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蠹》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
《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說理文進一步發(fā)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韓非文章的一般特點。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五蠹》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歡迎參考!
五蠹原文閱讀
出處或作者:《韓非子》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近古之世,桀、紂暴亂,而湯、武征伐。今有構木鉆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然則今有美堯、舜、鯀、禹、湯、武之道于當今之世者,必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論世之事,因為之備。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養(yǎng)足,人民少而財有余,故民不爭。是以厚賞不行,重罰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是以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yǎng)薄,故民爭,雖倍賞累罰而不免于亂。
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雖監(jiān)門之服養(yǎng),不虧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執(zhí)耒臿以為民先,股無完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jiān)門之養(yǎng)而離臣虜之勞也,古傳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縣令,一日身死,子孫累世絜駕,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讓也,輕辭古之天子,難去今之縣令者,薄厚之實異也。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故饑歲之春,幼弟不餉;穰歲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實異也。是以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今之爭奪,非鄙也,財寡也。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重爭士橐,非下也,權重也。故圣人議多少、論薄厚為之政。故罰薄不為慈,誅嚴不為戾,稱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備適于事。
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里,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世異則事異。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蹦诵藿倘,執(zhí)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戰(zhàn),鐵铦短者及乎敵,鎧甲不堅者傷乎體。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異則備變。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力。齊將攻魯,魯使子貢說之。齊人曰:“子言非不辯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彼炫e兵伐魯,去門十里以為界。故偃王仁義而徐亡,子貢辯智而魯削。以是言之,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去偃王之仁,息子貢之智,循徐、魯之力,使敵萬乘,則齊、荊之欲不得行于二國矣。
夫古今異俗,新故異備。如欲以寬緩之政,治急世之民,猶無轡策而御馬,此不知之患也。今儒、墨皆稱先王兼愛天下,則視民如父母。何以明其然也?曰:“司寇行刑,君為之不舉樂;聞死刑之報,君為流涕。”此所舉先王也。夫以君臣為如父子則必治,推是言之,是無亂父子也。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皆見愛而未必治也,雖厚愛矣,奚遽不亂?今先王之愛民,不過父母之愛子,子未必不亂也,則民奚遽治哉?且夫以法行刑,而君為之流涕,此以效仁,非以為治也。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先王勝其法,不聽其泣,則仁之不可以為治亦明矣。
且民者固服于勢,寡能懷于義。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內(nèi),海內(nèi)說其仁、美其義而為服役者七十人。蓋貴仁者寡,能義者難也。故以天下之大,而為服役者七十人,而仁義者一人。魯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國,境內(nèi)之民莫敢不臣。民者固服于勢,誠易以服人,故仲尼反為臣而哀公顧為君。仲尼非懷其義,服其勢也。故以義則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勢則哀公臣仲尼。今學者之說人主也,不乘必勝之勢,而務行仁義則可以王,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而以世之凡民皆如列徒,此必不得之數(shù)也。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xiāng)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xiāng)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懼,變其節(jié),易其行矣。故父母之愛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嚴刑者,民固驕于愛、聽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樓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嚴其刑也。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鑠金百溢,盜跖不掇。不必害,則不釋尋常;必害手,則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誅也。是以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賞不遷,行誅無赦,譽輔其賞,毀隨其罰,則賢、不肖俱盡其力矣。
今則不然。其有功也爵之,而卑其士官也;以其耕作也賞之,而少其家業(yè)也;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輕世也;以其犯禁罪之,而多其有勇也。毀譽、賞罰之所加者,相與?娨玻史ń麎亩裼鷣y。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辱,隨仇者,貞也。廉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人主尊貞廉之行,而忘犯禁之罪,故民程于勇,而吏不能勝也。不事力而衣食,謂之能;不戰(zhàn)功而尊,則謂之賢。賢能之行成,而兵弱而地荒矣。人主說賢能之行,而忘兵弱地荒之禍,則私行立而公利滅矣。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亂也。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1;犯禁者誅,而群俠以私劍養(yǎng)。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吏之所誅,上之所養(yǎng)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無所定,雖有十黃帝不能治也。故行仁義者非所譽,譽之則害功;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法。楚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殺之!”以為直于君而曲于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魯人從君戰(zhàn),三戰(zhàn)三北。仲尼問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yǎng)也!敝倌嵋詾樾,舉而上之。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而人主兼舉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
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huán)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蒼頡固以知之矣。今以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然則為匹夫計者,莫如修仁義而習文學。行義修則見信,見信則受事;文學習則為明師,為明師則顯榮:此匹夫之美也。然則無功而受事,無爵而顯榮,為有政如此,則國必亂,主必危矣。故不相容之事,不兩立也。斬敵者受賞,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祿,而信廉愛之說;堅甲厲兵以備難,而美薦紳之飾;富國以農(nóng),距敵恃卒,而貴文學之士;廢敬上畏法之民,而養(yǎng)游俠私劍之屬。舉行如此,治強不可得也。國平養(yǎng)儒俠,難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簡其業(yè),而于游學者日眾,是世之所以亂也。
且世之所謂賢者,貞信之行也;所謂智者,微妙之言也。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難知也。今為眾人法,而以上智之所難知,則民無從識之矣。故糟糠不飽者不務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繡。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則緩者非所務也。今所治之政,民間之事,夫婦所明知者不用,而慕上知之論,則其于治反矣。故微妙之言,非民務也。若夫賢良貞信之行者,必將貴不欺之士;不欺之士者,亦無不欺之術也。布衣相與交,無富厚以相利,無威勢以相懼也,故求不欺之士。今人主處制人之勢,有一國之厚,重賞嚴誅,得操其柄,以修明術之所燭,雖有田常、子罕之臣,不敢欺也,奚待于不欺之士?今貞信之士不盈于十,而境內(nèi)之官以百數(shù),必任貞信之士,則人不足官。人不足官,則治者寡而亂者眾矣。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術而不慕信,故法不敗,而群官無奸詐矣。
今人主之于言也,說其辯而不求其當焉;其用于行也,美其聲而不責其功焉。是以天下之眾,其談言者務為辨而不周于用,故舉先王言仁義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亂;行身者競于為高而不合于功,故智士退處巖穴,歸祿不受,而兵不免于弱,政不免于亂,此其故何也?民之所譽,上之所禮,亂國之術也。今境內(nèi)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國貧,言耕者眾,執(zhí)耒者寡也;境內(nèi)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戰(zhàn)者多,被甲者少也。故明主用其力,不聽其言;賞其功,伐禁無用。故民盡死力以從其上。夫耕之用力也勞,而民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戰(zhàn)之事也危,而民為之者,曰:可得以貴也。今修文學,習言談,則無耕之勞而有富之實,無戰(zhàn)之危而有貴之尊,則人孰不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眾,則法。挥昧φ吖,則國貧:此世之所以亂也。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無私劍之捍,以斬首為勇。是境內(nèi)之民,其言談者必軌于法,動作者歸之于功,為勇者盡之于軍。是故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此之謂王資。既畜王資而承敵國之儥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今則不然,士民縱恣于內(nèi),言談者為勢于外,外內(nèi)稱惡,以待強敵,不亦殆乎!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從衡之黨,則有仇讎之忠,而借力于國也。從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而衡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皆非所以持國也。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則遇敵受禍矣!笔麓笪幢赜袑,則舉圖而委,效璽而請兵矣。獻圖則地削,效璽則名卑,地削則國削,名卑則政亂矣。事大為衡,未見其利也,而亡地亂政矣。人臣之言從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則失天下,失天下則國危,國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實,則起兵而敵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則為強國制矣。出兵則軍敗,退守則城拔。救小為從,未見其利,而亡地敗軍矣。是故事強,則以外權市官于內(nèi);求小,則以內(nèi)重求利于外。國利未立,封土厚祿至矣;主上雖卑,人臣尊矣;國地雖削,私家富矣。事成,則以權長重;事敗,則以富退處。人主之于其聽說也于其臣,事未成則爵祿已尊矣;事敗而弗誅,則游說之士孰不為用矰繳之說而僥幸其后?故破國亡主以聽言談者之浮說。此其故何也?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當否之言,而誅罰不必其后也。皆曰:“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狈蛲跽,能攻人者也;而安,則不可攻也。強,則能攻人者也;治,則不可攻也。治強不可責于外,內(nèi)政之有也。今不行法術于內(nèi),而事智于外,則不至于治強矣。
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贝搜远噘Y之易為工也。故治強易為謀,弱亂難為計。故用于秦者,十變而謀希失;用于燕者,一變而計希得。非用于秦者必智,用于燕者必愚也,蓋治亂之資異也。故周去秦為從,期年而舉;衛(wèi)離魏為衡,半歲而亡。是周滅于從,衛(wèi)亡于衡也。使周、衛(wèi)緩其從衡之計,而嚴其境內(nèi)之治,明其法禁,必其賞罰,盡其地力以多其積,致其民死以堅其城守,天下得其地則其利少,攻其國則其傷大,萬乘之國莫敢自頓于堅城之下,而使強敵裁其弊也,此必不亡之術也。舍必不亡之術而道必滅之事,治國者之過也。智困于內(nèi)而政亂于外,則亡不可振也。
民之政計,皆就安利如辟危窮。今為之攻戰(zhàn),進則死于敵,退則死于誅,則危矣。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家困而上弗論,則窮矣。窮危之所在也,民安得勿避?故事私門而完解舍,解舍完則遠戰(zhàn),遠戰(zhàn)則安。行貨賂而襲當涂者則求得,求得則私安,私安則利之所在,安得勿就?是以公民少而私人眾矣。
夫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務而趨末作。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奸財貨賈得用于市,則商人不少矣。聚斂倍農(nóng)而致尊過耕戰(zhàn)之士,則耿介之士寡而高價之民多矣。
是故亂國之俗:其學者,則稱先王之道以籍仁義,盛容服而飾辯說,以疑當世之法,而貳人主之心。其言談者,為設詐稱,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遺社稷之利。其帶劍者,聚徒屬,立節(jié)操,以顯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積于私門,盡貨賂,而用重人之謁,退汗馬之勞。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財,蓄積待時,而侔農(nóng)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養(yǎng)耿介之士,則海內(nèi)雖有破亡之國,削滅之朝,亦勿怪矣。
五蠹原文翻譯
在上古時代,人口稀少,鳥獸眾多,人民受不了禽獸蟲蛇的侵害。這時候出現(xiàn)了一位圣人,他發(fā)明在樹上搭窩棚的辦法,用來避免遭到各種傷害;人們因此很愛戴他,推舉他來治理天下,稱他為有巢氏。當時人民吃的是野生的瓜果和蚌蛤,腥臊腐臭,傷害腸胃,許多人得了疾病。這時候又出現(xiàn)了一位圣人,他發(fā)明鉆木取火的方法燒烤食物,除掉腥臊臭味;人們因而很愛戴他,推舉他治理天下,稱他為燧人氏。到了中古時代,天下洪水泛濫,鯀和他的兒子禹先后負責疏通河道,排洪治災。近古時代,夏桀和殷紂的統(tǒng)治殘暴昏亂,于是商湯和周武王起兵討伐。如果到了夏朝,還有人用在樹上搭窩棚居住和鉆木取火的辦法生活,那一定會被鯀、禹恥笑了;如果到了殷周時代,還有人要把挖河排洪作為要務的話,那就一定會被商湯、武王所恥笑。既然如此,那么在今天要是還有人推崇堯、舜、禹、湯、武王的政治并加以實行的人,定然要被現(xiàn)代的圣人恥笑了。因此,圣人不期望照搬古法,不死守陳規(guī)舊俗,而是根據(jù)當前社會的實際情況,進而制定相應的政治措施。有個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個樹樁,一只兔子奔跑時撞在樹樁上碰斷了脖子死了。從此這個宋人便放下手中的農(nóng)具,守在樹樁旁邊,希望再撿到死兔子。他當然不可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倒成了宋國的一個笑話,F(xiàn)在假使還要用先王的政治來治理當代的民眾,那就無疑屬于守株待兔之類的人了。
在古代,男人不用耕種,野生的果實足夠吃的;婦女不用紡織,禽獸的皮足夠穿的。不用費力而供養(yǎng)充足。人口少而財物有余,所以人們之間用不著爭奪。因而不實行厚賞,不實行重罰,而民眾自然安定無事,F(xiàn)在人們養(yǎng)有五個兒子并不算多,每個兒子又各有五個兒子,祖父還沒有死就會有二十五個孫子。因此,人口多了,而財物缺乏;費盡力氣勞動,還是不夠吃用。所以民眾互相爭奪,即使加倍地獎賞和不斷地懲罰。結果仍然免不了要發(fā)生混亂。
堯統(tǒng)治天下的時候,住的是沒經(jīng)修整的茅草房,連櫟木椽子都不曾刨光;吃的是粗糧,喝的是野菜湯;冬天披塊小鹿皮,夏天穿著麻布衣。就是現(xiàn)在看門奴仆的生活,也不比這差。禹統(tǒng)治天下的時候,親自拿著鍬鋤帶領人們干活,累得大腿消瘦,小腿上的汗毛都磨沒了,就是奴隸們的勞役也不比這苦。這樣說來,古代把天子的位置讓給別人,不過是逃避看門奴仆般的供養(yǎng),擺脫奴隸樣的繁重苦勞罷了;所以把天下傳給別人也并不值得贊美。如今的縣令,一旦死了,他的子孫世世代代總有高車大馬,所以人們都很看重。因此,人們對于讓位這件事,可以輕易地辭掉古代的天子,卻難以舍棄今天的縣官;原因即在其間實際利益的大小很不一樣。居住在山上要到谷底打水的人,逢年過節(jié)用水作為禮品互相贈送;居住在洼地飽受水澇災害的人,卻要雇人來挖渠排水。所以在荒年青黃不接的時候,就連自己的幼弟來了也不肯管飯;在好年成的收獲季節(jié),即使是疏遠的過客也總要招待吃喝。不是有意疏遠自己的骨肉而偏愛過路的客人,而是因為存糧多少的實際情況不同。因此,古人輕視財物,并不是因為仁義,而是由于財多;今人互相爭奪,并不是因為卑鄙,而是由于財少。古人輕易辭掉天子的職位,并不是什么風格高尚,而是因為權勢很。唤袢藸帄Z官位或依附權勢,也不是什么品德低下,而是因為權大勢重。所以圣人要衡量財物多少、權勢大小的實況制定政策。刑罰輕并不是仁慈,刑罰重并不是殘暴,適合社會狀況行動就是了。因此,政事要根據(jù)時代變化,措施要針對社會事務。
古代周文王地處豐、鎬一帶,方圓不過百里,他施行仁義的政策感化了西戎。進而統(tǒng)治了天下。徐偃王統(tǒng)治著漢水東面的地方,方圓有五百里,他也施行仁義的政策,割地予徐而朝見徐偃王的國家有三十六個。楚文王害怕徐國會危害到自己,便出兵伐徐滅了徐國。所以周文王施行仁義得了天下,而徐偃王施行仁義卻亡了國;這證明仁義只適用于古代而不適用于今天。所以說:時代不同了,政事就會隨之不同。在舜當政的時候,苗族不馴服,禹主張用武力去討伐,舜說:“不行,我們推行德教還不夠深就動用武力,不合乎道理!庇谑潜阌萌陼r間加強德教,拿著盾牌和大斧跳舞,苗族終于歸服了。到了共工打仗的時候,武器短的會被敵人擊中,銷甲不堅固的便會傷及身體;這表明拿著盾牌和大斧跳舞的德政方法只能用于古代而不能用于當今。所以說:情況變了,措施也要跟著改變。上古時候人們在道德上競爭高下,中古時候人們在智謀上角逐優(yōu)劣,當今社會人們在力量上較量輸贏。齊國準備進攻魯國,魯國派子貢去說服齊人。齊人說:“你的話說得不是不巧妙,然而我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說的這套空話!庇谑浅霰ゴ螋攪,把齊國的國界推進到距魯國都城只有十里遠的地方。所以說徐偃王施行仁義而徐亡了國,子貢機智善辯而魯失了地。由此說來,仁義道德、機智善辯之類,都不是用來保全國家的正道。如果當初拋棄徐偃王的仁義,不用子貢的巧辯,而是依靠徐、魯兩國的實力,去抵抗有萬輛兵車的強敵,那么齊、楚的野心也就不會在這兩個國家里得逞了。
古今社會風俗不同,新舊政治措施也不一樣。如果想用寬大和緩的政策去治理劇變時代的民眾,就好比沒有韁繩和鞭子卻要去駕馭烈馬一樣,這就會產(chǎn)生不明智的禍害,F(xiàn)在,儒家和墨家都稱頌先王,說他們博愛天下一切人,就如同父母愛子女一樣。用什么證明先王如此呢?他們說:“司寇執(zhí)行刑法的時候,君主為此停止奏樂;聽到罪犯被處決的報告后,君主難過得流下眼淚!边@就是他們所贊美的先王。如果認為君臣關系能像父子關系一樣,天下必能治理得好,由此推論開去,就不會存在父子之間發(fā)生糾紛的事了。從人類本性上說,沒有什么感情能超過父母疼愛子女的,然而大家都一樣疼愛子女,家庭卻未必就都和睦。君主即使深愛臣民,何以見得天下就不會發(fā)生動亂呢?何況先王的愛民不會超過父母愛子女,子女不一定不背棄父母,那么民眾何以就能靠仁愛治理好呢?再說按照法令執(zhí)行刑法,而君主為之流淚,這不過是用來表現(xiàn)仁愛罷了,卻并非用來治理國家的。流淚而不想用刑,這是君主的仁愛;然而不得不用刑,這是國家的法令。先王首先要執(zhí)行法令,并不會因為同情而廢去刑法,那么不能用仁愛來治理國家的道理也就明白無疑了。
況且人們一向就屈服于權勢,很少能被仁義感化的。孔子是天下的圣人,他修養(yǎng)身心,宣揚儒道,周游列國,可是天下贊賞他的仁、頌揚他的義并肯為他效勞的人才七十來個?梢娍粗厝实娜松,能行義的人實在難得。所以天下這么大,愿意為他效勞的只有七十人,而倡導仁義的只有孔子一個。魯哀公是個不高明的君主,面南而坐,統(tǒng)治魯國,國內(nèi)的人沒有敢于不服從的。民眾總是屈服于權勢,權勢也確實容易使人服從;所以孔子反倒做了臣子,而魯哀公卻成了君主?鬃硬⒉皇欠䦶挠隰敯Ч娜柿x,而是屈服于他的權勢。因此,要講仁義,孔子就不會屈服于哀公;要講權勢,哀公卻可以使孔子俯首稱臣,F(xiàn)在的學者們游說君主,不是要君主依靠可以取勝的權勢,而致力于宣揚施行仁義就可以統(tǒng)治天下;這就是要求君主一定能像孔子那樣,要求天下民眾都像孔子門徒。這在事實上是肯定辦不到的。
現(xiàn)在假定有這么一個不成材的兒子,父母對他發(fā)怒,他并不悔改;鄉(xiāng)鄰們加以責備,他無動于衷;師長教訓他,他也不改變。拿了父母的慈愛、鄉(xiāng)鄰的幫助、師長的智慧這三方面的優(yōu)勢同時加在他的身上,而他卻始終不受感動,絲毫不肯改邪歸正。直到地方上的官吏拿著武器,依法執(zhí)行公務,而搜捕壞人的時候,他這才害怕起來,改掉舊習,變易惡行。所以父母的慈愛不足以教育好子女,必須依靠官府執(zhí)行嚴厲的刑法;這是由于人們總是受到慈愛就嬌縱,見到威勢就屈服的緣故。因此,七丈高的城墻,就連善于攀高的樓季也不能越過,因為太陡;千丈高的大山,就是瘸腿的母羊也可以被趕上去放牧,因為坡度平緩。所以明君總要嚴峻立法并嚴格用刑。十幾尺布帛,一般人見了也舍不得放手,上百鎰的滾燙熔化了的黃金,即使是盜跖也不會伸手去拿。不一定受害的時候,十幾尺的布帛也不肯丟掉;肯定會燒傷手時,就是百鎰黃金也不敢去拿。所以明君—定要嚴格執(zhí)行刑罰。因此,施行獎賞最好是豐厚而且總能兌現(xiàn),使人們有所貪圖;進行刑罰最好嚴厲而且肯定,使人們有所畏懼;法令最好是一貫而且固定,使人們都能明白。所以君主施行獎賞不隨意改變,執(zhí)行刑罰不輕易赦免,對受賞的人同時給予榮譽,對受罰的人同時給予譴責。這樣一來,不管賢還是不賢的人,都會盡力而為了。
現(xiàn)在就不是這樣。正是因為他有功勞才授予他爵位的,卻又鄙視他做官;因為他從事耕種才獎賞他,卻又看不起他經(jīng)營家業(yè);因為他不肯為公干事才疏遠他,卻又推祟他不羨慕世俗名利;因為他違犯禁令才給他定罪,卻又稱贊他勇敢。是毀是譽,是賞是罰。執(zhí)行起來競如此自相矛盾;所以法令遭到破壞,民眾更加混亂。現(xiàn)在假如自己的兄弟受到侵犯就一定幫他反擊的人,被認為是正直;知心的朋友被侮辱就跟隨著去報仇的人,被認為是忠貞。這種正直和忠貞的風氣形成了,而君主的法令卻被冒犯了。君主推崇這種忠貞正直的品行,卻忽視了他們違犯法令的罪責,所以人們敢于逞勇犯禁,而官吏制止不住。對于不從事耕作就有吃有穿的人,說他有本事;對于沒有軍功就獲得官爵的人,說他有才能。這種本事和才能養(yǎng)成了,就會導致國家兵力衰弱、土地荒蕪了。君主贊賞這種本事和才能,卻忘卻兵弱地荒的禍害;結果謀私的行為就會得逞,而國家的利益就要落空。
儒家利用文獻擾亂法紀,游俠使用武力違犯禁令,而君主卻都要加以禮待,這就是國家混亂的根源。犯法的本該判罪,而那些儒生卻靠著文章學說得到任用;犯禁的本該處罰,而那些游俠卻靠著充當刺客得到豢養(yǎng)。所以,法令反對的,成了君主重用的;官吏處罰的,成了權貴豢養(yǎng)的。法令反對和君主重用,官吏處罰和權貴豢養(yǎng),四者互相矛盾,而沒有確立一定標準,即使有十個黃帝,也不能治好天下。所以對于宣揚仁義的人不應當加以稱贊,如果稱贊了,就會妨害耕戰(zhàn)之事;對于從事古代文獻經(jīng)典工作的人不應當加以任用,如果任用了,就會破壞法治。楚國有個品行很好的人,他的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他便到令尹那兒揭發(fā),令尹說:“殺掉他!”,認為他對君主忠誠卻對父親不孝,結果判了他死罪,由此看來,君主的忠臣倒成了父親的逆子。魯國有個人跟隨國君去打仗,屢戰(zhàn)屢逃;孔子向他詢問原因,他說:“我家中有年老的父親,我死后就沒人養(yǎng)活他了!笨鬃诱J為這是孝子,便推舉他做了官。由此看來,父親的孝子恰恰是君主的叛臣。所以令尹殺了品行很好的人,楚國的壞人壞事就沒有人再向上告發(fā)了;孔子獎賞逃兵,魯國人作戰(zhàn)就要輕易地投降逃跑。君臣之間的利害得失是如此不同,而君主卻既贊成謀求私利的行為,又想求得國家的繁榮富強,這必然是沒有希望的。
古時候,蒼頡創(chuàng)造文字,把圍著自己繞圈子的叫做“私”。與“私”相背的叫做“公”。公和私相反的道理,是蒼頡就已經(jīng)知道的,F(xiàn)在還有人認為公私利益相同,這是犯了沒有仔細考察的錯誤。那么為個人打算的話,沒有什么比修好仁義、熟悉學術的辦法更好了。修好仁義就會得到君主信任。得到君主信任就可以做官;熟悉學術就可以成為高明的老師。成了高明的老師就會顯榮。對個人來說。這是最美的事了。然而沒有功勞的就能做官。沒有爵位就能顯榮,形成這樣的政治局面。國家就一定陷入混亂,君主就一定面臨危險了。所以,互不相容的事情,是不能并存的。殺敵有功的人本該受賞,卻又崇尚仁愛慈惠的行為;攻城大功的人本該授予爵祿。卻又信奉兼愛的學說:采用堅固的鎧甲、鋒利的兵器來防備戰(zhàn)亂,卻又提倡寬袍大帶的服飾;國家富足靠農(nóng)民,打擊敵人靠士兵,卻又看重從事于文章學術事業(yè)的儒生;不用那些尊君守法的人,而去收養(yǎng)游俠刺客之類的人。如此理政,要想使國家太平和強盛足不可能的。國家太平的時候收養(yǎng)儒生和游俠,危難來臨的時候要用披堅執(zhí)銳的士兵;國家給予利益的人并不是國家所要用的人,而國家所要用的人又得不到任何好處。結果從事耕戰(zhàn)的人荒廢了自己的事業(yè),而游俠和儒生卻—天天多了起來,這就是社會陷于混亂的原因所在。
況且社會上所說的賢,是指忠貞不欺的行為;所說的智,是指深奧玄妙的言辭。那些深奧玄妙的言辭,就連最聰明的人也難以理解,F(xiàn)在制定民眾都得遵守的法令,卻采用那些連最聰明的人也難以理解的言辭,那么民眾就無從弄懂了。所以,連糟糠都吃不飽的人,是不會追求精美飯菜的;連粗布短衣都穿不上的人,是不會期望華麗衣衫的。治理社會事務,如果緊急的還沒有辦好,那么可從緩的就不必忙著去辦,F(xiàn)在用來治理國家的政治措施,凡屬民間習以為常的事,或普通人明知的道理不加采用,卻去期求連最聰明的人都難以理解的說教,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了。所以那些深奧玄妙的言辭,并不是人民所需要的。至于推崇忠貞信義的品行。必將尊重那些誠實不欺的人;而誠實不欺的人,也沒有什么使人不行欺詐的辦法。平民之間彼此交往,沒有大宗錢財可以互相利用,沒有大權重勢可以互相威脅,所以才要尋求誠實不欺的人。如今君主處于統(tǒng)治地位,擁有整個國家的財富,完全有條件掌握重賞嚴罰的權力,可以運用法術來觀察和處理問題;那么即使有田常、子罕—類的臣子也是不敢行欺的,何必尋找那些誠實不欺的人呢?現(xiàn)今的忠貞信義之士不滿十個。而國家需要的官吏卻數(shù)以百計;如果一定要任用忠貞信義之士。那么合格的人就會不敷需要;合格的人不敷需要,那么能夠把政事治理好的官就少,而會把政事搞亂的官就多了。所以明君的治國方法,在于專實行法治,而不尋求有智的人;牢牢掌握使用官吏的權術。而不欣賞忠信的人。這樣,法治就不會遭到破壞而官吏們也不敢胡作非為了。
現(xiàn)在君主對于臣下的言論,喜歡悅耳動聽而不管是否恰當;對于臣下的行事,僅欣賞他的名聲而不責求做出成效。因此天下很多人說起話來總是花言巧語,卻根本不切合實用,結果弄得稱頌先王、高談仁義的人充滿朝廷,而政局仍不免于混亂;立身處世的人競相標榜清高,不去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結果有才智的人隱居山林,推辭俸祿而不接受,而兵力仍不免于削弱,政局不免于混亂,這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因為民眾所稱贊的,君主所優(yōu)待的,都是些使國家混亂的做法,F(xiàn)在全國的民眾都在談論如何治國,每家每戶都藏有商鞅和管仲的法典,國家卻越來越窮,原因就在于空談耕作的人太多,而真正拿起農(nóng)具種地的人太少。全國的民眾都在談論如何打仗,每家每戶都藏有孫子和吳起的兵書,國家的兵力卻越來越弱;原因就在于空談打仗的人太多,而真正穿起鎧甲上陣的人太少。所以明君只使用民眾的力量,不聽信高談闊論;獎賞人們的功勞,堅決禁止那些無用的言行。這樣民眾就會拼命為君主出力。耕種是需要花費氣力吃苦耐勞的事情。而民眾卻愿意去干,因為他們認為可以由此得到富足;打仗是十分危險的事情,而民眾卻愿意去干,因為他們認為可以因此獲得顯貴。如今只要擅長文章學術,能說會道,無需有耕種的勞苦就可以獲得富足的實惠,無需冒打仗的危險便可以得到尊貴的官爵,那么人們誰不樂意這樣干呢?結果就出現(xiàn)了一百個人從事于智力活動,卻只有一個人致力于耕戰(zhàn)事業(yè)的狀況。從事于智力活動的人多了,法治就要遭到破壞;致力于耕戰(zhàn)事業(yè)的人少了,國家就會變得貧窮。這就是社會所以混亂的原因。
因此,在明君的國家里,不用有關學術的文獻典籍。而以法令為教本;禁絕先王的言論,而以官吏為老師;沒有游俠刺客的兇悍,而只以殺敵立功為勇敢。這樣,國內(nèi)民眾的一切言論都必須遵循法令,—切行動都必須歸于為國立功,一切勇力都必須用到從軍打仗上。正因如此。太平時期國家就富足,戰(zhàn)爭時期兵力就強盛,這便奠定了稱王天下的資本。既擁有稱王天下的資本,也善于利用敵國的弱點;建立超過五帝、趕上三王的功業(yè),一定得采用這種辦法。
現(xiàn)在卻不是這樣。儒士、游俠在國內(nèi)恣意妄為,縱橫家在國外大造聲勢,內(nèi)外形勢盡行惡化,就這樣來對付強敵,不是太危險了嗎?所以那些談論外交問題的臣子們,不是屬于合縱或連橫中的哪一派,就是懷有借國家力量來報私仇的隱衷。所謂合縱。就是聯(lián)合眾多弱小國家去攻打一個強大國家;所謂連橫,就是依附于一個強國去攻打其他弱國,這都不是保全國家的好辦法。現(xiàn)在那些主張連橫的臣子都說:“不依附大國,一遇強敵就得遭殃!笔谭畲髧灰欢ㄓ惺裁磳嶋H行動,倒必須先獻出本國地圖,呈上政府璽印,這樣才得以請求軍事援助。獻出地圖,本國的版域就縮小了;呈上璽印,君主的聲望就降低了。版域縮小,國家就削弱了;聲望降低,政治上就混亂了。侍奉大國實行連衡,還來不及看到什么好處,卻已喪失了國土,搞亂了政治。那些主張合縱的臣子都說:“不救援小國去進攻大國,就失了各國的信任;失去了各國的信任,國家就面臨危險;國家面臨危險,君主地位就降低了!痹刃灰欢ㄓ惺裁磳嵒菘裳浴5挂鸨ズ痛髧鵀閿。援救小國未必能使它保存下來。而進攻大國未必就不失誤,一有失誤,就要被大國控制了。出兵的話,軍隊就要吃敗仗;退守的話,城池就會被攻破。援救小國實行合縱,還來不及看到什么好處,卻已使國土被侵吞,軍隊吃敗仗。所以,侍奉強國,只能使那些搞連橫的人憑借外國勢力在國內(nèi)撈取高官;援救小國,只能使那些搞合縱的人憑借國內(nèi)勢力從國外得到好處。國家利益沒有確立起來,而臣下倒先把封地和厚祿都弄到手了。盡管君主地位降低了,而臣下反而抬高了;盡管國家土地削減了,而私家卻變富了。事情如能成功,縱橫家們就會依仗權勢長期受到重用;事情失敗的話,縱橫家們就會憑借富有隱退回家享福。君主如果聽信臣下的游說,事情還沒辦成就已給了他們很高的爵位俸祿,事情失敗得不到處罰;那么,那些游說之士誰不愿意用獵取名利的言辭不斷去進行投機活動呢?所以國破君亡局面的出現(xiàn),都是因為聽信了縱橫家的花言巧語造成的。這是什么緣故呢?這是因為君主分不清公私利益,不考察言論是否正確,事敗之后也沒有堅決地實行處罰。縱橫家們都說:“進行外交活動,收效大的可以統(tǒng)—天下,收效小的也可以保證安全“。所謂統(tǒng)—天下,指的是能夠打敗別國;所謂保證安全,指的是本國不受侵犯。兵強就能打敗別國,國治理得安定就不可能被人侵犯。而國家的強盛和安定并不能通過外交活動取得,只能靠搞好內(nèi)政,F(xiàn)在不在國內(nèi)推行法術,卻要一心在外交上動腦筋。就必然達不到國家安定富強的目的了。
鄉(xiāng)間諺語說:“長袖善舞,多錢善賈。”這就是說,物質條件越好越容易取得功效。所以國家安定強盛,謀事就容易成功;國家衰弱混亂,計策就難以實現(xiàn)。所以用于秦國的計謀,即使改變十次也很少失;用于燕國的計謀,即使改變一次也很難成功。這并不是被秦國任用的人智慧必高,被燕國任用的人腦子必笨,而是因為這兩個國家的治亂條件大不相同。所以西周背棄秦國參予合縱,只一年工夫就被吞災了;衛(wèi)國背離魏國參與連橫,僅半年工夫就被消滅了。這就是說合縱滅了西周,連橫亡了衛(wèi)國。假使西周和衛(wèi)國不急于聽從合縱連橫的計謀,而將國內(nèi)政治嚴加整頓,明定法律禁令,信守賞罰制度,努力開發(fā)土地來增加積累,使民眾拼死去堅守城池;那么,別的國家奪得他們的土地吧,好處不多,而進攻這個國家吧,傷亡很大,擁有萬乘兵車的大國不敢自我拖累在堅城之下,從而促使強敵自己去衡量其中的害處,這才是保證本國必然不會滅亡的辦法。丟掉這種必然不會亡國的辦法,卻去搞勢必會招致亡國的事情,這是治理國家的人的過錯。外交努力陷于困境,內(nèi)政建設陷于混亂,那么國家的滅亡就無法挽救了。
人們的習慣想法,都是追求安逸和私利,而避開危險和窮苦。如果讓他們?nèi)ゴ蛘蹋斑M會被敵人殺死,后退要受軍法處置,就處于危險之中了。放棄個人的家業(yè),承受作戰(zhàn)的勞苦,家里有困難而君主不予過問,就置于窮困之中了,窮困和危險交加,民眾怎能不逃避呢?所以他們投靠私門貴族,求得免除兵役,兵役免除了就可以遠離戰(zhàn)爭,遠離戰(zhàn)爭也就可以得到安全了。用錢財賄賂當權者就可以達到個人欲望,欲望一旦達到也就得到了實際利益。平安有利的事情明擺在那里,民眾怎能不去追求呢?這樣一來,為公出力的人就少了,而依附私門的人就多了。
明君治理國家的政策,總是要使工商業(yè)者和游手好閑的人盡量減少,而且名位卑下,來促進農(nóng)業(yè)(發(fā)展),并抑制工商業(yè),F(xiàn)在社會上向君主親近的侍臣行賄托情的風氣很流行,這樣官爵就可以用錢買到,官爵可以用錢買到,那么工商業(yè)者的地位就不會低賤了,投機取巧非法獲利的活動可以在市場上通行,那么商人就不會少了,他們搜刮到的財富超過了農(nóng)民收入的幾倍,他們獲得的尊貴地位也遠遠超過從事耕戰(zhàn)的人,結果剛正不阿的人就越來越少,而經(jīng)營商業(yè)的人就越來越多。
因此,造成國家混亂的風氣是:那些著書立說的人,依托仁義道德來宣揚先王之道,講究儀容服飾而文飾巧辯言辭,用以擾亂當今的法令,從而動搖君主的決心;那些縱橫家們,弄虛作假,招搖撞騙,借助于國外勢力來達到私人目的,進而放棄了國家利益;那些游俠刺客,聚集黨徒,標榜氣節(jié),以圖顯身揚名,結果觸犯國家禁令;那些逃避兵役的人,大批依附權臣貴族,肆意行賄,而借助于重臣的請托,逃避從軍作戰(zhàn)的勞苦;那些工商業(yè)者,制造粗劣器具,積累奢侈資財,囤積居奇,待機出售,希圖從農(nóng)民身上牟取暴利。上述這五種人,都是國家的蛀蟲。君主如果不除掉這五種像蛀蟲一樣的人,不廣羅剛直不阿的人,那么,天下即使出現(xiàn)破敗淪亡的國家,地削名除的朝廷,也不足為怪了。
注釋
1、上古之世:遠古時代,這里所指,相當于原始社會的原始群時期。
2、勝:能承受。不勝:經(jīng)受不住。
3、有巢氏:傳說中的人名,因為他發(fā)明了巢居,所以稱為有巢氏。
4、果蓏(luǒ):瓜果。古代木本植物的果實叫“果”,草本植物的果實叫“蓏”。蜯:同“蚌”。
5、臭(xiù):氣味。惡臭:難聞的氣味。
6、燧(suì):古代用來鉆火的材料,有金屬和木材兩種,晴天用金燧反射太陽光來取得火種,陰天用木燧來取火。鉆燧取火:就是鉆木取火,是用鉆子鉆木,讓它摩擦生熱而取得火種的一種方法。
7、說:通“悅”,喜愛。
8、燧人氏:傳說中的人物,因為他發(fā)明了鉆木取火的方法,所以稱他為燧人氏。
9、中古之世:中古時代,這里所指,相當于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
10、鯀(ɡǔn):傳說中原始時代的部落首領,禹的父親。相傳他曾由四岳推舉,遵奉堯的命令治理洪水。他采取筑堤防水的方法,治了九年也沒有成功,因而被舜流放到羽山而死。鯀其實并沒有采取“決瀆”的方法,韓非在這里只是連帶提及而已(古人的文章中,經(jīng)常有這種情況),并不是肯定他在治水方面有功,所以下文沒有提“鯀”。
11、禹:傳說中夏朝的帝王。他奉舜的命令治理洪水,采取疏通河道的辦法,開掘了濟水、漯(tà)水、汝水、漢水、淮河、泗水等,導流入海,獲得成功,因此被舜選為繼承人。舜死后他稱帝天下,建立了夏王朝。從他開始結束了帝位禪讓制,所謂傳子而不傳賢。
12、決:掘開堵塞水流的地方,疏通。
13、瀆:河流,河道。古代把長江、淮河、黃河、濟水稱為四瀆。
14、近古之世:近古時代,這里所指,相當于奴隸制社會。
15、桀:名履癸,夏朝末代帝王,被商湯所滅。
16、紂:名受辛,商朝末代帝王,被周武王打敗后自殺。
17、湯:姓子,名履,又稱武湯、天乙、成湯,原為商族領袖,后來任用伊尹為相,滅掉夏桀,建立了商朝。
18、武:周武王姬發(fā),他繼承了父親文王的遺志,帶兵東征,消滅了商紂王,建立了西周王朝。
19、今:假如。
20、殷:商朝的第十代帝王盤庚把首都遷到殷(在今河南省安陽縣),以后商也稱作殷。
21、修:學習,遵循。
22、法:效法。常:永久的,固定不變的。可:合適,可行。?桑褐赣肋h合適的制度和辦法,等于說“常規(guī)”、“慣例”、“老規(guī)矩”。
23、丈夫:泛指成年的男子。
24、翦:通“剪”。
25、采:櫟木。
26、糲:粗米。粢(cí):通“餈”,稻餅,用整粒米做成的餅。糲粢之食:指粗劣的食物。
27、蔾:一種野菜。藿:豆葉。
28、麑(ní):小鹿。麑裘:泛指質量粗糙的獸皮衣服。
29、葛:葛麻,一種多年生的蔓草,莖的纖維可以織成布。葛布粗糙,俗稱夏布。
30、臿(chà):挖土的農(nóng)具。
31、股:大腿。胈(bá):肥肉。
32、脛不生毛:形容禹奔走勞苦,連腿上的汗毛也磨光了。
33、古:通“故”。
34、絜(xié):約。絜駕:約車,把馬套在車上,此指享受富貴,出門乘車。周禮規(guī)定,大夫以上的官員,出門乘車不步行。
35、膢(lóu):楚國人二月間祭祀飲食神的節(jié)日。臘:古代年末(冬至后第三個戌日)祭祀百神的節(jié)日。遺(wèi):贈送。
36、庸:同“傭”,被雇用的人,出賣勞動力的人。買庸:雇工。竇:通“瀆”,溝渠,水道。決竇:疏通水道。
37、食(sì):供給食物,拿食物給……吃。
38、土當作:“士”,通“仕”,做官。橐:通“托”,依托,依附,指依附諸侯、大夫等貴族。
39、稱(chèn):適合,適應。俗:習俗,指社會情況。
40、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姬發(fā)的父親,商紂王時為西伯(西方各部落的首領),又為三公之一,因為對商紂王殺害翼侯、鬼侯不滿而被囚禁于羑里(今河南省湯陰縣北)。豐:地名,位于今陜西省戶縣東北。文王從岐山之下遷都于豐邑。鎬(hào):地名,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南,距豐邑二十五里。武王由豐邑遷都于鎬,稱鎬京。這里的“鎬”只是連類而及之詞,與上文的“鯀”相似。
41、戎:我國周代西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分布在今黃河上游一帶。
42、徐偃王:據(jù)《史記·秦本紀》記載,徐偃王是周穆王時徐國的君主。古代諸侯一般不稱王,由于當時徐國強大,所以他在國內(nèi)自號偃王。
43、有:通“又”。
44、荊:楚國的別稱。戰(zhàn)國時楚國的范圍包括今湖北省全部、湖南省大部、河南省南部以及安徽、江西、浙江、江蘇等省的部分地區(qū)。荊文王:楚文王熊貲(zī),是楚武王的兒子,公元前689年—公元前677年在位。楚文王上距周穆王已有二三百年,所以,有人認為他不可能伐滅徐偃王。關于徐偃王被滅的事,古籍上有多種說法,可能都是根據(jù)民間傳說記載的。韓非這里說楚文王伐滅徐偃王,也可能只是一種傳說而已;當然,也可能楚國的文王不止一個,這里的楚文王不是指熊貲而言。
45、有:名詞詞頭,沒有實際意義。苗:我國古代南方的少數(shù)民族,也稱“苗”或“有苗”。
46、干:盾牌。戚:古代兵器,是斧的一種。執(zhí)干戚舞:拿著兵器跳舞。兵器不用來作戰(zhàn),而用作跳舞的道具,說明舜不用武力,而用音樂舞蹈來進行精神感化。
47、共(ɡōnɡ)工:古代傳說中的一個氏族部落。關于這一部落的時代和事跡,各種古籍說法不一,從傳說中的女媧時代一直到商代,都有共工的事跡。
48、铦(xiān):古代兵器,是一種頂端呈長針狀的大矛。矩:通“巨”,巨大,指長。及:到。乎:于。
49、鎧甲:古代打仗時穿的護身戰(zhàn)衣,用皮革或金屬薄片制成。
50、子貢:春秋時衛(wèi)國人,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孔丘的門徒,善于辯論。說(shuì):游說,勸說。
51、子:您。古人對對方的尊稱。辯:(言詞)動聽而有理。
52、行:實行,實現(xiàn)。
53、策:古代的一種竹制馬鞭,頭上有刺。
54、知:通“智”,明智。
55、兼愛:泛愛,普遍地愛。儒家提倡王道、仁政,稱頌堯、舜愛民,宣揚“仁者愛人”、“泛愛眾”,是為了“以德服人”,更好地統(tǒng)治人民。墨家提倡“兼愛”,宣揚愛無差等,則反映了小私有者的政治愿望。這兩種政治主張雖然不完全相同,但對于爭于氣力的戰(zhàn)國時代來說,都是一種空想,所以韓非把它們合在一起加以批評。
56、司寇:古代掌管刑獄的最高一級的官吏。
57、亂:紛亂,不太平。
58、莫先于父母:沒有比父母更領先的。
59、見(xiàn):同“現(xiàn)”,表現(xiàn)。
60、效:顯示。
6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魯國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在魯國做過司寇(掌管刑獄的最高長官),不很得志。后來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也沒有得到賞識和重用。晚年回到魯國從事著述和講學,廣收弟子,從而形成了影響極大的儒家學派。
62、說:通“悅”,喜愛。為服役:給他做事,指做他的門徒。
63、魯哀公:春秋末年與孔丘同時代的魯國君主,名蔣,公元前494年—公元前467年在位。
64、南面:面向南。古代以面向南為尊位,國君在朝廷上面向南接受臣下的朝見。君:用作動詞,為君。
65、顧:反。
66、鄉(xiāng)人:鄉(xiāng)大夫,掌管鄉(xiāng)中政教禁令的官。譙(qiào):通“誚”,責備,責罵。
67、州部:州一級的衙署,是古代地方上的一種基層行政機構。古代一個鄉(xiāng)轄五個州,一州轄二千五百家。推:推行,執(zhí)行。
68、節(jié):節(jié)操,品行。
69、樓季:戰(zhàn)國時魏文侯的弟弟,善于奔跑跳躍。
70、跛(bǒ):瘸(qué)了腿。牂(zānɡ):母羊。
71、峭:嚴峻,嚴厲。峭其法:使他的法紀嚴峻,即立法嚴峻。
72、布帛:古代棉麻織品稱為“布”,絲織品稱為“帛”。尋常: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兩尋為一常。
73、溢:通“鎰”,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兩(一說二十四兩)為一鎰。
74、盜跖(zhí):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造反者領袖,古人把他當作貪婪的典型。掇(duó):拾取。
75、卑:貶低。士官:即仕官,做官。
76、悖:違背。繆(miù):通“謬”,荒謬,錯誤。
77、廉:正直,方正,有棱角。
78、隨仇:追逐仇人,即報仇。
79、程:顯示,表現(xiàn)。
80、前一“而”字同“則”。
81、說通:“悅”。
82、私行:謀取臣下私利的行為,指上文所說的廉貞、賢能之行。
83、文:又稱“文學”,指古代文獻典籍,像《詩》《書》《禮》《樂》《春秋》等等,是儒家借來宣傳自己政治主張的典籍。
84、俠:俠士,俠客,有武藝并甘心為主人賣命的刺客。
85、法:指“法之所非”。趣:通“取”,指“君之所取”。上:指“上之所養(yǎng)”。下:指“吏之所誅”。
86、四相反:實際上只是指“法”、“取”相反,“上”、“下”相反。
87、黃帝:傳說中的遠古帝王,姓公孫,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又居姬水,因改姓姬。國于有熊,故亦稱有熊氏。傳說他曾打敗姜姓部落首領炎帝以及九黎族蚩尤,從而被各部落推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在位時代約在公元前26世紀。法家說他“內(nèi)行刀鋸(刑罰),外用甲兵”(《商君書·畫策》),是一個實行法治的帝王。戰(zhàn)國漢初道家中的黃老學派把他與老子說成是本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88、直躬:字面的意思是正身,這里用作人名,是指一個正直地對待自己的人。
89、謁(yè):稟告,告發(fā)。
90、令尹:楚國掌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職,相當于其他諸侯國的相。
91、曲:不直,不道德,這里指不孝。
92、暴:欺凌,損害。暴子:損害父親的兒子,即逆子,不孝之子。
93、聞:使……聽見,報告。
94、兼:并,同時。人主在“舉匹夫之行”的同時,又“求致社稷之!,所以說“兼”。匹夫之行:韓非認為民眾都有自利之心,所以用“匹夫之行”來指一切為個人利益著想的品行。
95、幾:通“冀”,希望。
96、蒼頡(jié):相傳是黃帝時的史官,據(jù)說他創(chuàng)造了漢字。其實,文字不可能由一個人來創(chuàng)造,蒼頡可能是古代文字的搜集和整理者。
97、環(huán):旋繞。厶:“私”的古字,其筆畫繞自己旋轉而成,象征著專為自己盤算。
98、公:字形由“八”、“厶”構成!鞍恕钡谋疽馐沁`背。這兩句揭示了字形和字義之間的聯(lián)系,所以語帶雙關。從字形上來說,筆畫環(huán)繞自身是“厶”,“八”和“厶”則構成“公”;從字義上來說,繞著自己轉叫作“私”,和“私”相對立的叫作“公”。
99、以:通“已”。
100、為:如果。
101、廉:當作“兼”。墨家宣揚兼愛、非攻的主張,與“拔城”是相反對的。
102、厲:通“礪”,磨。難:災難,指戰(zhàn)爭。
103、薦(jìn):通“搢”(jìn),插。紳:寬大的衣帶。薦紳:即“搢紳”,古代官吏上朝時把笏(hù,朝見君主時拿的手版)插在衣帶間,叫作搢紳,后來就把做官的稱為“搢紳”。這里指穿著寬袍、束著大帶服裝而不從事耕戰(zhàn)的儒生。
104、距:通“拒”,抵抗。
105、介:通“甲”。
106、短:通“裋”(shù)。短褐(hè):粗布衣服。
107、慕:羨慕,崇尚。知:通“智”。上知之論:指“微妙之言”。
108、賢:以……為賢,看重,推崇。良:衍文。
109、厚:財富。利:貪,用作使動詞。相利:即“利人”,使人追求自己。
110、田常:即田成子,也叫陳恒、陳成子,春秋時齊國的大臣。他的祖先陳公子陳完因內(nèi)亂而逃到齊國,從此將陳氏改為田氏。田完的后代逐漸強盛。到齊悼公時,陳釐子田乞已控制了齊國大權。田乞死后,他的兒子田常代立,繼續(xù)推行他父親爭取民眾的辦法,用大斗出貸,用小斗收取。齊簡公四年(公元前481年),田常殺死簡公,擁立齊平公,任相國。從此,齊國的政權完全由田氏控制。
111、子罕:春秋戰(zhàn)國時宋國有兩個子罕,這里指戰(zhàn)國時的皇喜,姓戴,氏皇,名喜,字子罕。他曾任宋國司城(國內(nèi)掌管土木建筑工程的最高長官),所以有的書上又寫成“剔成”、“易成肝”(“剔成”、“易成”與“司城”形近,“肝”與“罕”音近)。他后來廢掉了宋桓侯,奪取了宋國的政權。
112、說:通“悅”。
113、商、管:商鞅、管仲,兩人都重視農(nóng)耕(見《商君書·墾令篇》、《管子·地員篇》)。商管之法:指他們的著作!渡叹龝芬粫f題商鞅撰,現(xiàn)存二十四篇,其中明顯有后代人的作品,它實際上是商鞅的遺著與后世法家記述商鞅言行的著作的匯編,F(xiàn)存《管子》一書,共七十六篇,實際上是法家學者依托管子之名而纂集的雜家著作,它包容了各家言論。
114、孫、吳:孫,指孫武,春秋時兵家,齊國人,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今存,為中國最早最杰出的兵書。吳,指吳起,戰(zhàn)國初期杰出的軍事家,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衛(wèi)國左氏(今山東曹縣北)人,初任魯將,繼任魏將,屢建戰(zhàn)功,被魏文侯任為西河守。文侯死,武侯仍使他為西河守,后遭陷害而逃到楚國,不久任令尹,輔佐楚悼王實行變法,審明法令,廢除貴族特權,整頓統(tǒng)治機構,裁減冗員。他的變法促進了楚國的富強。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用亂箭射死吳起后,又將他五馬分尸。吳起有軍事著作傳世,但早已亡佚,現(xiàn)存《吳子》六篇,是后人偽托之作。
115、被(pī):通“披”。
116、書簡:書籍。上古沒有紙,書由竹簡編成,所以稱書簡。書簡之文,指上文提到的“文學”,即儒家經(jīng)典。
117、捍:通“悍”,強悍,兇狠。
118、軌:遵循。
119、畜:通“蓄”,積蓄。承:通“乘”,趁著,憑借,利用。舋(xìn):同“釁”,縫隙,這里引申為弱點、破綻的意思。五帝:說法不一,一般是指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kù)、堯、舜。侔:等同,相等。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
120、稱:舉,行。
121、分(fèn):份,全數(shù)的一部分,從屬關系。有分于:在……中占有一份,從屬于。從(zònɡ):通“縱”。南北為縱,這里指合縱。戰(zhàn)國時蘇秦主張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結成聯(lián)盟對抗秦國,由于六國在位置上成南北向,所以稱“合縱”。衡:通“橫”,東西為橫,這里指連橫。秦國為了對付合縱,采納張儀的主張,與六國分別結成聯(lián)盟,以便各個擊破。由于秦國在六國的西面,東西聯(lián)合,所以稱“連橫”。
122、讎:同“仇”,仇敵。忠:同“衷”,心思,私衷。
123、則:卻。舉圖而委:把地圖交給大國,指割讓國土。效璽:獻出國君的印章,指取消獨立的地位而做大國的臣子。
124、名卑句:名聲低下,發(fā)布的命令就難以實行,所以政治就混亂了。
125、天下:指山東合縱的各諸侯國。
126、士:通“仕”。士官:做官。
128、矰(zēnɡ):弋(yì)射的短箭。繳(zhuó):系在箭上的生絲線。矰繳:帶絲線的箭,射出后可以收回,即使射不到鳥,箭也不會丟失。這里用作比喻,指縱橫家用來獵取功名富貴的虛言浮詞,就像用來獵取鳥雀的矰繳一樣,有得而無失。矰繳之說:指有得無失的言論。徼幸其后:希望在那以后獲得意外的功名利祿。
129、責:求。
130、有:取。
131、事智:從事智力活動,指游說。
132、希:同“稀”,稀少。
133、燕(yān):諸侯國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南部。燕國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但在七國中力量較弱。
134、周去秦為從:周,指戰(zhàn)國時的小國西周,它是周考王(公元前440年—公元前426年在位)分封的諸侯國,開國君主是西周桓公(考王弟,名揭),建都河南(王城位于今河南洛陽市西部)。公元前367年,又從中分裂出小國東周。公元前256年,西周君背離秦國,和其他諸侯國搞合縱攻秦,被秦擊敗,西周君(西周武公)奔秦,盡獻其邑三十六。秦又將西周公(西周文公)遷往憚狐。公元前249年,秦滅東、西周。
135、期(jī)年:一周年。
136、衛(wèi):諸侯國名,范圍包括今河南省東北部和河北、山東省部分地區(qū)。魏: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北部和東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部分地區(qū)。衛(wèi)離魏為衡:衛(wèi)是周初所封的諸侯國,公元前660年被翟擊敗后,遷都楚丘(今河南滑縣),從此成為小國,后又遷都帝丘(今河南濮陽),一直依附于魏國。公元前253年,衛(wèi)國背離魏國和秦國連橫,為魏國所滅,成為魏國的附庸。后來秦國把它遷到野王(今河南沁陽),作為秦的附庸。公元前209年為秦所滅。
137、亡:韓非所說的“亡”,指君主無權。衛(wèi)國成為附庸后,君主沒有主權,所以說“亡”。
138、道:由,遵行。道必滅之事:做一定會滅亡的事情,指搞合縱連橫。
140、政:通“正”,正常,通常。
141、就:靠近,指追求。如:而。辟:通“避”。
142、為:使,讓。
143、汗馬:使戰(zhàn)馬出汗,指艱苦的戰(zhàn)斗。
144、完:修繕,使完好。解:通“廨”(xiè)。解舍:官府,官舍,官吏辦事及居住的處所。
145、遠戰(zhàn):遠離戰(zhàn)爭,指逃避兵役。這是用走私門的辦法來逃避兵役。
146、襲:因襲,追隨,依附。涂:通“途”。
147、趣(qū):趨向。本務:根本的事務,指農(nóng)業(yè)。末作:不重要的勞作,指工商。
148、近習:親近熟悉的人,指君主左右的親信。
149、用:采用,指施行。
150、籍:通“藉”,憑借。
151、盛:整齊華美。盛容服:使儀表端莊、服飾華美。指儒生們講究容貌穿著,裝出道貌岸然的樣子。
152、疑:通“擬”,匹敵,抗衡。
153、言古者:當作“言談者”,指縱橫家。
154、為:通“偽”,虛假。為設:虛構,即捏造事實,弄虛作假。詐稱:謊說。
155、五官:指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五種重要官職。國家的大權由他們分職執(zhí)掌。
156、御:抵御,抵抗,指作戰(zhàn);加撸簱娜ゴ蛘痰娜,即上文提到的那些依附私門而逃避兵役的人。
157、苦(ɡǔ):通“盬”,粗劣。窳(yǔ):粗劣,不堅實。這句針對工匠而言。
158、弗:通“費”。這句針對商人而言。
159、侔:通“牟”,謀取。
鑒賞
“五蠹”,即五種危害社會的蛀蟲。在這篇文章中,韓非子把學者(儒家)、言談者(縱橫家)、帶劍者(游俠刺客)、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商人手工業(yè)者)這五種人比喻為五種危害國家的蛀蟲。
韓非子的理由是,那些學者稱頌所謂先王之道,憑借仁義進行說教,講究服飾儀表而注意言語修飾,以擾亂國家的法治和君主依法治國的決心;那些縱橫辯談者制造謊言,借助外國的力量,謀求他們的私利,把國家的利益拋在一邊;那些游俠劍客聚集黨徒,標榜氣節(jié),宣揚名聲,而觸犯國家的禁令;那些逃避兵役的人,聚集在權貴門下,行賄請托,躲避戰(zhàn)爭的勞苦;那些商人和手工業(yè)者則制造粗劣的器物,囤積居奇牟取暴利。韓非子認為,君主如果不除掉這五類“蛀蟲”,而供養(yǎng)那些光明正大的人,就會削弱朝廷,覆滅國家。
具體來說,例如那些學者,主要當時的儒家和墨家,他們每天都說堯舜是如何的仁愛,要君主也像堯舜那樣愛民如子,以為只有這樣才能把天下治理好。韓非子認為,聽信儒墨學者的話,是根本不可能治理好國家的,就是他們所說的行仁義的先王,“在行刑官行刑時,因此而停止奏樂;聽到死刑判決時,因此而為之流淚”,這也是十分可笑的。因為先王“停止奏樂”、“為之流淚”,最后還得要執(zhí)行判決,憐憫和眼淚治不好國家;治理國家一要靠法治,二要靠權勢。沒有法治,盜賊遍地;實行法治,成千上萬兩的黃金,盜跖也不敢去取。沒有權威,就算圣人孔子也只有七十個門徒愿為他效力,更不用說當時的君主——如孔子所在的魯國的君主魯哀公;而哀公卻可以使包括孔子在內(nèi)的所有魯國人俯首稱臣。
又例如那些言談者,即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術士,他們一會兒主張合縱,聯(lián)合眾多弱國去攻打一個強國;一會兒又主張連橫,侍奉一個強國去攻打眾多弱小國家。主張合縱的大臣們說:“不救援小國而攻打大國,就會失去天下各國的信任,失去天下各國的信任,國家就危險了,而君主的地位也就降低了。”主張連橫的大臣們則說:“不侍奉大國,遇到強敵就會受到禍害!钡n非子認為,如果實行連橫去侍奉強國,不管是否能得到實際好處,都必須先奉上本國的地圖、蓋上國家的印章,以便必要時強國來援助。這樣卻先出讓了國家的土地,降低了君主的名聲,搞亂了國內(nèi)的政治。如果實行合縱去救助小國而攻打大國,在沒有什么實際好處之前就得罪了大國,一旦有疏失就會損兵失地,而主張合縱的人則會獲得封地和厚祿。所以說,這些言談之士就是國家的蛀蟲。
也許你會說,韓非子把花言巧語的縱橫家和無視國法的游俠之士斥之“蛀蟲”,雖不免絕對,但可能還有些道理;但他把“學者”、“商工之民”也都比作“蛀蟲”,那就未免太過分了。因為一個健全的社會也許可以不要縱橫家與帶劍的俠客,但絕對少不了 “學者”與“商工之民”,你總不能連社會分工也取消掉吧?
韓非子并不這樣認為。他也并未否認學者們的仁義學說、商工之民的生產(chǎn)和交易的存在的必要,他甚至還不否認言談者言語的巧妙。他之所以要把學者、言談者、帶劍者、患御者、商工之民斥之為“五蠹”,其理由概括起來實際只有兩個方面: 一是歷史的變遷,二是現(xiàn)實的法治。
從歷史的變遷來看,他把歷史分為“上古”、“中古”、“當今”三個階段:“上古競于道德,中古逐于智力,當今爭氣力”。在“上古”時代講仁義肯定合適,但在“當今”談仁義則是“蛀蟲”;在“中古”你巧言善辯,發(fā)明奇器或投機取巧、囤積居奇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在“當今”仍這樣做則是“蛀蟲”。
從現(xiàn)實的“法治”來看,“法治”講的就是有功受賞,有過受罰,殺敵授爵,降敵嚴誅。這是毫不含糊的。在韓非子所處的戰(zhàn)國后期,兼并戰(zhàn)爭異常激烈,不是你吞并他人,就是被他人所吞并。韓非子那一切唯功利是圖的觀點,雖然每個人心中都不大喜歡,卻也是那個時代無可奈何而又最切實可行的方案。
當然,我們這里也無意于為韓非子開脫,韓非子在維護封建君主的利益、為了封建君主富國強兵太過賣力,儒、墨的仁義學說固然不合時用,但也沒有必要罵他們?yōu)橹x;“商工之民”或許不如耕戰(zhàn)之士那么為當時社會所急需,但沒有他們,吃的用的誰制造和販運?人總不能光著身子去茹毛飲血吧?早在韓非子之前孟子就曾批評過農(nóng)家許行“種粟而后食”、“自織而后衣”主張的不可行,因為“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孟子·滕文公上》)。社會分工是必須的,不能抹殺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有勞力者,有勞心者。”韓非子在孟子之后,不能吸收孟子學說中的合理成分,而卻還在一味地罵儒家的仁義學說為“蛀蟲”,這不僅不能降低仁義學說的價值,反而更暴露了他自己的狹隘與偏激。
《韓非子·五蠹》簡介
《韓非子·五蠹》是戰(zhàn)國末期法家學派代表人物韓非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段弩肌啡慕那甙僮,是先秦說理文進一步發(fā)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韓非文章的一般特點。作者舉出了大量的事實,于對比中指出古今社會的巨大差異,論據(jù)充分,詞鋒銳利,推理事實切中肯綮。
作者簡介
韓非子(約前280-前233),即韓非,為韓國國君之子,戰(zhàn)國末期韓國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著作有《韓非子》一書。
【《五蠹》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相關文章:
《五蠹》原文及對照翻譯02-23
《過秦論》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01-22
《秋水》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01-23
《五人墓碑記》對照翻譯及原文閱讀03-27
《蘇武傳》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03-22
《促織》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11-29
《渡荊門送別》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03-30
《鴻門宴》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01-23
《李賀小傳》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