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培養(yǎng)
幼兒的交往能力在幼兒園教育中占主要地位,能主動與他人、與同伴交往,并持友好態(tài)度,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首要條件。以下是yjbys小編為您搜集整理的淺析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培養(yǎng)論文,歡迎閱讀借鑒。
摘要: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培養(yǎng)的,孩子正是在與各種不同的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待人處事的態(tài)度,獲得社交技能,發(fā)展社會性行為。幼兒園是幼兒集體生活的地方,作為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為幼兒創(chuàng)設交往的環(huán)境。本文從教學活動、主題創(chuàng)設、情感體驗、評價活動等方面入手,積極引導幼兒與人交往,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關鍵詞:幼兒 社會性 交往能力
交往是人與人之間情感溝通的橋梁,是人與人之間思想傳遞的紐帶,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幼兒的發(fā)展是在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xiàn)的,幼兒的社會交往對幼兒個性、情感情緒、認知等方面的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兒實現(xiàn)社會化的必要條件。
幼兒的交往能力在幼兒園教育中占主要地位,能主動與他人、與同伴交往,并持友好態(tài)度,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首要條件,也是學會做人的重要基礎,F(xiàn)在的幼兒普遍地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他人、適應能力差、缺乏責任心和合作意識等問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幼兒過多地觀看電視、玩電腦,減少了與同伴的交往,喪失了較多社會交往和社會適應的機會。因此,在群體當中,幼兒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并具有攻擊與打架等行為。由此可見,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方面,我們主要進行了以下的研究和嘗試。
一、從教學活動入手,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
(一)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學會交往的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故事、兒歌、談話等手段,向幼兒介紹有關社會交往的知識,教給幼兒交往的方法,指導幼兒進行交往,使幼兒建立社會交往的意識和情感,形成積極的交往態(tài)度,學習交往的策略,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基礎。如:為了培養(yǎng)幼兒團結友愛、合作交往的品質,我們進行了以“我們大家一起玩”為主題的晨間談話活動。另外,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還經(jīng)常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體育活動時,膽小的丁丁很想加入到傳球游戲中去,可不知怎樣參加,就呆呆地站在一旁看著,這時我走過去告訴他:“丁丁,你是最棒的孩子,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和你一起玩,我們也去玩,你可以問問小朋友愿不愿意,好嗎?”丁丁高興地點點頭。在我的帶動下,丁丁想出了新的傳球方法,小朋友們也和他愉快地開始了新的游戲。這種活動方式,讓孩子感受通過合作獲得的快樂,體驗合作的成功感,同時也增進了同伴之間的了解,加強了友誼,掌握了交往的技巧。
(二)通過游戲活動,培養(yǎng)幼兒交往的興趣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yǎng)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tài)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在集體活動中,游戲是幼兒交往的最佳途徑,我們充分利用各種游戲活動,增加幼兒之間的交往機會和時間,培養(yǎng)幼兒主動交往的意識和能力。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他們主動自愿的一種活動。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家”是他們主要的生活場所和最熟悉的地方,也是幼兒認為最安全的地方。為此,我們開設了 “娃娃家”,讓幼兒模仿“家”中的角色。隨著幼兒知識經(jīng)驗的增多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兒自選活動的內容逐漸增多,涉及的范圍也逐漸擴大。如“超市”、“電影院”、“醫(yī)院”、“銀行”等都成為幼兒游戲的內容。在游戲活動中,教師適時添加游戲材料,設置游戲障礙,使游戲的內容更加豐富,不斷擴大交往范圍。如“娃娃家”,開始由“家”內的“爸爸”、“媽媽”、“孩子”三人之間的交往,發(fā)展到“家”中來客人,到“家”與“家”(鄰居)之間的交往,到帶 “孩子”出去進行社會交往(如買東西、去醫(yī)院看病)等,幼兒在交往中學會了合作、學會了解決沖突的方法和友好行為,由此可見,游戲是幼兒學會交往的最佳活動之一。
(三)通過日常生活活動的隨機教育,鍛煉幼兒的交往能力
教育家陳鶴琴認為:需要鼓勵和提高孩子與人交往的勇氣和興趣。生活活動中發(fā)生的社會交往是大量的、真實的、自然的。如洗手、喝水是否按順序進行;當同伴遇到困難時是否主動用動作、語言去幫助他,幼兒在這些與他人的交往中,表現(xiàn)出自身所具有的特點。教師要善于觀察,及時運用隨機教育和個別教育,對幼兒進行正面的鼓勵和引導。教師要為每個幼兒創(chuàng)造、提供交往的機會,如請膽小的幼兒到別的班級借東西、輪流當值日生等。在生活活動中,教師同時要重視培養(yǎng)分享、助人、謙讓等友好行為和講禮貌、誠實、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等文明行為習慣,這對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從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入手,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一)通過主題討論,增進幼兒間的交流
《體驗•探究•交往》這一教材是以每月一個主題的形式開展活動的,主題活動內容貼近幼兒實際,幼兒特別感興趣。因此,我們將幼兒平時交往中零星的、瑣碎的、不顯眼的小事用社會化發(fā)展與教育這跟主線串聯(lián)起來。如:中班主題活動“花花朵朵”,通過“花的顏色”、“花的種類”、“花的形狀”等一系列活動,教師與幼兒一起探究花的奧秘。幼兒對這樣的活動很感興趣,他們會為了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興趣進行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幼兒在討論中,有的說:“我在花園里看到過許多五顏六色的花,”有的說:“我在山上看見過紅的花,”還有的說:“我還看見過像雞冠一樣的花。”……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便自然而然地學會了主動交往,增進了幼兒間的交流。
(二)通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
在開展“花花朵朵”的主題活動中,教師會和幼兒一起討論創(chuàng)設有關的物質環(huán)境,使他們在共同的創(chuàng)設交往中交流思想,會積極地動腦筋想辦法,幼兒間就自然地有了合作與交往。如:環(huán)境怎樣布置,幼兒帶來的花盆應放在什么位置,圖書角應該擺放什么內容的書,在制作“花”的區(qū)域中應該擺放哪些制作材料,在“插花”區(qū)域中應該放哪些花等,幼兒都會考慮。他們會充分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積極動手共同布置好環(huán)境。在制作、參與的過程中幼兒的交往就很自然的展開了。
(三)通過主題環(huán)境,提供語言交往的機會
主題活動為幼兒提供了互相交往的機會,我們要利用這一機會,充分地發(fā)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在開展主題活動的同時,教師可提出啟發(fā)性問題,讓幼兒展開討論,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花花朵朵”主題活動中,幼兒會積極地將了解到的花的種類講給同伴聽,在別的幼兒羨慕的眼神中得到滿足,這是一種積極的交往,很多孩子還會把有關花的圖片、照片、圖書帶到幼兒園來給同伴欣賞。孩子們會看著圖片中的各種花忍不住說:“你看,這是迎春花,我在幼兒園里看見過的。”“我也看見過,天天照片上的花是月季花,我家里也有的。”“瞧,照片上的瑤瑤在摸什么花呀!”“它叫蝴蝶花,很漂亮的,對不對?”孩子們仔細地觀察著,在共同的話題中把語言交往表現(xiàn)得很自然,交往即在其中。
三、從情感體驗入手,提高幼兒交往能力
讓幼兒學會與人愉快地交往,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幼兒學會觀察、體驗、理解別人的情緒情感。孩子的情感認識是直觀的,他們與人交往順利與否,從對方的情緒上就可以體會到。那么,如何讓幼兒學會觀察、體驗、理解別人的要求呢?
(一)表情識別
讓幼兒根據(jù)不同的臉譜表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識別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培養(yǎng)幼兒對各種情感的認知表達能力和辨別他人情緒狀態(tài)的能力。如:“拼臉譜”,目的是幫助幼兒認識幾種基本情感并培養(yǎng)他們敏銳地意識到他人情感的能力,重點理解概念“快樂”、“悲傷”、“生氣”、“害怕”和“厭惡”。在認識表情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各種游戲,讓幼兒學會看對方的情緒。如:在“做鬼臉”游戲中,教師請部分幼兒做一些自己喜歡的表情,請其他幼兒猜一猜他們做的是什么樣的表情。因此,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自然而然地學會了識別表情。
(二)移情訓練
移情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交往及與群體和諧相處的能力有一定特殊意義。移情要求幼兒去觀察對方的情緒情感,繼而產(chǎn)生共鳴,從而激發(fā)和促進幼兒良好的社會行為發(fā)展,并能抑制攻擊性行為。讓幼兒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產(chǎn)生情緒共鳴,這對于幼兒來說十分重要。當然,幼兒做到這一點很難,因此,在學會識別對方表情的基礎上,主要通過故事活動為幼兒提供移情的線索,形象地呈現(xiàn)感情信息,使幼兒產(chǎn)生積極正確的內心體驗和親社會行為。
(三)共享感受
通過玩玩具,加強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幼兒已形成的情感體驗。如:每周五是分享日,我們組織幼兒帶一些自己喜歡的玩具到幼兒園和同伴一起玩,共同分享玩具帶來的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的非常開心,浩浩說:“我?guī)砹艘惠v大火車,我們一起把它接起來好嗎?”“好的,我也有一輛小汽車,把它放在你的火車上,我們一起把它運到北京去吧!”小宇高興地回答。剛開始,也會有很多幼兒把自己的玩具緊緊地抓在手上不肯放,不愿意給其他同伴玩,但是,他們看見別的小朋友都在一起高興地互換玩具玩的時候,自己也會不知不覺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
四、從評價活動入手,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
(一)幼兒自評
通過一系列的交往活動,幼兒在交往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為了更好的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我利用談話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與同伴是如何交往的,這就是自評。如 “怎樣和同伴合作玩”、“別人想玩你的玩具時應該怎么辦”、“你想玩別人的玩具時該怎么說”等話題,讓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交流各種交往方法,體驗交往的樂趣。
(二)幼兒互評
在互評這一活動中,可以樹立起幼兒的自信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交往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幼兒特別膽小和害羞,從不主動與人交往,也不愿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針對這些幼兒,我們利用互評活動,讓每個幼兒給自己、同伴“找優(yōu)點”,使每位幼兒在交往中建立起足夠的自信心。如:樂樂小朋友是一個非常害羞、膽小的小女孩,整天默默無聲,也不會和小朋友玩。通過“找優(yōu)點”的活動,我和全班小幼兒給她找了一大堆的優(yōu)點:比如愛學習、守紀律、對小朋友很友好等等,樂樂的小臉樂開了花,她沒想到老師和小朋友這么喜歡她。這時,我請她為小朋友唱首歌,她爽快地答應,并用從未有過的響亮的聲音唱了起來……從這以后,樂樂變得自信、開朗、愛和小朋友說笑了,也變得勇敢、大方了,能主動地和小朋友交往了。
(三)教師評價
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技能、合作行為,教師必須對幼兒的交往技能掌握程度和合作性行為發(fā)展程度有清晰的了解,及時糾正和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發(fā)現(xiàn)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給予指導幫助。在幼兒進行合作交往活動時,教師應在旁邊巡回觀察,當幼兒表現(xiàn)出良好的交往技能和合作行為時,教師應適時地給予強化,使幼兒的良好行為得到保持。教師可運用撫摸、擁抱、獎勵等形式,對幼兒進行關注和表揚。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學會關注同伴出現(xiàn)的良好行為,教會幼兒進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表揚。
總之,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起來的,孩子正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待人處事應有的態(tài)度,幫助幼兒獲得社交技能,是為了促進其社會性行為的發(fā)展。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交多少個朋友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讓他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樂于與人交往,這對他才是終身受益的。
參考文獻:
[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 .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 張文新著.兒童社會性發(fā)展[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3] 王芳,劉少英.幼兒同伴關系發(fā)展特點及交往能力培養(yǎng)[J]. 幼兒教育.2011(07)
【淺析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培養(yǎng)】相關文章:
角色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11-18
淺析主動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12-07
基于社會性發(fā)展的幼兒交往障礙研究03-29
淺析化學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06-07
淺析文秘人才就業(yè)能力分析及培養(yǎng)途徑論文11-2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