn)表露IAS財務報告與國外銷售額所占的百分比、公司交叉上市的證券交易所數(shù)目明顯正相關;Dumontier等(1998)研究了1994年自愿遵循IAS的51家瑞士上市公司,發(fā)現(xiàn)它們的明顯特征是規(guī)模較大、國際多元化特色明顯、所有權分散;Joos(2000)發(fā)現(xiàn)交叉上市和首次公然上市(IP0)時對會計準則的選擇是上市公司選擇會計準則的決定因素;類似的關于財務報告準則的選擇(競爭)方面的研究還有Ashbaugh(2001)、Leuz and Verreccia(2000)和Leuz(2001)等。  美國一直排斥來自國際財務報告架構、尤其是IFRS的競爭。不僅禁止本國公司采用非美國GAAP,而且對于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也一律要求根據(jù)美國GAAP進行調(diào)整(reconcile)并填報表格20-F.安然(Enron)事件及WorldCom,Qwest,Tyco,Adelphia,Arthur Andersen,Merrill Lynch,JP Morgan,CityGroup Bank等一系列丑聞發(fā)生后,關于改進美國財務報告架構的討論十分活躍。Dye and Sunder(2001)、Sunder(2002)、Carnachan(2003)都堅持主張美國監(jiān)管當局引進管制競爭模式,答應美國GAAP和IFRS在美國展開競爭,以便改進美國的公司財務報告架構! τ谪攧請蟾婕軜嫸裕徽撌枪茌牳偁,還是管制競爭,都有利于增進資本市場的配置效率(帕累托改進)和利益相關者的適應性效率(制度演進)。在制度競爭過程中,組織可以利用“發(fā)言”(voice)機制對制度進行干預,也可以選擇“退出”(exit)。制度競爭的結果是降低交易本錢(transactioncost)、對游說(lobbying)所導致的歧視性干預(discriminating intervention)的抑減、對制度轉(zhuǎn)換本錢(transition cost)與收益的公道權衡(trade-off),以及發(fā)現(xiàn)并導進更為有效的制度。當然,假如信息不完備,競爭失效,也會導致“向底端看齊”(另一個更為流行的說法是“劣品驅(qū)逐良品”)現(xiàn)象,導致寬松、放任、低標準的財務報告架構成為占優(yōu)制度(dominant institution)的情形! 二、財務報告架構及其演化的路徑依靠理論  經(jīng)濟學中路徑依靠理論首先是在技術變遷領域起來的。David(1985)從QWERTY鍵盤排序成為占優(yōu)技術的事例出發(fā),解釋了產(chǎn)生路徑依靠的三個機制:技術上的相互關聯(lián)(technical interrelatedness,即對鍵盤技術和錄進職員能力之間的兼容性的要求)、規(guī)模經(jīng)濟(economies of scale,即采用該項技術的報酬隨著其他采用者數(shù)目的增加而遞增)和投資的準不可撤回性(quasi-irreversibi1ity of investment,即轉(zhuǎn)換技術的重新培訓本錢極其高)。Arthur(1989)指出技術變革依靠于小的歷史事件,并且由于遞增報酬而被“鎖定”(lock-in),而遞增報酬來源于“用中學”(learning by using,即和經(jīng)驗效應)和“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即新用戶追求私人利益的過程會給老用戶帶來外部利益)。后來,路徑依靠理論被制度主義者和演化經(jīng)濟學家用來解釋制度變遷過程中“歷史起作用”、“自我強化”(self-reinforcement)以及變遷取決于制度的初始狀況和小的隨機事件等特性。  公司財務報告架構具有明顯的網(wǎng)絡外部性,即采用者越多,就越通行,也就越可比和可接受;另外,學習效應和過高的轉(zhuǎn)換本錢也會使公司財務報告架構被鎖定,從而具有歷史起作用的特性;公司財務報告架構諸多構成要素之間的內(nèi)部關聯(lián)又使其呈現(xiàn)明顯的自我強化特性。因此,公司財務報告架構的演化也必然是漸進的和路徑依靠的! oos(2000)證實了公司IPO時對會計準則的初始選擇的決定作用。方紅星(2003)通過具體分析美國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的幾個核心要件(包括證券監(jiān)管制度中有關財務報告的內(nèi)容、公司治理結構中有關財務報告的內(nèi)容、財務會計準則、注冊會計師制度與審計準則等)在安然等一系列事件之后的演化,發(fā)現(xiàn)美國的公司財務報告架構在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OX法案)頒布之后有了很多實質(zhì)性的變革,尤其是在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制定、注冊會計師行業(yè)監(jiān)管機構和內(nèi)容、公司高管對財務報告的責任及處罰等方面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但是,總體看來,其主義模式主導、輔以協(xié)會主義模式的架構特色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更加鮮明了。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法定監(jiān)管地位得到了空前強化,不但鞏固了其對會計準則制定、注冊會計師行業(yè)監(jiān)管等的監(jiān)視地位,而且支持新設立的公眾公司會計監(jiān)視委員會(PCAOB)獲得了以前SEC沒有直接染指的審計準則制定權,它在獨立性準則、新的監(jiān)視機構上可以施加的遠遠超過了原來對于獨立性準則委員會(IAB)和公共監(jiān)視委員會(P0B)所能施加的影響! 「鶕(jù)SOX法案第108條(d)款的要求,SEC就美國財務報告制度采用以原則為基礎(principlesbased)的會計制度題目展開了研究,并于2003年7月25日發(fā)布了研究報告。這個報告更加鮮明地反映了美國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及其變遷的路徑依靠特性! ∵@個報告(SEC,2003)在順應美國國會和公眾揚“以原則為基礎”、貶“以規(guī)則為基礎”(rulesbased)的傾向的同時,并沒有像一些人猜測的那樣向IFRS作大幅度的靠攏。報告否認了IFRS即為以原則為基礎的準則的看法,巧妙地將美國會計準則的目標模式界定為“目標導向”(objectives-oriented)的會計準則制定,將它與原來翻箱倒柜(check-the-box)式的“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準則和過于簡化的“僅有原則的”(principles-only)準則進行了區(qū)分。指出美國現(xiàn)行準則中租賃會計、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會計、以股權為基礎的報酬安排等準則存在很多例外和人為設定的判定界限、導致需要過分細致的執(zhí)行指南的缺陷,屬于過分地以規(guī)則為基礎;而在長期資產(chǎn)的減損、可折舊資產(chǎn)的歷史本錢等領域則僅有原則、缺乏充分的賴以判定的框架,屬于僅有原則的準則;第141、142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已經(jīng)具備以原則為基礎的特點,第143、144和146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則同時符合目標導向法的要求,此外一些老準則(例如第43號會計研究公告的第4章、第34和52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也具備相當?shù)囊栽瓌t為基礎的特點。這樣,會計準則需要的是改進,而不是全盤否定和移植IFRS.  SEC在報告中指出,為了使美國的準則制定程序向目標導向法轉(zhuǎn)變,所采取的關鍵步驟包括:(1)改進概念框架(中期);(2)準則向目標導向形式的轉(zhuǎn)變(立即);(3)全面復核現(xiàn)有準則,以便認定哪些是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正在進行);(4)僅僅保存一個準則制定機構(正在進行);(5)重新界定GAAP的層次(中期);(6)國際趨同(正在進行,2004年內(nèi)有看發(fā)布一些趨同準則,但是此項工作是長期的)。經(jīng)過這些步驟之后,獲得SEC“實質(zhì)性權威支持”的FASB將成為唯一的準則制定機構;美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AICPA)所屬的會計準則執(zhí)行委員會(AcSEC)所發(fā)布的將不具備權威性,F(xiàn)ASB已經(jīng)公布計劃,將在一個過渡期之后取消AcSEC發(fā)布態(tài)度報告(SOP)的權力;從2003年1月開始,緊急工作小組(EITF)的共叫要想獲得權威性,必須首先經(jīng)過FASB的批準。在將來的GAAP層級中,權威性文獻依次包括:FASB的概念框架文件;FASB的公告(包括財務會計準則公告、解釋,會計原則委員會意見書,會計公告);EITF的共叫和FASB官員態(tài)度(FSP)。這就意味著代表注冊會計師職業(yè)界的AICPA繼喪失審計準則制定權之后,又將徹底喪失參與制定GAAP的權力! 〈送,報告還特別提到今后制定會計準則將持資產(chǎn)負債觀;以為目標導向的會計準則將不會導致遵循準則卻不能“真實和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經(jīng)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的情形,因而不采納“真實和公允至上”(True and Fair Override)的觀念,從而不答應偏離會計準則! EC的這份報告所體現(xiàn)的和擬議的公司財務報告架構上的變遷,完全是S0X法案立法精神的繼續(xù)和發(fā)揚。從總體上看,SEC的高度集中的監(jiān)管權力絲毫沒有削弱;被千夫所指的注冊會計師職業(yè)界則越來越闊別制度設計和變遷“發(fā)言”機制的核心;SEC管轄下的獨立民間機構FASB得到了空前的強化,與新近設立的、專司公眾公司審計監(jiān)管的PCAOB形成新的附屬于監(jiān)管機構之下的“二元”格式;以美國GAAP為代表的國內(nèi)財務報告架構在整體和局部上都沒有被國際架構所取代,反而更加張揚了美國特色。這就更進一步地一方面印證了事件對財務報告架構變遷的,另一方面又印證了這種變遷的漸進性和路徑依靠特性。  三、關于財務報告架構及其演化的若干推論與展看  為了使前面的更有實際意義和針對性,此處擬就全世界、尤其是我國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及其演化的相關題目做出若干推論和展看。 。ㄒ唬┴攧請蟾婕軜嫷膬(nèi)在邏輯及其模式化  美國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的演進過程,體現(xiàn)出一條清楚的“投資者保護”的內(nèi)在邏輯。SEC前首席會計師Sutton(1997)指出:“我們相信可比和透明的報告,有助于個人和機構投資者針對公司的財務健康狀況做出他們自己的評價的報告,能保護美國投資者的利益!币蚨懊绹Y本市場的成功應該在很大程度上回功于美國公眾公司所采用的高質(zhì)量的會計和表露準則”。在“投資者保護”的內(nèi)在邏輯指引下,美國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內(nèi)在一致、整體協(xié)調(diào)、全面推進、配套實施,即使在變遷和演化過程中也體現(xiàn)出自我強化和模式化的特色。實際上,美國之所以排斥IFRS,奉行GAAP的單一壟斷模式,夸大可比性和對美國國內(nèi)投資者的高度保護至少是深層原因之一。而這條內(nèi)在的邏輯,不僅高度概括了制度、結構、意識形態(tài)、資本構成等制度環(huán)境的客觀要求,也正是制度競爭意義上的核心競爭力的來源和路徑依靠意義上賴以強化的模式內(nèi)核! 「鶕(jù)制度環(huán)境的不同,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可能的內(nèi)在邏輯還有債權人保護、稅收政策導向、多重目標導向等。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財務報告架構假如沒有相應的、恰當?shù)膬?nèi)在邏輯作指引,就很難正確地定格出財務報告的目標,從而難以實現(xiàn)各個制度要件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和內(nèi)在一致,終極形成的財務報告架構也必然難以發(fā)揮配置效率和適應性效率! 。ǘ┍O(jiān)管者及其他主體在財務報告架構及其演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制度體現(xiàn)的是組織活動及其相互關系的規(guī)則,制度演化實際上是作為利益相關者的各方組織之間利益格式的變化。制度及其演化是組織之間連續(xù)博弈的過程和結果。從這個角度講,理解監(jiān)管者及其他主體在財務報告架構及其演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尤為必要。  美國的SEC是一個擁有準立法、行政、司法權的強勢監(jiān)管機構,對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實施集中式監(jiān)管,主導著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的演化。即便如此,F(xiàn)ASB、PCA0B等獨立的民間機構也扮演著規(guī)則制定等象征核心權威的角色。履行獨立審計職能的注冊會計師職業(yè)界則逐漸淡出架構設計和演進的核心圈子,由高度自律變成接受PCA0B的嚴格而廣泛的監(jiān)管。公司執(zhí)行官也在制度演進中面臨更嚴格的監(jiān)管和更嚴厲的職責。這固然只是一個靜態(tài)的結果,但是其中包含的不同組織的參與方式與策略(包括形成壓力團體、“發(fā)言”、退出、游說等)不容忽視! ≡谖覈墓姽矩攧請蟾婕軜嬛,監(jiān)管者至少包括財政部和證監(jiān)會。其他參與者的極不均衡,沒有發(fā)達的資本市場、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和高素質(zhì)的注冊會計師隊伍。此時監(jiān)管者和利益相關者在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及其演進中如何進行角色定位和角色轉(zhuǎn)換,實在是一個值得深進研究的題目。換一個角度,建立在美國背景之上的關于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設計和演進的,尤其是其中關于準則制定的后果、程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對于解決包括我國在內(nèi)的其他國家、地區(qū)相關題目的適應性和針對性也值得仔細推敲! 。ㄈ﹪H協(xié)同背景下我國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的演進  當前,伴隨著經(jīng)濟的日益全球化,關于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尤其是其中的會計準則、審計準則國際協(xié)同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在世界范圍內(nèi),以國際協(xié)同為主線的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的制度競爭實質(zhì)上早已展開。IOSCO對核心國際會計準則的認可、歐盟和一些發(fā)達國家采用IFRS、美國FASB與IASB達成協(xié)議并展開協(xié)同項目等都是有實質(zhì)性含義的重大事件。實際上,國際架構和美國架構已經(jīng)成為占優(yōu)制度主導著世界范圍內(nèi)的制度競爭。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如何參與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的國際協(xié)同,將直接決定今后我國財務報告架構演化的方向! 膬(yōu)化和改進我國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的目的出發(fā),我們似乎可以引人制度競爭模式,例如答應乃至鼓勵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采用更高質(zhì)量的國際架構。另外,在我國非上市公司領域?qū)嶋H上已經(jīng)存在基于會計準則體系和會計制度體系、行業(yè)會計制度和《會計制度》的選擇和競爭題目,應該因勢利導,力求通過競爭優(yōu)化制度,實現(xiàn)適應性效率! ×硗猓鶕(jù)路徑依靠理論,制度演進的結果有可能會鎖定于低效率的制度。這就意味著原有的財務報告架構中一些質(zhì)量低劣或者落后的成分會頑固地模式化而難以擺脫,制度演化和變革過程也許會十分緩慢,甚至出現(xiàn)反復。認清這一點對于推進我國公眾公司財務報告架構的變革乃至整體性的會計改革與發(fā)展事業(yè)至關重要! ≈饕墨I  Arthur, W. Brain. 1989.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 in by Historical Eventa. Economic Journal 99, March  Ashbaugh, H. 2001. Non - US Firms“ Accounting Standards Choic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 (2)  Bloomfield, Robert, and Maureen OHara. 2000. Can Transparent Markets Survi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5,425  Camachan, Rachel. 2003. A Third Way: the Case for Competition between US GAAP and IFRS in US Capital Markets. Working Paper, Harvard Law School. April  David, P. 1985.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 (2)  Dumontier, P. , and B. Raffournier. 1998. Why Firms Comply Voluntarily with IAS: An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wiss Dat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9 (3)  Dye, Ronald A. , and Shyam Sunder. 2001. Why Not Allow the FASB and IASB Standards to Compete in the US? Accounting Horizon, 15 (3)  E1 -Gazzar, S. M. , P. M. Finn, R. Jacob. 1999.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Multinational Firms‘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34 (2)  Hayek, F. A. von. 1978. Competition as a Discovery Procedure. In: Hayek, F. A. von (ed.)。 New Studies in Philosophy,Politics, 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Huddart, Steven, John Hughes, and Markus Brunnenmeier. 1999.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and Stock Exchange Listing Choice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6, 237  Joos, P. , and V. Weets. 2000. Impa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uro on Financial Reporting in the EMU. Vierentwintigste Vlaams Wetenschappelijk Economisch Congres, Gent. 17 - 18 March  Leuz, C. 2001. IAS versus US GAAP: A “ New Market” Based Comparison.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une  Leuz, C. and R. Verrecchia. 2000.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Increased Disclos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8(supplement)  North, Douglass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gano, Marco, Ailsa Roell, and Josef Zechner. 1999. The Geography of Equity Listings: Why Do Euqopean Companies List Abroad? CSEF Working Paper No. 28  SEC. 2003. Study Pursuant to Section 108 (d) of the Sabanes -Oxley Act of 2002 on the Adoption by the United States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 of a Principles - Based Accounting System  Sunder, Shyam. 2002. Regulatory Competition Among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in and across International Boundar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1 (3)  Sutton, Michael H. 1997.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The Saxe Lectures in Accounting.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Oct. 20

【制度競爭、路徑依靠與財務報告架構的演化】相關文章:

談企業(yè)品牌競爭的路徑選擇03-23

企業(yè)競爭能力提升的路徑研究03-22

演化經(jīng)濟視角下企業(yè)競爭力形成變化分析03-24

月球起源與演化03-07

基于經(jīng)濟變遷的演化理論探討企業(yè)演化的機制05-23

中外中期財務報告制度比較03-22

原始星云的初期演化03-07

實證法思想的演化12-26

試論意識胚的演化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