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合同約定的“滯納金”是否可以視為違約金(二)
當事人在協議中約定了滯納金可以視為違約金
違約金是指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應當向對方支付約定的或法律規(guī)定的一定數額的金錢。在我國現行法律中,“違約金”一詞頻繁出現于《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等民商事法律中。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4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綜上,我們可以看出,違約金具有預定性、賠償性、懲罰性等特點。
滯納金是指義務人不履行義務,該義務又不能由他人代為履行時,由執(zhí)行機關按照義務人拖延的期限,按日課以義務人新的不間斷的金錢給付義務,促使義務人早日履行義務,即執(zhí)行罰,又稱滯納金。當然,也有其他法學大辭典將滯納金視為一種法定違約金。在我國現行法律中,“滯納金”一詞往往存在于《稅收征收管理法》、《海關法》、《公路法》、《水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勞動法》等經濟法中。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32條規(guī)定:“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滯納金具有法定性、強制性和固定性等特點。
違約金與滯納金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的法律概念。由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原來專門用于行政管理的用語,如原來郵電部規(guī)定的滯納金,在政企分家后,仍然在一些國有企業(yè),如電信部門和水、電、暖的服務合同中出現。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上說,現在的此類服務合同中應當使用違約金,而非滯納金。此外,由于我國群眾的法律知識比較缺乏,在訂立協議時,雙方往往不能分清違約金與滯納金的區(qū)別。若僅僅因當事人在協議中約定了滯納金,沒有約定違約金,就以合同法中沒有關于滯納金的規(guī)定為由判決駁回當事人要求給付滯納金的訴訟請求,這顯然違背了民法的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也是對民法原則與刑法原則的誤解和混淆。
筆者以為,在庭審過程中,若承擔給付滯納金義務的被告對協議中約定的滯納金條款能否適用合同法規(guī)定的違約金條款沒有提出異議,那么,法院應當將該約定視為雙方當事人對違約金的約定,并適用合同法的違約金條款,做出判決時仍可表述為滯納金。若承擔給付滯納金義務的被告提出異議,那么,法院在審理案件中應詳細了解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若雙方就滯納金的意思表示實為違約金時,應告知主張滯納金的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并詢問其是否變更滯納金為違約金。同意變更的,則予以支持;不同意變更,堅持要求滯納金的,應予以駁回。本案雙方當事人對協議中約定的滯納金條款均無異議,根據契約自由原則和司法中立的理論,法院不應當對當事人約定的協議內容進行干預。故應當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判決主文表述為滯納金。
【合同約定的“滯納金”是否可以視為違約金二】相關文章:
合同約定不明視為未約定嗎06-14
「合同法案例」勞動合同可以約定違約金嗎06-19
合同約定違約金的法律規(guī)定06-12
跳槽是否該支付違約金08-04
二手房買賣合同怎么約定違約金條款06-13
求職陷阱案例:違法約定違約金08-10
二胎是否可以享受生育保險?06-17
二胎是否可以報生育保險06-17