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在幾月幾日
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祭祖的日子,那么今年的清明節(jié)又在幾月幾日呢?下面小編告訴大家今年清明節(jié)在幾月幾日!
清明節(jié)在幾月幾日
2017年4月4日 農(nóng)歷 三月初八
清明節(jié)的傳說
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xù)續(xù)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shù)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zhí)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墒,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墒,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jīng)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jīng)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fā)現(xiàn)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jù)說就是來源于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jié)。
以后,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zhí)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jié)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
清明的傳統(tǒng)美食
一、油炸撒子——綿延2640年歷史的寒食節(jié)“寒具”美食
推薦理由:油炸撒子最早起源于山西臨汾地區(qū)的洪洞縣,洪洞縣是中華古老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在這片土地曾經(jīng)歷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移民,所以,現(xiàn)在南北各地都有撒子的制作。 “撒子”古為寒食節(jié)的“寒具”,是著名時令美食。由于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節(jié)的前一日就稱之為“炊熟”,人們在這一天會準備各式各樣可供冷食的食物,留待后面幾天吃,直到清明結(jié)束。
小吃特色: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說:“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huán)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梢娾套勇榛ǖ墓爬戏且话闶称房膳c之媲美的了。
二、子推蒸餅——距今有2500年歷史的寒食節(jié)傳統(tǒng)小吃
推薦理由:子推蒸餅,俗稱蒸餅,是山西地方的傳統(tǒng)食品,據(jù)說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子推蒸餅相傳是寒食節(jié)流傳下來的一種熟食,人們?yōu)榱思o念忠誠堅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這一天,不舉煙火,也不進熱食,所以這一天便被稱為寒食節(jié)了。那么這一天人們吃什么呢,都是事先做好一些食品,在寒食節(jié)冷食。這些食品主要的就是蒸餅,因為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的,所以又稱為子推蒸餅。
小吃特色:子推蒸餅以精粉、豬板油、大蔥、香油、花椒粉、堿為原料,經(jīng)過和面、發(fā)酵、上堿、揉面、搟面、加料、揪劑、壓形、籠蒸等諸多工序制成。喧軟美味,老幼皆宜!
三、清明燕——以忠孝為主題的山西面食
推薦理由:“清明燕”是山西人清明必做的面塑之一。用面粉捏成燕子的形狀,用山西的酸棗樹或者楊柳條竄連起來,掛在門楣上,用來表達對先賢的“留念”。
這樣的習俗在山西綿延2500年,至今依然栩栩如生、生機勃勃的活躍在人們的生活中,用來展示以“忠孝”為主題的內(nèi)涵思想。小假期閑暇之余,可以嘗試下這道有趣的面食,不僅僅是紀念介子推的忠孝,更重要的是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敬父母,多抽時間回家看看,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時再空傷悲。
小吃特色:“清明燕”就是為紀念介子推而做,故也叫“子推燕”。清明燕可以制作一只,可以制作三只,堆放在一起形成一個“品”字形,寓意介子推高尚的品格。
四、印花清明團子——最經(jīng)典的一款清明果
推薦理由:Q糯的口感,青綠飄香,艾葉的獨特香氣,是其他各種青菜汁無法替代的,吃在嘴里,滿是清明的味道。接下來與大家分享最經(jīng)典的一款清明果—印花清明團子,小長假閑暇之余,可以小試一把,與親人一起品味別致的味道,緬懷逝去的親人,同時也感激當下能陪在身邊的親人們。
小吃特色:那是一種怎樣的味道?青澀卻又帶點憂傷,微甜的餡,翠綠的皮又有點淡淡的青草味,翠綠的顏色,春天的氣息,清明的味道。
五、清明團子——具有江南氣息的清明團
推薦理由:江南人把春天里第一次吃青團子叫做“嘗春”,品嘗春天的味道。從古到今,大家習慣用清明團子來祭祖。除用作祭祀之外,清明之季,江南坊間還流行吃“清明團”,其實就是青團子。因為“清明”與“聰明”諧音,于是又有此日生子最聰明的說法。許多人家抱著嬰兒向鄰里乞討“清明團(青團子)”,謂之為“討聰明”。青團子在這兒又起著討口彩的作用。
小吃特色:只有這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這種團子,才能體現(xiàn)這樣獨特的清明味道,清香、清澀而清甜。
六、懶人版青團——直接用艾草粉就可以做青團
推薦理由:雖然清明時節(jié)流行吃青團,但是有些地域沒有艾葉,怎么辦呢?如何在這特殊的節(jié)日做出有紀念意義的小點心呢,直接艾草粉,就可以輕松做出青團勒,而且比用艾葉更簡單哦,懶人的福音,哈哈!做出的成品呢,無論顏色還是味道都很映襯清明這個節(jié)氣,一絲清苦~~~~~
小吃特色:咬上一口,慢慢品味,甜糯中帶著一絲絲清苦,有點憶苦思甜的感覺,生活中有苦有甜,能認真的過好每一天,就是幸福。
七、菜汁版青團——用蔬菜汁演繹青團做法
推薦理由:做菜如生活,只要去想總會有辦法的,猶如青團,并不一定非要用艾草,沒有艾葉、也沒有艾草粉的人們就用最最常見的蔬菜汁吧,各種綠色的蔬菜汁都可以用的,看著一抹青綠,也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節(jié)日氣息,三天小長假,有興趣的朋友也來試試這道極具特色的節(jié)令食品吧~
小吃特色:甜糯的口感帶著一絲蔬菜的清香,雖然沒有艾草的清苦,但鮮艷的綠色依然令人欣慰,美食吃的不僅僅是味道,品出其中的韻味才是真諦,緬懷祖先,珍惜當下,希望每時每刻都順心如意!無論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用心去做,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八、醬爆螺螄——清明螺,頂只鵝
推薦理由:民間向來有“清明螺,肥似鵝”和“清明螺,頂只鵝”的說法。這個說法來源于過去窮,買不起鵝的人家,每到清明前后就下河塘摸盆螺螄,用清水養(yǎng)兩天,然后夾去尾端,放點蔥姜辣椒煮熟,肥美的螺螄也能抵得上鵝肉的鮮美。
醬爆螺螄,螺螄最家常卻最經(jīng)典的做法,豆瓣醬的香味把螺螄肉的肥美鮮嫩襯托的淋漓盡致,那真的是打嘴巴也舍不得丟的美味啊!
小吃特色:讓人看著都流口水啊,香辣的口感,鮮美的螺肉,老酒喝喝,螺螄唆唆,很愜意!過去生活清苦,清明前后吃海螺,都覺得比鵝肉還鮮美,我們能有幸活在豐衣足食的當下,應該感激先輩們的拼搏奮斗,才換得今天的美好生活!
【清明節(jié)在幾月幾日】相關文章:
國慶節(jié)在幾月幾日?01-07
今年國慶節(jié)在幾月幾日01-06
圣誕節(jié)的在幾月幾日12-25
圣誕節(jié)是在幾月幾日12-25
冬至一般在幾月幾日12-06
冬至幾月幾日12-09
萬圣節(jié)在幾月幾日英文09-24
2017立秋是幾月幾日07-21
2017入伏是幾月幾日07-13
2017小暑是幾月幾日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