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通用11篇)
成語故事一般是出自真實的歷史故事,或者是來自一些具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現代成語故事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 1
中國成語故事1:割肚牽腸
蜀后主劉禪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蠻王孟獲聯(lián)合金環(huán)三洞兵馬反叛,建寧三郡也歸附了孟獲,永昌危急。
為了平息后方叛亂,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首先用離間之計平息了建寧三郡叛亂,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將之法破了三洞人馬。最后誘敵設伏,在錦帶山活捉了孟獲。諸葛亮讓戰(zhàn)俘們吃飽飯,然后全部釋放,說:“你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都靠在門上等著你們呢;如果聽說戰(zhàn)敗了,一定會割肚牽腸,眼中流血。你們都回去吧!敝T葛亮又問孟獲:“你今天被捉,心服嗎?”孟獲說:“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計,怎么會服!你放我回去,讓我整頓軍馬,來決一死戰(zhàn);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敝T葛亮就把他放了。
“割肚牽腸”形容非常牽掛,很不放心。
中國成語故事2:河清海晏
天竺國下郡的白米四錢一石,麻油八厘一斤,可是三位王子借孫悟空三人的兵器去打造時卻被人偷了。八戒說:“定是這伙鐵匠偷的!快拿出來!略遲了些兒,就都打死!”鐵匠們說:“我們連日辛苦,夜間睡著,到天明起來,就不見了。而且我們是凡人,怎么拿得動?希望爺爺饒命!”國王說:“這城里軍民匠作,也很懂得法度,一定不敢欺心,希望神師再思!毙姓叩溃骸安挥迷偎迹膊豁氋囪F匠。我只問殿下:你這城池四面,可有什么山林妖怪?”王子道:“城外北,有一座豹頭山,山中有一虎口洞。有人說洞內有仙,有人說有妖。我們不知到底是什么!薄瓕O悟空三人經過苦戰(zhàn),收降了九頭獅子精,奪回了兵器。
國王大開素宴答謝唐僧一行,又將獅子肉分與百姓瞻仰。王子說:“感謝神僧施展法力,掃蕩了妖邪,除了后患,現在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河清海晏”指黃河水清了,大海平靜了,比喻天下太平。
中國成語故事3:刮目相看
呂蒙是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武藝高強,戰(zhàn)功卓著,可是不愛讀書。起初,吳主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身當居要職,要多讀些書!眳蚊烧f軍務繁忙沒有時間,孫權說:“我難道是要你精通經史而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嗎?只是要你讀點書,增長一點見識,開闊一些視野。你說軍務繁忙,難道比我還忙嗎?我常常抽時間讀書,感到收獲很大!眳蚊捎谑情_始利用空余時間讀書。
后來魯肅要到陸口,路過呂蒙的轄區(qū)時,他覺得呂蒙是個大老粗,不想去見他。有人勸他說:“呂將軍已經今非昔比了,應該去看看他!庇谑撬麃硪妳蚊。大家喝酒喝得高興時,呂蒙問他:“現在將軍重任在身,要與關羽為鄰了,要怎么防備他呢?”魯肅說:“還沒想過,到時候再說吧!眳蚊烧f:“現在吳蜀雖然結成了聯(lián)盟,但關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準備呢?”于是給魯肅籌劃了五條計策。
他非常驚奇,說:“你如今的才干謀略,已不再是過去吳下的阿蒙了!”呂蒙說:“對于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后,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認識事物。
中國成語故事4:回天之力
張玄素任景州錄事參軍時,唐太宗召見張玄素,詢問張玄素為政之道。張玄素說:“隋煬帝喜歡專斷大小事務,不信任大臣,以一個人智慧來決斷天下的事,最終走向了滅亡!陛下要是能夠謹慎選擇大臣,觀察和考核他們的政績而加以賞罰,何必憂慮國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觀察到隋末戰(zhàn)亂不止,其實真正想奪取天下的不過就那十幾個人,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數都是為了保衛(wèi)自己的家鄉(xiāng),等待著歸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為什么作亂,只是人君不會安撫而已!”太宗就擢升他為侍御史。
貞觀四年,唐太宗要重修洛陽宮乾陽殿。張玄素說:“我曾經見過隋朝修宮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兩千人拉一根大木,鐵做的車轂走不了幾里就壞了,需要幾百人抬著備用的車轂跟著,一天走不上三十里地。從前阿房宮修成了,秦朝就滅亡了;章華宮修成了,楚國也衰敗了;乾陽殿完工了,隋朝也解體了,F在我們國力不及隋朝,百姓剛剛遭受戰(zhàn)亂──我恐怕陛下的過錯比隋煬帝還大!碧谡f:“你說我還不如隋煬帝了嗎?”就停修了。
魏征知道了,說:“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嚴重局勢的力量。
中國成語故事5: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東魏大將軍高洋逼迫東魏孝靜帝退位,建立了北齊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靜帝和他的三個兒子。有一年出現了日食,高洋擔心自己的皇位不保,問一個親信:“王莽奪了劉家的天下,為什么后來劉秀又能把天下奪回去?”那親信說:“陛下,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沒有把劉氏家族斬盡殺絕。”高洋馬上又開了殺戒:把東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殺光,連嬰兒也無一幸免。
消息傳來,東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們趕緊聚集起來商量對策。有個名叫元景安的縣令說:眼下要保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準許他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堅決反對,他說:“怎么能用拋棄本宗、投靠他姓的辦法來保命呢?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寧死也不改姓。”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比喻寧愿為氣節(jié)犧牲。
中國成語故事6:背水一戰(zhàn)
韓信是楚漢戰(zhàn)爭中的軍事奇才。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他率一萬新招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攻打項羽的附屬國趙國。趙王和大將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占據了太行山以東的咽喉要地井陘口,準備迎戰(zhàn)。井陘口以西,有一條長約百里的狹道,兩邊是山,道路狹窄,是他的必經之地。趙軍謀士李左車獻計:正面死守不戰(zhàn),派兵繞到后面切斷韓信的糧道,把韓信困死在井陘狹道中。陳余不聽,說:“韓信只有幾千人,千里襲遠,如果我們避而不擊,豈不讓諸侯看笑話?”
韓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領漢軍進入井陘狹道,在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營來。半夜,他派兩千輕騎,每人帶一面漢軍旗幟,從小道迂回到趙軍大營的后方埋伏,韓信告誡說:“交戰(zhàn)時,趙軍見我軍敗逃,一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軍,你們火速沖進趙軍的營壘,拔掉趙軍的旗幟,豎起漢軍的紅旗!逼溆酀h軍吃了些簡單干糧后,馬上向井陘口進發(fā)。到了井陘口,大隊渡過撓蔓水,背水列下陣勢,高處的趙軍遠遠見了,都笑話韓信。
天亮后,韓信設置起大將的旗幟和儀仗,率眾開出井陘口。陳余率輕騎精銳蜂擁而出,要生擒他。他假裝拋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地。陳余下令趙軍全營出擊,直逼漢軍陣地。漢軍因無路可退,個個奮勇爭先。雙方廝殺半日,趙軍無法獲勝。這時趙軍想要退回營壘,卻發(fā)現自己大營里全是漢軍旗幟,隊伍立時大亂。韓信趁勢反擊,趙軍大敗,陳余戰(zhàn)死,趙王被俘。
戰(zhàn)后,有人問:“兵法上說,要背山、面水列陣,這次我們背水而戰(zhàn),居然打勝了,這是為什么呢?”他說:“兵法上不是也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
“背水一戰(zhàn)”比喻處于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zhàn)。
中國成語故事7:負荊請罪
戰(zhàn)國時代,強大的秦國常常欺負趙國。在代表趙國出使秦國中,藺相如智勇雙全,把和氏璧安全帶回趙國,在澠池大會上又保全了趙國的榮譽,被拜為上卿,地位躍居大將軍廉頗之上。
廉頗很不服氣,說:“我為趙國立了多少汗馬功勞,才有今天。藺相如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倒爬到我頭上來了。哼!見到藺相如,我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睘楸苊夂土H見面,藺相如就稱病不上朝。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門,遠遠的瞧見廉頗的車馬迎面過來,趕快退到小巷子里,讓廉頗的車馬先過去。藺相如的門客們覺得藺相如膽小怕事,請求離去。藺相如勸阻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跟秦王比,哪一個厲害些?”門客們說:“當然是秦王厲害些!碧A相如說:“對呀!秦王我都不怕,我怎么會怕廉將軍呢?秦國不敢來侵犯趙國,就是因為我們趙國文臣武將團結一心。如果我們兩人不和,秦國就有機可乘了!绷H知道了,赤著膀子,背著荊條,來到藺相如的家里請罪,他說:“我是個粗人,見識少,氣量窄。哪兒知道您竟如此容忍我,請您處罰我吧!
“負荊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中國成語故事8:防微杜漸
漢和帝即位后,竇太后專權,竇憲兄弟把持了國家的軍政大權,朝政混亂不堪。竇氏家族仗勢橫行鄉(xiāng)里,魚肉百姓,人們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發(fā)生日食。司馬丁鴻上書漢和帝說:“太陽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代表臣子的。日食現象象征君王的權力被臣子侵奪,陛下千萬要小心。在歷史上,日蝕出現過三十六次,國君被臣子殺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為臣子的權力太大了!”“日蝕的出現,是上天在警告我們,我們應該引起重視啊。穿透巖石的水,開始時都是涓涓細流,參天的大樹,也是由剛發(fā)芽的小樹長成的。人們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禍患。如果陛下能親自處理朝政,從小地方著手,在禍患剛露頭的時候防止它,這樣國家就能夠長治久安了!
“防微杜漸”在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fā)展。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 2
鐵杵磨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崩掀牌盘痤^,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xù)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 3
自相矛盾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夸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這——”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fā)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呆了半天,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最后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客有鬻矛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彼麅捎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比藨唬骸耙杂柚,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義“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盾”,古代用來保護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后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觸。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 4
黔驢技窮
過去貴州(黔)這個地方沒有驢。有個多事的人運來了一頭驢,運來后卻沒有什么用處,就把驢放到山腳下。
一只老虎看見了驢,以為這個軀體高大的家伙一定很厲害,就躲在樹林里偷偷觀察著,后來又悄悄走出來,小心翼翼地接近驢,不知道驢子的底細。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驢叫的聲音很特別,很恐怖。大虎大吃一驚,遠遠躲開,以為驢要咬自己了,非?謶帧H欢,老虎反復觀察以后,覺得驢并沒有什么特殊本領,而且越來越熟悉驢的叫聲了。
老虎開始走到驢的前后,轉來轉去,還不敢上去攻擊驢。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驢,越來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斷冒犯它。驢非常惱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盤算著:“你的.本事也不過如此罷了!”于是老虎騰撲過去,大吼一聲,咬斷了驢的脖子,把驢給吃掉了。
這個故事說明,驢子看上去軀體高大,好像很厲害;聲音洪亮,好像有本事。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驢子的本領不過如此。不值得畏懼。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 5
對牛彈琴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的音樂家,名字叫公明儀。他對音樂有極深的造詣(yì),善于彈琴。他的琴聲優(yōu)美動聽,人們聽到如此美妙的琴聲之后往往如醉如癡。
有一年的春天,他帶著琴來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風將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讓他心情非常舒暢。他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不遠處有一頭大公牛正在吃草。他興致勃發(fā),突發(fā)奇想要為這頭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撥動琴弦,對著這頭公牛彈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雖然公明儀彈奏的曲子非常悅耳動聽,但是那頭吃草的牛兒卻根本不理會那高雅的曲調,仍然低著頭繼續(xù)吃草。因為公牛雖然能聽到琴弦發(fā)出的`聲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儀見美妙的琴聲并不能打動這頭不懂音樂的牛,非常無奈。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公明儀撫動琴弦,彈出一段段奇怪雜亂的聲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蠅聲,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犢(dú)發(fā)出的叫聲。這時候這頭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搖搖尾巴,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后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或對外行人說內行話,白白浪費時間;現在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 6
分道揚鑣
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元齊為朝廷立下了大功,被封為河間公。他有一個兒子,名叫元志。元志精明能干,很有文才,被任命為洛陽令。
有一年,北魏孝文帝采納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將都城由山西平城遷到河南洛陽。按照當時的封建禮節(jié),官職低的元志應該給官職高的李彪讓路,但元志生性倔強,不肯避讓。他們兩人爭執(zhí)不下,只好一起前往皇宮去請孝文帝裁決。李彪說:“御史中尉是皇上的重臣,作為官職比我低的洛陽令,元志不應該搶道。”元志說:“我是洛陽這個地方的.行政長官,凡是住在洛陽的人,不管是誰,統(tǒng)統(tǒng)編在我的戶籍本中,御史中尉也在我的管理范圍之內,我為什么要給李彪讓路呢?”
孝文帝見自己手下的兩個大臣發(fā)生爭執(zhí),而且各有各的道理,便和稀泥說:“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道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币馑际钦f,洛陽是我國的都城,你們雙方各有職責,那么就把路分開作為兩部分,你們各自驅車在一邊走。從今以后,誰也不要搶占誰的道路。
元志和李彪從皇宮出來以后,馬上用標尺量路畫線,每人各走半邊,也就相安無事了。
后來,人們用“分道揚鑣”作為成語,比喻志趣、目標各不相同,所以各走各的路,互相不干涉。鑣,口;揚鑣,舉鞭驅馬前進的意思。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 7
朝三暮四
宋朝有一個人在他家養(yǎng)了一大批的猴子,大家都叫他狙公。狙公懂得猴子的心理,猴子也了解他的話,因此,他更加的疼愛這些能通人語的小動物,經常縮減家中的口糧,來滿足猴子的食欲。
有一年,村子里鬧了饑荒,狙公不得不縮減猴子的食糧,但他怕猴子們不高興,就先和猴子們商量,他說:“從明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果子,晚上再給你們四顆,好嗎?”猴子們聽說他們的食糧減少,都咧嘴露牙的站了起來,表現出非常生氣的樣子。
狙公看了,馬上就改口說:“這樣好了,我每天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夠吃了吧!”猴子們聽說早上己經從三顆變成了四顆,以為食糧已經增加了,都高興的.一起趴在地上,不再鬧了。以后的人就從這則的寓言說,狙公所說的話,加以引申,凡是見到有人反復不定,剛才說過的話不算數;或是做事的時候常變更,剛決定的事情,不一會兒又改變了,我們就說他是“朝三暮四”。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 8
塞翁失馬
在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住在長城一帶的老人。這位老人叫塞翁,他養(yǎng)了許多馬,一天馬群里忽然有一匹馬走失了。鄰居們聽到塞翁的馬丟了之后,都來安慰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應該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就笑著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是很大,沒準還會帶來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里覺得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過了沒幾天,丟的馬不僅自動回家,還帶回一匹駿馬。
鄰居聽說塞翁的馬自己回來了,非常佩服他的預見,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老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到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么福氣,也許惹出什么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tài)。心里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fā)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游,心中得意洋洋。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么,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编従觽冇X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么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基本上都戰(zhàn)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 9
江郎才盡
南北朝的時候,河南考城這個地方出了一個文學家,名叫江淹。
江淹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江淹讀書十分用功,在年輕的時候就能寫得一手好詩文,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文學家,人們稱他為江郎。
不久他就受到了朝廷的重用,當上了大官,然而生活條件的優(yōu)越,使江淹不愿再去刻苦讀書,他也越來越脫離下層人民的生活。因此到晚年的'時候,文章不但沒有寫得更好,而且越來越退步,對此人們有很多傳說。
有的說,有一次江淹外出乘船,在禪林寺旁邊的河里,夜里睡覺的時候,夢見一個自稱是張景陽的人,向他討回過去借的一匹綢緞,江淹便從懷里拿出自己身上剩下的幾尺綢緞還給了他,從此江淹的文章水平就大不如前了。
也有人說,有一天江淹在涼亭里睡覺,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叫郭璞的人對他說,我有一支五色筆放在你那里已經很多年了,現在應該是還給我的時候了。江淹摸了摸懷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筆來,于是他就把筆還給了郭璞,從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寫不出美妙的文章了。
因此人們都說,江郎的才華已經用盡了。人們于是就把這個故事概括為江郎才盡。
后來人們就用江郎才盡這個成語來比喻某人的才思減退或者本領用完的意思。
江是指的江淹,郎是古代人對男子的美稱,才是才思、才情,盡是指的空、完的意思。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 10
唇亡齒寒
春秋時候,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想找借口派兵去消滅虢(guó)國。但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yú)國,討伐虢國務必經過虞國。“怎樣才能順利透過虞國呢?”晉獻公問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說:“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只要我們送他美玉和寶馬,他會答應借道的。”晉獻公一聽有點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公的心思,就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難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但是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里罷了!睍x獻公聽后,便采納了荀息的計策。
虞國國君見到這兩份珍貴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時,當時就滿口答應下來。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后,趕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能夠互相幫忙,萬一虢國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俗話說:‘唇亡齒寒’,沒有嘴唇,牙齒也保不住阿!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庇莨f:“人家晉國是大國,此刻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宮之奇連聲嘆氣,明白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于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果然,晉國 軍隊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隨后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滅了虞國。
成語“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 11
安然無羔
公元前266年,趙國國君趙惠文王去世,他的兒子太子丹接位為趙孝成王。由于孝成王還年輕,國家大事由他的母親趙威后負責處理。趙威后是一個比較賢明而有見識的中年婦女。她剛剛主持國事的時候,秦國加劇了對趙國的進攻。趙國危急,向齊國求救,齊國要趙威后把她的小兒子長安君送到齊國作人質,然后再出兵。趙威后舍不得小兒子離開,但是聽了大臣觸龍的意見,還是把長安君送到齊國。齊國出兵幫助趙國打退了秦軍。
有一次,齊王派使者帶著信到趙國問候趙威后。威后還沒有拆信就問使者!褒R國的收成不壞吧?老百姓平安嗎?齊王身體健康嗎?”
齊國使者聽了心里很不興奮,說:“我受齊王派遣來問候您,現在你不先問齊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低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后面嗎?”
威后微微一笑,說:“不是的。假如沒有收成,怎么會有百姓?假如沒有百姓,怎么會有君主?難道問候時可以舍棄根本而只問枝節(jié)嗎?”
齊國使者聽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這則“無恙”的典故,后來演化出成語,“安然無恙”。它的意思是:平安無事,沒有遭受損害或發(fā)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災禍。
【中國現代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中國成語故事05-23
中國成語故事【經典】09-21
中國經典成語故事03-10
中國成語故事11-08
中國經典的成語故事02-22
中國經典成語故事12-23
現代中國的偉人的事跡11-11
中國現代名言12-09
中國經典歷史成語故事04-08
中國經典歷史成語故事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