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開題報告(通用21篇)
在現(xiàn)在社會,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
一、課題研究的現(xiàn)實背景及意義
(一)課題研究的現(xiàn)實背景
語文是工具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的習作要求。基于這樣的要求,我們必須腳踏實地的去進行語文實踐,也就是要去多“練”。但是小練筆處于怎樣的地位呢?在原《語文課程標
準》中,小學階段沒有出現(xiàn)“練筆”,在新《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里提到:“加強平時練筆指導,改進作文命題方式,提倡學生自主選題!笨梢姡熬毠P”的身份是不太明確的。新課標教材有意識地把練筆編排進教科書,與以往的教材相比,是一個歷史的進步。
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材觀的影響,現(xiàn)行教材的練筆安排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次數(shù)太少。8個學期總共安排30次,每個學期只有3次或4次,顯然是重閱讀、輕寫作的表現(xiàn)。其次,安排隨意,未把練筆作為教材的一個子系統(tǒng)來通盤考慮。為什么有的學期安排3次,有的學期安排4次,六年級下冊竟安排了6次?看不出編者明確的意圖。第三,體會太多。寫感受、表達感謝、贊揚、評價的練筆就有8次,占26.7%。學生進行這類練筆會患“失語”癥,缺乏真誠的“個性語言”。第四,練筆與習作含混不清!捌钡挠柧氂10次,占33.3%,比例過高,拔高了練筆的難度。根據(jù)以上情況分析,我們課題組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依托課文進行小練筆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ǘ┱n題研究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保弧霸趯懽鹘虒W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在小學課程表上,閱讀教學是天天有的,學習如何表達應該結合到閱讀當中去,把練筆當做常態(tài)的語文生活。尤其到了中高段,應該從學習語言表達的角度來組織實施語文閱讀教學。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看是兩端,實為一體!白x寫結合”是中國語文教學的精華之一。兩千年前,西漢著名的詞賦家揚雄就說過:“能讀千賦,則善為之矣!”“讀”與“為”的關系,就是閱讀與寫作的關系。而“隨文練筆”是讀寫結合的一種體現(xiàn),是
一種最直接的教學行為。這種行為使作文教學有所依傍,有所參照。因此,此舉不失為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指導學生寫作的教學方法與形式日益多樣化!半S文練筆”這種教學行為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筆者在《教學月刊》就已經有過撰文介紹當時有廣東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法”,北京景山學校的“以閱讀為基礎,先放后收”的訓練序列,人教社歷次編寫教材一直都把作文訓練跟閱讀教學緊緊相扣。當前我國的有些老師也進行了隨文練筆的教學研究,并寫了一些這方面的教學論文。如:曙光農場小學課題組的《小學閱讀課中的“隨文練筆”有效性的研究》;桐鄉(xiāng)市烏鎮(zhèn)植材小學沈娟美的《閱讀教學有效生成小練筆的實施策略》;信豐縣第四小學王瓊的《小練筆的有效性研究》。但對于進行練筆訓練的研究還缺乏一定的系統(tǒng)性。如小學語文練筆的功能,存在的誤區(qū),如何進行實用的練筆,如何進行展開教學活動。這些都是本課題研究想解決的問題。
三、概念的界定
“小練筆”,顧名思義它是就文取材,圍繞某一個重點或中心進行小篇幅的寫作練習。它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隨機地學寫一些小片斷、小段落!半S文小練筆”,即在閱讀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寫作因素,把仿寫的訓練有機有度適時地融合于閱讀教學之中,做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使讀寫相得益彰。
四、課題的理論依據(jù)
1.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新課程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薄皩懽鹘虒W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痹凇罢n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中又先后提到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學生要“有豐富的積累”。積累對于作文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僅包括字、詞、句,寫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識積累,還包括對經驗的、情感的和審美的及靈感的積累。而“小練筆”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作文訓練的積累方式。
2.名家教育理論
葉圣陶:“閱讀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啟發(fā),受到教育,獲得間接經驗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時,咱們對文章的寫作技巧必須有所領會,可以作為練習寫作的借鑒!比~圣陶:“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庇谟勒骸爱攲W生讀出了文章的妙處,小到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大到篇章結構,文章的立意,當讀出了自己的驚喜,才算真正的語文課堂!比~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
3.心理學理論兒童最善于模仿,想象力最豐富。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知識與能力的形成,學習主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重要因素。根據(jù)兒童“易遺忘”的特點,充分利用教材中優(yōu)美的句、段、篇作為讀寫結合的范本和中介,采取邊讀邊寫,學用結合的做法,符合兒童心理的做法。
4.建構主義理論
以皮亞杰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灌輸者的對象。學習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自己表現(xiàn)、創(chuàng)造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交往技能和形成集體意識!半S文小練筆”不但能滿足學生個體發(fā)展需要,又能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五、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和具體內容
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1、完成《小學語文隨文小練筆的策略研究》的總結報告。
2、整理資料,形成反思集,案例和論文集。
3、整理學生的實踐性作業(yè)和課堂活動總結并編成冊。
課題研究的具體目標:
1.積累學生在課堂中隨文練筆的案例,探索新課程下“隨文練筆”的策略和方法,為習作教學鋪好路。
2.提高教師整合新教材中各種教學資源的能力,選擇好讀寫結合的“點”,有效地進行隨文練筆訓練。使小練筆成為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節(jié)課內緊緊抓住“讀”與“寫”,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隨文練筆”。讓習作成了學生的樂事,讓習作成為學生的需要。讓自己不再為教習作發(fā)愁,使教習作成為一種享受。
3.開展“隨文練筆”教學活動,學生養(yǎng)成隨文練筆的習慣,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激發(fā)學生閱讀和寫作興趣,從小練筆入手,表達獨特感受,提高小練筆的質量,為習作積累素材。轉變學生的寫作心理,從“要我寫”轉變成“我要寫”。
4.在指導隨文練筆過程中,教師能善于挖掘練筆訓練的內容和形式,為學生搭建高質量的練筆平臺。增強教師閱讀教學中滲透小練筆的訓練意識,同時提高教師指導學生隨文練筆的能力。
5.開展課外閱讀,在閱讀中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儲備多種語言模式的習慣。為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創(chuàng)設條件。
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為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力,研究內容首先表現(xiàn)在閱讀課上,要有練筆的意識和策略,從讀學寫,讀寫結合。在完成某一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任務后,選擇一處著筆點,并確定“話題”,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展開合理、豐富的聯(lián)想或想象,或想象結果、改編故事,或添加內容、補充情節(jié),或聯(lián)想其他抒發(fā)感想。
其次要喚醒沉睡的素材,讓孩子從文本中找到真性,找到感動,讓童心得以坦露,讓童趣得以揮灑,讓童真得以釋放。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將孩子心理的文字細流涓涓流入紙上。
最后引導學生從課外書中學和從生活中學。從小受到經典名著的熏陶,盡早步入優(yōu)秀文學的殿堂,對于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都大有好處;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思考,就會擁有豐富的寫作素材。積極引導學生從“我的世界”走向“周圍世界”,融入生活,體驗感悟,把自己真實的見聞感受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研究對象為江山市界牌小學語文教師所執(zhí)教的班級學生,主要是采用行動研究的方法結合個案研究法、文獻研究法、調查法、經驗總結法等方法進行系統(tǒng)研究。
行動研究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經常反思教學過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針對學生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通過指導、訓練探索有效的隨文小練筆策略,穩(wěn)步提高學生的寫話、習作水平。
個案研究法:對單一的研究對象進行深入而具體的研究,對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個案分析或者分類研究,跟蹤調查評價,寫出個案研究報告。課題組會有選擇性地選出一些相對的“優(yōu)生”和“差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小練筆訓練,發(fā)現(xiàn)各自存在的優(yōu)勢和問題,從而做有效的小練筆指導,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一個明顯的進步。文獻研究法:查閱文獻資料,學習相關經驗材料,為開展課題研究尋找理論幫助,奠定理論基礎。研究實踐離不開理論指導,課題組虛心學習隨文練筆的相關文獻,將理論上升為實踐,為課題研究添動力。
調查法:為了了解事實情況,分析事實情況,得出結論,證實某種問題,以便改進工作或形成新的研究課題。包括問卷調查、訪問調查、開座談會等等。課題組精心設置問卷,了解教師平時教學中隨文小練筆的落實實施情況,了解真實情況,為隨文小練筆的策略研究解除疑惑。
經驗總結法:這是教師可以經常使用的方法。這是教師根據(jù)教育實踐中的真實現(xiàn)象,進行分析總結,所得出的經驗總結,并將其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課題組將對過去的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反思、分析、總結,爭取在隨文小練筆策略的探究中有所創(chuàng)新。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及人員分工
。ㄒ唬┱n題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周期為20xx.5——20xx.10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階段(20xx.5-20xx.8)
1.提出課題的設想、課題研究目的、請領導對課題進行指導。
2.做好課題研究準備工作,成立課題研究相關組織。
3.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明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
第二階段:實施研究階段(20xx.9-20xx.2)
時段一(20xx.9----20xx.2)進行小學語文隨文小練筆的開發(fā)策略的探究工作,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課題管理制度,學習課題研究方案,明確本課題的意義及做法。
2.廣泛收集相關資料,設計調查問卷,進行前期調查,撰寫好調查報告。
3.構思、規(guī)劃、制定出本課題研究的總體方案及實施計劃。
4.各項活動有明確規(guī)劃,形成整體框架。
時段二(20xx.3---20xx.7)完成小學語文隨文小練筆的研究工作,具體步驟如下:
全面進行具體化目標的實驗研究。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進一步完善方案。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2
時間:XX年10月
立項號:plxktXX151
課題名稱:幼兒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
負責人:羅xx
所在單位:xx鎮(zhèn)中心幼兒園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現(xiàn)在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有的家長注重幼兒的勞動教育,但也有不少幼兒受到家長的過度庇護,過分溺愛,所有的勞動事務都被家長包辦了,或是一些家長過分重視幼兒對知識的學習和藝術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使幼兒失去了勞動的機會,喪失最基本的自己服務能力。讓幼兒失去了勞動的能力。以幼兒園為主渠道,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觀念,樹立起熱愛勞動,積極勞動的良好品質,培養(yǎng)家政勞動、手工勞動的技能技巧;形成通過勞動教育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素質評價標準;在研究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觀察,全面了解幼兒的勞動態(tài)度、勞動技能掌握發(fā)展水平;研究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勞動技能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實踐的'有關資料。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以幼兒園為主渠道,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觀念,樹立起熱愛勞動,積極勞動的良好品質,培養(yǎng)家政勞動、手工勞動的技能技巧;形成通過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評價標準;在研究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觀察,全面了解幼兒的勞動態(tài)度、勞動技能掌握發(fā)展水平;認真學習勞素質教育要求及有關理論文章,收集整理在研究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勞動技能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實踐的有關資料,進行經驗總結。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XX年9月----XX年10月1.收集資料。2.組織課題組老師學習。3.現(xiàn)狀調查分析。4.在明確不同年齡幼兒勞動特點的基礎上制定課題研究實施。
第二階段(具體實施階段)XX年11月----XX年5月
1.根據(jù)目標和內容,制定實施方案。
2.落實勞動教育目標,調整內容,定期評價。
3.組織勞動活動觀摩,指導。
4.做好課題實施過程中的觀察記錄及個案研究。
5組織家長學習和經驗交流。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XX年6月----XX年7月
1.撰寫研究報告。
2.申請結題
。1)行動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課題組結合我園教育教工作與幼兒實際制定本課題研究方案納入工作計劃將培養(yǎng)幼兒勞動意識及其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2)個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幼兒不良習慣矯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對勞動意識及其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影響的研究。
(3).調查法用于了解教師、家長對幼兒勞動培養(yǎng)的看法以及幼兒勞動水平的前測。教師運用觀察法了解幼兒有關勞動的行為習慣的表現(xiàn)。
(4).經驗總結法我們要認真總結這方面的經驗和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提高、創(chuàng)新進一步開展本課題的研究。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xiàn)更多的了解和培養(yǎng)幼兒的自己服務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讓幼兒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讓幼兒從心底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以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為一生的幸福堅實基礎。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3
一、課題研究的現(xiàn)狀
研究表明,兒童的閱讀能力與未來的學習成就有密切的關聯(lián)。學生閱讀經驗越豐富、閱讀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學習,而且越早越有利。目前,各類教學機構對兒童的自主閱讀能力日趨重視。對于閱讀教學我們感到學生閱讀能力差,閱讀方法掌握不好是普遍的,反思問題形成的原因是我們在教學中缺少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雖然在教學中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但在實際課堂中由于各種原因將這一主體淡化,更多老師將教材和目標的達成只注重于大部分學生,對個別學生的主體進行了淡化,這些現(xiàn)象使學生的主體性和潛能發(fā)展受到禁錮,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受到壓抑。因此,我們申報了“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的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會使人受益一生。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生,對其進行正確、有效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關鍵在于培養(yǎng)閱讀興趣,擴大詞匯量。有了一定的詞匯量以后,在閱讀一篇美文時,更重要的是對文章的整體把握。理解作者的意圖,體會文章的意境。而不是在老師引領下對文章的肢解性解讀。而無論是提到整體把握,還是大量的課外閱讀。都不得不依賴于學生的獨立閱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特別是低端的語文教師,更要準確的感知此階段學生的特點,努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理論意義:本課題的研究期望能夠補充前人對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試圖為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找到一些新的思路。
現(xiàn)實意義: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方面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方法,幫助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更好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三、課題研究的原則
1、整體性原則:各年級既有共同的一般規(guī)律,又有不同的要求,實驗必須遵循整體性原則,做到諸方面的有機統(tǒng)一,針對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要求做到,在閱讀中認識常用的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各種標點符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又要有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2、主體性原則:在實驗研究中,教師必須尊重、相信、理解、愛護學生,發(fā)掘每一個學生所具有的學習潛能,尊重他們的個性,使學生能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獲取知識信息。
3、科學性原則:典型引路,逐步滲透,由扶到放,既要引導學生認識語言文字作品的一般規(guī)律,又能要誘導他們掌握各類不同文體的具體學法。
4、創(chuàng)新性原則:堅持在研究中創(chuàng)新。在研究中要不斷接受新信息,學習新理論,發(fā)現(xiàn)新方法,總結新經驗,多出新經驗,多出新成果。
四、課題研究的的重點
1、注重培養(yǎng)低段學生閱讀興趣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多讀、多思、勤記、善用的閱讀學習習慣的研究并作科學的指導。
2、學生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快速閱讀能力,想象思維能力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的研究。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手、腦合作,在理解中去達到閱讀的目的——記憶和運用。
3、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運用所學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內外閱讀,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1.從學生角度考慮:
。1)培養(yǎng)小學生主動開展閱讀活動的興趣。
。2)幫助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自主閱讀習慣。
。3)指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進行自主閱讀。
2.從教師角度出發(fā):
。1)初步建立系統(tǒng)的自主閱讀教學模式。
。2)進行適合小學生閱讀水平的閱讀材料的編集。
。3)建構切合實際的小學生自主性閱讀評價體系。
六、課題研究內容設計:
。ㄒ唬⿲W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求知的愿望,是他們力求認識事物,渴望獲得知識的一種意向活動。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受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制約,很容易使學生對閱讀訓練失去興趣;從而失去動機。因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我們將試圖通過下列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練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練習動機:
1.加強情感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雙邊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融洽的師生感情作基礎。教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時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理解,信任,關懷和鼓勵。這樣,不僅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而且教師的言行也將會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生興趣,從而產生學習欲望;反之,任何傷害學生感情的言行,都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增長厭學情緒。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用充滿感情,親切的語言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用生動有趣,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帶領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產生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選好閱讀材料,引發(fā)學習興趣
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币虼,在閱讀訓練中,教師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學生生活中的興趣點,并善于把學生雖有所感動卻有不甚明白的課外問題恰當?shù)匾胝n堂。這樣不僅能保證閱讀教學組織地系統(tǒng),嚴密,循序漸進和深入,而且閱讀知識新穎,奇妙,從而使學生開一把鎖,上一層樓,心馳神往地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嘗到學習的樂趣。
3.利用學習成果,發(fā)展學習興趣
興趣總是和成功的喜悅緊密相連。當學生在學習上有所收獲或進步時,心情興奮,輕松和愉快,同時能對學習產生自信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自主閱讀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并且要不斷強化使他們的成功欲望越來越強烈,學習興趣越來越濃,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充分發(fā)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智慧水平。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4.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參與掌握知識的感情,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在研究和訓練中,我們將通過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ǘ╅喿x習慣的訓練
學生的閱讀習慣是在長期的練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自主性閱讀習慣是小學閱讀訓練的一項重要任務。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哪些良好的閱讀習慣呢?
1.勤于思考與全神貫注的閱讀習慣
如果不能積極動腦思考,就不能學好知識。在訓練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對遇到的問題,要使學生盡量自己解決,而不依賴他人。另外,要培養(yǎng)學生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
2.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習慣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由于教師過多的主觀能動,使學生失去了很多思考交流的機會。素質教育要求,應讓學生全員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活動的參與率。因此教師要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練習中主動思考,主動操練,主動交流,激起思維的火花,逐步形成“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
3.大膽發(fā)言,敢于質疑,敢于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
在閱讀理解過程中遇到疑難是正,F(xiàn)象。有的學生善于質疑問難,能請教老師或他人;有的學生則遇到疑難不吱聲,怕別人笑話。實際上,解決疑難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再者,閱讀本身就是一個理解的過程,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材料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在訓練中要多創(chuàng)設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敢于質疑問難,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見解的習慣。
4.課外閱讀的習慣
課內的閱讀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的閱讀,而課外閱讀的指導和訓練更能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有計劃地介紹一些課外讀物,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和使用工具書的方法,要教會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教師可布置一些對質和量要求有彈性的作業(yè),注意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保護,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留有不同要求的練習作業(yè)。這樣,通過閱讀作業(yè),我們便可對學生的閱讀情況有個全面的了解。
。ㄈ┝己靡庵镜呐囵B(yǎng)
所謂意志就是人們自覺地克服困難去完成預定任務的心理過程,是人的能動性的突出表現(xiàn)。由于小學低段學生的字、詞、句的積累尚淺,其理解能力又處于發(fā)展過程中,閱讀材料時總會碰到看不動、理解不透的地方,這時就很容易出現(xiàn)畏難情緒和放棄的決定。所以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呢?
1.師生合作,明確目標
人的意志行動特點之一是意志行為,即人在行動之前就已經知道行動要達到什么目的和怎樣達到這目的。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學習的基礎及能力制定自己的努力目標。然后讓學生圍繞這個“目標”開展一系列的活動。當然,這個目標要有一定的“度”,太高,學生經過努力達不到,容易受挫而喪失信心,太低,不須努力就可達到,進步不明顯。適度的目標會讓學生產生“跳一跳”的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前進的內在動力。只有讓學生都確立切合實際的目標,學生通過追求這種既包含成功希望,又有可能遭到失敗的標準和要求,才能培養(yǎng)起自己對挫折的容忍力,最終獲得成功。
2.榜樣激勵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意志行動還處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意志行動的獨立性還未成熟,情感的體驗因受認識水平的影響還不穩(wěn)定,“受暗示性”還較強,所以,榜樣的權威作用,有時要比規(guī)劃、公約、批評效果好。因此,教師可鼓勵學生向優(yōu)秀學生學習,通過學習他們不怕困難,不怕挫折的勇氣,提高學生鍛煉自己意志品質的主動性,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毅力。
3.集體活動法
在堅強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中,集體的力量尤為重要。有關資料表明,小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行動的差異,客觀上取決于集體的品質。先進的集體,對培養(yǎng)學生堅強意志品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訓練中,教師應結合集體活動對學生進行意志力的培養(yǎng)。通過小組活動、結伴活動、個人競賽等多種途徑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意志品質的目的。
七、課題研究過程設計及研究方法:
。ㄒ唬┭芯窟^程
1.準備階段
學習相關教育理論,活動教學理論,確定研究對象,制訂此課題的實施方案。
措施:a.組織研究教師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并掌握其基本特征。b.制訂課題實施方案。
2.實施階段
由課題組成員共同負責,按課題方案實施研究,最終形成較完善的系統(tǒng)的研究思路。
措施:a.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課題實施方案及有關理論資料,并形成制度。b.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研討活動和個案診斷性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繼續(xù)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研究相關理論和經驗,探討更多的小學語文閱讀的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題組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c.課題組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課堂教學演示和說課分析,形成教學資料,并鼓勵教師撰寫教學體會和相應的論文,并積極投稿。
3.總結階段
分析總結研究過程、整理研究材料、撰寫研究報告。
措施:a.組織課題組的課堂教學活動,資料匯總活動。b.寫好研究報告。c.請專家對研究進行鑒定。
。ǘ┭芯糠椒
1.通過個別談話和學生座談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的實際思想、需求和學生的心理特點等現(xiàn)狀,進行科學的調查研究。
2.搜集與本課題有關的信息和資料,拓寬思路,提供更為完善的方法。
3.在課堂實際教學中及時了解、觀察群體或個體的行為表現(xiàn)及變化
4.每一環(huán)節(jié)實施后,進行階段性分析,注重個案分析的積累。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
1、第一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立項,申報審批表。為全面提高小學低段學生的語文閱讀效率,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個性,我校以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引導培養(yǎng)為突破口,于20xx年7月申報了此課題。
2、第二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0月)準備階段。收集與本課題研究的相關資料,制定研究計劃等。本課題組既熟悉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又直接參與課堂教學實際,本課題組組織了討論會、交流會、課例展示等方式,針對一線掌握的資料和及時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研究,學習相關的理論,使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緊密贊賞地結合,并研究制定了課題的實施計劃。
3、第三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4月)實施階段:實驗、探索
。1)課題組的每個成員都根據(jù)實施方案,收集實踐與研究中的有關資料,積累閱讀教學案例中的閃光點,并結合語文教學實際,邊行動,邊研究,邊創(chuàng)新。
(2)設計教研活動,結合語文教學學實際進行實踐探索。課題組的每個成員根據(jù)自己班級的學生情況的研究,平時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做積累:好的詞語、句子摘抄,根據(jù)學生摘抄內容進行批閱等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提升理論成果。
(3)以課堂為實驗的基地,推廣研究成果。把總結出的培養(yǎng)的驗,可行的模式、思路、方法運用到實踐中,來推廣研究成果,驗證理論成果和實踐操作的合理性,再進行反思,再研究,再探討,再升華,這樣循環(huán)研究,將教學與科研就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從而也就提高了研究的效率,閱讀的效率。
4、第四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總結階段:完善升華
(1)整理研究所積累的資料,對研究中的經驗總結進行篩選,優(yōu)化整合,寫出實驗報告。
。2)總結試驗的研究成果,撰寫研究論文、研究報告、教學案例、結題報告等。
(3)總結研究實驗的不足之處,提出建設性意見為后期工作作準備。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4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幼兒美術教學作為一門藝術,能感染情緒,表達思想,陶冶情操,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幼兒表達行為的第二語言。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兒童人格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在繪畫教育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孩子的表現(xiàn)力,提高藝術修養(yǎng),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綱要》中提出了“感受與表現(xiàn)創(chuàng)造并重”的美術教育觀。強調幼兒的美術教育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要始終把對幼兒個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強調在幼兒精神獲得滿足和愉快的同時,培養(yǎng)其對美的感受力和藝術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
學習《綱要》的同時,反思目前幼兒園的美術教育現(xiàn)狀,我們發(fā)現(xiàn)仍然存在誤區(qū):如在美術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性方面,仍然偏重美術知識和技法的傳授,忽略幼兒對美術的感受和情感表現(xiàn),表現(xiàn)形式不夠豐富,評價重結果輕過程,以“像不像”、“好不好”為評價標準,忽略幼兒對繪畫“美”的情感體會和表達、表現(xiàn)等。針對以上誤區(qū),我們綜合實際,提出了“在繪畫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表現(xiàn)力的研究”這一課題。通過研究,充分發(fā)揮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注重幼兒自主的學習過程,引導幼兒運用各種形式大膽表現(xiàn)、自由想象,讓幼兒對美術活動懷有強烈的興趣和表現(xiàn)熱情,以美術帶動思維,從而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在繪畫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表現(xiàn)力,不僅是幼兒素質啟蒙教育有效開展的新路,也是幼兒全面素質形成的重要切入口。如果一個幼兒對活動充滿了積極的情感,他就會具有極強的求知欲望,從而形成探究環(huán)境的動機,并努力去認識事物,解決問題。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就是從早期的興趣和能力出發(fā),根據(jù)其特點,因勢利導,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愛好,使其在活動中得到快樂和滿足,感受到什么是美,并會用繪畫這種方式來表達自身的情感,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一)概念界定
1、美術:是以有形的物質材料,塑造出人們可以直接感知的可視形象的視覺藝術。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是指有組織的美術活動,和靈活多樣的日常美術活動。有組織的美術活動內容包括繪畫、手工、欣賞名畫三大部分。
2、美術表現(xiàn)力:幼兒把繪畫活動作為一種表現(xiàn)手段,通過自己對周圍事物的美的體驗,經過想象以繪畫、手工等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他們的自己表達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由表達,一種是創(chuàng)造性表達。表現(xiàn)力的核心是創(chuàng)造。
(二)理論依據(jù)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xiàn)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痹凇毒V要》中,不僅強調了“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而且還強調了要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2、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啟發(fā)
培養(yǎng)人的個性,順應兒童自然本性的發(fā)展!泵佬g教育是表現(xiàn)內心的藝術,兒童通過視覺藝術這一形式來表示個人的感受,從中體驗到快樂、成功、確定自身內在的本質和價值。美術活動為兒童提供了自己表現(xiàn)的最佳形式。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課題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
學習《綱要》,和相關理論書籍或文章,結合本園實際和特色,確定研究要點和切入口。做好論證和方案形成的一些前期準備工作。
(二)實施階段
1、對幼兒進行觀察、了解、分析,把握幼兒的現(xiàn)狀、特點、需要和潛力。
2、根據(jù)分析情況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適合本班幼兒的課題計劃。
3、經常進行教學觀摩,不斷改進教學模式。
4、每月進行研討活動一次,每周不定期交流;每月至少撰寫一篇有照片的案例分析并進行交流。
5、利用照片、錄象、文字記錄和收集幼兒作品等多種手段做好過程實錄。
(三)總結階段
成果資料整理、分析、展示;撰寫研究報告;請專家對成果進行評價。
七、研究成果形式和呈交日期
1、成果形式:結題報告、論文和隨感、案例記錄、研討活動照片、幼兒作品等。
2、呈交日期:XX年6月
課題研究舉措
(一)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激發(fā)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開發(fā)人無限的潛能。
1、讓幼兒多感知大自然的美麗,親身去體驗自然界中藍天白云,花鳥魚蟲,瓜果蔬菜等各種形態(tài)、色彩,感受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麗,這些都將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和遐想,引發(fā)他們的興趣。
2、老師的教學方式和語言也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采用擬人化的方法介紹所作畫的特征、表現(xiàn)方法,再以新穎的組織形式,藝術的引導和熱情的鼓勵,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
3、創(chuàng)造適宜幼兒發(fā)展的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孩子的思維活動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的影響,為幼兒設計和提供一個良好、寬松、愉快、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是必然的需要。教師應以親切的語氣,溫和的表情使幼兒的心理處于安全、寬松的狀態(tài)中。利用幼兒精品和名畫來布置教室,讓幼兒想象美、感受美,并提高提供豐富的材料和工具,給幼兒提供一個自由發(fā)揮想象、盡情表現(xiàn)欲望的場所。
(二)挖掘作品的內在情感,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手段,促進幼兒情感表現(xiàn)力的發(fā)展。
1、不同的繪畫,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風格,同時也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只有抓住特點,充分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才能啟發(fā)幼兒去感受、體驗作品的真正內涵,我們的課題研究要充分與主題活動相結合,引導幼兒挖掘美,富有感情的表現(xiàn)美,將幼兒的美術活動滲透在主題活動和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實施。無論是預設還是生成,要最大限度的給予孩子體驗和感知美的機會,自主的運用美術手段來表現(xiàn),使孩子把自身的體驗和真實情感傾注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
2、我們一般的繪畫活動,通常是蠟筆水彩畫,在教學中,要努力突破這種局限性,結合幼兒表現(xiàn)的需要,開展棉簽畫、印章畫、指點畫、水墨畫等,啟發(fā)引導,爭取做到同一作品,多種感覺;同一對象,多種角度;同一命題,多種表現(xiàn);同一內容,多種手段。引導幼兒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認識。
3、在幼兒繪畫活動時,啟發(fā)幼兒觀察、回憶生活中的美好情感,人們熱愛勞動,文明禮貌等美好事物,通過引導幼兒對這些美好事物的描繪,從中誘發(fā)幼兒積極向上的美好情感,使幼兒的心靈得到陶冶,使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識、社會責任感、道德感在他們的心靈得到萌生,這樣,不僅使他們能感到生活的美好,同時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4、開展創(chuàng)意畫和隨意畫的練習,促進幼兒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通過講述一個故事、一段音樂,一個題目,現(xiàn)場的直觀表演,讓幼兒將自己心中的情境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隨意的線條、色塊、畫面,也可以進行多方位的聯(lián)想,畫出新的內容。這樣,幼兒能夠多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世界里翱翔。
5、游戲是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美術活動將要追求的目標,即美術活動游戲化,讓幼兒在寬松、自由、和諧、開放的空間里,引導幼兒自由表現(xiàn)自己的意愿和感受,讓幼兒達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三)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提高幼兒美術作品的利用率。
1、多元評價。它能使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幼兒的所思、所想、所感,通過幼兒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家長參與評價的方法,使幼兒既能表達自己和展示自己,又能獲得來自各方面的評價信息,通過相互交流、相互欣賞,正確地認識自己,看待別人,有利于自信、自尊、自己反省和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多傾聽幼兒的想法,尊重每個幼兒的點滴創(chuàng)造,鼓勵別出心裁的表現(xiàn)情感的方式,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情感表現(xiàn)力;不以成人的眼光進行評價,提高幼兒表現(xiàn)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要提高幼兒美術作品的利用率,體現(xiàn)繪畫活動的教育價值。如: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老師,或同伴間互相贈送等,還可以布置教室、走廊、區(qū)角等等,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為幼兒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xiàn)
1、幼兒園實驗班的孩子整體繪畫水平得到了提高。
2、將孩子們的畫整理分類并附說明裝訂成冊。
3、總結好的美術教學方法進行整理運用。
4、根據(jù)整個課題研究過程呈現(xiàn)論文論文。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5
一、課題產生背景:
小學中高年級部分學生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令很多教師頭痛,常常利用上課時間教育這部分學生,且未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學生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的這種不良習慣的形成,既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又導致教學效果差。學生出現(xiàn)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現(xiàn)象,在學校通常是老師進行教育,在家里通常是家長進行教育,但老師、家長都與學生的思想差距大,年齡差距大,生活習慣差距大,灌輸?shù)慕逃枷雽W生難以接受。我深感培養(yǎng)學生認真完成家庭作業(yè)的習慣,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難題,于是我從多角度進行了探索,在從實踐中探索出讓完成了家庭作業(yè)的學生教育未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學生效果好。因此,我把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教育作為重要課題進行研究。如何搭建讓學生相互教育的平臺,本課題研究旨在解決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學生進行有效教育。
二、課題研究價值
⒈素質教育的需要。某種意義上說,素質就是習慣與能力。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不良習慣的克服,意味著學生的素質的提高。因此學生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就是素質教育。《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應當體現(xiàn)時代要求,必須在習慣養(yǎng)成教育中注如時代的活水。
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根據(jù)中央教育部和四川省對小學生減負的要求: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家庭作業(yè)不超過一個小時。這個要求是限制有的老師過多地布置家庭作業(yè),但是也不可能不布置家庭作業(yè)。因為小學高段開設的課程相對較多,特別是新課標的課程要求,小學語文每周只有六節(jié)課,數(shù)學每周只有四節(jié)課,科學只有兩節(jié)課。家庭作業(yè)要么需要學生預習,要么需要學生對當天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要么需要學生背誦,要么需要學生動手實驗,要么需要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傊,必要的家庭作業(yè)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
3、學校發(fā)展的需要。班上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學生,是每位教師都感到困惑的問題。但通過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互教”的研究,幫助老師們找到教育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的新捷徑,有效地教育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學生,使學校的教學活動良好性循環(huán):學生按時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yè),消化和鞏固學生當天所學知識,第二天不影響正常的上課,學生又獲得新知識,這樣日復一日,學生健康成長。學生的個體成績提高了,學校的整體成績隨之提高,這顯然是學校發(fā)展的需要。
三、課題研究內容
為了搭建讓學生相互教育的平臺,本課題研究旨在解決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學生進行有效教育。主要有以下幾種教育方法:
1、班級思想教育由班上全體學生參與對不完成作業(yè)學生的思想教育。
2、班委管理教育由班委干部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進行管理教育。
3、接對幫助教育由專門指定的優(yōu)秀學生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進行“一對一”幫助教育。
4、朋友情感教育由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的好朋友對他們進行教育。
5、典型案例教育在曾經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中,挑選幾個已經完全改變不完成作業(yè)的不良習慣的同學,作為典型對不完成作業(yè)學生進行案例教育。
四、課題研究方法
《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教育的研究》主要采。
1、調查研究法:通過座談、問卷等形式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的調查統(tǒng)計,為課題的開展與進一步深化尋找依據(jù)與支撐。
2、教育實驗法:收集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的教育方法,并進行典型案例收集。
3、個案研究法:對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進行跟蹤調查研究,把相應的研究成果存入學生檔案袋。
五、課題研究進度
1、準備階段(20xx年1——2月)
2、理論學習階段(20xx年3——5月):收集有關資料,學習并加以論證,完成課題申報。
3、實施階段(20xx年6——12月):根據(jù)課題設計方案進行實施,并進行階段性總結,寫出階段性研究報告。做好資料收集和積累工作。
4、結題階段(20xx年元月):以研究報告的形式結題。
六、課題成果形式
成果主要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呈現(xiàn),其次輔助資料是相關論文和典型案例。
七、研究能力
本人是小學一級教師,工作在教育一線,并連續(xù)擔任8年班主任,。已研究普教科研課題結題1個,有較豐富的課題研究經驗,對于這個校本課題,起源于本人,已進行了廣泛的實踐,在實踐中本人已創(chuàng)建了相關理論,完成此課題,本人完全有這個實力。
八、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主要是《教育學》《心理學》和相關方面的書籍,名人名言等。初中語文預習方法研究開題報告提高低段待優(yōu)生學習興趣的研究開題報告小學數(shù)學兩級分化成因與對策研究開題報告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6
一、課題研究的名稱
《小學高年級語文預習有效性研究》
本課題研究項目于20xx年1月由延安市基礎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立項,課題編號為:125YWX-2401。
二、課題提出的背景
《新課標》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目標提出,而學生的有效預習則是落實這一目標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對學生學會掌握新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長久以來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課前預習雖然每天都在進行著,但是收效甚微,沒有達到預習的真正目的,是“偽預習”。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更不要說培養(yǎng)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甚至造成學生不求甚解、敷衍應付,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學生有效預習”的落實,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舉足輕重,值得探討和研究。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表明,對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研究已經有許多年了,而且觸及習慣培養(yǎng)的研究非常多!墩Z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也強調要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理論依據(jù)
葉圣陶關于教育的理論。葉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尤其是小學生,更應該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以利于為今后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fā)展打好底色。如:提前預習的習慣。由于每一個孩子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必然會有一些學習“暫時落后”的孩子,而幫助這些孩子迅速趕上去的最佳途徑就是預習。通過預習,不但可以縮短孩子在學習上的差距,使他在課堂上顯得更自信,更有勇氣,而且可以讓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條學習的路徑,積累一些自學的好方法。
四、實用價值
預習是學好語文關鍵的第一步,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是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面對一篇新鮮生疏的課文,產生一種求知的愿望,在這種內動力的趨動下,主動地去研讀課文。課程要求有效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fā)展、提升的過程。通過課前的預習指導,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與實踐,為學生提供有效學習的策略指導,發(fā)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特別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三維目標,這正是本課題意義所在。
五、研究內容
1、調查學生預習的現(xiàn)狀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預習到底處于何種狀態(tài)?考慮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最真實的感受者,因此,必須調查學生的預習現(xiàn)狀,通過觀察、調查、統(tǒng)計等現(xiàn)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找出學生預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從學生著手以此反映對預習的看法,以尋找出可行的指導策略。
2、指導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一個人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就能獨立地向新認識領域進軍,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識的頂峰。所以,要想讓學生具有自學的本領,作為教師就要重視方法的指導,改變以往預習隨意性強、無明確要求、無層次、無檢查的不足,探索出一套適合小學生的行之有效的課前預習的方法和途徑,引導學生開展科學預習,利用各種學習條件和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主動學習新知識,在日積月累中的長期實踐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鍛煉,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預習能力。
六、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通過典型案例的剖析,反思矯正設計思路,從教學實踐案例中尋覓并形成規(guī)律,使之形成系列。
2、比較研究法:參照、借鑒國內外同一領域的研究成果及文獻資料,采用縱向、橫向等比較,找出新的生長點,為課題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論。
3、經驗總結法:教育經驗來自于實踐活動,努力通過對研究活動中的體會和取得的`成績進行總結,把感性認識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從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有借鑒、推廣增值的研究成果。
4、行動研究法:以研究促行動,用研究來提高行動的效率,使研究和行動融為一體。在行動的“實”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開創(chuàng)行動扎實、研究深入的局面。
七、過程設計
準備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
1、課題醞釀提出階段,完成申報。
2、進行文獻研究,收集國內外有關預習指導及其策略的理論文獻和實踐經驗材料,博采眾長,為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做準備。
3、撰寫課題研究方案。
實驗階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
1、根據(jù)方案,啟動課題研究。制定階段達成目標;注重課題研究的動態(tài)管理及過程性資料的積累;
2、通過觀察、調查、統(tǒng)計等現(xiàn)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找出學生預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
3、撰寫研究過程中個案分析。
總結階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
1、以課題研究目標為標準,對課題研究進行科學的分析與歸納,形成結題報告;整理分析與處理有關的數(shù)據(jù)、材料;
2、整理相關的教學論文、案例、課件等;
3、進行課題匯報鑒定。
八、預期成果
1、論文,課件。
2、體現(xiàn)活動教學特色的教案和案例分析。
3、研究報告。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7
一、課題名稱:
《初中語文課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本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研究本課題的背景:因為條件的制約,語文綜合性活動課在農村中學較難以開展,通過查閱相關并經過一輪“課改”的實踐與探索,對這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的認識,更激發(fā)了研究的興趣。語文綜合性學習屬于“學科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它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本課題就是研究如何在課堂中開展綜合性學習,研究綜合性學習課的內容和形式,總結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方式,測評綜合性學習課對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
理論意義: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是不無裨益的。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行為和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學習語文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發(fā)揮其學習語文的主動性,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實踐意義:活動課上,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實驗以課堂教學為中心、著力于綜合性學習的特性及其功能的科學開發(fā)和充分利用,將“課改”有機地內化于多元互動、有序有效的主體綜合學習之中,從而構建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學習方式平臺,建立平等、民主、互動式新型師生關系的契機,實施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
三、國內外同類課題的研究綜述:
關于“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的研究,國外起步較早,國外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它們獨特的國情之上,對我們國家的中小學來說,可以借鑒的成分不多。國內這方面的內容剛起步,如《語文課“綜合性學習”的歷史發(fā)展》(蔡明著)、《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教材使用策略》(顏國仁著)、《談語文課設置綜合性學習的意義及其實施策略》(徐麗艷著)等等,這些研究成果適合應用在城區(qū)條件較好的學校,不太適合于農村學校,而且,這些研究針對的是課外或校外進行綜合性學習,而在課堂教學主渠道全方位整合性活動的探索少。本課題則是以課堂教學為中心,著力于綜合性學習課的特性及其功能的科學開發(fā)和充分利用。
四、本課題研究的目標:
總目標是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階段性目標:
第一階段: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qū)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第二階段: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第三階段: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關心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五、本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1、結合家庭生活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2、結合學校生活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3、結合自然科學和文化生活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等。
六、本課題研究的方法:
1、開始研究的方式:課例研究法;問題研究法。
2、收集資料的方式:數(shù)據(jù)法和問卷調查法。
3、整理和分析資料的方式:邏輯法。
4、研究結果的成文方式:結題報告和相關論文、課件等。
七、本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從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的目標體系的確立、操作體系的實施、評價體系的應用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培養(yǎng)興趣,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第二階段:保持興趣,逐步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
第三階段:綜合性語文活動,激發(fā)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
八、本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階段成果、最終成果形式:撰寫階段報告和結題論文、課件等。
九、本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本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本課題參加人員為本校初中語文組教師。
李秀堅-本課題負責人-教研組長-中學高級教師
李清云-備課組長-中學一級教師
陳志東-備課組長-中學一級教師
謝玉進-中學一級教師
陳海水-中學一級教師
李水生-中學一級教師
康有志-中學一級教師
徐雅嬌-中學一級教師
張素娟-中學二級教師
戴永杰-中學二級教師
洪秀霞-中學二級教師
張梅端-見習教師
課題組成員具體分工:
李秀堅(課題負責人)-主持課題研究,負責制訂實施方案,總體策劃,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李清云、陳志東-輔助負責人進行策劃并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陳海水、謝玉進-負責選擇課外讀物;組織、指導學生查閱資料。
洪秀霞、張素娟-負責開展“結合家庭生活”方面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徐雅嬌-負責開展“結合學校生活”方面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張梅端-負責開展“結合自然科學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戴永杰、李水生、康有志-負責調查、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每一階段所達到的目標。
十、經費估算及來源
經費估算:
1、外出培訓學習(差旅費、會議費、咨詢費等):6000元
2、資料書籍費、上網(wǎng)查資料的費用、文印資料費等:4000元。
3、成果匯編(成果鑒定費、印刷費等):4000元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8
一、課題的提出及其界定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語言的奠基石。人類的思想交流也是通過由詞構成的句子來實現(xiàn)的。沒有足夠的詞匯累積,語言根本沒有辦法輸出。著名語言學家威爾金斯(D、A、Wilkins)也曾經說過:“Withoutgrammarverylittlecanbeconveyed,withoutvocabularynothingcanbeconveyed、”可見,詞匯是多么的重要。要讓孩子掌握好一門外來語言,就必須使他們掌握足夠的詞匯量。這是一項多么艱巨的工作。當然,作為我們英語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工作中,我們一直在探索一種最有效的教學模式,但事實總是并不十分盡如人意。尤其在單詞的拼背方面,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學生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對于聽寫單詞猶為恐懼。而每次聽寫,學生的錯誤率很高。每次測試,寫單詞板塊的失分比例總是最大的!缎W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六年級結束時能聽、說、讀、寫大約431個單詞和短語;55組句子和38個單句。學生能否有效記憶單詞,將直接影響到四會單詞的掌握,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也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課題提出的背景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材料,離開詞匯語言就成為無源之水。自然教學法的創(chuàng)導人特雷西認為:詞匯學習對于理解語言和言語輸出都至關重要。詞匯教學在小學階段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當前,大多數(shù)小學生對于英語單詞的記憶不感興趣,不能擺脫“死記硬背”的模式,沒有形成自己記憶英語單詞的方法策略,F(xiàn)行牛津小學英語,詞匯量較大,從三年級起,要求學生掌握的“四會”單詞越來越多,大多數(shù)學生靠機械地背字母順序來記憶單詞,費時多,效果差。教材中雖然每個單元都設有Listenandrepeat這個欄目,但直到六年級才基本把國際音標和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則介紹完畢,且對音標教學只要求滲透。音標教學的相對滯后,使得小學生掌握單詞比較困難。
小學生學英語,由于年齡較小,學習目的、動機往往不是很明確,部分學生憑自己的興趣去學,只對課堂上有趣的教學內容和游戲感興趣,而對單詞和短語的讀寫規(guī)則、發(fā)音要領及用法未能充分認識,不善于學習和總結單詞的拼讀和拼寫規(guī)律。單詞的掌握成為學生學英語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
三、研究目標
1、通過教學理論學習與英語教學實際相結合,通過分析研究詞匯的特點,優(yōu)化詞匯教學方法。通過課題的研究,教師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授學生英語單詞記憶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單詞教學水平。
2、研究學生的記憶特點,教授學生英語單詞的記憶的方法,學生根據(jù)自身記憶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語單詞記憶方法。通過多元化的詞匯教學提高學生對英語單詞的學習興趣。
3、通過課題研究,提高課題組成員的.教育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師開發(fā)和拓展英語語教學資源的能力,鍛煉培養(yǎng)一支具有現(xiàn)代教育意識,有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教學形式多樣、教學方法靈活的英語教師隊伍,活躍我;顒咏虒W的研究并且形成特色。為同類學校開展英語教學研討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四、研究內容:
1、改變創(chuàng)新詞匯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2、探究多種詞匯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詞匯學習的主動性與興趣;
3、加強學法指導,注重學生詞匯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
4、課外鞏固記憶的系統(tǒng)化指導方法。
五、研究重點:
1、提高小學英語課堂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2、培養(yǎng)學生詞匯學習的策略。
六、研究方法
本課題擬采用調下列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通過問卷調查、實地統(tǒng)計、座談等方式,全面了解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英語詞匯掌握現(xiàn)狀,并且探尋形成這些現(xiàn)存問題的因素,為后續(xù)研究奠定基礎。
2、文獻研究法:通過對相關理論的查找和研究,為本課題建立有效的理論支撐,并且在各實驗階段指導實驗工作
3、行動研究法:強調對課題研究工作的反思與研究,發(fā)現(xiàn)、分析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改進措施,擬定改進計劃。
4、經驗總結法:運用經驗總結法來構建“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的實施策略,并且推出一批有推廣價值的實施方案和經驗。
5、案例分析法: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尋找具有本學科特色的,能有效提高單詞教學效率的方法和策略,并且探索出有價值的研究經驗。
七、實驗步驟及任務
第一階段:調研準備階段:(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1月)
1、查閱文獻資料、學習相關理論。
2、通過聽課、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對詞匯教學現(xiàn)狀、學生詞匯掌握情況進行調查,做出分析并且完成調查研究報告。
第二階段:實驗探索階段:(時間:20xx年2月~20xx年1月)
1、制定學期研究計劃。
2、在課堂教學中探索詞匯教學的有效模式。
3、積累實踐經驗,整理實驗素材,堅持寫教學隨筆、反思及典型課例。
第三階段:深化總結階段:(時間:20xx年2月~20xx年12月)
1、研究典型課例,通過上研究課、觀摩課等形式研討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效率。
2、推廣經驗模式,逐步完善實驗假設。
3、分類整理實驗材料、形成研究成果。
4、撰寫結題報告。
八、預期實驗階段成果與最終成果形式
1、階段成果形式:典型課例、教學論文及教學隨筆等。
2、最終成果形式:結題報告、典型課例、論文等。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9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自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小組合作學習"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大"亮點".小組合作是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學習方式。但在當前的很多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搞得熱火朝天,但細細分析存在許多誤區(qū)?v觀分析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1、部分教師盲目的追求,"流行色"、"趕時髦".沒有切合實際,片面追求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對合作學習的理念了解不足,理解不全面,很多時候小組活動流于形式,看似"熱熱鬧鬧",其實是一種擺設;往往部分優(yōu)等生是教師的"寵兒",他們思維活躍,反應靈敏,是教師"導演"下的學習"主角",大部分學生則是學習的"配角".因而在同一課堂上,優(yōu)等生往往比中差等生獲得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有的小組分工不明確,學生顯得手忙腳亂,降低了合作的效果;
2、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不確定,僅隨隨便便限于"前后桌",學生之間也沒有明確的分工,導致交流與討論具有隨意性;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能力
3、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生生合作,還是師師合作、師生合作,教師不善于合作交流,勢必也會影響教學效率;
4、現(xiàn)實的學習生活中,教師往往偏愛和關注學習好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參與較高,而學習不好的學生或學習缺乏主動性的學生,教學中教師沒有考慮到互補性,在角色安排上缺乏明確的分工。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通過研究,確實改變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持久的動力;
(2)通過研究,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學會策略性地學習;
。3)通過研究,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學會做學習的主人。
。4)通過該課題研究,落實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新要求。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理論依據(jù)
合作學習成功最為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它有著非常堅實的理論基礎。王坦對其理論基礎做了簡要的分析,涉及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社會互賴理論、選擇理論、動機理論、凝聚力理論。
1、社會互賴理論是指當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工作時,靠的是互相團結的力量。相互依靠為個人提供了動力,使他們:(1)互勉,愿意做任何促進小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組成功;(3)互愛,因為人都喜歡別人幫助自己達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組員之間的接觸。
2、選擇理論認為,青少年學生有四種需要,即歸屬的需要、力量的需要、自由的需要和快樂的需要。選擇理論其實就是一種需要滿足理論,認為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場所,學生只有愿意學,才能學得好。
3、動機理論認為,學習動機是借助于人際交往過程中產生的,其本質體現(xiàn)了一種人際相互作用建立起來的積極的彼此依賴關系。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休戚相關"、"榮譽與共"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關系是動機激發(fā)的一個重要標志。
4、凝聚力理論認為,小組建設,小組評議及任務的專門化,不但可以使小組的成員協(xié)調工作,而且還使全班作為一個整體發(fā)揮整體功能。
四、課題研究價值
對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改變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同時又為新課程提出的改變學習方式豐富了一定的理論。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1、改變傳統(tǒng)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觀念,樹立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中的主動性學習為核心的教學宗旨,有重點地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主動性學習習慣,增強主動意識。
2、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創(chuàng)立新的教學模式。
(1)設置情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所營造的特殊合作、互助的氛圍中,同學們朝夕相處的共同學習與交往中,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交流,培養(yǎng)了彼此間的合作與協(xié)作精神。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積極動腦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并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體現(xiàn)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根據(jù)不同教學內容,創(chuàng)立新的教學模式,聯(lián)系教學內容,把多種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合作成果進行鞏固,合作中的主動性學習能激勵發(fā)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3)教師在教學中營造出平等、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
3、在實踐活動中,體現(xiàn)自己,發(fā)展合作學習能力。
(1)讓學生根據(jù)要求,選擇合作學習的形式。這樣學生在互相學習中,能夠不斷的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反省自己的缺點,就有助于進一步揚長避短,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2)通過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主動性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學習小組的組建。首先宣傳發(fā)動,然后采用自愿組合與宏觀調控相結合的方法,根據(jù)平日表現(xiàn)及學習成績把班級20名同學組成4個學習小組,每組4人,使各組總分基本相近,各組選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擔任組長,明確組長的職責,同時座位按學習小組編排,4人成"方陣"形,便于討論問題,便于展開活動。各組設計自己的組名,口號,制作成卡片粘貼于教師版面。
2、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在學習小組之間營造互相競爭的氛圍,組內每人尋找各自的競爭目標,五人擰成一股繩。形成"齊心協(xié)力,力爭上游,挑戰(zhàn)自己,永不言棄!"的信念。
3、對小組的成績的變化經常進行分析和對比,每次考試后對一、二、三名的小組分別給予:"三星"、"二星"、"一星"稱號以鼓勵,對進步的'小組也給予鼓勵,對落后的小組給予激勵,對全體學生都有促進,進步的小組償?shù)搅顺晒Φ南矏,未考好的小組中的未考好的同學會感到對不起本組同學,會暗暗地下決心爭取下次考好,這樣各組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氛圍自然形成。
4、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各組組長自己有學習任務還要幫別人,這種精神要不斷表揚。其實,輔導別人的同時,自己對輔導的知識得到進一步的理解,自已收益更大。對各小組進步特別明顯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5、運用評價策略,培養(yǎng)學生自己評價與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評價策略主要是指對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一系列的價值判斷行為。教師、學生或同學之間對學習過程、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進行客觀的評價,對促進學生實現(xiàn)學習目標有調整和指導作用。在學習活動中可以采取各種正規(guī)或非正規(guī)的評價方法。實驗中,根據(jù)年級學生特點,建立相適應的自主學習評價指標體系,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進行較為全面的考查。評價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注重評價學生的自主意識、參與程度、參與能力的增強與提高。如高年級具體的評價指標:1、學習目標明確,有強烈的求知欲,知道學習是自己的責任。2、有不甘落后、自強不息、競爭向前的自信和意志力。3、有積極探索,敢于質疑,創(chuàng)新的精神。4、形成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優(yōu)良思維品質。5、能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進行適當?shù)恼{控。6、能有計劃、有目標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自覺地支配和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行為習慣。7、能積極地參與實踐,善于與他人交流合作。顯然,通過評價策略的科學應用,引導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表現(xiàn)和學習能力做出評價,這樣不但能使學生之間互相學會客觀的評價自己和他人,在評價過程中逐步完善自己認識、自己教育和自主學習的過程,而且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別人的差異,從而修正自己的方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不斷進行自己調節(jié)。另外,還要提供機會,培養(yǎng)學生自己管理能力。小學生天性活潑開朗,頑皮好動,喜愛集體生活,已具備一定的生活實踐能力。若把這些來自于學生的問題,放回于學生之中,鼓勵他們去自主解決,就一定會鍛煉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我成立學習互助組、采用"輪流值周,人人當班委、當學習組長、當小老師"這一自己教育形式。
6、從方法措施入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自主學法"指導。通過學法指導,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意識地總結和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具體做法是備課中有"學法"設計,上課時有"學法"指導,課后有"學法"總結。實驗中,更要關注那些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僅靠自己還不會進行有效學習,因此對他們進行方法指導尤為重要。實驗時,力爭做到在建構新知識時,教給學生課前預習、查閱資料的方法;在復習時教給學生歸類、整理、綜合性學習的方法;在出現(xiàn)錯誤時教給學生糾正、反思的方法。學習指導方法很多,還可以結合班級實際,靈活運用教法傳授學法。學期末評選"自主學習小主人".條件是:愛學、會學、主動學、有創(chuàng)造性、有毅力、學習效果好、團結協(xié)作好等。
7、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努力創(chuàng)設適宜而新穎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參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一是創(chuàng)設專題性自主學習活動的空間。即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在一段時間內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專題性學習活動,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如"成語趣話"、"錯字門診"、"古詩積累"、"佳作賞析"、"即興演講"、"制作課本劇表演"等活動。這些活動,既豐富了學科內容,又充實了學習生活,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又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上進心,進而產生"不由自主"的自主學習活動,有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二是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訓練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智力結構的核心,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基礎和關鍵。因此,教學中必須要注重學生各種思維能力的訓練。運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調動學生各種感官來參與接受信息,有利于改變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運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教會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方法?梢约ぐl(fā)學生的求知欲,將直觀生動地對學生心理"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0
一、課題名稱
農村小學數(shù)學學習兩極分化的成因與對策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此課題研究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
1、通過研究可以讓我們認識小學數(shù)學學習出現(xiàn)分化這一現(xiàn)象的本質和原因。
2、研究影響學生學習造成學生數(shù)學學習兩極分化的各種因素產生作用的方式、途徑、后果和整個過程,分析各種因素產生的根源和影響學生學習,造成學生學習分化的途徑以及整個過程。
3、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應對策略,從而緩解小學數(shù)學兩極分化。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shù)學課程要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特制定本課題目標:
1、分析造成學生數(shù)學兩極分化的客觀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處于主動參與,積極活動的狀態(tài)。
2、探討教學過程與方法,分析學生數(shù)學學習兩極分化的主客觀因素,并由此改進教學過程與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而適應新課程的教學。從而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和情感,使每一位學生身心和學習能力都有所發(fā)展。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本課題著重通過對我們小學數(shù)學學習兩極分化現(xiàn)象的成因分析,找到突破口,提高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進行針對性改革,以達到減緩學習的兩極分化,實現(xiàn)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為學困生解“困”,使每一個孩子在知識技能上都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讓我們每一位孩子愛上數(shù)學,走出兩極分化的枷鎖,讓每個孩子都爭當學習的主人。具體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研究:
1、農村小學數(shù)學兩極分化現(xiàn)狀調查。
2、通過研究可以讓我們認識小學數(shù)學學習出現(xiàn)分化這一現(xiàn)象的本質和原因。
3、研究影響學生學習造成學生數(shù)學學習兩極分化的各
種因素產生作用的方式、途徑、后果和整個過程,分析各種因素產生的根源和影響學生學習,造成學生學習分化的途徑以及整個過程。
4、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應對策略,從而緩解小學數(shù)學兩極分化。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收集、分析、綜合有關小學數(shù)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科研文獻材料,獲取所需利用的信息。
2.調查研究法:通過運用問卷、訪談、研究等科學方式,有目的、有計劃、系統(tǒng)的收集有關問題或現(xiàn)狀的資料,從而獲得關于課題研究的相關事實,并形成關于課題研究的科學認識。
3.行動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創(chuàng)造條件,對實驗對象施加影響。有目的的觀察記錄實驗對象的變化,從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
本課題研究采取邊研究、邊實驗、邊總結的研究方式。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與計劃
本課題的研究從總體上分為3個階段:
1、準備階段(20xx.6月——20xx.8月)
內容:確定具體的實驗對象,聯(lián)系相關的學科教師予以幫助,請教育骨干對實施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制定出簡單的實驗構想。
2、實施階段(20xx.9月——20xx.6月)
第一實施階段
。1)組織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等進行調查,形成基礎研究數(shù)據(jù),建立研究檔案。
。2)階段研究總結及下一階段的研究計劃。
3、總結階段(20xx.7月)
整理、收集課題研究的材料,撰寫論文、案例及總結“理論與實踐”成果,寫好結題報告。并將成果推廣。
七、課題預期的成果與表現(xiàn)形式
通過一年的課題研究,我們認為要力爭達到如下預期成果:
撰寫論文,組織公開教學,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方面進行評議,總結經驗,根據(jù)研究的教育目標,對學生實踐活動進行測定評價,寫好課題的研究報告。理論研究水平躍上新臺階,發(fā)表課題相關的教學論文和論文評比獲獎。
八、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與人員分工
1、課題負責人:魏祥珍、呂維鼎,負責主持課題研究的全面工作,對課題組成員的分工和任務安排、經費統(tǒng)籌、并負責執(zhí)筆撰寫各種報告。
2、課題組成員:武海洋、陳坤,負責收集資料、問卷調查、整理、統(tǒng)計、寫成報告。
肖博、蔣倩雯,負責課堂跟蹤調查、評價。
呂建軍、金欽,負責聯(lián)系實驗學校的課堂觀摩、送教下鄉(xiāng)等。
九、課題研究的主要經費
課題研究經費我們采取因陋就簡,就地解決:一是依靠中心校的支持。課題研究的下鄉(xiāng)課堂實驗的車費、住宿費、生活費、打字復印等均由主管中心校報銷;二是各實驗學校的支持幫助下鄉(xiāng)的生活用餐,許多學校是主動承擔的。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1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基礎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得學生樹立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得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寫作更強調交際性,英語寫作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但在我們日常英語寫作教學中,學生對英語寫作的態(tài)度卻并不積極。提到寫作學生就充滿了焦慮和恐慌。傳統(tǒng)英語寫作教學往往是教師給出題目或寫作范圍,讓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一篇文章。其特點是教師強調的是語言運用的準確性,重視的是學生的寫作結果。教師和學生的主要精力主要耗費在詞匯和語法等細節(jié)上,至于學生運用英語思維的能力、篇章結構組織、分析能力和措辭用句等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被教師所忽視。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對話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閱讀教學便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至于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僅僅是通過一堂作文講座課或練習課,蜻蜓點水式的一掠而過。學生的`寫作往往是閉門造車,寫作時詞句的運用、文章的形成不會像行云流水般自然。因此,學生一寫作便有種所學不能致用的感覺。覺得用英語寫作非常困難。由此可見,學生的寫作障礙源于沒有形成運用英語思維的能力,而教師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也缺乏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以及相應的教學策略。新目標英語又缺乏這樣的閱讀文章。因此,收集各種話題廣泛,體裁多樣,表達形式活潑的閱讀文章,這為英語寫作的教與學提供了優(yōu)秀的范文材料。因此,在閱讀課教學中,教師只要能夠活用閱讀文章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同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提高其寫作水平。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對各年段寫作話題的分析確定寫作題目。
2、通過收集各種閱讀文章為學生提供各種題材的范文。
3、收集整理學生作文形成自己的文庫。
三、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1、在閱讀課教學中,教師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的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在各種活動中,學生為獲取知識或為得出結論而進行積極的探索和主動的認知體驗,因而他們能夠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現(xiàn)成的知識點,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一個交際的過程。它需要學生思考、分析、歸納和表述,因此說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運用英語思維的能力的過程,而這兩種能力正是學生英語寫作時所具備的基本能力。
2、閱讀課中的篇章分析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閱讀課教學傳統(tǒng)上教師只注重文章大意重點詞句及語篇結構的講解。講解也只單純的服務于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語法知識點的輸入。新課程所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一目標,使得閱讀課的篇章分析不但要強調語法知識點,分析語篇意義及結構,還得引導學生思考、學習閱讀材料的文體特點、寫作手法,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并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模仿,然后靈活運用。分析語篇結構有利于學生擺脫母語思維方式,學會用英語思維,有利于學生寫作中的篇章組織能力,獲得寫作技巧,從而可以克服學生在英語作文語篇水平上存在的內容重點不突出和行文缺乏連貫性兩大缺陷。
3、閱讀課教學中的討論有助于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寫作主要是指書面表達,討論用于寫作教學主要是指學生寫前的口頭表達,即口頭作文?陬^作文是書面作文的基礎,寫與說都具有相似的心理語言過程,即都需要先形成要表達的思想和信息,再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則將信息編碼,產生有意義的句子和語段。從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角度來看,通過討論和交流信息,能使學生對所寫的題材和內容產生立體思維與記憶構架,即讓學生知道該寫什么和怎樣寫作。因此,閱讀課堂的討論活動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活動要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要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符,討論問題的設計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和途徑
1、通過每個年段學生話題的調查,了解各段學生應該掌握的寫作范籌。
2、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師生相融、合作交流的良好口語氛圍。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感情,彼此平等交流。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大膽實踐—形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
3、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方法,從語言講解轉化為學了就用。
口語表達形式要逐步從教師講解轉變?yōu)橐詫W生先聽、閱讀、理解、規(guī)納語言結構再快速口頭表達、問答、會話,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尊重學生主體,實施新課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的語言教學形式,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空間。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4、從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入手,為學生寫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注意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
語言輸入再語言輸出是語言學習的步驟,因此收集、整理閱讀材料是寫好作文的必要手段和途徑。
5、構建學生自主設計寫作方案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先聽、說、讀訓練再到寫的訓練。在聽說基礎上,學生對閱讀材料綜合分析,在合作、討論中學生對各種題材的寫作方法逐漸明確,再設計寫作方案再組織語言寫作具體的文章。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改變、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使原本呆板、零碎的詞匯知識、句型知識變成生動有趣的詞在句中練,句在話中現(xiàn),話在文中見。很好的培養(yǎng)了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6、收集整理名言警句,使文章增色
要想寫出好文章,沒有好的名言警句是不行的,要培養(yǎng)學生收集名言警句的好習慣,厚積博發(fā),使文章增色。
7、整理學生范文
每次學生作文后教師要認真批改,學生再抄寫形成好的范文,裝訂成冊,傳看。時間久了積累多了就形成不同風格的文庫。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
1、第一階段:準備(XX年9月1日~XX年9月15日):宣傳發(fā)動,制定研究方案,成立課題組,對課題組人員分工,明確任務,建立研究制度。
2、第二階段:實施(XX年9月15日~XX年5月):課題組成員按計劃實施研究。從閱讀示范材料收集、不同年段學生寫作能力的不同素材和方法、學生范文的形成等幾方面由淺入深展開研究,每學期開3~4節(jié)課題研究課。做好研究資料的收集、建檔工作。并及時做好階段總結。
3、第三階段:總結(XX年5月~XX年6月)按實施方案進行總結,整理資料,總結課題完成結題鑒定。
六、課題預期的成果與表現(xiàn)形式
1、建立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基本途徑—閱讀示范材料。
2、形成不同年段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不同素材和方法。
3、形成教育論文等過程材料
七、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課題組長:
副組長:
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韓雪:(英語教師,英語寫作教學方面的研究)
姚桂華:(英語教師,英語寫作教學方面的研究)
劉惠:(英語教師,英語寫作教學方面的研究)
詹宏偉:(英語教師,英語寫作教學方面的研究)
劉嵐嵐:(英語教師,英語寫作教學方面的研究)
邱愛華:(英語教師,英語寫作教學方面的研究)
趙秀茹:(英語教師,英語寫作教學方面的研究)
八、課題研究的經費及設備條件需要
1、購買閱讀材料經費
2、隨時收集聽、說、讀、寫資料的微機。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2
一、選題的主要理由,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一)選題理由
面對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的大背景,面對信息時代的初露端倪,WTO的加入,高新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成為新世紀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主旋律。未來社會實際上是人才競爭的社會,教育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圣地,必將愈來愈顯示其重要性和緊迫性。針對當前國際國內教育現(xiàn)狀,我們要“科教興國”,就必須對教育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要改革和創(chuàng)新就必須轉變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不斷學習和理解新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實用人才。故選擇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演講實踐能力這一研究課題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語言的能力,為正式交際打下基礎。新課程標準突出語言的實踐性特征。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口語演講實踐能力具有很強的實效性,讓學生感到英語學了就能用,從而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三)本課題研究現(xiàn)狀
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演講實踐能力的研究作為單個研究點,業(yè)已引起部分英語教師的越來越多的關注,也有教師撰寫了一些研究論文,作為課題專項研究,我們課題組將以本校小學部為研究單位,立足于校本教學研究,結合本地區(qū)的學生學習實際情況,摸索出適合本校小學英語教學的口語實踐模式,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以學生為中心、全面發(fā)展學生語言學習的綜合技能的目標,為學生的終身持續(xù)性發(fā)展提供良好基礎。
(四)本課題研究的'根本內容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如何讓學生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探索新型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英語教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英語教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2.研究如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嘗試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型”的教學方式。
3.研究如何從提高學生英語素養(yǎng)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演講實踐能力,改進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
(五)預期研究成果
1、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學生英語口語實踐能力銜接研究。2、優(yōu)化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3、過程材料論文。
(六)本課題研究的步驟及時間安排,具體計劃如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
1、課題組織成員學習教育專家對培養(yǎng)小學生實踐能力的論述等,學習各學科新的課程標準,了解當前的教育形勢及要求。以明確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2、自編調查問卷,請本?蒲惺业睦蠋煂彾。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9月)
1、分別對教師、學生、家長進行調查問卷。
2、收集、整理、統(tǒng)計、分析調查數(shù)據(jù)和材料。
3、撰寫調查報告。
4、學習理論,運用理論指導課題實驗。
5、以調查分析的結果為依據(jù),研究教育對策開展課題實驗探索在學科教學中提高小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具體有效的方法。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1、撰寫教學經驗總結或論文。
2、收集、整理實驗數(shù)據(jù),撰寫實驗報告。
3、總結研究成果,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二、課題的成果形式
l、小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英語教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論文。
2、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教學經驗總結或論文
3、相關附件,如錄像、光盤、照片、實物等。
課題組人員情況及分工
三、四、五年級英語教師本課題研究的參加者,都有充分的時間保證參與課題研究的全過程,完成課題的研究
課題組組長(負責人)在本課題研究中負責組織工作,制定總體研究計劃、各階段的試驗研究方案及撰寫調查報告和結題報告。
課題組成員,在本課題研究中負責課題實驗,制定調查問卷及測試量表,撰寫各階段試驗研究報告。
課題資料的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分析處理,英語實踐能力現(xiàn)狀調查測試,教育對策的研究、實驗均由全組成員參與進行。
本課題參加者都有充分的時間保證參與課題研究的全過程,完成研究工我校擁有資料齊全的圖書室、現(xiàn)代化的校園網(wǎng)絡,
能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查找、搜集各地有關教育科研的信息及資料;還有設備齊全的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可供進行教學實踐研究;可在配置高檔的電腦室進行科研數(shù)據(jù)和資料的分析處理,為本課題提供現(xiàn)代化的科研手段。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3
題目解讀: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就是一個反復聽說操練的過程。但我們常常聽到有一些老老師抱怨句型教學的枯燥乏味,學生也學的索然無味。英語學習作為中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有重要意義,然而對教師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大的要求。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面向21世紀所做出的戰(zhàn)略選擇,但在素質教育日益深入,新課程理念不斷深化的今天,新的教學理念鼓勵教育者采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但是過分的使用多媒體教學其實并不能讓學生學的更好。根據(jù)教師現(xiàn)狀,老師很難每堂課都能根據(jù)學生情況制作出精美的,合適的課件,在教學中,我們仍然需要借助其他的教具。作為傳統(tǒng)教具的圖片以形象深動,直觀性強易于攜帶,和使用等特點,能將教師從繁難的課件制作中解放出來,教師若能把圖片很好地運用于課堂之中,那么小小的圖片也能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圖片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語言以及運用語言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整體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從選擇圖片在中學教育中的運用作為論文的研究中心,分析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形勢,進一步研究圖片的應用,并闡述圖片的功能以及其教學意義,有益于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提高教學質量。語言習慣只有通過經常不斷地重復才能獲得,學生在圖片的幫助下,能更好的學會用英語去表達,用英語將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很好地描述出來,在不知不覺中,學生自己學會了學習英語,在不知不覺中進步。
研究內容:
當今中學英語教學主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大部分中學生覺得英語學習單調,乏味,記不住知識點。因此,需要引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圖片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并且有許多英語學習者認為圖片教學具有省時并且表達生動的特點,除此之外它還能夠清楚地呈現(xiàn)事物的內部關系。
對于中學生而言,圖片教學能夠把視聽相結合,使英語教學變得簡單,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所以,圖片這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應用于英語教學,對于改善英語教學質量非常有效,
然而近些年來,對此領域的研究還涉及甚少,有些人認為圖片教學沒有可研究之處,但是結果卻恰恰相反。過去圖片一直被用來描述事物或現(xiàn)成的對話加以說明。但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中,人們越來越重視語言的交際運用。因此圖片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直觀的語言表達素材,在教學中教師加以引導,學生就可以循序漸進地講一些句子。本課題主要通過分析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形式,進而研究圖片的應用,功能極其教學意義。主要從三個方面加以闡述:圖片的運用,圖片的功能,教學意義。它們分別從圖片的特點,圖片的功效,激起學生的興趣,陶冶情操促進合作等以及圖片在英語語法,課文,詞匯,英語聽說能力中的.運用以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形成教學相長,心里相容的新型師生關系達到一種學生愛學,教師愛教的教育局面。
正所謂“教無定法”,我們在汲取他人優(yōu)秀成果的同時,應該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根據(jù)學情與上課內容,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式,利用圖片這種簡單而又便利的教學資源,達到最佳的教學成果。
研究方法:
1.文獻法
對于圖片在教學中的運用的有關文獻的進行仔細研,并從中提取精華部分加上自己的想法與認識,總結研究和應用的現(xiàn)狀、問題和趨勢,得出新的觀點。
2觀察法
積極參與初中英語課堂,觀察學生們的上課情況,表現(xiàn)以及教師的上課方式方法與行為藝術,教學策略等,從中學英語課堂所獲得的經驗來進行總結。
3調查與了解
設計問卷調查,了解本校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和部分學生不喜歡英語課的原因,并了解學生喜歡的課堂類型及對圖片教學模式的看法,為課題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資料。
4研究與深化
將初中英語7--9年級的教材進行研究,對教材的知識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并通過多種渠道探尋相關的資料,利用圖片教學更好深化教學目標。
5繼承與發(fā)揚
在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充分培養(yǎng)學生利用知識和在利用中獲得新知識的能力,繼承老一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結合先進的英語文化知識,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與能及,更好的走向世界。
6經驗總結法
在課題研究結束時,通過總結經驗,然后撰寫出相應的案例,論文等。以便在課題研究中形成有效的教學方法并得以推廣和使用。
研究思路:
任務型教學提倡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學是為了用。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不斷鉆研課本,精心組織教學,努力創(chuàng)設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而現(xiàn)今教師面臨著工作量大而課件制作又非專業(yè)的情況下,如何省時有效地創(chuàng)設情境呢?
教師可以從圖片著手,運用圖片營造繪畫氛圍,加上及個別學生的精彩表演,其他學生在榜樣的帶動下,也產生了躍躍欲試的欲望,同時也樹立自信心。從選擇圖片在中學教育中的運用作為論文的研究中心,分析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形勢,進一步研究圖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并闡述圖片的功能以及其教學意義。除此之外,通過圖片這種教學方式來進一步挖掘圖片教學的有效應運用空間與實際意義,以及各種圖片在不同的教學案例中的很好使用,將其與現(xiàn)代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整體能力,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與質量,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根據(jù)素質教育的要求,在課堂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與積極性。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4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發(fā)現(xiàn)價值,創(chuàng)造價值,實現(xiàn)價值和享用價值。而評價,就是人類發(fā)現(xiàn)價值,揭示價值的一種根本方法”.在課程研究發(fā)展史上,第一次把課程評價納入課程開發(fā)過程并使之成為課程開發(fā)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之一的,是美國著名課程學家拉爾夫?泰勒。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名著《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把課程評價問題作為課程開發(fā)的四個基本問題之一,從而使課程評價研究成為新課程研究領域的重要內容。自泰勒之后,課程評價領域從價值取向到操作模式,已經歷了幾代嬗變與演化,每次嬗變和演化都直接體現(xiàn)了整個課程領域的變化;每一次的嬗變和演化也都體現(xiàn)了人類不斷擺脫盲目被動而走向自覺能動,同時間接地折射出了時代精神的發(fā)展軌跡。
近觀歷史文化,自20世紀后半葉起,世界文化格局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呈現(xiàn)文化發(fā)展的多元化和文化相對主義的發(fā)展趨勢。世界各國藝術教育改革的焦點集中于一種具有開放、互動、多元特征的,能不斷擴展的藝術課程,而作為小學藝術教育的主干課程-美術與這一趨勢相對應,其研究方向也向這一方向聚焦。21世紀中國的藝術教育在繼承全世界藝術教育成就的同時,也必須保持本國藝術教育特色,同時建構符合中國國情的,具有新時代特色的藝術教育新格局。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把課程評價觀的轉變作為一條重要樞紐,新課程更重視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美術教育內容不斷更新,美術教育評價也面臨新的挑戰(zhàn),立足于素質教育的美術教育也更應重視對每位學生發(fā)展的可能性作出積極的評價!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
二、研究動因
要提高美術教學活動的質量,保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的落實,就離不開評價。評價不僅是個人之間交流的一種手段,而且也是群體間交流的一種必要手段。無可否認,美術教學的過程其實就是師生雙邊的交流活動,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準確反映著教師的教學水平,這種學習反饋形式-學業(yè)評價會促使教與學形成良性循環(huán)機制,從而完整地、準確地體現(xiàn)出美術教育思想。因此,如何進行作業(yè)評價成為我們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從評價標準看:美術作業(yè)的評價方式是多種多樣,在教學中,大多數(shù)老師往往采取當堂評價的方式,如學生、師生共評,教師點評等,作為美術教學一個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當堂評價美術作業(yè)難以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對作業(yè)中所蘊含的情感和心理等意識問題,更難以做到深入的恰當?shù)姆治觯荒芊悍旱攸c到為止。尤其是面對一些大班額的具體情況,僅憑有限的課堂上三五分鐘的作業(yè)評價了。所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除了在課堂上的當堂評價外,在辦公室批改學生的美術作業(yè),是大多數(shù)老師所采用的對學生美術作業(yè)評價的主要方式,這種評價方式,屬于靜態(tài)的對于學生學習實踐結果的評價,由于離開了學生本人,多少帶有一些教師的主觀意識,因此在評價時,教師如何通過學生的作業(yè)來和學生進行客觀的平等的意識上的交流,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從評價結果上看,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業(yè)的時候,往往重改不重批,有的甚至不改不批,打上一個分數(shù)就算完了,至于那個分數(shù)是怎么打的?為什么那樣打,大多數(shù)老師都沒在等級分數(shù)之外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交待,更有甚者,對一些自認為不好的作業(yè)竟一撕了之,有的甚至當著學生的面。毫無疑問,這種行為更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人以這種缺乏溝通、缺乏理解、缺乏情感因素,缺乏明確指導的作業(yè)評價方式,是對學生勞動成果和學生本人的不尊重,是與《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相違背的。
三、課題界定
就當前情況看,提到“評價”,人們大都把它與“判斷”“價值”等概念聯(lián)系起來。本課題所提出的學生作業(yè)評價,就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徑對學生學習的計劃、活動以及結果等有關問題的價值或特點作出判斷的過程。但要想把握它的準確涵義,還要結合幾個具體問題,其中包括:學習計劃、活動以及結果,即評價內容的問題;學習主體及其心理,即評價對象的問題;關于價值或特點的問題,即將涉及評價的標準;關于評價的方法、途徑問題等等,而其中的具體問題既相互關聯(lián)又互相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提出了“評語+等級學業(yè)評價體系”這一概念。
鑒于美術教學跨年級段多,我們主張應該視具體的學習任務評價,與其他的學習評價模式相互補充。事實上也是對當前學生美術學習評價領域發(fā)展趨勢作一種全面的、整體的、合理的概括和總結,同時通過實踐與研究誕生新的評價模式和方法等評價元素。
(一)理論依據(jù)
1.多元智能理論。這是美國認知教育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突出了多元化,認為人的智能結構由7種要素組成,不同組合使每人的智力結構各具特點,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
2.教學論指出:評價是構成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布魯姆曾對評價做出過精辟的論述:A評價是一種獲得和處理用以確定學生水平的教育有效性的論證方法。B評價包括了一般期末考試更多種類的證據(jù)C評價用于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倡導把評價的過程與結果作為學生繼續(xù)學習的動力源泉。
3.烏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每個孩子都有歸屬、尊重、實現(xiàn)自己的需要。兒童的這種認同感來自于各方面對他的評價。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最優(yōu)秀,如果他們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便會失望、情緒不振。
(二)研究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本課題提出和建立,也是基于四種不同的需要:學生心理的需要、家長認識的需要、學校教學的需要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我們認為:它的現(xiàn)實意義具體還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用“評語+等級”評價學生作業(yè),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學習態(tài)度和積極的學習情感。同時便于家長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子女的美術學習情況。
2.課題實踐和研究過程,能促使我校美術教師在積極參與教改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教育、科研等各種能力均得以提高。
3.在此過程中,運用“評語+等級”評價學生美術作業(yè)的實踐與研究,為教學決策提供科學、可操作性的依據(jù)。
四、國內外關于同類課題研究綜述
經查閱大量文獻等資料表明;教育界這對于“學業(yè)評價”“課程評價”等資料方面略有著述,但顯現(xiàn)出“大教育”的跡象,對于“美術學業(yè)評價體系”的研究目前還未領略。因此,關于新課程中小學美術學業(yè)評價體系的建構與研究方面的課題及論文專著在國內尚屬冷門。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和預期目標
本課題具體研究的內容和預期目標分別是:
(一)研究內容
1.構建多元化操行評語模式
操行評語是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評價本身是一種操作過程,當然不可能方法單一,需要多層次、多角度的評價體系。評價的正確性與評價方法的科學性、多元化是密切相關的。隨著評語的改革與發(fā)展,評語的功能日漸突出。因此,在科學、正確的“指揮棒”的導向和推動下,對受教育者的評價不再是以往的學期末一段簡單的生硬的定性文字,而是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
、僦饔^評價與客觀評價
所謂主觀評價也叫做自己評價。學生根據(jù)一定的評價指標體系,對自己的學習、個性特長、與人交往等各方面進行主觀的評估,完成相應的評價任務。主觀評價應當是最重要最常用的評價手段。學生的主觀自己評價是進行積極的自己反饋、自己鑒賞、自己總結、自己調整的有效手段。其次,主觀評價沒有外界壓力,是在高度自覺、積極的基礎上進行的,可以保護和激發(fā)被評價者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學生的主觀評價往往是比較深入、貼切的,但是自己評價往往受到評價者的同一性的局限,對評價的觀點、內容、標準和效果,有很強的主觀色彩,缺少客觀標準,如果主客觀差異比較大,就難免會影響評價的準確性。因此,老師在學生的自己評價基礎上應組織學生進行客觀、公正、全面的小組評價或老師綜合評價,這樣就彌補了自己評價的局限,使學生的操行評語既有自己的主觀認識,又有同學及老師的客觀評價。
、谙鄬υu價與標準評價
相對評價指在接受評價的一個群體中,按照一定的評價要求,將每個學生的情況與評價的要求相比較,來確定每個被評價學生所達到的水平,實現(xiàn)評價目的。這種評價受益面大,能全面地評估每一個學生達到的高度,并確定其在群體中的位置,同時使學生可以客觀地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激發(fā)積極向上的競爭意識。此種評價方式可根據(jù)不同年級段,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但是,該評價是有相對性,有很大的“相比較而言”的弱點。
標準評價是一種相對絕對評價,它告訴學生明確的客觀標準,例如:“你是一位美術愛好者,美術成績優(yōu)秀,懂得在美術作品中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懂得描繪自己的所見所聞!睒藴试u價使被評價者只能知道自己有沒有達到某種標準,而并不清楚自己在群體中所處的位置。
、鄱ㄐ栽u價與定量評價
定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質量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其特點在對學生學習的表象進行全面的深入細致的考察和分析,進而揭示一個學生的基本特點、對學習目標的達成度和學習效果。定性評價多用評語的形式表述,反映學生學習的質的既定性。好處是方法較簡捷,由評價者根據(jù)平時學習的直覺和理性分析予以評定,但它完全局限于評價者的教學經驗和洞察力,主觀性強,客觀依據(jù)不足。
定量評價也是對學生學習質量進行評價的方法,主要運用統(tǒng)計學原理,考察學生的學習有個量的搜集和積累。雖然操作起來較復雜,但有具體的數(shù)據(jù)作基礎,作為分析、評價依據(jù),就比較客觀,也比較科學。
④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
學生受教育的過程評價,指的是不單純依靠對學生結果的測定來進行評價,而是重視對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進展情況進行觀察記錄,來評定每個學習時期或學習步驟本身的優(yōu)缺點。如某位學生,剛開學一段時間學習很努力,且學習效果很好,但后期學習松懈,效果較差,這樣在評價時應體現(xiàn)他的這一學習的過程體現(xiàn)結果評價主要依靠學生的最終的學習效果的測定成績,這個測定結果雖然很重要,但不能作為我們評價學生的唯一依據(jù)。因為我們要考察學生好的成績是怎么得來的,同時,也要考察學生的學習過程所獲得的結果如何。在實踐中,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為了提高評價質量,使學生的操行評語是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各種情況,就必須建立科學、公正、多元的現(xiàn)代評價體系,我們必須用好評價這一杠桿,勇于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如何就學生的受教育過程和結果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解剖、收集和運用有關信息,對他們的學習效能和質量作出準確判斷和評價,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深感任重而道遠,我愿在此課題不斷探索和研究。
2.評語具體化研究
、僮プr機,點撥思路
“等級+評語”的批改方式,不僅注意學生畫面效果,而且注意了學生的構思與想象,適時點撥,以幫助他們拓寬思路,發(fā)展智能。
②善用技巧、評點問題:當學生作業(yè)中出現(xiàn)構圖、色彩、創(chuàng)造等方面的問題時,宜用評語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分析,找出不足之處并如何進行再創(chuàng)作,學生構圖不飽滿,主題不明確等問題時,他們自己往往很難發(fā)現(xiàn)。所以教師在點評時可采用:你看這樣畫是不是更好點,現(xiàn)在主題還不夠突出,你看該怎么辦?諸如此類的評語。
③啟發(fā)誘導。
學生對一個物體的理解往往是比較定性的。據(jù)此,我們也要用評語誘導他們去思考,去大膽創(chuàng)作。如:一只靴子,告訴小朋友們,他不僅僅只是穿在腳上的靴子,你可以把它往大的方向去想,把它想象成一棵樹樁,可以在上面畫一些茂盛的樹枝和葉子,也可把它想象成一個游泳池。天熱時有很多男男女女都過來游泳……除了這些,你還想到了什么,你還可用什么方法來作畫類似這樣的評語。不僅可促進學生的思路發(fā)展而且可誘導他們潛心于美術創(chuàng)作。
、艹浞掷眉顧C制,激發(fā)學生情趣、學習習慣、學習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對智力因素的發(fā)展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高漲的學習熱情、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學習情感是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根基,也是學生后繼學習的內在動力,積極開展這方面的評價,就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和主動性,小學生天性愛受表揚,老師幾句鼓勵的話語,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適時進行正面評價,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⑤適時合理評價。
3.構建課后美術作業(yè)評價研究
本課題所建立體系主要是通過建立學生檔案袋來體現(xiàn)學生的作業(yè)成績,設置美術學習檔案袋,通過評價活動做好美術學習過程中各階段的評估記錄,是美術教學過程性評價的重要有效手段:如果建立美術學習檔案袋,學生就能自然對照教學要求和教師各階段評價以及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找出自己的差距和成績,形成學生自己認識、自己教育和自己進步的能力,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有效地提高學習的質量,教師通過學生的美術學習檔案袋,了解學生對自己的表現(xiàn)活動所作的內在心理是定位和評判,便于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差異的個性,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梢哉f,美術學習檔案袋建立,促進了美術教學與評價更加緊密的結合,它全面展示了學生的學習二)預期目標
通過課題實踐和研究過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更好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學習情感,形成自信,體驗成功,為學生在美術乃至其他學科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素養(yǎng)。
六、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和條件分析
任何一項課題的提出、試驗和研究,都需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和相應的研究條件
1.成立課題組,明確分工和責任,形成課題研究脈絡,做到有組織、有保障。
2.建立課題組例會制度,總結前階段實驗工作;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高。
3.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和課題研究檔案管理制度,詳細記錄整個研究過程,保證了課題實施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
4.具有優(yōu)越的學校研究環(huán)境,學校學習氛圍濃厚,具有特定優(yōu)勢的學生群體,具有一支結構優(yōu)勢的美術師資隊伍。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
準備階段(20xx年9月-12月)
1.組建課題小組,并形成課題研究脈絡,健全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
2.收集相干資料,組織課題組成員開展理論學習,形成理論綜述。
3.制定其可行性方案。
4.提出課題申請,進行實驗前期調查、分析、撰寫《調查分析報告》。
實施階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
《階段性研究報告》報告
《中期成果展》主要展示教案、學生個案作品、以及教學和片斷案例
總結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0月)
①收集整理研究過程中的論文、報告、學生作品、教案、案例等資料。
、诩Y本課題實踐和研究的成果,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八、主要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小學美術教學的理論,更新教學觀念,尋找理論支撐,發(fā)揮理論指導作用。
2.問卷調查法:通過對一年級學生的調查,摸清我校高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基本情況、學習興趣與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
3.個案分析法:組建學習小組,定好組長,充分發(fā)揮學生小組長的作用,讓基礎好的學生帶動身邊的幾個學生共同進步。同時,對重點幫困學生個別配好學習對子,隨時記錄情況,進行個案分析。
4.經驗總結法:組織美術教師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及時分析總結。
九、研究對象
一年級段小朋友:
實驗班:一(5)、一(6)班
對照班:一(7)、一(8)班
十、課題組成員
黃雪君:總體設計規(guī)劃,理論研究和實踐評價,以一年級研究為主。
朱冬玲:理論研究、主要研究者,以一年級研究為主。
陳雪招:主要研究者,以一年級研究為主。
王宇凌:主要研究者,以一年級研究為主。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5
一、課題名稱
1、《學困生形成原因及疏導的研究》。
2、本課題研究項目于20xx年1月由延安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延市教研發(fā)【20xx】06號文件)批準立項,課題編號為:125YWX—2167。
二、課題提出的背景
所謂學困生,即學習困難的學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學習習慣不好,或由于方法不當、或由于社會、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不能適應普通學校教育下的學習生活,造成學習效果低下,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均不能達到課標的基本要求的學生。
在新的形勢下,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我校一些學生也在學習和品德方面存在著一些新的問題,對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務,這些問題同樣困擾著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需要我們探討和摸索。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通過對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疏導對策的研究,摸索出對學困生正確引導的方法,形成一套適合我班甚至我校學生健康成長的對策。有可能將其轉化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推動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創(chuàng)造新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健康的成長。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1、國家對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工作非常重視,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如《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等教育工作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
2、新一輪課改精神,也是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之一。教育部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應體現(xiàn)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環(huán)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感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边@一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以學生的自身發(fā)展為基礎,學生良好的學習和品德習慣不能形成,這一目標是不能實現(xiàn)的。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1、全面分析學困生消極參與課堂學習的原因;
2、探索提升學困生課堂參與度的有效方法;
3、讓學困生在積極的課堂參與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分享合作的成功,獲得進取的力量,發(fā)現(xiàn)學習的奧妙和樂趣。
六、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對學困生產生的原因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1、學生自身形成的原因;
2、學校教育方面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
3、家庭和社會教育方面缺失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
。ǘ⿲W困生疏導的對策:
對學困生的疏導對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1、利用正面典型的成功事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轉變;
2、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教育、自己控制克服不良習慣;
3、通過培養(yǎng)師生情感,轉化學困生思想上的認識,提高教育水平;
4、努力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其潛移默化,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七、課題研究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這是開展課題研究的重要方法,研究中,努力用科學的認知理論為指導,不斷研究,探索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所要采取的方法和途徑,同時用這些方法和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和品行的習慣,進一步驗證、豐富研究成果,形成盡可能有效轉化學困生的新模式。
2、調查法:通過發(fā)放問卷,調查表格,了解家長、教師對學困生的認識及學生的認知狀況。對所有的第一手資料進行科學的整理,認真分析找出問題所在,使對學困生的轉化研究更有針對性。
3、分析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態(tài)下依據(jù)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分析概況各項研究成果以及形成理論。
4、文獻法:搜集相關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梳理、分析,了解目前學術界就此問題的研究成果,探索對學困生疏導轉化的對策。
八、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本課題分四個研究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為課題確定與申報階段。本階段的`主要目標為完成課題的申報工作,主要工作為,分析學生現(xiàn)狀,確立研究課題并形成申報材料,完成課題研究申報工作。
第二階段(20xx年1月)為課題開題階段。本階段的主要目標為完成課題開題工作。本階段的主要工作進行文獻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收集目前學術界就此問題的研究成果,建立課題研究組,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完成開題報告,進行課題開題。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為課題研究階段。本階段的主要目標為完成課題研究工作,形成學困生存在的問題、形成的原因,尋找轉化學困生的方法與有效途徑。本階段的主要工作,實施課題研究,分析目前轉化學困生的基本方法及對策,總結提煉研究成果,并進行初步驗證,進一步完善研究成果。
第四階段(20xx年6月)為課題研究結題階段。本階段的主要目標為完成課題結題工作。主要工作為收集、整理課題研究過程中的相關材料,分析研究資料和數(shù)據(jù),形成課題研究報告,匯總課題研究成果,準備課題驗收。
九、預期成果
1、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2、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3、課題研究階段性實施方案、階段性工作總結。
4、課題研究資料匯集(調查報告、研究過程記錄等)。
5、圍繞課題研究形成的論文。
6、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十、保障措施
1、有制度保障
課題組將在學校教科室的指導下每周活動一次,定期召開課題會議,組織有關理論及科研知識的學習、開展課題研討活動。
2、有學校的高度重視
學校行政會、教科室重視對課題的研究,通過課題研究、公開課展示、座談會等形式宣傳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而且課題組定期召開研究情況匯報、交流會,以確保各階段任務順利完成。
3、有實力雄厚的科研人員
本課題組成員具有足夠的研究經驗和研究能力。從能力看,課題組成員為中學一級教師,有著深厚的學科專業(yè)知識、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和勇于課改、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的工作熱情,多次參與省、市、區(qū)、校級課題研究,這些都保證了本課題的成功實踐。
4、有充足的物質保障
學校有足夠的圖書資源,有研究所需要的網(wǎng)絡資源,也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能夠為課題組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足夠的時間、場所和各種有利條件。
5、有濃厚的教研氛圍
學校特別注重教學教研活動,始終把“科研興!弊鳛檗k學方針,教科研氛圍濃厚。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6
學校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辦學宗旨,確立了“把孩子引向幸福之路”的辦學理念和“學生成才教師成名打造名校和諧發(fā)展”的辦學目標。領導班長勵精圖治,開拓進取,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力推進課程改革,努力實踐“開放式辦學,內涵式發(fā)展”的辦學策略,努力營造一個“設施先進、管理科學、師資優(yōu)良、團結進取”的人文環(huán)境。
教育科研是學校不斷前進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學校只有走科研之路,才能有所創(chuàng)新,才能煥發(fā)更新更強的生命力!笆濉币詠,學校明確了“重科研、強管理、創(chuàng)特色”的辦學思路,努力創(chuàng)建“科研先導型學校”。學校以教育科研為動力,努力實現(xiàn)“學校工作課題化”的辦學特色。學校把各個條線的工作具體分解,選擇既有前瞻性又能解決學校實際問題的課題構建學校課題研究網(wǎng)絡,教師人人參與,形成了“教育科研大眾化、科研管理網(wǎng)絡化、科研隊伍層次化、科研活動日;⒖蒲写胧┲贫然钡慕炭蒲刑厣,對學校辦學水平和教師素質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領導高度重視,組織規(guī)范健全。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由校長直接領導,副校長分管工作,教科室主任具體負責,并形成了由教科室負責計劃、組織、協(xié)調、實施、監(jiān)督、總結,中心校、課題組負責具體落實的網(wǎng)絡化的工作組織體系。
在學校的規(guī)劃和計劃中,教科研工作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對教科研工作作出了具體的安排。學校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師培養(yǎng)的中長期規(guī)劃和教育科研的發(fā)展規(guī)劃,并形成了以“教育科研為水平線,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的學校教學與科研的大觀念。特別是學校的領導不但能為學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工作的策略和思路,能經常性的為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方面的專題講座,同時大部分課題由校領導領銜開展研究。在教科研成果的應用上,與教師的評優(yōu)、考核、聘任、晉升職稱直接掛勾,而且和期末獎勵也直接掛勾。
二、創(chuàng)設濃厚氛圍,強化科研意識。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產力”,不實現(xiàn)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就難實現(xiàn)基礎教育的高質量。教科研工作能順利開展,除了有學校領導做我們的堅強后盾外,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科研意識的增強首當其沖。學校制訂好課題后就組織教師們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進行新教材培訓,明確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增強課改標準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教科室組織教師加強對教學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的研究,并努力構建自主學習型組織。學校為教師訂閱了種類多樣的教育教學刊物,開放閱覽室,教師每周學習不少于2小時。鼓勵教師訂閱相關教育教學雜志報刊,在閱讀的同時做好相關的理論摘錄,每月完成一篇摘錄,一篇教育教學心得或教學反思。學校配備了電腦,鼓勵教師上網(wǎng)瀏覽,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動態(tài)。通過網(wǎng)絡的交流,解決自己的教科研困惑,清晰自己的教科研之路。就是這樣,學校強化科研意識,樹立人人都是教科研工作者的意識,使每位老師都積極投身于教科研研究與實踐。
二、搭建科研平臺,打造優(yōu)質隊伍。
一所學校的興旺發(fā)展,離不開一支師德高尚,教藝精湛的`教師隊伍。近幾年來,學校進一步重視教科研骨干隊伍建設,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了學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了師資培訓、校本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政策,如《關于青年教師培養(yǎng)提高的意見》《學校骨干教師培養(yǎng)計劃》《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條例》等,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培訓,同時鼓勵教師進行高一學歷進修。學校在上級教科研部門的領導下,認真開展教科研活動,組織教師理論學習小組,為學校的骨干教師提供理論學習的空間;開展幫扶結對活動,為三年以內的青年教師拜一位師傅,開展幫輔結對專題研討;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zhàn)略,即分層分批派出學校教師到全國各地聽課、參與各類學術交流活動,同時邀請市內外的名師、教育專家來校作課、講學,本學年,邀請實驗小學的各科老師來校指導;分層實施“同課異構”戰(zhàn)略青年教師每月要上一堂教科研匯報課,并隨時接受領導的“推門檢查”,一年來,學校骨干教師隊伍相對穩(wěn)定,對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發(fā)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學校已形成了一整套激勵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脫穎而出的培養(yǎng)機制。
三、以課題促科研,以科研促發(fā)展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使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向規(guī)律靠攏的過程。而課題研究能讓我們的研究有目的有方向。
目前學校有中國教育學會《生活化、活動型、探究式——小學德育課程創(chuàng)新教學實驗研究》子課題《農村小學德育生活化的實踐與研究》,國家教育部規(guī)劃子課題《小學生激勵性評價研究》,市和諧師生關系實驗課題《學習后進生轉化與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市級課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實驗與研究》、《小學生開放題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對小學生行為的評價與指導》和《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究與實踐》以上均為立項的課題。教育部子課題《小學生激勵性評價研究》及市級課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實驗與研究》已結題。其中市和諧師生關系實驗課題《學習后進生轉化與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研究》為我校主課題。
學校根據(jù)課題內容建立課題組,定期召開課題組成員會;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教科研知識;研究過程落實,各課題組每學期安排一至二次教學研討活動,每次研討有明確的目的,及時反饋。全校老師根據(jù)學校的總課題,加強“小課題”研究,制訂出相應的子課題,從各個方面進行研究。制訂好后先對自己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做到有案可據(jù),制訂好針對性的措施,并定期匯報自己的課題研究情況。教師制訂好研究計劃,通過匯報課、論文等方式體現(xiàn)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據(jù)自己課題特點,課題組成員完成“六個一”活動:每學期讀一本教學專著;每月一篇讀書筆記、一篇教育教學案例、一篇教學設計或實錄(與月評掛鉤);每期一節(jié)研討課、一篇研究論文等。
在研究理論的同時,注重實踐中不同形式的運用與交流,課堂是最好的地方。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創(chuàng)造教育因素,依據(jù)教材內容,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適當?shù)慕虒W目標是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靈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由于重視了課題研究,逐漸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力求處處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努力實施和諧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每個子課題組成員都要對組內上交流課,各子課題組在組內研究日常化的基礎上,向全校推出1節(jié)觀摩課。平時,有隨堂聽課、推門課、外出借班上課等各種形式來提高
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在每一次上完課后做到即時點評交流。上課老師還要針對性地寫出教后反思,由教學中細節(jié)問題的討論到整體教學問題的交流。教師正是有了課題研究這樣一個明確目標,因此,課前都有充分預設,課后有教學反思,讓教師在實踐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長。努力使一個課題研究得以在課堂中真正實施。
四、完善獎勵制度,推廣科研成果。
為了使教師能有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科研中去,學校制定了獎勵制度,并不斷進行修訂完善,每學期期末都對教師的教科研活動進行評比,對教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學習、課題研究、論文發(fā)表、獲獎、學術交流等)的教師,實行政策鼓勵、精神激勵、物質獎勵,進一步激發(fā)了教師的教科研熱情。近幾年來,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各級各類雜志上發(fā)表及獲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實驗與研究》和《小學生激勵性評價研究》的教學成果獎分別獲市級一等獎,其中《小學生激勵性評價研究》的教學成果獎獲省三等獎。
為認真總結宣傳與推廣學校教科研成果,學校每年舉行有一定規(guī)模的研究活動。近年來,學校成功舉辦了“全縣小學素質教育現(xiàn)場會”。
學校編印了校本教材《中華奇葩》和《寫字》。學校以教科研刊物和教育網(wǎng)站為基地,宣傳教育科研知識,傳遞教科研信息,發(fā)表教師教科研論文和教學案例,以此為依托,使學校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應用。
在教科研工作上,我們雖然做出了一些成績或者說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只能說是一種起步,一種開端。面向未來,我們將倡導全新的教育科研理念,開拓辦學新思路,多找差距,多作研究,群策群力,在市、縣教科室等部門的親切關懷下,更好地帶領全體教師認真進行教育科研,不斷做出新的成績。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7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問題?這個問題的內涵是什么?
音樂教育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過音樂課堂教學和音樂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促進身心發(fā)展。但在小學校音樂課的安排中,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音樂課大都在上午后兩節(jié)和下午的的兩節(jié)課。這一個時段,對學生來說,旺盛的精力有所消退,正是學習的低效階段。上課時,他們普遍會感到疲倦、困乏,思想不夠集中。這時上音樂課,如果不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興趣調動起來,上課將會大打折扣。因此,音樂課開始的導入就顯得非常重要,隨便應付的話會造成“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后果。
在日常的教學之余,常常會聽到身邊的音樂老師們有這樣的抱怨,比如說:“為什么音樂課上學生什么都不愿意聽呢?”,“為什么學生不愿意在音樂練習上多努力一些呢?”,甚至還有的'同仁會抱怨說:“每一次上音樂課,我都要很大一部分時間去維持紀律,課實在多沒辦法上好!钡鹊取D敲,能不能使這樣的狀況有所改變呢?首先,需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做起。而我想,音樂課開始的成功導入就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音樂的導入兩層含義:一是思維方面的導入,二是知識方面的導入。導入的成效主要取決于教師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設計,取決于導得“巧”、導得“活”和導得“實”。“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該以新課標為指導,圍繞教學大綱的要求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
二、理論依據(jù)及意義
研究的理論、實踐、政策依據(jù)。
“音樂可以很好的陶冶人的情操,體現(xiàn)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是小學素質教育中的一門基礎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音樂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陶冶他們的情操。但是要使小學生在音樂課上更好地掌握音樂技能,提高音樂素養(yǎng),我們在小學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首先就要努力挖掘學生的特點,找準切入點,精心設計,從課堂的導入就開始牢牢的吸引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導入”是音樂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個精彩的導入不僅能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課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少教學實踐證明,不管你花費多少力氣給學生解釋掌握知識的重要意義,如果教學的導入不能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那么這些解釋仍將落空。“課堂導入方法設計得是否新穎別致,是否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求知欲,在于教師自身素質和倒入語言的藝術性。選用何類導入方式比較合適、恰當,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根據(jù)新授內容去認真研究,精心構思、設計
三、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ㄖ饕^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對我校音樂課堂導入情況調查總結,找出導致音樂課堂導入形式單一、枯燥無味的原因,做好研究與解決這個問題的計劃和方法。使音樂課堂導入問題得到真正有效的解決,能充分的利用導入環(huán)節(ji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活躍起來。
2、搜集、閱讀相關文獻,完成開題報告和研究提綱。
第二階段:
閱讀有關教學案例、分析相關文獻、研讀相關的特殊教育、理論專著;
繼續(xù)搜集研究資料并加以梳理和分析,完成案例分析,論文寫作。
第三階段:
1、確定音樂課堂導入的研究目標。
依據(jù)音樂課現(xiàn)有的導入現(xiàn)狀,結合音樂課教學目標規(guī)定,制定研究目標。
2、搜集、閱讀相關文獻,尋求有效地導入方法。
對不同年齡不同年級段學生,教師在導入過程中應該依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靈活運用。
3、不斷進行教學實踐
根據(jù)不同年齡不同年級段的學生,設計課堂導入形式,并不斷地進行探索總結。
4、不斷總結、撰寫研究成果
第四階段:
對課題研究進行全面總結,整理研究資料,寫結題報告。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xiàn)
通過課題研究和實踐,使音樂課堂導入問題得到真正有效的解決,能充分的利用導入環(huán)節(ji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活躍起來。
對不同年齡不同學段的學生,教師在導入過程中都能依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靈活運用。
撰寫研究和實踐成果。
課題研究的方法:
從我校學生的情況,在研究中所選擇的科研方法主要有:
1、找出在教學中常存在的的問題。
2、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依據(jù)課題方案開展行動。
3、探索調動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導入形式。
4、分析和研究,總結經驗,形成研究成果,在教學實踐中驗證有效方法。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音樂課導入的方法很多,但選用何類導入方式比較合適、恰當,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根據(jù)新授內容(包括學生),去認真研究,嘗試同課多構,并具有技巧性的精心構思、設計。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及時的通過教學案例、研討課、參加區(qū)級送教下鄉(xiāng)展示課、參加區(qū)級教師技能大賽、教學心得、教學論文等方面來收集資料,提高課堂研究成效。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教學的導入是根據(jù)教學活動的內容而設計的。在教學實踐中,課堂的導入還需把握得更準確。比如在許許多多的教學導入方法中,對于一些對音樂課缺乏興趣的同學,或者是注意力很難集中的同學,還有一些不樂于參與音樂表現(xiàn)的同學等等,對于這些教學對象,就要找準契點,利用自身優(yōu)勢,設計他們所具有興趣的教學導入,特別給予關注和鼓勵,讓其樹立信心,使之走進多姿多彩的音樂殿堂。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8
一、問題的提出
陜西省委、X政府做出了關于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決策,提出要力爭早日把西安建成開放包容、產業(yè)高端、功能完備、宜居宜游、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大都市的宏偉目標。陜西省第十二次黨代X也提出要真正把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要求落到實處,提出到2020年西安市要建成為人口規(guī)模1000萬國際化大都市,實現(xiàn)經濟實力新跨越,在這一背景下我們不難預料未來會有更多外來人口涌入西安市。而以西安的生態(tài)承載力能否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是關系到大西安戰(zhàn)略,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qū)規(guī)劃目標能否真正實現(xiàn)的大問題。不難預料,在未來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和生態(tài)承載力問題會成為西安市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如何突破生態(tài)瓶頸,以相對脆弱的生態(tài)承載力容納既定的人口數(shù)量目標,實現(xiàn)西安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問題。
二、研究目標
在可持續(xù)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指導下,將生態(tài)足跡理論與城市人口規(guī)模有機結合起來,構建生態(tài)足跡模型,測算西安市生態(tài)承載力的強弱,分析西安市的適度人口規(guī)模并建立相應的人口——資源評估預警機制,為西安市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參考意見,為政府決策提供理論依據(jù),這是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三、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在運用生態(tài)足跡理論研究區(qū)域適度人口規(guī)模這一領域,目前國內學者分別研究了南京市、杭州市、貴州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適度人口規(guī)模,而對作為西部重要省會城市的西安尚未有人用這一理論研究其生態(tài)承載力范圍內的適度人口規(guī)模,評價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程度。本課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填補這一理論空白。
2.實踐意義:在西部大開發(fā)和構建關中——天水經濟區(qū),這一背景下我們不難預料未來會有更多外來人口涌入作為絲綢之路重要城市的西安市。而以西安的生態(tài)承載力能否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是關系到大西安戰(zhàn)略,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qū)規(guī)劃目標能否真正實現(xiàn)的大問題。在可持續(xù)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指導下,探討其生態(tài)承載力的強弱,分析西安市的適度人口規(guī)模并建立相應的評估預警機制,以實現(xiàn)西安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研究框架
1.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
2.西安市概況
3.西安市2013年生態(tài)足跡和生態(tài)承載力計算
4.西安市2013年可持續(xù)發(fā)展狀況和生態(tài)安全分析
五、研究內容
1.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
。1)生態(tài)足跡理論概述
生態(tài)足跡分析理論是由加拿大生態(tài)經濟學家William于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通過度量人類對自然生物物理量的需求和自然所能實際提供的生物物理量之間的`差距,來衡量一個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程度的較為通行的方法。這些年來,由于這一理論具有較為科學、完善的理論基礎和精簡統(tǒng)一的指標體系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大量應用。
生態(tài)足跡理論的具體運用則是通過建立生態(tài)足跡模型來實現(xiàn)的。即:用生態(tài)足跡的大小來代表人類對自然生物物理量的需求,用生態(tài)承載力的大小來代表人類對生物物理量的供給,將生態(tài)足跡和生態(tài)承載力進行比較,就能判斷一個國家或區(qū)域的生產消費活動是否處于當?shù)厣鷳B(tài)系統(tǒng)承載力范圍內。當區(qū)域的生態(tài)承載力大于生態(tài)足跡時,稱為生態(tài)盈余,則該地區(qū)人類生產消費活動處于生態(tài)承載力范圍之內,生態(tài)環(huán)境處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狀態(tài)。反之,生態(tài)承載力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稱為生態(tài)赤字,該地區(qū)人類生產消費活動超出了生態(tài)承載力的范圍,說明區(qū)域發(fā)展在空間或時間上是不可持續(xù)的。
(2)生態(tài)足跡指標的計算:
生態(tài)足跡(生態(tài)資源需求)為:
EF=N×ef=N×∑rjAi=N∑(ci/pi)
式中EF為區(qū)域總生態(tài)足跡(公頃);N為人口數(shù);ef為人均生態(tài)足跡(公頃/人);rj為均衡因子,i為消費項目的類型;Ai為第i種消費項目折算的人均占有的生物生產面積(人均生態(tài)足跡);Pi為生物生產土地生產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世界)平均產量(公斤/公頃),ci為i種消費品的人均年消費量。
生態(tài)承載力(生態(tài)資源供給)為:
EC=N×(ec)=N×aj×rj×yj
式中,EC為區(qū)域總生態(tài)承載力(公頃);ec為人均生態(tài)資源供給(公頃/人);N為人口數(shù);aj為人均生物生產面積;rj為均衡因子;yj為產量因子。
如果ef>ec,即出現(xiàn)生態(tài)盈余,如果ef<ec即出現(xiàn)生態(tài)赤字。
2.西安市概況
。1)自然概況西安市古稱長安,是陜西省省會,位于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依秦嶺。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面
積1066平方公里。全市轄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灞橋、閻良、臨潼、長安9個市轄區(qū)及周至、藍田、戶縣、高陵4個縣。西安市平原地區(qū)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干濕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風小、多霧、少雨雪;春季溫暖、干燥、多風、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風;秋季涼爽,氣溫速降,秋淋明顯。年平均氣溫13.0℃~13.7℃,西安境內地層發(fā)育復雜,構造類型多樣,為各種礦產資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已發(fā)現(xiàn)的礦產資源共47種,其中金屬礦產21種,非金屬礦產22種,能源礦產2種,其他礦產2種。大部分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分布在南部秦嶺山區(qū)。
(2)社會概況
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是中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區(qū)域的結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華北和華東各地市的必經之路。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橋頭堡,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是全國干線公路網(wǎng)中最大的節(jié)點城市之一。西安市基礎設施優(yōu)厚,交通條件發(fā)達,通訊便利,經濟發(fā)展迅速,截止2013年底西安市戶籍人口數(shù)806.93萬人,人均GDP56988元。
3.西安市2013年生態(tài)足跡和生態(tài)承載力計算
運用生態(tài)足跡的計算模型,依據(jù)2014年西安統(tǒng)計年鑒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對西安市2013年的本地生態(tài)足跡進行計算,分別建立2013年西安市生態(tài)足跡計算中生物資源賬戶和化石能源賬戶(表1、表2),再根據(jù)均衡因子、產量因子,按生態(tài)生產性面積類型進行匯總,求出人均本地生態(tài)足跡和本地生態(tài)承載力(表3)。其中世界平均生產力選用WWF組織1999年的數(shù)據(jù)。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由于牧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水域面積最新數(shù)據(jù)難以獲得,而且考慮到這些數(shù)據(jù)近年來沒有太大變化,因此生態(tài)承載力數(shù)據(jù)采用《2011-2020年西安市土地整治規(guī)劃》中2010年統(tǒng)計值。生態(tài)足跡的供給反映了西安市的生態(tài)承載能力,即資源的有效供給。按世界環(huán)境與發(fā)展委員會(WCED)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的建議,應留出12%的生物生產性土地面積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因此在計算江蘇省生態(tài)足跡的供給時扣除了這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19
一、主要進展
根據(jù)課題研究計劃和實施步驟,課題組在程志堅的領導下,逐步開展利用網(wǎng)絡及其資源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
1、前期研究工作準備充分
為了獲得第一手研究資料,本課題組成員積極思考,為深入了解中學生使用網(wǎng)絡的情況,進一步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于2006年6月做了一份相關的調查報告,對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江陰市青陽中學、贛榆縣金橋雙語學校等三所學校(涵蓋了蘇南、蘇北,包括了城市和農村)的近千名學生和百余名家長、教師進行了上網(wǎng)心理、上網(wǎng)習慣調查,并與部分同學對話交流。該次調查采取問卷調查與綜合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蘇南和蘇北學生差異、農村和城市學生差異、學生和家長、學生和老師、網(wǎng)絡資源、網(wǎng)絡傳播、道德標準等方面入手,對利用網(wǎng)絡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并進行了綜合分析和系統(tǒng)研究,調查結果比較可信。
2、學校校園網(wǎng)絡環(huán)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為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學校領導進一步改善學校軟硬件環(huán)境。目前,高速校園寬帶網(wǎng)運行正常,校園網(wǎng)站重新更新,后臺由動態(tài)數(shù)據(jù)庫支撐,使學校每一臺計算機在校園的每個位置都能連上因特網(wǎng),學校的每一口教室安裝投影儀、電視機、展示臺。設置校園網(wǎng)文化平臺,不斷豐富校園網(wǎng)內容。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其范疇包括課堂教學和課余活動,內容包括教育信息、課改動態(tài)、視頻答疑、網(wǎng)絡文化、網(wǎng)上聊天、上網(wǎng)咨詢、在線討論和網(wǎng)上家教等。當前,我校正逐步利用現(xiàn)有條件開展以上活動,確保了多數(shù)學生能享受到優(yōu)質的網(wǎng)絡教育。我們以網(wǎng)絡技術為載體,指導一些學生設計并建立了自己的網(wǎng)站和網(wǎng)頁。豐富了網(wǎng)頁上有關學校的新聞信息、圖片展覽等內容,我們還積極倡導各班創(chuàng)辦本班的網(wǎng)絡專頁,使那些專注于網(wǎng)上聊天、打網(wǎng)絡游戲的學生將精力投入到本班網(wǎng)頁的制作之中。
3、課題組成員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課題開展至今,已經取得了相應的階段性成果。在研究的過程中,課題組通過交流、討論和總結經驗,形成了相當數(shù)量的相關論文:《利用網(wǎng)絡資源促進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程志堅,《名校》20xx年第五期)、《利用搜狐校友錄優(yōu)化班級管理的實踐和感悟》(戴艷《連云港電教》)、《網(wǎng)絡背景下未成年人德育的策略研究》(王曉青,蘇州大學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校園網(wǎng)的補充無線局域網(wǎng)》(陳偉《中小學電腦報》)、《利用網(wǎng)絡資源激活備課組功能》(張政《中學物理》、《不可忽視的教育》(姚志紅《班集體研究》)等12篇,通過相關的刊物,在更廣大的教育范疇內,交流經驗,進一步提高研究效應。
4、網(wǎng)絡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減小,正面影響增強。學生正確利用網(wǎng)絡的效率提高了
按照研究計劃和步驟,20xx年4月20xx年xx月,主要工作是研發(fā)網(wǎng)絡資源,創(chuàng)建網(wǎng)絡平臺,扭轉互聯(lián)網(wǎng)對未成年人成長的消極影響。一方面,借助網(wǎng)絡,挖掘拓展德育信息資源,開展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的主題教育,探索青少年學生主體教育的新模式。另一方面,設置校園網(wǎng)文化平臺,不斷豐富校園內容,遵循不同年齡青少年的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積極開展一些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網(wǎng)絡道德的活動;精心策劃健康有益的學生網(wǎng)上活動,開辟學生進行有益學習的網(wǎng)絡新時空,通過網(wǎng)絡活動推動學生網(wǎng)絡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在研究中,通過開展新海高級中學綠色網(wǎng)絡系列相關活動,如:微機老師開展講座、培訓內容的創(chuàng)作和編輯,開展我與網(wǎng)絡征文活動,開展拒絕暴力游戲,拒進營業(yè)性網(wǎng)吧宣誓和簽名活動,開展家庭網(wǎng)絡培訓工作等活動,使學生逐步改變上網(wǎng)習慣,端正態(tài)度,正確有效使用網(wǎng)絡及其資源。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和社區(qū)工作者指導作用,因勢利導,幫助未成年人樹立健康的上網(wǎng)意識,培養(yǎng)健康的網(wǎng)上人格,提高正確分辨、判斷和選擇信息的能力;不斷優(yōu)化網(wǎng)絡德育隊伍,聘請精通網(wǎng)絡技術和心理輔導的老師擔任網(wǎng)絡輔導員,通過情感在線、網(wǎng)上聊天等形式,幫助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提升學生社會實踐的內涵。
5、家、校、社會的立體網(wǎng)絡新環(huán)境初顯規(guī)模
研究活動中,學校通過電視班會、家長會,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學生和家長積極宣傳校園網(wǎng)絡新天地與社會上經營性網(wǎng)吧的區(qū)別,轉變部分老師和家長對網(wǎng)絡的偏見和看法,以形成共識和合力,共同引導學生走進網(wǎng)絡世界。通過摸情況、定制度、抓管理、拓資源等一系列做法,初步形成校園網(wǎng)絡天地的綠色運作框架。還在重要時間段派出學校老師、社區(qū)監(jiān)督員協(xié)助有關部門,共同加強學校周邊地區(qū)網(wǎng)絡文化環(huán)境的凈化工作。同時,學校配合公安、文化、教育等單位共同提出一系列導向性的措施,建立對社會上經營性網(wǎng)吧管理的快速反應機制。這為進一步在社區(qū)、家庭和學校中引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wǎng)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6、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20xx年xx月至20xx年6月,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建設青少年的網(wǎng)站,并以此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占領網(wǎng)上思想教育的陣地。在學校網(wǎng)站主頁上先開辟了德育天地板塊,在此基礎上,加快學校的德育網(wǎng)站建設步伐,通過學校相關德育教師在德育天地與德育網(wǎng)站中,與學生真誠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積極昂揚向上的學習氛圍更加濃郁,上營業(yè)性網(wǎng)吧的人數(shù)明顯減少。
二、存在問題
1、學校的網(wǎng)站建設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在德育教育方面,缺少相應的專業(yè)人才,德育網(wǎng)站建設還不夠完善。今后將加大此方面的.建設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建設其他硬件設施,保證該項研究能更好地完成。
2、學生在校期間利用網(wǎng)絡資源時間有限,不能充分利用好網(wǎng)絡資源,需進一步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時間,合理利用網(wǎng)絡資源。
3、學生的網(wǎng)絡語言發(fā)展迅速,變化多端,已經成為學生生活語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合理規(guī)范學生的網(wǎng)絡語言,在前期的研究計劃中不夠突出,今后將進一步加強此方面的研究。
4、學生節(jié)假日上網(wǎng)監(jiān)管還缺乏有效的途徑,應重在引導,后一階段的研究應尋找更加有效的引導方法和途徑。
三、重要變更
由于工作關系和學校機構變更等原因,課題組成員又進行了新調整,名單如下:蔣捍、張靜、孫運利、錢寧、王曉青、趙開奇、蔣鋒、朱曼雯、張長松、管開兵、楊成峰、孫琦、張政、王永泳、張玲、王新霞、武興華、祁若華、楊紹崇。課題組在20xx至20xx年初共召開了8次課題研討會,總結和交流研究成果,并商討和確立下一步的課題研究方向及方法。課題負責人程志堅就如何落實研究計劃作總體相關部署。
四、下一步計劃
。1)20xx年7月至20xx年5月開展青少年網(wǎng)絡道德教育,構建規(guī)范的網(wǎng)絡倫理。加強青少年組織建設,消解虛擬組織對現(xiàn)實組織的沖擊。進一步積極尋找引導學生健康上網(wǎng)的有效途徑。由課題組全體成員參加。
。2)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創(chuàng)新德育模式,形成德育新特點,注重學生網(wǎng)絡語言的研究。由學校學生部協(xié)助研究。
。3)20xx年1月至20xx年7月努力構建家、校、社會的立體網(wǎng)絡新環(huán)境,邀請社區(qū)同志參與研究,吸納部分家長委員會成員參與研究。
五、可預期成果
。1)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模式,使學校的德育教育與現(xiàn)代化進程接軌。
。2)凈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形成完善的校園德育網(wǎng)站。
。3)積極引導學生健康上網(wǎng),純潔網(wǎng)絡語言,規(guī)范學生網(wǎng)絡行為。
。4)形成相當數(shù)量和質量的研究論文,通過交流和討論吸引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參與到改項研究中來。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20
我校在信息技術建設和教育科研上有著一定的基礎,尤其在“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實踐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效。自從承擔本課題以來,課題組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認真學習、更新觀念、提高理論水平;立足課堂、堅持研究、提升教學質量;強化管理、總結經驗、擴大研究成果。學校對該課題研究予以高度重視,把該課題研究作為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措施;作為加快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構筑科研優(yōu)勢的途徑;加強了課題組管理,為課題組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研究條件,提供必需的研究保障,使該課題研究達到預期的目標。
本課題于20xx年6月向濟寧市教科室申請立項,并制定了研究方案,20xx年7月舉行了開題會并開始研究,現(xiàn)將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課題的提出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構建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并不斷完善教學目標,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互動、交往的教學過程,形成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的教學方式,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指導和幫助學生掌握數(shù)學學習的方法,訓練學生正確運用數(shù)學工具去思維、去創(chuàng)新的習慣,以培養(yǎng)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和個人生存需要的人才。
本課題中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就是要有創(chuàng)意、要出新,克服原來教學方式的弊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實踐的場所;把注入式教學改變?yōu)閱l(fā)式教學,使數(shù)學教學真正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好祖國語言,發(fā)展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人文精神。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世界繼新技術革命以后,又掀起了一場以加速社會信息化為宗旨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浪潮。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態(tài)勢滲透于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們原有的社會空間和觀念。人們越來越感受到對原有知識的不滿和對新思想、新理論的渴望,教育作為人類獲取知識的手段怎樣才能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縱觀我校實施新課程實踐,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成績,但是,教師在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中缺乏經驗,更缺乏廣義上的信息技術環(huán)境的信息互動交流的理念與策略。在教學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仍然是目前有待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本課題組擬展開《運用信息技術營造數(shù)學教學情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這一課題的研究,試圖能更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培養(yǎng)教師教學藝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增強教育的魅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實踐意義:課題的實施能夠有效地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建設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改善農村小學的教育環(huán)境,能夠彌補因師資、環(huán)境等
問題帶來的城鄉(xiāng)教育的不均衡,讓農村孩子接受優(yōu)質教育,推動素質教育和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
理論價值:課題研究所總結出的研究成果,可以豐富優(yōu)質教育理論,為廣大農村小學應用信息技術實施優(yōu)質教育提供可借鑒的經驗,為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優(yōu)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應用提供有利的.指導。
三、研究條件
1、領導和教師教育觀念新,教師初步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能。
2、我校教科研起步較早,已具備一批課題研究骨干。每年教師中有十多篇論文發(fā)表或獲省市級乃至全國獎。本課題組成員是一批具有相當業(yè)務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其中課題組負責人馬樹興老師是我校校長,市優(yōu)質課執(zhí)教者。他本人曾多次參加過市級、省級研究課題,是研究經驗豐富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有十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勵。魚臺電視臺曾多次報道我校的教育成果。此外,本課組的劉金花同志所撰寫的《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一文,曾被中央教育科所評為二等獎。還有本課題組成員甄恩波曾組織過多個縣級實驗題。并且已有多篇電教論文獲市、縣論文的各種獎項。
3、我校有一整套較為完善的教學設施。如:高標準學生機房每天為學生開放;教師多媒體制作室可以方便教師隨時進行課件設計、制作、網(wǎng)上下載資料。
4、領導十分重視教科研,校級領導專人分管,學校設立教科室,每年學校有一定的資金投入用于課題研究工作和電化教學。
四、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jù)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以及和諧教育思想,以抓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為切入點,促進我鎮(zhèn)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普及與深化,促進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和教學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及農村小學遠程教育工程的應用效益,使農村小學的優(yōu)質教育得到協(xié)調發(fā)展。
2、理論依據(jù)
。1)學生的自身發(fā)展理論: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多元認知能力,強化自己意識,逐步主動、自覺地按照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協(xié)同發(fā)展自己的知、情、意、行,并嘗試實現(xiàn)自己價值。
。2)新課程理論: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讓農村孩子受到優(yōu)質教育。
五、研究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
2、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自覺運用信息技術滲透教育,增強教育的魅力。
3、促進教師改變教學行為、徹底改變灌輸式教學方法,全新營造新教學氛圍。
4、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增強教育的魅力、發(fā)展學生能力。
六、研究對象
選取我校二至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設班級對比。
七、研究內容
1、運用信息技術,探究具有新、奇、趣的“互動”式導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性學習興趣。
2、運用信息技術,探究具有豐富教學情景的“互動”式的課堂教學推進策略,培養(yǎng)學生主動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
4、運用趣味游戲學生積極參與的互動式課堂學習策略。
5、運用信息技術,探究具有充滿人性化的“互動”式的學習評價策略,促進學生主動進行自己評價。
八、組織實施
。ㄒ唬、加強組織管理、強化研究意識
1、組建研究小組、形成研究網(wǎng)絡。
課題申報以后,我們就積極組建實驗隊伍,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由馬樹興擔任課題組長,負責研究計劃的制定,過程的管理,研究質量的考核;劉金花、甄恩波等中青年骨干教師任實驗班老師,負責落實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活動,提供研究信息,總結研究經驗;教科室主任為課題組指導老師,對課題組開展實驗,給予理論與實踐的指導,提供有效的保障。
2、確立實驗班級、明確研究內容。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篇21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古詩詞作文優(yōu)秀歷史文化的載體,在現(xiàn)行各類小學語文教材中均占相當?shù)谋壤。古詩詞教學對小學生的文化熏陶是無可替代的。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一直存在許多困惑和盲點;對古詩詞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定位不明確;對古詩詞教學在各學段所要達到的目標不夠明確;各學段的教學方法沒有明顯的區(qū)分。這些因素導致古詩詞教學目標不統(tǒng)一,教學方法單一。
我們認為,古詩詞教學方法各學段的目標應該有所不同,那么,各學段的教學方法也應有所區(qū)別。另外,即使同一學段,古詩類別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應雷同。根據(jù)這種情況,我們將小學古詩詞教學方法作為我們的研究課題,力求通過學習和實踐,總結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學方法。
二、理論依據(jù)及意義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指出,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小學古詩詞教學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古典文化的熏陶,還要促進他們的語言的發(fā)展,以及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們在教法研究上要本著實用、高效、發(fā)展的原則,一切從學生出發(fā),使我們的古詩詞教學課堂充滿語文味,方法簡便,效果明顯,學生從文化上得到浸潤,能力上得到提高,達到能借助工具書自學古詩詞的程度。
我們提倡高效的語文課堂。這一方面依賴于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還要輔之于高效率的教學方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小學古詩詞教法研究有其現(xiàn)實作用,課題的設置體現(xiàn)了教師成長的幾個步驟:學習-反思-行動-總結。
三、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我們課題的研究分三個步驟進行:一、學習文獻。我們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選取相關的資料組織系統(tǒng)學習.我們學習了《名師課堂實錄詩詞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刊載的有關古詩詞教法的文章、名家古詩詞教學課堂實錄,還學習了《語文會刊》中相關文章。在學習的基礎上,召開座談會,交流學習心得,二、教學實踐。為了將學習與行動結合起來,我們組織了教研專題研討課(四節(jié)),執(zhí)教研討課的幾名同志在教法上均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課后,全組同志進行了評課、辯課,對某些教學環(huán)節(jié)作了補充。三、總結反思。通過學習實踐,我們總結了十幾套小學古詩詞教學方法,探討出兩套高效的教學方法。
我們采用的研究方法為文獻資料法和行動研究法。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我們通過學習發(fā)現(xiàn),所有的古詩詞教法均含有讀、背、議、悟、品、拓展等這些環(huán)節(jié),根據(jù)不同的詩,這些環(huán)節(jié)的先后順序會做適當?shù)恼{整。詩,首先要學生準確的'朗讀出來。古人對朗讀非重視,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就說明讀對寫的影響巨大。學生對詩的讀要由淺入深,要得音、得韻、得畫、得味,要讓他們愛讀。李重華《貞一齋詩說》認為,“詩要三要:發(fā)竅于音,征色于象,運神于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古詩教學也離不開議、悟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議、悟,學生才能解詩情,識詩境。語文教學的另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要學生學會表達。從古詩中學表達,積淀文學素養(yǎng),對學生是非常必要的。欣賞詩意表達的意境,學習詩人表達的方法,就需要學生去品味。教詩不能拘泥于一首詩,而要和相關的詩結合起來,與時代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觀教育。以上這些環(huán)節(jié)根據(jù)不同的詩,可以有十幾種組合:
四步教學法
1、讀——議——悟——背
2、激趣-品讀-探究-升華
3、背—讀—悟—議
4、背—議—悟—品
5、讀—品—解—悟
6、讀—品---悟---拓
三步教學法
1、破題、介紹作者---品詩情---誦讀
2、自主朗讀—自學質疑---自由誦讀
3、熟讀---理解---背誦
五步教學法
1、讀—議—唱—舞---拓展
2、讀—議—品—背—拓展
這是我們通過學習總結的十一套古詩詞教學方法。另外,我們通過教學實踐摸索出兩套小學古詩詞教法:
1.抓文眼,品詩意,展外延,促背誦
這套方法主要是通過仔細研讀詩詞,抓住關鍵詞,圍繞關鍵詞品讀詩意,進而拓展詩意外延,達到當堂背誦的程度。這套教法適合于中、高年級,效果很理想。
2.破詩題,解詩意,畫詩境,演詩情,背詩句
本套教法從詩題入手,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理解詩意,教師適時點撥。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用簡筆畫畫出詩意圖,也可在講解的同時,教師輔之于簡筆畫。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然后,可以編排課本劇,讓學生演詩情。最后,督促學生當堂背誦詩句。這套教法適合低年級教學。因為低年級所選文本均比較淺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要動靜結合,富有情趣,所以,教法應靈活多變,才會吸引學生。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還需要緊湊,要有藝術化。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要設計成啟、承、轉、合的韻律結構。這方面還要進一步改進,使整個教學過程跌宕起伏,富于節(jié)奏。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3-05
課題開題報告課題研究的目標06-25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范例模板03-26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精選14篇)03-11
中學小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2-10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的撰寫要求03-11
音樂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2-11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格式及要求12-11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5篇11-15
中專的小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格式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