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
走出教室,我的腳步輕松多了,不是因為我的課上得有多么精彩,也不是教導和聽課的老師夸了我?guī)拙,而是因為我認為在今天的課堂上給了孩子們最需要的,因為自己有了進一步探尋農村有效閱讀教學的沖動。認真回顧本節(jié)課,認為有幾點可以值得繼續(xù)發(fā)揚的:
一、將朗讀落到實處。從最初的讀準字音,讀順課文,到后來的有感情的朗讀,抓住重點句段悟讀,層層推進,避免了盲目的`讀。
二、實實在在教學生字。結合學生拼音基礎差的特點,我采用了讓學生看漢字標拼音和看拼音寫漢字兩種做法,讓學生充分掌握生字的拼音,在碰到難寫難認的字時,讓學生采取書空和通過部首辨字的方法,讓學生牢記這些生字。
三、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把生詞帶到課文句子當中,聯系上下文理解。
四、通過激勵性評價語言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運用“百變課堂”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快樂地將故事內容精彩呈現,積極打造“快樂語文”課堂。
當然,也存在了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板書過于凌亂,不夠公正。沒有體現文章的精髓。
二、教學生字時教師沒有放手讓學生充分自學,引導所用時間過多,以至于后面拓展閱讀環(huán)節(jié)沒有完成。
三、對知識與技能處于最底層的學生關注不夠。
四、對于“復述故事”這個目標沒有完成得很好,如能在表演完之后讓學生們同桌之間講講這個故事就更好了。
五、“結合現實生活談寓言給我們的啟發(fā)”環(huán)節(jié)過于簡單,沒有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2
本次課《推敲》在設計上就緊緊地抓住文本中的課后訓練點-----練習1。以講故事作為讀寫結合的小練筆是符合高年段的目標。只是對于剛上五年級學生來說,加強書面語的口表能力訓練尤為重要。光會講清楚故事的大概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講得繪聲繪色。那如何做得到講得清、講得好?就讓老師給一些關鍵詞,并在指導下有層次的訓練。老師首先從文本的生字新詞入手,在讀通文本的基礎上理解部分的詞語,接著由老師指導學生從每個自然段中找出關鍵詞語,按照故事發(fā)展為線索進行連詞成句的訓練。在連詞成句的中,有一個短句過渡到一個長句再一段話。然后,把大家說好的一段話再次進行適當的加工,用筆寫下來。
關于《推敲》第一課時的定位上,我們的設計是: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能讀通課文,能通過講故事方式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每節(jié)課完成課后的一個訓練點就是有效的教學。
“同課異構”活動后聽課者的建議:
作為高年段的語文教學,更多要傾向于學生的自學及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的與體驗。在本次課的設計中,有意識地用詞串聯課文大意,這樣的訓練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內驅的興趣點,同時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其次,能按照語文教學的第一課時模塊的流程設計,比較適合中下成績的學生的學習掌握基礎知識的要點,比較注重讀的訓練,有生字---生詞---短句----長句-----一段重點段,有一定的坡度的訓練使絕大多數的學生能在課堂上實實在在地落實讀好、讀通、讀懂的過程。可以說是一節(jié)扎扎實實的常態(tài)課,這樣的教學去掉的浮躁與走場的形式,以一節(jié)原生態(tài)的課堂正真意義上的語文課。建議授課過程中,設計一些學生之間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與時間,消除教師牽引的痕跡,讓課堂更接近學生的自我體驗。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3
《金蟬脫殼》這篇課文敘述了“我”揭開金蟬脫殼秘密的經過,富有情趣,學生很感興趣。課文條理十分清楚,因此在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時讓他們按“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后”的順序來分,學生覺得十分輕松。
在讀了課題之后,我讓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幾幅插圖,然后讓他們說說你找到金蟬了嗎?有的孩子把蟬殼說成了金教學這一課時,我采取以“脫殼過程”為一條內在的主線,對文本進行重新的組合。一節(jié)課時間是有限的,而文本的內容又非常地多,所以教學時我集中精力讓學生感悟脫殼時的情景。而對前面的1-2兩節(jié),只是提取了“肥肥的,……”這一句,讓學生感知了脫殼前蟬的樣子即可。然后就細致地引領學生感悟脫殼時,讓學生清晰地、深入地、形象地、感性地把這復雜的脫殼過程映在自己的腦中。接著又有重點地感知“翅膀的變化”以及整體地感知顏色的變化。最后采取師生合作的形式感知了脫殼后的'變成成蟲的蟬及殼。
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主線進行的同時,我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盡可能引領學生感受“奇特”突出“自然的神奇”。
第四、五自然段,先讓學生反復朗讀,感受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圈出有關詞語,與同學交流閱讀感受,且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特別是蟬尾脫殼的情景,學生相應找出了“抖動”、“伸著”、“仰”、“撲”、“抓”、“抽”這些動詞,并能試著模仿蟬兒的這些動作,使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盡管課文中對金蟬脫殼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細致,但畢竟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離得較遠,根本沒有學生親眼目睹那神奇的情景,比較抽象。因此,教學中,我相機播放了金蟬脫殼的畫面,由此激發(fā)學生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由于畫面不是動畫,過程不夠生動。
在此基礎上,追問:作者為什么能發(fā)現并用細膩的筆觸表現出“金蟬脫殼”的情景呢?通讀全文,學生不難發(fā)現——是觀察,讓我揭開了金蟬脫殼的秘密;是觀察,讓我捕捉到了金蟬脫殼這奇特動人的情景?梢哉f,觀察揭開秘密、發(fā)現美好的鑰匙。怎樣才容易發(fā)現美呢?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三種觀察方法:一是有順序,二是有重點,三是有感情。學生不僅欣賞到了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還學到了觀察的方法。整堂課的學習應該說還是較滿意的。
“殼”這個字在課文中有兩種讀音:qiào和ké,但究竟在什么情況下讀qiào,在什么情況下讀ké,一開始我也拿不準,于是查了字典,還翻閱了一些語法參考書,知道ké有口語色彩,所以書上除了“金蟬脫殼”中的殼讀qiào,其他都讀ké。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4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通過蘇聯文學巨匠高爾基在意大利一島上休養(yǎng)時,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fā)生的“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這是一篇圍繞“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語意深刻的文質兼美的作品。寫法上由淺入深、寓理于事,不單講了父子之間親情,還將愛推而廣之,使之更廣博、寬泛——你的生活因為留給別人美好的東西而愉快。
新時代人們對教育的要求開始轉向追求個體的'自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我很重視學法指導,這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為此我讓學生自己去讀書感悟,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我教學的這個片段,就是“栽花賞花”這件事。本文的難點是讓學生理解“‘給’,永遠比‘拿’愉快”,這也是此次教學片段的核心問題。很多老師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會把大部分時間放在理解高爾基給兒子的信上,“栽花賞花”這一節(jié)就簡單帶過。但是我們認為,“栽花賞花”這部分內容其實是為理解“‘給’,永遠比‘拿’愉快”做鋪墊的。所以我先讓學生體會高爾基看到鮮花的快樂。通過多媒體播放鮮花圖,讓學生展開聯想,想象鮮花的美麗,體會高爾基的內心的快樂。
接著,我讓學生想象高爾基兒子種花的情景,引導學生抓住“只有……還……”“顧不上……一直……”等詞領會兒子對父親的感情。體會兒子種花時累并快樂著的感受,因為想著父親看著這些鮮花會心情愉悅,自己的內心會更快樂。從而更好的體會“給”,永遠比“拿”愉快,為后文的教學做好鋪墊。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
今天上午,我們學習第17課——《黃果樹瀑布》。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是一個感嘆句:“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感嘆句當然是適合有感情地朗讀的,于是,我讓大家齊讀一遍。學生拖長聲音讀了一遍,毫無感嘆的味道。我提醒學生:“注意標點,請大家再讀一次!睂W生又讀了一次,強調了杰作。我說:“聲音能大一點嗎?”學生放開聲音又讀了一次。雖然我要求了三次,學生也讀了三次,但我的內心有一桿秤:這個句子是作者的感嘆,不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感嘆,當然讀不好了。好,那就等等再說吧。
學到作者的感受部分時,學生分別找到了“舒服極了”“灌灌活力”“挾來生機”,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我放開視頻,頓時,黃果樹瀑布那訇然作響的聲音充滿教室。我請學生看著雄偉壯觀的瀑布,聽著氣勢非凡的聲響來讀一讀這段話:聆聽著訇然作響的瀑布聲,只覺得胸膛在擴展,就像張開的山谷,讓瀑布飛流直下,挾來大自然無限的生機。學生的激情終于迸發(fā)了,仿佛他們是主唱,而瀑布在為他們伴奏。這時,我順勢讓學生再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那感覺,才真正像發(fā)自學生內心的贊嘆!
此時,我感嘆道:“黃果樹瀑布啊,我終于看到了你,你是那樣雄偉壯觀,氣勢非凡!如果我是一位畫家,一定拿起手中的畫筆,畫下你壯觀的容顏!”我環(huán)視教室,問道:“同學們,如果你是一位音樂家、詩人……你會怎么做?”這本是一個疑難點,我打算等一兩分鐘,沒想到馬上有學生舉手。
生1:“如果我是一位音樂家,一定為你譜一支雄壯的樂曲。”
生2:“如果我是一位歌唱家,我一定為你高唱一首歌!
生3:“如果我是一位詩人,我一定為你作一首美麗的詩!
生4:“如果我是一位攝影師,我一定……”他說不上來,有人替他說“我一定為你照一張最美的相片!
沒有人發(fā)言了。我說:“我們都是朗誦者,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一段,來表現它的大氣磅礴。
這一下子,所有人的激情達到了高潮,讀得我的內心都有點激動了。
看,激發(fā)學生的激情是多么重要!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6
第一篇習作是要學生寫寫暑假中的點點滴滴。我先讓學生先說說暑假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主動說的較少,我告訴學生像平時同學們課間聊天一樣,有什么說什么,不要受拘束,開始學生可能有些不習慣,后來漸漸適應了,舉手的也多起來。從回答中可以看出跟備課時有很大差別,原來估計兩個月的暑期,外出旅游、參觀的總有不少吧,我還準備了一篇寫旅游的優(yōu)秀作文介紹給大家,結果出乎預料,全班50幾人只有不到十人旅游過,看來我對學情還不了解,預設不等于生成,我決定將重點放在輔導其他題材上,最多的是學會一種技能,比如釣魚、炒菜、打羽毛球等,我告訴同學們出去旅游,是快樂的,見識了祖國的名勝古跡一定會留下深刻印象,但平常的事情也會記憶猶新,為什么呢?因為不僅僅快樂會印象深,其它比如后悔、委屈、難受等情感也一定會留下深刻印象,在我的提示下,學生似乎一下了打開了記憶的`閘門,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油然而生,我只是提醒大家要寫真實,寫出真情實感,對于怎么寫具體我則沒有談,另外我只是讓他們先列了提綱,然后直接在習作本上寫,沒有先打草稿再謄寫,考慮到這樣一是可以節(jié)約時間,二是督促他們寫認真,以往他們謄寫只是將草稿復制了一下,還不如直接寫再在本子上規(guī)范地修改呢。
寫好后直接在課堂上點評了兩個學生的習作,讓學生參與到點評中,然后再讓學生繼續(xù)修改。收上來的習作比以往任何一次的質量都高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7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選自中國古代名著《水滸傳》。文中林沖和洪教頭兩個人各有特點,一般老師引導學生確定了林沖“武藝高強、謙和禮讓”,洪教頭“自高自大、傲慢無禮”就算達到目的。接下來,就讓學生看課文哪部分寫得最精彩。把重點都集中在林沖身上,洪教頭就不再提起了。我們說。作為主要人物的林沖當然重要,但對于反面人物,我們在教學時也不能忽視。像洪教頭就有必要進一步分析他的性格特點,因為這能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課文第3自然段,寫洪教頭出場,我們可以把他與林沖的舉動來對比——
林沖:躬身施禮起身讓座
洪教頭:全不理睬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
由此可看出林沖謙和禮讓,洪教頭傲慢無禮。然后進一步思考:洪教頭為什么會這樣做?透過人物的行為,折射出洪教頭自高自大的性格。
接著,我們可以看看洪教頭是如何苦苦相逼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根本不把獲罪充軍的林沖放在眼里.更是為了在柴進面前顯示自己的能耐)
在比武一段,可抓住洪教頭先是怎樣神氣十足,在受了挫折以后又是怎樣惱怒的。最后,比武失敗后又是怎樣滿面羞慚,灰溜溜地走開了的。啟發(fā)學生結合洪教頭比武前的行為、語言來剖析他的內心世界,從而把洪教頭自高自大、貪圖錢財、心胸狹窄等特點從文章中感悟出來。
我們分析反面人物的特點。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正面人物,來進一步感受作者的反襯手法。所以,教學時,兩類人物不是單列出來分析.更多的應該是對比映襯?梢允菣M向的,如林沖與洪教頭的對比:也可以是人物前后的'對比,如洪教頭一開始是如何不可一世的,最后又是怎樣灰溜溜地走開的。
當然,我們學習課文。除了要學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外,更應該讓學生知道如何做人的道理。像課文題目中“棒打”的“打”字,就應該仔細琢磨琢磨。首先,林沖是一讓再讓,忍無可忍,這才掄棒打,這個“打”是教訓像洪教頭那種“自高自大、傲慢無禮、目中無人”的人,打擊那種囂張的氣焰。
同時,引導學生對事物要進行客觀的認識,像洪教頭這個人物是否“無藥可救”了呢?可引導學生從故事結局中去體會。可讓學生從“滿面羞慚、灰溜溜”兩個詞中感悟,通過前后文的閱讀品味。感悟到洪教頭此時已經認識到自己錯了,懊悔自己當初太不自量力等等。教學時,可設計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洪教頭“滿面羞慚、灰溜溜地走開了”,他會怎么想?如果今后,再碰到林沖會怎么樣?引導學生來想象,還可以讓學生動手寫一寫。
到此,可引導學生歸納閱讀名著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來理解、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以此幫助理解。
所以,語文老師不管上哪一篇課文。首先要熟讀教材,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正面人物是教學重點。反面人物也不能忽視,努力讓學生對文章有個更全面的感受和理解。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8
這篇文章主線清晰,文章的教學重點比較好把握,整篇文章通過對林沖、洪教頭動作、語言以及心理的描寫突現了個性鮮明的形象。在課堂上,我以“林沖、洪教頭各是什么樣的性格”作為主線組織學生朗讀課文,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品味語言,感悟文字蘊含的情感?傮w來說,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林沖、洪教頭的主要性格特征,初步了解在描寫人物時的對比手法。他們也在潛移默化中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對重點語句的品讀上比較到位,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節(jié)課上也暴露我的一些問題。
一、我備課不夠仔細。
備課時我把重點放在對文章的解讀上,查閱了有關資料,對林沖、洪教頭,尤其是林沖的性格把握較準。我反復朗讀課文,仔細研究課文內容,推敲文中林沖的語言、動作,反復揣摩語句的含義。設計時我也把對人物性格的分析作為教學的重點,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關注三維目標的滲透。但是我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他們的活動的設想不夠。所以當學生的學習活動與我的.設想出入較大時,我有些手忙腳亂。雖然一直知道一名老師備課時必須要做到備教材過程,但是常常備的是教材和教學過程,而學習的主體——學生備的不夠。這給我一個提醒:備課時學生的學習需要一定要用心去備。學生會出現哪些情況,他們會從哪些方面解決遇到的問題,如果他們的理解出現偏差老師該如何引導等,這是我在以后備課的時候需要加強的。
二、課堂智慧欠缺。
課堂上學生的理解和老師的預設不同是在所難免的,老師應該怎樣處理反映出的是老師的智慧智問題。在我的課上,我有兩個地方的處理特別失敗。我想,如果我能夠抓住那兩個問題的話,學生理解的一定會更深刻。一處是在分析洪教頭的時候,洪教頭比武之前“脫了衣裳,獨耍了一陣”,從這里應該能夠看出洪教頭的目中無人,自以為是,但是有一個學生找打這段說洪教頭“威武”。如果我能夠追問一下:他認為洪教頭威武,你呢?從文中找處你的理由依據和他辯論。這將是一個多么好的教育契機,但是我卻讓它過去了,只簡單說了一句就讓學生坐下來去了。二是在學生找出洪教頭“挺著胸脯,歪帶著頭巾”,我也沒有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只是說出洪教頭不尊重別人,沒有透過外表分析洪教頭的狂妄與自以為是。
總之,我覺得想把這篇文章教透,就要好好研讀《水滸傳》,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才能條分縷析,自己也才能讀透文章。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9
《黃果樹瀑布》是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以“寫景為主題”的第二篇文章,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寫了作者在黃果樹瀑布景區(qū)游覽時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這一景觀的壯美和氣勢的宏偉,充分表現出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和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全文一共有八個自然段,按照游蹤先后為序,分別描寫了黃果樹瀑布的壯觀景色,采用了總分的結構,本文的寫作特色十分鮮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換景的方法,將黃果樹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繪;二是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語言生動形象,如詩如畫。班里的學生都沒有去過黃果樹風景區(qū),對于黃果樹瀑布這種氣勢雄偉的水肯定缺乏直觀的認識和充分的了解。而且只通過讀課文也很難在頭腦中形成直觀的畫面。
針對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這一特點,教學時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利用多媒體這一載體,出示圖片、聲音、視頻,讓學生在視聽相結合的過程中,對黃果樹瀑布有個直觀的認識,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引導學生從關鍵詞句入手,讓學生進行感悟語言文字的訓練。
這是一篇語言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但是對于孩子來說,缺少的就是直觀的感受,缺乏生活的沉淀,對文中的有些語句,還有聲音的變化,瀑布形態(tài)的壯觀不能完全理解,不能內化為自己的積累,這樣借助媒體在閱讀與欣賞中深切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幫助學生很好地感悟課文,又使學生開闊眼界。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0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通過蘇聯文學巨匠高爾基在意大利一島上休養(yǎng)時,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fā)生的“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這是一篇圍繞“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語意深刻的文質兼美的作品。寫法上由淺入深、寓理于事,不單講了父子之間親情,還將愛推而廣之,使之更廣博、寬泛——你的生活因為留給別人美好的東西而愉快,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體會父子情深。
初讀課文后,讓學生聽著配樂朗讀帶中的課文錄音,圈畫描寫父子情深的有關語句,嘗試用一個字概括父子之間的感情。交流后整體上初步感受“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事體現了父愛子、子愛父雙向的濃濃親情。而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片段讀好栽花圖、春景圖、賞花圖等鏡頭,并相機切入“高爾基面對這樣的晚霞這樣的花,心里會想些什么?”的語言訓練和閉目聽同學配樂朗誦的春天花開情景在頭腦中邊過電影邊熟記精彩片段的訓練。師生及時點評學生的配樂朗讀,贊揚學生已經感受到了人間最美的親情。最后教師深情引讀“栽花賞花”的整體故事情節(jié),感受那千山萬水隔不斷的父子情深,體會鮮花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愉快的東西和高爾基見花如見子的心
二、感悟奉獻快樂。
作為大作家的高爾基賞花想著種花人——兒子,并且利用自己最擅長的工具——筆,給兒子寫了一封信,是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將這種愛升華到更寬泛、崇高的境界。啟發(fā)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信的內容,既可交流印象最深的句子,聯系生活中的實際事例談談自己的.體會,去證明這的確是諄諄教導,以求“各有所得”;也可提出疑難處力求在組內班內“自求自得”;甚至還可派出“小記者”短時采訪有關同學用事實來說話。讓學生圍繞板書上的“栽花賞花”與“寫信教子”談“給”的愉快比“拿”的愉快多;并匯報班級、學校、家庭、社會上的有關“愛的奉獻”的事例,教師相機表揚贈與名言書簽,并讓其高聲誦讀“給大家分享”以體會一種快樂。
三、引導理解中心句。
在高爾基給他的兒子的信中有這樣一句話: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學生的理解容易片面,他們往往把這個“給”理解為給別人東西,“拿”則認為是拿人家的東西。這樣的理解顯然是片面的。我先讓他們用文章中的事例來解釋這句話嗎?(高爾基的兒子給高爾基留下了他種下的鮮花,爸爸得到這樣美好的東西,很高興,而高爾基的兒子也十分愉快。這就是“給”比“拿”愉快。)在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這樣的事例,再因勢利導讓學生明白“給”的意思原來是如此寬泛。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09-23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04-15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1-22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3-02
【熱門】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01-30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精】03-02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13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5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