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集合11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1
新課程改革為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春筍拔節(jié)般的生機!在生動,活潑,充滿活力的課堂中,孩子們可以盡情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揮灑獨到的見解,暢想美好的未來!語文教學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體會到了語文深遠的內(nèi)涵,品味著語文課本散發(fā)著清新而悠長的馨香!新課改讓更多的人愛上了語文課堂及語文學科!但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課堂出現(xiàn)了一些令人尷尬的教學局面:既不像傳統(tǒng)教學中那樣扎實地講授基礎,又沒有落實新課程的精神實質(zhì)!課堂教學在以下一些方面迷失了……
一、小組合作討論
新課程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極為關(guān)注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小組學習為這種合作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渠道。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實現(xiàn)了信息與資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擴展自己的認識,還學會了參與、傾聽、尊重他人……但是在美好的愿望下伴隨而來的是小組討論運用的不當,導致討論形式化,為討論而討論,為做課而討論,為了課改而討論……主要表現(xiàn)為:
討論內(nèi)容不合理。討論的內(nèi)容沒有什么含金量,沒有思維的價值。學生一聽即會,但是為了老師的要求,在不值得討論的地方開始了討論,造成時間的浪費。討論時間不合理。一種情況是討論時間過少,學生沒有充分展開,只是蜻蜓點水,討論只是成了擺設。另外一種情況是討論時間過多,造成時間過剩,學生無事可做,課堂松散,討論成了學生的休閑時間。
討論分工不明確。小組成員之內(nèi)沒有具體的分工,討論沒有組織,沒有紀律,小組成了開小會的場所;蚴,小組內(nèi)成了優(yōu)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遠是聽眾。老師成了旁觀者。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的指導作用必不可少,或是一句話的點撥,或是一個眼神的贊許,或是一個微笑,需要老師在小組討論中相機有道,科學組織,在幫助學生向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進行探索的同時,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小組討論如果沒有老師的有效的組織和引導,其討論必定是無序和低效的。
討論的形式單一。不管是任何課堂,任何時候,只要是老師一宣布討論,學生便湊在一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時間長了,學生產(chǎn)生厭倦情緒,降低了興趣與參與熱情。每到討論時候,便會看見一些學生我行我素,對討論的情況置若罔聞。老師應當結(jié)合現(xiàn)實的教學情景,研究并選用最為有效的合作方式。例如:人物分工式討論、書寫式討論、案例式討論、辯論式討論等。
二、課堂活動體驗
滲透在新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強調(diào)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建構(gòu),在活動中發(fā)展”。用“以活動促學生發(fā)展”的指導思想來設計與組織活動,使活動真正具有教育價值并適合于學生,使活動真正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但如果使用不當,就會起到喧賓奪主、不知所云、畫蛇添足的反作用。主要表現(xiàn)有:
表演不適合中學生的身份。比如讓學生表演見到羅敷的神情,讓學生表演狼的目似瞑、意暇甚,表演沒穿衣服的皇帝……充斥在課堂中的不是思維的火花,而是滑稽的丑態(tài),無益于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
活動無目的。有些課堂教學活動不知活動為了什么服務,形式上熱熱鬧鬧,內(nèi)容上亂七八糟,該講的沒講清,該聽的沒聽懂,課堂秩序失控,是“為活動而活動”。
活動脫離語文本身。有些語文課堂中,非語文化現(xiàn)象突出,形式上是活動的特征,但是內(nèi)容上偏離了目標。上成了思品課、自然課、法律課等?芍^是荒了自家的地,種了別人的田。
三、課堂教學評價
對學生回答問題或?qū)ζ湔n堂表現(xiàn)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語文的信心。當表揚鼓勵在課堂中發(fā)揮了它的重要作用的時候,不當?shù)默F(xiàn)象又隨之誕生了:
語言蒼白。教師的評價語言要豐富,體態(tài)語言也要適當,要富有真情實感,讓學生感到親切,可信,從而備受鼓舞。但是在課堂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一種狀況,老師評價語言單一,蒼白。經(jīng)常是你答的“太對了”、“真棒”“好”“了不起”……老師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給予合適、恰當?shù)脑u價,讓人感覺老師的語言空洞。
濫用表揚。課堂中,不管問題價值大小,不管學生回答的含金量多少,老師都是一個口吻:對、不錯、好、太棒了……新課程強調(diào)對學生的尊重、賞識,并不意味著課堂上教師脫口而出的隨意表揚。表揚過多是評價中出現(xiàn)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過多的表揚會讓學生習以為常,導致學生隨意應付。一個人人都能輕而易舉回答出的問題如果給予過度的贊賞,會使學生懷疑老師的真誠。
評價不客觀。我們倡導贊賞,但不是無原則的贊賞。要勤于贊賞,哪怕是學生出現(xiàn)了錯誤,對其中的點滴創(chuàng)新思維也要肯定。但對于錯誤,老師要真誠地糾正學生的錯誤,使學生明辨是非。尤其是知識上的認知對錯要有明確的評價,千萬不能含糊其詞。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回答,不能準確抓住要害,對其精彩處給予贊揚,對其不當處給予點評,總是以“不錯”“很有想法”等一概而論。
評價形式單一。老師和學生都是評價的一員,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能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為,改正自己的缺點,學生的這一過程是他們不斷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的過程。但是在課堂中多數(shù)老師包辦了對學生的評價,忽略了學生的自評和互評。
四、課堂老師地位
教學就其本質(zhì)而言,是交往的過程,是對話的活動。師生之間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但我們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老師們忽視了自己應有的地位,從而產(chǎn)生了一種“自主”變“自由”的不正,F(xiàn)象:
老師不敢提出問題。課堂上: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學生想學哪段就學哪段,想怎么學就怎么學,不管問題是否有價值,老師也和學生進行著無意義的討論。討論更多的停留在表象、缺乏理性的、深層次的思考。老師不敢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生怕一提問題就會違背了新課程的精神。新課程強調(diào)教師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并不是意味著教師就只能袖手旁觀。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當學生無法深入研究時,教師不妨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研究。
老師不敢講授。課堂上,老師全由學生發(fā)表看法,不管學生發(fā)表看法是否全面,是否清晰,到最后老師來個模糊結(jié)束,讓學生不知所云。新課程將教學本質(zhì)定位于交往,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的形式。課堂上是不是講,并不一定是教學觀念落后與先進的標志,真正的問題在于講什么,怎么講,什么時候講。
作為一名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老師,我在學習和實踐中前進著,問題曾出現(xiàn)在自
己的教學中、曾在聽課學習中發(fā)現(xiàn)到,讓我不得不反思一些傳統(tǒng)教學和新課程教學之間的繼承與破除的問題,更要讓我們澄清一些問題。新課程改革讓我們一些人走了形式化和絕對化的路子。我們有的太急噪冒進、有的不懂要旨、有的走了極端,提倡了新的,便否定了舊的這些現(xiàn)象影響了我們教學的有效性,違背了新課改的初衷,這就需要我們重新領(lǐng)會新課改的本質(zhì)思想,重新審視新課改指導的課堂教學,重新思考傳統(tǒng)教學和新課改教學的關(guān)系。
新課改,讓我們不再“戴著鐐銬跳舞”,新課改,讓我們感受到了語文課堂上應有的活力!我們既要大膽創(chuàng)新,又要繼承和發(fā)揚多年來積累的成功經(jīng)驗。在實踐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保持理性,找回迷失的語文課堂,讓語文課堂成為師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的共同成長樂園!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2
十二三歲的年齡,本就是玩的時候,如果非要讓七年級新生向高中生那般老成、穩(wěn)重的坐在教室里靜靜的聽老師講課,對于他們來說確實有一點嚴酷。可以說,任何一種過于長久單調(diào)的活動對學生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氤浞治龑W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生調(diào)動起來,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努力營造一種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主動發(fā)揮他們自身的能動性,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就是寓教于樂。什么是寓教于樂?就是在教師引導下,從情感教育入手,給學生愛與美,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能愉快、主動地接受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由苦學變?yōu)闃穼W。
一、寓教于樂,將音樂引入語文課
要想寓教于樂必須豐富教學內(nèi)容,必須采用生動的教學方法才能得以體現(xiàn)。教師的“樂”教具有決定性作用,因為它是樂學的前提。為達到樂學,可將音樂引進課堂,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氛圍,使學
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學習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比如說,學習初中語文第一冊第11課《綠》時,教師可以進行配樂朗讀,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看相關(guān)的幻燈圖片,邊感受朗誦時的情感起伏,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從感性角度認識朱自清筆下那醉人的綠,這樣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也可以使學生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課,用音樂配合,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輕柔抒情的音樂使學生感受到影子的善良、可愛;柔媚的音樂更能調(diào)動出盲孩子孤苦無一時學生的同情。音樂使學生感知到了什么是美,什么是關(guān)愛。在進行美育和熱愛自然的教育時,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開展角色表演,創(chuàng)設不同情境,使學生樂中學習興趣是人們工作和學習的驅(qū)動力,有興趣才能引起大腦的興奮、觀察、思維、記憶等活動,才能最有成效,為幫助初一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內(nèi)容,體會字里行間洋溢出的情感,可開展各種生動有趣的表演活動,進行樂中學習。如《羚羊木雕》一課,可請學生分別扮演“我”,父母,奶奶,萬方及萬方媽媽。在表演時,每個人都要注意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說話時的語氣動作等。通過這樣直接的演示,同學們可以更直觀的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既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鍛煉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和朗誦能力。
三、美化板書,圖文并茂
板書是反映課文內(nèi)容的鏡子,展示文章結(jié)構(gòu)的屏幕,是教師教學使引人入勝的導游圖,是每一堂課的眼睛,對啟發(fā)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智力有很大作用。一幅精彩的板書設計,往往會使學生興趣盎然,它集直觀、形象、生動為一體,既將課文內(nèi)容直觀展示,又別具一格。如《看云識天氣》一課,在教學時,用課件將板書和圖片結(jié)合起來,圖文兼?zhèn)洌瑢W生一目了然。這就體現(xiàn)了初一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教學特點。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3
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學生寫完作文就交給教師,然后教師用上好長時間對每篇作文精批細改。費很大勁批閱出來,但到講評時,由于時間隔得長,學生早已淡忘,甚至不記得題目,對教師的辛勤勞動,認真講評,學生根本不買帳,收不到什么效果。更大的問題是教師按照自己的思維講評,把教師的想法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大大限制與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那么,如何在作文批改中解放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我作了如下嘗試。
學生完成作文之后,馬上進入互相批改,認真評估環(huán)節(jié)。以隊為單位循環(huán)調(diào)換作文,以小組批閱。
小組由語文水平高的同學擔任組長,四位同學共同完成四篇作文的批閱。首先每兩個同學共同默讀一篇作文,邊讀邊作好旁批。精彩之處打上圈,并作賞析;有問題的地方畫橫線,批注上原因與修改建議。這樣旁批完一篇作文,組內(nèi)互換,以同樣的方式閱讀另一篇并補充旁批。四個同學都讀完這兩篇作文,這時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同學各抒己見,作出總評。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有時會因為一個字的寫法去認真地查字典;有時因為對某一句話的看法不一而爭論激烈;有時因為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去與作者交流,了解寫作背景與目的……整個教室是一個沸騰學習的場面,思維靈動的場面,學生那種認真批閱的熱情,全身心投入的情景,常常讓我感動。我也穿梭于同學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點拔指導。這樣的作文批閱課上,學生是活躍的,是激情的,是非常有收獲的。
因為不同的作文表現(xiàn)出不同的選材角度,不同的生活情趣,不同的人生感悟,同學們在熱情地批閱中,形式上是完成了批改任務,實質(zhì)上卻是學生不再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而能放飛自己的思維。在批閱同學的'作文中,欣賞同學作文中的精彩之處,對有問題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見,準確地評價同學作文,這樣一個過程的學習,明白了自己作文的不足,明確了以后寫好作文的標準,提高了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寫作能力,更激發(fā)了同學們寫作的興趣!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4
課堂是教師展示自己的舞臺,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場所,如何向40分鐘要質(zhì)量是我們教師的重要任務,語文教學反思:如何向語文課堂要質(zhì)量。要給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留給他們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對此,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這就要求我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上力求做到多、快、好、省。
多是指精心設計內(nèi)容,巧妙安排教學內(nèi)容,加大課堂容量,縮短自己“講”的時間,給學生多講多說的機會。比如學生間的討論、學生的合作讀、表演以及進行適當?shù)恼f話訓練等等。
快是指老師自己語言要精煉,加快教學速度。不要用一個接一個的細小而煩瑣的問題來提問學生,不要總是很不放心地重復自己的提問,很羅嗦地重復學生的'回答。我們要做的是精心準備幾個有意義的關(guān)鍵問題,通過這幾個關(guān)鍵問題達到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拓展思路的功效。
好是指運用好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課堂效果,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保持積極性,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如在生字教學中,讓他們自主識字,在閱讀時分角色表演,在復習鞏固時多采用游戲的形式等等。
省是指教師節(jié)省講課時間,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教師只作精講,下課多練,這樣學生學得輕松,記得也牢。
相信在課堂上能做到多、快、好、省,學生、教師一定能學、教都輕松、愉悅。學生會愛學、想學。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5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新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nèi)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tǒng)一的。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本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nèi)的挖掘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后、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yōu)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jié)結(jié)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教學中要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xiàn)。
二、強調(diào)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gòu),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jīng)過短暫的困惑后馬上接受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fā)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jié)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jié)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jié)課上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
教師引導孩子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么樣的影響?"長期"不假思索地說","無根據(jù)地說","任意地說","編造著說","不負責任地說",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jié)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三、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采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xiàn)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jié)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yōu)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輒就安排四人小組討論,不管內(nèi)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jié)課討論到底。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jié)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jīng)?吹饺缦聢雒妫1、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quán)威地發(fā)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匯報時當然也是小權(quán)威的"高見"。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fā)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zhì)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guān)系。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語文課"心動"比"形動"更為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教給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jié)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6
經(jīng)過幾周的教學工作體驗,感到有一條原則較重要,即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愛學語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guān)系是平等的
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guān)系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quán)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guān)系,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問題,敢于質(zhì)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環(huán)境氣氛,促使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求知愿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guān)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說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饑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閱讀教學,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fā)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發(fā)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zhì)量。
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xiàn)自己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干干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己真實內(nèi)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后感,觀后感、周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yōu)秀之作常常涌現(xiàn),時間久了,學生就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寫作個性。
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層次的發(fā)展,并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準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jié)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為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并能更好的展現(xiàn)或表現(xiàn)自己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并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這是我最近教學過程中的一點點思考,現(xiàn)作以上總結(jié),供大家參考、指點。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7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著淺薄,低級,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說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zhuǎn)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說實話,在語文教學崗位上也已經(jīng)有十四五個年頭了。見識了太多的墨守成規(guī),見識了太多的矯情造作,見識了太多的陳詞濫情,自己總是與現(xiàn)實不夠合拍,跟不上形勢。有同行問我,你是怎么樣上語文課的?其實語文課就是要瞎扯
十幾年來,我的語文課總能給學生以不同的感覺,我的課對傳統(tǒng)的課來說其實不能說是課,因為課堂上我喜歡瞎扯,說這說那,東拉四扯,海闊天空,信馬無疆,扯到哪兒算哪兒,評課者是很感冒的,諄諄教導我,不能腳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開教學,就是要放得開,為什么要收回來呢?其實收不回來是也沒有關(guān)系的,學生其實在我瞎扯時是最認真的時候,也就是教學效果最佳的時候,他們聽著聽著,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課了。讓自己那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更甚至那些語驚人倒的語言,全都猶如釘子般一個一個地釘進學生的心里,一翻學生作文,寫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氣勢,看到這樣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給高分呢?所以學生總是對我的課充滿著期待,希望我?guī)麄兊教幧裼,好不快活。自己的肚?吃"得飽飽的,并富有全面的營養(yǎng),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課堂。一番神聊海侃,學生就得要領(lǐng),就得新知,就解學生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就通通變成亮點,真是事半功倍,掙得滿堂悅色。
我常常不把課本當回事,一本語文課本說不定我一個學期只上其中幾篇自認為美文的文章,而對自己喜歡的文章說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個個把星期。我上過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過離別詩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對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文章堅決不上,對那些說教意味甚濃的`文章堅決不上,對自己認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堅決不上的,F(xiàn)行課改課本,每單元都是同一題材的文章,教學目標基本相同,我就上一節(jié)課就差不多了,關(guān)鍵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學。語文課每課不一定要有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目標為什么不可以是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呢?如第八冊第六整個單元都是講愛的教育這個主題,主題雷同不說,文章題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課后,還真想不出來上后面三個課文的理由。有人說讓他們閱讀,看書,其實在小學語文課中,知識和情感儲備都還不豐富的學生對單純的誦讀以及大量閱讀并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接下來,不神聊,不瞎扯還能玩什么呢?
語文一節(jié)課能達到多少教學目標?特別是高段,一節(jié)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沖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jié)課,幾節(jié)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jié)課中達成的,學生通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可以初步達成思想目標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標一個學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也是達不成的,有些目標根本就是虛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情感,一種能力,不是靠某一課堂上的某一環(huán)節(jié)來完成,但我們必須在潛意識里不斷的滲透,而后才能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節(jié)課不過四十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講幾個笑話,根本就講不了一個精彩故事,,根本就來不急一次精彩的辯論,根本就來不及一次朗讀比賽,也根本就來不及一次口語比賽。所以以每節(jié)課為單位備課上課,是不太科學的。真搞不清楚大語文到底是什么?
課本上自認美文的幾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時間都用來給學生講些課外的東西,比如向?qū)W生推薦一些美文,一起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群情激奮,人人陶醉;蚝蛯W生談談國內(nèi)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nèi)外到處都是語文,講著講著,常常會發(fā)現(xiàn)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間卻到了……我認為這才算語文課。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8
工作這么多年,總結(jié)寫了無數(shù)。沒有認真反思,基本都是應付。
送走這一屆學生,我想靜下心來想想自己三年做過的事。三年,六個學期,一千多節(jié)語文課,課里課外我都做了些什么?
我沒有荒廢一節(jié)課,每一節(jié)課都用心去上了。盡管水平有限,不能和名師相比,但我努力朝他們的方向行走。講課文,講題,講作文,忙得不亦樂乎。背誦默寫,朗讀預習,每一節(jié)自習課都安排得很充實。
課文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載體。從初二階段開始,我逐步認識到挖掘課文內(nèi)涵的重要性,一點一點嘗試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課文。我尊重教參,但不迷信教參。我不是一個精細的人,有的課文上得拖泥帶水,如小說和古文,還有著名的散文,有的上得浮光掠影,如那些自讀課文。這樣做其實不太合適,后果就是別說學生,就連我對有些文章都是印象模糊。講課文基本上是按照文體的要求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小說就按三要素進行,議論文也是,記敘文就按六個要素來,說明文就按說明對象、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語言這幾個板塊進行,散文就按瀏覽、寫景或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講解。這樣難免會造成學生思維的固化,但初中階段這樣做,我想最起碼要讓學生知道每一種文體最基本的東西在哪里。上課我講得多,學生說得少,甚至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都很狹隘,這是一個缺陷。原因是缺乏耐心,學生思考不到位我就著急。在古文和小說上花的時間多,是想讓學生一輩子記住這些文章和文章里的人物,再過幾十年還能背誦《出師表》《岳陽樓記》,還能想起變色龍、孔乙己、閏土和楊二嫂。有些文學作品不是當時能體會到其文化價值的,需要很長時間的人生積累;蛟S很多年后某一天,學生在看到浩大的水面時,能說“‘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就是這番景象!”,在見到一個尖酸刻薄的人時,會想到“楊二嫂就是這幅德行。”我一直把語文學習指向?qū)W生的一生。課堂上經(jīng)常問的問題是“你體會到了嗎?真的體會到了嗎?”語文,體會、領(lǐng)悟、感受更重要,所以有時候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字就品味半天。當然,很多時候只是我和少數(shù)幾個學生在自我陶醉,大多數(shù)學生感受不到,這不能責怪他們,沒有興趣,就不會調(diào)動自己的情感和積累去體驗。這三年的語文課,我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激發(fā)興趣,讓他們喜歡語文。
語文的練習題很多,但我不太重視課后題。講學習資料(如《導學方案》)上的題,也是側(cè)重于講課外的閱讀語段。有些語段受時間限制講得很快,大約十幾分鐘。有的講得很慢,主要是這些文章很美,講題之前先品味一番文章,用的時間自然就多了。我發(fā)現(xiàn),仔細品味過的文章,如《豌豆要離開溫暖的豆莢》、《我在》、《春之懷古》、《摳王》等等,學生不一定記得后面的題是什么,但對文章印象很深,原因是他們對這些文章有興趣,有感悟。畢竟不是作為講讀文章出現(xiàn)在課堂上,那就只能細讀一兩遍,我將文章中出現(xiàn)的比較明顯的寫法、修辭、用詞等交代給學生,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以后在閱讀文章,尤其是考場文章時能形成條件反射似的思考。講后面的問題主要側(cè)重思路,抓住關(guān)鍵詞,不太過于講究學生怎樣用這些關(guān)鍵詞組織語言。我尊重答案,但不迷信答案。對于開放性的試題,教給他們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雌饋硭坪鯖]有問題,但事實是學生的閱讀水平還是不高,不光是做題水平不高,今年模擬考試就有學生反映說讀不懂文章。真讓人泄氣。我想原因還是,我直接告訴學生的多,讓他們自己分析得少,問題在學生身上,原因在老師這里。
寫作真是個難題。初一時,我曾設想,按照一個長期的規(guī)劃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寫人,將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細節(jié)逐一訓練。但我是個沒有耐心的人,總是急于求成,沒有心思長時間分階段做一件事,所以學生的寫作基本上是放任自流。我沒有專門的寫作指導課或講評課,對寫作的教學總是與課文的講解聯(lián)系在一起,這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或者某種寫法怎么巧妙,你能怎么用,至于他們用不用,我沒有追究。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初一時,我要求做摘抄,經(jīng)常檢查。從初二開始,我主張寫周記,每一次都親自批閱,一直堅持到中考前最后一個星期。當然,上初三后要求就不太嚴了,堅持寫到最后的只有20幾個人。我運氣好,遇到了幾個很有寫作天分的人,大多數(shù)是女生。她們每一次的周記都寫得很棒,寫景很美,抒情很細膩,敘事有波瀾,是她們讓我堅持到底的。這些周記豐富了她們的.生活,積累了寫作素材,模擬考試經(jīng)常見有學生的考場作文就是周記的內(nèi)容。有一位女生將一篇周記作為征文交上去,還得了去年“中華誦”作文大賽全國一等獎。更有意義的是,有些學生因此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表達欲望和表達習慣。我不指望有學生當作家,只是希望他們能把寫作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在想說的時候能說出來,想寫的時候能寫出來,就行了。三年要寫很多篇作文的,我曾想讓學生把自己的得意作品打印出來,我們集結(jié)成冊,起個名字,寫上序言,會很有意義的。但準備了很長時間,最后由于各種原因不了了之,挺遺憾的。
沒有閱讀,就沒有寫作,我曾把自己買的幾十本雜志發(fā)給他們,周末回去看,究竟看了沒有,我也不知道,只能說這種愿望是好的。我特別希望我的學生能優(yōu)美地朗誦文章,也專門進行了訓練,平時上課也要求,但就是不行。或許是我過于嚴厲,學生膽怯,放不開。我對學生書寫要求比較多,從初一就開始,練了一年字,課外寫,課上寫,但由于沒有強有力地狠抓,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字寫得不理想。有時候布置寫的小片段練習,時間緊了就忽略了,事情多了就忘了。此番總總,根本原因是我的性格所致。
我總是希望學生在以后的學習或生活中,能用上我教的知識或方法,所以我做了很多嘗試,盡管有的虎頭蛇尾,無疾而終,但我還是希望他們將來能想起我告訴過他們的東西。
三年,一千多天,很多零散的記憶拼不出完整的版圖,那就讓它們永遠沉淀在記憶里,時時提醒我們,那些路,我們曾經(jīng)走過,那些事,我們一起做過。而我,還有一個兩個更多個三年要經(jīng)歷。人的成長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我還在路上,希望接下來自己能改變,把事情做細做長做好,不為別的,只為學生,只為語文。
遂以此文,紀念三年語文課。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9
自教育改革以來,特別是新課標,新課標向所有奮戰(zhàn)在一線的教師提出了一個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號:“教育理念的更新”。這個響亮的口號尤其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語文學科,搭建了一個更科學更合理的的教學平臺,為語文教學行為提供了一個適合學生發(fā)展,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大舞臺。筆者現(xiàn)結(jié)合新課標中的新理念,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普遍行為進行反思,以便對新課標新理念認識得更為深刻一些。這些普遍行為是:
一、德育滲透力度不夠
語文是綜合性最強的一門人文學科。通過教學不僅要求學生獲得語文知識,而且更要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目的。但在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往往偏重于對語文知識的傳授,對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辭方式的運用等等,而忽視了語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傳達的思想,精神、人生觀、心理狀態(tài)等,以及對于學生應該從中借鑒什么,學習什么、批判什么…… 如《愚公移山》這篇課文,要滲透德育教育是:“愚公精神”,什么事愚公精神呢?可歸納為:他就是克服困難的精神;蛘哒f: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氣;2具有堅持不懈、長期艱苦奮斗的精神;3具有遠大的目光和發(fā)展變化的觀點。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愚公精神。有人提出移山不合算,還是移屋合算。其實這是一種詭辯,是不合理的,是和這篇寓言故事的目的相違背的。新課標則提出了“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核心理念,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強調(diào)“育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在成長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zhàn)。
二、作文教學流于形式
雖然在此之前我們經(jīng)常倡導創(chuàng)新作文,也強調(diào)作文在教學中的份量,但在實際行為中, 我們很多教師只在作文課堂上進行寫作教學,或者每周就來一篇作文,造成了學生為學作而寫作,沒有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日;到y(tǒng)化教學,使大部分同學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動,有的只是優(yōu)美詞語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敘事。 新課標強調(diào)“以人為本”,我們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感悟生活,隨時寫,及時寫,讓學 生情不自禁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主動而積極地渴望去抒寫。日積月累的寫作,何愁作文課寫不出好作文?
三、評價方式過于簡單
教學中,我們往往用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好壞,忽略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以及情商在學生成 長中的作用。例如某個勤奮的學生經(jīng)過努力語文考了95分,沒有上優(yōu)秀,我們則不會稱他為好學生,也許會說他腦子慢再學也不行。這樣做的結(jié)果會讓他自卑而沮喪。新課標提倡尊重和贊賞學生,讓學生的閃光點在我們正確的評價中熠熠生輝。 誠然,教學行為因師而異,因人而變,但無論怎樣的不同,只要遵循新課標中的新理念, 語文課堂就會在我們教師的科學耕耘下,成為學生成才的良田活土。
四、課堂教學盲目追求形式
特別是新課標的實施,我們很多語文老師用素質(zhì)教育為幌子,一味強調(diào)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實踐,很大程度上將語文課上成了活動課,深陷“興趣愛好”之中,這種現(xiàn)象是對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曲解,它明顯帶有表層和功利性的毛病,這樣盲目追求形式,是因為沒有從根本上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也是有害的。
以上這些,僅僅是本人現(xiàn)在的一點反思而已。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10
鐵凝的《哦,香雪!》構(gòu)思精巧,語言精美,描寫細膩。特別是香雪用四十個雞蛋換取一個鉛筆盒,并為此夜行了三十里才返回小站的情節(jié),是對學生進行心靈教育的絕好材料。 在進行小說鑒賞時,筆者將此文讓學生賞析。從環(huán)境描寫到人物分析,從情節(jié)設置到主題構(gòu)想,一切都圍繞課堂目標、教學效率而行,但在延伸環(huán)節(jié)中卻遭遇了尷尬。當我問及學生對香雪用雞蛋換文具盒走夜路返回這一行為的看法時,學生提出了許多讓我始料未及的問題:“老師,香雪那樣的女孩還有么?”“四十個雞蛋可以賣多少錢?”“那個帶著吸鐵石的文具盒才值多少?”“香雪父親做的木制文具盒不能用么?”“香雪心里想要帶吸鐵石的文具盒是怕被同學笑話,這到底是學習的自尊心呢,還是一種樸素的虛榮心?”我問自己:這堂語文課還有效么?
語文課堂講求“效率”,但為應試而得的效率常使我們感到悲哀!在高興地感慨學生的思維跳躍而充滿活力的同時,更多是痛苦地反思語文有效教學的遺憾和缺失!
“考試教學”的遺憾
在考試指揮棒下,語文課堂還是秉承師授生聽的基本模式。由于人們對于“知識經(jīng)濟”的重視,學生學習功利化程度加深,教師教學也隨之程序化、目的化,使得原本應該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堂變得枯燥無味、簡單劃一。賞析文學作品停留在知識技能的學習階段,對所謂“洋思”、“杜郎口”有效教學的機械模仿讓語文教學統(tǒng)一模式化更強了,這是“考試教學”模式的最大遺憾!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基礎課程。語文教學應該是“高效的個性化教學”。這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素養(yǎng)、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更要求教師根據(jù)教育對象采取更為奏效的教學方法,將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霸谖膶W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獨立感悟,進行個性化審美!闭Z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回答問題,對作品作出自己的.判斷與評價。比如:我與人物的經(jīng)歷有無相似之處?人物的思想感情我經(jīng)歷過嗎?以“我”的經(jīng)驗,能否認同作者的感情世界?這種引導學生以自己的背景知識積極參與建構(gòu)作品意義的方法,可以使學生獲得閱讀的愉悅,有利于學生對人物感情的體驗,并與之產(chǎn)生共鳴;使學生真正進入最佳的閱讀境界,確保初讀的質(zhì)量。
每個學生對欣賞對象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特別是這些“新新人類”。在外界環(huán)境影響下,學生會將作品人物、事件、思想與周圍生活聯(lián)系起來,提出一些我們感到非常棘手的問題,這就需要語文課堂不拘一格,常規(guī)中尋求突破。課堂主體是學生,我們應該將課堂還給學生。有效的引導,高效的啟發(fā),讓學生在思考中提高自己,感悟到知識的高貴。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11
語文在中考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三,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xiàn)出種種消極心理。現(xiàn)在我結(jié)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表現(xiàn)
1、漠視語文
漠視語文的學生表現(xiàn)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tài)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后作業(yè)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別是語文基本功較好的學生,認為語文過去學得不錯,可以先放一放,臨上陣前再搞突擊,于是,語文就被他們打入了“冷宮”。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因為學得再認真,在考試中也考不到數(shù)理化那樣的高分,不認真學,分數(shù)也低不到哪兒去。
2、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生迫于考試和老師的壓力,對語文的態(tài)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但也只是應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于上課聽講,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yè),滿足于老師問起時,有“我已認真學過了”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我已努力過了”聊以自我安慰。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和總結(jié),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
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shù)仍,盡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xiàn)倒退,于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隨著考試的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情緒慌亂,時刻擔心失敗,并想象失敗后的情境,無法發(fā)揮正常水平。這樣幾個輪回之后,他們有種一籌莫展的感覺,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4、投機取巧
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知道語文重要,而是認為考試不考課本,試題全部來自課外,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大搞題海戰(zhàn)術(shù),今天一套資料,明天一套試題,見題就做,企圖能夠“碰”上考試題目,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yǎng)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還有一些學生,題目也不做。他們抱著“我聰明”、“我運氣”的心理,等到考場“超常發(fā)揮”。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機取巧者。
二、成因
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閱讀、一次一次說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為上課聽聽、課后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著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較之其它學科,語文更側(cè)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zhì)的表現(xiàn),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所說的“漸進性”。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xiàn)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xiàn)象,但是只要能堅持不懈,付出定有回報。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還有的學生
不能認識課內(nèi)和課外的關(guān)系。近幾年來,為有利于對考生能力的測試和人才的選拔,命題材料幾乎全部取自課外,有些教師和學生便產(chǎn)生了一種錯覺,課本對考試已經(jīng)沒有作用,于是,本來就有投機心理的學生對復習資料倍加青睞,卻把語文課本束之高閣。殊不知,試題與教材的關(guān)系是“流”與“源”的關(guān)系,正所謂“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nèi)”。
2、學生自我調(diào)適能力不強。
學生偏科,重理輕文,主要是因為理科的題目透明度高,答案標準,成就感強,而文科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特別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為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為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tài)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再加上復習階段,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往往通過發(fā)資料、做作業(yè)的方式擠學生的課余時間,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忙于完成這些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yè),不知不覺就把“語文學習要多讀書”這些無需上交的“軟作業(yè)”拋到九霄云外了。
三、調(diào)控措施
1、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學生學習語文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消極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學認為憑著自己積累的老底夠了,“我不需要學了”,如果能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上的“空洞”,產(chǎn)生“我想學,我要學”的心理,他們就能付諸行動。教者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zhuǎn)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2、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耍陶咭朴诩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才能真的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
3、分解大目標,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自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心對于正在學習中的學生尤為重要。學生考試頻繁,情緒波動大,一旦哪門學科有考試“滑坡”,馬上就自暴自棄,這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專題性的競賽,如注音、改錯別字、找反義成語、名句默寫等,對高分獲得者及時表揚和獎勵,因為教師的“表揚和獎勵”代表著一種“權(quán)威”的認可,它能夠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獎勵可以提高學習效果,至少不會降低其效果”,“獎勵是人的一種本能性的追求”。這樣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了收獲感、成就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他們學習語文的胃口就會增加。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01-07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11-14
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反思10-15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反思12-21
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反思11-18
有關(guān)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10-30
初中語文課堂改革教學反思09-13
初中語文課堂課后教學反思11-26
初中語文課堂課后教學反思精選11-30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反思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