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場》讀后感
《生死場》描寫的是“九一八”事變前后東北鄉(xiāng)村的生活。《生死場》是一部浸透著“悲涼”的小說,這種悲涼來自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社會現(xiàn)實的災難性和艱巨性,更來自于人們對現(xiàn)實的沉重的心里反應。在黃土地里,貧苦無靠的農(nóng)民身受地主階級的殘酷壓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藍天,臉朝黃土,辛勤操勞,累彎了腰,累跛了腿,還是得不到溫飽,受著饑餓和疾病的煎熬,在這種牛馬不如的生活中,連生下來的孩子也是畸形的。
“九一八”事變后,宣稱“王道”的日本軍隊的鐵蹄,踏進了這個小小的村莊。受著地主階級殘酷壓榨的廣大農(nóng)民身上,又直接地壓上了一座帝國主義的大山。親人被槍殺了,他們的鄰人被擄走了,連雞都搶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婦多起來了。就是這些受苦受難的農(nóng)民,他們白天看著宣稱“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組織起來。多災多難的王婆倔強地站起來了,她在窗外給秘密團體站崗放哨。趙三成了義勇軍的秘密宣傳員,白天黑夜地走門串戶。
東村的一個寡婦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義勇軍去了。就連那個膽小怕事、一輩子守著一只心愛的山羊過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別了老山羊,跟著頭領參加了義勇軍。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愴的氣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戰(zhàn)到底的決心。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蕭紅在心靈的一隅,用生命貼近現(xiàn)實,以先覺者的.悲涼筆觸抒寫人生苦難命運,展示人生的荒涼感。
《生死場》用了散文化的結構章法,書中寫了季節(jié)的更換,年代的輪回,但時間的自然流轉卻沒有提供為情節(jié)發(fā)展所需的因果關系,因而,那里的生活只是一個個各自相對獨立的場景之間的空間組合。第一章“麥場”主要寫二里半找羊,第二章“菜圃”寫金枝與成業(yè)的戀愛,第三章“荒山”寫月英的死和“鐮刀會”。整個小說沒有組織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它采用的是一種散點空間單元,并通過時間轉換的節(jié)奏把其連綴了起來。這種看似無組織的組織,無結構的結構,正是中國散文美學形散而神聚的精髓之所在。
魯迅和胡風分別為《生死場》的第一版寫了序言和后記。
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jīng)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魯迅
我們才能夠真切地看見了被搶去的土地上的被討伐的人民,用了心的激動更緊地和他們擁合。--胡風
更多精彩讀后感推薦:
史記讀后感200字
朝花夕拾讀后感5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
孫正義的頭腦讀后感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
【《生死場》讀后感】相關文章:
《生死場》1500字讀后感03-31
生死場讀書筆記09-09
看透生死更易長壽06-05
生死電網(wǎng)拓展項目11-26
拓展項目:生死電網(wǎng)11-22
拓展項目生死電網(wǎng)06-29
拓展項目生死電網(wǎng)08-07
關于生死的至理名言02-07
PPT陳述是生死之考驗11-26
拓展訓練項目生死電網(wǎng)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