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校心理咨詢中阻抗解除技術的應用
論文摘要:心理咨詢中的阻抗,就是來訪者對心理咨詢過程中自我暴露與自我變化的抵抗,表現為對某種情緒的回避,或對某種痛苦經歷的否認等。本文分析了來訪大學生產生阻抗的原因和阻抗的表現形式,以及阻抗解除技術的實踐應用。
論文關鍵詞:心理咨詢;阻抗;心理咨詢師;來訪者
在心理咨詢中,來訪者對于心理咨詢過程中自我暴露與自我變化的抵抗稱之為阻抗。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等心理學流派都對阻抗作了詳細的描述和分析。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阻抗都是影響心理咨詢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是心理咨詢過程中的一種伴生現象,咨詢師只有加以準確的認識和有效的解除,才能順利達到預期的心理咨詢效果。如果對咨詢過程中出現的阻抗現象不予理會或處理不當,整個心理咨詢的進展和效果都會受到影響。本文著重分析了來訪大學生產生阻抗的原因和阻抗的表現形式,以及阻抗解除技術的實踐應用。
一、阻抗產生的原因
心理咨詢專家卡瓦納認為來訪者產生阻抗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成長必然帶來某種痛苦,二是行為的失調是機能性的,三是來訪者可能帶有某種反抗心理咨詢的動機。
在高校的心理咨詢中,咨詢的目標就是引導來訪學生用新的、有效的行為取代舊的、失調的行為,他們在咨詢的過程中都會發(fā)生某些變化,但不管變化的大小、程度如何,舊的行為的結束和新的行為的開始都會帶來痛苦,大學生有的對成長帶來的痛苦沒有心理準備而產生阻抗,這時候,有的學生可能會選擇放棄改變,堅持舊的行為模式。而有些學生的心理問題源自于對家人和他人的過多依賴,習慣于聽從他人的安排、建議和忠告,而他自己雖然也認識到需要轉變成一個獨立的人,但當要真正脫離他人走向獨立的時候,又感到異常的緊張和焦慮。
有些學生的阻抗來自于失調的行為。例如一位患神經衰弱的大二學生,在咨詢時總是不停地強調自己如何的痛苦而回避根源性的問題。產生阻抗是因為他一旦癥狀消失,他就必需面對學習上激烈的競爭,為了逃避競爭,他不惜以“患病”作為代價。
有的學生來咨詢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改變自己或解決問題,而是為了向咨詢師證明他的價值和與眾不同,或者他是對的,別人應該受到批評和懲罰。這些學生,有些并無發(fā)自內心的求助動機,而有些則不是自愿求助。而有的求助并不是為了改變自己、解決問題,而是為了反駁咨詢師,獲得某種的滿足。
二、心理阻抗的表現形式
心理阻抗在心理咨詢中表現為一種內隱或外顯的對抗行為,大學生心理咨詢常見的阻抗包括:來訪者遲到、失約,對一些重要的事件、信息無法回憶、敘述,咨詢過程中沉默、多話、心不在焉或入睡;不愿意談論與情感有關的事情;對刺激性問題公開抗爭,產生防御性情緒反應,或在咨詢的過程中突然產生“咨詢沒什么用”的感覺;或者反過來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析咨詢師上;或者是長時間的沉默,想不出要說什么;或找諸多理由來證實自己的現狀,放棄咨詢等等。
隱性的阻抗則表現為在咨詢過程中不合作,包括:故意打岔和有意、無意頂撞咨詢師,對咨詢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在咨詢過程中表現很消極,經常曲解咨詢師的意見并堅持自己的主張,不按要求完成家庭作業(yè),故意表現出一些與咨詢相違背的行為,企圖延長或改變咨詢目標的達成等等。
從大學里的心理咨詢實踐中看到,阻抗涉及行為的、情緒的、語言和非語言等形式,從咨詢初期、中期和咨詢后期都會出現,有的阻抗是明顯可見的,而有些阻抗則是隱匿的。但無論哪一種形式的阻抗,它們都是來訪者的自我保護,以及對自身痛苦經歷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防御。
三、阻抗的解除技術
在高校的心理咨詢中,有些學生的阻抗是有意識的,有些是無意識的,咨詢師不需要過分強調阻抗,把來訪學生當成競爭對手,而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幫助學生認清阻抗,尋找阻抗的來源,克服阻抗。
。ㄒ唬┣擅钐幚碜稍冎械某聊
在心理咨詢中,來訪學生因為某些原因,突然中止正在進行的談話內容而沉默下來,這種現象在心理咨詢中經常出現。如何有效地處理和運用沉默,對整個咨詢的進行和咨詢效果有著密切的聯系。面對學生的沉默,咨詢師切忌慌張、手中無措,在慌亂中把問題推向學生,或把話題引向無關要緊的主題上,而是要仔細觀察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和表情變化,冷靜分析沉默的原因,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心理咨詢中的沉默現象可能是咨詢過程的一種危機,也可能是一種契機。如果來訪者是因為接收到某些重要的信息,內心正在思考而出現沉默,此時的沉默并不是阻抗,咨詢師可以觀察學生的非言語行為的變化,等待學生領悟;如果學生已經完全沉溺在自己的思考中,或者正在考慮是否愿意將痛苦的經歷坦誠說出,或者層層思考過往的瑣碎經驗,努力從雜亂中理出頭緒來,咨詢師應當沉著,等待他反映重點問題。
。ǘ╈`活處理咨詢中的多話
與沉默相反,在咨詢中有些學生的話語特別多,而且離題太遠,不但浪費了寶貴的咨詢時間,也干擾了咨詢的順利進行。有的學生擔心咨詢師發(fā)問,害怕由此帶來的壓力而有意無意地用其他話題打岔或轉移注意,掩飾內心的不安和緊張,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咨詢師要反思自己的語言有沒有給對方造成壓力,如果沒有,則可以直接把問題挑出來,幫忙學生面對問題,或者側面提醒他是否感覺緊張和不安。
而有些學生的多話,則是內心有強烈的情緒需要宣泄,或有強烈的感受需要傾訴,此時,咨詢師應該表現出足夠的尊重、熱情、耐心和理解,認真傾聽,讓來訪者感到溫暖,不要粗暴地打斷他們的敘述,適當的時候,可以給予一定的引導,幫助學生調整情緒狀態(tài),變得心平氣和。
當面對表演型的學生眉飛色舞、聲情并茂地夸大描述所講的內容,但他并不為自己所講述的內容苦惱時,這一類學生的多話只是想引起咨詢師的注意;或者所講述的內容很少涉及自己,即使涉及自己也是夸獎自己的特長,卻無人賞識或得不到重用時,咨詢師可以表現出一定的耐心和理解,但應及時鑒別診斷他是否屬于癔癥人格。
。ㄈ┯行幚硪蕾囆睦
造成學生產生依賴的原因包括:學生把咨詢師當成解決問題的專家,遇到任何問題都希望直接由咨詢師解決;學生對咨詢師產生移情,把咨詢師當成自己的重要他人,自己完全不思考,一有問題就找咨詢師要解決辦法;把咨詢師的心理輔導室當作避難所。當學生對咨詢或咨詢師出現依賴時,咨詢師要有清醒的覺知,多讓學生獨立思考,還要減少咨詢的時間和咨詢的次數,向學生說明不能代替他選擇的原因,信任并鼓勵來學生自我成長。
容易產生依賴的學生大多有依賴型人格特點,他們缺乏足夠的自信,對自己的能力評價比較低,總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果在咨詢過程中咨詢師的共情太多而解釋不夠,學生就很容易因為移情而產生依賴。因此在咨詢中出現依賴現象的時候,咨詢師要反思自己,有沒有“被依賴”、“被需要”的情結。
。ㄋ模┥髦靥幚硪魄楝F象
移情是指來訪學生把對父母或過去生活中某個重要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轉移到咨詢師的身上,并相應地作出反應的過程。移情發(fā)生時,咨詢師成了學生某種情緒體驗的替代對象。一般情況下,學生對咨詢師的移情是在潛意識中發(fā)生的,即使他們在語言或行動上已經將正面或負面的情緒爆發(fā)出來,但他們并不知道自己正在發(fā)生移情。
來訪者對咨詢師產生移情是咨詢過程中很普遍的現象,當移情產生后,咨詢師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分辨出屬于哪一類移情,進而與學生進行潛意識的交流,挖掘移情背后的原因,通過交流,把學生潛意識的移情呈現在意識層面之中,引導他進行自我探索,對潛意識層面的移情進行修正,變不利為有利,使心理咨詢得以繼續(xù)、有效地進行,如果不能有效處理,則中止咨詢關系,進行轉介。
阻抗大量地存在于高校心理咨詢中,它既是阻礙咨詢順利進展的因素,也是咨詢突破的關鍵,咨詢師要善于從各種角度做出實事求是的分析,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只有當學生愿意接受改變,才能真正消除阻抗。
上一頁 [1] [2]
【高校心理咨詢中阻抗解除技術的應用】相關文章:
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05-30
論析計算機技術在高校管理中的應用01-15
建筑能耗實時采集技術在某高校節(jié)能監(jiān)管系統(tǒng)中的應用03-04
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02-22
軟件技術中插件技術的應用論文03-17
關于班級博客在高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12-0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