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圖騰》讀后感 推薦度:
- 狼圖騰讀后感 推薦度:
- 《狼圖騰》讀后感400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集合]讀《狼圖騰》有感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 讀《狼圖騰》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狼圖騰》有感1
蒙古、草原、狼,光是這幾個詞,就足以令人感到背后發(fā)涼、心驚膽戰(zhàn)。但這本書——《狼圖騰》,讓我認識了不一樣的狼。
我喜歡讀《狼圖騰》,并不是喜歡體驗狼在圍獵時的刺激感,也并不是喜歡回味狼母在尋找被掏走的狼崽的急切感,而是向往狼與生俱來的自由。
在主人公陳陣與蒙古伙伴們合伙去掏來狼崽后,那狼崽甚至還未睜開眼,就齜牙咧嘴地朝草原的方向爬去。在一段時間后,小狼和陳陣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可不管陳陣每天再怎么為小狼勞動,小狼依舊不停地朝草原的方向嚎叫。在故事結(jié)尾,陳陣因政府需要,全家搬到一個遠離草原的地方,而此時的小狼早已是一匹年輕力壯的大狼。在陳陣帶著大狼上車時,大狼一股腦掙開了困住它多年的枷鎖,風一般地奔向草原。此時的陳陣也徹底明白了,這么多年他一直想探索的狼性,就是自由。
在生活中,隨著學業(yè)上的競爭日益加劇,有些家長為了孩子更聰明,更有出息,便絞盡腦汁,想方設(shè)法地從各種途徑去獲取更多的知識補充,彌補孩子的知識缺漏。于是,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橫空出世。然而有些家長不加選擇便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有些并無實質(zhì)性的幫助。殊不知這種“為孩子好”或許會壓抑了孩子的天性,束縛了孩子的自由!
是的,因為自由,鳥兒才能在空中翱翔;因為自由,魚兒才能在海里游躍;因為自由,狼才能在草原上撒野奔跑!
讀《狼圖騰》有感2
我曾詢問過許多人,狼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是丑陋,矮小,殘忍的一種動物,不如獅虎威風,不如獵豹疾速。大家似乎更愿意把威風凜凜,高大威猛這種詞用來形容百獸之王。但是讀過《狼圖騰》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草原狼對于草原民族的影響遠大于獅虎。
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帶領(lǐng)他的蒙古大軍滅金滅南宋讓中國改朝換代的那段歷史吧。成吉思汗在他在任期間發(fā)動過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征服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不過在這之前卻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成吉思汗的祖爺爺,一個名叫孛端察兒的老人當年被逼到深山,差點餓死,無奈之下只得偷偷地跟著狼,撿狼吃剩下的食物吃。他就靠這個維生,一直堅持到了親人找到他,接他下山。成吉思汗的家族——孛兒只斤家族就是從孛端察兒這一代走上歷史舞臺的。狼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成吉思汗的救命恩人。
而且自古歷來,草原狼就以它卓越的智慧,組織性紀律性以及獨特的軍事才華與草原人斗智斗勇。在長期的'斗爭中,草原游牧民族就從狼身上學到了許多,從而磨練了一身強健的體魄。狼就像他們的老師教會了他們勇敢、堅強、智慧、忍耐、熱愛生命、永不屈服;蛟S沒有草原狼的存在成吉思汗的騎兵就不會這么驍勇善戰(zhàn)?梢哉f,是狼改變了蒙古人。
這也就難怪草原人會把狼作為圖騰了。圖騰是什么呢?是一種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呢?我一直沒有弄明白。
直到看到最后,看到小狼不愿意被牛車拖著走,頑強抵抗,縱使喉嚨被磨出血,縱使爪子已經(jīng)血肉模糊,縱使一次又一次摔倒,它也不愿意退讓。我看著是十分的心疼,心里情不自禁的把自己想成它:和牛車走不就好了,因為性命最重要啊。我也曾暗自慶幸著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但是狼卻與我不同,被牛車拖走是能力有限的問題,絕不跟它走是原則問題。我想這就是狼性的精神,我一直苦苦思索追尋的精神——永不服輸,勇往直前,堅毅剛強。也是草原人崇敬的精神,敬仰的圖騰。
魯迅先生曾說:“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這所謂的民族魂在我看來就是一種精神,狼性的精神。如果我們能夠發(fā)揚這樣的精神那么又怎么會被人燒掉圓明園;如果我們能夠發(fā)揚這種精神就不會在清朝的時候被海外的幾千號人打到被迫簽訂如此多的不平等條約了;如果我們能發(fā)揚這樣的精神怎么可能在二戰(zhàn)結(jié)束的時候作為戰(zhàn)勝國卻找不到一席之地。
當然現(xiàn)在的狼性精神不是你打我一拳我不能忍氣吞聲一定要還你一腳,而是積極向上、勇往直前、不服輸?shù)木。在學習上對于知識如饑似渴,即使遇到困難也絕不低頭絕不認輸,抱著一股子鉆勁,這是我看過《狼圖騰》之后給自己的要求,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學習這種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什么事做不成?什么夢想不能實現(xiàn)?
我真心的希望草原狼的精神能成為民族魂。成為每一個人心中的信仰,一種力量!
讀《狼圖騰》有感3
讀了狼圖騰之后才真正能體會父母為什么希望自身的子女寧可成為狼也不希望他們像頭號一樣老實,因為頭號是任人宰割的動物,對任何事情都不敢反抗,只有順從,一個國家一個人如果對任何事都順從那他就成為了羊,而羊永遠都不會真正擁有屬于自身想要的東西的。而狼的血性強,從不懦弱,從不無條件投降,它可以為了自身的目標拼盡生命,要做狼,寧可是瞬間閃亮的火花也不懦弱的活下去。社會是優(yōu)勝劣汰,人也一樣,沒有哪一個人會好心的將好的東西讓給別人的,只有自身去爭取,沒有退讓,深切會爭奪才能站住在這里。善良固然美好,但又有幾個善良的人有過好的收場?我本善良,我也不想這樣
最近總是一個人抱著電腦不知道該做些什么,離開又很想趕快回來打開看一下到底怎么樣了,好像有很多東西要寫在這里,但真正寫的時候又不敢不知道要說些什么了。今天去店里很早就呆不住了,心慌又無聊,因此下午四點就出來自身一個人閑逛。但今天還是算有收獲吧,今天第一次見到了牡丹花,呵呵,可能有點老土了,但偶確實第一次見,以前總聽說牡丹是花中之王,繁花似錦,今天見了確實是這樣的,遠遠看去感覺上真的'不一樣,而且花香很遠的距離都能聞到,我是聞著花香才找到的,用手機拍了好多照片,真的不虧是花中之王,呵呵——寫寫這些,只當給自身解悶了。
讀《狼圖騰》有感4
今天,晚上八點開始讀〈狼圖騰〉第二章,這章主要講了陳陣和畢利格老人看狼吃黃羊的故事。在蒙古,蒙古人是不會用狼皮做衣服的。因為騰格里是對狼好的,狼是草原的守護神。狼在吃黃羊的時候,是分三面進攻的。羊因為貪吃草,吃得動都動不得了。狼就三面進攻,開始圍攻羊群。陳陣和畢利格老人就趴在雪地上,等狼吃完羊,再把剩下的羊皮拿走。最后,陳陣和畢利格老人得到了很多黃羊皮。
我讀這章的感想是:我們做事的`時候不能貪小便宜吃大虧,不能像羊那樣為了吃草而不顧吃完草的危險。所以我們要在做事的時候不能只看眼前,要往長遠想一想。還有,我們還要像狼學習,做什么事都有耐心,不能著急。中國有句話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做什么事不能著急,要做的時間既短,質(zhì)量也高。
讀《狼圖騰》有感5
自古以來,狼一直扮演著邪惡和狡猾的角色。似乎只有狼這個詞能被更好地解釋。糟糕。的意思。然而,“狼圖騰”是不同的。它沒有通過人們的長期偏見來看待狼,而是描繪了一個獨特的魅力,一個聰明但不狡猾,一個神奇而神奇的草原精靈。
在這本書里,主人公陳陣和幾個知青去了呼倫貝爾草原,看到了草原人和狼之間的斗爭,看到了狼的沉浮,從一開始對狼的恐懼到最后與牧民同化,幾乎到了崇拜狼的地步。這幾十個與狼有關(guān)的緊張而離奇的故事吸引了我,讓我來到了一個狼的`世界,似乎我真的和這些狼生活在一起。
他追隨智者畢力格和一些博學的蒙古人,在蒙古的二倫草原上宣揚騰格里和狼圖騰,并在這個山清水秀的美麗地方逐漸崇拜狼圖騰?蠢谴颢C,看狼偷襲綿羊,挖狼洞,養(yǎng)狼崽,面對狼災(zāi)當他看到經(jīng)驗豐富的狼王帶領(lǐng)久經(jīng)沙場的狼群搜尋大量獵物時,他被狼群的超群智慧所吸引。當他看到狼群一個接一個陷入困境時,他并沒有因為膽怯或退縮而退縮。相反,他齊心協(xié)力一起解決困難。他對狼群非凡的組織能力和智慧感到驚訝。陳陣隱約看到并明白狼圖騰是一個強大、神秘、極具吸引力和吸引力的圖騰。
狼給了人類學很多技巧。它堅強而現(xiàn)實,不做白日夢,只為目標而奮斗,相比之下,我們?nèi)祟愐d色得多。然而,許多人不愿意正確地面對狼的優(yōu)點和缺點。凡事都有兩面性。這絕對不可能。如果我們只抓住狼的缺點,瘋狂地消滅它們,恐怕我們?nèi)祟惖哪┤站鸵搅恕?/p>
狼也是為了生存。不僅人類以食物為生。世界上一千萬只生活在千千的動物以食物為生。這個世界絕不會為了讓一個生物活著而讓另一個生物失去生存的權(quán)利,包括人類。大自然由各種生物組成。如果你剝奪了他們中的一個人的生存權(quán),你就會被毀滅。人類是自私的,他不能容忍任何一種生物來掠奪他的財產(chǎn),而目光短淺的他不知道,當他殘酷地毀滅一個生物時,自然會給他寫一個永遠無法抹去的賬戶,而這個賬戶,在未來,會放大無數(shù)的力量,慢慢地回報他。陳陣對混亂的理解。
是的。狼可能只帶走了一只羊,但是如果我們殺了一只狼,我們將會帶走未來人類生存的一小部分。每個生物都應(yīng)該受到保護。它們對于維持生態(tài)平衡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劍齒虎和渡渡鳥一樣,這些我們已經(jīng)完全趕走的動物,將再也不能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難道這些死亡警報還沒有喚醒人類嗎?是我們丟掉毀滅生命的斧頭的時候了。
然而,人類似乎還沒有醒來,仍然在一次又一次地舉起屠刀,向他們心中犯下最令人發(fā)指罪行的生物致敬。
讀《狼圖騰》有感6
《狼圖騰》這本書講的是主角陳陣從北京到蒙古學習的事。陳陣到了蒙古,對蒙古狼產(chǎn)生了興趣。蒙古人崇尚狼,他們認為狼是騰格里(也就是咱們所說的天)派來的,他們每回長嘯時,鼻子都朝著天上;他們每回打完了一大批獵物都要轉(zhuǎn)幾圈圓形才吃飯。蒙古人認為他們是再向“騰格里”報告。在蒙古,人們把打狼認為是最羞恥的事情。是侮辱上天。因為狼被蒙古人信奉,所以蒙古人死后要裹上毛毯放到馬車上在土坡上讓馬奔馳直到死者被顛下來才回到家里。死者被狼吃了以后,人們認為狼會把死者帶到天上,所以每當死人,都要讓狼吃了。在蒙古,蒙古狼很有耐心,一般伏在草叢中,一呆就是四五個小時才出手。蒙古狼被蒙古人信奉還有一個要點。是他們保住了草原,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每當春天,嫩草綠油油的.,黃羊就成群結(jié)隊地出來吃草,它們吃草跟收草機一樣吃的極快,極干凈,被啃過的草地沒一片不是光禿禿的。因此,陳陣掏了一窩狼崽又養(yǎng)了一只小狼進一步觀察。
讀完這本書,我的感受是蒙古狼精通每一樣兵法,真讓人感慨萬千,蒙古狼仿佛有神助一般,每一次狩獵必成功!他們有團結(jié)意識,不丟棄每一個同伴,他們團結(jié)一致干什么事都一起干。所以戰(zhàn)無不勝。我們要向蒙古狼學習,團結(jié)一心不吵架。
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很敬佩狼呢?
讀《狼圖騰》有感7
隨著《狼圖騰》電影的熱映,又勾起了想在讀一遍這本小說的欲望。分公司“學習在青春·讀書促成長”活動第二階段圖書推薦恰巧有這本書,我便又靜下心來,溫習了一遍。
小的時候,媽媽和我講她小時候村子里面是有狼的,到了晚上,小孩子們都回家了,誰也不在外面亂跑。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狼是兇暴的、危險的、會吃人的。
幾乎沒有人喜歡狼,狼也很難融入我們的生活。有人喜歡養(yǎng)寵物,像吉娃娃、泰迪、哈士奇、鸚鵡、魚……但沒有人把狼作為自己的寵物,和其玩耍。在童話故事中,狼是大壞蛋,兔子和小羊都是打敗敵人的機智英雄。在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就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灰太狼扮演了一個傻傻的、邪惡的侵略者,而喜羊羊卻成了羊族的保護神,無論灰太狼想出什么花招想吃掉小羊,最后都被喜洋洋用智慧打敗了!袄亲右靶摹、“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等許多成語也都在罵狼,卻沒有幾個人能看到狼的優(yōu)點。
但是,在我讀過《狼圖騰》這本書后,我對狼的看法徹底改變了。在書中,狼是騰格里派下的草原保護神。它們的策略、勇敢、團結(jié)都讓人們吃驚、敬佩。草原人從狼身上學到不少打仗的本領(lǐng),沒有狼就沒有成吉思汗,也就沒有現(xiàn)在的內(nèi)蒙。在鼠災(zāi)來臨時,是狼消滅老鼠保護了草原;在黃羊群發(fā)瘋地啃食草場時,是狼把它們驅(qū)逐出境;在草原人死后,又是狼把他們送上騰格里。
除了狼的本領(lǐng)外,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人與狼之間的感情。養(yǎng)狼,這聽起來都覺得嚇人。咬、撕、抓、吞,這些在吃食時的動作在我腦海清晰地浮現(xiàn),我不僅為陳陣擔憂。都說狼本性難改,狼牙又有毒,這不是找死嗎?可看著看著,我也想養(yǎng)一條小狼,像書中那樣和它玩,給它喂食,還可以像給小狗撓癢一樣撓它的肚皮。我本以為陳陣可以和小狼一直快樂生活,可當小狼被拔了牙,被鐵鏈控制了自由后,我不忍心往下看……
小狼死了,黃黃、二郎也死了。狼群都被人打光了。老鼠、黃羊、旱獺成災(zāi),把草原啃得只剩土皮。我傷心、憤怒,卻流不出眼淚。因為我知道,那些像小狼一樣的狗、狼們會在天上找到自由,而那些破壞大自然的人會受到懲罰。
這本書改變了我心中關(guān)于羊與狼的位置。我也終于知道為什么草原上的人們要把狼作為圖騰了。
狼,這種動物,原來在我心里只是一種兇惡的野獸。“狼狽為奸”、“狼子野心”、“狼心狗肺”這些成語無一例外地在貶低狼。可是當我讀完《狼圖騰》后,我對狼的看法就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狼,在廣袤的草原被奉若神明,被視為一個民族的圖騰,當?shù)氐哪撩裨谒篮笠M行“葬”,即被狼吃掉。他們相信用這種做法能使自己的靈魂升上騰格里(天)。一開始我感到十分吃驚,狼在我們民族是狡猾、殘忍的象征,怎么能成為一個民族的'圖騰?用這種“葬”法,不是違背了我國傳統(tǒng)“入土為安”嗎?
這些謎團終于在我讀完后得到了解決。原來草原民族的這種做法也不無道理。狼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反而,它是一種十分智慧的動物:它們會利用各種地形來進行打圍,成功率很高;它們懂得食物不可一次性吃完要留一些才能讓明年也豐衣足食。它們會把食物儲存在“雪湖”中,十分有遠見;它們還能識破“野獸克星”捕獸夾;它們的毅力很好,有耐心,為了一頓飯常常會等上一兩天來選擇時機;它們是草原大害——野兔、旱獺、野鼠等的天敵,可以有效地保護草原……它們用這些勝過《孫子兵法》的手段方法在草原上生存了千百萬年,成為了草原霸主。它們舍棄“小命”,保護草原“大命”,是草原的守護神。它們這種強悍智慧敏捷勇敢的精神受到了草原人民的崇拜,成為了草原人民心中的圖騰。
然而,書中以包順貴為首的農(nóng)耕民族的介入,打破了額侖草原千百萬年的平衡。他們只看到草原狼獵食家禽,就膚淺地認為草原狼對人類只有害,沒有益。于是,他們大肆地殺狼,用槍打,用車追,用火燒。一只只蒙古草原狼倒在了血泊中。使那些懂得狼圖騰的老牧民,如畢利格阿爸感到痛心。但那些人卻引以為榮,變本加厲地捕殺狼甚至捕殺草原的其他物種,最后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后果。在書的最后寫道:額侖草原嚴重沙化,旱獺、野鼠成群,絲毫看不到往日的美麗風景,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
正視自己的弱點,向狼學習是中華民族崛起必然的要求。讓狼的精神在我們的心中扎根生長,做勇敢不屈的炎黃子孫。
讀《狼圖騰》有感8
額侖草原是一個戰(zhàn)場和一個圣地。這是一個狼性的地方!独菆D騰》用蒙古人最干凈、最豪放的語言帶領(lǐng)我們穿越千年歷史的迷霧,描述了北方一個草原圣地。
我不想講這本書的內(nèi)容,因為這本書里有無數(shù)狼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深刻的意義。不得不說,在中國儒家推崇的中華農(nóng)耕文明下,被憎恨和唾棄的狼在這本書中取得了成功。正是狼的狡猾和智慧,狼的軍事才能和頑強不屈的'性格,讓狼在這片冰雪危機的額侖草原上走下來。
狼是草原民族的祖先、大師、戰(zhàn)神和榜樣;蒙古人是狼性的人。成吉思汗沖進京城時憑什么?是幾千個小士兵嗎?不,這取決于那種叛逆的狼性,以及在寒冷無情的草原上經(jīng)歷的毅力!狼是蒙古人最好的導(dǎo)師。正是這種精神和毅力帶來了武則天和清朝。
中國人是農(nóng)耕主義民族,文章最后客觀地描述了這一點。他們認為,當中國的后代來到中國定居時,狼可能仍然存在,但當他們面對肥沃的土地和儒家大力推崇的“安居樂業(yè)”的農(nóng)耕主義時,人們確實變得軟弱起來。后來,蒙古人大規(guī)模侵犯,占領(lǐng)國都,這相當于給炎黃子孫輸血。只有輸入狼血,才造就了一個大元朝。然而,面對中國大片土地和強大的儒家農(nóng)耕精神,蒙古民族也被軟化了。所以元朝也是敗得最快的。在清朝,被滿族人統(tǒng)領(lǐng)江山,為什么小滿族能統(tǒng)領(lǐng)漢族?這是因為滿族人知道如何將狼性與農(nóng)耕文化結(jié)合起來,同時與蒙古族通婚,以增加狼性血統(tǒng),保持騎射格斗。大力推進農(nóng)業(yè),增加國家財產(chǎn)和糧食。所以才能統(tǒng)領(lǐng)江山三百年。
讀《狼圖騰》有感9
在這個學期里,我讀了姜戎先生寫的《狼圖騰》,深有感觸。在這本書里,我讀到了游牧民族與狼之間深深的不蒂與不解;讀到了漢族人民對狼的厭惡與仇恨;讀到了狼的那種狡黠、狼的智慧、狼的軍事才能和頑強不屈的性格;也讀到了草原人對草原狼的愛與恨…… 在當今這個時代,社會在進步,科技在進步,但人們的精神依舊如前。恨狼、憎狼,漢族人民的那一種比鐵還硬的憎狼“精神”依舊根深蒂固。以至于兒童一出生就被灌輸這種意識,從小聽著《狼外婆》、《七只小羊》、《狼來了》、《小紅帽》這類故事,怎能不憎狼、恨狼?現(xiàn)在說什么與狼共舞、尊重狼道,都是精神上的虛假崇拜,暗地里呢?恨狼都恨得到什么程度去了。為什么一定要將狼趕盡殺絕呢?狼,有著很多人都不具有的才能和精神:尊重戰(zhàn)友、精通戰(zhàn)術(shù)、智慧……其實,人,才要去學習狼!況且,狼是怕人的,平時看見人就像看見瘟神似的',恨不得一溜煙跑個沒影呢!狼,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出手傷人!
在故事里,主人公陣陣是一位來到草原生活的知青。在草原上,他掏過狼洞,養(yǎng)過小狼,與狼戰(zhàn)斗過,也與狼纏綿過,并與他的小狼共同患難,經(jīng)歷了一段極少人有過的時光。在這段奇特的經(jīng)歷里,他認識到了狼的倔強、狼的頑強、狼的狡黠、狼的團結(jié)……最后,小狼因為不愿意勒破喉嚨而死。每讀到這一慘烈鏡頭時,我總是抑制不住奔涌而出的淚水,放聲大哭;仰或一邊仰天而嘆,一邊合上書,不忍心再看下去。是啊,熊可牽,虎可牽,獅可牽,大象也可牽,蒙古草原狼,不可牽!狼,寧可為自由而死,也不愿為囚徒而生!
讀《狼圖騰》有感10
基本上全書的最后10%可以單獨成一篇論文,詳細地論述了作者的觀點,借助許多年后兩位老人重返大草原時對談的形式,應(yīng)該說作者是先有這最后10%的觀點,然后補充完整了之前90%的故事內(nèi)容,以便讓讀者理解自己的觀點時能夠有所比照,之所以采用這樣的方式,原因在于作者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就是他所想要表達的觀點太有悖于常理,與大多數(shù)人的“經(jīng)驗”不符,如果不通過形象的例子,很難在讀者中形成共鳴,達成共識。
作者的觀點基本上圍繞游牧民族、農(nóng)耕民族、狼性、羊性來展開,論述了民族存在決定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決定民族命運的觀點,并使用這個觀點重新詮釋和解讀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在狼性太多的時期,容易發(fā)生暴政、獨裁,在羊性太盛的時期,國家便軟弱無能,最理想的情況是狼性羊性能夠達到平衡,狼性稍多于羊性,這樣的時期國力強盛,整個民族開拓進取,國家獲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和成就。貞觀之治、康乾盛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這本書雖然篇幅并不長,但觀點很獨特,有很多觸動到我,這對我來說是很難得的,所以我比較推薦這本書。下面羅列一下觸動到我的一些點。
1、魯迅對中國‘人人性的說法:人性+狼性是一些民族的性格,而中國人的性格大抵是人性+家畜性。
話雖然難聽了點,但細想一下,統(tǒng)治中國思想界上千年的所謂儒家學說確實滋養(yǎng)了許多國人的劣根性,作者舉了很形象的例子,草原上綿羊是最膽小懦弱的物種,即使被狼咬掉后腿,都不敢大聲哼一聲,甚至在狼吃自己的同伴時,還傻傻地圍成一圈圍觀,這一幕像極了許多國人的做法。我也深深感到自己身上的很多弱點,就像是家畜性,如果能用狼性來替換掉這些家畜性,我想那樣的性格更完美一些。
2、對“狗”的重新認識,特別是借助“黃黃”和“二郎”這兩只狗的對比。中國人對狗有太多的稱贊,黃黃幾乎集中了狗的所有優(yōu)點,它的忠誠、聰明、勇敢、機靈幾乎使它成為一個“完狗”,但黃黃也有一個狗的致命的.先天的缺憾,雖然之前不被人注意,但卻非常重要,那就是狗之所以為狗,是因為狗不獨立,必須依附于人而存在,狗的靈魂是不被自己掌控的,是交出來的,所以再完美的狗始終也是家畜,永遠也成不了狼,只是人養(yǎng)的奴才和幫手,缺少了最重要的致命的獨立性。而二郎雖然野了點,但這正是二郎的可貴之處。通過這本書,對一些詞語有了更深刻和直觀的認識,如“狗仗人勢”,“喪家犬”等。
3、對中華民族的理解。以前的理解大概是中華民族就是漢族加上55個少數(shù)民族。但事實上漢族是一個很籠統(tǒng)的稱謂,因為首先漢族的始祖黃帝、炎帝均是少數(shù)民族,并且在這片土地上,隨著幾千年無數(shù)次的民族大融合,已很難給漢族一個清晰的,區(qū)分于別的民族的準確定義,所以我更傾向于將中華民族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稱謂,漢、滿、蒙、匈奴、突厥、女真、吐蕃其實很多年前根本就是一家。
4、對龍圖騰的理解,我認同作者的觀點,龍圖騰的崇拜經(jīng)過三個階段,即最早的狼圖騰崇拜到饕餮崇拜到龍圖騰崇拜。這個觀點不知史學界有沒有爭論,我非常贊同。一旦認可這個的話,對本書的書名“狼圖騰”的感情和認識都大不一樣了,蒙族人的狼圖騰崇拜和漢族人的龍圖騰崇拜其實是一脈相承的,這更印證了中華民族是一家的觀點。
5、對中華民族歷史的重新認識。對唐朝的認識、其實大唐盛世有一半游牧民族的功勞,對元朝、清朝的認識,很多人認為元朝和清朝屬于亡國的兩個朝代,以前面對這種說法雖然不認同,但竟無言以對,現(xiàn)在再看這兩個朝代,元朝的蒙古族和清朝的女真族,其實和在中原生活的漢族都是在中華大地上生存、生活的民族,本就是一家人,都屬于中華民族,所以根本不能算亡國,不能以狹隘的民族觀看待中華民族的歷史。
6、對命運的理解。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觀點都需要辯證地去看,哪怕是壞人。在這本書里,額侖草原的內(nèi)蒙人和“東邊”的內(nèi)蒙人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東邊的內(nèi)蒙人不懂得草原的自然規(guī)律,在草原上過度放牧導(dǎo)致草原生態(tài)退化然后又欣然接受了農(nóng)耕文化的洗禮,在自己的草原上大肆開墾后又來到額侖草原上進行農(nóng)墾,而額侖草原的內(nèi)蒙人恪守著騰格爾賦予大草原的自然規(guī)律,小心翼翼異常艱辛地維持著游牧生活。就像作者講的,如果沒親身感受過草原人的精神世界,我想很多人會認為農(nóng)墾對草原人民來講是一大進步,畢竟游牧生活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瀟灑,而是非常非常的辛苦,馬倌沒日沒夜地看護著馬群,到最后也只能剩下一小半,羊群一年四季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游牧的內(nèi)蒙人由于常年勞累大都壽命不長,而農(nóng)墾后牧民可以過上定居的生活,相比游牧,肯定是農(nóng)墾更舒服些。但真正的內(nèi)蒙人卻要選擇游牧生活,所以內(nèi)蒙人的命是苦命,或許這很荒謬,但我想畢里格老人講的“草原是大命,其它都是小命”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解釋了蒙古人的命運。
讀《狼圖騰》有感11
這本書主要是描述狼的一些東西,但是我覺得作為小說來說,故事劇情太過于平靜,引起讀者興趣可能不會很大。這本書大概是初高中的時候很多語文老師會推薦的一部作品,出自姜戎先生的手。不是說姜戎先生的文筆不好,可能是我還不太習慣他的四川話的寫作,而且再加上,在這本書描述歷史的模塊,我對匈奴,突厥這些好戰(zhàn)的種族也不是很了解,也僅僅是從歷史上秦始皇為了攔住這些好戰(zhàn)的民族的攻擊才筑建了長城。最近這本書也被拍成了電影,我覺得如果這本書是作為生物類記錄狼的一些特性也是不錯的一本書。這本書確實不太像適合中學看,里面涉及到一個很大的哲學問題——生態(tài)平衡。在某商城一些購書網(wǎng)上書評列表中,看到有人破罵說,這本書一直說蒙古人如何好,漢人怎么不好。我想這些網(wǎng)友根本沒有看懂姜戎先生的用意。
這本書主要是圍繞著主角陳陣,一個漢人知青,被派去內(nèi)蒙古學習。陳陣從一個討厭狼,害怕狼,欣賞狼,敬畏狼,最后保護狼的一個過程。狼圖騰,雖然是掛著狼的名字,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對狼文化的一種敬畏,不光是狼群作戰(zhàn)的精明斗志,還有經(jīng)營管理,也就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平衡。最后的畢利格老人感覺到最欣慰的是這一批知青中,有兩人真正明白了狼圖騰的意思。但是,結(jié)局依然是一個很悲哀的事情,因為人性的貪婪,導(dǎo)致了物種的滅絕。我不是很清楚現(xiàn)在草原狼是不是完全滅絕了,姜戎先生還想在尾聲的后面加了很多東西,好像還沒有很多內(nèi)容好像說不完,后面的一點部分。我就沒有看了,說真,前面一部分也是比較枯燥。要不是,硬著頭皮看下去,還真看不出來這故事情節(jié)有什么變化。可能我是更趨向于好故事吧,也可能是現(xiàn)在的人生活節(jié)奏太快,所以,劇情的節(jié)奏也要快起來。
其實,世界的萬物都在最開始的時候,也是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在食物鏈中,其實,大部分的生物都是明白的,對任何一個物種,就算是自己要吃的食物,都不能趕盡殺絕。因為它們都知道,要是食物源消失了,它們自己也活不成了,肉食的動物不可能改為吃草,素食的動物也不可能改為吃肉;蛲蛔兪怯械,但是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如果在沒有突變成功之前,食物源就已經(jīng)沒有,它們也根本來不及等到適應(yīng)別的食物,就已經(jīng)被活活地餓死。包括最近幾年的,北極,南極冰架融化了,很多北極熊和企鵝雖然發(fā)生了基因突變?nèi)ミm應(yīng)這個環(huán)境,但是終究他們畢竟還是要在岸上生活的動物,因為沒有足夠的冰塊讓它們停留,他們可能在沒有找到下一塊冰塊的時候就已經(jīng)精疲力竭地斷氣。大陸冰架為什么會融化,這是全球溫室效應(yīng)。不要覺得,這是不關(guān)我們的事情,可能我們這一代人覺得,沒什么,但是我們的后代呢?后代可能就不會有這么幸運了,他們也有可能因為洪澇被水沖走,因為缺水口渴死。其實,人類滅絕了,對地球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一些物種的.消失,另一些物種也會出現(xiàn)。總之,生物進化論而言,地球上的生物不管有沒人類的存在,它們都有自己的價值,它們知道如何守住這個平衡才能讓自己的種族依然可以生存下去。然而,人類雖然有高級智商,但人類終歸是自私的,為了短期的利益,殺光了一些物種,因為“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所以大家也是有可能為這一份人類的自己的生態(tài)平衡出一份力的。有車的,可以換成純電動新能源車。開工廠的,按照國家要求的指標來排放,處理污染。盡量少吃外賣,打包的時候自帶飯盒。其實,這些大家一起做到,我們?nèi)祟惖纳姝h(huán)境,也并不是那么糟糕。我們可能也沒有那么多霧霾,我們也不會需要煎熬一些反常的氣候。
人性的貪婪會滅絕一切,所以,大家一起來維護屬于人類自己的生態(tài)平衡吧。
讀《狼圖騰》有感12
廣闊無邊的草原也曾有虎豹,但在漫長的歲月中它們都被無情地淘汰了。
狼是智慧的。
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在狼與人的爭斗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
狼是勇敢的。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yōu)榱藳_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破外圍壯馬的肚皮,與馬同歸于盡。
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狼圖騰》這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真正揭示了人性與狼性。千百年來,人們畏狼如虎、憎狼為災(zāi),漢文化中存在著太多對狼的誤解與偏見。正如書中的主人公陳陣所說:起初我以為狼只是喜歡群居的野獸,憑借著數(shù)量的優(yōu)勢撲捉一些小動物,茍且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種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尷尬的。兇猛不及獅虎,速度不及獵豹。同為食肉類哺乳類動物,他們只能去欺負弱小的狐貍、豺狗。它的存在也只是為了襯托虎豹們的勇猛,就好比一部電影,它永遠只能做配角。 狼,懂得知己知彼,尊重每個對手,在每次攻擊前都會去了解對手,而不會輕視它,所以狼一生的'攻擊很少失誤;狼,懂得同進同退,雖然通常獨自活動,但卻是最團結(jié)的動物,你不會發(fā)現(xiàn)有哪只狼在同伴受傷時獨自逃走;狼,懂得順勢而為,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回報。狼,是世上第一大兵家,是最有智慧的軍事天才。
千年來的傳統(tǒng)思想相悖。也許在農(nóng)耕條件下發(fā)展的華夏文明,華夏子女永遠不可能將狼作為自己的信仰。狼的貪婪、兇狠、狡猾,我們永遠不能接受,但我們欠缺的,就是狼的精神。正因為我們沒有這種精神,使我們的社會發(fā)展有了局限,我們才需要狼。
讀《狼圖騰》有感13
我想讀完《狼圖騰》全書也該寫個總的讀后感了。我準備把全書概括一下。
《狼圖騰》這本書主要講了陳陣和楊克在草原生活了好幾年所發(fā)生的事情。蒙古人非常崇拜狼,陳陣最后終于明白了蒙古人崇拜狼的原因。其中寫了陳陣和楊克養(yǎng)小狼的故事,到最后寫了他倆關(guān)于狼圖騰的'講座。
掩卷沉思,我想我們不應(yīng)該把狼當作壞人,例如,有的人說壞人,就說這個人狼心狗肺。還有狼也不像西方童話里的大灰狼那么壞。我們還應(yīng)該向狼學習,學習他們團結(jié)、聰明、智慧。此外,我還有一個感想是我們?nèi)祟悜?yīng)該保護大自然,我們不能浪費一滴水,要保護每一寸土地,因為現(xiàn)在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已經(jīng)沙漠化了。如果再不保護自然,就會有更多的地方沙漠化。
如果那樣,人類也將滅絕。所以我們要保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愛我家園!
讀《狼圖騰》有感14
無論是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狼王夢》、李微漪帶有紀實特點的《重返狼群》,還是楊紅櫻略帶悲壯肅殺的《北方的狼》,這些有關(guān)“狼”的作品吸引著無數(shù)讀者。當我重新拿起姜戎的《狼圖騰》,發(fā)覺自己已讀了很多本以狼為主角的書。
十幾年前,聽說《狼圖騰》時就感到非常好奇,我買來一本便愛不釋手。如今,年歲漸長,回頭重讀,感慨萬千。人們一直在探索與自然的相處之道,與狼群的狹路相逢就是與自然的狹路相逢。從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中國古代哲學,到生產(chǎn)力提高后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為了自身發(fā)展,人們必然要爭奪生產(chǎn)資料?焖侔l(fā)展與保護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成了人類需要思考的課題。從《狼圖騰》中人類、草原、狼群三股力量之間強烈的沖突,到如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們對平衡的掌握愈發(fā)老練了。
根據(jù)《狼圖騰》的描述,草原上有草,有樹,有馬,有鷹……勾住姜戎心神的,單單是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都有一定相似性,以草原為鏡,在狼身上看到的是人的倒影。天衣無縫地調(diào)兵遣將、團隊協(xié)作,利用天然冰窟儲存獵殺的黃羊,狼崽被獵殺后不計后果地瘋狂報復(fù)……狼群身上的慘烈和決絕、團結(jié)與奉獻,不是人的影子,便是人的指引。
小時候,讀到書中狼圖騰與龍圖騰的辯證之談,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想法本身,而是竟然還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如同我正聚精會神開著面前的門,突然發(fā)現(xiàn)身側(cè)還有一扇門,并吱呀一聲打開了。當長大成人,我可以從前門進入這本書,也可以自如地從側(cè)門進入。思維和視角的開闊,與狼群的相逢成為了與文化的相撞。龍圖騰本身就是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的形象,是中華民族從奴隸社會就開始交匯融合的證明,是中華文化百川匯海、和而不同的具象化。我想,龍圖騰本身并不局限于九種意象,已有無數(shù)文化融入到龍圖騰中,草原狼文化也是其中之一。
《狼圖騰》伴隨我十幾年,每個人生階段的閱讀都有不同體驗。與狼群的狹路相逢,說到底是直面繞不過去的生活。當媽媽第一次和我說已經(jīng)攬下的事兒必須完成時,我想,那就是我與狼群的初會面。
讀《狼圖騰》有感15
《狼圖騰》帶我們感受草原民族吃全羊、喝奶茶、唱勸酒歌的別樣民俗風情,沐浴藍天、白云、草地、羊群的'獨特風景,體驗蒙古人民掏狼崽、打圍狼群、抗風雪災(zāi)害的艱難生存環(huán)境。
我們印象中大草原的生活總是浪漫多彩,自由奔放,熱情豪爽的,讓人不禁充滿遐想與憧憬?筛S《狼圖騰》馳騁草原,讓我們感受更多的卻是惡劣的自然氣候、殘酷的食物鏈、激烈的生存競爭。
【 讀《狼圖騰》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狼圖騰》有感[精選]07-18
(精選)讀《狼圖騰》有感07-07
讀《狼圖騰》有感【精選】07-14
[精選]讀《狼圖騰》有感07-04
讀《狼圖騰》有感06-22
讀《狼圖騰》有感06-22
讀狼圖騰有感05-27
讀狼圖騰有感12-30
[熱]讀《狼圖騰》有感07-18
(薦)讀《狼圖騰》有感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