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找空氣》含反思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找空氣》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通過找空氣,感知空氣的存在與性質。
2、初步確立做前思、多試試才知道的科學意識。
3、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大號食品袋若干:數量多于幼兒數,透明度越高越好,事先應至少打開過一次。
2、教具:活動室的二維圖一張,紅色水筆1支~3支。
【活動過程】
一、猜猜、說說,引發(fā)第一次認知沖突。
1、用言行吸引幼兒的注意和參與。教師拿出一個食品袋,自顧自地正面看、反面看、拎高看、張開袋口朝里看……當幼兒忍不住要問時,拋出問題:袋子里面有東西嗎?
。ㄒ话闱闆r下,絕大部分孩子會回答“沒有”,極個別的孩子會說“有”,是“氣”“空氣”。)
2、回應幼兒。教師一邊問“到底有沒有”。一邊慢慢收緊袋口,讓幼兒判斷。
。▌偛呕卮稹皼]有”的孩子會出現分化,他們中的大多數會改變初衷,相信袋子里有東西。)
3、針對幼兒不同的看法,教師采用不同的回應。比如,讓還是認為袋子里沒有東西的孩子拍拍、捏捏鼓著的袋子;讓認為有東西的孩子說說“里面是什么”。
4、揭示詞語:空氣。
。ㄖ链,孩子初步感知到空氣的存在與“空氣是看不見的”這—性質,他們的第一次認知沖突得以解決。)
二、找找、捉捉,引發(fā)第二、第三次認知沖突。
1、教師第二次捉空氣,并用夸張的語氣說:“空氣被我捉到袋子里嘍,我好厲害!比缓,重新拿個袋子,提出問題:“我還能捉到空氣嗎?到哪里捉?”
。ㄟ@是第二個沖突點。一般情況下,有孩子會說“捉不到了”,也有孩子會說“能”,并告訴教師到哪里捉,比如到活動室某個地方。教師順應某個幼兒的參與,到他認為有空氣的地方再捉一次,裝、收口、擰緊等動作要夸張,起到隱性示范的.作用。孩子會很期待地關注教師的動作、結果,并會因此而歡呼。這時,教師一定要點撥一句:“到底有沒有,試試才知道!”然后,教師用紅筆在二維圖的相應位置上畫圈做標志,邊畫邊說:“我在某某地方又捉到了空氣!保
2、幼兒捉空氣。
教師提問:“你們認為還有空氣嗎?哪里有?”
讓孩子先說出他認為有空氣的地方,然后再次強調“到底有沒有——”,讓幼兒跟說“試試才知道”,并要求幼兒到剛才猜想的地方去捉。
教師關注幼兒:一是捉的地點。二是捉的過程。針對個別旋轉著捉或跑起來捉的孩子,多問一句:“為什么這么做?”三是有沒有捉到。
3、幼兒回到座位,組織交流。
。1)孩子相互交流:捉到了嗎?在哪里捉到的?
。2)集體交流,并在空間圖上作標志,可以讓孩子自己畫。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關注孩子的交流語言,提醒、幫助孩子盡可能找對參照物,用對“前后、上下、旁邊”等方位詞。)
(3)對比觀察,引發(fā)思考,讓孩子自己發(fā)現“空氣會流動”的特點。
在捉到以及沒有捉到的幼兒中,各選一人展示他們的成果。請沒有捉到的孩子說說原因,一定要讓其邊說邊演示過程,而后大家一起分析:為什么沒有捉到呢?讓孩子們從“袋口抓緊與否”的行為中發(fā)現秘密,感知空氣的流動性特點。
三、看看、說說,用孩子的語言表達對空氣的認識。
結合二維圖,師幼一起看看、說說,共同完成詩歌《神奇的空氣》。
空氣空氣,我看不見你,
空氣空氣,你在哪里?
。ㄒ蚤_火車方式讓孩子接——)
我在桌子下,
我在空調前,
我在窗臺上,
我在……
空氣空氣,我看不見你,
空氣空氣,我要抓住你,
。◣熡滓黄疬呑鲞呎f——)
一不小心,你又跑了。
這次我要抓緊、抓緊、再抓緊……
哈哈,你跑不掉啦!
。ń處煄в變号闹墓牡拇,由輕拍、稍重拍,到用力拍。)
嘭——!袋子“炸”破啦。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找空氣》含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